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战邙山之往事前篇

十月的长安已是寒气逼人。

出征前夜。

普六茹忠的帅帐里点了一盆篝火,火红的木炭不时蹦出几颗火星,发出噼啪响声。

众小辈的年轻将领就在篝火旁围了一圈,听着踞坐上首的主将不急不慢地讲述往事。

普六茹忠已快到花甲之年,头发稀疏,皮肤黝黑粗糙,额上布满一道道岁月风霜刻就的深深皱纹。

他身材高大,声音洪亮,除了比相同年纪的老人强壮许多之外,看不出有其他特异之处。

普六茹忠环视一下和岁数只有自己一半的众将,笑道:“人都来齐了啊。嗯,今日还有一位南朝小辈。”

他随即感叹道:“我和南朝也算有缘,年轻的时候前前后后一共在江左待过八年,做到直阁将军。还跟随北海王元颢,以及你们那位白袍陈庆之,一路打进了洛阳。”(注1)

侯胜北饶是经过毛喜的严格训练,内心也是一震,面上随即恰如其分地流露出惊讶神色。

他扭头望向那罗延,对方耸耸肩表示无辜。

“老爷子的这段过往经历,他自己不说起,我也不便主动提及啊。”

没想到在北周,居然能够遇到一位当年和七千白袍军并肩作战的当事人。

而且更夸张的,此人现今身居柱国大将军的高位,位于北朝武人的顶点。

命运之曲折离奇,真是不可思议。

侯胜北不仅吃惊,紧接着自然地表现出了掩盖不住的好奇神情。

“知道你想问什么,待改日我们另找一个时间说。”

普六茹忠和善地笑道:“今晚不妨就先听一听我们北朝的战事吧。”

简单开场之后,普六茹忠直接说道:“告诉你们也无妨,本次我军的目标是洛阳。”

他说得若无其事,诸将却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洛阳,天下之中元,大汉王朝的东都,北魏从平城迁都于此。

虽说攻打北齐的路线就那么几条,出潼关直奔洛阳而去,实在是令人激动不已。

此战一定会流传后世!

先人功业,多有耳闻,如今自己也即将参与缔造新的历史了。

……

“你们多多少少都知道二十多年前的邙山之战,战况几起几落,最后是我军败了。”

看到众人的兴奋表情,彷佛奇袭获得了成功一般,普六茹忠很是满意:“又要再打一次邙山之战喽。就由我这个亲历那一战的老头子,给你们讲上一讲吧。”

普六茹忠闭起眼睛,慢慢陷入了回忆。

“事情要从二十六年前的大统四年说起,那罗延你还没有出生,那时候还是西魏,不是现在的大周……”

“相距沙苑之战击退东魏还不到半年,东魏高欢因败辞去了丞相一职,仍任太师,世袭定州刺史、渤海王,食邑十万户。因为国力强大远胜我朝,很快又卷土重来。”

“高欢令河南道大行台侯景练兵于虎牢关,窥视河南诸州,我方梁迥、韦孝宽、赵继宗等寡不敌众,皆弃城西归。”

侯胜北没想到时隔多年,又听到了这位宇宙大将军的名字,原来他早在北朝就是个大人物啊。

“侯景攻广州,数旬未下,我方派出了援兵。”

“不料侯景诡计多端,派遣行洛州事卢勇率百骑至大隗山,趁着暮色,多置幡旗于树顶作为疑兵。夜间偷袭,百人分为十队,鸣角直冲,斩我方仪同三司王征蛮、擒仪同三司程华。”

“汾、颍、豫、广四州复入东魏之手。”

“到了七月,侯景、厍狄干、高敖曹、韩轨、可朱浑元、莫多娄贷文等众多高欢麾下名将,率领大军围了洛阳。”

“当时是大都督独孤信守卫洛阳。”

“唉,他在沙苑一战之后,从俘虏中得知其父独孤库者的凶报,发丧行服还没多久,就接到太祖皇帝的起复命令,与冯翊王、司州牧元季海一起,率众入了洛阳。”

“侯景等人来攻洛阳,更有高欢在后接应。元季海以自军兵少拔还,属城悉叛,独孤郎可真是不容易啊。”

普六茹忠说起老上司和亲家,不由得有些感慨。

“独孤信退保金墉城防守。我方这边,城内还有宇文贵、怡峰、李远等人。”

