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灵性修行周期

天力灵示: 修行是个循环,修行议题会重复出现。我们可能误以为灵性修行是直线式的旅程,经历某种风景之后,达到远方的目的地——开悟。其实不然,灵性修行应该被描述成愈来愈宽广的环形或螺旋形旅程。

每当修行达到新的层次时,原本处理过的议题还是会一再出现。所以,如何度过生活环境与修行两方面的变迁,也必然是一再出现的问题。

生活的变化不只是出于内在需求的转变,也来自外在环境的转变。存在的本质就是不停地变化。我们要如何在灵性修行中欣赏这些自然的生命周期?我们必须尊重生命所带来的不断变化的周期,并接受这些周期带来的内在任务,顺着这个过程就能自然产生灵性的成长

我们的社会已忘却这些自然韵律,并以各种方式教导我们忽略它们:孩子被强迫进食,尽早学习知识,而不是自由玩耍、以健康的方式学习;许多中年男人还没有度过青春期,女人努力保持年轻,好像要逃避成熟;老年被视为可怕的挫败。不论哪一个生命阶段,我们都缺少智慧的榜样。

灵性修行的技巧和方式也有自然的周期

即使是灵性老师和上师也要面对这些无法预料的周期,比如心中生起自己未曾实现的渴望,或是整个团体面临艰难的处境。有位极受敬重的印度上师发现学生充满嫉妒和竞争时,被迫全面评估自己的教导是否适当。还有位灵性老师极度渴望到山林中隐修数年,却在自己的上师过世时,被指派为著名寺院的住持。

同样地,内在灵性修行的技巧和方式也有自然的周期。我们常认为不同的灵性道路有不同的修行方式,比如服务穷人、祷告献身、瑜伽体位、隐修闭关或研究探索。但灵性之旅可能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引导我们吸纳许多不同的修行面向。

某阶段的修行可能是全心奉献、追随一位老师,下个阶段却可能是自己修行、探索;或是在某个阶段全心过着与世隔绝的孤独生活,下个阶段却试图通过服务他人而扩展慈悲心。我们可能在某些阶段专注于身体,某些阶段侧重祷告和臣服。另一些阶段则注重研究和思索。

自觉地接受每个成长阶段的灵性任务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灵性成长的种子,当我们能有自觉地接受适合自己的人生任务时,灵性生命就会成熟。可惜在许多灵性团体中,有些人会逃避这些任务。他们可能从二十五岁就开始耗费多年光阴,试图忽视自己的身体和创造力,直到四十几岁才痛苦地发现自己其实想拥有家庭和事业。

他们也可能加入某个灵性团体,想象自己终生像佛陀一样生活,有如与世隔绝的流浪隐士,却忘记佛陀流浪一段时间后,仍在一座寺院安顿下来,成为一个团体的领导者,并花费二十五年教导别人。不论是在寺院、工作场合还是家庭生活中,我们都要为心的发展倾听各个周期的需要。并接受各个周期的灵性任务。

与成长有关的自然周期(如发展正当的生计、搬迁至新居、小孩出生、进入灵性团体),都会带来灵性的任务,这些任务要求我们的心在承诺、无惧、耐心和专注中成长。

与结束有关的周期(如子女离家、父母年老与死亡、事业失败、离开婚姻或团体),则会带来不同的灵性任务:悲伤、优雅地放下、放弃控制、在失落时找到平等心与全然的慈悲。

这些内在的周期开启时,我们的灵性任务就是要觉察它们。并将爱、智慧、宽恕带入每个周期里,这是所有周期都需要的要素。

我们每个人都有灵魂,那个灵魂非常清楚他有个灵魂议程,每世都想要将其完成。无论我们对我是谁感觉有多迷茫,甚至无家可归、流浪街头,或是陷于绝望的痛苦或罪恶,我们都明白。在这个星球,我们都有个任务,而那个任务终归于学习爱。如果我们这一世中没有完成这个课程,我们就得不断转世继续学习

。一旦我们真正修满了课程,学会了爱他人,我们就毕业了。

在一轮轮的修行中。得到一位修行上师的指引是必要的。真正的修行上师一定是明师,但多数人只找得到名师。明师和名师有什么区别呢?我直接引用黄庭禅张庆祥讲师的一篇文章来回答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明师”与“名师”不同,明师不一定出名,而出名的未必是明师。好比古代的神光。在未拜达摩为师前,道场很大,徒弟很多,很会讲诵诸经,他讲经说法时总有百万人天听讲,那名气可要比达摩出名得多了,这叫“名师”。然而神光没有得到达摩的真传之前,依然不知如何修证自己的法身,依然不知如何超生了死,所以不论多么出名,也可能是一个“名师”而已。

古往今来的“明师”所教给你的东西,总是那么返璞归真,总是在你的本心本性内而已,再也没什么花俏玄奇的了。也就是明师所教导的主轴,总是直指你身体内部的本真。他告诉你如何发掘自己的本能,而非由上师或仙佛给你特别的加持;他告诉你如何行自己的造化,而非上师或仙佛给你多少境界的显现;他告诉你如何行功立德消除业障,而不是由谁帮你改运;

