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消化系统疾病 (5)

消化系统疾病(5)

一、脾肾阳虚

于某女63岁病历号54、2、130

曾患急性胃肠炎,调理不当,病转慢性。现症:大便泄泻,日行七八次,腰冷胃寒,腹痛里急,心悸气短,食后则停滞腹胀,两胁不舒,食欲不振,夜寐不安,时自汗出,小便短黄。

舌淡、苔白,六脉沉弱。

【辨证立法】

清阳不升,大便作泻,浊气在上,两胁腹胀,升降失常,脾胃不和,纳食虽少,犹停滞胃脘不消,胃不和则夜寐不安。腰为肾府,腰冷则属肾阳虚。阳虚卫气不固自汗出。湿郁小肠,腹痛里急,舌淡苔薄、六脉沉弱,均为虚寒之象。拟以理中温阳为法。

【处方】

生龙骨

牡蛎各12克(同打先煎)

白通草5克

川杜仲

续断各10克(同炒)

焦薏苡仁18克

白术炭各6克

紫厚朴5克米党参10克

炒远志10克

炙甘草3克

血余炭6克

禹余粮10克(同布包)

浮小麦30克

五味子5克

干姜炭5克

二诊:服药2剂,大便转溏,次数已减,余症均轻,仍以前方加力。

【处方】

白术炭各3克

生龙骨

牡蛎各12克(同打先煎)

五味子3克

川附片6克

云茯苓

神各10克

川续断

杜仲各6克(同炒)怀山药24克

炙甘草3克

禹余粮10克

血余炭6克(同布包)

淡干姜5克

紫厚朴5克

米党参10克

荷梗1尺

三诊:前方服4剂,见效,又因腹部受寒,变泻复作,仍遵前法加减。

【处方】

云茯苓

神各10克

肉豆蔻6克

补骨脂6克

五味子3克

干姜5克

甘草3克

车前子

草各10克

米党参10克

炒远志10克

怀山药24克

川厚朴5克

白术炭各10克

血余炭

禹余粮各6克(同布包)

川附片6克

吴茱萸6克四诊:服药6剂极效,每日溏便1~2次,小便少,色黄,余症均基本消失。

【处方】

血余炭

晚蚕沙各6克(同布包)

厚朴

玫瑰花各6克(后下)

浮小麦30克

白通草5克

炙甘草3克

车前草

墨旱莲各12克

冬白术6克

煨草果6克

炒薏苡仁24克

补骨脂6克

炒枳壳5克

云茯苓

神各10克

吴茱萸

黄连各3克(同炒)

炒远志10克五诊:服药17剂,诸症悉除,拟改服丸药,常服巩固疗效。

【处方】

每日早服七宝妙灵丹20粒,晚服附子理中丸1丸。

【解读】

年逾花甲,脾胃虚寒,心气不足,脾阳不振,形成慢性肠炎。张三锡说:“久泻无火,多因脾肾之虚寒也。”每诊均以健脾理中温肾阳,兼佐以渗利之品。“少火生气”,肾关乃固,脾胃温暖,热腐水谷,脾气以升,胃气得降,故诸证随药而解。

生龙骨——生牡蛎(见第46页)。

苍白术炭(苍术炭——白术炭)(见第28页)。

禹余粮——血余炭

血余炭苦平,和血止血,厚肠止泻,通利水道;禹余粮甘涩性平,涩肠止泻,收敛止血。二药伍用,厚肠防腐、涩肠止泻、和血止血的力量增强。用于治疗久泻、久痢等症以及慢性肠炎,肠黏膜有损伤者。

禹余粮、血余炭伍用,治疗慢性腹泻、慢性痢疾均有良效。尤其对肠黏膜有损害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更堪选用。施师认为,本品除有收敛止泻的作用之外,其分子颗粒尚可吸附肠黏膜,起到防腐和保护黏膜,使溃疡面早期愈合的作用。

