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大肆封赏

社稷既立,高诚等人转而入左,另进别殿,祭祀宗庙。

国有社稷,家有宗庙。

宗庙,上衍九代,皆上尊号。

反正,就是拿着族谱,往上排。加的尊号,肯定是要挑好的来。

宗庙的祭拜就要简单多了,毕竟只是王,而非帝。简单宣读祭词,奉上祭品,告之祖先,铭立誓词后,也就结束了。

紧接着高诚率百官,更衣易饰,出未央宫。

立春,祭于东郊之外。

出了未央宫北宫门,经北宫前大道,直向东去霸门,自此而至东郊。

流程走的非常迅速,自早晨卯时起,直到现在出了宫城,尚未近午时。

一出宫城,再不似如此肃静。

“王上万安!”

“王上万安!”

霸门处,百余将士,肃身立于城门两侧,百步之内,不得任何人擅入。

而百步之后,尽是城内百姓,驻足大道两侧,欢呼高喝。后方繁华的内城中,阁楼、民居林立,其上多布红绸,以示同欢。

甲骑开路,执戟撑旗,目正向前,虎步而行。

身后,一只大纛,扬扬舞起,上书周字。

高诚车驾位于其后,换上青色王服,佩绶戴冕,掩于珠帘之后,又有冕珠相隔,让人三观不能望其形色。

其后姜纾车驾、高龑车驾、文武百官,驭马相继,甲士云从,连绵不绝。

相隔十余步,青幡林立,人多着青幘,沿道欢鸣。

高诚王驾,行及所处,皆高呼不断,山呼连连。

高诚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嘴角扬起发自内心的喜悦。嗯,节目效果非常好,看来长安百姓,还是非常配合政府工作啊。

立春属于国祭,君王百官皆至,但百姓不需要啊。又不是春耕之祭,迎春对于老百姓来说,无关紧要。

没有政府组织,自愿前来围观新王出行的人会不少,可绝对达不到眼前这个高度。

现在,直通东郊的这条长安主干道两侧,全都是百姓。

长安城很大,大到从西至东,步行需要半日之程。要不是官府组织得当,肯定有人不会大老远跑过来。

行至东郊,高诚始终安坐于王驾之中,由身边侍御史,宣读祭词。

祭词告毕,又遣一孩童,青幘青衣,往外野之中,迎春至者,而后还之。

自高诚一下,所有围观百姓、文武官员、文吏将士,皆三拜相迎。

然后,就完了。

高诚了无兴致的抽了下嘴角,本以为还是多大的事,结果就瞪着俩眼看了一个孩童,跑一个来回,完了?

之后,钟繇等官员,还显得非常开心。

好吧,第一次参与立春之祭的高诚,真的很不理解。

悠悠晃晃的便是二三个时辰过去。

当再回到未央宫之时,天色都已黑了下来。可现在还没结束,自然是不能散去。

百姓不提,现在已经没他们任何事了。

诸多护卫云集未央宫,遍布左右,严加防范。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环节,容不得出任何差池。

未央宫前殿之内。

高诚身着赤色王服,戴冠冕,坐于王座之上,俯看百官。

“禀王上,今吾大周社稷方立,王上率吾官吏,治万千民众,国强民富。然,王上临于前,无暇于后。夫人雍容华贵,温良贤淑,更兼举止大度,威仪肃严。臣请王上,册立王妃,以稳朝后。”

前日方到长安的杨衡,在此百官肃重之际,上前躬身请册王妃。

高诚临于上,略作颔首,言道:“可!”

“臣谨遵上命!”

言毕,杨衡退回。

这当然是安排好的,立王妃、世子,才是今日最重要的事情。

“禀王上,臣敢情王上立世子,以安国基!”

杨衡过后,钟繇挺身而出,手持白玉,恭而请之。

高诚眉头稍皱,言道:“公子龑,龄尚幼,才武不具,礼仪未全,当需磨砺!”

