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破茧 (五)

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读书到了此处,每每掩卷而叹。可如果从黑暗处想来,谁又知道诸葛武侯不是忌惮成年后的刘禅对自己下黑手,宁可活活累死也不肯放下兵权?

而郭威此刻的境遇,与那诸葛孔明当年是何等的类似?一样的是受了托孤,与死去的老皇帝情同手足。一样是遇到了昏庸糊涂的小皇帝,一样手握重兵且功高震主……

“还不是和常克功一样,要拥兵自重!”大汉枢密副使郭威的眼神,暗了又亮,亮了又暗,最终,两只眼睛都被惆怅所占满,举着空空的酒盏,仰天而叹。

“那可不一样。就凭着常克功和他麾下那五百部曲,那不叫拥兵自重,叫赌上烂命一条。”郑仁诲却摇了摇头,大笑着奚落。

“嗯?”郭威没想到有人敢如此看低常克功,忍不住眉头轻皱。

郑仁诲耸耸肩,笑呵呵地补充,“总计就五百部曲,先皇如果真的发了狠的话,常克功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回了。所以,我说他是在赌博。赌先皇疑心病重,无论如何不敢冒着让你和史弘肇等人都彻底寒心的风险对他下死手。赌在李守贞、杜重威和符彦卿这些人没被铲除之前,先皇根本没时间对付他。而明公你,就完全不同了。你即便凭着眼下手中所掌握的力量,也足以颠覆大汉的江山。所以只要你不主动往陷阱里头跳,小皇帝就只能敬着你,哄着你,而不是逼你去造他的反!”

“那倒也是,可眼下国内哪里找到足够多的讨伐目标?而主动向契丹发起进攻,我没那个实力,朝廷也不不会给我任何支持!”郭威苦笑着将酒盏重新填满,眉梢眼角,依旧有一股抑郁之气驱之不散。

重整河山,收复燕云,十多年来,这几乎是支撑着他努力不懈的最大动力。而现在,君臣相疑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大汉国哪还有可能向北方派出一兵一卒。

“李守贞、王景崇等跳梁小丑,肯定不是你的对手!”郑仁诲自信地笑了笑,压低了声音分析,“但既然小皇帝让你做主帅,怎么打,打多长时间,便完全取决于你的想法。若是不计血本呢,你肯定能够速战速决。可若是想嬴得漂漂亮,自己这边丝还毫不伤筋骨,就得多花点儿心思和时日了。反正只要最后赢得漂亮,小皇帝和满朝文武即便再挑剔,也说不出什么来!”

“唉!”郭威叹了口气,轻轻点头。既然已经准备拥兵自重,当然舍不得将麾下子弟折损得太厉害。去了河中之后,就只能以智取为上,实在没办法可想了,才会不惜血本发起强攻。

打了半辈子仗,这是他第一次,违背本心,而将保存实力放在了第一位。所以无论如何都觉得别扭。

“你原本就不愿意杀人么,这岂不正合了你的意?”猜到郭威为何而叹气,郑仁诲笑着摇头,“高行周既然已经跟小皇帝暗通款曲,肯定不会再造反。愚兄推测,他先前之所以跟符彦卿暗中勾勾搭搭,其实也不过是想把高家卖个更好的价钱而已。符彦卿越老越稳健,没有高行周的配合,自然也不会轻易冒险起兵。所以即便没有你带着大军坐镇,短时间内,从邺都到青州,都会安定下来。”

“那是自然,否则,陛下也不会急着把我调去河中!”说道眼前天下大势,郭威的思维就又恢复了原有的敏锐,笑了笑,轻轻点头。

“但是,雄州、霸州和莫州,这几处跟燕云只有一水之隔的地方,恐怕很快就又要燃起战火。”郑仁诲的语气却忽然一变,耸耸肩,冷笑着补充,“刚才我收到密报,说有小股的幽州汉军已经渡过拒马河。而雄、霸、莫三州的刺史,还有临近的保宁军,义武军,却没有任何警讯送往汴梁!”

“大兄是说,那三州的刺史,还有保宁,义武两军,生了不臣之心?!”郭威的眉头迅速朝上一跳,上身如旗枪一般挺了个笔直,杀气透体而出。

“你看,一提到辽国南侵,你就来了精神!又忘了小皇帝根本不信任你这个茬儿了不是?”郑仁诲翻了翻眼皮,小声奚落,“许他刘承佑昏庸到这般模样,就不许那三州两军的文武,自己给自己留条后路?!万一哪天大汉国被刘承佑自己给折腾没了呢?那三州两军都在辽国人的刀口上,实力又不足以自保,除了主动投降辽国,还能什么好选择?”

“他,他们可都是汉人?”郭威气得把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却说不出太多的话来,只能反复强调彼此的血脉上的差异。

“辽国南院枢密使,南京留守韩匡嗣,也是汉人!”郑仁诲撇了撇嘴,满脸不屑,“在性命攸关的时候,华夷之别算得了什么?他们挡不住辽国的兵马,背后又没有个强大的朝廷可以依靠,投降过去,好歹还能让治下百姓免于兵火荼毒!况且他们也不是现在就投降,只是暗中给自己和家人找条活路罢了。我就不信,幽州那边没有官员跟大汉暗通款曲!”

