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鹿鸣 (九)

“这,这是轻身术!”宁彦章大吃一惊,两眼顿时瞪得滚圆。

在瓦岗寨中,他也曾经看到过一些当家和大头目们平素显摆所谓的什么轻功,却不过都是翻墙翻得比别人稍快一些,跳得比别人稍远两三尺罢了。像逍遥子这般直接从树梢飞来纵去的,却是平生仅见。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后山!”正瞠目结舌之际,耳畔却忽然传来一声轻喝。随即,有块树皮凌空而至,重重地打在了他的后脑勺上。

这下,即便傻子也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在众人善意的哄笑和羡慕的眼神当中,宁彦章双手抱头,拔腿直奔后山。

待他气喘吁吁地赶到,逍遥子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看了看少年人充满渴望的面孔,老道士略作斟酌,正色说道:“我知道你背负着深仇大恨。但已经死去的人,却不可能再活转回来,无论你杀了多少仇敌替他们殉葬,结果都是一样。实际上他们都未必看得到,而你自己,也绝不会因为杀戮而得到任何解脱。所以,在老夫教你本事之前,你还得对着苍天给我发个誓。今后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拿我教你的东西来杀人。更不能滥杀无辜!”

“那是自然!”宁彦章曾经亲眼看到老道士空手击退呼延琮,对此人的本事极为钦佩。立刻跪了下去,大声说道:“苍天在上,我石,我宁彦章今日在此立誓。此生绝不拿逍遥子道长所传授的本领滥杀无辜。如有违背,天打雷劈!”

“嗯!你起来吧,去折一根树枝来!”逍遥子对少年人的干脆表现非常满意,手捋胡须轻轻点头。

宁彦章却没有立刻起身,而是坦诚地扬起脸,看着逍遥子,继续补充道:“有一件事情,还请容弟子禀明。弟子真的不认为自己就是石延宝,所以,所以弟子现在,还只能算个外人。不能算做……”

“嗯?哈哈哈……”逍遥子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仰起头,放声狂笑。直到把眼泪都给笑出来了,才不屑地摆了摆手,大声说道:“是又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莫非老道我还真能掐诀做法,将你的魂儿拘走,换了石延宝回来不成?也罢,既然你如此在意这些,老道儿今天就成全与你。你再给我磕三个头,我收你做老九便是!”

“啊!”这下,轮到宁彦章发愣了,半晌,才终于理解了老人家的一番良苦用心。红着眼睛俯首于地,“呯、呯、呯”,毫无保留地磕了三个响头。“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三拜!”

“起来,起来!”逍遥子伸出枯瘦的大手,将他轻轻动地上拉起。皱纹密布的脸上,隐隐透出几分悲愤。“当初老老道儿收那石延宝为徒,乃是看中了他宅心仁厚,孝悌恭谦。谁料他全家突遭大难,老道儿这个假冒的神仙居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去送死,一点儿办法都拿不出来。本以为师徒之缘分,这辈子已经尽了。却没想到,不久之后就又遇到了你。”

一番话,说得跟世间普通丧子老汉没什么两样,充满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奈与凄凉。宁彦章虽然自认不是石延宝,听在耳朵里,心内也觉得酸涩无比,两只眼睛当中,不知不觉间就涌满了泪水。

“所以咱们师徒,也算有缘!呼——”老道士逍遥子忽然又张开嘴巴,冲着山间长长地吐出一道白雾。“老夫今天就收了你,做第九弟子。他第八,你第九。还没来得及传授给他的本事,你也可以学。以前没想过传授给他的本事,也专门传给你一套!”

说罢,一个纵身跳开数尺,手脚挥舞,打出一套拳法。招式套路,与真无子等人在道观内每天早晨所炼别无二致,但举手投足间,却多了几倍的飘逸绝尘之气。到后来,衣袂随着身体在半空中翩翩飞舞,仿佛立刻就要升仙而去。

宁彦章看得心旷神怡,却始终只能学到一点儿皮毛。学着老道士的样子比划了几下,略显壮硕的身体非但没有半点仙家气象,反而差点一跤跌倒,直接滚下山后的陡坡儿。

“小心!”老道士逍遥子反应极为机敏,看到情况不对,立刻收了拳脚,挥臂一拂。长长的道袍袖子如同巨蟒般缠了过来,将他卷得向后接连退了十几步,终于稳住了身体,幸免于难。

“你没走心!”不待他拱手道谢,逍遥子皱起了眉头,低声呵斥,“莫非你不想学老道儿的功夫么?还是你依旧不愿忍受那份辛苦?”

