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另谋出路

麦芽突然喝了一声,目露凶光,“你要哭回你自己家哭去,这里没人要看你哭,你再不走,我真拿刀劈你,你不是我说是狐狸精吗?我现在就告诉你,我还真就是狐狸精了,你要再不走,我立马吸干你的血,挖出你的心肝扔去喂狗,不信你可以试试!”她今儿也是被气着了,之前的事,她都可以不计较,但这谢婆子太不识好歹,别人让着,就以为人家好欺负,她这种人,就属于不给她点颜色,她就得上房揭瓦。

谢婆子猛的收住哭声,抖着手指,指着她,“你……你真是狐狸精?”

麦芽朝她阴阴的笑道:“你说对了,狐狸精是啥你知道不?专吸人的魂魄,你今晚可要把房门锁好了,不然等明天早上起来,你就变干尸了!”

谢婆子信,谢老二可不信,“死丫头,你少在这胡言乱语,总之,我们不好过,你们家就别想太平,还盖新房子呢,你等着,看我怎么把你们一点一点打下去,非叫你们跪着求我不可,哼,咱们走!”他的目的已达到,看着田家欢快,他就是不爽,来闹一场,把她家事搅黄,他才高光,他才舒坦。这搅屎棍,他就是乐意做。

田氏骂道:“你们两个老东西,这么坏,以后一定不得好死,死了就得下地狱!”

李氏气的坐在矮凳子上,半响不出声。

wWW● тTkan● c○

等谢老二带着谢婆子出门之后,麦芽追到外面,元青以为她要追出去打架,赶紧过去拦着。

不过,麦芽只是站在廊檐下,对着那两人的背影喊道:“谢婆子,你今晚小心点,马上要到秋天了,狐狸精也要吸人魂才能过冬,如今正缺吃的,你身子骨那么壮实,正对它胃口,要是你晚上听到什么猫啊狗儿的叫唤,说不定就它来找你呢!”

谢婆子本来走的还很稳当,听了她的话,腿一软,栽倒在地上,谢老二骂骂咧咧的把她扶起来,走几步,骂几句的往家去了。

等他们走远了,麦芽噗嗤一笑,把元青也笑懵了,对她嘟囔道:“你还能笑的出来,他们那样闹,你就不生气?”

麦芽对他说道:“我有啥好气的,从今儿开始,谢婆子绝对睡不了一个好觉,等着吧,等着看好戏!”

至于谢婆子怎么没好觉,那是后话,几天之后的话。

眼前,田家好好的一个上大梁给他们闹成这样,田氏心里也堵的很,总觉得不太吉利。

麦芽跟元青回到院子,见满院子人都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忙笑着对他们道:“大梁上完了,后面还有好些活呢,你们都愣着干嘛,乘着天好,能干多少是多少,哥,快去干活吧,我把院子里收拾一下,给你们腾地方,家里还有好些事呢,咱可没功夫在这儿叹气。”

二妞跟林翠站了一会,也帮着她收拾碗筷,收到院子的水井边上,一块洗。

李氏拍拍田氏的手,两人相视叹了口气。

还是李太公比他们都开明些,他大声道:“芽子说的对,我看啊,你们以后也甭种谢家的地,反正他家也没啥好地,你们自己倒腾的小生意就不错,以后说不定还能带着全村人一块致富,这不是好事吗?”

李氏也同意他的看法,也道:“就是,如今有生意可做,那地不种也罢,麦芽还说明年把山上荒地包下来,种上果树,要是成了,收入也不比种田少!”

林德寿跟黄年一直蹲在那抽旱烟,本来他们也为谢老二那句加租子闹心呢,听了李氏的话,眼睛刷就亮了。这段日子,他们对麦芽,那是另眼相看,总觉得这丫头现在点子多,而且个个点子都能挣钱。或许是他们一直被谢家的地蒙了眼,从没想过干点别的事出来,如今有了田家跟李家牵头,他们忽然就觉得日子有盼头了。

黄年低沉着嗓音先问道:“你们要种啥果树,山上那荒地,还能种树?”

林德寿也敲着旱烟杆,笑着说道:“两位大嫂子,你们要是有啥挣钱的法子,也别忘了我们呀,说实话,这地也种到头了,再种也就那样,回回还得受谢老二一家子的气,每年除了交租,也剩不了几个钱,勉强够一家人的口粮,这回他又要涨租子,听只怕连这点口粮都保不住了。”

田氏满含歉意的对他们道:“因为我家的事,连累你们也得加租子,我真是过意不去,唉……”

坐在她身边,一直没走的林氏,这时开口了,“连累个啥?就算今儿他不加,不代表他明儿不加,没你家的事之前,他还不是隔两年就加一次租子吗?我看啊,他今儿有一半就是冲着加租子来的,找岔打架,只不过是个借口!”

