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泌尿系统疾病 (1)

第一节急性肾炎(水肿)

王某男23岁病历号52、6、185

发病20余日,过午寒热,头面出汗,小便色赤,颜面、四肢水肿,口渴思饮,大便干,三四日一行。经医院查尿有红细胞,蛋白及上皮细胞等。

苔薄白,舌质红,脉浮数。

【辨证立法】

外邪入侵,营卫闭塞,遂致水气不行,渗溢而为水肿,正邪搏结,因发寒热,里热甚炽,口渴思饮,迫血妄行,热入**,法当清热、利尿,润燥止血治之。

【处方】

白茅

苇根各18克冬葵

瓜子各12克(同捣)

鲜生地各10克车前子

草各10克(布包)

瓜蒌子

根各10克朱茯神

寸冬各6克

仙鹤草12克凤尾草10克

云茯苓10克阿胶珠10克

墨旱莲30克甘草梢6克

二诊:服3剂,尿中红细胞减少,小便量亦增多,大便仍燥,水肿依然,寒热犹作。

【处方】

前方加火麻仁12克,再服3剂。

三诊:服药3剂,经检尿仍有细胞及蛋白,小便尚不通利,大便较干,下肢水肿见轻。

【处方】

白茅

苇根各30克

鲜生地各10克

赤茯苓

芍药各10克

瓜蒌根

子各10克

晚蚕沙

炒皂角子各10克(同布包)墨旱莲

车前草各12克

冬葵

瓜子各12克(同捣)

酒黄芩

柏各6克

炒香豉12克

郁李仁6克

山栀衣6克

炙草梢5克

四诊:服药4剂,寒热已退,医院检尿仍有少量红细胞及蛋白、上皮细胞。水肿虽渐消,而晨起面肿,晚间腿肿较重,口干舌燥尚未减退,拟猪苓汤、葵子茯苓散加味治之。

【处方】

淡猪苓10克

冬瓜

葵子各12克(同捣)

车前草12克

滑石块10克(布包)赤茯苓

小豆各12克

阿胶珠10克

炙草梢3克

仙鹤草12克

五诊:药服6剂,症状减除,饮食、睡眠、二便均已如常,经医院检尿仍有少量蛋白,拟予丸方常服。

【处方】

每日早服六味地黄丸1丸,午服云南白药0.3克。

【解读】

急性肾炎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总称。是一组不同的病因,通过免疫机制引起的肾小球急性炎症改变,主要表现为尿改变、水肿、高血压的综合征。属中医“风水”、“皮水”的范畴。本案即是此类疾患。经治五次,症状基本消失,但蛋白尚未全除,故予常方六味丸治之。云南白药可治肾炎后尿中蛋白久久不消者,亦治肺结核阴虚潮热。

注:凤尾草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的全草或根。味淡微苦,性寒。入大肠、肾、心、肝经。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之功。

白茅根——白苇根(见第3页)。

鲜生地——大生地(见第171页)。

冬瓜子——冬葵子(见第13页)。

冬葵子——茯苓

冬葵子寒滑利窍,利尿通淋,滑肠通便,下乳消胀;茯苓甘淡渗利,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宁心安神。二药参合,利尿消肿之力益彰。急、慢性肾炎诸症均可选用。

冬葵子、茯苓伍用,出自仲景《金匮要略》葵子茯苓散,用于治疗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等症。冬葵子500克、茯苓100克,共研细末,每服10克,日服3次,白开水送服。

车前草——墨旱莲(见第115页)。

车前子——车前草(见第13页)。

赤茯苓——赤芍药(见第21页)。

麦冬——茯神(见第26页)。

阿胶——仙鹤草(见第133页)。

瓜蒌子——瓜蒌根(天花粉)(见第24页)。

栀子——豆豉(见第2页)。

酒黄柏——酒黄芩(见第161页)。

赤茯苓——赤小豆(见第13页)。

第二节慢性肾炎(水肿)

