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村

太阳快要落山了,一道金色的光芒洒在崇山峻岭之上。

这是天陵山的余脉,属于洛州巩县的一片山区。

一条小河将群山一截两半,缓缓地流向北方,最后作为黄河一个不起眼的支流,流入洛水,流入大河,融入大海。

河水在夕阳余辉照射下,闪着粼粼的波光,如同无数的金色的精灵,随着轻微的晚风玩皮地跳动。

在小河的旁边,无数的青杉翠柏之间,有一个小村庄。

王画站在山岗上,看着山脚下这个村庄。

现在村中的村民开始做晚饭了,袅袅的炊烟升了起来,与傍晚升起的山霭绞在一起,一层层,一道道,化作了流动的云烟,在归林还巢的小鸟鸣叫声中,村庄便有了一丝仙境的感觉。

这里就是他的家乡,村中那一片高大的青砖褐瓦,在一片茅草屋中鹤立鸡群,哪里就是他的家!

他在这个家中整整生活了十二年。

这些年来,他亲眼目睹着这个家的繁荣衰落。

本来他家在这个村庄,甚至在这个乡里也算是一个有名的富裕家庭。在他这个身体的祖辈开始,就经营烧制陶瓷,到了他父亲手上手里已经有了三个窑洞。单是聘请的佣工就有近百个。可他这个便宜父亲开始玩乐,吃喝嫖赌,连生意都不顾,将窑洞的所有事务交给了管家处理。最后居然输得连三个瓷窑都卖了出去。

最让人好笑的是,买主正是这个管家——王家另一脉子弟。他有时候想,当初家境开始衰落时,三个窑洞报上来的账目,盈利都很少,是不是管家做了手脚。

手上没有了财产,这个便宜父亲戒赌了。本来王画以为他经过这一次经历,能改邪归正。可戒是戒赌了,三个窑洞拍卖,为了还欠下的高利贷,他父亲连最宠爱的艳丽小妾都转卖给了别人。在赌博上,父亲是醒悟过来了。可他脾气越来越大,动辄对王画,与王画的两个妹妹和姐姐打骂。

最让王画看不起的,他这个便宜父亲还以为自己是一个士族,什么事也不做,整天端着一个茶杯在村子里转悠。如果不是他的母亲与他的大姐辛勤劳动,王画都怀疑他的家人会不会全都饿死。

当然未必。

如果那样,他都不会顾得世人感到妖异,甚至他有自信,在他七岁家境中落时,都能将一家子养活起来!

实际上王画心里面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他前世是一个很有声望的烧瓷大师,也是一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本来都死了,那一刻他看到亲友在哭泣,病房外面还有许多记者在拍摄。他还想到,自己这一死,多少也算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闻吧。

然后一道闪电劈来,他陷入了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不知道过了多久,才悠然醒来。他在那一刻还感到了心脏的跳动。这是怎么一回事?然后脑袋巨大的痛疼传来,他发出一声哄亮的叫声:“哇!”

直到后来才知道自己的灵魂居然附身在一个刚分娩的婴孩身上,而且没有失去记忆。婴孩的脑容量是多大,又开发了多少?这么巨大的记忆与知识充填进去,他不痛疼才怪。

过了好久后,他才看到一个年轻的少妇,正与一名男子喜悦地看着他。他又看了看自己的身体,才确定下来,自己重生了。

那一刻,他作为一个唯物主义无神论者,都懵头了。

他立即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可声音传出去,却是一阵“咿呀”,自己才苦笑起来。一个才出世的婴孩,声带还没有发育成熟,怎能说出话来。

然后他就小心地看着这个世界,才知道自己来到了唐朝,而且是垂拱二年。此时睿宗迫于无奈,再次将政权让于武则天。武则天为了防止徐敬业的事情再次发生,重用来俊臣与胡人索元礼,朝堂里杀人如麻。