虽然林氏的话里有一半是安慰她的,但也有一半说的是实情,只是要看你往哪方面就对了。

李太公气的直哼哼,麦芽生怕把他气出个好歹来,赶忙给众人打气,“叔,婶,你们要是愿意,以后我们有啥好点子挣钱,也不会忘了你们,要富,大家伙一块富,也不能光我们盖新房啊!”

黄家跟林家人听见她这话,都欣喜坏了,林德寿站了起来,喜道:“麦芽,你真肯带着我们一块干啊?那…那我们家的日子也要好过了哩!”

“就是就是,”黄年一个劲的搓手,也激动的很。

田氏听见麦芽这样说,只是笑,也没吱声。

李氏的态度跟她是一样的。

李太公更是对麦芽更加赞赏了,同龄的女娃子里,可没有几人能有她这气魄。

冬生一直没讲话,直到这会,才插话道:“林叔,黄叔,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本来就该互相帮衬着点,我们要是能帮上的,一定也不推辞,麦芽先前不是说种果树吗?这事呢,暂时还得保密,等咱们跟村长说好了,签了契约才成,防止有人做坏!”

元青同意他的看法,“咱们得防着那些闹事的人,等事情板上钉钉了,再说出去也不迟,至于果树苗,我们也想好了,等秋季的时候,出去转转,要种,也得种些好品种。”

麦芽也笑着道:“既然要种,就没有必要种一样的,叔,之前你们不是也喝过我酿的果子酒吗?我看啊,你们干脆多种些李子还有杏子树,不一定非得自己吃,酿成水果酒,卖到县城里,或是其他地方也都成,况且这两种果树栽下去之后,只要两三年就能挂果,效益来的也快,就算没有效益,也没投入多少钱,亏不得本!”

本来前路茫茫,听她这么一分析,黄年跟林德寿都觉得眼前豁然开朗,都觉得有了盼头。

麦芽接着说道:“眼前你们不是也有抓好黄鳝吗?如今黄鳝价格涨的快,你们下一天笼子也能挣到不少钱,回头再多种些玉米,多喂几头猪,只要肯干,还怕将来日子过不好吗?”

林德寿乐的哈哈大笑,“好好,麦芽啊,我们以后都听你的,跟着你干了,你可得带着我们呀!”

田氏不好意思的推拒道:“他林叔,你说的这是啥话,她还是个孩子,哪里能带着你干,往后这事,还得你们多帮衬着点,几个娃娃都不懂事,你们不帮着哪行。”

李太公举手,打断他们的互谦,“行了行了,既然都已经说好了,你们都还杵在这里干嘛,该干啥干啥去,这房子才盖到一半呢,等完工了,你们再好好讲话也不迟!”

林德寿他们忙点头应是,起身去干活了,下午没什么人在,其他工匠,吃了饭,都回去了。上瓦得人多才能干,所以今儿他们只能把房子整整。

林氏因为听了麦芽要带他们致富的话,心里对田家人也感激的很,这会也不急着回去干活,帮着她们一块收拾。

经过麦芽这番话,大家心情都放开了,前面的路还长着呢,与其苦着脸过,不如笑着去面对。

在田家屋子动工的一个月之后,终于完工了,完工这天只要林、黄两家人,还有林大姑带着孩子来了,其他人都没敢来。他们不来,田氏也不怪他们。

李太公最近被麦芽养叼了胃口,但李家屋子不够住,他又不愿意去大孙子李元木家凑合,只得很不高兴的回去跟他其他几个儿子过。

李元青承诺他,等他们家的新房子一盖好,就把他接来一块住。

其实去哪住倒是无所谓,最主要的是,能跟田家住的近,以后他就能多吃到麦芽做的饭,这才是最点。

李元青赶着驴车送太公回去,临走时,麦芽给他装了好些吃的,知道他牙口不好,就专挑好嚼的吃食给他装,黄鳝烧烂烂的,入口即化,猪蹄也炖的筷子夹就碎。

等送走了他们,李氏也回去了,家里只剩田家娘三儿。

因为盖房子不用装修,才能在一个月时间盖好,不过这剩下的事,还有好多呢,光是房子里面的地面,就够冬生好一阵子拾掇的。没有瓷砖,没有水泥,就只能用最精细的泥巴加上稻谷壳拌在一起,另外还有好些种材料,这样才能让地面过到光滑的目的。

