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

bookmark

“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对祖宗能够“致敬”,最重要的是自己“修身慎行”。“修身”就是把身上的错误、毛病、习气修正过来,断恶修善,成就自己的德行,这叫修身。“慎行”是还没有犯错误时要非常的谨慎、小心,不可以去犯,每天都以恭敬之心、谨慎之心做事,哪怕是细节上的行为,都不可以疏忽,不可以放逸。

古人讲:“细行不矜,终累大德。”细节上面如果不认真、谨慎去防范,日久天长积小恶就成大恶,就会让本来的大德行受到亏损。所以古人讲:“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都是每日要下检点反省功夫,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观照自己的言行,乃至起心动念。想到有没有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祖先?一个真正有孝心的人,他就会处处想到自己一言一行是否辱没了父母、祖先的声誉,所以他能够“修身慎行”。

有这样一句批评的话:“这个孩子一点家教都没有。”古人看来这是非常大的耻辱,“没有家教”,就是污辱他的父母、祖先。他没有德行,不但是自取其辱,而且把父母、祖先都辱没了。人家会想,有其父必有其子。古人处处都为自己的家族着想,所谓以家为本,不是以自己个人为本,所以他所想的就是如何不辱没祖先的声名,如何能够光耀门楣,让自己的父母、祖先荣耀,有这份心,他立德修业必定能够有所成就。

唐玄宗《御注》:“天子虽无上于天下,犹修持其身,谨慎其行,恐辱先祖而毁盛业也。”“天子”就是国家领导,虽然是万民之上,“无上于天下”,天下人他是至高无上的,地位、富贵都是万人之上,但是不可以有骄慢之心,还需要“修持其身”,身有过恶必当驱之。把自己身上的过失、毛病、错误,要去除干净,每天都检点过失,每天就能够有进步。如果今天从早到晚下来,没反省到一天的过失,那这一天就没有进步。人没有成圣人之前,必定有很多过失,要天天的反省、改过,真正的圣人也是通过不断的改过而成就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等把过失都改完了,一丝毫过恶都没有了,就成圣成贤了。所以“修持其身”,不论地位高低贵贱,人人都要做。

◎谨身口意防贪嗔痴

“谨慎其行”,还没有犯的过恶,也要非常的谨慎,防范于未然。“行”包括身、口、意这三种行为。眼睛、耳朵都不接触那些污染,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心里常存道德、仁义、礼,用圣贤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每一言、每一动。“谨慎”,凡是不符合圣贤教诲的,就不能做、不能看、不能听,甚至不能想。“谨慎”不仅是身、口的造作,而且要在起心动念处防范,这才是真正的谨慎。

身体不能造杀、盗、淫,杀生、偷盗、邪淫。什么是杀生?杀害一切众生的生命这叫杀生。动物都不能杀,更何况人?而且这个杀生在念头里都不能有,如果有杀的念头,虽然身体还没行动,已经算是造了杀生的这一条业。真正的圣人、君子,对自己的心负责,就是样样都以良心做标准,良心是人人本有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偷盗就是别人不同意,或者未经允许,拿了就是偷盗。不仅身体不能偷盗,心里连偷盗的意念都没有,甚至连占人便宜的意念都没有,谨慎其行。

戒邪淫,就是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些事不能去做,连念头都不能有,做一个正人君子。心里没有邪思,没有那种贪欲,有贪欲就有苦,所谓欲为苦本,所以圣人让我们谨慎其行,让我们守规矩!为的是让我们离苦得乐。

口不能够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的过失。妄语就是说骗人的话,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两舌就是说人是非,背地里说人的坏话,挑拨离间;恶口就是说骂人的话、粗鲁的话、伤害别人的语言;绮语是花言巧语,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甚至是一些无聊的、低级的玩笑等等。

身、口这些不好的行为我们都要努力戒掉去除。

意念上不能够有贪、嗔、痴。贪是贪欲、贪婪、贪得无厌,君子之所以跟小人不一样,就是君子无贪,“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讲求的是道义,小人贪求的是名利,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只求道;嗔恚是心有不满、有怨恨、有不平,生气、嫉妒,包括傲慢,稍不满意就大发雷霆等等,这是一种大烦恼;痴,愚痴,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迷在眼前的境界里面,不懂因果,不知道要积功累德,要孝敬父母、恭敬祖先,一天到晚糊里糊涂,悠悠度日,甚至造作不善,辱没了先祖,毁坏了“盛业”,盛业就是盛大的家业。

所以要把贪欲、嗔恨、愚痴都放下,恢复我们的本性本善。

◎天子庶人一理同源

这里唐玄宗是讲天子,实际上每个人都适用,因为自己不能够修持其身,谨慎其行,就会让父母、祖先蒙羞。自己没有德行,福报也就没有了,就不能够延续祖先留下来的家业。这些家业是祖先积功累德、辛苦经营而成就的,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德行,把它毁于一旦,这就是大不孝。

就像古代的一个王朝,如果皇帝是昏君,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不能够修身慎行,或者是好听谗言,损害忠良,最后导致王朝被推翻,让祖先遗留下来的家业毁了,这就是大不孝。要使家业能够延续长远,重要的是在家庭里教育后代,让后代子孙从小就受到良善的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孝道的教育。所以他凡出一言、行一事,都会非常谨慎,看自己是否对得起父母祖先,是否能够保家护国。

