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治河 (四)

“啊——”郑仁诲倒吸一口冷气,心中顿时腾起惊涛骇浪

他替郭威赞划军务多年,于几个主要对手的实力都非常了解。幽州军战斗力固然比不上契丹,三千越境打草谷的人马里头,固然没多少为战兵主力,可被一百沧州军打了个落花流水的结果,依旧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要知道,眼下大周境内,能跟同等数量幽州军在战场上一争短长的队伍,也只有那么区区三五支。而眼下沧州军却有一万马步,五千水师……

“哼,知道麻烦了吧!更麻烦的还在后头呢,据王某派人暗中查访,那潘美的本事,在郑子明麾下根本排不上前五!”见郑仁诲被惊得神不守舍,王峻终于狠出了一口恶气。撇撇嘴,继续大声补充,“王某拿龙王说事儿,你笑王某丢人,笑此举不该是当朝首辅所为。可王某忌惮沧州军的战斗力这种事,又怎么能摆在明面上?”

一句话说罢,他忽然觉得鼻子发酸,眼眶阵阵发烫。自己明明就是一心一意为了大周,为了天下百姓。而此时此刻,非但满朝文武当中很少人能理解自己的苦心孤诣,连皇帝郭威,也对自己产生了许多误解,认为自己单纯地就是嫉贤妒能!

嫉贤妒能,嫉贤妒能,王某人已经身为当朝枢密使了,犯得着嫉妒一个小小的地方节镇么?王某,王某人还不是为了避免大周境内,除了符老狼、高白马和常肥狐之外,再出现第四个尾大不掉的诸侯?王某人还不是为了避免你郭威百年之后,姓郑的趁机起兵,令江山动荡,百姓生灵涂炭?

“天!那小子居然把沧州军,整训到了如此地步?秀峰,你确定传言属实?”正委屈得即将落泪之时,耳畔终于传来的郭威的声音,好像刚刚睡醒一般,又好像故意而为之,“如果朕,如果朕当初麾下有这样一群虎狼之士,又何必用筑城的笨办法去对付那李守贞?直接将其骗出城外,一鼓而擒便是。既能赢得干脆利落,又能节省朝廷钱粮!”

“陛下!”王峻眼眶中的泪水,立刻就被怒火烧干。抬起头,死死瞪着郭威的脸庞,双臂用力挥动,“是沧州军,郑子明的沧州军。石重贵眼下据说就住在沧州附近的海岛上,而郑子明与常思的女儿,也即将生下一个儿子!”

“是啊,朕知道这事儿,朕已经让君贵代朕送过贺礼了!”仿佛根本听不懂王峻在说什么一般,郭威继续笑着点头。“常思的几个儿子,都是庸碌之辈。两个女儿却一个比一个聪明,一个比一个大气。朕现在真的很后悔,当初没听了你的话,认常婉莹做干女儿!”

“陛下,臣不是跟你在说笑话。常克功与郑子明翁婿日后若是联手……”闻听此言,王峻的双臂挥舞得更急。真不能冲上去,狠狠抽郭威几个耳光,令此人恢复警惕和清醒。

“好了。”郭威冲着他轻轻摇头,随即走到案后,“噗通”一声坐了下去,将身体慵懒地后仰,“沧州军再强大,也是大周的兵。朕绝不会做那种,自毁栋梁的事情。君贵有句话说得好,咱们用人,不能专用本事不如自己的。否则,就是罐子里养王八,越养个头越小。根本不用去想光复燕云,重整九州。”

“陛下……”王峻又急又气,终于按耐不住,前冲数步,双手扶住郭威的书案,如一头豹子般低着头咆哮,“前提是,你得有本事掌控此人得住。否则,就是在玩火,早晚有被……”

“怎么,秀峰兄,你认定了朕没本事,掌控不了郑子明么?”郭威仰起头,再次打断了王峻的话,眼睛正对王峻的眼睛。

他这次没有动怒,但目光却如冰水,直接灌进了王峻心底。令后者立刻就打了个哆嗦,松开桌案角上的胳膊,缓缓后退,“陛下,你应该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全天下,我王峻只佩服几个人,而你……”