“宇文贵的先祖是昌黎大棘人,徙居夏州。因为和太祖同姓,成为了宗室。他平时好音乐、爱下棋、乐施舍、爱士族,不过打起仗来就像换了个人。”

“那时候东魏派遣尧雄、赵育、是云宝率众二万攻颍州,宇文贵从洛阳率步骑二千去救,距敌三十里,又获知东魏行台任祥率众四万余来增援的消息。”

“二千对六万,任谁都会觉得彼众我寡,不可争锋。宇文贵偏偏就敢率军入了颍川城。”

“他以千人背城为阵,与二十倍之敌合战。马中流矢,就持短兵步斗,于是士众用命,击败了尧雄,降伏了赵育,获其辎重,俘万余人。吓得任祥的大军不敢进兵。”

众小辈脸露疑色,再怎么勇悍善战,一千对两万,怎么可能打败二十倍之敌嘛。

普六茹忠一笑:“沙苑一战,太祖不就以一万余人,击败了高欢来袭的二十万大军?当时东魏可是号称百万大军呢。”

“敌方把自家人数夸大几倍也是有的。不过号称二万,至少得有五千人马吧。能以千人破之,那也是了不起的以寡敌众。而任祥号称四万步骑,万人总是有的。”(注2)

“你们不用太在意敌方宣称的人数,那都是为了打压士气加以威慑。而我方宣扬的战绩,那也是为了鼓舞士气,呵呵。”

“怡峰是辽西人,自小从军,骁勇敢战。他正好率军赶来援助宇文贵,只以轻骑五百,就敢突击任祥的万余步骑。”

“宇文贵也趁胜进逼,次日一战,击败任祥,逼降了是云宝,俘斩甚多。”

侯胜北听到此处,明明是西魏的洛阳受到了东魏的进攻,却丝毫听不出窘迫难堪之状,讲的都是西魏一方将领的勇武和战绩。

心想这老爷子通过讲故事,鼓舞部下士气战意的手法,倒是别具一格。

“李远字万岁,和其兄李贤出身陇西李氏。当今陛下和齐国公一出生,就寄养在其家有六年之久,恩情深厚。”(注3)

“沙苑之役,李远居功为最,太祖皇帝谓其曰:孤有卿,若身体有手臂之用,岂可片刻离身。”

“李远弓力强劲,曾经见石于丛蒲中,以为伏兔一箭射之,镞入寸余。再现其先祖飞将军李广手段。”

说到此处,普六茹忠摇摇头,叹息一声:“可惜这等好汉,和独孤郎竟然是一样的下场。”

众人听他这般说,心知李远也是被大冢宰逼令自杀,只是不敢明说。

“对了,还有贺若敦,他当时也在城中,年方二十二岁,能挽三石强弓,箭无虚发。”

“东魏诸将虽然强横,我方也不弱于他们。金墉城坚固,大都督防守的周全,东魏一连攻打十几日不能下。就连由义众乡兵守卫的蓼坞,侯景也没能打下来。”(注4)

“侯景不能得手,凶性大发,烧尽了洛阳城内外的官寺民居,存者仅剩十之二三,烈焰滔天,洛阳名城饱受摧残。”

侯胜北心想,羯贼确实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他凶残的性格大概是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吧,不管到哪里都是杀人放火,从北到南一路荼毒。

真该杀。

“当时还是西魏文昭帝元宝炬在位,他正要前往洛阳拜园陵,听闻东魏来攻,急诏太祖率军援救。”

“唉,元宝炬也是个狠人,先是处决了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元明月。后又为了迎娶蠕蠕可汗,郁久闾阿那瑰的女儿,废了十六岁嫁他,生下十二子的乙弗皇后。不仅如此,当蠕蠕南侵是因为自己和乙弗氏旧情不断的流言传开,竟然勒令她自尽了。”

那罗延忍不住道:“这元宝炬还算个男人吗?这么对待自己的结发妻子?”

普六茹忠摇摇头:“闲话扯远了,还是说这场战事吧。”

“魏帝命尚书左仆射周惠达辅佐太子防守长安,动员大军御驾亲征,与太祖一同东进。我那时候任征西将军,也是其中一员。”

“援军以骠骑大将军李弼、车骑大将军达奚武率领千骑,作为前驱。”

“李弼的年纪大一些,四十四岁,达奚武三十五岁,我三十二岁,都还是壮年。”

普六茹忠感慨道:“独孤郎那年也才三十六岁,他本来比我大四岁。哎,现在他的年纪永远都是五十五,我反而比他大三岁啦。”

-----------------

八月初三那天,太祖皇帝到达谷城。

侯景、高敖曹等觉得攻打城池数日,应该整顿部队,激励士卒,以逸待劳迎击我军。

车骑大将军、仪同、南道大都督莫多娄贷文不同意:“彼前锋千人,我亦用千人,率先击之!”