“的确有,光跟我联系过的,就有好几家!”郭威说他不过,只好点头承认。“都约好了,哪天汉家大军北伐燕云,他们就立刻献城。”

“这不就得了!这年头,所谓忠诚,可不就那么回事儿么?况且他们首鼠两端的行为,对你没任何坏处,你又何必太较真儿?”郑仁诲耸耸肩,冷笑着反问。“辽国那边刚刚经历了一场内乱,暂时无法全力图谋中原。最近一两年即便有兵马南下,也以幽州汉军为主,小打小闹,不会深入汉境过深。而只要辽兵南下,雄、霸、莫三州正式倒向辽国,你就又可以领兵前往祁州抵御外寇。这一出征,恐怕又得是三五年时间!”

“有个三五年时间做缓冲,倒也够了,说不定届时,少主就能变得英明起来!”虽然自家好像因祸得福,郭威却听得心情好生沉重,沉吟半晌,带着几分期盼说道。

“有三五年时间,也足以让弟兄们看清楚,刘承佑到底有没有当皇帝的资格!”郑仁诲的想法跟他截然相反,撇了撇嘴,低声道。

“也是,唉——!”想起下午王峻发飙时,自己麾下将领们的反应,郭威叹息着点头,“现在做决定,对大伙来说,都太仓促了。能拖上个三五年,总比现在强。若是能拖到郭某闭上眼睛,倒也心甘情愿!”

“你这是典型的妇人之仁!”

“妇人就妇人吧,我的外号叫郭家雀,燕雀不知鸿鹄之志!”郭威咧了下嘴巴,自我解嘲。

郑仁诲被他说得没脾气,只好对着香案上的冷菜运筷如飞。而郭威自己,则又从雄州、霸州和莫州的形势变化上,联想到了奉命率商队北去的自家养子柴荣,犹豫了一下,用很小的声音询问,“大兄最近可能听到过君贵的消息?他丢下商队后到底去哪了?怎么到现在还连个音讯都没有?”

“我也正想跟你说这件事呢!”郑仁诲点点头,小心翼翼地给出答案,“但是你可是千万要沉住气,不要冲动。据我今天下午收到的最新密报,幽州汉军化作小股盗匪纷纷南下,极有可能就是在追杀他们。雄、霸、莫三州的刺史,还有临近的保宁军,义武军闷声大发财,想必也是跟幽州那边事先做了交易,只准许对方越境来拿人,却不打算丢失一寸土地!”

“该死!”郭威气得一拳砸在香案上,震得菜肴酒水四下飞溅,“这种吃力扒外的狗官,若是君贵出了事儿,老夫拼着被朝廷抄了后路,也要把他们斩尽杀绝!”

郑仁诲赶紧低下头去,将掉在地上的菜盘子重新捡起,一边朝香案上摞,一边笑着责怪,“都跟你说过,不要着急了,你居然还是这么冲动!你又不可能立刻就派大军过去接应!”

“他若是有事,让我怎么对得起亡妻?!”郭威迅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讪讪地笑了笑,低声解释。

郑仁诲身在事外,所以表现远比此刻的郭威沉稳。又摆摆手,笑着安慰:“放心吧,君贵不是那么好抓的,对方的主要目标也不是他。只要边境上三州两军不给幽州派过来的追兵帮忙,寻常一二十个鼠辈,还真未必是他们三兄弟的对手!”

“三兄弟?”郭威愣了愣,迟疑着问道。

“你忘记易州杀贼的事情了,当时他们三兄弟,可是露了一次大脸!”

“赵匡胤和郑子明居然还跟他在一起?”郭威闻听,心中愈发觉得惊诧,“这段时间他们三个去哪了?天,莫非他们三个去了营州?”

“恐怕就是,否则辽人也不会对他们三个志在必得!”

“天,这,这小子。看我回来不狠狠收拾他。平素我对他的叮嘱,他居然全当成了耳旁风!”郭威又是担忧,又是愤怒。手指攥成拳头,关节处咯咯作响。

他一直拿柴荣当亲儿子看待,当然无法忍受自家儿子拎着脑袋去探望石重贵。更何况,那石重贵是前朝的皇帝,而他郭威是大汉的枢密副使。本来就已经受到了小皇帝的猜忌,再跟前朝皇帝牵扯到一处,更是百口莫辩。

“你当年为了先皇和常克功,不也是两肋插刀么?”郑仁诲看了他一眼,笑着反问,“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他这样做,像极了当年的你,又有什么好收拾的?”

