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望门楼子

麦芽忙出声道:“纪叔,您别急,办学堂的事我们都支持,大家一起想办法,人多力量大,总能解决的。”

林德寿也担心他身体,也道:“是啊,不是还有我们呢吗?我们大家伙在一块多商议商议,办学堂对咱们子孙后代都是好事,应该支持。”

纪安山咳了一会,似乎觉得好些了,才转过身来,不过,他仍用手帕捂住嘴巴,“有你们这些话,我心里就踏实了,这样吧,办学堂的事就由德寿帮着照应,要怎么办,等你们想好了,回头再跟我说一声就成,至于承包荒坡的事,正好明儿我家孩子要去县城,我也同他一块去,顺便问问县老爷,明儿下午就能给你们答复。”

听到事情有了眉目,堂屋里的几个人都高兴的很。

纪安山也吃不下什么东西了,便起身告辞,现在是下午时分,太阳并不毒,元青说要送他,怕他一个人回去不安全,被他婉拒了,也没几步路,走走就到了,他还没到走几步就要昏倒的地步。

送走了老村长,屋里的几个人,一时间都有些沉默。

麦芽起身,把纪安山用过的碗跟筷子,拿到厨房,单独放着,并嘱咐田氏跟李氏,待会这碗要单独洗,还得用开水汤,最好能放在开水锅里著煮一下。她这样一说,田氏也想起来,有些痨病会传染,她见着村长来,一时高兴,就给忽略了。

林虎跟钱勇吃过饭就跑了,这会也不晓得窜到哪去玩了。

田氏跟李氏没歇一会,就到院子里洗猪下水去了。

林德寿他们还在喝酒,麦芽便泡了些粗茶,送到堂屋,陪着他们说话。

纪安山把办学堂的任务交给林德寿,这会他心里也不是很有底气,“哎,你们咱们要在哪里办学堂?村里也没有哪家屋子空着,这要上哪找地方去?”他猛灌了口酒,今天他也喝了不少,脸都红了。

黄年晓得他又贪杯了,赶忙把他手里的酒杯夺过来,凶道:“你说话归说话,别再灌酒了,你儿子都瞎跑去玩了,等级会我可不拉你回去。”

林德寿听了他的话,咧嘴傻乐,“哟,咱两空住那样近,你不拉我谁拉我,今天我还非叫你背我不可呢!”

“林叔,这酒啊,留着下回再喝,咱们还有正事没商议呢,您先喝口茶,醒醒酒,”麦芽把酒壶抽走,给他倒了杯浓茶。

冬生也笑着调侃他,“林叔,如今你可是身负重任,可不能贪酒,想想你家林虎,你也想让他上学堂对吧?”

林德寿其实也没真的醉,只是借着酒意跟黄年开开玩笑,他笑着端起茶味,仰头喝了一杯茶,对他们说道:“放心吧,你林叔还没浑到那般地步,不是说要办堂嘛,咱们一块想想,村里哪里有空的屋子,或是闲置的,都成。”

几个人都沉默了,半响之后,黄年想起一事,“老林头,咱们村不是有祠堂吗?”

经他一提点,林德寿如被他敲了一棍子,懵然拍了拍额头,“对哦,我咋把这岔给忘了,咱村就有现成的祠堂,有好几间房屋,要是腾出两间来,一间给夫子住,另一间做学堂,这不就齐活了吗?”

祠堂这个词,麦芽以前只在书里跟电视上看过,她还从未想过,榆树村也有祠堂。

其实,不是这里的人迷信,盖祠堂也是有原由的。每个大家族都会盖有祠堂,供上族谱,供上历代家族里有功德,有贡献的先人。

可每家盖出来样式也不尽相同,

榆树村杂姓的人很多,都是零零散散的姓氏,所以盖祠堂这种事,不大可能为之。

但事有例外,早几年前,村里有个大户,跟谢老二家一样的有地有钱,盖祠堂对他们来说,就是举手之劳的事。可这祠堂盖起来没过多久,他家因为要做生意,举家搬走了,家里的地,也转卖给了谢老二,这才有了谢老二家,如今这些田地。人都走了,祠堂再也无人过问,屋子没人住,也就越发破败。

再后来,祠堂就成了村里堆放杂物的地方,不过只要稍加收拾一下,也还是可以住人的。

林德寿一拍桌子,“那行,我看啊,这事就这么定下了,等回头去问过村长,他要是同意了呢,咱们就出些钱把祠堂修缮一下,好让夫子住的舒服些。”