侯景等反复劝解,可是莫多娄贷文也是跟随高欢信都起兵的旧将,在赤谼岭逼死尔朱兆,获其尸首,立下战功无数,勇猛刚愎听不进劝告。

这几人都是大都督,彼此平级,莫多娄贷文坚持一定要出击,侯景也难以阻止。

可朱浑道元善于御众,行军用兵,务在持重,最终商量下来由他协助莫多娄贷文。

于是两人率众数千,朝着谷城而来。

我军李弼和达奚武倍道前行,夜晚在孝水遇到了敌军。

李弼派军士大声鼓噪,拖着树木扬起灰尘。

莫多娄贷文以为我军主力已到,后退遁走。

然而东魏军已经渡过瀍涧,想要掉头撤退,就没那么容易了。

李弼率军追击,斩杀了莫多娄贷文传首中军,可朱浑道元单骑遁逃得免。

“我在大营看到莫多娄贷文的时候,已经是一颗血肉模糊,死不瞑目的脑袋了。”

一名后辈忍不住提问:“老爷子,这莫多娄贷文敢于率军来战,也是一员勇将,怎么被李柱国的疑兵一吓就吓跑了呢?”

普六茹忠呵呵一笑:“勇将之勇,不可轻抛。汝等可听说一人可以杀退一军的战例?”

“没有吧,就连阵斩百人,至今有记载的也不过项王、文鸳、冉闵三人而已。”

“或斩将耀武、或陷阵夺旗、或先登破城、或死守断后,勇将发挥自身勇武须有目的,符合战事所需,否则就是浪战的一介莽夫。”

侯胜北心中一动,普六茹忠自己就是手格猛兽的勇士,不想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显然是教育自家后辈上了战场,不要蛮干乱来。

“莫多娄贷文本是为了迎战我军先锋,目的是挫我军锐气。若是一头撞上大军,这千人徒死何益?该退自然就要退。”

普六茹忠继续教育子侄们:“莫多娄贷文错就错在对两军相遇的时间估算有误,于夜间遇到了我军。”

“若是白日,岂能那么简单被李弼的计策所欺骗?所以行军速度和接敌时间是决定胜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能否攻敌出其不意,需要根据斥候来报,仔细地加以计算。”

“话说李弼俘虏其众送往弘农,此举后来又惹出了一些麻烦,且先不管。”

“太祖进军瀍东,当晚魏帝也驾幸到了太祖军营。侯景等人听闻我军到来,莫多娄贷文败亡,连夜解围退去。”

“第二天,河桥之战就开始了。”