慢性痢疾,属于阿米巴痢疾者,应伍以鸦胆子10~20粒,用馒头皮包裹,吞服之,其效更佳。

若湿气重者,可参合淡渗之法,伍以车前草、墨旱莲、益元散之类,收效更著。

黎明前作泄,名曰五更泄、晨泄、瀼泄。多为肾虚所致,常与四神丸方参合使用。

杜仲——续断(见第48页)。

茯苓——茯神(见第29页)。

车前子——车前草(见第13页)。

附子——干姜(见第107页)。

晚蚕沙——血余炭

蚕沙甘辛温,得清气纯净,虽出浊道,但无异味,专走下焦浊部,化湿浊使之归清;血余者,为血所养,炙炭入药,厚肠止泻,散瘀止血,补阴利尿。蚕沙以升清化湿为主,血余炭以厚肠止泻止血为要。二药伍用,厚肠止泻,散瘀止血之力益彰。用于治疗急、慢性泄泻。

车前草——旱莲草(墨旱莲)

车前草味甘性寒,功专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水通淋,渗湿止泻,尤擅清无形之湿热;墨旱莲甘寒滋阴泻热,酸寒凉血止血,若以鲜品入药,清热止血之力更强。二药伍用,相互促进,利尿、行水、清热、止血的力量增强。用于治疗尿频、尿急、尿

车前草、墨旱莲伍用,名曰二草丹。出自《赤水玄珠》。治淋及尿血等症。

根据临床体会,凡各种原因引起的小便不利、尿血等症,用之均有良效。笔者曾会诊一慢性肾炎女性患者,腹大如鼓,小便不利,卧床不起,舌淡,苔白滑,脉象濡软,投以车前草、墨旱莲、附子、白术、茯苓、桂枝、猪苓、泽泻之品,服药3剂,旋即小便通利,腹水即消,遵效不更方之旨,再取3剂,依法服用。

补骨脂——肉豆蔻

肉豆蔻又名豆蔻、肉果。辛温气香,温中散寒,行气消胀,收敛涩肠止泻;补骨脂辛苦温,补肾壮阳,补脾止泻,固精缩尿。肉豆蔻以补脾为主,补骨脂以补肾为要。二药伍用,一脾一肾,脾肾双补,补肾阳、温下元,以除下焦阴寒,温中土、运脾阳,以化湿止泻。

补骨脂、肉豆蔻伍用,名曰二神丸。出自《普济本事方》。治脾胃虚寒,不思饮食,泄泻不止。明·孙一奎用其治疗脾胃虚弱,全不思食,服补脾药不效者。清·张璐以补骨脂、肉豆蔻各等份,治肾阳虚,五更泄泻。

夫慢性泄泻,有脾虚不能制水者,有肾虚不能行水者。前者以肉豆蔻之辛温,温脾以制水;后者用补骨脂之辛燥,补肾以行水。二药相合,脾肾双补,泄泻可除。二者取舍多少,应随证化裁。肾虚为主者,主取补骨脂,佐以肉豆蔻;脾虚为甚者,主选肉豆蔻,佐以补骨脂。

厚朴花——玳玳花(见第21页)。

注:煨草果即面裹煨熟,取仁入药。

二、脾胃虚寒

朱某男69岁病历号52、3、322

病已年余,大便溏泻,每日少则一二次,多则五六次,近来食后觉胀,腹部喜热,别无其他症状。

舌质淡,苔白,六脉均沉软。

【辨证立法】

年届古稀,气血已衰,久患溏泻,脾胃均弱,腹部喜热,是属寒象。拟四君理中汤并和胃固肠法治之。

【处方】

米党参10克

白术炭各6克

紫厚朴5克

焦远志10克

晚蚕沙

左金丸各6克(同布包)

干姜炭5克

怀山药24克

炙甘草3克

云苓块10克

血余炭6克

禹余粮10克(同布包)

