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治河 (九)

“这郑小肥,简直一肚子坏水!”柴荣悄悄朝地上啐了一口,笑着嘀咕。

整天被王峻盯着,他平素连走路都提着一百二十个小心。也就是在郑子明的军营里,才终于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活得像个真实的人,而不是寺庙里的土偶木梗。

正感慨间,忽然潘美骑着一匹骏马,从脚下不远处匆匆而过。便忍不住心中好奇,挥了胳膊,大声招呼,“潘将军,你一大早,这是要往哪里去!”

然而,军营里人太多,对方又走得实在匆忙。根本没有听见他的呼唤,只管继续策动坐骑,越走越远。

“来人,给我把潘小妹儿喊过来!”柴荣顿时觉得有些尴尬,眼睛一转,心中立刻涌起了几分促狭。

郭智等亲卫,在去年的冀州之战中,都追随在柴荣身侧。跟潘美之间,也早就混得无比熟悉。听自家太子殿下叫出了潘美的绰号,立刻就肆无忌惮地喊了起来,“潘小妹儿,站住!太子殿下找你!”

“潘小妹儿,站住,太子殿下找你有事儿!”

“潘小妹儿……”

“谁他奶奶的在找死?早就跟你们说过不,谁敢再叫我潘小妹儿,老子……”潘美猛地拉住缰绳,转身怒目而视。待看清了喊自己绰号的家伙居然是太子柴荣,又赶紧收起怒火,咧着嘴拱手,“末将见过殿下,祝殿下福寿安康!”

“行了,刚才你骂人的话,我权当没听见!”柴荣“阴谋”得逞,也不为己甚。笑了笑,用力挥手。

“多谢殿下!”潘美脸色顿时一红,翻身下马,牵着缰绳走近,“我刚才也不是想骂人,军中汉子么,难免粗鲁一些。有些蠢话……”

“行了,都说我没听见了!”柴荣再度笑着摆手,“大清早的,你这急急忙忙要去哪?你家侯爷呢,他去哪了?”

“回殿下的话,末将奉我家侯爷之命,去召集郏县的大户们,到县衙门里头商量卖地和募捐事宜。我家侯爷,我家侯爷这会儿应该是组织人手给流民分粥了。他怕弟兄们脾气差,吓坏了那些百姓。所以一定要自己亲自到场看着!”

“哦,理应如此!”柴荣笑了笑,钦佩地点头,“不过,把县里头大户召集起来募捐,你家侯爷是不是想得太简单了?那些人,据孤所知,可都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后一句话,是他亲自观察后得出了结论。夹河县、清河与临河三县,土壤肥沃,水源便利,因此虽然是三个弹丸之地,城里却住着不少粮食满仓,牛羊满圈的大富人家。可这些人,一个个却吝啬得很。眼睁睁地看着满城的流民被饿得皮包骨头,非但不肯捐献一些粮食帮助官府赈灾,反而囤积居奇,争先恐后地发起了国难财。

“殿下您还不知道么,我家侯爷,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听了柴荣的提醒,潘美非但一点儿都不着急,反而脸上露出了一缕诡秘的笑容,“您就等着听好消息吧,放心,这群土财主,天黑之前,保准会争先恐后地把粮食送到军营里头来!”

“哦?可是不准用强!朝廷里有无数双眼睛正盯着你家将军!”听潘美说得如此有把握,柴荣忍不住微微一愣,迟疑着劝告。

“殿下啥时候见过我家侯爷用刀子对付过自己人?”潘美晃了晃脑袋,脸上的笑容愈发诡秘,“不信,您自己一会儿去看。殿下,请恕末将先走一步!”

