第十章 狂风 (四)

不是幽州军名不副实。而是乡勇的实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得很强。

下一个瞬间,郑子明的眼神突然发亮,整个人变得神采飞扬。

常思教的那些东西,终究没有白教。自己这小半年来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义兄柴荣通过郭家源源不断送来的粮草辎重,也终于没有白打水漂!在各方的一致努力下,李家寨的乡勇,早已脱胎换骨。只是,自己身在其中,感觉不到变化的巨大而已。

这只是短短几个月时间,如果将来自己有了更好的机会,得到更充裕的兵源和物资供应,挥兵辽东,必将不再是一个梦想!那时,自己就可以将父亲救出来,再郑重地问一次,自己的身世到底如何?那时,无论自己是不是他的亲生,父亲都必将以自己为荣……

有股湿热的暖流,在郑子明的心底缓缓涌起,缓缓涌遍他的全身。

他终于朝着梦想又近了一步,尽管,这一步走得分外艰难。

“烽烟绕两京,万里鼓角鸣,男儿拔剑起,蔚为万夫雄……”四下里,弟兄们吼起了凯歌。曲调简单,文词也算不上有多华丽,听在人耳朵里,却是热血沸腾。

“碧血染旗画,赤心耀边城。谈笑扫北虏,笙管奏太平!”李顺和陶大春扯开嗓子,高声唱出战歌的下半阙。

“烽烟绕两京,万里鼓角鸣……”更远处,山风送来回声和其他弟兄们的歌声遥遥唱和。

“男儿拔剑起,蔚为万夫雄……”陶大春,李顺、陶勇,还有周围众乡勇们,再度齐声高歌。或敲打盾牌,或者刀剑相击,奏出一曲男儿铿锵。

“碧血染旗画,赤心耀边城。谈笑扫北虏,笙管奏太平!”郑子明迅速被大伙的情绪所感染,也扯开嗓子加入了合唱大军。

今夜,胜利属于他们,谁也没有资格笑他们年少轻狂。

待回到李家寨之后,东边的天空已经微微发亮。筋疲力竭的乡勇们顾不上洗漱,钻进各自的营房内,倒头便睡。郑子明自己,却只是用冷雪擦了把脸,就迅速把麾下的几个核心骨干召集到中军之内,开始谋划下一场战事。

据昨夜韩匡美亲口炫耀,下一波辽军规模高达两万。扣除一部分吓唬人的浮夸,实际规模,恐怕也有七到八千之众。按照幽州军战兵和辅兵对半分的传统,这伙新来的强盗当中,战兵的数量,再往少了算,恐怕也不会低于三千。而巡检司的乡勇已经接连进行了两场恶战,此刻还能拿出来的弟兄,已经不足六百!

三千对六百。即便韩匡美不拿辅兵当消耗品,巡检司这边依旧要以一敌五。如果姓韩的发了狠心把辅兵也都押上,乡勇们就要以一当十,甚至更多。

当发觉了敌我兵力对比悬殊这一残酷的事实之后,大家伙的心脏和头脑,迅速就从血战获胜的兴奋中冷静了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出了几分凝重。

“敌将初来乍到,前两场战斗他们输得又实在有些凄惨。所以,姓韩的应该会在山外停留三到五天,以便收拢败军,顺便从马延煦等人嘴里,了解我军的虚实!”在座当中,潘美读过的兵书战策最多,心思也转得最快。从床板上支撑起自己的脑袋,低声剖析。

“韩匡美那厮昨夜跟咱家巡检约的是三日后再战。”李顺嘴快,立刻起身大声补充。“据我观察,那厮又极要面子。应该是豁出去手下多死些人,也会先跟咱们打上一场!”

“怎么可能,那他岂不是又成了第二个马延煦?”郭信闻听,立刻皱着眉头出言反驳。然而,话说出了口,他却又猛然想起了自己还是待罪之身。脸色瞬间就是一黯,咧了咧嘴,讪讪地补充,“我只是,我只是觉得,他会汲取马延煦的教训。没有绝对把握,不会轻易跟咱们动手。以免又失了锐气,进退两难!”

“他可以来了之后,不立刻发起进攻。只要把队伍拉到冰墙之下摆开,就算没有失言!”李顺丝毫没有注意郭信的脸色变化,或者说现在已经不太在乎,想了想,大声补充。

“这……”郭信对他的说法很是怀疑,却犹豫了一下,没有继续反驳。

潘美心细,见状赶紧接过话头,笑着总结道:“这个倒没有必要争执。反正无论咱们这边怎么说,敌将都不会听。先按照三日后双方交手做准备就是。三日后如果敌军不来,咱们这边也没啥损失!弟兄们还乐不得多休整几天!”