罂粟壳12克二诊:服药4剂,大便每日1次,仍溏,胃部仍胀。前方去罂粟壳,加壳砂仁5克,陈皮炭6克。

三诊:前方又服4剂,试停药2日而大便次数并未增多,已不溏泻,成为软便,疗效甚显,要求配丸方以资巩固。

【处方】

怀山药60克

云苓块30克

广皮炭15克

焙鸡内金30克

血余炭30克

炙甘草15克川附片30克

淡干姜15克

淡吴萸15克

川黄连15克

苍术炭30克

罂粟壳30克紫厚朴15克

米党参30克

建莲肉30克

野於术30克

共研细末,荷叶2张煎水,六神曲60克打糊共合为丸如米粒大,每日早晚各服6克,白开水送下。

四诊:丸药服40日,效果甚好,大便迄未溏泻,有时饮食不甚注意,腹部即感不适,大便不成条状,消化力尚弱。

前方去罂粟壳、附片、干姜,加莲肉60克再服1个月。

【解读】

本案病情单纯,治之较易,一诊以四君理中汤治之,二诊则加平胃散,丸药则以四君理中、左金丸、平胃散、曲术丸诸方合剂,不只补气;又应和胃健脾,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故用荷叶以升清阳。

苍白术炭(苍术、白术炭)(见第28页)。

血余炭——禹余粮(见第115页)。

晚蚕沙——左金丸

左金丸由吴茱萸与黄连组成,它的含义,汪昂云:“此足厥阴药也,肝实则痛,心者肝之子,实则泻其子,故用黄连泻心清火为君,使火不克金,金能制木,则肝木平矣;吴茱萸辛热、能入厥阴(肝),行气解郁,又能引热下行,故以为反佐,一寒一热,寒者正治,热者从治(以热治热,从其性而治之,亦曰反治),故能相济以立功也。肝居于左,肺居于右,左金者谓使金令得行于左而平肝也。”

左金丸清热泻火,和胃制酸,厚肠止泻;蚕沙祛风湿,化痰浊,缓拘挛,辟秽防腐。二药伍用,升清降浊,理脾和胃,除湿化浊,厚肠止泻、止痢之功益彰。

左金丸为市售中成药。施师临证处方,善用丸、散之辈入煎剂共煮,收到了良好效果,可谓是一大亮点,可师可法矣。

附子——干姜(见第107页)。

黄连——吴茱萸(见第84页)。

注:御米壳又叫罂粟壳、米壳、鸦片烟果。酸、平。入肺、肾、大肠经。《本草求真》:“功专敛肺涩肠固肾。凡久泻、久痢脱肛,久咳气乏,并心腹筋骨诸痛者最宜。”笔者体会,本品易于上瘾,不宜久用。常用量6~10克。

三、命门火衰

吴某男29岁病历号52、4、686

4年前曾患腹泻,未经医生治疗,服成药数日,腹泻次数减少。以后逐渐形成晨醒即急入厕便泻1次。初不介意,近两年则感体力日虚,消化无力,有时恶心,小便短少。

舌苔白垢,六脉沉弱。

【辨证立法】

鸡鸣之泻是属肾虚,肾司二便,故有便泻溲少,六脉沉弱,虚寒之征,舌苔白垢,寒湿不化,拟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味治之。

【处方】

补骨脂6克

肉豆蔻6克

白术炭各6克

米党参10克

五味子3克

炒萸连各5克

赤茯苓

小豆各12克

炙甘草3克

干姜炭5克

川附片5克

血余炭6克

禹余粮10克(同布包)二诊:服药2剂,无变化,症如前,药力未及,前方姜、附各加5克。

三诊:服药10剂,见效,大便时间已可延至中午如厕,仍属溏便。体力较好,食欲增进,已不恶心,小溲也多,改用丸剂。

【处方】

七宝妙灵丹,早晚各服半瓶,服20日。

四诊:服七宝妙灵丹不如服汤药时效果明显,大便每日1次,仍溏泻,肠鸣不适,拟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合四神丸治之。

五诊:前方服7剂,大便每日1次,已成软粪,肠鸣止,食欲强,拟用丸方收功。

【处方】

每日早服四神丸10克,晚临卧服附子理中丸l丸。

【解读】

天明初醒即须入厕,即所谓鸡鸣腹泻。中医文献均载为肾虚之候,缘以“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固,则气随泻去,气去则阳衰,因而寒从中生,非自外受。治之以温肾阳。然泄泻无不与脾胃有关,不独温肾,亦应温补脾胃,则收效甚速。本案即本诸此法,4年夙疾,五诊治愈矣。