黄年也同意他这个说法,祠堂空着也空着,不如另作他用,只是这修葺也不是件简单的事,还得大家齐心合力才成。

商量好了事,饭也就吃完了,等林德寿他们走了之后,田,李两家人还得忙着把明天要卖的卤肉做好。

今天又进了些猪大肠,这玩意清洗起来费事的很,田氏她们没弄过,以前杀年猪,也有这些,不过都是扔了的,他们觉着猪大肠不管再怎么洗,都有股子臊味,难闻的很。

但麦芽晓得猪大肠应该要怎么洗,可她也不好直说,就建议田氏用盐跟面粉,先把猪大肠用清水简单冲一下,加上盐跟淀粉,反复揉搓,再用清水冲干净,要是还有味,就放在滚水里烫一下,这样表面的脏物就比较容易刮去了。接着再用,白酒跟淘米水各自再搓洗一遍,这样大肠里的异味就能除的差不多了。

洗猪大肠是件费力的活,田氏边洗边叨叨,“都不晓得能不能吃,还得费这些事去洗,要是烧出来臭不可闻,回头不还得倒喽!”

李氏帮着麦芽说话:“哎呀,不就是洗个猪大肠嘛,你就是话多,你要不想洗,就放着,等会我一个人就能干了,你负责给我打些水就成,麦芽烧菜咋样,你不比我清楚?那臭豆腐,可臭了吧?我瞧你不还是照样吃的香!”

田氏被她这一通给埋汰的,都不知道说啥好了。李氏在帮着自己的闺女,她还能说啥呀?不过,有了这么位婆婆,麦芽倒是有福了。

麦芽也听见李氏的话,冲着她们笑了笑,转身又进了厨房,这几天,她净在厨房转悠了。

忙忙碌碌中,几天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这天傍晚吃晚饭的时候,田氏把家里的钱罐子抱出来,元青也把这些日子卖黄鳝的钱一并拿了出来,几个人坐在院子的大树下,算帐。

最后总的加一起,一共有十几两银子之多,也算很不错了。

田氏把银子一股脑的交给了李元青,李氏一愣,忙道:“大妹子,你这是干嘛呢?”

田氏冲她直摆手,“行啦,你别跟我瞪眼珠子,先前我家盖房子,不是也把你家掏空了吗?这会你们要盖房子,我不也得学你吗?再说了,我还指望你赶紧把房子盖好,这样两个小娃也能把亲事定下,只要他们兄妹俩有一个人,亲事有了着落,我也算安心了,今年再给他爹上坟时,我也有脸见他了。”

见她说的眼泪汪汪,李氏也不好再说什么。

李元青道:“婶子,这些钱算我借你们的,等过年卖了两头猪,就还上。”

冬生不悦道:“还什么还,你家日子要是过不好,我可不把妹妹嫁给你!”

听他说的过了,田氏忙呵斥他。咋啥话都敢说哩!元青脸又红了,十几岁的少年娃,脸皮薄的很。麦芽却不同,她前世听的多,看的多,见的也多,所以不是很在意。

也是这两家人关系好,要是搁在外面,谁也不敢乱说的。

冬生知道自己讲的太过了,嘿嘿的直笑,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不再吭声了。

有了钱,有了主意,李家的房子也得尽快盖起来才是。

此番,又是一通张罗,期间钱满仓家的小儿子办了满月酒,村里的老老少少都请了去,二妞的亲事也定下了,双方定下了亲事,明年开春就娶二妞过门,这日子定的有些急了,可也没人反对。

还有就是,村里唯一的祠堂也修好了,至于那位老夫子,却迟迟未到。

又下过一场秋雨,气温降了不少,都穿上了长衣长裤,就算大中午的,太阳也暖洋洋的,没什么热意了。

钱家的满月酒不说也罢,也就是摆摆酒席,因为忙不过来,田氏跟李氏都被请了去帮忙,还从各家借了碗筷,桌椅板凳什么的,也从田家借了不少的瓦盆装东西。

左右都是酒宴,也没什么好说的,倒是二妞的定亲宴,还非说不可。

按照榆树村的风俗,定亲那天,男方得带一只大公鸡,一只大公鹅,还得准备些不少的彩礼,这些彩礼中,钱是必不可少。麦芽偷偷问过二妞,她说那边彩礼也不算少了,五两银子呢。