-----------------

《地名对照》

广州:今许昌市襄城县

邙山:西迄新安县青要山,顺黄河往东达于河南荥阳、郑州之广武山,东西长逾四百华里

谷城:今新安县东

孝水:今涧河,古称又名俞随水

弘农:今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城

瀍水:发源于洛阳市孟津区横水镇寒亮村,东南方向蜿蜒而下,由洛阳市瀍河区汇入洛河

第92章 旧友来第17章 蜀地失第40章 少年不再第74章 北周军容第111章 再攻江陵之火烧船第69章 那罗延第87章 忆白袍后篇第64章 天嘉四年后篇第112章 再攻江陵之陷安蜀第73章 卧虎初哮第88章 长安轶事第28章 抗北齐之绝粮第16章 湘州叛第33章 抗北齐之对峙第108章 登基首战第20章 入洪流第85章 战邙山之徒劳无功第117章 其次伐交之究人和第80章 战邙山之先例后篇第99章 争龙之翦羽翼第99章 争龙之翦羽翼第88章 长安轶事一起探究历史之美第50章 战王琳前篇第28章 抗北齐之绝粮第4章 宝录初成第107章 铁杖传谣第40章 少年不再第26章 抗北齐之战起第107章 铁杖传谣第68章 别伏陀第97章 争龙之展势力第75章 战邙山之往事前篇第95章 争龙之析局势第97章 争龙之展势力第63章 天嘉四年中篇第110章 再攻江陵之重起兵第53章 迎世子第107章 铁杖传谣第81章 战邙山之攻洛阳第36章 抗北齐之决战第74章 北周军容第59章 平东阳后篇第73章 卧虎初哮第6章 南康之战后篇第115章 再攻江陵之战西堤第17章 蜀地失第71章 姓杨名坚第119章 其次伐交之明方略第80章 战邙山之先例后篇第116章 结百年好第64章 天嘉四年后篇第21章 返红尘第89章 塞上风光第40章 少年不再第109章 速平广州第86章 忆白袍前篇第56章 战为何第84章 战邙山之兰陵入阵第81章 战邙山之攻洛阳第117章 其次伐交之究人和第38章 预兆第116章 结百年好第76章 战邙山之往事中篇第3章 逝去传说第102章 争龙之复旧职第65章 卧虎台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13章 平乱始末后篇第73章 卧虎初哮第37章 共饮第16章 湘州叛第68章 别伏陀第32章 抗北齐之牵制第26章 抗北齐之战起相关设定第110章 再攻江陵之重起兵第77章 战邙山之往事后篇第46章 御前对第111章 再攻江陵之火烧船第109章 速平广州第118章 其次伐交之考地利第44章 国子求学后篇第76章 战邙山之往事中篇第24章 始从军第44章 国子求学后篇第121章 其次伐交之和士开第17章 蜀地失第103章 争龙之得天命第90章 柳庆问案第13章 平乱始末后篇第54章 江心夜第49章 立新帝第61章 陈顼其人第38章 预兆第85章 战邙山之徒劳无功第33章 抗北齐之对峙第25章 初上阵
第92章 旧友来第17章 蜀地失第40章 少年不再第74章 北周军容第111章 再攻江陵之火烧船第69章 那罗延第87章 忆白袍后篇第64章 天嘉四年后篇第112章 再攻江陵之陷安蜀第73章 卧虎初哮第88章 长安轶事第28章 抗北齐之绝粮第16章 湘州叛第33章 抗北齐之对峙第108章 登基首战第20章 入洪流第85章 战邙山之徒劳无功第117章 其次伐交之究人和第80章 战邙山之先例后篇第99章 争龙之翦羽翼第99章 争龙之翦羽翼第88章 长安轶事一起探究历史之美第50章 战王琳前篇第28章 抗北齐之绝粮第4章 宝录初成第107章 铁杖传谣第40章 少年不再第26章 抗北齐之战起第107章 铁杖传谣第68章 别伏陀第97章 争龙之展势力第75章 战邙山之往事前篇第95章 争龙之析局势第97章 争龙之展势力第63章 天嘉四年中篇第110章 再攻江陵之重起兵第53章 迎世子第107章 铁杖传谣第81章 战邙山之攻洛阳第36章 抗北齐之决战第74章 北周军容第59章 平东阳后篇第73章 卧虎初哮第6章 南康之战后篇第115章 再攻江陵之战西堤第17章 蜀地失第71章 姓杨名坚第119章 其次伐交之明方略第80章 战邙山之先例后篇第116章 结百年好第64章 天嘉四年后篇第21章 返红尘第89章 塞上风光第40章 少年不再第109章 速平广州第86章 忆白袍前篇第56章 战为何第84章 战邙山之兰陵入阵第81章 战邙山之攻洛阳第117章 其次伐交之究人和第38章 预兆第116章 结百年好第76章 战邙山之往事中篇第3章 逝去传说第102章 争龙之复旧职第65章 卧虎台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13章 平乱始末后篇第73章 卧虎初哮第37章 共饮第16章 湘州叛第68章 别伏陀第32章 抗北齐之牵制第26章 抗北齐之战起相关设定第110章 再攻江陵之重起兵第77章 战邙山之往事后篇第46章 御前对第111章 再攻江陵之火烧船第109章 速平广州第118章 其次伐交之考地利第44章 国子求学后篇第76章 战邙山之往事中篇第24章 始从军第44章 国子求学后篇第121章 其次伐交之和士开第17章 蜀地失第103章 争龙之得天命第90章 柳庆问案第13章 平乱始末后篇第54章 江心夜第49章 立新帝第61章 陈顼其人第38章 预兆第85章 战邙山之徒劳无功第33章 抗北齐之对峙第25章 初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