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潼关大战(10)

“对!”

赵桓将眼一瞪,将想上前说话的康承训吓退。然后起身上前,向着各人一一目视,然后又道:“朕身边得力的大将己经全然派到前线,死守长安,朕与朝延安危,几十万百姓的性命,就在诸卿身上!”

此语一出,阁中诸将更是激越,当下一起立誓道:“愿保陛下与阖城百姓平安,身百死而不悔。”

“好,卿等如此,朕心甚慰。”

甚慰是甚慰,也成功的使得眼前的这些将军愿意竭力死战。赵桓心中,却是一点轻松的感觉也没有。

真正能攻善守,在军中很有威望的将军们,己经全部派到前线。甚至连种极、薛强:折孝忠这样年纪稍长,被赵桓刻意放在军中锻炼的心腹侍卫出身的将军,亦是不在身边。

他表面镇静,心中其实惴惴。

身为帝王,一向倚重着知兵的枢密大臣和高级将领,而此次的长安一战,显然是要他亲力亲为,没有可能再去倚靠别人。

张浚,自有他的长处,而这样的守城决战,却不是他可以号召和鼓舞的。

自己默想一回,先向康承训问道:“依你之见,现在应该如何?”

康承训身为赵桓的近卫最高首领,原是不赞同赵桓死守的意见,而是赞同大臣的想法,想让赵桓立刻出奔,最为安全。

只是皇帝做了决断,他却也不便多话。身为武将,唯有以诚事君,竭力报效。

见赵桓问话,当即便道:“以臣之见,现在当务之急,是要知道敌人究竟是否当真前来长安,有多少人马,步骑若干。是否有攻城器械,有没有粮草接济,把这些弄清,就可以因势制敌,而不是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赵桓静静听完,环顾左右,却见张浚、张所、谢亮、王野等知名的大臣,都是面露赞许之色。

也不待他发话。张浚与同知枢密王野一起上前,奏道:“康承训所言,确是在理。”

张所曾任河北路经略,虽然现在是宰相,却也忍不住发言道:“不错,康承训虽然久在殿前。适才奏对,有大将之风。”

得到这些知兵大臣的首肯,康承训兴奋的满脸发光,当即又道:“既然诸位大人都很赞同,不若由臣率几百精骑。前去探查。”

赵桓摇头道:“你是殿前禁军的最高统领,有你在则军心士气不必朕操心。你若有个闪失,军心必定不稳。”

康承训还要再上前请求,赵桓微微摇头,以目光将他止住。

长安城内,他最信重的大将就是此人,怎么可能让他去以身犯险。

当耶令道:“以胡斌为正,朱绩为副。带三百精骑,前去河中一带查看,若是见了敌人。不可接战,只需弄清情形,便立刻返回。”

胡、朱二人,都是殿前司的将官,听得皇帝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由二人,两人相视而笑,摩拳擦掌,上前一步,同道:“臣谨遵陛下圣谕,一旦见到敌兵,必定不会交战。”

赵桓眉宇间略带倦色,又令道:“若是见了逃出来的各府、县官员,可以顺途带回。”

“是,臣等晓得。”

赵桓强打精神,朗声笑道:“二位将军皆朕身前虎贲将军,必定不负朕望。”

说罢,也不必走枢密发令的程序,直接令人交给二人皇帝地诏令,由二人持令,调动兵马,连夜出城,前去探看敌情。

张浚目视这二人离去,知道此事己成定局,当即回转心思,向着赵桓道:“既然陛下决意如此?”

这样的问话,其实对皇帝来说很是不恭,他却自然而然的问了出来。

赵桓微微一笑,向他道:“朕决心己下。”

“是,臣明白了。”张浚躬身一礼,眉宇间己满是凝重肃杀之气。

他又躬身道:“臣为陛下的掌兵大臣,自然要为陛下出谋划策,陛下既然不纳巡狩之议,那么臣还有话要说。”

“卿且道来。”

“陛下今夜安排,尚属妥当。不过还有许多疏漏之处。”