那边给彩礼,等成亲的时候,黄家也得赔不少的嫁妆,这样女儿嫁过去才不会被人瞧不起。

望门楼是这边对定亲的统称,男方先带着东西过来,回头再接上黄家的女眷亲戚,到男方家里看看,俗称就是望门楼子,女方亲戚们去看看男方家的底子究竟咋样,不过,既然看了,就等于两家的亲事定下了,再没有可回旋的余地,要真回旋了,那两家可就闹的难看了。

黄家望门楼子那天,二妞非要把麦芽跟林翠都拉上,按道理说,她俩不是黄家的亲戚,是不该去的,可经不住二妞的苦劝,再说她也没多的姊妹,她俩心一软就同意了。回到家,可没少被田氏说道。

定亲那日,天气好的很,一大早,林翠就到田家把麦芽拽走了。

田氏也得去黄家帮忙,家里就留着冬生跟元青在那忙活,快到黄家时,她又顺道把李氏也叫上。

反正村子里的人就这样,谁家要有个事,全村人都会去帮忙,尽管有时只是去凑个热闹,添个人头,可也是一种感情,不是吗?

到了黄家,屋子里已经坐了不少人,院子里也有人,黄氏跟几个婆娘在厨房里忙着,也没顾上招呼她们。

这些人麦芽都不认识,瞧见他们来了,不少人都在问,是谁家的姑娘,谁家的女娃子。

林翠不等她们有机会追问,已经拉着麦芽跑进二妞的房间。

今儿黄大全也回来了,他正在堂屋里招呼客人,一打眼瞧见林翠跟二妞钻进了房里,转脸跟客人寒暄了几句,随后也走进去了。二妞确实没什么同龄的姊妹,今儿屋里只有她一个人在,一见着二妞跟林翠进来了,她总算松了口气,“哎呀,你俩可来了,我一个人好紧张呢,左盼右盼都不来,我还以为你俩骗我呢!”

麦芽瞧她今儿打扮的格外利落,头上插着发簪,虽不是什么名贵的样式,却也精致的很,因为不是正式的成亲,她不用梳妇人的发髻。等到成亲那一日,可就跟现在不同了。二妞身上也穿着崭新的长裙,裙上绣着素净的小兰花,很雅致,很清新,衬的原本平凡的相貌,多了几分少女的韵味。

麦芽握她的手,安慰她道:“我们这不是来了吗?我家里活都没忙完呢,就被林翠拽了过来,够讲义气了吧!”

林翠在她身边转了几转,嘴里啧啧称赞,“哟,想不到我们家的小二妞,也能变的这样美,这要是让王大庆瞧见了,只怕是看在眼睛里要拔不出来喽,哎对了,他今天来了吗?我进来时好像没瞧见啊?”

二妞愣了下,“是吗?可我听我哥说,他来了的。”

麦芽笑她道:“咱俩进来的时候是低着头,就算他迎面走过来,咱俩也不一定瞧见。”

林翠一想也是,堂屋坐了那么多人,她们进来时,压根没敢看。

正说着话,黄大全在外面敲了敲门,“二妞,我能进来吗?”

三个女娃在屋里都偷着笑了,这定了亲就是不一样,哥哥都得注意着些了。

“哥,你进来吧!”

“哎,”黄大全乐呵呵的推门进来,招呼了下林翠跟麦芽,指着二妞对他们说道:“她从早上起来就念叨着你们,要是再不来,我就得过去找你们了,我娘在厨房忙着,也顾不这里,再过一会,还得去王家村呢!”

林翠忙问道:“哪些人去,都定下了没有啊?”

去男方家望门楼子,也不是随随便便去的,首先这人数就得讲究着些,不多不少,正好得十个人,女方的嫡亲不让过去,只有一些堂亲跟表亲的长辈们去看看。一家也只有一个代表,如今都是女人去的多,男人们就留在女方家里吃饭。

黄大全笑着点头,“自然是定下的,那边来了辆带棚的马车,等会你们三个坐马车去,其他人走路,反正也就几里路,不远。”

林翠笑嘻嘻的道:“哟,看不出王家还挺大方的,望门楼子也请了马车,那等到成亲那会,只怕还得请人抬着八抬轿子呢!”

