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坦克大战

虽然从兵力投入上来看,这场坦克会战还算不上最大规模,但是从装甲投入上看,绝对是最大规模。

东北军总共投入了八个集团军,即便除掉第十六集团军,也有七个集团军,其中有五个是新编集团军,充当主力的,自然是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

与赤山会战时相比,这两个主力集团军都称得上改头换面。

当时,第三十九集团军编下总共有六个师,其中有一个坦克师、两个装甲师、两个摩步师与一个步兵师。除了步兵师仅有一个装甲营、属于步兵部队之外,其他五个师都是名副其实的装甲部队,其中坦克市拥有近三百辆主战坦克、装甲师拥有二百四十余辆主战坦克,就连摩步师都有一百六十多辆主战坦克,算上步兵师的装甲营,集团军编下总共拥有将近一千辆主战坦克。

与第三十九集团军相比,第六十五集团军的编制稍微弱了一点,主要是没有坦克师,多出了一个步兵师,因此编下的主战坦克只有七百多辆。只不过,作为更加侧重摩步进攻的部队来说,第六十五集团军拥有大约一千四百辆装甲战车,其中三分之二是配备了重型反坦克导弹,能够伴随主战坦克作战的步兵战车,而第三十九集团军只有九百辆装甲战车,步兵战车的数量更是不到五百辆,比第六十五集团军少了大约四百辆。

由此可见,这两个超重型集团军的战斗力基本上旗鼓相当。

与之相比,美日联军主力师团的编制规模就要小得多了。

美军投入的四个主力师分别是第一装甲师、第二机步师、第三机步师与第七步兵师,其中第一装甲师的编制最强,拥有将近四百辆主战坦克与五百多辆装甲战车,两个机步师的编制规模相当,都有两百多辆主战坦克与六百余辆装甲战车,第七步兵师编制最弱,只有一百多辆主战坦克与五百多辆装甲战车。

作为配合力量,日军八个主力师团总计拥有一千辆主战坦克与一千五百辆装甲战车。

由此可见,美日联军更加重视部队步坦协同,编内拥有更多的装甲战车,而且又以步兵战车与骑兵战车为主。相对而言,美日联军的坦克力量稍显薄弱,十二个师的坦克总量与东北军十个师的坦克总量旗鼓相当。

不同的编制,对应的是不同的战术。

在实战中,美日联军更加重视协同作战能力,所以编内拥有不少主要用于侦察行动的骑兵战车。作战使用中,美日联军的骑兵战车往往冲在最前面,凭借先进的观瞄设备,往往能够发现数千米外的坦克集群。如此一来,美日联军就能在双方的坦克集群碰面之前,呼叫空中支援与火力支援,用远程打击削弱敌人的装甲力量。完成远程打击之后,美日联军的坦克部队才会冲上战场。这个时候,往往就是打扫战场了。

毫无疑问,东北军没有这样的优势。

即便中国空军全力以赴,也只能确保短暂的制空权,连长期制空权都没有,也就谈不上空中支援了。虽然东北军有规模不小的炮兵部队,但是受到美日联军电子战影响,装甲部队与远程炮兵的协同作战能力并不理想。如果将炮兵靠前部署,甚至让炮兵伴随装甲部队发起进攻,还得考虑敌人的空中打击与炮火压制。也就是说,在绝大部分时候,东北军的装甲部队只能孤军奋战,不能指望得到有力支援。

受此影响,在作战使用中,东北军往往让坦克部队冲在前面,配备了重型反坦克导弹的步兵战车跟在坦克集群的后面,利用坦克的掩护,用反坦克导弹为坦克部队提供远距离反装甲支援,而伴随坦克部队作战的步兵则主要搭乘其他装甲车辆,分布在坦克集群两翼,用临时设置的反坦克火力点,对付敌人的迂回部队,保护坦克集群的侧翼。更重要的是,放在后面与侧翼的步兵还能掩护伴随作战的防空部队,而在野战中,机动防空部队是坦克集群的主要防空保障。

正是如此,东北军的装甲部队中,坦克占了很大的比重。

显然,这次美日联军没有空中优势,甚至没有客观的远程炮火优势。在只能由坦克决定胜负的战斗中,美日联军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要知道,在装甲会战中,特别是正面战斗中,任何一种装甲战车都不是坦克的对手。