麦芽拿着扫帚,把屋子里里外外扫了一遍,还没有做地面,就是扫也扫不干净,可扫一下,心里总觉得好过些。

这些天,他们都住在外面,这新盖好的房子出不能立刻就搬进去。房子总共盖了五间,除了堂屋,就属南边的那间最大,那是以后留给冬和成亲用的。另外田氏跟麦芽一人一间,虽然房间小了点,但起码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

另外,麦芽让元青顺手在她房间里盘了炕,整个炕占了屋子一半的面积,但说实话,炕还是很好用的。

夏天睡着凉快,冬天能当暖床。白天把被子一收,炕上摆个小桌子,也方便的很。

田氏也喜欢她的炕,但想着家里盘一个炕也就够了,大不了冬天的时候她也过来睡。

麦芽琢磨着,赶明得去买个大凉席,旧的也成,铺在炕上,当坐垫使。

房子一盖完,农活也多了。

首先,地里的棉花开了,每天下午田氏都得戴个草帽去地里摘棉花,拿回来搁院子里晒干,然后再把棉花壳剥了。

另外山芋也能起了,田家之前没有地窖,麦芽便叫哥哥有空挖个地窖出来,冬天好用来储藏东西,特别是山芋,不放进地窖是肯定不行的。

母鸡们都开始下蛋了,公鸡被杀的也不剩几个,家里喂的那几只鸭子,也陆续开始下蛋,只不过它们不像鸡,会在窝里生蛋,而是走哪生哪,害的麦芽每天傍晚得提个篮子在河塘边捡鸭蛋。

为了防止鸭子把蛋生在其他地方,冬生就在河塘周围弄了个围栏,把鸭子圈起来。

入了秋,还有几天酷热难当,田氏从地里摘棉花回来,衣服都汗湿了,一回来就坐在院子的小凳子上拿着草帽扇风。

麦芽在菜地割草,那些枯死的菜苗都得割了,西红柿也得下架子,到最后,结的西红柿都小的很。砍下来的菜秧子晒干了之后,直接拿到厨房烧火,循环利用嘛!

冬生去下黄鳝笼子,为了给他们省事,村里人收的黄鳝都送到元青家去了,由他收着,等小二来时,再一块带去。

田氏坐了会,又去看了看卤锅里的猪下水,瞧着卤好了,便捞出来,再卤下一批。香料早就配好的,麦芽都用小袋子装着,摘进去就行。不过这卤汤,卤的肉一多,时间一久,里面会稠住,就不能再卤了,但只要拿猪血在里面充当过滤器,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娘,你坐着,等会我去弄就成,”麦芽站在菜地里,冲她喊道。

田氏一边擦着汗,一边回道:“没事,我歇了一会好多了,哎哟,刚才那一阵,热的我心慌慌的!”

“厨房里冰着绿豆汤,你去喝一碗,坐着凉一会,过会我去做饭。”

田氏弄好了卤汤,转身去了厨房,“今晚煮点稀的吃就行,我都不饿哩!”

冬生赤着脚,从外面回来,肩上扛着扁担,是用来挑黄鳝笼子的。

田氏见他热的脸通红,心疼的道:“冬生啊,你妹妹煮了绿豆汤,你也去喝一碗吧,别热中暑了!”

“哦,等我把东西放下,先去河边泡个澡再说,”这几天热,门口的小溪流就成了冬生澡盆子,有时元青也会去,两人到那水深的地方游几个来回,不过天黑都不回家。

小溪沟的水从山上下来的,清凉的很。要不是碍于这里是古代,连麦芽都想去游泳呢!

小鸡热的张着嘴喘气,因为热,它们下的蛋也少了,不过不要紧,田家也不靠它们下的蛋卖钱过日子,鸡蛋够吃就成。

鸭蛋也有二十几个,家里公鸭子不多,母鸭子也就十只左右,真生不了多少蛋,今儿麦芽正准备把它们腌了,做咸鸭蛋吃。

菜地里忙好之后,麦芽想起要腌咸鸭蛋,回头再去做饭,所以她得抓紧时间了。

腌咸鸭蛋必不可少的,就是黄泥巴,这种泥巴必须是从深地里挖上来,河塘里的稀泥可不行,用那个腌出来会有点臭味。

黄泥巴就不一样,有股子清香的泥土气,腌出来的鸭蛋黄,能流油。

不过,她现在不用去挖,因为早几天,她就挑了处泥巴地,挖好了黄泥,放在院子里晒干,真正的黄泥土土质十分疏松,稍微一捏,就能碎成粉末。

田氏问她要帮忙不?

