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夺帅 (二)

这一夜,不知道有多少人辗转反侧,多少人拔剑而起,多少人怀着满心的不甘,战死于汴梁城的几座城门口,变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

直到天光大亮,整个汴梁城才在左右神武禁卫军的全力弹压下,终于恢复了“安宁”。所有沿街店铺,全都关门落锁,暂时停止营业。所有寺院道观,也被勒令紧闭大门,禁止香客进出,以防有人浑水摸鱼。所有公校、私塾,全都放假休息,以免学子们“不辨是非”,肆意传播谣言。所有酒馆、妓院、赌坊,一律不准接待客人,省得有人兴奋过了头,说出一些有辱国体的醉话,让官老爷们为了罗织处置他的罪名而大伤脑筋。

甚至连那些见不得光的黑道堂口,也都被通过各种渠道,下达了“封口和停工”令。凡有在皇帝病重期间传播谣言,或者“藏污纳垢”者,杀无赦!

一时间,偌大的汴梁城,彻底化作了一团冰雕。除了来来往往巡视的禁卫军将士之外,街头上几乎看不到半个活物。偶尔有人不得不出门倾倒垃圾粪便,与左邻右舍相遇,也只能闭紧嘴巴互相对着点头,唯恐打招呼的声音过大,被巡视的禁军兵卒当作妄谈国是,稀里糊涂把两家人都送进鬼门关。

此时此刻,唯独不受各项禁令管制,依旧保持着平素热闹的,只有大周枢密使王峻的府邸。这座距离皇宫只有一炷香距离的宅院,从四更两刻时开始,就门庭若市。一波又一波的武将、文臣,无论被惊醒之后猜没猜得到事情真相,也无论此刻心里怀的到底是何种念头,都小心翼翼地排着队,等着跟枢密使大人说上几句话,或者在枢密使大人的亲信面前露个脸儿,以期留下一个“我与昨天夜里发生的事情无关”之印象。以免王峻恼羞成怒下,大开杀戒,让全家遭受池鱼之殃。

而枢密使王峻,哪里还有时间浪费在这些人身上?从被灯光从睡梦中惊醒之后,就将自家书房当作了白虎节堂,召见心腹,调兵遣将,根据城内的情况变化,不停地调整应对策略和各处要害部门的兵力。直到天光完全大亮,才终于稍稍缓过了一口气,精疲力竭地跌坐在宽大的胡床上喘息。

与皇帝郭威的节俭吝啬不同,枢密使王峻,是个非常懂得享受的人。大周立国这几年来,随着国库日渐充盈,官员们手头上日渐松快,他的府邸内的各项陈设,也一天比一天舒适、奢华。

背后的胡床,是邓州刺史上任后专程派人送过来的心意。由一整根金丝楠木打造而成,从主体到扶手和踮脚板,都几乎没有任何疤痕和杂色。胡床上的虎皮,则来自千里之外的陕州,虎毛足足有两寸多长,红中透着金,身体只要与其轻轻一接触,就有一股慷慨豪迈之气,从屁股直奔心窝。而摆在书案上的砚台,居然是一块青黑色的蓝田暖玉!无论天气多冷,手摸上去,都感觉热乎乎的,宛若握着一盏加了姜丝、红枣,又刚刚在火上蒸熟的陈年花雕。

“说罢,昨天夜里,跑出去了几个,都姓甚名谁?”无论是金丝楠木,红毛虎皮,蓝田暖玉,都没能让王峻脸上的寒意减退分毫,当体力稍微恢复了一些之后,他立刻手扶书案,沉声询问。

话音落下,书房里,顿时安静得连每个人的喘气声,都清晰可闻。

礼部侍郎何楚,三司使黄子卿,兵部侍郎董俊,神武禁卫左军副都指挥使王健,神武右军副都指挥使李冈,左军第一厢都指挥使樊爱能,第三厢都指挥使何徵,以及其他若干由王峻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们,个个低下头,眼睛盯着各自鞋子尖儿,不敢做任何回应。

见众人都变成了哑巴,王峻脸上的寒意更盛。用手用力拍了下桌案,大声断喝,“说,都盯着地面儿干什么,莫非地上能长出后悔药来?昨夜跑出去了几个?都是从哪里跑出去的?该处当值的是谁?逃走那几个人的家眷,都捉拿归案没有?别给我说谁家无辜,既然敢放纵家人连夜出城,就应该想到如何承担后果!”

