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君王 (二)

“竟然还有此事?”刘知远眉头一皱,双目当中寒光四射。

作为最有希望问鼎天下的一方诸侯,他可以容忍麾下的武将们互相倾轧,可以容忍文官们贪污受贿,却绝对无法容忍有人居然敢挡在自己进入汴梁的道路上。

皇位面前无父子,更何况是别人家的女婿!而将二皇子石延宝立为傀儡号令其他诸侯,则是他迈向汴梁城中皇帝宝座的至为关键的一步。无论是谁企图破坏阻挠,都必须承受他的雷霆之怒。

“末将还没跟他见过面,不敢说此事到底有无!”看到两道无形的刀光向自己逼来,六军都虞侯常思笑了笑,轻轻摇头。“不过.....”

稍微斟酌了一下,他继续笑着补充,“既然他人已经到了外面,主公何不亲自审审他?如果此事真的是他所为,无论是主公打他的板子,还是罚他的俸禄,于公于私,都是应有之举。末将亦不敢替他求情!”

“常将军可真会说话!”苏逢吉狠狠地剜了常思一眼,冷笑着撇嘴。

明明是一件该族诛的罪行,到了常思这里,居然就变成了打几板子,罚几个月薪俸就可以脱罪了事。还假惺惺地说不敢求情。不敢求情都如此宽纵了,若是敢求情时,汉王还不得因为他公然抗命而给他们翁婿两人加官进爵?!

被人当着所有文武的面儿嘲讽,常思也不生气。胖胖的大手抱在一起,非常坦诚地向苏逢吉行礼,“哪里,哪里,常某乃一介武夫,动刀子比动嘴的时候多。怎比得上苏书记,旁征博引,高谈阔论。谈笑间,便能杀人于无形!”

“你.....”迎面撞上了一个软绵绵大钉子,顿时将苏逢吉撞得眼前金星乱冒。想再拿几句狠话还以颜色,一时间,却发现自己无论说些什么,恐怕都脱不开“旁征博引,高谈阔论”八个字。只能强忍怒气将目光转向汉王刘知远,请对方替自己主持公道。

哪成想,汉王刘知远却不知道被常某人哪句话给说软了耳朵。摆摆手,笑着替双方打起了圆场,“克功,你不要耍无赖!虽然韩重赟是你的女婿,如果郭允明的指控为实,孤也绝不能轻饶了他。至于你,苏书记,你也不要听信郭允明的一面之词。虽然此子才华过人,心机却太深了些。若是不经历练打磨,实在不宜过于倚重!”

“遵命!”苏逢吉明明憋了满肚子青烟,却不得不拱手领命,后退归列。

“唉——!”其他一干谋臣以目互视,悄悄摇头。

汉王殿下什么都好,唯独护短这一项,有时候实在令人哭笑两难。

那韩重赟分明已经做下了大逆不道之事,苏逢吉对他的指控也是份内之举。但常思只是用了“于公于私”四个字,就立刻把这件武将公然抗命的重罪,轻飘飘地变成了自己家晚辈在长辈面前任性胡闹。而汉王殿下,居然立刻接受了这个说法,并且开始怀疑郭允明信中所述,乃是为了跟韩朴争夺武英军的控制权。属于未必可信的一面之词,必须加以严格甄别。

在场的武将们,则一个点头微笑,得意洋洋。汉王能从一个小小的骑将走到今天,都是大伙舍生忘死陪着他打下来的。关那些光会耍嘴皮子给人挑毛病的书生屁事?如果因为一个书生的几句谗言,就不分青红皂白处置了常思的大女婿,那才真是倒行逆施!

凡事就怕开了头。只要汉王今天扫了常思面子,明天说不定就会收拾左军都指挥使郭雀儿,后天便会责罚右军都指挥使史弘肇。然后一个接一个往下轮,在座的武将最后谁也跑不了。反正大伙平素粗野惯了,怎么可能像书生般一门心思做表面文章?又生得个个笨嘴拙舌,被人诬告了甚至连自辩的能力都没有!

正当文武们分成两波各怀心事之际,门口忽然传来一个宏亮的男声,“报,武英军近卫都头,韩重赟拜见主公。祝主公早日驻跸汴梁,重整九州!”