“师尊,请恕弟子资质鲁钝!弟子真心想学,只是,只是仓促之间,看都没看明白!”宁彦章大急,赶紧躬下身体解释。

一个多月来被人像野鸭子一般赶来杀去,却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他怎么可能不想学一身精妙的武艺?把武艺炼到如杨重贵,呼延琮一样高明,即便日后不能用来报仇雪耻,至少,逃命的时候,也可以让自己不再成为别人的负累,不再眼睁睁地看着身边关心着自己的人一个接一个无辜枉死。

可师父逍遥子刚才那套拳脚,打出来好看归好看,中间却不带丝毫杀气。他宁彦章虽然不识货,却好歹也跟着瓦岗寨的头领们学过一些杀人的本事,能感觉出两种路数本质上的差别。

“是了,老夫刚才还说别人不懂得因材施教。刚才光顾着高兴,却把这个茬给忘了!”逍遥子老道是何等的高明,见宁彦章请罪时的动作明显带着几分生硬,立刻就猜到了其中缘由。笑了笑,摇着头道:“既然你不识货,也就罢了!这套道门功夫,的确是用来锻炼筋骨,梳理内息的。老夫等会儿传你一套拳谱,你以后自己照着笔画便是。咱们现在,且换另外一套本事!”

说罢,也不征求宁彦章的意见。身体又是轻轻一纵,跳到一棵松树旁,随手折了根树枝,捋掉针叶和毛刺,轻轻一抖,直奔少年人的喉咙。

“啊——!”宁彦章被吓得一哆嗦,赶紧侧身闪避。谁料那树枝却像活了一般,随着老道的脚步中途转弯。“噗!”地一下,在他刚刚长出来没多久的喉结上点出了一道青绿色的痕迹。然后飘然收回,立在老道儿的手中颤颤巍巍。

“此乃杀人之术!”老道儿宁彦章收起姿势,对着满脸震惊的少年人沉声指点。“与先前那套长生拳相比,实属下乘。但以你现在的眼光和境遇,学它却恰恰合适。须知道门虽然讲究的是清静无争,可我扶摇子的徒儿,也不是谁想杀就能杀的!即便是劫数天定,却也必须让那些杀人者付出足够的代价!”

说到最后,已经是声色俱厉,令闻听者无法不觉得寒气透体。

宁彦章被对方话语中的凛然杀机逼得后退了半步,红着眼睛施礼:“弟子明白。弟子不拿师门功夫去乱杀无辜,却也不会再做那束手就戮之辈,坠了师门脸面!”

“脸面这东西,无所谓!但命却是自己的,哪怕是亲生父母,都没权力拿走,更何况是什么狗屁王侯?”老道士扶摇子摆了摆手中树枝,大声冷笑,“你记住,长生的功夫,需要日积月累,活得越长,越能感悟出其中三味。但杀人的功夫,却是离不开“筋强骨壮,稳准狠决”八个字。你这幅躯壳吃肉长大,原本就比普通人结实。再把握住动做的灵活和出招的果断很辣,什么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其实拿在手里都是一个样。炼到极致,哪怕是手里只剩下根树枝,削尖了一样能戳瞎对手的眼睛,直贯入脑,取了他的性命!”

“这,这么简单?”宁彦章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迟疑着小声嘟囔。

在山寨里,每个当家人都把自己的武艺,视为独门绝技。公然展露在外边和传授给其他人的,永远都是皮毛。关键招数,纵使生死兄弟都不准偷看偷学。而到了扶摇子口中,所有秘籍却全都成了笑话,只剩下了简简单单的八个字,扼要无比。

“当然只是说起来简单,实际炼时,还是要靠个人的悟性和资质。就像你,身子骨这么强壮,想要急于求成的话,当然是要选长枪大戟这类霸道兵刃。只要学成了三分皮毛,等闲人就难以近身。而像老道儿我这种身上总计也没几两肉的,跟你比拼力气就是自己找死。所以初学时,一定要学剑、刺、吴钩、短戈这类轻便灵巧兵器。对阵时飘忽来去,一击既走。如此,才能以己之长,击他人之短。而不是反其道勉强而为!”