“这……”众文武齐齐打了个哆嗦,将头垂得更低。

敢冒险让家人去向外传递消息的,要么实力足够强,要么就是已经豁出去举家为国殉难。他们心里既畏且敬,不到万不得已,都不愿痛下杀手。而昨夜事发突然,当值的弟兄们,很难做出及时应对。被三两个艺高胆大的家伙钻了空子逃出城外,也是有情可原!

“王健,你来说!别告诉我,你到现在还没掌握具体情况!”实在没功夫再耽搁下去,王峻干脆直接点将。

神武禁卫左军副都指挥使王健是他的族弟,知道自家哥哥着急起来,绝不在乎当场“大义灭亲”。赶紧向前跨了半步,以颤抖的声音汇报,“四,四个,总计才逃脱了四个。不多,真的不多!剩下的全被禁军杀死在城门口了,其宅院也被禁军围了起来。只待您一声令下……”

“待什么待,直接给我冲进府去,全都抓了。若是有谁胆敢抵抗,当场格杀!还有那些连人都拦不住的废物,都头以上,无论级别高低,全都给我直接斩了!”没等他把话说完,王峻又猛地一拍桌案,厉声打断。

“是!”王健吓得身体一晃,赶紧躬身领命。然而,却不肯立刻去执行任务,而是抬起头,带着几分犹豫补充,“逃,逃走的四个,分别是左班殿直副都知韩重赟,殿前都虞侯张永德,神武禁卫右军第四厢都指挥使白延遇,还有,还有开封府丞周,周琦。”

“啪!”又是一声巨响,王峻将蓝天暖玉砚台抓起来,掷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左班殿直副都知韩重赟,殿前都虞侯张永德冲出城去替郭威搬救兵的举动,没出乎他的预料。前者是郑子明的好兄弟,与柴荣也算知交。后者则是郭威的女婿,没有不向着自家人的道理。

神武禁卫右军第四厢都指挥使白延遇逃走,他也可以理解。郭威曾经对此人有活命之恩,且待之以国士之礼,。此人不能不报。

但第四个人,开封府丞周琦,却是他的亲外甥。是被他一手提拔到关键位置上,准备当做千里驹重点培养的对象。昨夜居然一声不吭,撒腿就跑了?如果不将此人的父母亲族株杀一空,叫他王峻怎么去收拾其他效尤者?可如果诛杀到底的话,包括他王峻自己在内,今天这屋子里的人至少得被砍掉一小半儿,消息被那柴荣知道,恐怕做梦都得笑出声来!