周某男20岁病历号52、10、380

患肾炎已1年余,初在县医院治疗,水肿一度消退,嗣后回家调养,又渐肿胀,在乡多次服药未效,故来京求诊。现症:全身水肿,小便不利,腹胀不思食,困倦无力。

舌苔薄白,脉沉涩。

【辨证立法】

原罹肾炎,调摄不当,遂成慢性疾患。肾气不充,脾运不健,水气泛溢,全身水肿,经查亦有腹水现象,拟通肾阳,健脾行水法为治。

【处方】

川桂枝

杭白芍各10克(同炒)

建泽泻10克

野於术6克

赤茯苓

小豆各12克

白通草5克

川厚朴10克车前草

墨旱莲各12克

冬瓜子

皮各30克(同打)

川萆薢

石韦各10克

淡猪苓10克

炙草梢5克

二诊:药服2剂,腹胀稍减,小便增多,水肿未见消退,药力未及,宜多服数剂观察。

【处方】

前方赤小豆增至24克,加黄芪皮12克,冬葵子12克,炒韭菜子6克,益元散10克(同布包)。

三诊:药服6剂,小便量未见增多,而大便溏泻数次,腹胀减。

【处方】

前方黄芪增至30克,加党参10克,防己10克,苍术10克,再服6剂。

四诊:服药6剂,情况良好,又再服4剂,小便增多,水肿消减,腹部胀满大为好转,食欲增强。

【处方】

川桂枝

杭白芍各10克(同炒)

绵黄芪30克

汉防己10克

大腹皮

子各10克

冬瓜皮

子各30克(同打)

炒白

苍术各10克

川厚朴10克

炒泽泻10克

淡猪苓6克

云苓块15克

地萹蓄10克

炙草梢5克

五诊:又服10剂,水肿全消,惟晨起颜面觉肿胀,腹部胀消,颇感轻快,食欲甚好。

【处方】

前方加党参10克,再服10剂后,原方加5倍量配制丸药,回乡常服,仍忌盐酱诸咸物。

【解读】

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超过1年,多为缓慢进行性。其特点是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等表现。慢性肾炎,治之较难,施师始终以五苓散合防己黄芪汤为主方加味治之,黄芪用至30克,前后数十剂共用2斤余。按《冷庐医话》曾记一医案,用生黄芪120克,糯米酒一盅治水肿,前后共服数斤黄芪而愈,盖水肿之形成,在于水聚于皮里膜外,使腠理紧固,水被驱逐,肿胀遂消,黄芪有利尿作用,已被现代科学证实,其治慢性肾炎,疗效甚显。黄芪不仅有利尿作用,且有补气之功,气足湿退,水肿得消。

杭白芍——桂枝(见第2页)。

炒苍术——炒白术(见第28页)。

赤茯苓——赤小豆(见第13页)。

冬瓜子——冬瓜皮

冬瓜子、冬瓜皮为胡芦科植物冬瓜的种子和果皮。冬瓜子甘凉,润肺化痰,利水消肿,散结排脓;冬瓜皮甘凉,利湿消暑,利水消肿。《本草从新》:“走皮肤,去湿追风,补脾泻火。”冬瓜子去里水为主,冬瓜皮去表水为要。二药伍用,利水消肿之力益彰。用于治疗肾炎之水肿、渗出性胸膜炎等。

川石韦——川萆薢

石韦微寒,上可清肺热,下能利**,肺为水之上源,源清流自洁;萆薢苦平,祛风除湿,利水通淋,泌别清浊。石韦以通为主;萆薢以利湿为要。二药伍用,相互促进,利尿消肿之力益增。

石韦、萆薢伍用,为祝师治疗产后水肿常用的经验对药之一。盖产后劳伤气血,腠理空虚,外邪乘虚而入,邪搏于气,不得宣越,故令虚肿轻浮。与生黄芪、当归伍用,益气补血。

车前草——墨旱莲(见第115页)。

益元散——韭菜子

益元散清热祛暑,渗湿利尿,镇静除烦;韭菜子温肾壮阳,固精缩尿。益元散以利为主,韭菜子以收为要。二药伍用,一散一敛,补肾利尿消肿之力增强。

黄芪——防己(见第181页)。

大腹皮——槟榔(大腹子)(见第153页)。

第三节急性肾盂肾炎(淋证)