说着话,再不给柴荣发问的机会。一翻身跳上了坐骑,疾驰而去。

“这厮,唉,算了!什么将带什么兵!”已经很久没人敢在自己面前如此失礼,柴荣多少有些不习惯。然而,转瞬之间,却又给对方的行为找到了充足的借口。“也就是在子明手下,这些人都活蹦乱跳。换了别人来带他们,就全都变成了榆木疙瘩。”

话虽然这么说,他肚子里终究有些放心不下。因此在用过早饭之后,稍微处理了一些日常公务,便换了一身寻常下级军官所穿的袍服,带着郭智等二十几名亲卫,信马由缰地朝着夹河县城赶了过去。

沿途中,随处可见一支支流民队伍,被三两个沧州军的士兵带着,在城外地势相对较高的位置,用临时砍下的树干和树枝,搭建窝棚。虽然每一位流民都饿得面黄肌瘦,但是,因为刚刚吃过一顿饱饭,心里也有了几分盼头的缘故,大部分人眼睛里,都重新散发出了生命的色彩。

那些干不了活的老幼妇孺,也都比原来精神了许多。被成群结队地安置在向阳处,一边帮着官兵朝架起的大铁锅下填柴,一边从铁锅里舀了放过药草的滚水,清洗手头仅有的几件衣服。

人群中,还有七八个读书人打扮的少年,看模样,年龄都只在十三、四岁左右。却像一群小大人般,举着写满了字的木板,大声宣告:“奉太子殿下诏谕,冠军侯郑大人命令,从今日起,凡年龄十五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男子,皆前往军营帮工,以工代赈,换取领全家救命口粮。凡年龄十五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女子,可前往军营右侧的女营帮工,报酬与男子等同。四十五岁以上,无子女奉养者,另营安置,每日早晚各供一餐,入秋发放新衣一件儿。年龄十五岁以下,无父母抚养者……”

声音虽然稚嫩,却一句接这一句,读得清晰流畅,条理分明。

“咱们这郑侯爷,手段虽然不怎么讲究,效果却着实不差!”柴荣的心腹侍卫郭智早年间就是个孤儿,听郑子明安排得如此仔细,忍不住抬手揉了把眼睛,瓮声瓮气地夸赞。

“可不是么,昨天这些流民还哭着喊着,说啥都不肯出城呢。结果,就两把石灰加一锅肉粥,所有麻烦都迎刃而解!”

“也不看看咱们郑侯爷是谁,想当初,沧州的士绅和堡寨主们联手对付他,都被他轻松摆平了。眼下不过是区区二十万流民!”

“话不能这么说,当初在沧州可以用强,这次却打不得也骂不得。”

“可不是么,要我说,安置流民这差事,比打仗都难!”

……

众亲卫七嘴八舌,把钦佩的话不要钱般往外倒。太子柴荣听在耳朵里,非但不觉得嫉妒,反而感觉身体轻飘飘的,仿佛腋下生出了两股微风。只要稍微加一把劲,就能令自己直上青云。

郑子明是他从半路上捡回来的好兄弟,郑子明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心腹爱将。这些年,从李家寨、到沧州再到冀州前线,郑子明的每一次成功,背后都有他的汗水。郑子明的所有战绩,几乎都离不开他这个大哥的鼎力支持。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郑子明就是他柴荣的一个影子,或者另外一个自己。这些年来,郑子明所做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是他柴荣想要做却没机会去亲自做的。郑子明的每一次新鲜尝试,都是他柴荣想要去尝试,却因为有太多顾忌,不敢去尝试的。有郑子明在,他就可以暂且压下心中的焦灼,继续留在汴梁,做那个老成持重的太子殿下。而有他在,郑子明就可以在外边随心所欲,放手施为,不必考虑来自背后的明枪暗箭。

没有人会嫉妒自己的影子和化身,柴荣当然更加不会。这些年,兄弟两个一个老成持重,一个灵活机智,默契配合,彼此响应,将一道又一道沟沟坎坎踩在了脚下。将来,想必也是一样!