此时此刻,也没有人计较张浚的言辞,甚至他自己,也只顺着自己的思路说,并不在意。见皇帝紧锁眉头,只待自己说话,便紧接着又道:“调派兵马到城墙附近,原是对的,不过陛下只是下令全军一古脑的过去,不分轻重主次,没有后手,如果敌人今夜就至,只要一点被颇,就很可能全局溃败。再有,除了调兵到城头,还需让长安府调派精壮百姓,准备擂木、火药、石块、沙包等守城器械,敌情紧急,需不能有半点耽搁。”

赵桓听到这里,己经知道对方说地全然正确。

守城需要分清主次,也要有相应的预备队,更需要大量的守城捕助器械。

赵桓的第一反应固然正确,却有点一古脑把家当全拉上去的弊病,倒是张浚不紧不慢,提出来的几条,都属真知灼见。

他心中明白,当即就依张浚所言,派同知枢密王野,并长安知府一处,在城门附近调集民壮,准备诸多守城器械。

这一次殿前会议,议到此时,远方地天色己经微微发亮。

虽然一夜不眠,各人却是全无倦意,只是心中盘算计较,想着敌人是否真的前来,又是何时到得长安城下。

到了辰时初刻,整个长安城开始由暗夜中苏醒。

只是虽然天色己明,宵禁取消,人们可以随意进出,城门却仍然紧闭,禁绝城内外的来往。加上夜来情形诡异,便有不少人便刻意来到皇宫附近,打探消息。只是今日的皇宫附近,戒备份外森严,隔着老远,就有大量的殿前侍卫守备,稍一靠近,就被士兵用发亮地矛尖指向胸口,不准再近一步。

与此同时,枢密院使和长安知府连夜召集了几千民壮,在各个城门附近维积石块、木料、石灰,沙包的消息,也传遍了全城。

天色大亮之后,又有不少厢军士兵,到城中造箭院和弓弩院去领取了大量地弓弩和箭支,沿途之中,数十万百姓忧心仲仲,看着士兵们用马车拉着硕大的床弩,吱吱嘎嘎的向着城头前进。

再驽钝的人,此时也知道必定是有金兵来犯。

皇帝是否还在城中,大臣们是否还在,众人却是完全模不着底。

而且在半夜时分,有几百名骑兵疾奔出城的消息,先由城门附近的住家先传开来,然后悄悄传遍阖城百姓,使得心人灭加慌乱。甚至有不少不知道宫中详情的官员,也开始惶恐不安,一个个聚集在一起,议论纷纷,有关系有门路地,便去寻着上司打听确切的消息。

一直到正午时分,城外又来了不少神情狼狈的官员和少量地士兵,乱哄哄叫开了城门,然后便被守城的将领派人护送,直到宫中。

过不多时,又有一两百人的小股骑兵赶到城下,不少人都是身带箭伤,浑身鲜血,在他们进城的同时,又有相当数量的士绅和骑马或骑驴的百姓,紧随在后,就在这一队骑兵进城的同时,相随而入。

在放进一批人后,眼见逃来的人越来越多,守城的负责将领眼见不对,便立刻下令士兵强行赶开城门处越来越多的百姓,不顾对方的叫骂和哭喊,将城门强行关上。

就在沉重的铁皮包木的城门关上不久,城头瞭望的士兵眼尖,看到远处烟尘大起,一队队女真骑兵在不远处的平原上出现,飞驰而来。

在看到城门己闭,城头上己经有士兵把守戒备,就在城头弓箭射程之外不远的地方,几个将领模样的女真人骑马聚在一处,低声商议。

此时守城的士兵,有不少是紧急派驻上城的厢军和其余的杂投士兵,看到对方如此,虽然寥寥几人,却也是心慌气沮,忍不住不等将领发令,就有不少士兵张弓搭箭,向着城下射过箭去。

而敌人显然是在射程之外,那些稀稀拉拉的箭支还隔着老远,就己经飘落在地。

在城头士兵射箭之初,那些女真人也是吃了一惊,待看到情形如此,便一起哄然大笑,更有人将马一赶,又往前一些,一手义腰,一手指着城头叫骂。待城头箭射过来,却仍然隔着十几步就力尽落地,便又惹得一番大笑。

这样一来,城头士气低到无可再低,而城下的敌骑越聚越多,眼见城头的士兵如此不中用,几个女真高级将领颇为意动,开始调派士兵,让离的近些的先下马,又命人去砍了几颗大树,削尖了一头,竟似准备顶着城头箭雨,强行撞开城门。

