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

自从日本战国结束以后,虽然来自日本的商人和武士,曾靠朱印船制度,一度活跃在东南亚地区。

但是自从天草之乱以后,伴随着德川幕府的锁国令,不仅日本对东南亚的影响彻底终止,而且中日交流也大部分因之结束。

所以当顺朝朝廷接到日本来使朝贡的消息时,颇为惊讶,毕竟中日之间,不通消息,已有十年之久。

李来亨当然知道所谓朝贡,不过是一帮子想要骗取天朝上国好处的骗子而已。但当大臣们问清缘由以后,就连李来亨都对日本使者所说的“刀伊海寇”十分有兴趣了。

所谓刀伊,是日本人对女真人的称呼。早在隋唐时期,就有关于这些生活在东北黑龙江流域、阿什河流域的东北渔猎民族,在日本海上活动的记录。

渔猎民族、渔猎民族,毕竟有一个渔民的成分存在。女真人的起源地正是以阿什河流域为核心,扩散至松花江流域、拉林河流域、呼兰河流域等地区。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女真人的早期发展,实际上就已经与河流船只有着紧密的联系。

以河流为轨迹发展,女真人最终也顺着前人的脚步走向了大海。与欧洲的维京人一样,东北寒冷的气候,也极大的影响到了女真人的早期社会发展。

随着早期女真部落的发展,伴随着女真人的人口不断增多,大量的女真人顺着黑龙江、鸭绿江入海。他们所要打劫的主要目标,是当时在女真人眼里富庶,而且危险性较低的朝鲜半岛,也就是当时的高丽。

不过伴随着女真人在海上活动的日渐频繁,这些海盗们也开始顺着当时的贸易道路进行劫掠,而作为高丽通商频繁的对象之一——日本,很快就成了女真海盗的目标。在多次骚扰性攻击之后,宋天喜三年、日本宽仁三年,一支五十艘船的女真舰队突袭了日本的对马岛,之后又登陆了壹岐岛。对日本产生极大冲击的“刀伊入寇”就此开始。

此时的日本正值平安时代,相对封闭的日本社会,对于这样一支庞大的外敌入侵可谓是两眼抹黑。而对敌人“刀伊”这一称呼,也是事后才从高丽人那里得知。不过大敌当前,也容不得日本豪族们纠结这些敌人从何而来。女真人在大肆劫掠对马岛和壹岐岛之后并不满足,接着扬帆在北九州的筑前登陆,由于来不及防守,当地的豪族们只得纷纷逃离自己的封地任由女真人四处烧杀劫掠,如入无人之境。

为了应对女真人的入侵,日本九州地区的豪族开始集结起来共同应敌。不过即使日本豪族们集结了远比女真人庞大的军队,但是这些豪族们却惊讶的发现,他们原本自傲的剑术与弓术,在女真人面前竟然收效甚微。

女真人强悍的战力,将当时大陆的军事技术,完美的在日本展现出来。这些战术对于平安时代的日本人来说,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不过在经历了初期的混乱之后,日本豪族们开始冷静的对付这些入侵者。从后来的对俘虏的审问中得知,实际上这支军队中有相当数量的高丽人。他们有的就是海盗,但还有一些则是被裹挟的奴隶。因此这支入侵日本的女真海盗,在战斗力上实际上是大打折扣的。

因此在日本军队对女真人的进攻下,加上风暴来袭,这支女真海盗只得选择乘船离开,然后转向肥前,不过在那里又遭到了严阵以待的日本军队迎击。之后女真船队不断在外海游弋试图寻找戒备松懈的登陆地点,但在日本军队的严阵以待下,只得悻悻而归。最后,这支船队遭到了高丽海军的清剿,大量日本人被高丽解救,送回日本。

女真人在之后的很长时间中,也一直在海上从事着打家劫舍的事业。即使是后来完颜阿骨打带领着女真人建立了金朝,仍然有不少女真人选择投身海上去做海盗。

不过随着日本军事技术的发展,还有金朝的兴盛以及此后女真人和蒙古的长期战争。曾经一度统治着日本海的女真海盗,便慢慢退出了日本人的视野范围。

只是德川幕府怎么都想不到,清军在攻陷朝鲜以后,大批被解散的朝鲜军队,不得不下海为盗。

而清军为了养活大批八旗战兵,同样支持起了朝鲜南方沿海地区的海盗活动。不少清军士兵也亲自参与到了劫掠日本的海盗活动里,他们之中不少人出身东江镇,富有航海经验,即便是满洲兵,不少人也都有在山东、辽东半岛之间浮海活动的经验。

这样一大群军事经验丰富、作战军械精良,而且组织严密、纪律严格的百战精兵,即便是兵强马壮的大顺军,也要严阵以待才能对付。

早已马放南山多年,筹集十多万大军讨伐天草之乱中的叛乱农民们,都闹得人仰马翻、丑态百出的幕府武士,如何会是满洲人的对手?