第168章 下位而乱 刑律制裁第190章 敬兄弟悦 恭行悌道第88章 老实顺亲 成功捷径第86章 断恶修善 了凡成圣第139章 父严远子 问一得三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亲第14章 持戒有定 学业早成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应道交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礼义第174章 亲权处分 治罪不孝第199章 中华文化 家教为根第142章 亲而有礼 爱渐成敬第94章 博士重孝 节俭舍受第78章 志道修德 回归本性第49章 老实孝亲 真实受益第244章 实学活用 如法教化第132章 一心恭敬 家国同理第50章 宇宙一体 爱人如己第232章 服饰华丽 内心不安第97章 蔡顺拾椹 孝感盗贼第216章 礼敬自然 顺应天地第73章 骄奢淫逸 富贵难保第116章 三才(2)第5章 天经地义 法宝民行第171章 丧亲致哀 祭祀严肃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肃而成(2)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学善导第182章 海口监狱 教化显著第243章 孝无终始 人初一体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资助学第130章 礼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39章 有机素食 大孝国民第68章 灾难当前 同心祈愿第68章 灾难当前 同心祈愿第37章 身德并重 扬名显亲第69章 诸侯第217章 诚则明矣 明则诚矣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第25章 成书宗旨 时代背景第56章 自行爱敬 慕化天下第198章 广扬名第47章 天子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圣贤第97章 蔡顺拾椹 孝感盗贼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见他过第22章 子承亲志 继往开来第182章 海口监狱 教化显著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谐第216章 礼敬自然 顺应天地第166章 在丑不争 和顺从众第173章 五刑第225章 退而省思 忠谏改过第128章 孝治第48章 游学海外 怀亲念亲第187章 圣人之礼 反求诸己第36章 生全归全 不毁有终第24章 曾子请益 夫子述作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205章 几谏父母 见志不从第7章 宇宙本体 自性为道第186章 人伦有序 尽孝守礼第24章 曾子请益 夫子述作第211章 谏而尽诚 正气浩然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圣贤第152章 陈毅元帅 赤子事亲第105章 公赋充盈 私养不缺第22章 子承亲志 继往开来第237章 觉悟生死 毁不灭性第190章 敬兄弟悦 恭行悌道第42章 行孝立德 当下显亲第110章 孝无终始 超越时空第82章 言语有失 因果自负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诚神助第158章 文王侍父 行色有忧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贵第34章 契入境界 当机受益第35章 领袖德教 爱民大孝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见他过第91章 安亲尽忠 流芳百世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复礼第84章 再三述及 谨慎言行第205章 几谏父母 见志不从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圣贤第146章 悖德悖礼 招感灾殃第138章 榜样示范 德教推行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第93章 忧乐为公 圣贤示范第164章 居上不骄 谦敬临下第159章 菏泽孝子 创造奇迹第136章 详解配天 深体圣意第228章 丧亲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2章 本经概要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圣贤第172章 贤母慈悲 捐献独子第148章 立德行义 大众效法第222章 至诚孝悌 无所不通第93章 忧乐为公 圣贤示范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资助学
第168章 下位而乱 刑律制裁第190章 敬兄弟悦 恭行悌道第88章 老实顺亲 成功捷径第86章 断恶修善 了凡成圣第139章 父严远子 问一得三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亲第14章 持戒有定 学业早成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应道交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礼义第174章 亲权处分 治罪不孝第199章 中华文化 家教为根第142章 亲而有礼 爱渐成敬第94章 博士重孝 节俭舍受第78章 志道修德 回归本性第49章 老实孝亲 真实受益第244章 实学活用 如法教化第132章 一心恭敬 家国同理第50章 宇宙一体 爱人如己第232章 服饰华丽 内心不安第97章 蔡顺拾椹 孝感盗贼第216章 礼敬自然 顺应天地第73章 骄奢淫逸 富贵难保第116章 三才(2)第5章 天经地义 法宝民行第171章 丧亲致哀 祭祀严肃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肃而成(2)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学善导第182章 海口监狱 教化显著第243章 孝无终始 人初一体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资助学第130章 礼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39章 有机素食 大孝国民第68章 灾难当前 同心祈愿第68章 灾难当前 同心祈愿第37章 身德并重 扬名显亲第69章 诸侯第217章 诚则明矣 明则诚矣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第25章 成书宗旨 时代背景第56章 自行爱敬 慕化天下第198章 广扬名第47章 天子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圣贤第97章 蔡顺拾椹 孝感盗贼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见他过第22章 子承亲志 继往开来第182章 海口监狱 教化显著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谐第216章 礼敬自然 顺应天地第166章 在丑不争 和顺从众第173章 五刑第225章 退而省思 忠谏改过第128章 孝治第48章 游学海外 怀亲念亲第187章 圣人之礼 反求诸己第36章 生全归全 不毁有终第24章 曾子请益 夫子述作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205章 几谏父母 见志不从第7章 宇宙本体 自性为道第186章 人伦有序 尽孝守礼第24章 曾子请益 夫子述作第211章 谏而尽诚 正气浩然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圣贤第152章 陈毅元帅 赤子事亲第105章 公赋充盈 私养不缺第22章 子承亲志 继往开来第237章 觉悟生死 毁不灭性第190章 敬兄弟悦 恭行悌道第42章 行孝立德 当下显亲第110章 孝无终始 超越时空第82章 言语有失 因果自负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诚神助第158章 文王侍父 行色有忧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贵第34章 契入境界 当机受益第35章 领袖德教 爱民大孝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见他过第91章 安亲尽忠 流芳百世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复礼第84章 再三述及 谨慎言行第205章 几谏父母 见志不从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圣贤第146章 悖德悖礼 招感灾殃第138章 榜样示范 德教推行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第93章 忧乐为公 圣贤示范第164章 居上不骄 谦敬临下第159章 菏泽孝子 创造奇迹第136章 详解配天 深体圣意第228章 丧亲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2章 本经概要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圣贤第172章 贤母慈悲 捐献独子第148章 立德行义 大众效法第222章 至诚孝悌 无所不通第93章 忧乐为公 圣贤示范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资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