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狂风 (七)

“上次我兄弟二人蒙郑将军高抬贵手,一直无缘当面致谢。今天既然再度相聚,且请将军上座,受我兄弟二人一礼!”耶律赤犬在帐篷内,也被火盆靠得胸口发热,四下看了看,忽然起身说道。

“正是,韩某与哥哥叩谢恩公。恩公今日若有差遣,凡力所能及,我兄弟二人绝不敢辞!”韩德馨也笑着站起来,作势欲拜。

临行之前,哥俩已经商量过了,要把握好相处尺度。既不令郑子明感到兄弟两人会怕了他,又给郑子明留下足够的台阶,方便此人主动与幽州韩氏结交。所以,上次战败后被放过的“恩情”,就成了最好的话题切入点。

谁料想郑子明却好似根本没听明白,也迅速站起身,一手拉住一支胳膊,大咧咧的回应:“不必,两位将军不必如此。你们欠郑某的人情,昨天白天已经还清楚了。郑某虽然看不清楚是谁的字迹,心里却有数。如果细算起来,倒是郑某承惠两位甚多。坐,二位且入座。话就不说了,咱们心里头明白就行!”

‘轰!’兄弟俩的脸色顿时大变,四只耳朵嗡嗡作响。

有些事情,注定做得说不得。他们哥俩泄漏马延煦的撤军计划,乃是出于一时激愤。事情过后,心里未必没有悔意。是以巴不得所有人都忘记此事,永远不要再提起。

正惊惶间,却又听见郑子明迅速补充道,“古语云,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你我今日难得能相聚,就别扯这些题外话了,且坐下共谋一醉!”

说罢,竟大笑着松开了手,转身回到了主位,举盏相邀。

“今日且共谋一醉!”耶律赤犬和韩德馨哥俩的思路根本赶不上趟儿,愣了半晌,才干笑着举盏相应。

一杯酒水落肚,兄弟俩心思又敞亮了许多。明白先前闭门造车的诸多谋划,施加在对手身上未必管用。因此偷偷地用目光交流了一下,收起那些没用的小心思,重新笑着举盏:“败军之将,仍蒙郑巡检相邀,我兄弟两个受宠若惊。且借此酒,礼敬巡检,祝巡检早日出将入相,名标凌烟!”

“两位将军客气了!”郑子明笑着举起面前的酒盏,一饮而尽,“出将入相固然为人人所羡,但古往今来,名标凌烟者能有几个?与其想那么长远的,不如珍惜眼前。由着自己的性子和心思,活得一个逍遥自在!”

耶律赤犬和韩德馨两个听了,又是微微一愣。随即将各自杯中酒干掉,继续笑着恭维,“郑巡检雅量高致,我兄弟二人佩服!佩服!”

“没什么值得佩服的,人生际遇各不相同而已。”郑子明抓起酒坛,自己给自己斟满。随即示意亲兵替客人也倒满了酒,一边笑,一边补充,“无论哪种活法,能让自己开心,安心,便是最好。”

“嗯——”仿佛有根银针,轻轻朝胸口处戳了一下,耶律赤犬的心脏忽然又酸又疼。举起酒盏,想再说第三句祝酒词,却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一句合适的话语。

韩德馨的日子虽然过得比他安稳,却也被郑子明的话触动了几分心事。苦笑着摇摇头,轻轻举起酒盏,“听郑巡检的话,总让小弟我有茅塞顿开之感。谢了,小弟我先干为敬!”

“小弟,小弟也干了!”耶律赤犬这才回过神来,举着酒盏朝自己嘴里猛灌。

他们哥俩年纪都比郑子明大,但三个人凑在一间帐篷里烤着火喝酒聊天,却仿佛两位调皮学生跟着一位睿智的老师。几句话之后,调皮学生便招数用尽,被老师说得频频点头,满脸崇拜。

郑子明三言两语抢得了话语主动权,也不为己甚。轻轻将酒盏放下,笑着朝外边吩咐,“都愣着干什么,一起吃啊。诸位来自幽州,应该知道,羊肉不能烤得太老。顺子,大勇,下去帮客人割肉!”

“是!”被点了将的李顺儿和陶勇二人,从火堆旁站起,掏出短刀了帮幽州将士分割火堆上的烤肉。众幽州“客人”哪里敢劳动他们的大驾,赶紧纷纷站起来,先朝着帐篷内躬身施礼,随即也掏出随身短刀,朝着已经被烤冒油的羊背上乱刃齐下。

“滋滋……”更多的油脂掉进了火堆,将篝火润得红星乱溅。滚滚热浪,随着火焰摇摆,四下蔓延,转眼,就令拿着刀子分肉的幽州将士们,额头上都冒出了热汗。

“有肉无酒,不如喂狗!”唯恐“客人”们吃得不够尽兴,郑子明想了想,继续大声吩咐,“子诚,去给大伙送些美酒。不用太多,每个火堆旁两坛子就够。”

