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补身子

李元青把她拉到已经做成一半的大衣柜跟前,“你瞧瞧,看有没有缺了什么,要是有哪里不对的,再跟我说,现在还可以改,要是等定了型,可就没法再改了。”

麦芽摸着光滑的柜门,上面还有李元青做刻刀雕出来的简单花纹,可能还没雕成功,换作别人,不大能看得出雕的是啥,可麦芽却一眼就瞧出来了,他雕的是麦穗。

摸着那凸凹不平的刻痕,麦芽心里是满满的感动,这麦穗雕起来肯定很麻烦,一点点的刻,一点点的雕。

“你咋想起来这雕这个?”

李元青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就是想到了,便试着雕,我以前没雕过,后来在孙夫子给我的书里面找到带了麦穗的画,我便照着那个雕了,我是想,在这里……”他细细的给麦芽讲了他的规划,在哪里雕什么,要雕多大,都一一讲给她听。

另外,他还带着麦芽看了,他打的几个小圆凳,小矮桌,以及好些新家具。

他道:“我听大全说,县城开始有人在卖漆料,是用桐油加了矿石粉兑出来的,听说效果不错,我准备把这些家具都一遍漆,麦芽,你喜欢啥颜色,是大红还是暗红,这些颜色他们都有的卖。”

麦芽想了想,“还是暗红的吧,大红的颜色不一定经用,时间久了,颜色就会褪掉,暗红的耐用。”

李元青笑着点头,“嗯,都听你的。”

他俩又在屋里说了好一会话,现在的李元青,会讲多了,可能也是由于经常跟人谈生意,这嘴巴要是不利索,那是要吃亏的。

二月二过后的第三天,是二妞回门的日子。照例这是一片闹腾的忙碌。

麦芽也去看了二妞,她很担心二妞婚后的生活。所以一吃过饭,她跟林翠便把二妞拉到小溪沟边上,三个女娃又坐在一起聊天。

林翠笑呵呵的拐了她一下,“哎,你俩洞房花烛夜过的咋样啊?他对你好不?”

二妞气呼呼的瞪她,小脸突然就红了,“啥好不好的,就那样呗!也没有我娘说的那样疼!”

麦芽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死,这丫头说话也太不知道忌讳了。做娘的在女儿临出嫁的前一天,都要关上门来,跟她讲讲为妻之道,得教她咋伺候男人,咋样才能生娃。

黄氏可能讲话随意了些,加上二妞也是个随意的人,她便没什么忌讳的想说就说。

麦芽道:“这话在我们俩个跟前讲讲也就算了,在别人面前可不能说,听见了没?”

“哎哟,我知道的,我脑子又没毛病,干啥要把这事到处宣讲!”

林翠笑道:“你脑子的确没毛病,可就是少根筋,我是想问你,王大庆对你的态度咋样,在家里说话有没有向着你,关心你不?”

二妞想了想,随后这耐烦的道:“这才几天,我哪看的出来,他就是话少,跟我在一块的时候,大多是我说,他听着,但他脾气倒也挺好的,不过呢……”说到这,二妞凑近她俩,“不过他老娘挺厉害的,我那天晚上太累了,第二天就睡过头,王大庆也睡了懒觉,他老娘就在院子里喊我们起床,倒也没说啥,就是不太高兴。”

林翠道:“你可真行,到婆家的第二天就睡懒觉,都说了要给他们家留个好印象,这下可好,人家肯定要以为你是个懒婆娘!”

麦芽瞧二妞脸蛋拉了下来,忙劝说道:“算了,知道就知道,不过二妞,以后可得勤快些,谁家也不愿意娶个懒媳妇,就算你不在乎,那也得想想王大庆的处境,别让他难做!”夹在媳妇跟老娘之间的男人,最难,两边不讨好,两边不是人。

二妞含糊的点了头,她又不是故意的。

看着二妞这副模样,麦芽跟林翠都挺担心的,这丫头还有她苦日子过呢!