二妞羞涩的笑了,偷偷拧了把林翠的胳膊,麦芽也笑着道:“那得要看他娶的是谁了,若是成亲那日来接亲的轿子不好看,你就别上,非得让他们请来作抬轿子。”

她这样说也是有理由的,这里的带棚马车跟另个时空的轿车也差不多,只看那车后面是啥个配制,车里有没有放软垫子啥的,记得以前看古装剧,有钱人家坐着马车,也是种享受呢。再说了,这接亲的规模直接影响到新娘子嫁人之后的待遇,要是随随便便就入了门,婆家人指定不拿你当回事,这以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黄大全跟她们讲了一会话,又忙着出去招呼客人去了,他掀帘子出去的时候,麦芽特地走过去,透着门帘的缝,扫了一眼堂屋,果然看见王大庆拢着个手,缩着脑袋,坐在凳子上。今儿他也换了身利落的衣服,人看上去也精神不少,像个年轻后生的模样。

回了身,麦芽跟她俩讲起王大庆的模样,林翠笑着道:“瞧那样子,他比你还紧张哩,也不晓得他紧张个啥,今晚又不洞房……”

话说一半,林翠懵然回过味来,赶忙捂住嘴巴。

二妞佯怒的瞪她一眼,麦芽也怪责她道:“瞧你,越说越没正形了,待会出了门可不许胡说!”

林翠哪有不从的,捂着嘴,拼命点头,二妞没生一会气,就又笑了。

田氏推门进来,她腰上系着围裙,想来是不放心麦芽,所以才特地跑进来看看,她手上还沾着红,那是用来红鸡鸭抹脖子的喜红。

“你们几个坐着干啥呢,东西都准备好了,等会放卦鞭炮就能走了,”田氏站着用围裙擦着手,又看着面前的三个女娃子,几年前,都还是小娃,成天到处戏耍,这一眨眼的功夫,就都要定亲,再过不久都得嫁人,一嫁了人,就成别人家的媳妇,过的日子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麦芽惊道:“还要放鞭炮啊?这真弄的跟成亲似的。”

田氏脸一板,“傻丫头,快闭上你的嘴,望门楼当然得放鞭炮,你们几个准备准备,过会鞭炮一响,就出门去吧。”

这里的习俗,麦芽还真不了解,当鞭炮声响起,她俩陪着二妞走出门时,还真当这会是成亲大喜呢。

不过,相比之下,今儿还是简陋许多。

黄家门外停了辆马车,麦芽第一次在这里瞧见马,只觉得它比自家的驴子好看许多,而且脚程也比它快,等以后有了钱,她也要买匹马回去养着,彻底感受一回策马奔腾是怎么一回事。

赶马的车夫应该是跟着马一起来的,也是专门请来的,在坐上马车时,麦芽回头瞧见王大庆就站在黄家门口,他的眼睛也瞧着马车的方向,却是有点心不在焉,就像,眼睛看着一处,心里想的却又是另一处,整个人有点无精打彩的。

麦芽坐在帘子,坐到马车里,对王大庆的反常却也只字未提,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又何必说呢,也许他只是一时拐不过弯,一时没能接受吧!前世不也有人会患上婚前忧郁症吗?王大庆或许就是如此。

身下的车轱辘,慢慢滚动起来,可麦芽心里却不上不下,有些莫名的烦躁。

二妞以为她也紧张,忙握住她的手,压低了声音道:“别怕,待会你只管我低头进去就是,其他的都不要想。”

林翠也笑道:“没事啦,今儿她才是新娘子,又打扮的这样漂亮,谁会注意到我们哩!”

麦芽咧嘴笑了,“我们当然不敢抢她的风头,只是你们别忘了,我舅舅家也住在王家村,要是叫她瞧见我,都不晓得会怎么编排我呢!”

林翠哦一声,“对哩,我都把这岔给忘了,可这要怎么办?都走到这儿了,你总不会要半路开溜吧?这可不成啊,你别想我丢下,让我一个人陪她去王家,我也怕着呢,”麦芽的那位舅妈,他们都有所耳闻,本来,在这儿啥事也瞒不住的。可是一想到要一个人去面对那些个陌生人,纵使林翠胆大,那也有怕的时候嘛!