“王上所言差矣,臣观公子龑,生性淳朴,聪慧好学,钟灵琉秀,行止得体,可为世子。王上所虑,可择良师辅之,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钟繇言毕,高诚思忖一会,才言道:“既如此,便依爱卿,立公子龑为世子!”

“王上英明!”

“王上英明!”

看着下面百官,依照剧本有条不乱,高诚很无奈啊。高龑那小子,正值三岁好动,调皮捣蛋无所不干。居然还能有行止得体的评语,啧啧~

不过,早些立世子也好。

纵观整个东汉末年、三国,袁家一手好牌因为嫡庶之争,化为虚有。袁本初手握四州,雄兵百万,却终为世子相争而功亏一篑。

曹操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世子之争,空耗多少国力,数不尽的英才被株连。还有刘表,也是子嗣争权。

孙权之后,没处理好家事。结果吴国一口气乱了几十年,兄杀弟,弟弑长,亲人宗室自相残杀,血流成河。

这些,说白了都是因为立世子太晚的缘故。

所以,早些立世子也没什么大不了啊,养成游戏不好玩吗?

而且,高龑身为嫡长子,早晚都是立他。

决定册立王妃、世子后,得等到几日才能正式册封。这相关流程,可要比高诚这封王建国麻烦的多。因为,先前朝纲失常,简略礼仪流程,没什么事。但现在国家既立,所有的礼仪,都要一如往常,为后代定下规矩。

之后,便是正式封百官,赐爵了。

大家伙跟着咱老高数年,南征北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总不能咱自己称王了,就把大家伙忘了是不。

重要官职,早已定下。

国相,钟繇,加列侯,长社侯,食邑千户,录尚书事。

太傅,樊陵,加列侯,鲁阳侯。

中尉,段煨,加列侯,姑臧侯。

内史,杨衡,加列侯,平襄侯。

卫尉,夏育,封关内侯。

廷尉,阎忠,封关内侯。

大鸿胪,杜翕,封关内侯。

太常,韦端,封关内侯。

太仆,阎象,封关内侯。

御史大夫,蔡邕,封关内侯。

少府,秦怡,封关内侯。

宗正,无。

光禄勋,宋斌,封关内侯。

此外,增设总参军寺,贾诩任参军总长,封关内侯。下设参军令、丞各一,参军掾属二十有一,责三军战略筹谋部署。

增设军师祭酒,郭嘉任之,封关内侯,下设军师丞、令各一,掾属二十一人,责随上参于军政。

同时,军中诸将,也有封赏。

苏则,加安西将军,河西都督,持节督凉州事,封关内侯,就任河西军军将。

严颜,加安东将军,封关内侯,就任第一军军将。

傅燮,加安南将军,封关内侯,就任第二军军将。

张任,加安北将军,封关内侯,就任骑兵军军将。

李堪,加左中郎将,封关内侯,就任第三军军将。

除此几位军将外,余者皆有赏赐,官爵相进。

如此大肆封侯,肯定是不合礼制。按照流程,必须得报之天子。

但现在,高诚不打算报了,四征四镇这等重号官职都列了,还管那么多干嘛。

反正老董和丁原也都是这样干,丁原头上还有天子看着呢,自己上面又没有。

再说了,不封侯拜爵,给手下加点油,人家干活也不积极啊!