正乱间,却见城头一阵骚动,士兵们如同被风吹伏的野草一般,乱纷纷矮了一截,城下的女真人正是纳闷,不知道出了何事,稍顷过后,开始还很微弱,而越来越响,到得后来,连城中百姓也一起呼喊,几十万人的声响汇集一处,响彻云宵。

第80章 往事可追第九十一章第九十一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8第94章 兴亡百姓苦经略关陕7第131章 坐看风云第三十六章第92章 夜袭第79章 攘外先安内第111章 秦桧还京第97章 争执第166章 真定经略关陕4第102章 政改第126章 上京风云第十五章经略关陕25第147章 打草惊蛇经略关陕14经略关陕6第80章 往事可追第134章 点将第11章 苗刘兵变(2)第一 卷蒙尘北国7第80章 往事可追第124章 初见端倪第77章 灯如幻梦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1第173章 尘埃落定第7章 学习班(2)第100章 父子第三十八章经略关陕3第四十一章第100章 父子第99章 军事会议引子经略关陕23第153章 临颖决战第120章 出使经略关陕13第103章 天子诏来第105章 诏见第四十一章第58章 折家将第90章 壮士意气第一 卷蒙尘北国2第72章 破敌第93章 破城第51章 潼关大战(2)第四十五章第60章 雪夜夜话第十五章第156章 大胜第161章 攻心为上第四十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16第103章 天子诏来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一章第170章 苦斗第一 卷蒙尘北国11第52章 潼关大战(21)经略关陕17第136章 胜捷军第99章 军事会议第三十八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5第四十六章第88章 兵临城下第51章 潼关大战(5)第一 卷蒙尘北国12第67章 大驾起行第九十一章第166章 真定第20章 殿前会议第145章 扑朔迷离第64章 出巡第173章 尘埃落定第51章 潼关大战(2)第51章 潼关大战(5)第90章 壮士意气第110章 讲武堂经略关陕15第140章 钢铁洪流第22章 学习心得经略关陕12第63章 赦封降将第51章 潼关大战(7)第94章 兴亡百姓苦第5章 政事堂第146章 精忠岳飞第148章 朱仙镇第131章 坐看风云第21章 重用余平第四十五章第84章 君臣协力
第80章 往事可追第九十一章第九十一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8第94章 兴亡百姓苦经略关陕7第131章 坐看风云第三十六章第92章 夜袭第79章 攘外先安内第111章 秦桧还京第97章 争执第166章 真定经略关陕4第102章 政改第126章 上京风云第十五章经略关陕25第147章 打草惊蛇经略关陕14经略关陕6第80章 往事可追第134章 点将第11章 苗刘兵变(2)第一 卷蒙尘北国7第80章 往事可追第124章 初见端倪第77章 灯如幻梦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1第173章 尘埃落定第7章 学习班(2)第100章 父子第三十八章经略关陕3第四十一章第100章 父子第99章 军事会议引子经略关陕23第153章 临颖决战第120章 出使经略关陕13第103章 天子诏来第105章 诏见第四十一章第58章 折家将第90章 壮士意气第一 卷蒙尘北国2第72章 破敌第93章 破城第51章 潼关大战(2)第四十五章第60章 雪夜夜话第十五章第156章 大胜第161章 攻心为上第四十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16第103章 天子诏来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一章第170章 苦斗第一 卷蒙尘北国11第52章 潼关大战(21)经略关陕17第136章 胜捷军第99章 军事会议第三十八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5第四十六章第88章 兵临城下第51章 潼关大战(5)第一 卷蒙尘北国12第67章 大驾起行第九十一章第166章 真定第20章 殿前会议第145章 扑朔迷离第64章 出巡第173章 尘埃落定第51章 潼关大战(2)第51章 潼关大战(5)第90章 壮士意气第110章 讲武堂经略关陕15第140章 钢铁洪流第22章 学习心得经略关陕12第63章 赦封降将第51章 潼关大战(7)第94章 兴亡百姓苦第5章 政事堂第146章 精忠岳飞第148章 朱仙镇第131章 坐看风云第21章 重用余平第四十五章第84章 君臣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