果树种很快就要运来了,在此之前,最好是把种树的坑挖出来,省得到时候措手不及。

倒春寒一过去,气温便开始逐渐回升,中午的时候,也不那么冷了。其他的都还好,就是没有新鲜的蔬菜吃。

新下的白菜籽还没有出,上面盖着稻草,可以很好的保温,只是等它长大了,少说也得一个月之后。

现在唯一能吃的青菜,还是香菜跟菠菜,但是也吃不了多久了,随着天气的回暖,这些菜也会跟油菜一样,长出菜杆,到时候菜也就老了,不中吃。

后山上,以及村里的桃花也要开了。普通的桃树种、李树种、杏树种,还有青梅树种,这些都是农家人屋前屋后喜欢栽种的品种,也不光为了吃果子,每天这些果树开花的季节,风景可漂亮了,特别是杏花,一阵春风夹着春雨掠过,带起片片的杏花,简直可以用如诗如画来形容。

所以,当麦芽观察两家屋子四周的荒地时,想到了应该在上面的高田梗上种些果树,反正这些土地都是荒坡,种上果树,地势也高,要是种上果树,一定很好活。

她便跟哥哥还有李元青商量了,李元青是没二话的,他只把钱交给麦芽,自打他俩定亲之后,李元青的收入便交给麦芽拿着,这也是李氏的意思,她老了,也不能经常出门,要钱也没用。再说了,以后他们成了亲,家事都要交给他们管,她只想清静两年。

李氏是个聪明人,她知道麦芽是个很有主意的人,如今她不能再重活,只能成为孩子们的累赘,所以她宁可什么都放下,什么都不管,让他们年轻人去闯荡。不过有一点,既然钱都交给麦芽了,那办婚事,也得由她自己去打理。按说她这样讲是不合规矩的,但田氏也知道她身体不好,春天雨水多,她的风湿病时好时坏,上回他们定亲办的酒宴的时候,就是请了好些人过来帮忙,要不然,她哪里忙的过来。

李元青的事情多,没时间去进树苗,便由冬生跟林德寿一块去了,还得再买些菜籽回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繁忙的季节。

县城的早市有卖树种,但这里并没有专门培植树种的地方,有的只是他们家里连根长的,第二年起出来再卖。

当天下午,他俩便拉着满车的树种回村了,林德寿家买的不多,还给黄年家带了些,剩余的都是李家跟田家的。

麦芽挑出一批杏树,要栽到新开的那片荒地的田梗上,另外,李家跟田家的屋后,也要种上梨树种,就是普通的梨树,另外房屋前的空地上,也得种上果树。

他们两家门前的路,是呈拐角形的,李家要到村子里,就得经过田家,而李家门前也是一片荒草地,荒草地的另一边是通往村里的大路,再那一边便是小溪沟。

麦芽琢磨这片荒地,她现在养成了某种习惯,看见荒地就想着能种些什么,让荒地也能产生出价值来。

因为这块荒地,呈三角形。她想在三角形的角上种上一棵李子树,在中间种一片桃树。等到过两年,桃花在这片土地上盛开之时,麦芽想着,她的小娃一定也能看见了。不都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嘛!

种树的那天,能干活的都去了。

反正是两家人一块干,也无所谓谁家先种,谁家后种。

冬生从自家粪堆上挑了肥土,铺在挖好的坑里,做为基土,再把树种放上,两边填上土,回头再把水浇透就成。

其实麦芽对种树并不精通,幸好这些乡下土生土长的树种,也不是从温室里出来的,只有要水就好活。

他们忙着种树,李氏便在自家替他们准备饭。

忙了两日,总算把买来的树苗都种上了,麦芽看着现在还蔫着头的小树苗,站在那直傻乐,这些都是她的心血呢!