酒徒注:感冒,感冒,要命的感冒。

第五章 谷草谷 (三)第六章 疾风 (六)第四章 虎狼 (三)第七章 仕途 (五)第二章 款曲 (十)第七章 尘缘 (八)第九章 长缨 (十一)第九章 血与水 (一)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八章 人心 (八)引子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一章 磨剑 (七)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八章 乌鹊 (六)第十章 余韵 (二)第五章 短歌 (三)第一章 问道 (四)第九章 萍末 (六)第二章 霜刃 (三)第八章 峥嵘 (五)第九章 夺帅 (五)第十章 宏图 (二)第八章 麋鹿 (四)第八章 雄关 (七)第七章 尘缘 (六)第九章 血与水 (五)第二章 重逢 (四)第二章 款曲 (九)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五章 迷离 (七)第六章 疾风 (五)第九章 暗流 (七)第五章 谷草谷 (三)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七章 鹿鸣 (四)第九章 萍末 (四)第三章 飓风(七)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三章 耕耘 (二)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八章 三生 (一)第一章 家国 (六)第五章 谷草谷 (三)第十章 余韵 (三)第六章 绸缪 (一)第八章 乌鹊 (六)第五章 短歌 (七)第九章 暗流 (四)第六章 疾风 (六)第三章 抉择 (九)第四章 扑朔 (七)第四章 归来 (六)第八章 人心 (九)第三章 抉择 (六)第六章 红妆(八)第三章 收获 (六)第二章 重逢 (八)第四章 答案 (一)第十章 夺帅 (二)第五章 求索 (二)第四章 扑朔 (三)第五章 求索 (三)第三章 耕耘 (二)第六章 帝王 (七)第六章烽火 (一)第五章 迷离 (三)第三章 父子 (七)第四章 耕耘 (六)第六章 疾风 (五)第六章 君王 (七)第九章 萍末 (四)第二章 款曲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十章 夺帅 (二)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三章 父子(一)第三章 众生 (四)第二章 霜刃 (八)第二章 重逢 (五)第二章 风云 (二)第三章 父子 (五)第九章 夺帅 (五)第六章 疾风 (六)第六章 帝王 (二)第二章 风云 (九)第七章 尘缘 (二)第二章 蓬篙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三章 飓风 (十)第二章 款曲 (十)第十章 余韵 (二)第三章 父子 (六)第九章 夺帅 (五)第一章 初见 (六)第九章 萍末 (十)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三章 收获 (五)第四章 虎雏 (八)
第五章 谷草谷 (三)第六章 疾风 (六)第四章 虎狼 (三)第七章 仕途 (五)第二章 款曲 (十)第七章 尘缘 (八)第九章 长缨 (十一)第九章 血与水 (一)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八章 人心 (八)引子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一章 磨剑 (七)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八章 乌鹊 (六)第十章 余韵 (二)第五章 短歌 (三)第一章 问道 (四)第九章 萍末 (六)第二章 霜刃 (三)第八章 峥嵘 (五)第九章 夺帅 (五)第十章 宏图 (二)第八章 麋鹿 (四)第八章 雄关 (七)第七章 尘缘 (六)第九章 血与水 (五)第二章 重逢 (四)第二章 款曲 (九)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五章 迷离 (七)第六章 疾风 (五)第九章 暗流 (七)第五章 谷草谷 (三)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七章 鹿鸣 (四)第九章 萍末 (四)第三章 飓风(七)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三章 耕耘 (二)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八章 三生 (一)第一章 家国 (六)第五章 谷草谷 (三)第十章 余韵 (三)第六章 绸缪 (一)第八章 乌鹊 (六)第五章 短歌 (七)第九章 暗流 (四)第六章 疾风 (六)第三章 抉择 (九)第四章 扑朔 (七)第四章 归来 (六)第八章 人心 (九)第三章 抉择 (六)第六章 红妆(八)第三章 收获 (六)第二章 重逢 (八)第四章 答案 (一)第十章 夺帅 (二)第五章 求索 (二)第四章 扑朔 (三)第五章 求索 (三)第三章 耕耘 (二)第六章 帝王 (七)第六章烽火 (一)第五章 迷离 (三)第三章 父子 (七)第四章 耕耘 (六)第六章 疾风 (五)第六章 君王 (七)第九章 萍末 (四)第二章 款曲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十章 夺帅 (二)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三章 父子(一)第三章 众生 (四)第二章 霜刃 (八)第二章 重逢 (五)第二章 风云 (二)第三章 父子 (五)第九章 夺帅 (五)第六章 疾风 (六)第六章 帝王 (二)第二章 风云 (九)第七章 尘缘 (二)第二章 蓬篙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三章 飓风 (十)第二章 款曲 (十)第十章 余韵 (二)第三章 父子 (六)第九章 夺帅 (五)第一章 初见 (六)第九章 萍末 (十)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三章 收获 (五)第四章 虎雏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