“那倒是!”在座众人笑着点头,对潘美的看法表示赞同。随即,又开始探讨与敌军交战的具体方案。

众寡如此悬殊,巡检司这边当然还是以防守为主,寻找适当机会再给敌军狠狠来上几下,打击其士气和军心。但光是一味地凭险坚守,却也很难再重复上一场战斗的辉煌。

韩匡美的地位远高于马延煦,手中兵力是后者的数倍,作战经验也远比后者丰富。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他没必要像马延煦那样急于求成。而立春一过,天气很快就会变暖。原本给辽军造成很大困扰的积雪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巡检司这边所依仗的冰墙,也会随着气温的升高,不战而破。

“速战速决,咱们手头兵力严重不足!”思前想后,都找不到一个好办法,陶大春叹了口气,低声说道,“长期坚守,冰墙很快便会自己塌掉。子明,反正咱们已经连赢两场了,没有必要死撑到底。实在不行的话,就跟呼延家说一下,咱们……”

偷眼看了看家伙的脸色,他刻意没有把话说完整。但想表达的意思,却已经清清楚楚。

“退进太行山中,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还是想先跟对手打上一场,再考虑是坚守还是主动撤退!”郑子明笑了笑,丝毫不为陶大春的提议而感到失望。上一场战斗结束之前,他也提出过大伙退入太行山,暂避敌军锋芒的想法。并且抢先一步把寨子里的老弱妇孺都送了过去。

但是,上次原本没有任何获胜指望的战斗,大家伙儿却打赢了,并且赢得极为干脆利索。这令他在内心深处,无形中就增添了不少底气。所以,在没有到非走不可的时候,就不愿意考虑撤退问题。

“大人说得是,不做上一场,谁知道谁几斤几两?”

“咱们人少归人少,可咱们却不能未战而怵!”

李兴和陶勇两个都头,挥舞着胳膊,低声嚷嚷。

他们二人,如今都对自家实力信心爆棚。总觉得幽州军不过如此,即便双方兵力相差再悬殊,都未必不可一战。

“关键是地形!”陶大春性子很沉稳,并不为大伙不支持自己而觉得气馁,摇摇头,继续低声补充,“李家寨算是三面环山。冰墙化了之后,咱们只能退守寨子。而寨子北面的山头落入敌军手里之后,他们就可以居高临下,将咱们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届时,咱们再想全身而退,可就难了!”

“嘶——”李兴和陶勇两个,齐齐倒吸一口冷气,眉头迅速皱成了一团大疙瘩。

陶大春刚刚所提到的,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李家寨的防御设施当初都是为了防御山贼流寇所建,所选地址也是以方便舒适为第一要务。所以根本不适合作为长期坚守的屏障,更不适合用来抵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你,你说的固然没错。但,但我不信,天气变暖之后,朝廷依旧会装聋作哑!”正在大伙被陶大春说得忧心忡忡之时,潘美忽然又用胳膊将自己的上半身支撑起来,大声反驳。“如果辽军真的是大举南侵的话,边境上的那几位节度使,就没有办法再首鼠两端了。他们要么开城向辽军投降,要么拼死跟辽军一战。而大汉国的朝廷再没出息,总不能任由辽军把河北全都占了。早晚都会派兵过来!”

“朝廷肯定会派兵,史、郭两位枢密大人,从来就没怕过契丹人!”事关朝廷的动向,郭信立刻就又有了发言的勇气,想都不想,大声说道。“前提是,韩匡美昨夜所言属实。毕竟小规模军队越境打草谷和大军正式南侵,是完全两回事情。”

“光咱们一个李家寨,就派两万大军来,怎么可能还是打草谷?”李顺闻听,顿时开始撇嘴冷笑。“除非满朝文武全是瞎子。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咱们最好还是别指望朝廷。从我记事时起,前前后后都换了四五个皇帝了,可朝廷从来却没让老百姓能指望过!”

“关键是,咱们能不能坚持那么长时间,坚持到朝廷不得不发兵!”潘美趴伏在床板上,再度迅速抢过话头。

因为脊背上受了伤的缘故,他只能趴着跟大伙探讨军情。每说到紧张处,胳膊和双腿就会同时支撑,就像一头蓄势待扑的豹子!

“从消息传到朝堂上,再到朝廷做出决策,再等到大军赶至这边,最短也得一个半月!”郭信的脸色又开始发暗,叹了口气,实话实说。“顺子说得对,咱们,咱们指望不上朝廷。”

承认事实会令他感觉很痛苦,但是他更不想让弟兄们白白的送命。如果坚持不到朝廷的兵马赶至前线,弟兄们的牺牲,将没有任何意义。而一个半月,对于只有区区六百乡勇的巡检司来说,实在过于漫长。

“如果只是要拖延时间的话,也许,郑某还真能想到一些办法!”就在他几乎感到绝望之际,一直没有说话的郑子明,忽然笑着开口。刚刚长出几根胡子茬儿的脸上,带着明显的促狭。

