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四梵行3

悲心是慈爱最佳的出发点。如果唤醒了自我对他人的真情、深刻体会他人遭遇的困难情形,设想可能会发生的情况,那么,就不再会觉得事不关己,而能够对他人产生慈爱。

不过再次强调的是,我们无须去区分人们与其所遭遇的事情之间的差异。通常我们只会对与自己较为亲近的人产生悲心,他们可能与我们是属于相同的团体、宗教、国家、邻里或相同的俱乐部,无论是什么相同,反正就是我们所感兴趣的。有些事我们称呼为“我的事情”,这就是造成“分别心”的原因。分别心区隔了我们彼此,无论走到哪里,这种分别心都一直存在,这也造成了人世间所有的争执。

有恐惧就不会有悲心。人们彼此之间的区隔,是基于我执。这个“我”,就是我们一直不断保护以及防卫的“我”。“我”会感受到威胁,但是,对于这个人们所不甚了解的“我”,竟然会时常感受到威胁。人们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我”是谁,所知道的只是伴随着恐惧、对于“我”的威胁。而有恐惧就不会有悲心,因为恐惧是建立在憎恨上。我们只会对不喜爱的事物产生恐惧,对喜爱的事物是不会有恐惧的。心中的恐惧越多,悲心就越少。恐惧也总是建立在自我的观念上。阿罗汉就是完全没有了恐惧,悟道者心中是不会存在恐惧的。对悟道者而言,体悟到万法本身无有实际,因而无所得也无所失,就无所谓恐惧了。越多的自我,就有越多的恐惧,恐惧黑暗、恐惧小偷、恐惧恶劣天气、恐惧未来等等种种的恐惧。恐惧总是建立在保护这属于幻想的“我”之上,我们越想要保护这个“我”,就越不能拥有悲心。

当然,悲心可能只是口惠而实不至。我们能假装有悲心——大部分人非常擅长假装。有一次,一位驯象师的儿子,名为裴撒(pessa),来拜访佛陀说:“于大象。我了无疑惑,我了解大象想做什么,就真的会去实行,大象们的意图我能了解,只要掌握了意图,它们就会听从我的指挥。但是对于人,我有许多疑惑,人们总是说一套做一套。”佛陀回答说:“你说得没错,因为象群居住在世间的丛林,但是人们却身处在内心的丛林里。”人们说是一回事。想的和做的却又是另外一回事,最糟糕的是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总是认为事情应该怎么做,会认为这是民俗、习惯或传统,但是我们却不彻底地检视我们的思想、说法或行为。

只有当我们一丝不苟地检视自己,或许我们就能够了解佛陀教导的内容。对于我们每一位的问题。佛陀都有相当深入的说法。表面上看起来我们都有不同的外貌,而且好像也是有不同的观念和想法。表面上在人们之间似乎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但是根本上,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以相同的方式出生,而且我们都是追寻着相同的事物,想要达到相同的目标。我们都武断地认为,在人们之间有所差异,这全部都是建立在“自我”的观念之上。

每位懂得思考的人。都会惋惜在国际间没有真正和平的事实。每个人都想要世界和平,然而这显然从未发生过,在这个世纪内,各地始终都存在着战争。每个国家都耗费庞大的精力、金钱和人力来建构巨大防卫系统。只要人们稍有不友善的举动,或是稍有侵犯领空海域的时候,防卫系统就会摇身一变而成为攻击系统。这种行为常被合理化评论为:“我们为了保卫所有的国民、必须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裁军仅仅只是一种希望和祈祷。不能成为事实。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裁军要从每个人的内心开始,否则真正的裁军将无法实现。

大体而言,防卫和攻击的戏码,常常在我们身上上演,我们常常为了自我的假象而防护。如果有人斜眼瞪我们。对我们不够重视、不够珍爱,甚至于责备我们的时候,防卫系统就摇身一变而成为攻击系统。合理的说法是我们必须防护这个自我,“国家”就是“我”,所要保护的国民就是“自我”。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自我防护,所有的国家当然也就如此防卫。除非每个人从自己开始改变,否则不能期望这个世界会有所改变。因此我们必须从自己内心做起,为世界和平尽一分心力。只要我们将自我去除,和平才可能实现,而自我的去除,必须要一丝不苟地审断我们内心的世界。

解脱不是知识,而是感受。给念头一个称呼,也是达成此目标的方法之一。借此人们终会发现,自己将心思浪费在何种废物上。如此,则对于有关个人本身,以及理想才华的宏伟抱负就会减少。