唯恐少年人像先前那样又只听了个皮毛,一边说,他一边比比划划。几个纵跃往来,就又在宁彦章的胸口、小腹、额头等处,留下了若干道绿痕。每一道都是若隐若现,力气控制得无比精妙,根本没让少年人感觉到丝毫的疼痛。

宁彦章见此,知道老道所言绝非胡吹大气。赶紧也去折了个树枝,准备照着葫芦画瓢。谁料那老道儿逍遥子却又忽然收了势,摇着头骂道:“蠢材,蠢材,不是刚刚跟你说么,你要学,就从长枪大戟学起,入门容易,见效也快。想学剑,等将来有了时间,自己慢慢感悟便是。反正都是都是捅人身体上的要害,最终目标没什么太大差别。”

“谢师尊点拨!”少年人闻听,赶紧老老实实地认错。然后重新去下面的山坡折了一根手臂粗的杨树来,用石头砍去了枝条,当作长枪端在手里请求扶摇子赐教。

“所谓枪,实际上是槊和长矛的合体。只是长槊那东西,造价实在太高,而随便砍根木棍套了个铁头做长矛,给人的感觉又过于廉价。所以自中唐之后,用槊的人就越来越少,用枪的人就越来越多!”扶摇子见少年谦逊好学,也起了几分欣然之意。放下树枝做的宝剑,手把手地指点宁彦章学长枪。

“而枪也罢,槊也罢,基本动作无非就是那么几个。刺、搅、遮、推,你身强力壮,以后还能长得更高,膂力更强,自然可以再加上一个扫和砸。扫的时候,枪的两刃可以当作刀子来割,来砍。砸的时候,整条枪就是一根棍子,对方哪里最受不住力,你就集中全身力气朝哪里招呼便是!”

“若是碰上力气与你不分仲伯的,如呼延琮,或者浸淫长枪十数年的,如杨重贵。你就把前面那个搅字使到极致。枪贴着枪,力往圆了使。阳极阴生,阴极复生阳......”

正所谓行家一伸手,就只有没有。老道士独身一人在世间行走几十年,狼虫虎豹不知道宰了多少。所以在杀人搏命方面,绝对是行家中的行家。只是短短几句话,就将长枪的精髓总结了个清清楚楚,然后化作几十个零散招式,传授给宁彦章一一揣摩。

而那宁彦章,也不知道是连日来被人追杀得狠了,杀出了几分悟性,还是天生与长枪有缘,竟是掌握得极为迅速。只用了短短一天功夫,就已经将所有分解开来的招式学得似模似样。接下来的事情,便剩下熟练掌握,自由组合,一步步化繁为简,直到浑然天成了。

逍遥子见他孺子可教,忍不住又将那套长生拳拿出了出来,对着拳谱,仔细给他讲解了一回。这次,宁彦章总算没有光顾着发傻,反复炼了二十几遍,将其中招式都比划得有几分形似。但是说初窥门径,乃至登堂入室,则不知道还要花费几万年的功夫,反正整个道观的同门师兄弟们,这辈子估计是谁也没机会看得着了。

道家毕竟修得是清静无为,所以逍遥子心中虽然有些遗憾,却也没有再逼他于长生拳上多浪费时间。只是将拳谱给了他,叮嘱他日后有了时间,再慢慢领悟。而眼下,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长枪上,以应不测之需。

宁彦章当然知道轻重缓急,连连点头答应。接下来十几天,两只脚就在道观后面的山坡上生了根,日日勤学苦练不缀。而真无子等道士念及同门之谊,只要能抽出时间来,也轮番到后山跟他拆招,以增加他的实战经验和对枪术的领悟。如此,也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小半个月之内,他的武艺突飞猛进。虽然遇到杨重贵这等军中猛将,还是一招就死的份儿。遇到吴若甫、李晚亭等寻常武夫,却也能勉强支撑几下,不至于再如板子上的活鱼般任人宰割了。