“我恰是其中之一,对么?”郭威将身体慢慢坐直,一股无形的霸气,从背后散发出来,像泰山般压向王峻的头顶,“秀峰兄,朕知道你对朕忠心耿耿。朕也相信,你都是为咱们这群老兄弟而谋。但是,秀峰兄,朕现在是一国之君,而你,是一国枢密使。你,我,还有王殷他们,都不再是一群拎着刀子抢饭吃的兵痞。咱们不能看谁不顺眼,就立刻拿刀剁了他。那咱们就不是什么皇帝和百官,而是一群刚刚打下了个大寨子,坐地分赃的土匪!甚至连土匪都不如,好歹,土匪还知道作战奋勇者领头功。好了,朕不想再听你提郑子明的任何事情了,除非,除非你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真的图谋不轨。”

“这,这……”王峻被压得受不出话,双拳紧握在腰间,骨节处隐隐发白。

“臣等告退。”郑仁诲怕他继续跟郭威争执下去,闹出不必要的麻烦。赶紧上前半步,躬身大喊。随即,轻轻拉了一下王峻的衣角,带着满脸不甘的后者,快步而出。。

“呼!”看着一前一后走出的两人,郭威长长吐气。

关于郑子明,关于这个拥有旷世之才的子侄,要说他心里没有一点戒备,那肯定是瞎话。但是,郑子明军队和基业,都是在大周朝的公开允许规则之内,凭本事换回去的。整个过程中,没有得到过丝毫优待,平心而论,朝廷对其还亏欠颇多。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朝廷仅凭着“鲲鹏扑食蛟龙,蛟龙司雨”的瞎话,就对郑子明痛下杀手。恐怕所失去的就不是一镇强军,而是全天下能臣良将忠心。

要骁勇善战,还要骁勇善战得恰到好处,既能为国家打败入寇的敌军,还不能让朝廷对其本事感觉忌惮,否则,就要丢官罢职,甚至身首异处!这个度,也太难把握!即便是神仙,恐怕也无法做到!

而他郭威,却是人间帝王,麾下统领的全是凡夫俗子,不是什么妖魔鬼怪!

登基这十七八个月以来,郭威已经改变了许多,但是作为一个将军的基本信念却没有变化。那就是,有功就要赏,有过就得罚,赏罚必须分明。不能凭借个人喜怒,降罪于属下。否则,手中队伍就会士气大降,麾下弟兄们就会不知所措。

所以,对与沧州军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郭威只能为之骄傲,为之喝彩,却绝不能像王峻所挑拨的那样,因嫉生恨。更何况,当初郑子明面对辽国的反间计,干脆利落的直接交出军权,抽身而去的表现,已经让郭威明白,此人所作所为,绝不能用老一辈的常理而度之。

如果朝廷真的蛮不讲理,对其横加打压的话,郭威相信,结果可能不会是郑子明继续选择忍辱负重或者主动交出更多兵权。那个看似软弱谦卑,实则内心极为坚强骄傲的少年人,即便看在与柴荣的友情份上,不选择造反,恐怕大怒之下,也会拂袖而去。从此江南塞北,肆意逍遥。

这天下,可不只有大周一国!也不会因为大周占据了中原和汴梁,就理所应当被视为正统。还有南唐、荆楚、西蜀,甚至冒认刘邦后人的大辽。郑子明如果离开大周,无论去其中哪一家,对方恐怕都会虚位以待。退一万步讲,即便郑子明谁也不去投奔,从此泛舟海上,与常婉莹两个做了一对快活神仙。受损失的也是大周一国,其他几国君主闻讯之后,恐怕个个都会抚额相庆,进而将头扭向汴梁,满脸鄙夷!