二妞也直摇头,晃的头上发簪叮咚响。

麦芽笑看着她俩的反应,略一思索,“要不这样吧,等会林翠往外面多看着,要是发现我舅妈了,提前跟我说一声,然后下马车的时候,你俩挡着我一点,以她跟王家的关系,也不会进到里面喝酒。”

“成,我看成,就这样说定了,”林翠怕她反悔似的,赶紧板上钉钉。

二妞也笑道:“今儿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你俩都跑不掉的。”

“呵呵……”

她们三个说说笑笑,很快,马车就到了王家村的村口,她们坐的是马车,自然是要快一些,于是到了村口,车夫不将马车停下,等着后面的人,不能二妞先进去。

王家村里好多小娃子都跑来看马车,摸摸马脖子,都觉得新鲜。麦芽在其中听到狗剩的声音,但她忍着没敢掀帘子看。

车夫宝贝他的马,赶走了围观的小娃,没过一会,后面的人都追上来了。

于是,众人便一块进了王家。

林翠一路看过去,也没瞧见她舅妈的模样。

她也见只见过孙氏一两次,所以也记的不是太清楚,眼下也顾不了这么多,王家鞭炮都放了,她俩得赶紧陪着二妞进去。

因为马车上没挂红,只贴了两个纸剪的喜字,一看就晓得这家不是娶媳妇,只是定亲。

进了王家,前来迎她们的人,把她们一路带进内屋,那是专门给王大庆成婚用的喜房,也同样只在门口贴了个喜字。

这望门楼来看的就是王家的房子,以及他家的产业,也好让女方家里心安。

王根生跟王大庆都认识麦芽,特别是王根生,麦芽一进来,他就瞧见了,他有些愣住了。

过了会,他招呼完女方家来的客人,赶忙进到内屋,问她道:“咦,麦芽,你咋在这儿哩?”

二妞以为王根生要责怪,忙站到麦芽跟前,护着她,“王叔,是我叫她来陪我的,我家没什么同龄的姊妹,所以才让她俩来的,你不会生气吧?”有些讲究的人家,讲究的也多。

王根生呵呵直笑,“我哪会生气,你们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特别是麦芽,平常我想请都请不来呢!”他是很感激麦芽的,要不是她,如今他家也只能靠种地得的那点收入。乡下不像县城,还可以打打零工,这里你上谁家打去?他又没什么手艺,除了种田,真没别的进项,可自从门外挂了卤香园的旗子,他这日子也是越过越好,要不然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娶上儿媳妇呀!他成亲较早,早年间,孩子是一个接一个的生,生的太密,弄的家里青黄不接,吃了上顿没下顿。好不容易把几个大的都安排成家了,就剩这个小的,也是王氏平日里最宠的一个。宠的太过,心性一点都不成熟,当然,这话他不敢跟别人说,反正孩子嘛,总会长大的,只要成了亲,还怕他不会变成大人吗?

麦芽也笑着道:“您别客气,我们几个在这儿陪着就行了,您还是到外面去招呼客人吧,要是怠慢了女家亲戚,那可是要得罪人的!”

王根生乐呵呵的点头,“丫头,你说的在理,那我先出去了,午饭我叫她们给你们送进来,你们就别出去吃了。”

他临走时,麦芽叫住他,“王叔,待会叫王大庆送饭进来吧!”她说的很有深意,王根生自然也听出来了。

等他走了,林翠又跑上去把门仔细插好,不让人进来。

这间里屋,靠墙边摆着一张大床,上面的被褥像是新铺上去的,屋里还摆着张四方桌子,搁了些瓜果点心啥的。三个女娃饿的紧,特别是二妞,饿了一早上,她娘都不给她吃东西。这会还不赶紧垫垫肚子。

窗户上面糊着纸,从外面透进来的光,雾蒙蒙的,看的不是很清楚,可外面传来的动静却听的清楚。

男方家去的一只公鹅,一只大公鸡,女方自然也会回礼,但只回了一只母鸡,是当年生的母鸡,刚开始下蛋呢!

这会那只小母鸡,被左拎右提的,死命叫个不休。

王家院里也很热闹,但都是些她们不认识的。

林翠打量了下这个房间,低声道:“看样子,他家准备的还不少嘛,光是这些丝绸被褥就得不少钱呢。”今天铺设的东西,是先给新娘家人过目的,等成亲那天只能比好,不能比这差。

麦芽不懂这里的风俗,看的也是稀里糊涂,“丝绸很贵吗?这要是一场婚礼办下来,得要不少钱吧?”