他告诉你如何把道运用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而不是只存在某个特殊的感受或某个剎那的意境下。

你在明师身旁所学到的东西,都是眼睛一闭就可以回光返照,就可以用功、验证的。明师所教给你的不止是只有你的心,不只是直指你的内心一窍,不只是教你一个观照自己的心情、走出分别好恶、解脱烦恼的办法,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你,如何透过自己的修炼,启动你的脉轮,去净化你的法身。他教导你一个能够依照本性造化去净化法身的办法,这就是明师。名师在社会上都有社会功德,都比一般人德行要好得多,都值得尊重。而明师能教你启动你的本性去超生了死、去造福万世的大道。值得一辈子追随学习。

通往真相没有途径。真相就是存在,就是空间,没有道路能够通向它。或者说,所有所谓的道路都在它之内,它包含了所有事物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因果定律 。你可以是真相本身,但你无法通过什么途径到达你自己,你只能是你自己。就好像你在天空里,你无法用什么方法到达天空一样,你只能是天空。所以。通往真相没有途径,你只能是真相本身。

学习都发生在真相之内。学习是需要的。在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我们就是真相本身以前,拼搏、奋斗和摸爬滚打都是需要的。我们需要通过做些什么,来领悟一切都在自然地发生着的道理。但是,无论我们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它们都发生在真相之内,包括我们的执著和扭曲。真相知道我们的现状,而我们却不知道它,这就是迷失。

很久以来,我们一直生活在云雾里,而通过学习、清理和修炼来拨开那些云雾。让天空显露出来。实际上天空一直都在那里,只是我们忙于奔波,而忘了它的存在,这就失去了与源头的连结,从而陷入了无尽的烦恼中。

真相是永恒的,没有生和灭。学习只是清除自身的污点和障碍。让真相显露出来。只有当我们与真相汇合,我们才能知道自由与无限的真实含义,而在此之前是摇摆不定的,恐惧会迫使我们去抓取、去执着,去成为更狭窄的。所以我们活得很累。学习可以减少分裂,而了解真相才能带来轻松和快乐。

无心插柳的事容易成功,是因为头脑介入的不深,这就为更高力量的运作创造了条件,所以事情容易顺势而成,它展示的只是它本来的状态,所以达成是不费力的

。而头脑的介入,就容易让事情变形,就容易曲解事情的本意。而在曲解的线路上,你无法得到你想要的,因为每件事情都变形了。

想要什么,就需要在内在建立一个正确的形象,然后耐心等待,等内在整合好了,它会指导你该怎么做。但现在的人都很着急,没有耐心,而且想做的事情很多,愿望和欲望参杂在一起,使得自己难以专注在一件事情上,这样就无法汇聚能量,也就无力达成所愿。

所以,你需要了解内在的自己,它知道你的愿望和欲望,让它来指引,你就会轻松许多。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典故只不过描述了一个表面现象,因为没有任何事情会无缘无故的产生和达成的。这里的无心并非是真正没有心,而是只一种放松和放下的状态。

一个事情要想有所结果,一定是要有一个基本的初心,这就是为什么畅销书《秘密》里会告诉我们:宇宙会回应我们所有的愿望。任何愿望的开花结果都是需要有我们的起心动念作为基础的,即便有时候,我们看似并没有得到我们最初所想要的。就像你问的,为什么自己特别想得到的往往得不到?我想在这里有两个可能性的答案。

1.过于用力的要,会适得其反

当我们想要创造和获得的时候,我们不但要清晰明确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同时,我们还需要练习一种放松和自信的状态,学会把自己想要的结果放下,而专注在获得这个结果的付出上,甚至放下这个结果,去自然的做事和生活,来让一切自然的发生。

因为,如果我们总是关注在自己很想要的结果上时,我们紧张的意念和情绪实际上传递了一种“害怕得不到”的讯息,这样会影响结果的发生。所以啊,当你想要什么的时候,不如试着用“百分百的专注又百分百的放松”来创造,而后用“尽人意听天命”的态度来面对一切人生中的不如意吧。

2.你已经获得自己想要的,只不过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有时候我们的痛苦和烦恼就在于执着自己想要的结果,而没有真正看透: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宇宙会满足我们所有的需要,但不一定用我们以为的方式和结果来呈现。其实我们需要的无非是自由、快乐和爱,我们创造金钱的目的其实是想要让自己生活得自由自在,同时可以透过金钱购买的服务和物品来感受人生的快乐;我们追求着爱情和地位,也都是期望可以获得关注、重视来满足自己对爱的需要。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头脑总是固执的认为,我们只能够通过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来获得这些需求的满足;我们的小我也总是狡猾地诱惑着我们走向背离真正获得快乐、自由和爱的道路。

所以,请心平气和下来,安静的看看自己的人生和所拥有的一切,也许你早就拥有了你自己真正想要的,只不过你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而已。或者你一直没有得到的,其实并不一定是现在这个阶段你最需要的,你愿意相信“一切的发生都是有道理,一切的发生都是最好的安排”吗?呵呵,也许当你愿意接受自然的生命之流,而不是紧紧抓住自己以为的生命样貌的话,更加多的惊喜和恩典会发生在你的生活里哦!深深祝福!