肉豆蔻——补骨脂(见第116页)。

炒萸连(炒吴茱萸、炒黄连)(见第84页)。

附子——干姜(见第107页)。

苍术炭——白术炭(见第28页)。

赤茯苓——赤小豆(见第13页)。

血余炭——禹余粮(见第115页)。

四、脾虚泻利

唐某男44岁病历号52、7、76

4个月前曾患急性肠炎,日久不愈,又成慢性腹泻,多则日行十余次,少则四五次,屡治无效。目前,如厕频频,二便量少而不畅,左下腹隐痛,且有硬块,口渴而不思饮。

舌苔垢腻,脉象濡滑。

【辨证立法】

急性肠炎,治之不及时,日久难愈,久泻脾弱,运化失职,消化力减,口渴而不思饮,湿重之故,法应健脾利湿,消积行气。

【处方】

白术炭各6克

焦薏苡仁18克

炒萸连各5克

莱菔子

缨各6克

炙甘草3克

浮海石10克

醋煅瓦楞子24克(同布包)

香附米6克广皮炭6克

云苓块6克

滑石块6克

焦内金10克

晚蚕沙

血余炭各6克(同布包)

姜厚朴5克

白通草5克

车前草

墨旱莲各10克

二诊:服药3剂,感觉非常舒适,遂又连服6剂。胀满减轻,大便每日三四次,腹痛已愈,食欲增进,但觉气短头晕。前方去鸡内金、车前草、墨旱莲、白通草,加党参10克,紫苏梗5克,桔梗5克。

三诊:前方服6剂,大便稀软,有时可成条状。日行一二次。晚间感觉腹胀,左下腹中硬块,触之较前柔软,亦不疼痛。

【处方】

白术炭各6克

米党参10克

炒萸连各5克

苦桔梗5克

浮海石10克

醋煅瓦楞子24克(同布包)云苓块12克

诃子肉6克

炙甘草3克

血余炭6克

禹余粮10克(同布包)

紫厚朴5克

藿香梗5克

【解读】

本案为脾湿不运之慢性肠炎,先用平胃散加味,后用除湿汤,共服药20余剂,慢性肠炎遂得痊愈。其左下腹硬块为炎性积滞,用鸡内金消导化积,瓦楞子、浮海石软坚去滞。

苍术炭——白术炭(见第28页)。

瓦楞子——浮海石

浮海石咸寒,体质轻浮,入于肺经,清肃水之上源,而通利水道,软坚散结,消石通淋;瓦楞子为海产软体动物蚶的贝壳,其壳似瓦屋之垄,故又名瓦垄子。本品醋煅,是为引药入肝经,增强软坚散结,化瘀止痛之功。二药伍用,相得益彰,软坚散结、散瘀消除硬块的力量增强。