第八章 三生 (五)第六章 疾风 (五)第八章 峥嵘 (九)第九章 暗流 (二)第九章 血与水 (一)第一章 传说 (八)第六章 破茧 (十)第五章 黄雀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二章 款曲 (十)第三章 抉择 (七)第四章 答案 (四)第五章 黄雀 (二)第五章 草谷 (二)第一章 新春 (七)第二章 谋杀 (七)第五章 求索 (五)第八章 麋鹿 (四)第四章 饕餮 (二)第三章 收获 (五)第五章 短歌 (五)第九章 血与水 (三)第七章 劲草 (六)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六章 君王 (一)第四章 虎狼 (七)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六章 帝王 (六)第一章 家国 (二)第七章 鹿鸣 (六)第八章 乌鹊 (二)第八章 乌鹊 (七)第八章 人心 (八)第五章 黄雀 (四)引子第一章 传说 (三)第四章 饕餮 (一)第十章 易鼎 (一)第二章 霜刃 (四)第二章 谋杀 (八)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六章 绸缪 (三)第七章 鹿鸣 (七)第四章 耕耘 (五)第二章 风云 (十)第七章 鹿鸣 (六)第六章 君王 (一)第一章 磨剑 (三)第五章 短歌 (三)第三章 众生(二)第七章 鹿鸣 (三)第九章 长缨 (三)第五章 草谷 (七)第十章 狂风 (七)第三章 收获 (二)第二章 款曲 (七)第七章 国难 (二)第一章 家国 (六)第八章 人心 (九)第九章 暗流 (五)第五章 求索 (六)第二章 款曲 (五)第八章 乌鹊 (八)第二章 风云 (三)第八章 雄关 (五)第一章 传说 (六)第十章 宏图 (三)第四章 答案 (五)第三章 飓风 (四)第四章 扑朔 (六)第十章 狂风 (三)第九章 萍末 (九)第七章 劲草 (二)第九章 夺帅 (九)第三章 飓风 (四)第四章 扑朔 (三)第一章 问道 (六)第九章 暗流 (八)第八章 麋鹿 (二)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一章 问道 (六)第六章 破茧 (八)第一章 磨剑 (二)第五章 迷离 (四)第四章 答案 (五)第三章 收获 (一)第六章 破茧 (五)第三章 收获 (一)第二章 款曲 (七)第三章 抉择 (八)第九章 血与水 (三)第一章 初见 (三)第七章 治河 (十)第九章 血与水 (二)第七章 治河 (九)第六章 绸缪 (七)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七章 仕途 (三)第四章 虎狼 (七)第八章 人心 (八)
第八章 三生 (五)第六章 疾风 (五)第八章 峥嵘 (九)第九章 暗流 (二)第九章 血与水 (一)第一章 传说 (八)第六章 破茧 (十)第五章 黄雀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二章 款曲 (十)第三章 抉择 (七)第四章 答案 (四)第五章 黄雀 (二)第五章 草谷 (二)第一章 新春 (七)第二章 谋杀 (七)第五章 求索 (五)第八章 麋鹿 (四)第四章 饕餮 (二)第三章 收获 (五)第五章 短歌 (五)第九章 血与水 (三)第七章 劲草 (六)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六章 君王 (一)第四章 虎狼 (七)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六章 帝王 (六)第一章 家国 (二)第七章 鹿鸣 (六)第八章 乌鹊 (二)第八章 乌鹊 (七)第八章 人心 (八)第五章 黄雀 (四)引子第一章 传说 (三)第四章 饕餮 (一)第十章 易鼎 (一)第二章 霜刃 (四)第二章 谋杀 (八)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六章 绸缪 (三)第七章 鹿鸣 (七)第四章 耕耘 (五)第二章 风云 (十)第七章 鹿鸣 (六)第六章 君王 (一)第一章 磨剑 (三)第五章 短歌 (三)第三章 众生(二)第七章 鹿鸣 (三)第九章 长缨 (三)第五章 草谷 (七)第十章 狂风 (七)第三章 收获 (二)第二章 款曲 (七)第七章 国难 (二)第一章 家国 (六)第八章 人心 (九)第九章 暗流 (五)第五章 求索 (六)第二章 款曲 (五)第八章 乌鹊 (八)第二章 风云 (三)第八章 雄关 (五)第一章 传说 (六)第十章 宏图 (三)第四章 答案 (五)第三章 飓风 (四)第四章 扑朔 (六)第十章 狂风 (三)第九章 萍末 (九)第七章 劲草 (二)第九章 夺帅 (九)第三章 飓风 (四)第四章 扑朔 (三)第一章 问道 (六)第九章 暗流 (八)第八章 麋鹿 (二)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一章 问道 (六)第六章 破茧 (八)第一章 磨剑 (二)第五章 迷离 (四)第四章 答案 (五)第三章 收获 (一)第六章 破茧 (五)第三章 收获 (一)第二章 款曲 (七)第三章 抉择 (八)第九章 血与水 (三)第一章 初见 (三)第七章 治河 (十)第九章 血与水 (二)第七章 治河 (九)第六章 绸缪 (七)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七章 仕途 (三)第四章 虎狼 (七)第八章 人心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