李元青也陪她站着,还说起,以后他们的小娃,在这片果树林子里欢快玩弄的情景,被他讲的,麦芽也开始憧憬着那一幕。

林虎他们这只小分队,办事效率还有待提高,自从那天,麦芽发下命令之后,倒是给她找到几坛子臭咸菜回来,可是这跟麦芽期望的还差上许多。

其他小娃们虽然也很想挣这一块糖,可毕竟精力有限,干了一天,便不干了。只有林虎跟钱勇坚持下来,麦芽便允诺他俩,找到一坛臭咸菜水,可以给他俩一文钱,按着数量算,不按坛子大小算。

这买卖很能干,再过几天孙夫子就要开课了,他们也没时间出来玩耍。

麦芽看着家里的咸菜坛子越来越多,乐不可支,她的臭豆腐啊!终于要大批量生产了。林大姑那里,她也去预定了,先紧着现有的材料做。

于是乎,在田家的一处院墙边上,堆着大大小小的坛子,都快摆满了。

麦芽一个个试味道,怕味道不够,坛口都是哥哥挖来黄泥巴封的,等到需要用的时候,把封泥打开,这样的话,即使赶上盛夏,也不用担心招苍蝇啥的。

现在每天上午,依旧是田家最忙的时候。

小溪沟里的鱼开始活跃起来,冬生下的网子每天都有不少的收获,除了把那些肚里鼓鼓的,里面有籽的鱼扔到后面的池塘之外,其他的,基本都拿来烧菜了。

麦芽腌的泡菜也多,她便开始卖酸菜鱼。

鱼是切成块的,裹上面粉,先用油炸一遍,这样便于保存,另外泡菜她也配好了料,拿回家之外,只要把鱼跟泡菜放在一起炖入味就成了。而不是把两样混在一起煮熟之后再卖,这样的话鱼就成碎成烂渣了。

陈掌柜的店里,也开始卖她的酸菜鱼火锅,客人反应都不错。

另外,去年度他们腌制的泡菜,也拿到黄大全的店里去卖,听说反应也不错,这些都是在他们投资之外的进项,所以黄大全按着市场价给他们算钱,他从不记账,不管是谁来,每天现送货现结钱,他的四方客栈也因此赢得了好名声,村里人家存的货,都愿意往他那里送,他的店迅速的在庄县站稳了脚跟。

等到第一批的果树种完,也能暂时歇一歇。

麦芽坐在院子里做炸鱼,她没有用大锅,因为大锅火太大,不好控制,用炭炉子好一点。她瞅着眼前的炭炉,看着看着便入了神。

田氏搬了花生出来剥壳,这些都是生的,用来做种的。她瞧麦芽盯着炉子瞧,好笑道:“芽啊,那炉子上又刻花,你老盯着它看啥?”

麦芽回过神,用特制的长竹筷,把油锅里的鱼块夹起来,“炉子是没刻花,可是我总觉得这炭炉用起来还是不方便,要是能做个烧煤的炉子,就那好了。”以这里工艺

田氏没听过啥烧煤的炉子,她也习惯了麦芽时常冒出来的新想法,“这用炭烧不是挺好的嘛,你咋又想起来啥煤炉子。”

麦芽叹气道:“好是好,可这炭炉,火大火小不能控制,而且烟也大的很,不过这煤炉子怕是没人做的出来,我也就随便说说,哎哟,我这鱼又煎过了。”她赶快将锅里炸成金黄?色,已有些发暗的鱼块夹出,搁在一边的细铁丝做的网子上,下面是个接油的盆,这样就能把油空干净了。

听她这样讲,田氏也没往心里去,娘俩就一边干活,一边讲起家常来。田氏看了闺女一眼,似笑非笑着道:“芽啊,元青把钱都交给你拿着,你这心里是不是美的很哪!”

