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治河 (一)

“相公,你摸摸,他好像在动,他好像真的在动啊!”常婉莹穿着一袭湖蓝色的绸衫,慵懒的躺在一张竹塌上,声音腻得宛若加了糖霜的酥油。

竹塌很宽,足以并排躺下四个人。而现在,上面却只卧了她一个。她的丈夫,大周七州节度使,冠军侯郑子明,像个铁塔般站在竹塌旁,一边用扇子送来习习凉风,一边咧着嘴巴回应:“当,当然,也不看看是谁的儿子!看,这拳头,可真有力气。哎呀,别再打了,再打你娘亲就该打你屁股了!”

“臭美,你怎么知道她就不是个女儿?”常婉莹自动忽略了后半句“挑拨离间”之词,温柔地看着肚子上的小小凸起,目光里充满了母性的慈祥。

“男孩,不会有错!你夫君我的医术,如果自认第二,天下谁敢称作第一?”对于岐黄之道,郑子明向来自负得很。立刻接过话头,郑重补充。

“相公,我发现你越来越自大了啊!”

“这不叫自大,是自信!”

“咯咯,咯咯……”

低低的笑声在四下里响起,众侍女尽力转过头,捂住嘴巴,以尽可能地对宅邸的男主人保持尊敬。

胎动,怀孕期最常见不过的胎动,却给沧州城的冠军侯府内,平添了无数欢声笑语。七州节度使大人有后了,十有七八是个男婴!太子殿下已经将汴梁城内最好的稳婆打发了过来,泽潞节度使干脆直接送来了整整五十名年青力壮的仆妇。符老狼送来了蒲扇的玉璧两对儿,高白马赠了拳头大的金锁一把,外加上好的苏绸百匹。赵匡胤、高怀德和符昭序三位节度使,则各自送来了骏马十匹,牛羊百头。这孩子,在娘胎里,就注定要受到无数人的关爱,受到成千上万人的祝福。

然而,世事向来是福祸相依。冠军侯府邸,乃至整个沧州,自开春以来就好事不断。但放眼大周全国,却能看到无数缕愁云惨雾正在迅速向汴梁凝聚。

首先,今年刚刚开春,许州一带便有地龙翻身,几个弹指功夫就毁掉了民居数万,令百姓死伤枕籍。

其次,三月份的一场倒春寒,令汴梁和长安等地的麦子,尽数遭殃,地方官员虽然全力补种,夏粮欠收的局面,却在所难免。

最后,也是最可怕的,则为滂沱暴雨。自打进入了四月,关中、陇右一直到洛阳,大雨下起来就未曾间断,年久失修的黄河大堤,如今已经多处出现了险情,一旦决口,必将导致流民万里。

好在皇帝和百官,大部分都出身于底层,通晓民间疾苦,并且亲眼目睹过流民的惊人破坏力。所以早早地就命令各级官府,开仓放粮,安置受灾百姓。然而,刚刚才建立了一年多的国家,哪里来得如此多粮食物资储备?转眼间,黄河沿岸各地的府库就都见了底儿,而无家可归的百姓却越来越多,并且不断向汴梁周围的城池靠拢。

“大兄、秀峰,可道,如果朕将雄、滁、雄、泰四州,割给南唐,是否能换回足够的稻米,让大周熬过下一个冬天!”面对日渐窘迫的局势,大周皇帝郭威愁得夜不能寐,思前想后,终于做出了一个最为痛苦的决定,割地,以土地向南方的敌人换取存粮。

“陛下,请慎言。”枢密使王峻听到郭威如此说话,立刻起身规劝。“去岁慕容彦超勾结伪唐入寇,将士们舍生忘死,付出了上万条性命,才终于将贼兵击溃,并趁机将边界推到了长江之畔。如今陛下却为了区区几船白米,就把四州之地尽数送出。如此,将置当日血战而死的英魂于何地?三军将士闻听此讯,今后哪里还有士气再为大周而战?!”

“陛下,臣也以为,以地换粮的想法不妥!”郑仁诲的性子远比王峻沉稳,但话语里所表达出来的反对态度,却是同样的坚决。“眼下沿河各州县的官库虽然已经见底,但晋州、泽潞、洺州和冀州等靠北之地,却还没受到水灾波及。朝廷下令从这些地方调集些钱粮,远比向伪唐祈讨来得简单。况且那伪唐皇帝李璟虽然暗弱,却远算不上昏庸。越是这当口,越恨不得我大周饿殍遍地,绝不会因为区区四州,就放弃对我大周落井下石!”

“与其谋粮于伪唐,不如借粮于伪楚。那伪楚如今正值内外交困,若陛下肯主动向其示好,赠送其一些甲胄刀矛,换回几百船白米应该不成问题。”枢密副使冯道,向来不喜欢跟人争执。沉吟了片刻,低声说出一个替代方案。

“那倒不如直接跟伪楚结盟,然后陈兵江北。令伪唐的兵马,不再敢继续深入楚地!”王峻难得一次没直接跟冯道对着呛,而是先横了此人一眼,随即皱着眉头补充。

如今天下除了大辽、北汉和大周之外,长江以南,还盘踞着南唐、吴越、荆楚、南汉,等诸多割据势力。这些割据势力之间彼此攻伐不断,却给江北的大周留下了许多合纵连横之机。

“陈兵江北,围魏救赵,这倒是不错的办法!”郭威是个马上皇帝,立刻看出了王峻的提议确实有可行之处,腾地一下站起身,大声问道,“就是不知道,荆楚出不出得起这笔救命的费用?还有,朝中何人能替朕前往荆楚一行?”