王某女34岁病历号52、11、23

病已10日,初起症如感冒,旋即腰部感觉疼痛,排尿时尤感不适,小便浑浊,尿意频频,而尿量减少。经西医诊为急性肾盂肾炎,饮食尚可,因排尿频频,卧不安枕。

苔薄白,舌质红,六脉浮数。

【辨证立法】

湿热蕴郁下焦,肾及**均受其损,排尿不利,小便混浊者湿热蒸熏之故也。拟清热利湿活瘀治之。

【处方】

车前草

墨旱莲各10克

海金沙10克

益元散12克(同布包)

炒泽泻10克

白茅根30克

淡竹叶6克

白薏苡仁12克炒韭菜子

血余炭各10克(同布包)

条黄芩6克

川黄柏5克

白茯苓各10克

金银花12克

炙草梢3克

另:血琥珀末3克(分2次冲)

二诊:服药4剂,尿量增多,疼痛减轻,排尿时仍感不适,小便浑浊不清。

【处方】

台乌药6克

益智5克

海金沙

滑石块各10克(同布包)

川黄柏5克

白薏苡仁12克

淡竹叶6克

云苓块10克

炙草梢3克川萆薢10克

石菖蒲5克

炒莱菔子

血余炭各10克(同布包)

炒泽泻10克

金银花12克

小木通5克

白茅根30克

三诊:前方又服4剂,腰际及排尿时之疼痛已见好。小便清长不混,拟予丸方收功。

早服萆薢分清丸10克;晚服知柏地黄丸10克。连服10日,白开水送服。

【解读】

肾盂肾炎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初得之时,起病急骤,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疲乏无力,腰酸腰痛,尿频尿急,尿少而痛,小便浑浊不清,或有血尿,或有特异臭味。急性期延误治疗超过半年者可转为慢性。此时患者,有的可无明显自觉症状,仅有尿检异常,亦有的反复急性发作,影响肾功能,故宜彻底治愈。施师治疗仍以内洗为法,所谓内洗即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渗湿利尿,排除污浊是也。

血余炭——炒韭菜子

血余炭散瘀止血,补阴利尿,韭菜子温肾壮阳,固精缩尿。二药伍用,一补阴、一补阳,一渗利、一收缩,补肝肾、壮元阳、祛瘀生新、止痛止血、通利小便的力量增强。

施师临证时,习惯以血余炭、炒韭菜子伍用,善治肾盂肾炎诸症。若腰酸、腰痛者,宜与杜仲、续断参合;若小便不利,有水肿征象者,宜与车前草、墨旱莲伍用,以增强疗效。

车前草——墨旱莲(见第115页)。

海金沙——益元散

海金沙为海金沙科多年生攀援蕨类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生于叶上,色黄如金,质细如沙,轻撒水上,能浮之水面,振摇后下沉,故名海金沙。味甘淡,性寒。入小肠、**经。本品甘淡利尿,寒可清热,其性下降。善泻小肠、**血分之湿热,利尿通淋,为治诸淋、尿道疼痛之要药;益元散上可清水源,下能通水道,荡涤六腑之邪热,导邪从小便而出。二者参合,清热利湿,利尿消肿之力益彰。

川黄柏——条黄芩(见第161页)。

赤茯苓——白茯苓

赤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陶弘景曰:“茯苓,白色者补,赤色者利。”《纲目》:“泻心小肠**湿热,利窍行水”。白茯苓为多孔菌科茯苓的干燥菌核白色部分。其味甘淡,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宁心安神。《药品化义》:“又治下部湿热,淋沥水肿,便溺黄赤,腰脐不利,停蓄邪水。盖淡渗则**得养,肾气既旺,则腰脐间血自利,津道流行,益肺上源,补脾于中部,令脾肺之气从上顺下,通调水道,以输**,故小便多而能止,涩而能利。”二者相须而用,渗湿利水消肿之力倍增。