第八章 乌鹊 (八)第一章 磨剑 (一)第五章 短歌(四)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一章 初见 (五)第四章 扑朔 (三)第三章 收获 (六)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五章 草谷 (四)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一章 初见 (三)第二章 款曲 (九)第六章 疾风 (二)第二章 霜刃 (八)第二章 谋杀 (五)第八章 乌鹊 (七)第十章 狂风 (一)第一章 磨剑 (五)第五章 短歌 (九)第二章 蓬篙 (五)第三章 众生 (一)第二章 重逢 (六)第三章 父子 (二)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八章 峥嵘 (六)第一章 磨剑 (二)第二章 蓬篙 (七)第三章 飓风 (十)第九章 萍末 (八)第二章 蓬篙 (七)第一章 新春 (五)第四章 虎雏 (五)第二章 谋杀 (一)第六章 破茧 (一)第七章 国难 (八)第三章 众生 (三)第五章 逝水 (五)第二章 风云 (九)第五章 逝水 (八)第一章 磨剑 (四)第九章 暗流 (二)第三章 飓风 (十)第四章 归来 (九)第八章 峥嵘 (一)第一章 问道 (四)第四章 归来 (八)第七章 鹿鸣 (八)第五章 短歌 (八)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一章 磨剑 (七)第一章 新春 (三)第九章 萍末 (五)第九章 萍末 (八)第六章 君王 (二)第七章 国难 (三)第四章 归来 (三)第九章 血与水 (四)第九章 萍末 (二)第十章 易鼎 (九)第十章 易鼎 (二)第八章 人心 (七)第四章 虎狼 (二)第四章 虎雏 (九)第四章 虎雏 (九)第十章 宏图 (一)第九章 长缨 (三)第五章 求索 (一)第三章 飓风 (六)第二章 蓬篙 (六)第五章 求索 (八)第七章 劲草 (四)第三章 父子 (五)第九章 暗流 (六)第八章 乌鹊 (九)第七章 治河 (四)第一章 问道 (四)第五章 短歌 (三)第五章 草谷 (四)第二章 款曲 (九)第二章 重逢 (六)第五章 黄雀 (三)第一章 传说 (二)第三章 父子 (二)第九章 萍末 (十)第五章 草谷 (四)第八章 雄关 (三)第八章 峥嵘 (九)第七章 治河 (六)第八章 麋鹿 (六)第二章 谋杀 (三)第五章 逝水 (七)第六章 绸缪 (九)第三章 父子(一)第九章 萍末 (一)第二章 蓬篙 (四)第七章 仕途 (六)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六章 疾风 (五)
第八章 乌鹊 (八)第一章 磨剑 (一)第五章 短歌(四)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一章 初见 (五)第四章 扑朔 (三)第三章 收获 (六)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五章 草谷 (四)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一章 初见 (三)第二章 款曲 (九)第六章 疾风 (二)第二章 霜刃 (八)第二章 谋杀 (五)第八章 乌鹊 (七)第十章 狂风 (一)第一章 磨剑 (五)第五章 短歌 (九)第二章 蓬篙 (五)第三章 众生 (一)第二章 重逢 (六)第三章 父子 (二)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八章 峥嵘 (六)第一章 磨剑 (二)第二章 蓬篙 (七)第三章 飓风 (十)第九章 萍末 (八)第二章 蓬篙 (七)第一章 新春 (五)第四章 虎雏 (五)第二章 谋杀 (一)第六章 破茧 (一)第七章 国难 (八)第三章 众生 (三)第五章 逝水 (五)第二章 风云 (九)第五章 逝水 (八)第一章 磨剑 (四)第九章 暗流 (二)第三章 飓风 (十)第四章 归来 (九)第八章 峥嵘 (一)第一章 问道 (四)第四章 归来 (八)第七章 鹿鸣 (八)第五章 短歌 (八)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一章 磨剑 (七)第一章 新春 (三)第九章 萍末 (五)第九章 萍末 (八)第六章 君王 (二)第七章 国难 (三)第四章 归来 (三)第九章 血与水 (四)第九章 萍末 (二)第十章 易鼎 (九)第十章 易鼎 (二)第八章 人心 (七)第四章 虎狼 (二)第四章 虎雏 (九)第四章 虎雏 (九)第十章 宏图 (一)第九章 长缨 (三)第五章 求索 (一)第三章 飓风 (六)第二章 蓬篙 (六)第五章 求索 (八)第七章 劲草 (四)第三章 父子 (五)第九章 暗流 (六)第八章 乌鹊 (九)第七章 治河 (四)第一章 问道 (四)第五章 短歌 (三)第五章 草谷 (四)第二章 款曲 (九)第二章 重逢 (六)第五章 黄雀 (三)第一章 传说 (二)第三章 父子 (二)第九章 萍末 (十)第五章 草谷 (四)第八章 雄关 (三)第八章 峥嵘 (九)第七章 治河 (六)第八章 麋鹿 (六)第二章 谋杀 (三)第五章 逝水 (七)第六章 绸缪 (九)第三章 父子(一)第九章 萍末 (一)第二章 蓬篙 (四)第七章 仕途 (六)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六章 疾风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