麦芽直摇头,她想自己亲手做,以前只看过别人腌,还没亲自试过呢!

捏成粉末的泥巴,倒进水,慢慢搅拌,直到让水跟泥巴充分融合,那泥浆就跟做陶器一样粘稠,跟糊糊似的。她又倒了一碗细盐,搁在一旁备用。

泥浆弄好了之后,先把鸭蛋在稀泥糊里面滚一遍,泥浆得均匀的裹着蛋壳,然后再在盐碗里滚一遍,这样盐巴就能粘在蛋壳上了,才能达到腌制的目的。

根据各人所需,中以调整鸭蛋的盐淡程度,也不能腌的太咸,那样虽然蛋黄好吃,可蛋白却难吃的很。

裹好的鸭蛋,放进坛子里,等所有鸭蛋都腌好了,再把坛口封上,差不多等上一个月之后,就能吃了。

鸭蛋不多,麦芽也就腌了一会就腌完了,她把泥巴收拾好,站起来问田氏,“娘,那咱晚上吃疙瘩汤吧,咸水的,行不?”

田氏在收拾屋子,简单的答道:“成啊,你烧啥吃啥,反正我也不饿,吃啥都行。”

麦芽转头又去问冬生,“哥,吃疙瘩汤行不?”

冬生哪里会有二话,这两天真是热坏了,到小溪沟里泡一会也不顶用,还是热。只有麦芽不流汗,憋的脸儿通红。

疙瘩汤做起来最容易,只要把面粉加水打成糊糊,这糊糊得打的稠糊一些,麦芽在面糊里搁了几个鸡蛋,这样打出来的面疙瘩颜色发黄,很好看,而且吃起来也软乎乎的,泡的很。

在大锅里把水煮开,面糊用盆装着,用筷子,小勺都成,乘着锅里水泛泡,把面糊往锅里拨。面团受热很快就结成疙瘩,回头出锅的时候加上盐跟小白菜,撒上些香葱,面疙瘩汤就成了。

天色擦黑时,麦芽把饭做好了,用大碗盛着端到院子里,“哥,娘,来吃饭了。”

放下碗,她又回厨房拌了些凉粉端出来,就疙瘩吃。

吃过晚饭,麦芽去把碗洗了,鸡、鸭、鹅都关上笼,两头大猪也喂过食。

田氏把大门关了,这一天就算结束了。

夜里,麦芽躺在自己的大炕上,听着外面娃鸣蝉叫,看着月光从油纸糊的窗外透进来,这一刻,心里平静极了。

刚穿过来的时候,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一时之间,她还真有些怕怕的。

连饭都吃不上,住的又是四面透风的屋子,有一段时间,她躺在床上,总觉得不安稳。

可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她的心境已经慢慢沉寂下来,明天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她以后也会在这里嫁人生子,过上平凡又充实的日子。

因为是土炕,上面铺着凉席,特凉快。麦芽把田氏也叫到她屋里睡,又在床上放了好几个薄荷香囊,总算能睡个好觉。

酷热的日子没过多久,就迎来几场雷阵雨,气温说降就降,夜里还得盖被子呢。

天一放晴,田家院子里就晒满了棉花,玉米。

早了上,冬生跟田氏到地里挖山芋去了,麦芽留在家里洗衣服,打扫卫生。

她正准备跨着篮子到小溪沟洗衣服的时候,林氏突然苍白着脸,跑了进来,一见着麦芽就抓着她胳膊急问道:“芽子,你娘呢,你娘去哪了?”

麦芽从没见过她这副样子,傻傻的站在那,“我……我娘去地里挖山芋了,还没回来呢!婶子,你这是咋地了?”

林氏一拍大腿,差点要坐到地上,“哎哟,这……这可怎么办哪,不行,我去地里找她,再晚可就来不及了,”说着,林氏一阵风似的跑走了。

麦芽预感到情况不对,只怕有啥大事,也赶紧放下篮子,追了出去。

她没想到林氏脚步这样快,她追到村口就不见她影子了。越是这样,她越心慌,不知道有啥大事呢!