麦芽咧嘴笑了,歪着头,略带调皮的看着田氏,“这有啥好美的,谁拿着钱,谁的责任大,而且我得更精细的去算账,这一笔一笔的,都得花在刀刃上。”

“瞅瞅,死丫头,说你胖,你就要喘了,元青有手艺,现在又开荒又种果树的,凭你那小脑袋瓜子,还怕以后这日子过不好吗?”田氏对自己的女儿很有信心,光看他们家的日子,也知道这以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果树栽上的头两天不用浇水,到了第三天,因为连续好几天,天气干燥的很,所以这水还是得适量浇浇,当然也不能浇的太多,免得烂根。

乘着傍晚时分,麦芽拎着水瓢,冬生挑着两只水桶,他俩一块去给果树浇水。

这水是从后面的池塘里打上来的,挑的距离有点远,不过对冬生来说,却不是什么累活。

他挑完一担水,麦芽便叫他去歇会,等她把水浇完了,再去挑下一担。

冬生坐在土堆上,看着远处青油油的油菜,到了清明时分,油菜就要开花了。

麦芽偶尔抬头瞧见哥哥的眼神,她笑道:“哥,这几天暖和,草长的快,是不是该锄地了?”这里可没有杀虫剂,要触草就凭着人工去干,好在他们两家种的油菜都不多,足够一年吃的菜籽油,还有富余。

“嗯,我昨儿去看了,那草长的很快,刚一化冻,草就出来了,我今天傍晚就去,把李元青也叫上,他家的菜油地,草也长多高了,再不锄,就该影响今年收成了,”冬生把他看到的一一讲给麦芽听。

麦芽想了下,“要不,傍晚我跟你去锄草吧,他又买了好些木材,这会正忙的要死呢!”

冬生摇头,“你哪会锄草,你就待家里做晚饭就成,他是没空,就我跟娘去,顺便把他家的地也锄锄。”

麦芽不太会使用锄头,有时在菜园里锄草时,经常把菜苗当草带掉了,弄的她自己也心疼的很,还不如用手拔呢!

他俩浇完这片林子,自然也不能丢了麦芽在李元青家屋子周围种下的那些,等忙完这些,夕阳已经斜到远处山顶上了。

冬生浇完水,又拿着铁锹,把果树周围的土重新拢好,另外,他还得按照排列,挖几条排水沟出来,这样夏季也不容易淹了。

麦芽回家烧饭,田氏赶着驴子,在院里推磨,上面磨的是玉米,她准备过些天去抓几头小猪回来。

“娘,今年抓四头猪吧,叫哥哥再把猪圈扩大些,两头猪待一个猪圈,这样也不会显得挤,”麦芽一边卷袖子,一边去看了看家里的猪圈,的确只够两头猪待的。

田氏拿了个刷子,不断的往石磨中间的洞里扫玉米粒,她道:“原本啊,我是想抓三头猪,你说的不错,三头猪待一个猪圈的确是小了,不扩建也不行的。”

麦芽转回身,走到她跟前,拿过她手里的刷子,帮着她一块磨玉米,“既然要多盖一个猪圈,干脆就盖好些,喂一头是喂,四头也是喂,大不了多累些,多去山后面摘皮树叶,多种些山芋跟玉米,这样一来,也不怕猪仔们没粮食吃,我也要让元青多喂两头,那猪圈也得扩建,不过我想着,还是把猪圈一半盖在院子里,一半盖在外面,这样干净些,清洗猪圈也方便了。”

其实养猪最大的麻烦,就是猪粪不好处理。清刷下来的粪水,也不能直接排进河沟里,否则会污染河水。麦芽也不想弄的屋前屋后,臭气冲天,她喜欢的是鸟语花香的环境,要是为了养个猪,而把环境破坏了,她情愿不养。

田氏看她讲的头头是道。知道闺女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她深吸口气,下了决心,“四头就四头,你娘现在还年轻,乘着能干的时候,多干点,等老了也可以坐享清福喽!”