“遵命!”扮作小兵的郭信迅速站起,带着几名弟兄,从帐篷后推出半车美酒,一溜烟给客人们分了个精光。

众幽州将士先前看着自家将军与郑子明推杯换盏,早就馋的垂涎欲滴。此刻见自己居然也有份儿,顿时忍不住大声欢呼。“多谢巡检大人!”“巡检大人太客气了!我等受之有愧!”“多谢巡检大人赐酒!”“多谢……”

郑子明听了,也不回应,只是微笑着冲大伙拱手。耶律赤犬和韩德馨哥俩见手下人如此贪杯,心里头却好生别扭。然而,此番二人远来是客,不宜扫了主人的面子。故而别扭归别扭,却是谁也无法命令弟兄们不准饮酒。

“来,弟兄们喝弟兄们的,咱们喝咱们的!这一盏,郑某敬两位将军!”郑子明迅速察觉了客人的心思,将目光从帐篷外收回,笑着举盏相邀。

“敬郑巡检!”耶律赤犬和韩德馨哥俩儿,也迅速藏起心中的不快,笑着举盏回应。

主人和客人之间互相谦让着,你一盏,我一盏,很快,便喝了个眼花耳熟。心中的防备之意渐渐被酒水溶解,嘴里的话,不知不觉间就多了起来。

“两位将军长得一模一样,郑某一直以为你们乃是孪生兄弟,怎么却一个姓耶律,一个却姓韩,莫非郑某想错了?可不是亲兄弟,怎么会长得如此相似,并且还情愿生死与共?”看看火候差不多了,郑子明甩开大氅,斜靠在胡凳上,笑着问道。

这话不提则已,一提,顿时令耶律赤犬悲从心来,“还不是当初有人想要儿子想疯了!非要把我从亲生父母怀里夺了过去?夺过去之后,养了几年,又突然开始后悔。弄得我……”

话说了一半儿,他心中又突生警觉。苦笑了两声,抓起酒盏大口大口狂灌。

“他是我哥,我是他弟弟。我们两个,的确为双生兄弟!”韩德馨不想让自家兄长难过,笑了笑,用最简单的话语补充,“家父和一位姓耶律的将军相交莫逆,所以把家兄一生下来就送给了对方。但姓耶律也好,姓韩也罢,我们终究是兄弟,血脉亲情谁也割不断。”

“那是自然,血浓于水!”郑子明笑了笑,举起酒盏少少陪了一口,又笑着问道:“当日郑某目送二位离开,本以为这辈子,你我都很难再度相遇了。怎么才过来四五天功夫,二位就又杀了回来?”

“这……”不知道是被炭火烤的,还是被酒气蒸的,韩德馨脸色微红,讪笑着解释,“照理,我们哥俩不该再来打扰郑巡检。然而我们哥俩都是武将,上命难违。所以明知道不是巡检的对手,却不得不硬着头皮返了回来!得罪之处,还请巡检大人见谅!”

“无妨,无妨,郑某也是领兵之人,知道你们哥俩的难处!”郑子明笑了笑,客气地摆手。

“还是给巡检添麻烦了!”耶律赤犬举起酒盏喝了一大口,快速补充,:“但咱们三个,也算不打不相识。如果今后郑巡检在汉国这边过得不如意,或者有人故意排挤你。不妨想想北边。其实我等虽然奉耶律氏为主,日子反而比南边舒服得多。皇帝陛下,对有本事的人,也不在乎他的出身,契丹和汉人,基本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特别是像对于巡检这种家世的人,在中原往往都会被赶尽杀绝。在北国,却好歹会留条活路!”

“那倒是难得!”郑子明笑着点头,“说实话,耶律氏的气度的确足够恢弘。郑某……”

没等他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耶律赤犬抢先打断,“那巡检何不考虑一下为大辽效力?据我所知,汉国朝廷,对巡检并不怎么看重!”

“是啊,巡检,我们哥俩佩服你,所以也不跟你说瞎话。我五叔父已经带着大军抵达了山外,我二叔父,大辽南院枢密使,已经率领四十万将士杀过了拒马河。沿河三家节度使,有两家直接开了城门投降。孙方谏哥俩表现稍好,也只是弃城南奔,一路逃到了邺州。”韩德馨举起铜盏,以酒盖脸,大声补充,“如今易、定、莫、瀛数州,巡检你恐怕是唯一还在死战不退的将领。即便你的本事再好,麾下弟兄们再对你忠心耿耿,又能坚持到几时?”