正当她无从着手时,林翠从一边跑出来,冷不丁的也没注意,一下就撞到麦芽。

“麦芽,你站在这儿干啥哩?”

麦芽仔细一瞧,林翠神色跟林氏一样的急,赶忙问道:“你娘到我家去了,她没找见我娘,到底出啥事了,把你们都急成这样?”

林翠急的直跺脚,“还不就是……钱家嫂子昨儿下午摔了一跌,也不知怎么弄的,今儿早上突然就叫唤肚子疼,她还没到日子呢,也没请产婆,现在急急忙忙的,你说要上哪找产婆去?”

麦芽心也跟着沉了下去,钱满仓她也认得,那回在她家干活的人中,就有他,他是田家请来的,按天给他结工钱。

钱满仓为人老实的很,既然是拿钱干活,所以干的也格外卖力气,属于很实诚的人。那时她也听说,他家婆娘挺着大肚子子,也快要生了,所以他才急着要赚些钱。

从这一点上说,麦芽对他一家都挺有好感的,这是个负责任的好男人。

都说生孩子,是女人命中的一道坎,要是过不好,命就没了。更别说难产了,十成有五成都是很危险的。

想到这,她也急了,抓着林翠的手,把情况问清楚了。

原来林氏跑去找她娘,也是没办法的事,田氏以前也帮着她接生过林虎,不过,那也就是打打下手而已,顺产生孩子,还得靠孕妇自己,又不能动刀子,除非那种很专业的稳婆,能伸手进去帮着掏。林翠也四处跑去找人,可要到哪里找,他爹受了委托,已经去县城里请稳婆了,可这远水也救不了近火啊。

先不管林氏有没有找到人,麦芽拉着林翠就往钱满仓家跑。

他家离李元青家不远,等她俩赶到时,院子里已经围满了人。

钱满仓蹲在房屋外面,抱着头,把头埋在膝盖里,缩着肩膀,一个堂堂七尺男儿,能畏缩成这样,看得出他心里也痛苦的很。

院子里站满了人,有些麦芽并不认得,听她们讲话的口气,应该是钱家的亲戚。众人脸上的神情都是一样的紧张,气氛显的十分凝重。

里屋传出一阵阵女人的叫声,撕心裂肺的,听的人心里颤颤的。

林翠害怕的抱住麦芽的胳膊,她还是个小丫头,哪听过这么惨烈的叫声。反倒是麦芽比她镇定些,听这叫声,钱氏叫了不是一时半会。

里屋的门吱呀一声开了,黄氏从里面冲出来,两只手摊开,抖的不行。她一冲出来,就急的直转圈,最后,把眼睛放在钱满仓身上,“哎呀,你们都站在这儿干嘛,再去烧些热水啊,还有……那个稳婆请来了没有,你们咋也不说进来个人帮帮我,哎呀,真是的,她娘家咋也没人进来帮忙呀!”

钱满仓蹭的站起来,脸黑的难看,支吾着道:“她娘家远,这会也来不了,黄嫂子,你要啥尽管跟我说,我去给你弄。”

黄氏气急败坏,正要嚷嚷呢,麦芽跑过去,跟她说道:“婶子,我娘还没来,我进去帮你吧!”

黄氏急的直摇头,“你还没出阁呢,进去能干啥,美芝呢,她不是去找你娘了吗?她回来没有啊?”

正说着,从外面跑进来两个婆娘,正是林氏跟田氏(林氏本名,林美芝。)

田氏一进来就看见麦芽站在那,忙赶她回去,“你在这儿干啥哩,快回家去,你一个小女娃,不能看这个,”她如此怕麦芽看,那是有原因的。

怕沾晦气,是一方面,可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都是女人生孩子,如同在鬼门关走的一遭,哪个女人不害怕,要是看多了,心里难免会产生阴影,对以后嫁人生娃不好。

“娘,我就在外面等着,也不进去,没事的,你快进去看看,”麦芽推搡田氏进去。

林氏也直挥手,“我们还是赶紧进去看看钱家媳妇,先看了再说。”

三个婆娘又往里屋去了,里面还是每隔一小会传出女人的叫声。

林翠拉着麦芽的手,害怕的问道:“麦芽,你说……她会有事吗?”