林翠像看傻瓜一样品眼神看她,“你说啥胡话呢,丝绸那都是大户人家才会用的,听说一匹布就要几两银子呢,你说贵不贵?”

这些事,二妞也不清楚,她惊的张大嘴巴,稀罕的跑过去抚摸柔滑的被面,“哎哟,你还别说,又滑,又软,还有些凉凉的呢!”

麦芽虽然没见过真正手工织成的丝绸,但没见过,不代表没听过,急忙提醒她们,“你们注意些,现在别用手摸,要是万一划了一根丝,那可就遭了,二妞,还是等你洞房那天,你再摸个够吧,今儿就少碰那些,万一叫你未来婆婆瞧见有破损,她可要心疼坏了。”

经她一说,林翠也记起丝绸之路最好刮丝,吓的缩回手,退到四方桌边,一屁股坐下了,埋怨道:“其实还不如棉布的被面实用呢,这东西也只有摆着才好看,也不能天天当被子盖嘛!”

二妞也悻悻的收回手,很赞同她的话,“也是,以后就是个摆件。”

麦芽瞧她俩被弄的没了精神,又劝慰道:“瞎想什么呢,要是没个像样的摆设,能像成亲的样子吗?这东西就留着,以后送人也好啊。”

二妞似是想到什么,咯咯的笑了,“那成,我以后就送你了,等你跟元青成亲那会,我就把这被面送给你,也叫你只能看,不能摸。”

她们打闹了一阵,很快,外面就开席了。王大庆站在门口,轻轻敲了下门。

林翠对二妞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起身跑去开门,瞧着王大庆连头都不敢抬,手上还端了个木托盘子,上面放了些三副碗筷,林翠看了看盘子里的菜,又看了看王大庆发窘的脸色,笑道:“哟,你脸咋这样红哩,莫不是也抹了胭脂吧!”

王大庆闻言头快垂到地上去了,麦芽看不过,走过来接下他手里的东西,替他解围,“别胡说,他今儿也是高兴,马上就要娶到媳妇了,哪能不高兴哩,说不定今晚都睡不着觉哩!”

二妞听的一阵着急,这哪里是解围,分明是添油加醋嘛!好在王大庆,对麦芽比较熟悉,之前在她家干几天活,说过话。在怔忡片刻之后,他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也扯开嘴角笑了,“那个……我去给你们端菜……”说完,他就一溜烟似的跑了。

等饭菜再送来时,王大庆的娘也跟着一并来了,她当然得来看看未来儿媳妇。而且,又听说田家的女娃也来了,所以乘着酒席开始,大部分人都去吃饭的时候,给三个女娃送些好菜来。

一瞧王氏进来,二妞连忙站起来,不光她站起来,林翠跟麦芽也都跟她打了招呼。

王氏是个胖胖的妇人,生了好几个娃,身形已经走样,腰部圆滚滚的,看不出腰身,加上她个头不高,更加显得矮胖矮胖。

她在三个女娃脸上看了看,先跟二妞寒暄了几句,接着就跟麦芽说起话来。

也怪不得她对麦芽这般热络,谁让她家现如今的生意都仰仗田家呢,加之,她又听王根生说,这些卤肉的花样跟配方,都是田家的小闺女琢磨出来的,还有那臭豆腐,因为价格便宜,卖的可好了。要是没有此番进项,她哪里能这么快娶上儿媳妇。

王氏说话的时候,王大庆就站在他娘身边,等到王氏说完话,起身出去时,王大庆就尾随着,一块出去了。

麦芽看着这一幕,沉默了好一会,林翠却没看出来,还跟二妞小声的说笑。

吃过午饭,也没多耽搁,她们就得回去了。

临走时,做为见面礼,王氏还塞给二妞一个红包,又说了一堆场面上的话。后来,麦芽听二妞说起,那时黄家的亲戚对王家很是满意,都说二妞嫁过来之后,没罪受,是门好亲事。

回到村里,麦芽想着一早就出来了,家里还有好事些没忙,就跟二妞告辞,先回家了,林翠也跟她一并回去了,反正下面也没啥事。

田氏跟其他几个来帮忙的人,在女方家里吃过午饭,也都各自回家了。又不是正期,一顿吃完了,也就没啥事了。

回程坐在马车上的时候,二妞说起她哥哥的亲事,说是有人相中她哥,那家条件也都不错,家里负担不重,可就是听说那家闺女脾气挺厉害,不过传言未必是真,谁也不能妄下定论。

瞧见他们都有主了,麦芽也开始操心起自己的哥哥,哪怕现在不定亲,不成亲,但也该有个眉目不是吗?哥哥也该到了要寻亲事的年纪。

且说麦芽回了家,冬生跟元青在家已经将早上来进货的人打发走了。

陈掌柜家的小二,现在也是早上过来拉卤肉,陈掌柜生意越做越大,也忙的很,又把店面扩建了一番,店里也多雇了几个人手,所以这进货跟采买一事,也能分出个人专门干,他也想替田家省些事。