注:关于王峻,历史上这个人就非常奇葩。极有可能是战争创伤症患者,根本无法适应太平日子。一闲下来,就怼天怼地怼空气,无所不怼。

第十章 宏图 (七)第三章 抉择 (九)第七章 鹿鸣 (七)第四章 归来 (六)第四章 耕耘 (六)第八章 人心 (八)第七章 仕途 (四)第八章 三生 (四)第七章 劲草 (六)第四章 饕餮 (四)第十章 余韵 (一)第七章 国难 (一)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一章 问道 (三)第二章 风云 (六)第七章 尘缘 (三)第五章 黄雀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七章 治河 (六)第三章 耕耘 (一)第五章 黄雀 (三)第八章 峥嵘 (十)第七章 劲草 (八)第二章 谋杀 (六)第五章 黄雀 (七)第四章 饕餮 (二)第八章 人心 (八)第九章 血与水 (一)第二章 风云 (十)第一章 家国 (二)第九章 暗流 (一)第三章 抉择 (一)第四章 虎雏 (九)第五章 草谷 (八)第三章 耕耘 (二)第四章 答案 (五)第九章 萍末 (二)第四章 虎雏 (四)第九章 暗流 (五)第三章 众生 (七)第三章 父子 (七)第二章 霜刃 (七)第二章 蓬篙 (五)第三章 飓风 (二)第八章 乌鹊 (九)第七章 尘缘 (十 补昨天)第三章 飓风 (二)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七章 治河 (三)第九章 夺帅 (四)第六章烽火 (一)第四章 归来 (七)第七章 国难 (五)第二章 蓬篙 (七)第四章 虎雏 (七)第四章 虎雏 (八)第七章 国难 (八)第七章 仕途 (五)第一章 问道 (七)第二章 蓬篙 (十)第二章 风云 (二)第八章 峥嵘 (四)第七章 国难 (六)第五章 迷离 (六)第十二章 少年 (七)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二章 重逢 (六)第四章 归来(一)第二章 重逢 (一)第六章 帝王 (五)第七章 治河 (五)第八章 雄关 (三)第七章 鹿鸣 (一)第三章 耕耘 (一)第七章 仕途 (二)第七章 仕途 (一)第二章 谋杀 (二)第三章 飓风 (一)第六章 红妆 (九)第八章 三生 (一)第四章 饕餮 (八)第五章 求索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十章 狂风 (三)第七章 劲草 (六)第七章 仕途 (一)第六章 君王 (七)第二章 蓬篙 (三)第二章 重逢 (七)第八章 麋鹿 (一)第四章 饕餮 (七)第五章 短歌 (八)第四章 归来 (九)第一章 传说(五)第三章 父子 (十)第九章 长缨 (九)第六章 破茧 (六)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三章 耕耘 (三)
第十章 宏图 (七)第三章 抉择 (九)第七章 鹿鸣 (七)第四章 归来 (六)第四章 耕耘 (六)第八章 人心 (八)第七章 仕途 (四)第八章 三生 (四)第七章 劲草 (六)第四章 饕餮 (四)第十章 余韵 (一)第七章 国难 (一)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一章 问道 (三)第二章 风云 (六)第七章 尘缘 (三)第五章 黄雀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七章 治河 (六)第三章 耕耘 (一)第五章 黄雀 (三)第八章 峥嵘 (十)第七章 劲草 (八)第二章 谋杀 (六)第五章 黄雀 (七)第四章 饕餮 (二)第八章 人心 (八)第九章 血与水 (一)第二章 风云 (十)第一章 家国 (二)第九章 暗流 (一)第三章 抉择 (一)第四章 虎雏 (九)第五章 草谷 (八)第三章 耕耘 (二)第四章 答案 (五)第九章 萍末 (二)第四章 虎雏 (四)第九章 暗流 (五)第三章 众生 (七)第三章 父子 (七)第二章 霜刃 (七)第二章 蓬篙 (五)第三章 飓风 (二)第八章 乌鹊 (九)第七章 尘缘 (十 补昨天)第三章 飓风 (二)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七章 治河 (三)第九章 夺帅 (四)第六章烽火 (一)第四章 归来 (七)第七章 国难 (五)第二章 蓬篙 (七)第四章 虎雏 (七)第四章 虎雏 (八)第七章 国难 (八)第七章 仕途 (五)第一章 问道 (七)第二章 蓬篙 (十)第二章 风云 (二)第八章 峥嵘 (四)第七章 国难 (六)第五章 迷离 (六)第十二章 少年 (七)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二章 重逢 (六)第四章 归来(一)第二章 重逢 (一)第六章 帝王 (五)第七章 治河 (五)第八章 雄关 (三)第七章 鹿鸣 (一)第三章 耕耘 (一)第七章 仕途 (二)第七章 仕途 (一)第二章 谋杀 (二)第三章 飓风 (一)第六章 红妆 (九)第八章 三生 (一)第四章 饕餮 (八)第五章 求索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十章 狂风 (三)第七章 劲草 (六)第七章 仕途 (一)第六章 君王 (七)第二章 蓬篙 (三)第二章 重逢 (七)第八章 麋鹿 (一)第四章 饕餮 (七)第五章 短歌 (八)第四章 归来 (九)第一章 传说(五)第三章 父子 (十)第九章 长缨 (九)第六章 破茧 (六)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三章 耕耘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