益智——萆薢

益智补肾固精缩小便,温脾止泻摄涎唾;萆薢分利清浊,祛风湿,利关节。益智以固涩为主;萆薢以分利为要。二药伍用,一涩一利,相互制约,互制其短而展其长,固下元、利小便、祛湿浊甚效。

益智、萆薢伍用,出自《杨氏家藏方》萆薢分清散。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小便白浊,频数无度,漩面如油,光彩不定,漩脚澄下,漩如膏糊;或小便频数,虽不白浊,亦能治疗。施师经验,二药伍用,不仅善治肾盂肾炎,而且还治尿酸性关节炎(痛风)诸症。

第四节**结核(血淋)

常某女32岁病历号51、11、666

病已半载,小便频数量少,时现血尿或小血块,溺时尿道不适,有时疼痛,经某医院检查为**结核。

舌苔薄黄,脉象滑数。

【辨证立法】

肾与**相表里,主水液。二者均病则行水不畅,热郁**则生血尿,拟升清阳、利小便,活血、行气以止痛。

【处方】

北柴胡5克

杭白芍10克(同炒)

车前草

墨旱莲各12克

冬瓜

葵子各12克(同捣)

Www ★ttKan ★C○

海金沙

血余炭各10克(同布包)

没药各6克

炙草梢3克

黑芥穗

升麻各3克

大蓟炭

小蓟炭各6克

赤小豆

茯苓各15克

春砂仁3克

熟地黄各6克(同捣)

