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忠言逆耳

虽然大总统的称谓已经跟了袁世凯好几年,但这会儿听起来已经觉得别扭和刺耳了。不过他依然保持着心平气和,应声让荫昌进来。

“午楼,何事?”

“段总长在前厅求见。”

“哦?是吗?这些日子也没见芝泉有什么动静,今日反倒过来找我。也罢,该交代的始终是要有一个交代,去请他进来吧。”袁世凯先是嘀咕了一阵,随后不疾不徐的吩咐道。

“大总统,段总长今天的情绪似乎不太好,您最好还是别见了。”荫昌没有急着离去,反而语重心长的提示道。

“哦,无妨,芝泉又不是别家的人,没什么好避讳。你去带他过来吧。”袁世凯脸色稍微有了一些变化,不过仍然坚持前见的说道。不得不承认,如今最让他感到头疼的并不是南方那些革命党,恰恰是自己手底下的这几个亲信心腹。他甚至不能确定这些人现在还能算是自己的亲信心腹了。

“是。”荫昌无奈,最好转身又退出了书房。

过了几分钟后,荫昌再次返身回来,带着段祺瑞走进了袁世凯的书房。

后院书房因为考虑私人居所,一般是不许外人随意进出。即便是像段祺瑞这样的亲信,平日里也尽量不会选在这边见面。

段祺瑞才刚刚进门,书房内便多了几分冰冷的气息。只见他阴沉着一张脸色,并没有身穿礼服,而是一身泛旧的便装,清瘦的身子骨站在那里颇显出几分寒酸,但是一股子军人坚毅不拔的风范却依然挥之不去。

袁世凯蹒跚的站起身来,示意荫昌先行退下,然后自己热情的走上前亲自去迎段祺瑞。

“芝泉,早上叫你同去瀛台你偏偏不去,这会儿怎么舍得来看我这个老头子了。”

“今日项城已经接受劝进,择日便会登基称帝,我这个老友这会儿可是要下跪请安了。”段祺瑞脸色不改,充满揶揄之味的说道。

“唉,瞧你这话说的。你我是何交情?满说如今还没有登基,即便今后登基我也必会废除封建时期的那一套陈规陋矩。来来来,先来坐。”袁世凯听到段祺瑞这么说,心中已经猜出了对方的来意,虽然有所不愉快,但还是佯装出一副热情之态,拉着段祺瑞到书桌前落座。

“项城,你何苦非要有这样的歪心思,如今你坐这个大总统已是受万人敬仰,哪怕你把这大总统的任期改成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四十年,都无妨,但是当皇帝一事你却是太糊涂了。”段祺瑞是很念旧的人,骨子里也有一种旧式的忠诚,昔日他与袁世凯交情不浅,一直对其心怀知遇之恩,即便如今虽然略有不同政见,可也没有改变自己对袁世凯的立场。他看到袁世凯还能对自己热情,于是也渐渐收起了黑脸,改为语重心长的劝导。

袁世凯低沉的吁出一口气,脸色渐渐显出不悦,却没有与段祺瑞辩驳的意思。

段祺瑞反对帝制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而他本人在这件事的立场上业已坚持了两三年,如今帝业大功告成,怎么可能因为段祺瑞的反对而放弃?

“或许如今国内有了一些呼声,让项城你觉得大事可定,但是你可知道眼下国家正值需要稳定发展,推行帝制只会让眼下的局势更加不堪,徒增发生变故的风险。外面那些鼓吹的话别人不清楚,我段祺瑞却是心知肚明,什么改变国体可以加快国家统一,可以促成中央集权,还能使我中华进步发展,这些都是胡说八道的话。西南诸省早就蠢蠢欲动,如今又与孙文党人纠缠在一块,国将生变,全是因为项城你的一己私欲作祟!”

段祺瑞卯足了气力,郑重其事的说了一大堆见解。

袁世凯眉宇渐蹙,冷着声音说道:“你顾虑的实在太多了。岂不说帝制是民心所向,再说西南诸省宵小之徒,根本不足畏惧,我正是要趁他们此次意图兴风作浪之际,挥兵南下,一举消除这些隐患。”

段祺瑞缓缓的摇了摇头,近乎悲愤的说道:“难道你竟是这般看待国内局势?别说西南诸省的威胁不容小视,只说我们北洋内部业已有风吹草动之势。黎元洪、梁士诒、杨度这些人,全部都是要置项城你于死地,你却还茫然不知!”