第428章 授学第162章 美阳之战(2)第590章 疲兵之计?反受其害也!第773章 旗云滚动第339章 损失惨重第677章 蓄势第89章 安西将军、都乡候第870章 军议(中)第480章 纳采礼第205章 这天子第734章 金榜题名(下)第646章 两军云集第469章 文坊四宝第607章 失郁郅第554章 诸事第437章 奇袭西鄂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483章 离石议兵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322章 虢亭会战(8)第123章 皇甫嵩第408章 阳谋第621章 诸蔡第292章 天子!崩!第255章 养病第67章 袁家嫡子第752章 护氐中郎将第234章 回归冀城第473章 意会第832章 晋阳城下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192章 对峙第98章 杀胡令、招贤令第823章 善后之事第348章 三官铸钱署第763章 朝会 谬论!第360章 成军校阅第269章 袭营(下)第275章 入洛第703章 犍为之战(12)第433章 离心离德第790章 冬季攻势(16)第16章 阵战黄穰第827章 大戟士第126章 姑臧第508章 易水之战(4)第637章 河西第718章 犍为之战(27)第646章 两军云集第689章 天变第139章 朱儁请辞第715章 犍为之战(24)第306章 围堵孙坚第364章 钱币第711章 犍为之战(20)第803章 冬季攻势(29)第394章 仁义之师第284章 边军自述第188章 再归长安第35章 惨淡之状第528章 献计第244章 使者为谋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25章 白衣雪夜袭城第829章 争城(上)第402章 至离石第821章 雁门关外第338章 黄雀在后第796章 冬季攻势(22)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611章 张猛、王国第26章 破城溃敌第177章 美阳之战(17)第469章 文坊四宝第387章 界桥之战(上)第254章 三军云集第518章 蔡玑第871章 军议(下)第129章 城破第581章 御驾亲征第202章 溃兵百里第89章 安西将军、都乡候第231章 董氏小娘第443章 逃荒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第19章 家第793章 冬季攻势(19)第23章 蜀道难第823章 善后之事第309章 战局稍顿第482章 纷争再起第592章 应对第491章 安邑之变第929章 严、律、密、令第280章 并州牧丁原第800章 冬季攻势(26)第802章 冬季攻势(28)第372章 合纵连横(5)第161章 美阳会战(1)第262章 孟津会盟
第428章 授学第162章 美阳之战(2)第590章 疲兵之计?反受其害也!第773章 旗云滚动第339章 损失惨重第677章 蓄势第89章 安西将军、都乡候第870章 军议(中)第480章 纳采礼第205章 这天子第734章 金榜题名(下)第646章 两军云集第469章 文坊四宝第607章 失郁郅第554章 诸事第437章 奇袭西鄂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483章 离石议兵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322章 虢亭会战(8)第123章 皇甫嵩第408章 阳谋第621章 诸蔡第292章 天子!崩!第255章 养病第67章 袁家嫡子第752章 护氐中郎将第234章 回归冀城第473章 意会第832章 晋阳城下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192章 对峙第98章 杀胡令、招贤令第823章 善后之事第348章 三官铸钱署第763章 朝会 谬论!第360章 成军校阅第269章 袭营(下)第275章 入洛第703章 犍为之战(12)第433章 离心离德第790章 冬季攻势(16)第16章 阵战黄穰第827章 大戟士第126章 姑臧第508章 易水之战(4)第637章 河西第718章 犍为之战(27)第646章 两军云集第689章 天变第139章 朱儁请辞第715章 犍为之战(24)第306章 围堵孙坚第364章 钱币第711章 犍为之战(20)第803章 冬季攻势(29)第394章 仁义之师第284章 边军自述第188章 再归长安第35章 惨淡之状第528章 献计第244章 使者为谋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25章 白衣雪夜袭城第829章 争城(上)第402章 至离石第821章 雁门关外第338章 黄雀在后第796章 冬季攻势(22)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611章 张猛、王国第26章 破城溃敌第177章 美阳之战(17)第469章 文坊四宝第387章 界桥之战(上)第254章 三军云集第518章 蔡玑第871章 军议(下)第129章 城破第581章 御驾亲征第202章 溃兵百里第89章 安西将军、都乡候第231章 董氏小娘第443章 逃荒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第19章 家第793章 冬季攻势(19)第23章 蜀道难第823章 善后之事第309章 战局稍顿第482章 纷争再起第592章 应对第491章 安邑之变第929章 严、律、密、令第280章 并州牧丁原第800章 冬季攻势(26)第802章 冬季攻势(28)第372章 合纵连横(5)第161章 美阳会战(1)第262章 孟津会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