麦芽笑道:“你就是不干,以后也能享清福啊,郑玉是个好女娃,以后肯定会孝敬您,再说了,我离的又不远,走几步就到了,这不跟没嫁人一样吗?”

田氏道:“这哪能一样,嫁过去就是老李家的人,以后要上他老李的族谱,就不是我们田家人啦!”

麦芽自觉讲不过她,瞧着玉米快磨完了,她便把装碎玉米渣的袋子拎起来,颠了颠。随后,洗了手做饭去了。

家的山芋不吃不行,等到气温渐渐暖和,就该要坏了。所以这两天晚上,她都在变着法的烧山芋,最简单的就是烧山芋稀饭,或者把洗干净的山芋搁在大锅边上贴着,慢慢炕熟。

除了要留做下种的之外,其余的都得尽快吃完。不过,下山芋种还段时间,家里也还没买猪,所以这会要解决掉这么多的山芋,就得靠他们自己吃了。

其实要是搁在现代,做山芋,也就是红薯,还有很多种方法,不仅可以炸制成薯条,还可以做成红薯干。目前依着她家的条件,最好的办法就是做成红薯干。红薯干是一种很方便制作的零食,不仅做法简单,而且易于保存。

麦芽一向是急性子,她在厨房里瞪着那一大盆的山芋,脑子就在想着,要是作成山芋干,拿出去当做糕点一样的去卖,肯定很受欢迎。

说干就干,她先把满盆的山芋搬到井沿边,打了井水上来,把山芋清洗干净。

他们这里山好,水好,这井里打出来的水,也十分甘甜,不像有些井,出来的水略有咸味,那是水时的碱太重。

田氏看她拿那么多的山芋在洗,道:“你洗那样多,晚上咱们能吃的完吗?”

麦芽光顾着洗山芋,头也不抬,“娘,我想做些山芋干出来,要是能拿出去卖,那咱们今年还能再多种一倍的山芋,反正现在荒地也开垦出来了,又不怕没有地方种。”

洗好了一遍,把那干净的搁在木盆里,再把泥水倒掉,用打水的木桶里剩下的水,把盆底余的泥巴冲干净,然后才站起来一手拎着水桶,一手拿着绳子去打水。这里的人,还没有发明用铁皮子做打水的桶,只能用木质的水桶,这桶也不能做的太大,要不然木料本身的重量加上长年浸泡在水里,要是再打满水,那可是重的很。

经过一年的磨练,麦芽两只胳膊的力气也渐长,打几桶水不在话下。清清凉凉的井水打上来,再往盆里一倒,伴随着哗啦的响声,清澈透明的井水,便流进了盆里。麦芽最喜欢她家的井,用这井里的水烧开了泡茶,即使是最差等的粗茶,泡出来也香的很。

田氏磨完了玉米,给驴子喂了些水跟吃的,等叫它吃饱喝足了,才牵回驴棚。

一个冬天过去,田家院里还剩几只老母鸡,现在居然就开始抱窝了。相比去年田家抓的鸡,整整早了几个月,这也没事,本来养鸡就有早晚之分,这早养出来的鸡,到了六月六就能杀着吃了。晚养的鸡,要等到中秋才能吃的着。

既然母鸡要抱窝,田氏便单独给它们安了个鸡窝,不过这抱窝的母鸡也不能太多了,她准备就留两只,另外再想抱窝的母鸡,下场可就挺惨了。要被栓着一只腿,然后每天浸两遍冷水,要持续二十几天左右,才能把它抱窝的念想给抹杀了。