坦然面对自己的另一面,就是承认自己无法处理负面的情绪。承认自己总是在追寻满足感官的欲乐,才有可能稍微地去除少许的自我。唯有如此,悲心才有可能生起——真实的悲心,不只是字面上而已。嘴巴说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每个人都可以朗朗上口,连六岁以上的小朋友都能够背诵〈慈悲经〉。这些话听起来都很美好,但如果只是说说而已,能有什么作用呢?就算一直重复读诵,这些文字也不可能带给我们一丝感觉。因为,感觉就在我们生活的周遭,这就是了解自己的感觉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了。我们相信自己依着思想而活,事实却不然。虽然先有感觉,不过反应随后就到;接着思考的过程为反应辩护。

因此,了解我们的感觉,是极度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如果我们不去感受,又如何能知道慈爱或悲心的真义呢?如果我们不去感受,或许我们能够大致上知道一点点,但是如何能够化为实际行动呢?“解脱”不是“知识”,而是“感觉”。每个人都感觉到有“我”,都知道自己的名字,而且,每个人更是感觉到,名字是专属于这特别的“我”。人能感觉到有“我”。因此,为了要成就“无我”,也必须要感受“无我”。

悲心是内心的一种感觉,他不需要特别的理由或条件。悲心可以是完全无条件的。悲心的生起,不必等待特别场合的出现,譬如有人心情陷入悲剧般的情节,或者是身体病痛带来剧苦。如果我们必须等待某些场合才能唤醒内心的悲心,那么悲心就如同是一个开关,而且可能关的时候远比开的时候多,这样就不算是拥有悲心。真正的悲心——如同慈爱的心——因为体会出众生都在受苦,所以无时无刻都感受到悲心。悲心隐含于佛陀所教导四圣谛的苦谛之中。无人能够幸免于苦,因为生活——存在——本身就是苦。这并非意味着悲剧,而是表示世间上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包含着冲突、刺激和无止境的欲求更多、欲求保有或欲求转变。除了阿罗汉之外,绝大多数人都放不下一切贪欲。因此,悲心是要随时保持,而不是只有当悲剧降临在人们身上的时候才唤醒的。

这种为求利益众生的感觉,是达成去除“自我”的唯一可能。人们普遍存有的自私。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因为每个人都一样地自私,没有人能够真正地为他人着想。如果真有能够为他人着想的人,必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物而受到拥戴。因为由内心流露出的慈爱和悲心,能够为众生与乐拔苦,化解人世间的忧愁和荒谬。然而,绝大多数人们都缺乏慈爱和悲心,因此在他们心中。真正的快乐也就几乎不存在。心中的慈爱和悲心,是所有真实快乐的根源,因为二者能够去除“自我”。任何人只要还有一点点自私就无法拥有快乐,因为自我的贪欲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我们永远无法了结所有的问题,总是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但是,当我们抱持着随缘的心态。就能引导着自己的心念,去战胜所有的欲望。此时,每位众生都是主角,不但能够认清普遍性的苦,也能了解属于自己的苦楚并没有特别之处。此二者只是全体存在的一部分。因此,就会生起为自己也为众生的无量悲心,而决定得到度脱一切苦厄的力量。

何谓随喜心?有这样一个故事——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师傅,草地没草了好难看哪!我们什么时候撒点草种子吧?”小和尚向师傅建议。

师父挥挥手说:“随时!”

有一天,师父上街买了一包草籽回来,吩咐小和尚去禅院的草地播种。

播种的时候秋风窄起,草籽边撒边飘,小和尚着急了:“师傅,不好了,好多种子被风吹飞了”。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刚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在草地上开始啄食。小和尚一看急得跳脚,赶紧跑去报告师傅:“ 不得了了,种子被小鸟吃了!”

“没关系,小鸟饿了就让它们吃吧,不过,小鸟消化不了种子,种子只要落地在别处也一样可以发芽”师父说: “ 随处! ”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的庭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嫩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了点头说了两个字:“随喜!”