王画开始沉默不语。如果自己说自己从一千多年后的时代而来,会让人怎么想?不但如此,就是自己表现得太过反常,都有可能引起这些酷吏的嫉妒。那么只是是死路一条。甚至连一个痛快的死法都不要想,不用说是用火活活烧死。现在朝堂上刑讯的手段无比繁杂酷烈。最让人郁闷的,这些让人生不如死的刑讯手段让酷吏使用出来,武则天反而认为这些人是忠。于是天下官吏纷纷效仿。

他冷眼相观,直到十二年都悄无声息地过去。

这十二年中唐朝的朝廷发生了许多大事,最后连国号都让武则天改成大周。但这个山村依然很平静。唯一的大事就是他的家庭由盛转衰。但开始时,他的家庭情况还是十分好的,从祖辈起,王家也算是士族,更算是书香门第,连不成气的父亲——王迤,平时也喜欢捧着一本书颂读,以示他的与众不同。

在他出生第二年,他父亲王迤又纳了一名官妓为妾,这是因为徐敬业谋反,被牵连进去一个县尉的女儿。因为其父罪名“尚轻”,只有她的父亲被处斩,家中其余男子充军,女子纳入娼门做了官妓。虽然严酷,但总的来说,比流入岭南要好得多。后来王迤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这名女子,心动了,拿出重金将她赎了出来。到了第三年,王画的第一个妹妹出世。第四年,这名小妾也为王家增添了一个女儿。

表面上看起来,王家现在也算是欣欣向荣吧。然而王画冷眼旁观,却知道自己父亲这种游手好闲,正将王家推向一个深渊。果然没几年后,王家一步步地开始衰落。最后为了渡日,王迤再一次将他的小妾以十二贯的钱卖给了别人。要知道当时他为了赎这名艳丽的小妾,花了近一百多贯的钱。最后连三个窑洞也卖给了自己的管家,只剩下几十亩贫瘠的土地。

王画看到家境中落,但他一直没有出手。一是怕人感到妖异。二是现在即使自己确实有若干办法,使家庭的情况再度好转起来,可那又有什么作用,只是让父亲重新有了挥霍的本钱罢了。

实际上王画这种想法,主要还是来自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不解,以及心里面的畏惧与迷茫。其实也不必如此。在他前面有一个驼宾王七岁时就作出了《咏鹅诗》。这还不算最有天资的,王勃六岁能文,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时包综六经。十四岁就上书刘右相,文中说:辟地数千里,无益神封,勤兵十八万,空疲帝卒。警烽走传,骇秦洛之甿;飞刍挽粟,竭淮海之费。指出唐朝无谓的开边之过。刘祥道看后大为欣赏。也就在这一年,考中进士,被朝廷授于朝散郎之职。在他的后面还有一个牛叉的人物——李贺。他七岁时写的诗就将唐朝一班诗人吓了一大跳。韩愈听说了不相信,决定到他家看一下,说不定还会戳破一个骗局,于是约了皇甫湜一道去。

来到李贺家中,小家伙还扎着一对冲天小辨,跳来跳去,韩愈更不相信了。小家伙心想:“这两个老头子态度很不友好啊。我若写了别的诗,他们还是不相信,不如我就写这两老头。”于是写了一首《高轩过》: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这样的赞誉对韩来说,倒也马马虎虎,可对皇甫来说,未免让他多少有点脸红。韩愈听后大喜,连忙给他加冠礼。这是比较乱的,毕竟加冠要到二十岁,小家伙才几岁呢。但考虑到李的诗歌,让二十岁的青年诗人羞死一大半,也就不追究了。

只要王画不贪图虚名,在六七岁时凭借着前世的记忆,抄袭出《将进酒》《燕歌行》这些惊天大作,人们不会对他产生怀疑的。相反,只是认为又是一个天才诞生了。

但王画的另一个考虑却是对头的,无论他挣多少财产,因为年幼不能亲自掌管,也会让王迤挥霍一空。至于引起一些有心人的嫉妒,那也是必然的。

但是我今年十二岁了,也能自立了吧?而且我本身就对诗文赋画虽不能说是精通,可也懂得一些皮毛吧。应当是出世的时候了。王画想到。

“是时候了!”王画又说了一声,他的眼里闪着刚毅的光芒。说着,他牵着牛儿,缓缓向山下走去。

不过以前是冷眼相观,现在是选择入世,必然要决定以后自己要走的道路方向。我该选择什么样的一条道路呢?王画一边想着,一边摸了一下怀里的银饼子。狄相公送给他的这笔钱,就是象上天都来配合他出世一样!