袁世凯懊恼的说道:“芝泉,瞧瞧你都说的什么话!什么叫置我于死地?简直是胡闹。”

段祺瑞捏紧拳头,咬牙切齿的说道:“好好的人不做,偏偏要做鬼,竟是什么样的鬼迷心窍,项城你非要当这个皇帝。自古忠言逆耳,我段祺瑞话说的不好听,却不像那些阿谀之徒只为一时攀附而不顾项城你百世的英名。今日我便直言,中华革命党和西南军阀只不过是导火索,咱们北洋真正是要毁于萧蔷之内!”

这话已经说的十分严重,已然触碰到袁世凯的底线。

袁世凯本来心情很后,偏偏是那句“好好的人不做,偏偏要做鬼”,一下子勾起了他最忌讳的“袁氏一族阳寿不过六十”的咒言,顿时心中冒起了三丈怒火。他没有再给段祺瑞好脸色,直接不掩怒火的说道:“我就是做了这个鬼,也要穿着一身龙袍。如今帝业已定,芝泉你毋须再劝,今后你若还为这件事来扰我,我依然是如此态度,索性不见为好。”

段祺瑞情绪激动起来,霍然跃起身冲着矮墩墩的袁世凯吼道:“既然大总统执意如此,我段祺瑞不便再规劝下去,索性不见也好,我段祺瑞就此便辞了陆军总长一职,省的与一些乌七八糟的人同流合污。”

他这番话中“乌七八糟的人”本意是指黎元洪、杨度等人,但是袁世凯却以为是在说自己,当时心中怒火更盛。

想起近几年段祺瑞便屡屡蛮横,袁世凯早就积怨已久,只不过一直碍于旧情和外界言论所以才没有公然与段祺瑞翻脸。现在既然是段祺瑞自行提出辞职的要求,他正好有了一个台阶可下,于是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冷哼哼的说道:“芝泉你也年事颇高,确实应该好好颐养天年。如此,我便准了你的辞呈,日后我会让财政部每个月拨予五万元给你用作养老。”

段祺瑞胸口剧烈的起伏,双眼中尽是失望和不满,他肚子里原本还有许多发泄的言论,可是事到如今已然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最终,他用昔日的旧礼向袁世凯拱了拱手,丢下一句:“大总统,保重。”随后迈着大步夺门而出,头也不回的消失在走廊拐角处。

等到书房空无一人时,袁世凯情绪一下子又冷静下来,望着段祺瑞离去的地方,心中竟有几丝失落的情愫。他脑海中快速浮想起小站练兵时的许多场景,对比眼下人去楼空,的的确确是徒增了几分凄凉。他自信对段祺瑞的性格十分了解,也因此又有了一些后悔之意。