还有几只母鸭也想抱窝了,这下田家院里再过不久又要热闹了。

田氏已经将冬生准备编竹筐,用来装新孵化的鸡鸭。李氏养的母鸡,也要抱窝了。可她家没有养鸭子,麦芽便琢磨着让田氏多抱些鸭蛋,到时候她嫁过去,就有鸭子养了。

麦芽一边想着心事,手里也没停着,很快就将山芋收拾好了,端进厨房。

在大锅里上些水,再搁上竹筏,把洗干净的山芋放上去。她记得做山芋干,首先就得把山芋蒸熟了,放凉了之后,剥掉山芋皮,然拍再切成细条,之后等它自然风干就成。不过麦芽想着,要是给像做山楂一样,在表面裹上一层白糖跟芝麻就好了。但想想又觉着不对,随着山芋干慢慢的风干,表面肯定很光滑,哪能沾上芝麻呢?不过倒是可以试着把白纱糖磨成粉,毕竟糖有粘性,说不定可以裹在山芋干的表面,这样一来,她做的山芋干味道觉对的独一无二。

麦芽很快便把火升起来了,厨房里也很快传来水沸腾的声音,紧接着烀山芋的香味慢慢飘了出来。

冬生锄完地,扛着锄头回来了,大门口使劲跺了跺脚上的泥巴,再把锄头上的泥敲掉,等弄干净了,才回了家。

田氏招呼道:“咱家的地都锄完了吗?草多不?油菜长的咋样啊?”

冬生把锄头搁好,“还好,咱家的油菜地草倒是不多,就是元青那块地,草挺多的,我看天色不早了,就只锄了一半,明早上再去吧!等晚上元青来的时候,我跟他说一声,他最近忙着木工活,地里也顾不上。”

田氏也挺心疼李元青的,她还有麦芽跟冬生帮着,可李元青就只有他一个人,“元青是挺辛苦的,晚上叫他们娘俩过来吃饭吧,叫麦芽烧个好菜,也该让他补补,不然把他累跨了,你妹妹可就要受罪喽!”

冬生原本没想的这样严重,这会一听,也觉得好像挺严重,“那咱明儿杀只老鸭吧,妹妹不也经常念叨要吃老鸭汤嘛!”

田氏闻言,朝鸭笼里那几只正在抖尾巴的鸭子看了看,她家过冬的鸭子不少,公鸭子也有,母鸭子也多,就是抱窝也用不了这么多,但考虑到麦芽再过不久就要成亲,鸭子得留着做喜宴,所以才一直没舍得杀,不过杀个一两只也没什么。想到这,田氏便道:“行,去跟你妹妹说吧!挑个大的杀,完了炖个老鸭汤,我看那后山的竹笋也开始长了,明天一早我去采些竹笋回来,到时候拿来煲汤!”

冬生欢喜的应了,转身便朝厨房跑去。一进厨房,眼前就被蒸气笼罩,还有股子烀山芋的香,“咱家今晚吃烀山芋?”他这语气听着好像没啥精神,倒也不是他不喜欢吃山芋,可天天吃,实在没新鲜感了。

麦芽从锅洞后面伸出头来,知道哥哥的心思,笑着说道:“我烀的山芋不是今晚吃的,我是想试着做些山芋干出来,要是能拿去卖就好了。”

冬生哦了一声,便问:“做啥山芋干的,难吗?”

“不难,要是难的话,我才不做,没那个时间,”她掀开锅盖,用筷子戳了下山芋,看看熟了没有。

妹妹想做,冬生也不管,便跟说了,叫她明儿杀只鸭子的事。

麦芽咬着筷子,因为上面沾着山芋心,她回头看了哥哥一眼,“就是娘不说,我也准备杀只鸭子,去年就想老鸭汤,可惜没有老鸭,现在后山有些嫩春笋也冒头了,拿来煲汤是最好了。”

冬生道:“那你就杀吧,娘说她明早上去采竹笋,”他说完便要出去了,又想起晚上要叫李元青过来吃饭的事,便道:“你晚上烧些肉吧,娘说元青晚上叫元青跟婶子过来吃饭。”

麦芽拿着子,四下看了看厨房,“哥,要不,你去掏几个大萝卜,晚上拿萝卜炖肉吃。”菜园子里的青萝卜早都收了,也都搁在地窖里,也收了不老少。麦芽是准备留着做腌萝卜、辣椒酱泡萝卜、或者晒成萝卜干,怎么吃都好,反正萝卜的吃法多着呢!

