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飓风 (一)

“这封信的确是真的!我找到了四份家父的笔迹相对照,还有私下派人找了屯田员外郎冯吉核验,他们都确定,这封信是家父亲笔所书!”郑子明将一个已经磨破了角的桑皮纸袋放在了桌案上,疲惫的双眼里布满了血丝。

“不可能!”话音刚落,陶三春第一个跳起来拒绝相信。在她心里,自家未婚夫是个盖世英雄,那么,英雄的父亲也一定是个宁死不屈的好汉,“公,伯父怎么可能写这种信?他应该知道后果!他的字,他的字非常容易见到,模仿起来也非常……”

“你没见识过契丹人的恶毒。”常婉莹偷偷看了看郑子明的脸色,低声打断,“他们如果想要伯父写信,就有无数手段逼着伯父就范。况且伯父在那边,也不只是孤身一个人,还有,还有几个伯母,还有,还有子明的妹妹和……”

“弟妹,重点不在这儿!”赵匡胤怕郑子明情急出错,也站了起来,仓促插言,“重点是咱们如何应对这件事。我提议,马上把送信的契丹人杀了,还有他的全部随从!”

“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去做!”陶三春的哥哥陶大春果断起身,快冲向门外。

“我跟你一起去!”李顺也拔腿追上,唯恐去得慢了,让契丹人的信使趁机溜走。

“别……”郑子明本能地伸手去拦,胳膊抬到一半儿,却又无力地垂了下去。

赵匡胤的办法虽然狠辣了一些,却是此刻能拿出来的最好解决方案。只要让信使神不知鬼不觉的消失,辽国那边就暂时无法判断自己是否收到了父亲的亲笔劝降信。而下一步无论辽国君臣是打算去折磨自己的父亲,还是打算直接对付自己,都因需要先确定信使的行踪,而耽搁许多功夫。

“呼!”四下里,响起一片低低的吐气之声。所有人的脸上,都丝毫看不到刚刚在战场上获得一场大胜的欣喜。对大家伙儿来说,比起击败刘镐这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如何应付契丹君臣的阴谋,才是真正的挑战。

赵匡胤的办法固然可以为郑子明争取来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却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而一旦耶律阮君臣现郑子明是在故意装聋作哑,石重贵那边恐怕就会凶多吉少。

大家伙儿都是父母所生,因此没有任何人敢当众劝说郑子明弃石重贵于不顾,一心子啊刚刚建立的大周博取功名。而如果石重贵亲自写信劝降郑子明的消息传扬出去,势必令曾经困扰后者多年的身世漩涡再度出现,令其日夜不得安宁。

“子明不必担心,陛下那边有我!”作为郑子明的结义兄长和大周皇帝郭威的养子,柴荣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没资格保持沉默,“义父绝不是那种听到点风言风语就疑神疑鬼的人,辽国君臣的这番挑拨离间,注定收不到效果。”

“那就有劳大哥给皇上写信解释一二!”郑子明此刻心乱如麻,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摆脱困境。听柴荣说得大气,便想都不想地抱拳拱手。

“写信未必说得清楚,我跟郑帅交代一下就走,星夜赶回汴梁!”柴荣知道事关重大,摇摇头,郑重补充。

“呼——”闻听此言,众人再度长长地吐气。虽然依旧满脸凝重,但心头的压力,却比先前已经轻了许多。

耶律阮君臣逼迫石重贵写信给郑子明劝降的阴谋诡计,恶毒就恶毒在,无论郑子明应不应对,如何应对,都能起到一石数鸟的奇效。而柴荣的承诺,至少可以让郑子明减轻一些后顾之忧,不必在应付契丹人同时,还要提防朝廷对自己忽然起了疑心,在背后痛下杀手。

“子明,元朗,以我之见,柴大哥这个时候,绝对不能离开!”还没等吐气声平息,符赢忽然向前走了半步,大声反驳。

郭、符两家的子女即将联姻,目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赵匡胤、郑子明和常婉莹、陶三春等人,也早就把符赢当成了长嫂。此刻听她说得急切,便齐齐扭过头去,七嘴八舌地说道:“为什么不能离开?”

“大嫂,你素来有急智,请把话说明白一些!”

“仗已经打完了,刘汉国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凑出第三支大军!”

“大嫂,你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朝中可能有人会借题挥。”符赢笑了笑,冲着柴荣歉意地点头,“陛下气度恢弘,肯定不会上契丹人的当。但朝堂上难免有人见识短浅,搬弄是非。”

“那,那我,我和郑帅各自写一封信,用八百里加急送回汴梁!”柴荣脸色顿时一红,抹着额头上的汗珠说道。

符赢刚才的话,为了维护他的面子,故意说得很含糊。但他却立刻就明白了其中所隐含的意思。自家养父郭威光明磊落,做事大气,但自家养父身边的人,却不可能个个都是坦荡君子。特别是因为立下奇功而被封为枢密使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王峻王秀峰,原本就看郑子明不顺眼,此番终于抓到了实际把柄,恐怕更是要折腾出一番风浪来。

而如果王峻于朝堂朝搅风搅雨之时,自己又恰恰不在军中,郑子明便有了“拥兵自重”的可能。以王峻的阴险,将“可能”变成“事实”,恐怕是易如反掌!

“你和元朗都得留下,这封信,也不能让寻常人去送!”见柴荣跟自己心有灵犀,符赢满意地冲他轻轻点头,“走八百里加急,未必能第一时间送到陛下之手。最好是……”

她的目光迅环视四周,最终落在了高怀德脸上,“高将军,你恐怕是最恰当的送信人选。骑术精良,做事稳妥,职位也足够高,从这里到皇宫,一路都能畅通无阻!”