台乌药6克二诊:前方服5剂,小便量增多,次数减少,尿中仍现血色,溺时疼痛。

【处方】

前方去大、小蓟炭,加仙鹤草12克,阿胶珠10克,石韦10克。

三诊:服7剂,尿中已无血块,色仍暗红,尿量多,次数减少,疼痛亦稍轻。

【处方】

早、晚各服加味滋肾丸20粒;午服断红丸1丸,服20日。

四诊:丸药服完,感觉良好,再拟丸方,以资巩固。

【处方】

血余炭60克

陈阿胶60克

野党参30克

熟地黄各30克

仙鹤草60克

山茱萸60克

黑芥穗30克

升麻15克

炒杭芍60克

五味子15克

罂粟壳30克

凤尾草30克

墨旱莲30克

炙黄芪30克

野於术30克

白茯苓各30克

当归身30克

苦桔梗15克

车前子

草各30克

台乌药30克

炙草梢30克

共研细末,怀山药300克,打糊为丸,如小梧桐子大,每日早、晚各服10克,白开水送下。

第18章 消化系统疾病 (7)第19章 消化系统疾病 (8)第33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4)第21章 消化系统疾病 (10)第13章 消化系统疾病 (2)第39章 妇科疾病 (2)第39章 妇科疾病 (2)第30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1)第18章 消化系统疾病 (7)第7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7)第24章 心血管疾病 (3)第12章 消化系统疾病 (1)第18章 消化系统疾病 (7)第31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2)第27章 泌尿系统疾病 (3)第21章 消化系统疾病 (10)第25章 泌尿系统疾病 (1)第39章 妇科疾病 (2)第32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3)第20章 消化系统疾病 (9)第32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3)第35章 风湿性疾病 (1)第12章 消化系统疾病 (1)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15章 消化系统疾病 (4)第42章 杂病 (2)第13章 消化系统疾病 (2)第25章 泌尿系统疾病 (1)第23章 心血管疾病 (2)第19章 消化系统疾病 (8)第39章 妇科疾病 (2)第17章 消化系统疾病 (6)第16章 消化系统疾病 (5)第7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7)第17章 消化系统疾病 (6)第33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4)第4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25章 泌尿系统疾病 (1)第34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5)第9章 呼吸系统疾病 (2)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 (3)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 (3)第13章 消化系统疾病 (2)第33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4)第33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4)第21章 消化系统疾病 (10)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40章 妇科疾病 (3)第16章 消化系统疾病 (5)第33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4)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 (3)第24章 心血管疾病 (3)第39章 妇科疾病 (2)第4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5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5)第38章 妇科疾病 (1)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41章 杂病 (1)第16章 消化系统疾病 (5)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 (3)第11章 呼吸系统疾病 (4)第4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34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5)第27章 泌尿系统疾病 (3)第28章 糖尿病 (1)第3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11章 呼吸系统疾病 (4)第32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3)第14章 消化系统疾病 (3)第2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14章 消化系统疾病 (3)第15章 消化系统疾病 (4)第12章 消化系统疾病 (1)第18章 消化系统疾病 (7)第20章 消化系统疾病 (9)第42章 杂病 (2)第26章 泌尿系统疾病 (2)第5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5)第31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2)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35章 风湿性疾病 (1)第38章 妇科疾病 (1)第2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20章 消化系统疾病 (9)第15章 消化系统疾病 (4)第13章 消化系统疾病 (2)第33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4)第32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3)第35章 风湿性疾病 (1)第15章 消化系统疾病 (4)第13章 消化系统疾病 (2)第9章 呼吸系统疾病 (2)第19章 消化系统疾病 (8)第8章 呼吸系统疾病 (1)第42章 杂病 (2)第31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2)第15章 消化系统疾病 (4)第18章 消化系统疾病 (7)
第18章 消化系统疾病 (7)第19章 消化系统疾病 (8)第33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4)第21章 消化系统疾病 (10)第13章 消化系统疾病 (2)第39章 妇科疾病 (2)第39章 妇科疾病 (2)第30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1)第18章 消化系统疾病 (7)第7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7)第24章 心血管疾病 (3)第12章 消化系统疾病 (1)第18章 消化系统疾病 (7)第31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2)第27章 泌尿系统疾病 (3)第21章 消化系统疾病 (10)第25章 泌尿系统疾病 (1)第39章 妇科疾病 (2)第32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3)第20章 消化系统疾病 (9)第32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3)第35章 风湿性疾病 (1)第12章 消化系统疾病 (1)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15章 消化系统疾病 (4)第42章 杂病 (2)第13章 消化系统疾病 (2)第25章 泌尿系统疾病 (1)第23章 心血管疾病 (2)第19章 消化系统疾病 (8)第39章 妇科疾病 (2)第17章 消化系统疾病 (6)第16章 消化系统疾病 (5)第7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7)第17章 消化系统疾病 (6)第33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4)第4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25章 泌尿系统疾病 (1)第34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5)第9章 呼吸系统疾病 (2)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 (3)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 (3)第13章 消化系统疾病 (2)第33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4)第33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4)第21章 消化系统疾病 (10)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40章 妇科疾病 (3)第16章 消化系统疾病 (5)第33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4)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 (3)第24章 心血管疾病 (3)第39章 妇科疾病 (2)第4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5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5)第38章 妇科疾病 (1)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41章 杂病 (1)第16章 消化系统疾病 (5)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 (3)第11章 呼吸系统疾病 (4)第4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34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5)第27章 泌尿系统疾病 (3)第28章 糖尿病 (1)第3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11章 呼吸系统疾病 (4)第32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3)第14章 消化系统疾病 (3)第2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14章 消化系统疾病 (3)第15章 消化系统疾病 (4)第12章 消化系统疾病 (1)第18章 消化系统疾病 (7)第20章 消化系统疾病 (9)第42章 杂病 (2)第26章 泌尿系统疾病 (2)第5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5)第31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2)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35章 风湿性疾病 (1)第38章 妇科疾病 (1)第2章 传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20章 消化系统疾病 (9)第15章 消化系统疾病 (4)第13章 消化系统疾病 (2)第33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4)第32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3)第35章 风湿性疾病 (1)第15章 消化系统疾病 (4)第13章 消化系统疾病 (2)第9章 呼吸系统疾病 (2)第19章 消化系统疾病 (8)第8章 呼吸系统疾病 (1)第42章 杂病 (2)第31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2)第15章 消化系统疾病 (4)第18章 消化系统疾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