麦芽回家的时候,他们都坐在院子里清洗猪下水,上回弄的猪大肠,已经腌制好了,就等着有时间做出来。

她准备先做些卤大肠出来试试,毕竟现在还不到冬天,若是做成锅子,只怕也没人买。

现在卤香园的卤肉品种还是太少,正好她今天不累,得赶紧想些新花样出来。

元青家还要盖房子,他俩没干一会,就赶着驴车去拉砖瓦去了。

麦芽跨着篮子去地里拔了些青大豆秧子,回到院里之后,搁在地上。

田氏跟李氏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瞧她抱着那么些青豆秧,还以为她晚上要拿来做菜呢,“芽子,咱晚上要吃青豆吗?娘还等着你把那大肠做了呢,小二哥今天又送了不少的猪大肠过来,你不叫我们尝尝,我们都没劲洗大肠哩!”

李氏笑她:“你就那样馋哩,你要是馋,今儿中午二妞家烧的菜,我咋不见你多吃哩,她家今儿可弄了不少的好菜。”

田氏道:“她家烧的菜没味,那肉烧的也老,鸭子烧的全是油,我只夹了几筷子就不想吃哩!”

麦芽搬了小凳子,又拿了只篮子过来,坐下拽来豆角,听见她俩的对话,笑道:“李婶,我娘现在胃口大了哩,人家烧的菜,她吃不惯,非得要我亲手烧。”

田氏白她一眼,“瞧把你给能的!”

麦芽嘿嘿的笑了,跟她们认真讲道:“其实我不是拿豆子做晚上的菜,我想试着卤豆角。”

“卤豆角?豆角咋能卤哩,”田氏被她的讲的莫明其妙。

“哎呀娘,咋就不能卤,不试试咋知道哩,反正又不亏什么本钱,卤完了还是可以吃的嘛!”

李氏不像田氏反应那样大,“就让她试试呗,就是不成功,那豆子也能吃,我家今年也栽了不少的豆角,要是真能成,咋不是可以多一项买卖吗?”

田氏也白她一眼,“你就护着吧,你比我这当娘的还护着她,人家不晓得的,还以为你是她娘,我是她后娘哩!”

麦芽坐在一边,听见田氏的埋怨,闷笑不已,她这是吃醋哩。

不过,她对卤豆角还是很信心的。今天就卤少点,先自己家人试吃。

麦芽把摘好的豆角,拿到井边,打了水冲洗干净,也不剥壳,连着壳一块卤。

田氏看的很怀疑,这不剥壳,还能吃吗?

麦芽可不管她咋想,她从大锅的卤汤里,舀了汤汁出来,放在旁边刚砌不久的小土灶上,又添了些水跟卤料,为了增加鲜味,光是水可不成,所以还得从大锅里多分些卤汤出来。

等把两边都调好味之后,就可以卤豆子了,青豆是蔬菜,不用像肉类那样卤的时间长。

乘着卤豆子的功夫,她去拿了些猪大肠出来,准备今晚先烧一些给他们试吃。

经由田氏她们洗过的猪大肠已经很干净了,也在开水里烫过。

不过,在烧制之前,她还是将大肠大汆烫了一遍,又在开水里加了醋,加了生姜跟大葱,还有花椒,干辣椒等,彻底去除大肠里的异味。

等到凉水锅里泛泡时,再把大肠捞出来,放凉之后切成小段。

厨房里就她一个人在忙,于是麦芽就在锅洞底下烧了大柴,这样就不用看火。

她在小锅里烧,锅中下三勺菜籽油,再夹一块咸猪油放进去炼,炼到猪油变成油渣,再倒入猪大肠,进行爆炒。加上咸猪油,可以很好的去腥去除臊味。炒蔬菜放咸猪油也香,可以让蔬菜炒出不同的风味。有些人吃不惯,觉得咸猪油的味太冲,可乡下人却早已习惯。