麦芽重重的叹了口气,接着又摇头。她又不是大夫,这里又不能剖宫产,孩子在母体里待久了,若是羊水破的早,怕会憋缺痒,对他的智力也会有影响,而且母亲也有极大的可能大出血,那样母子二人就危险了。

她一转身看见钱满仓还蹲在那,心里莫名的就有些生气,冲他吼道:“钱大哥,你蹲在这儿,就是把头发揪光了也不顶用,还不快去多烧些热水,等会她们还要用呢!”

钱满仓被她吼的愣住了,林翠拉了拉麦芽,以眼神示意她别再说了,可麦芽却越说声音越大,“你在这儿杵着也没用,把热水烧好了,再去村口看看,要是稳婆来了,就赶紧把她带来,你老这么蔫蔫的,弄的钱嫂子也没信心了,快点去啊!”

“哎,我这就去,”钱满仓闷闷的站起来,转身的时候,用袖子抹了把脸。

麦芽跟林翠相视一眼,也真难为他了。

院里那些不相干的人,麦芽跟林翠都轰走了,在这儿又不顶用,都站着干嘛,看热闹呢!

等人都走完了,她们才看见墙角里蹲了个小男娃,只有五六岁,蹲在那,不声不吭的,那脸色跟他爹一样。

林翠回家喊来林虎,让他把小娃带出去玩玩,这里面不是该他该听的。

等清理完了院子,里屋的门又开了,田氏跟黄氏擦着汗,从里面走出来,林氏在里面陪着钱氏。

麦芽跟林翠赶忙跑过去,急切的问道:“娘,钱嫂子咋样了?”

田氏为难的摇摇头,一旁的黄氏也直叹气。

黄氏道:“这可咋办,孩子都要出来了,可她宫口还没开,孩子就卡在骨盆子里,下又下不来,唉,这稳婆咋还不来呢!”

田氏也面色凝重的道:“她还有七八天才到日子,咋说生就要生了哩,不到日子,骨盆咋能开哩,这不是要人命吗?”

幸好钱满仓被麦芽打发去了村口,要不然,叫他听见这话,还不得晕过去!

李氏在自己家里听到外面的动静,杵着拐棍,慢挪着步子赶来了。

虽然大家不是跟钱家人特别的熟悉,但遇上大事,谁又能忍心不管呢。毕竟生孩子是这么危险的事,稍有不慎就可导致一家子,家破人亡,要是过的去。就是皆大欢喜。

按说钱氏都生过一个男娃了,都说头胎最难生,这头道关都过了,还会难产吗?

李氏进来之后,跟田氏她们商量了会。

李氏道:“去烧些面端来,给钱氏垫垫肚子,这没力气也不行。”

黄氏犹豫道:“她能吃饭吗?这……怕是不好吧……”

李氏却固执的道:“啥好不好的,这稳婆来还有一阵,现在都力气都用光了,待会还怎么生,一定得让她吃点东西。”

见黄氏还在犹豫,麦芽赶忙上前一步说道:“李婶说的对,还是先得让她吃些东西,就算吃不下也要硬吃,我去烧吧!”

又不是剖宫产,食物是可以吃的,不然产妇哪来的力气生孩子。

麦芽拉着林翠赶紧去了厨房,给钱氏下了碗素面,加了一点点盐跟小香葱,主要是怕她不想吃。

素面里只搁了一点猪油,素的很。

林翠把面端着,两人一同进了里屋。

屋子的最里面,是一张古色古香的大床,此时床上正躺着个年轻的妇人,她弓着腿,上面盖了件薄的床单。

麦芽再看向她的脸,原本的脸色已经看不出,因为钱氏的脸全是汗水,李氏正坐在床沿边上,给她撺汗水。

床上的钱氏闭着眼睛,秀眉皱在一起,嘴唇被咬出血来,屋子里有股子血腥味。

田氏一见麦芽跟林翠进来,赶忙挥手赶她们出去,“把东西放下,你们俩都出去,到外面去等着。”

麦芽从林翠手里接过面条,“娘,你先别管我们,先让钱嫂子把这碗面吃了吧!”

或许是前一个阵痛刚刚过去,钱氏没喊也没叫,听见麦芽讲话的声音,疲惫的睁开眼睛,苍白的脸上艰难的勾起一个笑容,说话气息也微弱的很,“是麦芽来啦!”

“嫂子,”麦芽亲切的唤了她一声,径直端着碗走过去,林翠站在一边,不敢再往前。

麦芽把碗端到她面前,笑眯眯的道:“嫂子,我给你煮了碗面条,你赶紧乘热吃了吧!”