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长第23章 五奶奶第35章 读书会1第45章 培养灵性孩子第22章 我是谁第三卷二十二章 轮回6第45章 开悟的人是什么样子第54章 今生为何会承受背叛之苦第27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第92章 简快心理疗法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62章 童年创伤疗愈第119章 改命,从孝养父母开始第11章 渡4第35章 净土情怀1第3章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第93章 给孩子安全稳定的关爱第82 章 四梵行1第14章 灵魂伴侣2第103章 外面没有别人第20章 接纳父母第16章 越长越美的松树第62章 敌对共生的夫妻关系第40章 虚与实第83章 显化的法则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3章 佛陀3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81章 做有爱的能力的家长第31章 天真的心第21章 与天力的第一次会面第10章 渡3第114章 从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医2第23章 五奶奶第55章 附体现象探秘1第68章 慈悲喜舍(1)第12章 渡5第97章 与孩子一起创造共同的幸福时光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73章 灵魂伴侣与缘分第2章 可以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第119章 改命,从孝养父母开始第10章 回归自性之旅3第24章 拥抱阴影第50章 “定家神针”第70章 慈悲喜舍(3)第67章 体重过重来自于心事太重第二 卷大隐隐于市前言第13章 灵魂伴侣第10章 渡3第98章 给孩子灵性滋养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难言之隐第6章 福报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难言之隐第51章 女孩,请好好爱自己第23章 癔症第22章 让孩子学会觉察内在的感受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10章 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第13章 灵心疗法2第51章 超渡自己第2章 可以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第114章 从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医2第66章 命运掌控在谁的手里第17章 绝不能让枯燥进入课堂第25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2第85章 四梵行4第28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2第110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2)第75章 世间八法(2)第56章 附体现象探秘2第1章 成长一个教师,幸福千万个家庭和孩子!第8章 渡1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106章 与潜意识沟通的冥想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16章 谁该负起拯救灵魂之责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17章 轮回1第4章 选择第41章 内心强大的孩子第45章 培养灵性孩子第24章 衣橱与鼻窦炎第9章 回归自性之旅2第99章 接纳孩子的叛逆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28章 财由心收2第31章 起跑线上的输赢第2章 佛陀2第三 卷前言空灵第4章 梦魇2第89章 休学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101章 佛眼看爱情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长第24章 撞客第120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1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38章 定期清理心灵垃圾第二 卷大隐隐于市前言
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长第23章 五奶奶第35章 读书会1第45章 培养灵性孩子第22章 我是谁第三卷二十二章 轮回6第45章 开悟的人是什么样子第54章 今生为何会承受背叛之苦第27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第92章 简快心理疗法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62章 童年创伤疗愈第119章 改命,从孝养父母开始第11章 渡4第35章 净土情怀1第3章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第93章 给孩子安全稳定的关爱第82 章 四梵行1第14章 灵魂伴侣2第103章 外面没有别人第20章 接纳父母第16章 越长越美的松树第62章 敌对共生的夫妻关系第40章 虚与实第83章 显化的法则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3章 佛陀3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81章 做有爱的能力的家长第31章 天真的心第21章 与天力的第一次会面第10章 渡3第114章 从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医2第23章 五奶奶第55章 附体现象探秘1第68章 慈悲喜舍(1)第12章 渡5第97章 与孩子一起创造共同的幸福时光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73章 灵魂伴侣与缘分第2章 可以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第119章 改命,从孝养父母开始第10章 回归自性之旅3第24章 拥抱阴影第50章 “定家神针”第70章 慈悲喜舍(3)第67章 体重过重来自于心事太重第二 卷大隐隐于市前言第13章 灵魂伴侣第10章 渡3第98章 给孩子灵性滋养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难言之隐第6章 福报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难言之隐第51章 女孩,请好好爱自己第23章 癔症第22章 让孩子学会觉察内在的感受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10章 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第13章 灵心疗法2第51章 超渡自己第2章 可以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第114章 从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医2第66章 命运掌控在谁的手里第17章 绝不能让枯燥进入课堂第25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2第85章 四梵行4第28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2第110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2)第75章 世间八法(2)第56章 附体现象探秘2第1章 成长一个教师,幸福千万个家庭和孩子!第8章 渡1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106章 与潜意识沟通的冥想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16章 谁该负起拯救灵魂之责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17章 轮回1第4章 选择第41章 内心强大的孩子第45章 培养灵性孩子第24章 衣橱与鼻窦炎第9章 回归自性之旅2第99章 接纳孩子的叛逆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28章 财由心收2第31章 起跑线上的输赢第2章 佛陀2第三 卷前言空灵第4章 梦魇2第89章 休学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101章 佛眼看爱情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长第24章 撞客第120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1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38章 定期清理心灵垃圾第二 卷大隐隐于市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