冬生应了,随后便去里屋拿萝卜,他动作快,一转眼的功夫,便掏了几个大青萝卜,就着井边的水桶里还剩些水,便把萝卜洗干净,之后才拿给妹妹。

麦芽动作也快,揭开锅盖之后,让热气散了会,便把蒸熟的山芋搁进竹扁里,等着它慢慢变凉。之后便赶紧刷锅做饭。

吃萝卜烧肉,最好还是配上米饭,这样的吃法才是最香的。

很快的,淘干净的大米便下了锅,麦芽也不搁锅筏,切了块肥瘦相间的咸猪肉,用水清洗干净之后,便搁在里面。这样做的好处是,等到米饭熟了,这咸肉也就熟了,而且米饭染上咸肉的油跟香味,哪怕不就着菜,也能吃下两大碗饭来。

米饭弄好了之后,冬生也把萝卜弄好了,“你做菜吧,我来烧火!”说着,就已经绕到下面,拿了干草跟打火石。

麦芽笑道:“哥,你是不是饿了呀?”

“是啊,我真是饿了,所以你快些烧吧,”冬生打趣的道。

麦芽笑了笑,也不说啥,转身便去切萝卜。

他家也不缺猪肉吃,每回小二来送猪肉,也会顺带着帮他们带些新鲜的猪肉,吃不完可以腌了做咸肉,总归不会浪费了。

这猪肉炖萝卜,做法最简单了。只是有几点,是得注意的,一是萝卜得切成滚刀状,二是猪肉得先得红烧过,汤汁要多留些。因为这些萝卜是干燥储存的,水份挥发的差不多了,烧起来肯定会很吸水。

“哥,你把小锅烧上,”麦芽已经切好了肉,便叫哥哥升火。

“嗳!”冬生从大锅洞时掏出燃烧一半的木柴,搁进小锅洞里,再添些小柴跟干草,慢慢把火拢高。

见着铁锅里冒了烟,麦芽才舀了些菜籽油,等菜籽油里的泡沫消失,冒烟了,就能先把肥肉倒进去。这里的猪都是自然生长,没有加激素,没有加瘦肉精,所以肥肉厚的很,她得先把肥油练出来一些,再把练出来的油舀出来,这油可来拿来炒青菜。

等肥肉收的差不多了,再把瘦肉也倒进去,翻炒到肉色变淡收缩,就可以加调料,改用小火,慢慢的让猪肉吸收调料的味道。

“好了,我加些水,再焖上一会,”她把木锅盖盖上,拍拍手。她喜欢烧菜,因为每道菜,都能成为她的一件作品,等到菜上了桌,看着家人吃的狼吞虎咽,就知道这味道究竟有多棒了,“哥,你去喊元青跟婶子过来吃饭吧,菜很快就能好了。”

麦芽把哥哥赶走,剩下的活他一个人就能做了。

冬生到外面把身上的灰尘拍了,又洗了手,才去隔壁叫李元青吃饭。

到了李家,首先看见李氏正在院子里收衣服,李氏瘦的很,背也有些坨,不过精神还好。

“婶,我来收,”冬生看她够衣服够的费劲,便想着上去帮忙。

李氏一边招呼他,一边拦住伸过来的手,不叫他帮忙,“不用不用,就几件衣服,我马上就收完了,哪用你帮忙。”

李元青在木工房里,也听见冬生进来的声音,他探出头来,笑道:“你咋来了?”