众人闻听,立刻齐齐扭头。恰看看一个八尺多高,肩宽背阔的少年豪杰,远远地对着刘知远的座位躬身施礼。

好一个厚重沉稳的少年英杰,不怪常思能挑他做女婿!刹那间,先前还针锋相对的文臣和武将们,心中的意见竟然难得地达成了一致。、

此人年纪只有十六七模样,比杨重贵还要年青许多。浑身也穿着一套银白色盔甲,看上去干净利落,仪表堂堂。但是于杨重贵不一样的是,此人的铠甲和战靴虽然纤尘不染,骨头里却没有前者那种傲然绝世的清冷,相反,他脸上谦和的笑容和微微躬下的身躯,会给人一种亲近淳朴的味道,让大伙稍微多看了几眼,就觉得此子放心可靠。

轻轻侧开头,再用眼角的余光打量常思,透过高高隆起的“宰相肚儿”和笑得跟喇叭花一样大胖脸,亦仿佛隐隐又看到了此公当年的英姿。

想当年,常思没有奉命留在汴梁替河东应付大晋朝两任皇帝的时候,可不是像现在这般大腹便便的土财主模样。那时的常思,弓马娴熟,反应机敏,每战必亲提刀盾护卫于节度使刘知远身侧。只要有他在,河东节度使的大旗就永远不会倒下。而只要河东节度使的大旗不倒,便意味着刘知远本人平安无事。战斗无论进行得多惨烈,大伙就都有主心骨儿,绝不会因为惊慌失措而让对手白捡了便宜。

“你叫老夫什么?”唯独刘知远,丝毫不为韩重赟脸上的笑容和谦卑的姿态所动,依旧如一头金雕般坐在胡床上,居高临下地俯视着韩重赟,沉声发问。

“主公!”韩重赟回答得不带任何犹豫,“末将乃武英军都指挥使之长子,按照咱们河东惯例,成年后替父执盾擎旗,出任亲兵都头!所以,末将斗胆称汉王为主公!”

“好一个咱们河东,好一个替父执盾擎旗。”刘知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故意装出一脸恼怒。玉不琢不成器,越是前程远大的年青人,越需要长辈经常敲打。而对于麾下的老将们,有时候也得给他们一点教训,免得他们恃宠而骄。“你既然还知道自己是河东子弟,为何忤逆犯上,三番五次替二皇子掩饰身份?你莫非以为,老夫带着尔父,还有一众叔叔伯伯,打下今天这片基业过于容易么?所以才想暗中去给别人行个方便?”

一番话,只个字也没提自己要把二皇子石延宝握在手里的目的何在,却恰恰跟常思先前那“于公于私”四个字扣得严丝合缝!

于公,韩重赟作为汉军的一个在职都头,跟他阿爷武英军都指挥使韩朴对着干,就是公然抗命,按律当斩!于私,汉军入主汴梁,代表着所有河东文武的共同利益,韩重赟千方百计替二皇子掩饰身份,就是自绝于亲朋,按家法抓起来乱棍打死也不冤枉!

追随了刘知远半辈子的常思,岂听不出对方话里的试探之意?刹那间,就犯了“哮喘病”。俯身下去,咳嗽不停,“嗯哼,嗯嗯,嗯哼。主公,主公,末将君前失仪,请,嗯哼,嗯哼,恩哼,请主公责罚!”

这也护犊子也护得太明显了吧!刚才可没见你主动请罪!苏逢吉看到了,忍不住又悄悄撇嘴。

常思的意图很明显,根本瞒不住任何长着眼睛的人。他是在向自家女婿暗示,用实际行动告诉后者,别在汉王面前死撑。该认错就立刻认错,看在一众叔叔伯伯面上儿,谁也不会过分为难你。

谁料韩重赟看似挺聪明的一个人,反应却着实鲁钝得厉害。对自家岳父常思那么明显的暗示竟视而不见,只顾当众大声扯谎,“启禀主公,末将从未替二皇子掩饰过身份。末将一路北来,甚至从没听说过,还有什么二皇子!”

“狡辩!”刘知远这下,可真的有些生气了。大手轻轻拍了下桌案,沉声质问,“小子,莫非你欺老夫年迈糊涂么?还是觉得老夫帐下这些文武,个个都已经耳聋眼瞎?”

“嗯哼,嗯嗯,嗯哼!”常思的咳嗽声,愈发剧烈。胖胖的大手不停地在身侧摇摆,恨不得直接告诉自家女婿该如何应对。

然而韩重赟却依旧两眼空空,好像既没看见他的手势,也没看到刘知远眼睛里头渐渐涌起的怒火,摇摇头,第二次向刘知远躬身施礼,“主公何出此言。切莫说主公尚未步入暮年,即便主公日后年逾古稀,也必将是赵之廉颇,汉之黄忠。末有几个脑袋,敢以为您年迈糊涂?”

还好,这小子还不是傻到无可救药!一众跟常思平素走动甚密的武将们听了,终于暗暗松了一口气。

身为武将,有哪个不希望自己如同廉颇和黄忠两人那样,老而弥坚?眼前这个小子虽然行事狂悖,反应迟缓,至少还生了一张好嘴巴。不至于让汉王下不来台,真正拿他行了军法。

然而,还没等大伙一口气宋完,却又听见韩重赟飞快地补充,“不过末将可真的没见过什么二皇子。也不知道主公和各位叔叔伯伯,为何对一个失了国的皇子,念念不忘?竟恨不得随便抓一个人,就当成是二皇子!”