钱啊,虽然是阿堵物,可离开了它还真不行。想想前世,为了求自己一幅作品,多少权贵豪贾,纷纷登门求拜,哪里象现在这样拮据!少年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

王画来到了村庄上。

一个羸弱的小姑娘站在村口,怯生生地看着他说道:“三哥,怎么到现在才回来?耶耶刚才到处找你。”

王画怜爱的在她头上摸了一下,这是他的四妹四凤,也就是父亲那个小妾所生的唯一子女。在他所有姐妹中,她甚至比他,比他大姐还可怜。虽然知道现在小妾所生的子女是庶出,在一些大家族中地位还不如亲近的仆人,可每次看到父亲对这个只有八岁的最小的妹妹暴打,他的眼里就闪露出怒火。

王画又冷笑一声。是不是回来晚了,又准备家法伺候?好吧,就让你最后再暴虐一顿吧!但这话没有对他四妹说。

王画缓缓牵着牛儿,来到家中,将牛栓好,进了家门。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父亲并没有象以前那样迎出来,先是怒喝,然后抄起家伙抽他。现在他父亲坐在客厅里,一脸的衰容。

不过王画很快就明白过来。在客厅里还坐着三位客人。

一个中年人,头戴着麻青幞头,身穿着暗朱色圆领窄袖元宝绸袍,腰里面束着一根走禽叠嶂翠玉带。气度富态俨然,显示着他身份与众不同。只是他看到少年到来,脸上露出一脸歉意。

侧首坐着一个青年,身上穿着青色胡服长衫,但绣着镶金丝绞边花纹,青衫的布料同样也是精美的绸缎缝制的。他手中还拿着一把纸扇,看着少年到来,脸上出现一丝傲慢与轻屑。

在他的旁边是一位小娘子,穿着拖地红罗的敝口胡衫,半掩暗雪,里面是一条湖绿胸围,脚蹬着一双浅黄色鹿皮软靴。头上梳着高高的螺髻,盖着一顶小巧的胡帽。

唐朝妇女穿着,在中国历代最为开放与暴露,一开始还好一点,因隋之旧,大多身着窄袖衫襦,下身着曳地长裙,综合了江南与胡服的某些特点。但到了最后,衣着越来越暴露,现在还有许多女子戴着幞头,外出时用一把团扇掩着脸孔。到了玄宗时代,靓妆露出,无复遮蔽,更是袒胸露臂,“长留白雪占胸前”,也就是说大半个胸脯露在外面。

她看着少年的神情,连傲慢似乎都略去了,只有浓浓的嘲弄之色。

PS:唐朝对父亲有耶耶,哥哥,大人三种奇怪的称呼,相互之间无论身份高低,称某,或者谦为仆,对官员称为使君或者职称。对姑姑也可以称为姊。自家主人为阿郎,少主人与青少年统称为郎君,或者某某郎。对自己妻子与自家小姐或者青年女子称呼为娘子,不一定单指对妻子的称呼,另外唐朝开始出现老公老婆的俚称。