随时,随性,随处,随缘,随喜,讲的是一种状态,不刻意,不强求,顺其自然。而随喜心则是一种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急,不燥,本着一颗平常心。自己看不惯别人只能说明自己修养不够,所以还需慢慢修炼,等什么时候完完全全拥有一颗随喜心了,才会活出一种超我的境界来。

第89章 食以知心地第4章 心想事成的能力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6章 尊重一份独立的生命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77章 内在财富与外在财富1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4章 选择第26章 相由心生第119章 改命,从孝养父母开始第37章 点亮接纳的明灯第35章 读书会1第23章 癔症第86章 提升孩子感官经验第24章 撞客第3章 灵性修行周期第70章 找回自我第83章 四梵行2第46章 父母是祸害?第121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2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46章 有一种女人嫁给谁都幸福第42章 当依恋型人格遇上孤独型人格第21章 轮回5第26章 相由心生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6章 尊重一份独立的生命第96章 与父母和解第7章 和生命签下一个契约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4章 梦魇2第69章 慈悲喜舍(2)第21章 与天力的第一次会面第33章 打开自己内在的力量第31章 新年大聚会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15章 苏格拉底之死第11章 谦卑的修行第16章 不可忽视的阴性能量3第56章 罪孽清理第37章 处罚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15章 苏格拉底之死第14章 不可忽视的阴性能量第14章 不可忽视的阴性能量第40章 虚与实第14章 幸福之旅5第70章 慈悲喜舍(3)第15章 苏格拉底之死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50章 “定家神针”第28章 如法求财第1章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第4章 选择第36章 净土情怀2第20章 轮回4第98章 允许孩子爱你第8章 来到这个世界是我的选择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17章 领受自然的恩典2第17章 滋养自己第1章 爱的语言第7章 渡第42章 心理咨询师心中的道第21章 疗愈故事第7章 月淡烟深听牧笛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软存活第15章 苏格拉底之死第42章 心理咨询师心中的道第101章 佛眼看爱情第7章 得与失的修炼第21章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第59章 吸引高灵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9章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第1章 回归自性的圆满第97章 与孩子一起创造共同的幸福时光第32章 太极高手杨师傅第12章 渡5第11章 真正的快乐第57章 明心见性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第三 卷前言空灵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48章 负责与允许第22章 我是谁第101章 佛眼看爱情第105章 分清三件事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纳第8章 新任务第33章 打开自己内在的力量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纳第84章 四梵行3第26章 相由心生第11章 操纵也可以这么美第1章 文战精灵女儿第67章 内在顽皮的小姑娘2第44章 给孩子正能量第24章 衣橱与鼻窦炎第74章 性与金钱
第89章 食以知心地第4章 心想事成的能力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6章 尊重一份独立的生命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77章 内在财富与外在财富1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4章 选择第26章 相由心生第119章 改命,从孝养父母开始第37章 点亮接纳的明灯第35章 读书会1第23章 癔症第86章 提升孩子感官经验第24章 撞客第3章 灵性修行周期第70章 找回自我第83章 四梵行2第46章 父母是祸害?第121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2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46章 有一种女人嫁给谁都幸福第42章 当依恋型人格遇上孤独型人格第21章 轮回5第26章 相由心生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6章 尊重一份独立的生命第96章 与父母和解第7章 和生命签下一个契约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4章 梦魇2第69章 慈悲喜舍(2)第21章 与天力的第一次会面第33章 打开自己内在的力量第31章 新年大聚会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15章 苏格拉底之死第11章 谦卑的修行第16章 不可忽视的阴性能量3第56章 罪孽清理第37章 处罚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15章 苏格拉底之死第14章 不可忽视的阴性能量第14章 不可忽视的阴性能量第40章 虚与实第14章 幸福之旅5第70章 慈悲喜舍(3)第15章 苏格拉底之死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50章 “定家神针”第28章 如法求财第1章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第4章 选择第36章 净土情怀2第20章 轮回4第98章 允许孩子爱你第8章 来到这个世界是我的选择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17章 领受自然的恩典2第17章 滋养自己第1章 爱的语言第7章 渡第42章 心理咨询师心中的道第21章 疗愈故事第7章 月淡烟深听牧笛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软存活第15章 苏格拉底之死第42章 心理咨询师心中的道第101章 佛眼看爱情第7章 得与失的修炼第21章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第59章 吸引高灵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9章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第1章 回归自性的圆满第97章 与孩子一起创造共同的幸福时光第32章 太极高手杨师傅第12章 渡5第11章 真正的快乐第57章 明心见性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第三 卷前言空灵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48章 负责与允许第22章 我是谁第101章 佛眼看爱情第105章 分清三件事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纳第8章 新任务第33章 打开自己内在的力量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纳第84章 四梵行3第26章 相由心生第11章 操纵也可以这么美第1章 文战精灵女儿第67章 内在顽皮的小姑娘2第44章 给孩子正能量第24章 衣橱与鼻窦炎第74章 性与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