九州岛一带顿时遭到毁灭性的掠夺打击,特别是靠近朝鲜半岛的离岛对马岛,很快就被清军攻陷,成为了满洲海盗掠夺日本列岛的重要基地。

天法三年以来,德川幕府以在九州组织了大批武士进行抗击,先后调集的军队已达到十万人次以上,这才将侵入日本沿海地区的满洲海盗悉数击退。

但是对马岛还在清军的控制之下,清军的威胁依旧在侧。德川幕府获悉朝鲜被满洲人攻陷以后,王室被屠灭、两班士大夫被杀戮殆尽的惨状以后,更加震怖不已,江户重唱元寇之歌,一种强烈的恐慌感笼罩了日本全境。

在这样的态势下,德川幕府不得不改变了其以往的锁国政策。一面同荷兰人联系,希望与荷兰人合作收复对马岛,另一方面则遣使大顺,一面希图打探清楚占领大陆、取代了明国的新王朝是何状态,一面也希求顺朝发兵,与日本共同对付满洲海盗。

日本使者的到来,也让大顺意识到了清军并非静止不动的一群蠢人。他们入朝鲜、改国姓,绝非一时的突发奇想,而是有了全盘的中兴计划和战略,而且还在以极为惊人的执行力强力执行之中。

李来亨也骤然意识到了,如果继续放纵清军恢复实力,那么不止自己为王前驱的计划可能将会成为后世的笑柄,而且还可能使得大顺面临一个比高句丽和契丹都强大得多的新敌人——而这将严重影响到顺朝的长治久安。

他终于下定决心:“朕必将歼灭满洲,不遗此祸于后世子孙。”

伐辽战争,在天法四年的春天开始了。

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鲜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兴了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八十九章 不灭此胡,何复为人第一章 湖广节度使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八十八章 开封第一百一十三章 罗颜清绝不苟活于世第五十九章 刀马旦(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战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二章 顾炎武第十五章 身后第一百零四章 大顺古长安第九十章 二龙一虎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五十二章 陕西遭了二茬罪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十章 军官匮乏第八十章 囚车行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七章 顺兵第二十六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四)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第四十章 孙可望第五章 吴下摇旗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鲜第三章 林猫猫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一百三十章 虫豸搞政治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五十八章 中原战局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九十八章 联军末路(三)第十九章 阴谋改变不了历史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六十六章 生吞随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二)第一百二十章 阿济格东路军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十一章 竹溪突围(下)第十三章 清军俘虏第九十二章 庆功宴(上)第五章 矿徒军第九十一章 大顺骑士第四十五章 山阳县中第四十二章 幼辞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八十九章 体制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五章 吴下摇旗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顺军万胜(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传庭死,大明中兴矣第七章 免赋均田的悖论第四十二章 幼辞第六十九章 公审劣士绅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烂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十二章 李来亨没有离婚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八十四章 范永斗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六十章 中原战事结束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六十章 反对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华的大家庭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二十一章 会师商州(上)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五章 先帝遗诏第四十八章 楚闯的骑士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爱新觉罗杀无赦第三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十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二十九章 官军崩溃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胜寨
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鲜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兴了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八十九章 不灭此胡,何复为人第一章 湖广节度使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八十八章 开封第一百一十三章 罗颜清绝不苟活于世第五十九章 刀马旦(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战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二章 顾炎武第十五章 身后第一百零四章 大顺古长安第九十章 二龙一虎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五十二章 陕西遭了二茬罪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十章 军官匮乏第八十章 囚车行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七章 顺兵第二十六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四)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第四十章 孙可望第五章 吴下摇旗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鲜第三章 林猫猫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一百三十章 虫豸搞政治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五十八章 中原战局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九十八章 联军末路(三)第十九章 阴谋改变不了历史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六十六章 生吞随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二)第一百二十章 阿济格东路军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十一章 竹溪突围(下)第十三章 清军俘虏第九十二章 庆功宴(上)第五章 矿徒军第九十一章 大顺骑士第四十五章 山阳县中第四十二章 幼辞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八十九章 体制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五章 吴下摇旗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顺军万胜(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传庭死,大明中兴矣第七章 免赋均田的悖论第四十二章 幼辞第六十九章 公审劣士绅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烂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十二章 李来亨没有离婚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八十四章 范永斗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六十章 中原战事结束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六十章 反对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华的大家庭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二十一章 会师商州(上)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五章 先帝遗诏第四十八章 楚闯的骑士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爱新觉罗杀无赦第三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十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二十九章 官军崩溃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胜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