另外本书中会有大量抄袭的诗文与本人所作的一些陋诗文,以及大量的工艺品。阅读时敬请注意。

第78章 各有算盘第100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二)第22章 偶像第58章 第一个锦囊第39章 可怜的孩子第33章 阴冷的黑衣第13章 我们看戏第75章 却月阵(上)第42章 太子第13章 墨第42章 咬吧第27章 夜探第61章 佳丽(二)第67章 小瞧了第14章 囧与雷(十)第57章 大人物第48章 贵品第62章 前骤第26章 反间第81章 决战白马寺(十)第17章 约战天下第6章 是母不能侮第64章 假死第10章 准备第104章 那一夜,洛阳满菊花(六)第95章 打东要西第2章 客人第81章 温柔乡第4章 学生第64章 高兴第31章 立誓第21章 龙上九霄(上)第29章 风云之战第74章 青岗岭之战第13章 约战天下第33章 错第85章 一访灵州第7章 我的孩子第21章 大神(上)第69章 射!第152章 赤箭粉第42章 咬吧第6章 开始第26章 县长来了(上)第7章 另外用心第57章 出炉第7章 小花第68章 躲猫猫第12章 朱先生第25章 迎第11章 囧与雷(七)第23章 血甲第146章 诚意第44章 酸(中)第50章 逆天而行第83章 嫩与捉第36章 人性的弱点第43章 太子第65章 四个机会第121章 猪突阵第89章 上官小婉的抗议(下)第107章 八方来贺第65章 口谕第38章 大笑第15章 约战天下第133章 字画第4章 宫宴第7章 大圣王第3章 我问你第57章 二郎第101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三)第8章 囧与雷(四)第51章 烫手的礼物第27章 风云之战第92章 打仗亲兄弟第18章 血甲第56章 大食窑、波斯陶第111章 太子第34章 风云之战第28章 还击第35章 莲花第29章 秦汉砖瓦第75章 决战白马寺(四)第56章 消失第77章 青岗岭之战第27章 县长来了(下)第136章 送第49章 担心第62章 最难消受第4章 谁谋反第16章 姐姐第19章 天津桥上一张纸(二)第26章 反间第22章 约战天下第29章 不速贵客(中)第42章 神仙?第48章 真爱(下)第44章 酸(中)第3章 吃豆腐第39章 忽悠
第78章 各有算盘第100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二)第22章 偶像第58章 第一个锦囊第39章 可怜的孩子第33章 阴冷的黑衣第13章 我们看戏第75章 却月阵(上)第42章 太子第13章 墨第42章 咬吧第27章 夜探第61章 佳丽(二)第67章 小瞧了第14章 囧与雷(十)第57章 大人物第48章 贵品第62章 前骤第26章 反间第81章 决战白马寺(十)第17章 约战天下第6章 是母不能侮第64章 假死第10章 准备第104章 那一夜,洛阳满菊花(六)第95章 打东要西第2章 客人第81章 温柔乡第4章 学生第64章 高兴第31章 立誓第21章 龙上九霄(上)第29章 风云之战第74章 青岗岭之战第13章 约战天下第33章 错第85章 一访灵州第7章 我的孩子第21章 大神(上)第69章 射!第152章 赤箭粉第42章 咬吧第6章 开始第26章 县长来了(上)第7章 另外用心第57章 出炉第7章 小花第68章 躲猫猫第12章 朱先生第25章 迎第11章 囧与雷(七)第23章 血甲第146章 诚意第44章 酸(中)第50章 逆天而行第83章 嫩与捉第36章 人性的弱点第43章 太子第65章 四个机会第121章 猪突阵第89章 上官小婉的抗议(下)第107章 八方来贺第65章 口谕第38章 大笑第15章 约战天下第133章 字画第4章 宫宴第7章 大圣王第3章 我问你第57章 二郎第101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三)第8章 囧与雷(四)第51章 烫手的礼物第27章 风云之战第92章 打仗亲兄弟第18章 血甲第56章 大食窑、波斯陶第111章 太子第34章 风云之战第28章 还击第35章 莲花第29章 秦汉砖瓦第75章 决战白马寺(四)第56章 消失第77章 青岗岭之战第27章 县长来了(下)第136章 送第49章 担心第62章 最难消受第4章 谁谋反第16章 姐姐第19章 天津桥上一张纸(二)第26章 反间第22章 约战天下第29章 不速贵客(中)第42章 神仙?第48章 真爱(下)第44章 酸(中)第3章 吃豆腐第39章 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