甚至可以说,只要在视距之内,坦克就是绝对的陆战之王。

也许有人认为,步兵战车上装备的反坦克导弹的射程比坦克炮的射程远得多,因此步兵战车能够对付坦克。

显然,这是一个极为错误的观点。

在主动防御系统问世之前,步兵战车也只是装甲战的辅助力量,而不是主导力量。随着各种能够拦截低速反坦克弹药的主动防御系统出现,反坦克导弹对坦克的威胁大大降低,步兵战车的反坦克能力自然受到了严重影响。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在以往的战斗中,不管是美日联军、还是东北军,反坦克导弹的主要用途不是用来打击敌人的坦克,而是敌人的防御工事。特别是对美日联军来说,在进攻的时候,经常用反坦克导弹攻击中国军队的固定火力点。

当然,在这场战斗中,双方都没有多少固定火力点。

野战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交战距离。

虽然在平原上,只要天气状况良好,依靠现代化的观瞄设备,交战双方都能在数公里外发现对方,即便在夜间,观察距离也在三公里以上。但是在实战中,很少有坦克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开火,一是准确性不够高,二是穿甲能力不够强。

当然,实战中,影响交战距离的因素非常多。

除了恶劣天气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分辨敌我。特别是在夜战中,交战双方主要依靠红外成相设备,而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显示出目标的大致轮廓。即便99式与M1系列主战坦克的外形差异非常明显,可是在红外成相仪的显示屏幕上,很那准确分辨。只要距离稍微远一点,就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更何况,在实战中,交战双方都会使用干扰手段。比如坦克手在进入战场之前就会启动防御系统。处于自动工作状态下的防御系统在受到激光照射的时候,就会主动发射烟幕弹或者释放烟雾。因为坦克在开火之前,都得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交战距离,所以很难做到不被对方发现。受烟雾干扰,观瞄设备的探测能力必然大大降低,从而使得交战双方很难在远距离上命中对手。

如此一来,就算重型反坦克导弹的射程在十公里左右,也难以发挥作用。

实战中,坦克的开火距离一般在两公里以内。如果交战双方都是有备而来,开火距离还有可能缩短到一公里之内。

在这个距离上,任何一种步兵战车都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要知道,坦克炮打出的穿甲弹能在一秒钟之内机会一公里内的任何目标,而步兵战车发射的反坦克导弹至少需要几秒钟才能飞行一公里。更何况,在这个距离上,别说坦克炮发射的穿甲弹,就算是步兵战车上的机关炮打出的穿甲弹也能摧毁步兵战车,所以在实战中,步兵战车很少使用反坦克导弹。

这场坦克大战的第一次战斗,就发生在东北军的坦克与美军的骑兵战车之间。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当时一辆99式主战坦克打出的穿甲弹,准确击中了一辆在四公里外的M3骑兵战车。这也成为了这场坦克大战中,有记录的最远摧毁距离。

虽然在接到侦察报告之后,美军立即出动了攻击机,并且呼叫了炮火支援,但是战场过于狭窄,而且美军的坦克部队就在骑兵战车后面几公里处,所以在美军的炮火支援过后,空中打击还没到来,双方的坦克就交上火了。

不可否认,美军的M1A3确实拥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即便在三千米的距离上,一百四十毫米坦克炮打出的穿甲弹也能毫不费力的洞穿99式的正面装甲。当时,还有一枚穿甲弹在打穿了第一辆99式坦克炮塔的前后装甲之后,打中了后面的第二辆坦克,并且打穿了这辆坦克的车体正面装甲。

问题是,在交战距离拉近到二千五百米之后,99式的穿甲弹也能干掉M1A3,更别说当时仍然是美军主力的M1A了。

对迎头并进的两股坦克部队来说,五百米的距离,无非就是几分钟的事情而已。

随着双方都能给予对手绝杀,而且双方坦克手的素质都相差不大,当天晚上的天气状况又比较良好,没有出现大雾,投入战斗的坦克数量就成了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而东北军无疑在这方面占有优势。

特别是在第三十九集团军这边,因为北面有第十六集团军掩护,南面又是平行推进的第六十五集团军,所以该集团军把主力全都放在了正面战场上,坦克密度达到了每公里六十五辆,而与直交战的两个美军师的坦克密度只有每公里四十辆。