“我……?”高怀德听得微微一愣,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何能给符赢如此印象?而赵匡胤却对符赢的谋略水平,佩服得五体投地。从侧面狠狠推了高怀德一把,大声道,“除了你,还有谁更合适?子明遇到麻烦,我和柴大哥当然要陪着他共渡难关。咱们几个当中你骑术最好,这次立的功最大,令尊又跟陛下相交莫逆,如今郑帅需要人回汴梁向陛下报捷,你不去谁去?”

第五章 黄雀 (三)第七章 治河 (九)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七章 仕途 (六)第九章 暗流 (一)第七章 治河 (一)第十章 宏图 (六)第十章 余韵 (三)第六章 破茧 (八)第九章 夺帅 (六)第十章 易鼎 (三)第八章 乌鹊 (五)第二章 蓬篙 (三)第六章 君王 (一)第十章 狂风 (一)第一章 传说 (七)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十章 易鼎 (八)第四章 归来 (八)第七章 劲草 (三)第五章 迷离 (五)第三章 抉择 (五)第四章 归来(一)第七章 鹿鸣 (二)第一章 传说 (九)第六章 破茧 (八)第五章 短歌 (二)第六章 帝王 (五)第八章 人心 (九)第二章 谋杀 (三)第八章 峥嵘 (八)第七章 仕途 (五)第八章 麋鹿 (五)第七章 鹿鸣 (四)第七章 尘缘 (七)第四章 耕耘 (五)第五章 逝水 (九)第八章 人心 (四)第十章 狂风 (三)第九章 长缨 (七)第六章 君王 (一)第七章 劲草 (六)第十章 易鼎 (六)第一章 初见 (六)第五章 迷离 (四)第一章 新春 (一)第三章 抉择 (五)第六章 绸缪 (五)第三章 抉择 (六)第四章 扑朔(一)第九章 夺帅 (八)第七章 仕途 (二)第一章 传说 (八)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九章 夺帅 (五)第六章 君王 (四)第八章 雄关 (二)第七章 仕途 (五)第九章 萍末 (三)第十章 宏图 (六)第九章 萍末 (四)第三章 父子 (六)第五章 逝水 (五)第九章 萍末 (一)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一章 家国 (六)第五章 求索 (六)第四章 饕餮 (四)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二章 款曲 (二)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三章 收获 (四)第六章 破茧 (三)(补30号病假)第六章 红妆 (九)第二章 谋杀 (五)第八章 三生 (五)第四章 归来(五)第十章 狂风 (三)第二章 重逢 (四)第八章 麋鹿 (三)第七章 国难 (八)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六章 红妆(八)第七章 国难 (二)第三章 众生 (四)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四章 虎狼 (三)第一章 家国 (四)第九章 长缨 (八)第八章 乌鹊 (三)第九章 夺帅 (八)第五章 逝水 (二)第九章 萍末 (四)第一章 传说 (一)第五章 草谷 (七)第四章 饕餮 (七)第五章 短歌 (三)第四章 虎雏 (九)第四章 扑朔 (八)
第五章 黄雀 (三)第七章 治河 (九)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七章 仕途 (六)第九章 暗流 (一)第七章 治河 (一)第十章 宏图 (六)第十章 余韵 (三)第六章 破茧 (八)第九章 夺帅 (六)第十章 易鼎 (三)第八章 乌鹊 (五)第二章 蓬篙 (三)第六章 君王 (一)第十章 狂风 (一)第一章 传说 (七)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十章 易鼎 (八)第四章 归来 (八)第七章 劲草 (三)第五章 迷离 (五)第三章 抉择 (五)第四章 归来(一)第七章 鹿鸣 (二)第一章 传说 (九)第六章 破茧 (八)第五章 短歌 (二)第六章 帝王 (五)第八章 人心 (九)第二章 谋杀 (三)第八章 峥嵘 (八)第七章 仕途 (五)第八章 麋鹿 (五)第七章 鹿鸣 (四)第七章 尘缘 (七)第四章 耕耘 (五)第五章 逝水 (九)第八章 人心 (四)第十章 狂风 (三)第九章 长缨 (七)第六章 君王 (一)第七章 劲草 (六)第十章 易鼎 (六)第一章 初见 (六)第五章 迷离 (四)第一章 新春 (一)第三章 抉择 (五)第六章 绸缪 (五)第三章 抉择 (六)第四章 扑朔(一)第九章 夺帅 (八)第七章 仕途 (二)第一章 传说 (八)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九章 夺帅 (五)第六章 君王 (四)第八章 雄关 (二)第七章 仕途 (五)第九章 萍末 (三)第十章 宏图 (六)第九章 萍末 (四)第三章 父子 (六)第五章 逝水 (五)第九章 萍末 (一)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一章 家国 (六)第五章 求索 (六)第四章 饕餮 (四)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二章 款曲 (二)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三章 收获 (四)第六章 破茧 (三)(补30号病假)第六章 红妆 (九)第二章 谋杀 (五)第八章 三生 (五)第四章 归来(五)第十章 狂风 (三)第二章 重逢 (四)第八章 麋鹿 (三)第七章 国难 (八)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六章 红妆(八)第七章 国难 (二)第三章 众生 (四)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四章 虎狼 (三)第一章 家国 (四)第九章 长缨 (八)第八章 乌鹊 (三)第九章 夺帅 (八)第五章 逝水 (二)第九章 萍末 (四)第一章 传说 (一)第五章 草谷 (七)第四章 饕餮 (七)第五章 短歌 (三)第四章 虎雏 (九)第四章 扑朔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