钱氏看了看碗里的面,直摇头,虚弱着道:“谢谢你了,我什么都不想吃,麻烦你还是拿走吧!”

麦芽蹲在那没动,“嫂子,这可由不得你,你想想看,没力气,你哪能把小娃生下来,就算不想吃,也得狠着心吃,不然小娃在你肚子里憋久了,可会生气哩,他也巴不得你吃多多的,赶快使力气把他生下来呢!”

钱氏被她讲笑了,虽然只是个淡淡的笑容,但也缓解了一些紧张气氛。

一碗面条,伴着时不时的阵痛,麦芽硬是给钱氏喂了进去。之所以做面条,是因为面条容易消化,她又把面条煮的很烂,这样便更有利于她吸收。

有了食物垫底,钱氏气色好看多了。

越到后面,她阵痛的频率就越多,而且间隔时间也越来越短。

终于,院子里传来一阵骚动,田氏掀开帘子跑出去看,没一会,她又跑进来,连拖带拉,拽着年过半百的老婆婆进来了,“太好了,稳婆来了,谢天谢地,总算有盼头了。”

那稳婆在十里八乡也算是很有名的,接生过的小娃不下百八十个,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因此也备受人尊重。她一进来,瞧见屋子里围了这么些人,布满皱纹的脸一板,“进来这么些人干啥,都出去,统统出去,留下一个给我打下手就成了。”

最后,屋子里只留下田氏,其他人都被赶出去了。

临出门时,麦芽还听见稳婆的声音。

“哟,宫口都开三指了,钱家媳妇,你听我的话,我让你用劲,你再用劲,别他时候别喊也别闹,你这娃头都下来了,很快就能出来哩……”

麦芽这回放心了,只要孩子头正,宫口能打开,凭着钱氏的身板,加上刚刚又吃了东西垫着,生出来只是早晚的问题。

林翠看她表情没那么严肃了,悄声问道:“你在想啥呢?”

麦芽对她神秘的笑笑,“也没啥,不过……很快钱家就要添小娃哩!”

“你,你是说,钱嫂子没事啦,她能生下来了?”

“嘘,你小声些,”麦芽见她叫的声音大,赶忙捂住她的嘴巴,把她拉到角落里,“你叫那么大声干嘛,等钱嫂子生完了,自然就知道了嘛!”

林翠不好意思的笑道:“我一时心急,不过,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不是能吃东西,就说明没事?”她看见钱氏能吃东西,心想,老人们说过,只要能吃饭,就说明还有希望。

“哎呀,我哪里会知道,我是瞎猜的,再等等吧,或许很快就能出来了,”一时半会跟她也解释不清楚,她也是未出阁的大姑娘,哪能说的太仔细,不然说林翠要怀疑,连她自己都觉得很奇怪呢。

林翠也不再吱声。

听着里面传来的沙哑叫声,麦芽直叹气,“唉,你说钱嫂子也够倒霉的,咋说摔就摔了呢!”看着钱满仓也不是那种不顾家的男人,按说不该让他婆娘出这种事的啊!

林翠神经兮兮的凑到她耳边,“你是不知道,这些天,谢家出了怪事,说不定就是受了她的牵连,钱嫂子才摔跤的呢!”

鬼神之话,麦芽一向都是不信的,可听到林翠说起谢家的事,她也好奇了,“她家出了什么怪事?”

林翠也喜欢八卦,她把麦芽拉到屋外,坐到老树根下,讲了起来。

事情是这样的。

谢婆子自从在田家上大梁那日闹了一场之后,夜里经常睡不好觉,不是听见有怪叫声,就是说看见妖狐在她家屋顶上乱跳,总之,她每天神神叨叨的。听说,昨儿还请了法师来做法呢!就是不知道捉到啥没有。