第三十九集团军率先取得优势,等于让东北军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第62章 蓄势待发第22章 骑虎难下第94章 未雨绸缪第50章 再遇贵人第27章 炒饭惹祸第147章 战火重燃第43章 疯狂进攻第33章 适可而止第43章 何为希望第11章 完美伏击第182章 重新部署第129章 疑虑重重第74章 柳暗花明第41章 预备力量第6章 松弛有度第34章 分秒必争第34章 以攻对攻第16章 禄口恶战第193章 北上准备第150章 死战锦州第144章 准备反击第130章 吃哑巴亏第29章 箭在弦上第201章 赤裸政客第173章 交战原则第8章 一席之谈第173章 二次会战第85章 靠前部署第68章 反击开始第4章 饥寒交迫第37章 见证奇迹第81章 兵不厌诈第66章 死有所值第196章 全面开花第13章 假戏真做第187章 最终决策第119章 照打不误第57章 不得不攻第28章 一气呵成第140章 战场降温第28章 军事管制第125章 缩小差距第55章 大动筋骨第60章 鹿死谁手第139章 战地谈判第144章 现实难题第58章 来头不小第115章 功亏一篑第9章 以进为退第149章 来去匆匆第76章 不战自溃第36章 巨大漏洞第70章 地面救援第18章 以少胜多第54章 重装上阵第84章 小鬼压场第149章 提前出动第59章 秘密进驻第165章 用兵难题第17章 自投罗网第6章 松弛有度第71章 积极自救第136章 前线后方第118章 只打日军第113章 前程做赌第80章 为将之道第115章 功亏一篑第180章 层层递进第63章 全盘部署第50章 意外收获第108章 心系战场第36章 进攻受阻第52章 敌后战场第48章 只靠自己第100章 别无所求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79章 谁最受伤第114章 游击战争第3章 机缘巧合第19章 当机立断第71章 积极自救第46章 炮火打击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26章 彻底放松第169章 突然袭击第143章 主动迎战第160章 游击战争第198章 利益关系第182章 特遣小队第34章 寻求突破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84章 托人带信第29章 再遇少校第72章 存亡之秋第61章 后继乏力第99章 只要三天第15章 以六换一第166章 主辅相承第138章 拖延时间第156章 南方战场
第62章 蓄势待发第22章 骑虎难下第94章 未雨绸缪第50章 再遇贵人第27章 炒饭惹祸第147章 战火重燃第43章 疯狂进攻第33章 适可而止第43章 何为希望第11章 完美伏击第182章 重新部署第129章 疑虑重重第74章 柳暗花明第41章 预备力量第6章 松弛有度第34章 分秒必争第34章 以攻对攻第16章 禄口恶战第193章 北上准备第150章 死战锦州第144章 准备反击第130章 吃哑巴亏第29章 箭在弦上第201章 赤裸政客第173章 交战原则第8章 一席之谈第173章 二次会战第85章 靠前部署第68章 反击开始第4章 饥寒交迫第37章 见证奇迹第81章 兵不厌诈第66章 死有所值第196章 全面开花第13章 假戏真做第187章 最终决策第119章 照打不误第57章 不得不攻第28章 一气呵成第140章 战场降温第28章 军事管制第125章 缩小差距第55章 大动筋骨第60章 鹿死谁手第139章 战地谈判第144章 现实难题第58章 来头不小第115章 功亏一篑第9章 以进为退第149章 来去匆匆第76章 不战自溃第36章 巨大漏洞第70章 地面救援第18章 以少胜多第54章 重装上阵第84章 小鬼压场第149章 提前出动第59章 秘密进驻第165章 用兵难题第17章 自投罗网第6章 松弛有度第71章 积极自救第136章 前线后方第118章 只打日军第113章 前程做赌第80章 为将之道第115章 功亏一篑第180章 层层递进第63章 全盘部署第50章 意外收获第108章 心系战场第36章 进攻受阻第52章 敌后战场第48章 只靠自己第100章 别无所求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79章 谁最受伤第114章 游击战争第3章 机缘巧合第19章 当机立断第71章 积极自救第46章 炮火打击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26章 彻底放松第169章 突然袭击第143章 主动迎战第160章 游击战争第198章 利益关系第182章 特遣小队第34章 寻求突破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84章 托人带信第29章 再遇少校第72章 存亡之秋第61章 后继乏力第99章 只要三天第15章 以六换一第166章 主辅相承第138章 拖延时间第156章 南方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