浮海石、瓦楞子伍用,确有软坚化瘀之功。治肝、脾肿大宜与合欢皮、白蒺藜参合;治胆结石宜与金钱草、茵陈、栀子参合;治尿路结石宜与鱼枕骨、益元散配伍。

晚蚕沙——血余炭(见第115页)。

禹余粮——血余炭(见第115页)。

第40章 妇科疾病 (3)第6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2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29章 糖尿病 (2)第29章 糖尿病 (2)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21章 消化系统疾病 (10)第35章 风湿性疾病 (1)第29章 糖尿病 (2)第42章 杂病 (2)第34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5)第38章 妇科疾病 (1)第23章 心血管疾病 (2)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42章 杂病 (2)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40章 妇科疾病 (3)第14章 消化系统疾病 (3)第17章 消化系统疾病 (6)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4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40章 妇科疾病 (3)第16章 消化系统疾病 (5)第25章 泌尿系统疾病 (1)第41章 杂病 (1)第35章 风湿性疾病 (1)第25章 泌尿系统疾病 (1)第35章 风湿性疾病 (1)第7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7)第6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6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21章 消化系统疾病 (10)第12章 消化系统疾病 (1)第32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3)第4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3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30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1)第1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2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15章 消化系统疾病 (4)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23章 心血管疾病 (2)第31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2)第28章 糖尿病 (1)第16章 消化系统疾病 (5)第5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5)第5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5)第6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9章 呼吸系统疾病 (2)第35章 风湿性疾病 (1)第32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3)第36章 风湿性疾病 (2)第38章 妇科疾病 (1)第15章 消化系统疾病 (4)第40章 妇科疾病 (3)第18章 消化系统疾病 (7)第6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1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26章 泌尿系统疾病 (2)第24章 心血管疾病 (3)第41章 杂病 (1)第30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1)第12章 消化系统疾病 (1)第3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4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18章 消化系统疾病 (7)第34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5)第39章 妇科疾病 (2)第8章 呼吸系统疾病 (1)第14章 消化系统疾病 (3)第7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7)第35章 风湿性疾病 (1)第32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3)第31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2)第34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5)第31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2)第18章 消化系统疾病 (7)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16章 消化系统疾病 (5)第15章 消化系统疾病 (4)第16章 消化系统疾病 (5)第4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2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15章 消化系统疾病 (4)第35章 风湿性疾病 (1)第21章 消化系统疾病 (10)第11章 呼吸系统疾病 (4)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9章 呼吸系统疾病 (2)第38章 妇科疾病 (1)第12章 消化系统疾病 (1)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 (3)第36章 风湿性疾病 (2)第23章 心血管疾病 (2)第30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1)第12章 消化系统疾病 (1)第6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2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2)
第40章 妇科疾病 (3)第6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2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29章 糖尿病 (2)第29章 糖尿病 (2)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21章 消化系统疾病 (10)第35章 风湿性疾病 (1)第29章 糖尿病 (2)第42章 杂病 (2)第34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5)第38章 妇科疾病 (1)第23章 心血管疾病 (2)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42章 杂病 (2)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40章 妇科疾病 (3)第14章 消化系统疾病 (3)第17章 消化系统疾病 (6)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4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40章 妇科疾病 (3)第16章 消化系统疾病 (5)第25章 泌尿系统疾病 (1)第41章 杂病 (1)第35章 风湿性疾病 (1)第25章 泌尿系统疾病 (1)第35章 风湿性疾病 (1)第7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7)第6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6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21章 消化系统疾病 (10)第12章 消化系统疾病 (1)第32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3)第4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3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30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1)第1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2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15章 消化系统疾病 (4)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23章 心血管疾病 (2)第31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2)第28章 糖尿病 (1)第16章 消化系统疾病 (5)第5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5)第5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5)第6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9章 呼吸系统疾病 (2)第35章 风湿性疾病 (1)第32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3)第36章 风湿性疾病 (2)第38章 妇科疾病 (1)第15章 消化系统疾病 (4)第40章 妇科疾病 (3)第18章 消化系统疾病 (7)第6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1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26章 泌尿系统疾病 (2)第24章 心血管疾病 (3)第41章 杂病 (1)第30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1)第12章 消化系统疾病 (1)第3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4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18章 消化系统疾病 (7)第34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5)第39章 妇科疾病 (2)第8章 呼吸系统疾病 (1)第14章 消化系统疾病 (3)第7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7)第35章 风湿性疾病 (1)第32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3)第31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2)第34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5)第31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2)第18章 消化系统疾病 (7)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16章 消化系统疾病 (5)第15章 消化系统疾病 (4)第16章 消化系统疾病 (5)第4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2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15章 消化系统疾病 (4)第35章 风湿性疾病 (1)第21章 消化系统疾病 (10)第11章 呼吸系统疾病 (4)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9章 呼吸系统疾病 (2)第38章 妇科疾病 (1)第12章 消化系统疾病 (1)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 (3)第36章 风湿性疾病 (2)第23章 心血管疾病 (2)第30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1)第12章 消化系统疾病 (1)第6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2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