“是啊,郑巡检,凭你的出身和本事,走到哪还愁没个出身,何必为了一个昏君耽误了自己?”耶律赤犬也壮起胆子,小声劝解。言谈之间,充满了坦诚。

“是啊!为了一个不待见你的朝廷,你已经带领数百弟兄血战了大半个月。你对得起任何人了,何必非要硬撑到底,让弟兄们个个都落得死不瞑目?!”唯恐自己的话语力度不够,韩德馨将酒盏朝矮几上重重一顿,继续苦口婆心。

“腾——”数滴酒水溅在了帐篷正中央的火盆里,腾起一团团白烟。

一股山风吹来,卷得帐篷摇摇晃晃。

起风了,无数枯枝败叶扶摇而上。群山之巅,却有苍松翠柏,迎着罡风挺直了身躯。

引子第八章 人心 (五)第六章 君王 (七)第二章 蓬篙 (四)第七章 尘缘 (三)第九章 血与水 (三)第四章 虎狼 (三)第四章 虎狼 (九)第五章 求索 (七)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三章 收获 (二)第三章 众生 (五)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七章 国难 (八)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五章 迷离 (七)第八章 乌鹊 (三)第七章 劲草 (四)第六章 帝王 (四)第十章 宏图 (一)第三章 众生 (四)第七章 国难 (二)第一章 家国 (七)第六章 帝王 (二)第三章 抉择 (九)第九章 暗流 (四)第三章 飓风 (十二)第九章 长缨 (八)第八章 人心 (四)第四章 扑朔 (九)第九章 长缨 (三)第一章 传说 (七)第十章 宏图 (一)第一章 传说 (四)第五章 短歌 (一)第七章 劲草 (二)第十章 余韵 (二)第一章 传说 (九)第四章 答案 (三)第四章 虎雏 (二)第七章 国难 (二)第二章 谋杀 (二)第六章 绸缪 (九)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七章 劲草 (五)第四章 归来 (七)第四章 虎雏 (四)第五章 逝水 (八)第五章 迷离 (二)第三章 收获 (三)第五章 迷离 (五)第六章 破茧 (七) 补2号拖欠第二章 重逢 (四)第五章 求索 (八)第二章 蓬篙 (五)第二章 霜刃 (四)第十章 狂风 (七)第四章 归来 (十)第十章 易鼎 (七)第七章 仕途 (二)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四章 虎狼 (二)第三章 收获 (七)第九章 萍末 (七)第三章 飓风 (六)第九章 长缨 (三)第四章 答案 (四)第十章 夺帅 (三)第四章 耕耘 (五)第九章 萍末 (九)第七章 鹿鸣 (八)第八章 峥嵘 (五)第六章 疾风 (四)第九章 暗流 (四)第七章 尘缘 (三)第十章 宏图 (七)第二章 蓬篙 (六)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九章 长缨 (一)第一章 传说 (九)第三章 收获 (二)第六章 帝王 (四)第五章 求索 (五)第八章 麋鹿 (四)第二章 风云 (七)第三章 抉择 (三)第六章 疾风 (五)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七章 尘缘 (六)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六章 绸缪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七章 治河 (八)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七章 鹿鸣 (五)第一章 磨剑 (四)第五章 短歌 (八)第九章 血与水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
引子第八章 人心 (五)第六章 君王 (七)第二章 蓬篙 (四)第七章 尘缘 (三)第九章 血与水 (三)第四章 虎狼 (三)第四章 虎狼 (九)第五章 求索 (七)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三章 收获 (二)第三章 众生 (五)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七章 国难 (八)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五章 迷离 (七)第八章 乌鹊 (三)第七章 劲草 (四)第六章 帝王 (四)第十章 宏图 (一)第三章 众生 (四)第七章 国难 (二)第一章 家国 (七)第六章 帝王 (二)第三章 抉择 (九)第九章 暗流 (四)第三章 飓风 (十二)第九章 长缨 (八)第八章 人心 (四)第四章 扑朔 (九)第九章 长缨 (三)第一章 传说 (七)第十章 宏图 (一)第一章 传说 (四)第五章 短歌 (一)第七章 劲草 (二)第十章 余韵 (二)第一章 传说 (九)第四章 答案 (三)第四章 虎雏 (二)第七章 国难 (二)第二章 谋杀 (二)第六章 绸缪 (九)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七章 劲草 (五)第四章 归来 (七)第四章 虎雏 (四)第五章 逝水 (八)第五章 迷离 (二)第三章 收获 (三)第五章 迷离 (五)第六章 破茧 (七) 补2号拖欠第二章 重逢 (四)第五章 求索 (八)第二章 蓬篙 (五)第二章 霜刃 (四)第十章 狂风 (七)第四章 归来 (十)第十章 易鼎 (七)第七章 仕途 (二)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四章 虎狼 (二)第三章 收获 (七)第九章 萍末 (七)第三章 飓风 (六)第九章 长缨 (三)第四章 答案 (四)第十章 夺帅 (三)第四章 耕耘 (五)第九章 萍末 (九)第七章 鹿鸣 (八)第八章 峥嵘 (五)第六章 疾风 (四)第九章 暗流 (四)第七章 尘缘 (三)第十章 宏图 (七)第二章 蓬篙 (六)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九章 长缨 (一)第一章 传说 (九)第三章 收获 (二)第六章 帝王 (四)第五章 求索 (五)第八章 麋鹿 (四)第二章 风云 (七)第三章 抉择 (三)第六章 疾风 (五)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七章 尘缘 (六)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六章 绸缪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七章 治河 (八)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七章 鹿鸣 (五)第一章 磨剑 (四)第五章 短歌 (八)第九章 血与水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