第三章 飓风 (十)第二章 款曲 (八)第二章 蓬篙 (一)第九章 长缨 (十一)第四章 答案 (七)第二章 霜刃 (六)第一章 问道 (三)第五章 草谷 (七)第七章 国难 (一)第三章 父子 (六)第一章 新春 (四)第九章 萍末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一章 传说 (六)第九章 萍末 (八)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八章 人心 (九)第十章 易鼎 (四)第四章 虎雏 (二)第五章 逝水 (四)第六章 破茧 (五)第四章 饕餮 (四)第二章 款曲 (五)第六章 绸缪 (五)第四章 虎雏 (二)第三章 飓风 (一)第八章 三生 (二)第二章 风云 (七)第八章 雄关 (六)第三章 众生(二)第五章 短歌 (三)第一章 家国 (四)第九章 暗流 (一)第四章 答案 (二)第七章 治河 (五)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九章 夺帅 (六)第六章 红妆 (五)第一章 初见 (三)第二章 风云 (七)第六章 红妆 (七)第九章 暗流 (六)第二章 霜刃 (三)第五章 求索 (七)第九章 萍末 (六)第五章 草谷 (一)第一章 传说 (二)第二章 重逢 (三)第十章 狂风 (六)第七章 国难 (三)第六章 君王 (五)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八章 雄关 (三)第五章 黄雀 (四)第一章 传说 (一)第八章 乌鹊 (四)第四章 扑朔 (二)第一章 家国 (六)第八章 雄关 (六)第七章 国难 (四)第十章 易鼎 (四)第四章 虎狼 (八)第二章 风云 (三)第八章 峥嵘 (八)第四章 虎狼 (八)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五章 迷离 (八)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一章 新春 (四)第九章 暗流 (二)第五章 短歌 (七)第八章 峥嵘 (十)第六章 绸缪 (一)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二章 风云 (一)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七章 劲草 (八)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八章 乌鹊 (九)第七章 尘缘 (二)第二章 风云 (二)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八章 人心 (五)第八章 人心 (八)第四章 耕耘 (六)第一章 初见 (六)第七章 治河 (一)第十章 狂风 (二)第一章 初见 (四)第四章 饕餮 (三)第二章 款曲 (七)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五章 草谷 (二)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五章 草谷 (八)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一章 传说 (七)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二章 蓬篙 (五)第十一章 磐石 (五)
第三章 飓风 (十)第二章 款曲 (八)第二章 蓬篙 (一)第九章 长缨 (十一)第四章 答案 (七)第二章 霜刃 (六)第一章 问道 (三)第五章 草谷 (七)第七章 国难 (一)第三章 父子 (六)第一章 新春 (四)第九章 萍末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一章 传说 (六)第九章 萍末 (八)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八章 人心 (九)第十章 易鼎 (四)第四章 虎雏 (二)第五章 逝水 (四)第六章 破茧 (五)第四章 饕餮 (四)第二章 款曲 (五)第六章 绸缪 (五)第四章 虎雏 (二)第三章 飓风 (一)第八章 三生 (二)第二章 风云 (七)第八章 雄关 (六)第三章 众生(二)第五章 短歌 (三)第一章 家国 (四)第九章 暗流 (一)第四章 答案 (二)第七章 治河 (五)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九章 夺帅 (六)第六章 红妆 (五)第一章 初见 (三)第二章 风云 (七)第六章 红妆 (七)第九章 暗流 (六)第二章 霜刃 (三)第五章 求索 (七)第九章 萍末 (六)第五章 草谷 (一)第一章 传说 (二)第二章 重逢 (三)第十章 狂风 (六)第七章 国难 (三)第六章 君王 (五)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八章 雄关 (三)第五章 黄雀 (四)第一章 传说 (一)第八章 乌鹊 (四)第四章 扑朔 (二)第一章 家国 (六)第八章 雄关 (六)第七章 国难 (四)第十章 易鼎 (四)第四章 虎狼 (八)第二章 风云 (三)第八章 峥嵘 (八)第四章 虎狼 (八)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五章 迷离 (八)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一章 新春 (四)第九章 暗流 (二)第五章 短歌 (七)第八章 峥嵘 (十)第六章 绸缪 (一)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二章 风云 (一)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七章 劲草 (八)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八章 乌鹊 (九)第七章 尘缘 (二)第二章 风云 (二)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八章 人心 (五)第八章 人心 (八)第四章 耕耘 (六)第一章 初见 (六)第七章 治河 (一)第十章 狂风 (二)第一章 初见 (四)第四章 饕餮 (三)第二章 款曲 (七)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五章 草谷 (二)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五章 草谷 (八)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一章 传说 (七)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二章 蓬篙 (五)第十一章 磐石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