枢密使王峻,等的就是他这一问。赶紧笑着拱了拱手,不慌不忙地回应道:“人选,倒是现成的,就看陛下舍得舍不得了!太子殿下当年替陛下督办军资,将荆楚、伪唐、南汉和吴越等地,都走了个遍。如果陛下能舍得太子亲自出使荆楚,一则足以显示我大周对结盟的诚意。二来,以太子对荆楚的熟悉程度,也容易从其内部找到帮手,促使盟约尽快达成。是以,臣,枢密使王峻,举荐太子出使荆楚,为千万灾民,早日谋取救命之粮!”

第九章 萍末 (十)第二章 重逢 (七)第一章 磨剑 (四)第一章 初见 (五)第四章 答案 (三)第二章 款曲 (九)第三章 父子 (四)第八章 乌鹊 (七)第六章 绸缪 (三)第九章 萍末 (九)第七章 尘缘 (八)第九章 暗流 (三)第八章 雄关第一章 磨剑 (八)第六章 红妆 (五)第九章 长缨 (十一)第五章 逝水 (八)第一章 初见 (四)第四章 虎狼 (九)第三章 收获 (七)第九章 长缨 (五)第四章 扑朔 (三)第三章 收获 (五)第四章 虎雏 (三)第四章 归来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九章 萍末 (七)第二章 霜刃 (四)第八章 雄关 (七)第五章 求索 (五)第五章 求索 (七)第六章 帝王 (七)第四章 饕餮 (八)第八章 人心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六章 君王 (一)第六章 绸缪 (七)第十章 狂风 (六)第九章 暗流 (四)第十章 狂风 (四)第六章 疾风 (五)第十章 狂风 (八)第二章 霜刃 (一)第四章 归来 (十)第二章 重逢 (一)第六章 绸缪 (七)第八章 乌鹊 (八)第二章 款曲 (十)第十章 宏图 (二)第一章 初见 (六)第七章 治河 (一)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四章 归来 (十一)第六章 帝王 (七)第四章 归来 (六)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六章 绸缪 (一)第十章 狂风 (二)第三章 父子 (八)第二章 款曲 (八)第一章 初见 (三)第六章 绸缪 (三)第五章 黄雀 (四)第五章 谷草谷 (三)第四章 饕餮 (四)第一章 新春 (六)第五章 迷离 (七)第十章 狂风 (五)第六章 破茧 (二)第六章 疾风 (三)第六章 君王 (二)第四章 耕耘 (五)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四章 扑朔 (八)第十章 宏图 (八)第三章 耕耘 (二)第二章 霜刃 (一)第八章 峥嵘 (二)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四章 归来 (九)第十章 易鼎 (七)第七章 尘缘 (十 补昨天)第一章 新春 (七)第十章 狂风 (六)第二章 风云 (九)第七章劲草 (七)第五章 迷离 (三)第四章 归来 (二)第七章 劲草 (六)第三章 抉择 (三)第一章 家国 (七)第九章 萍末 (二)第四章 归来 (三)第十章 宏图 (六)第四章 扑朔 (六)第四章 饕餮 (六)第九章 萍末 (八)第二章 重逢 (八)
第九章 萍末 (十)第二章 重逢 (七)第一章 磨剑 (四)第一章 初见 (五)第四章 答案 (三)第二章 款曲 (九)第三章 父子 (四)第八章 乌鹊 (七)第六章 绸缪 (三)第九章 萍末 (九)第七章 尘缘 (八)第九章 暗流 (三)第八章 雄关第一章 磨剑 (八)第六章 红妆 (五)第九章 长缨 (十一)第五章 逝水 (八)第一章 初见 (四)第四章 虎狼 (九)第三章 收获 (七)第九章 长缨 (五)第四章 扑朔 (三)第三章 收获 (五)第四章 虎雏 (三)第四章 归来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九章 萍末 (七)第二章 霜刃 (四)第八章 雄关 (七)第五章 求索 (五)第五章 求索 (七)第六章 帝王 (七)第四章 饕餮 (八)第八章 人心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六章 君王 (一)第六章 绸缪 (七)第十章 狂风 (六)第九章 暗流 (四)第十章 狂风 (四)第六章 疾风 (五)第十章 狂风 (八)第二章 霜刃 (一)第四章 归来 (十)第二章 重逢 (一)第六章 绸缪 (七)第八章 乌鹊 (八)第二章 款曲 (十)第十章 宏图 (二)第一章 初见 (六)第七章 治河 (一)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四章 归来 (十一)第六章 帝王 (七)第四章 归来 (六)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六章 绸缪 (一)第十章 狂风 (二)第三章 父子 (八)第二章 款曲 (八)第一章 初见 (三)第六章 绸缪 (三)第五章 黄雀 (四)第五章 谷草谷 (三)第四章 饕餮 (四)第一章 新春 (六)第五章 迷离 (七)第十章 狂风 (五)第六章 破茧 (二)第六章 疾风 (三)第六章 君王 (二)第四章 耕耘 (五)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四章 扑朔 (八)第十章 宏图 (八)第三章 耕耘 (二)第二章 霜刃 (一)第八章 峥嵘 (二)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四章 归来 (九)第十章 易鼎 (七)第七章 尘缘 (十 补昨天)第一章 新春 (七)第十章 狂风 (六)第二章 风云 (九)第七章劲草 (七)第五章 迷离 (三)第四章 归来 (二)第七章 劲草 (六)第三章 抉择 (三)第一章 家国 (七)第九章 萍末 (二)第四章 归来 (三)第十章 宏图 (六)第四章 扑朔 (六)第四章 饕餮 (六)第九章 萍末 (八)第二章 重逢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