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98章 野外烧烤第68章 执着的谢文远第115章 出去约会第165章 流血了第98章 野外烧烤第102章 美味又来袭第1章 醒来之初第152章 小聚第15章 花椒水泡脚第128章 又到一年春忙时第185章 如此负责第151章 又是新年到第106章 上山采药第102章 美味又来袭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39章 田家二叔第119章 耍起无赖第132章 剪辫子第22章 不劳你操心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21章 难缠的舅妈第171章 洗澡澡第175章 菜园地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81章 放鹅第141章 一箭双雕第58章 卤肉第17章 来客了第160章 出口伤人第11章 蔷薇花第120 章 吃斋饭第35章 找皮树叶第10章 挖水池第38章 第一次买卖第122章 傻妞第58章 卤肉第125章 喜夜第148章 该打第64章 黄鳝笼第75章 请客第103章 杀年猪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118 章 双胞胎第18章 烟熏咸鱼第46章 灵感暴发第157章 皇上?第4章 打牙祭第106章 上山采药第32章 去看李氏第183章 大杂烩第171章 洗澡澡第156章 过往第99章 看病第115章 出去约会第28章 韭菜豆芽第90章 脸红了第129章 糖饼第60章 见一次,打一次第102章 美味又来袭第100章 自己的店面第15章 花椒水泡脚第122章 傻妞第36章 陈掌柜来家第34章 做午饭第46章 灵感暴发第91章 你想干啥?第62章 摘果子第165章 流血了第42章 澡盆子第49章 砍油菜第98章 野外烧烤第130章 满面风情第181章 又入深秋第142章 分红喽!第161章 找铺子第2章 看见不该看的第4章 打牙祭第4章 打牙祭第134章 家有宝马第10章 挖水池第57章 做衣服第35章 找皮树叶第2章 看见不该看的第93章 终于定亲啦!第100章 自己的店面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97章 林翠的秘密第24章 挖竹笋第176章 饭菜飘香第89章 斗 架第70章 臭豆腐第96章 板栗来了第71章 泡菜包子第122章 傻妞第180章 都生了第27章 做凉皮第184章 死人了第132章 剪辫子
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98章 野外烧烤第68章 执着的谢文远第115章 出去约会第165章 流血了第98章 野外烧烤第102章 美味又来袭第1章 醒来之初第152章 小聚第15章 花椒水泡脚第128章 又到一年春忙时第185章 如此负责第151章 又是新年到第106章 上山采药第102章 美味又来袭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39章 田家二叔第119章 耍起无赖第132章 剪辫子第22章 不劳你操心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21章 难缠的舅妈第171章 洗澡澡第175章 菜园地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81章 放鹅第141章 一箭双雕第58章 卤肉第17章 来客了第160章 出口伤人第11章 蔷薇花第120 章 吃斋饭第35章 找皮树叶第10章 挖水池第38章 第一次买卖第122章 傻妞第58章 卤肉第125章 喜夜第148章 该打第64章 黄鳝笼第75章 请客第103章 杀年猪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118 章 双胞胎第18章 烟熏咸鱼第46章 灵感暴发第157章 皇上?第4章 打牙祭第106章 上山采药第32章 去看李氏第183章 大杂烩第171章 洗澡澡第156章 过往第99章 看病第115章 出去约会第28章 韭菜豆芽第90章 脸红了第129章 糖饼第60章 见一次,打一次第102章 美味又来袭第100章 自己的店面第15章 花椒水泡脚第122章 傻妞第36章 陈掌柜来家第34章 做午饭第46章 灵感暴发第91章 你想干啥?第62章 摘果子第165章 流血了第42章 澡盆子第49章 砍油菜第98章 野外烧烤第130章 满面风情第181章 又入深秋第142章 分红喽!第161章 找铺子第2章 看见不该看的第4章 打牙祭第4章 打牙祭第134章 家有宝马第10章 挖水池第57章 做衣服第35章 找皮树叶第2章 看见不该看的第93章 终于定亲啦!第100章 自己的店面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97章 林翠的秘密第24章 挖竹笋第176章 饭菜飘香第89章 斗 架第70章 臭豆腐第96章 板栗来了第71章 泡菜包子第122章 傻妞第180章 都生了第27章 做凉皮第184章 死人了第132章 剪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