昨儿下午,钱氏在家门口忙活,冷不丁被那拿着大旗,摇着铃铛的老道士吓了一跳,脚下打滑,就摔在地上。这不,现在就成了这样。

谢婆子会夜不安枕,这是麦芽意料中的事情,那天她回去之前,脸上的表情都写的清清楚楚,也是她平日里亏心事干多了,不然哪会自己吓自己。

这话,麦芽没有跟林翠说,因为钱家院子里突然传出一阵婴儿的蹄哭声。那声响亮的很,气也足。

大家都冲进院子,钱满仓更是搓着手,满脸欢喜的站在堂屋门口。

过了一会,田氏从屋里出来,怀里还抱着个,用棉布包着的小娃,麦芽跟林翠,都兴奋的冲上去看。

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73章 另谋出路第19章 辣味包子第39章 田家二叔第170章 可怜的小牛牛第27章 做凉皮第57章 做衣服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95章 就是心疼第85章 大小姐的架子第134章 家有宝马第174章 来了大人物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87章 话不投机第78章 上坟第134章 家有宝马第68章 执着的谢文远第163章 你要干啥?第133章 撕破脸第143章 田氏住进陈家了第10章 挖水池第51章 皮上天了第143章 田氏住进陈家了第27章 做凉皮第28章 韭菜豆芽第153章 电灯泡第42章 澡盆子第89章 斗 架第140章 找抽的福婶第111章 看光光第49章 砍油菜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160章 出口伤人第89章 斗 架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182章 干锅兔肉第90章 脸红了第28章 韭菜豆芽第158章 二妞的店第41章 搂鱼第49章 砍油菜第115章 出去约会第114章 补身子第70章 臭豆腐第51章 皮上天了第132章 剪辫子第182章 干锅兔肉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57章 做衣服第97章 林翠的秘密第63章 水果酒第151章 又是新年到第75章 请客第125章 喜夜第36章 陈掌柜来家第176章 饭菜飘香第76章 望门楼子第136章 腿长第19章 辣味包子第31章 挣钱大计第166章 苦恋第130章 满面风情第24章 挖竹笋第31章 挣钱大计第2章 看见不该看的第166章 苦恋第129章 糖饼第65章 批发卤肉第43章 豆腐脑第156章 过往第149章 补办婚宴第59章 又来了第28章 韭菜豆芽第179章 算账第133章 撕破脸第119章 耍起无赖第21章 难缠的舅妈第161章 找铺子第90章 脸红了第84章 收稻子第185章 如此负责第174章 来了大人物第100章 自己的店面第33章 入伙第163章 你要干啥?第67章 庙会的商机第37章 吃烧烤了第28章 韭菜豆芽第44章 又下暴雨第30章 路遇拦路者第175章 菜园地第109章 包饺子第116章 烘笋干第57章 做衣服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40章 都卖完了第92章 这话够毒!第13章 送小龙虾第182章 干锅兔肉第153章 电灯泡
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73章 另谋出路第19章 辣味包子第39章 田家二叔第170章 可怜的小牛牛第27章 做凉皮第57章 做衣服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95章 就是心疼第85章 大小姐的架子第134章 家有宝马第174章 来了大人物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87章 话不投机第78章 上坟第134章 家有宝马第68章 执着的谢文远第163章 你要干啥?第133章 撕破脸第143章 田氏住进陈家了第10章 挖水池第51章 皮上天了第143章 田氏住进陈家了第27章 做凉皮第28章 韭菜豆芽第153章 电灯泡第42章 澡盆子第89章 斗 架第140章 找抽的福婶第111章 看光光第49章 砍油菜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160章 出口伤人第89章 斗 架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182章 干锅兔肉第90章 脸红了第28章 韭菜豆芽第158章 二妞的店第41章 搂鱼第49章 砍油菜第115章 出去约会第114章 补身子第70章 臭豆腐第51章 皮上天了第132章 剪辫子第182章 干锅兔肉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57章 做衣服第97章 林翠的秘密第63章 水果酒第151章 又是新年到第75章 请客第125章 喜夜第36章 陈掌柜来家第176章 饭菜飘香第76章 望门楼子第136章 腿长第19章 辣味包子第31章 挣钱大计第166章 苦恋第130章 满面风情第24章 挖竹笋第31章 挣钱大计第2章 看见不该看的第166章 苦恋第129章 糖饼第65章 批发卤肉第43章 豆腐脑第156章 过往第149章 补办婚宴第59章 又来了第28章 韭菜豆芽第179章 算账第133章 撕破脸第119章 耍起无赖第21章 难缠的舅妈第161章 找铺子第90章 脸红了第84章 收稻子第185章 如此负责第174章 来了大人物第100章 自己的店面第33章 入伙第163章 你要干啥?第67章 庙会的商机第37章 吃烧烤了第28章 韭菜豆芽第44章 又下暴雨第30章 路遇拦路者第175章 菜园地第109章 包饺子第116章 烘笋干第57章 做衣服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40章 都卖完了第92章 这话够毒!第13章 送小龙虾第182章 干锅兔肉第153章 电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