第六章 帝王 (六)第三章 抉择 (五)第八章 麋鹿 (六)第二章 风云 (六)第四章 虎狼 (二)第八章 三生 (一)第八章 麋鹿 (五)第七章 治河 (四)第十章 夺帅 (二)第四章 耕耘 (六)第八章 三生 (三)第十章 宏图 (二)第一章 磨剑 (二)第三章 抉择 (二)第八章 人心 (八)第六章 破茧 (二)第九章 血与水 (五)第六章 绸缪 (八)第三章 父子(九)第六章 君王 (八)第九章 萍末 (六)第二章 霜刃 (三)第三章 众生 (三)第八章 麋鹿 (二)第四章 扑朔(一)第四章 归来 (九)第八章 峥嵘 (六)第三章 众生 (七)第四章 归来 (七)第五章 短歌 (九)第五章 短歌(四)第一章 初见 (二)第八章 峥嵘 (七)第十章 余韵 (一)第二章 蓬篙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九章 暗流 (三)第九章 暗流 (二)第十章 狂风 (四)第十章 狂风 (一)第三章 父子 (四)第七章 仕途 (一)第六章 红妆(一)第四章 虎雏 (十一)第四章 虎狼 (六)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三章 收获 (六)第二章 款曲 (六)第八章 人心 (五)第四章 扑朔 (六)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四章 归来 (九)第八章 三生 (五)第七章 尘缘 (九)第九章 长缨 (二)第三章 收获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七章 鹿鸣 (八)第二章 蓬篙 (十二)第四章 虎雏 (四)第五章 迷离 (三)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八章 峥嵘 (三)第五章 迷离 (六)第一章 家国 (二)第八章 雄关 (五)第四章 归来 (八)第一章 传说 (四)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七章 劲草 (八)第一章 传说 (九)第五章 黄雀 (八)第九章 暗流 (一)第二章 霜刃 (九)第六章 破茧 (七) 补2号拖欠第二章 款曲 (二)第五章 短歌 (八)第一章 家国 (六)第三章 父子(九)第三章 父子 (三)第五章 草谷 (四)第二章 谋杀 (五)第二章 风云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十章 易鼎 (八)第四章 虎狼 (二)第九章 萍末 (三)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三章 父子(一)第三章 父子 (三)第三章 收获 (四)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七章 治河 (八)第三章 众生 (四)第一章 传说(五)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九章 萍末 (一)第六章 破茧 (十)
第六章 帝王 (六)第三章 抉择 (五)第八章 麋鹿 (六)第二章 风云 (六)第四章 虎狼 (二)第八章 三生 (一)第八章 麋鹿 (五)第七章 治河 (四)第十章 夺帅 (二)第四章 耕耘 (六)第八章 三生 (三)第十章 宏图 (二)第一章 磨剑 (二)第三章 抉择 (二)第八章 人心 (八)第六章 破茧 (二)第九章 血与水 (五)第六章 绸缪 (八)第三章 父子(九)第六章 君王 (八)第九章 萍末 (六)第二章 霜刃 (三)第三章 众生 (三)第八章 麋鹿 (二)第四章 扑朔(一)第四章 归来 (九)第八章 峥嵘 (六)第三章 众生 (七)第四章 归来 (七)第五章 短歌 (九)第五章 短歌(四)第一章 初见 (二)第八章 峥嵘 (七)第十章 余韵 (一)第二章 蓬篙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九章 暗流 (三)第九章 暗流 (二)第十章 狂风 (四)第十章 狂风 (一)第三章 父子 (四)第七章 仕途 (一)第六章 红妆(一)第四章 虎雏 (十一)第四章 虎狼 (六)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三章 收获 (六)第二章 款曲 (六)第八章 人心 (五)第四章 扑朔 (六)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四章 归来 (九)第八章 三生 (五)第七章 尘缘 (九)第九章 长缨 (二)第三章 收获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七章 鹿鸣 (八)第二章 蓬篙 (十二)第四章 虎雏 (四)第五章 迷离 (三)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八章 峥嵘 (三)第五章 迷离 (六)第一章 家国 (二)第八章 雄关 (五)第四章 归来 (八)第一章 传说 (四)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七章 劲草 (八)第一章 传说 (九)第五章 黄雀 (八)第九章 暗流 (一)第二章 霜刃 (九)第六章 破茧 (七) 补2号拖欠第二章 款曲 (二)第五章 短歌 (八)第一章 家国 (六)第三章 父子(九)第三章 父子 (三)第五章 草谷 (四)第二章 谋杀 (五)第二章 风云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十章 易鼎 (八)第四章 虎狼 (二)第九章 萍末 (三)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三章 父子(一)第三章 父子 (三)第三章 收获 (四)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七章 治河 (八)第三章 众生 (四)第一章 传说(五)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九章 萍末 (一)第六章 破茧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