成大事者,岂能如此多愁善感!暗暗叨念了一句,袁世凯最终恢复了冷峻的脸色,没有再为段祺瑞的辞职多过伤脑筋。

第36章 ,趁势而为第47章 ,陆军部令第97章 ,另有剖析第58章 ,鄂州对话第88章 ,军政发展第87章 ,以身涉险第62章 ,青年北洋第31章 ,突发事件第41章 ,当众翻脸第35章 ,刀俎鱼肉第44章 ,对话叔父第63章 ,北京夜谈第58章 ,背后杀出第23章 ,顺势而为第50章 ,叔父认侄第98章 ,一九一四第38章 ,战后善后第86章 ,给下马威第28章 ,虚情假意第64章 ,杨度试探第9章 ,玄机暗喻第68章 ,局势突变第85章 ,见何其巩第54章 ,购置军火第55章 ,前往保定第78章 ,突然而见第6章 ,不留俘虏第18章 ,一时冲突第59章 ,约定与会第22章 ,滦州交代第93章 ,郑州事变第21章 ,正式军官第36章 ,俘周宝林第91章 ,唐海重工第23章 ,见张镇芳第76章 ,各有活动第120章 ,突然南下第26章 ,高顺消息第77章 ,神秘来宾第74章 ,张家送别第78章 ,矿务公司第75章 ,三两天内第64章 ,临时告诫第12章 ,栽赃嫁祸第31章 ,远在昌黎第42章 ,府院巧遇第70章 ,扩编军队第78章 ,推举出山第15章 ,讨论武器第68章 ,行将开战第5章 ,进谏工业第59章 ,安山丧礼第68章 ,返回保定第89章 ,先入铺垫第119章 ,八月之初第54章 ,购置军火第20章 ,郑州军事第70章 ,南下筹备第32章 ,突然变起第56章 ,奇袭湖南第47章 ,会众豪绅第54章 ,借机靠拢第73章 ,谘议之事第119章 ,八月之初第23章 ,临行安排第111章 ,孝感硬战第69章 ,实业之想第87章 ,着手解决第9章 ,内部矛盾第21章 ,军事部署第63章 ,招募改制第43章 ,新春正月第21章 ,公所典礼第2章 ,进攻丹东第66章 ,所谓顾虑第25章 ,天津寓居第94章 ,防线告急第12章 ,各有部署第18章 ,大学拜访第7章 ,阶段总结第68章 ,返回保定第75章 ,北洋态势第17章 ,强化民兵第9章 ,玄机暗喻第65章 ,说赵山河第17章 ,调派入豫第55章 ,车站送行第98章 ,新的线索第81章 ,大转折点第68章 ,返回保定第93章 ,大胆之举第26章 ,声东击西第78章 ,淮安部署第10章 ,小年宴会第15章 ,讨论武器第12章 ,故设伏击第115章 ,长远打算第84章 ,长江之西第78章 ,淮安部署第94章 ,绑架之案
第36章 ,趁势而为第47章 ,陆军部令第97章 ,另有剖析第58章 ,鄂州对话第88章 ,军政发展第87章 ,以身涉险第62章 ,青年北洋第31章 ,突发事件第41章 ,当众翻脸第35章 ,刀俎鱼肉第44章 ,对话叔父第63章 ,北京夜谈第58章 ,背后杀出第23章 ,顺势而为第50章 ,叔父认侄第98章 ,一九一四第38章 ,战后善后第86章 ,给下马威第28章 ,虚情假意第64章 ,杨度试探第9章 ,玄机暗喻第68章 ,局势突变第85章 ,见何其巩第54章 ,购置军火第55章 ,前往保定第78章 ,突然而见第6章 ,不留俘虏第18章 ,一时冲突第59章 ,约定与会第22章 ,滦州交代第93章 ,郑州事变第21章 ,正式军官第36章 ,俘周宝林第91章 ,唐海重工第23章 ,见张镇芳第76章 ,各有活动第120章 ,突然南下第26章 ,高顺消息第77章 ,神秘来宾第74章 ,张家送别第78章 ,矿务公司第75章 ,三两天内第64章 ,临时告诫第12章 ,栽赃嫁祸第31章 ,远在昌黎第42章 ,府院巧遇第70章 ,扩编军队第78章 ,推举出山第15章 ,讨论武器第68章 ,行将开战第5章 ,进谏工业第59章 ,安山丧礼第68章 ,返回保定第89章 ,先入铺垫第119章 ,八月之初第54章 ,购置军火第20章 ,郑州军事第70章 ,南下筹备第32章 ,突然变起第56章 ,奇袭湖南第47章 ,会众豪绅第54章 ,借机靠拢第73章 ,谘议之事第119章 ,八月之初第23章 ,临行安排第111章 ,孝感硬战第69章 ,实业之想第87章 ,着手解决第9章 ,内部矛盾第21章 ,军事部署第63章 ,招募改制第43章 ,新春正月第21章 ,公所典礼第2章 ,进攻丹东第66章 ,所谓顾虑第25章 ,天津寓居第94章 ,防线告急第12章 ,各有部署第18章 ,大学拜访第7章 ,阶段总结第68章 ,返回保定第75章 ,北洋态势第17章 ,强化民兵第9章 ,玄机暗喻第65章 ,说赵山河第17章 ,调派入豫第55章 ,车站送行第98章 ,新的线索第81章 ,大转折点第68章 ,返回保定第93章 ,大胆之举第26章 ,声东击西第78章 ,淮安部署第10章 ,小年宴会第15章 ,讨论武器第12章 ,故设伏击第115章 ,长远打算第84章 ,长江之西第78章 ,淮安部署第94章 ,绑架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