注:继续修改家园,家里最近又遇到了一些事情,所以这几天只能一更,勿怪。等春节前后,应该能速度稍快一些。顺便求个收藏。

第四章 归来 (八)第九章 萍末 (七)第二章 霜刃 (九)第六章 君王 (六)第六章 红妆(六)第十章 宏图 (五)第八章 乌鹊 (三)第八章 人心 (一)第八章 峥嵘 (三)第十章 余韵 (二)第八章 乌鹊 (九)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四章 虎雏 (十一)第一章 家国 (五)第九章 萍末 (五)第九章 萍末 (四)第九章 长缨 (四)第八章 峥嵘 (八)第六章 绸缪 (五)第二章 风云 (六)第三章 父子 (五)第八章 乌鹊 (六)第三章 众生 (三)第五章 草谷 (七)第二章 蓬篙 (五)第七章 尘缘 (十 补昨天)第七章 鹿鸣 (四)第四章 虎雏 (一)第六章 君王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八章 峥嵘 (二)第二章 重逢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二章 霜刃 (五)第五章 迷离 (六)第二章 重逢 (三)第十章 易鼎 (三)第四章 归来 (九)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七章 国难 (七)第七章 尘缘 (七)第八章 峥嵘 (九)第七章 尘缘 (五)第四章 耕耘 (四)第九章 暗流 (八)第二章 霜刃 (一)第六章 君王 (三)第二章 风云 (二)第二章 款曲 (三)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五章 逝水 (二)第九章 血与水 (二)第三章 抉择 (八)第八章 雄关 (二)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七章 治河 (九)第二章 款曲 (七)第六章 帝王 (三)第四章 饕餮 (五)第九章 萍末 (七)第五章 短歌 (七)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四章 答案 (一)第六章 疾风 (六)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六章 君王 (四)第六章 破茧 (四)第五章 黄雀 (七)第二章 重逢 (六)第七章 国难 (三)第七章 治河 (九)第八章 雄关第九章 长缨 (四)第三章 抉择 (一)第九章 暗流 (一)第八章 人心 (六)第二章 谋杀 (一)第十章 易鼎 (八)第九章 血与水 (四)第十章 夺帅 (二)第九章 暗流 (七)第二章 风云 (十)第六章烽火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一章 磨剑 (二)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五章 逝水 (三)第七章 尘缘 (九)第四章 饕餮 (四)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六章 绸缪 (三)第八章 三生 (三)第三章 众生 (六)第七章 鹿鸣 (三)第五章 短歌 (五)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九章 血与水 (三)第七章 尘缘 (四)
第四章 归来 (八)第九章 萍末 (七)第二章 霜刃 (九)第六章 君王 (六)第六章 红妆(六)第十章 宏图 (五)第八章 乌鹊 (三)第八章 人心 (一)第八章 峥嵘 (三)第十章 余韵 (二)第八章 乌鹊 (九)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四章 虎雏 (十一)第一章 家国 (五)第九章 萍末 (五)第九章 萍末 (四)第九章 长缨 (四)第八章 峥嵘 (八)第六章 绸缪 (五)第二章 风云 (六)第三章 父子 (五)第八章 乌鹊 (六)第三章 众生 (三)第五章 草谷 (七)第二章 蓬篙 (五)第七章 尘缘 (十 补昨天)第七章 鹿鸣 (四)第四章 虎雏 (一)第六章 君王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八章 峥嵘 (二)第二章 重逢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二章 霜刃 (五)第五章 迷离 (六)第二章 重逢 (三)第十章 易鼎 (三)第四章 归来 (九)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七章 国难 (七)第七章 尘缘 (七)第八章 峥嵘 (九)第七章 尘缘 (五)第四章 耕耘 (四)第九章 暗流 (八)第二章 霜刃 (一)第六章 君王 (三)第二章 风云 (二)第二章 款曲 (三)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五章 逝水 (二)第九章 血与水 (二)第三章 抉择 (八)第八章 雄关 (二)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七章 治河 (九)第二章 款曲 (七)第六章 帝王 (三)第四章 饕餮 (五)第九章 萍末 (七)第五章 短歌 (七)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四章 答案 (一)第六章 疾风 (六)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六章 君王 (四)第六章 破茧 (四)第五章 黄雀 (七)第二章 重逢 (六)第七章 国难 (三)第七章 治河 (九)第八章 雄关第九章 长缨 (四)第三章 抉择 (一)第九章 暗流 (一)第八章 人心 (六)第二章 谋杀 (一)第十章 易鼎 (八)第九章 血与水 (四)第十章 夺帅 (二)第九章 暗流 (七)第二章 风云 (十)第六章烽火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一章 磨剑 (二)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五章 逝水 (三)第七章 尘缘 (九)第四章 饕餮 (四)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六章 绸缪 (三)第八章 三生 (三)第三章 众生 (六)第七章 鹿鸣 (三)第五章 短歌 (五)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九章 血与水 (三)第七章 尘缘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