冬生走过去,绕过他,进了他的工作室,浓重的木香味,扑面而来,“我来看看你工程进度咋样了,要成亲的家具都打齐了吗?还差多少?”他看着屋里摆的零零总总的东西,以前是不懂,现在看的多了,倒也能看出些名堂。再说了,他编竹筐的手艺那也是一流的,最近也编了好些个东西,拿到四方货栈里去卖。

李元青脸上身上,都沾了不少的木屑,瞧见他进来,乘着这会功夫,才赶紧把身上的木屑拍掉,并笑着道:“快了,还有几天就能完工了,现在就剩些小零件没弄好,回头再上两遍漆,就算完事了,你也别急,你成亲的家具,等我成亲之后,腾出空来,再帮你打!”

冬生看他这样忙,便道:“行哪,你只管忙这些,反正我也帮不上啥忙,不过地里的事,我倒是能给你一手全包下了,最近天气暖和,油菜地长了不少的草,我今儿下午去锄了会,你家的地也锄了一半,剩下的我两天也就干完了。”

李元青道:“那咋行,还是我自己去吧,我明早上起来早些,锄完了再回来干活。”

冬生笑呵呵的走过去捶他一拳,“你跟我还客气呢,再说了,我可不是为了你才这样说的,行了,就这样说定了,地里的事你别管,只管干好家里的事,你把东西收一收,麦芽让我喊你过去吃饭,我去叫婶子了。”

李元青听他这样讲了,便也没再客气,点头答应了声,便去收工具。

麦芽乘着炖肉的功夫,见案板上还剩下一个大萝卜,想着干脆凉拌好了。她将案板刷干净,把萝卜切成细丝,可惜她这刀功不佳,切不了多细,只能凑合着,能入眼就行了。

切好的萝卜丝,先码上盐,把水分沥干,等进了味,就可以加入醋跟麻油,拍上蒜瓣,最后她又舀了些辣椒酱拌上。之前她加盐码的时候,盐搁的不多,而且她泡的辣椒酱也不咸,甚至还有点甜,加上萝卜本来的甜味,再等个十分钟之后,这道剁辣拌萝卜就成了,这可是一道很不错的下酒菜。

凉拌菜弄好了,锅里的瘦肉汤汁收的也差不多了,麦芽把半盆的萝卜倒进去,反正瘦肉也多,不怕失了味道。

红烧萝卜,她比较喜欢把萝卜炖到入口即化,吸收了肉味的萝卜,入口又绵甜,绝对是最地道,最正宗的农家菜。

李元青一到田家,便跑进厨房了。麦芽正在把菜抄进盆里,她家平时烧菜很少用盘子,因为装的少嘛!

见李元青进来了,她夹了一块肉塞进他嘴里,笑眯眯的问道:“好吃不?”她切的肉块也挺大的,但男人的嘴巴更大。

“嗯,好吃!”李元青使劲点了头,回头看着厨房门口没人,飞快的在她脸上亲了下。

要是搁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李元青是做梦也没想过他跟麦芽会有这么一天,那时他只能远远的看着她,那时的田麦芽眼里只有谢文远一个人,对他这个农家男娃,根本不看在眼里。那时他也不敢随意到田家去,生怕引起她的反感。而这份喜欢只能在深深埋在心底。

现在不同了,李氏也经常找借口给他俩单独相处的机会,而两人之间的亲密举动,也随着相处机会的增多,而更进了一步。

第84章 收稻子第140章 找抽的福婶第126章 过门第一日第82章 智斗何秀第130章 满面风情第20章 黄豆香第185章 如此负责第91章 你想干啥?第158章 二妞的店第96章 板栗来了第86章 田和菊的悲哀第13章 送小龙虾第35章 找皮树叶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102章 美味又来袭第33章 入伙第180章 都生了第28章 韭菜豆芽第132章 剪辫子第96章 板栗来了第25章 红烧鱼第11章 蔷薇花第11章 蔷薇花第165章 流血了第84章 收稻子第142章 分红喽!第84章 收稻子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76章 望门楼子第112章 麻烦终得解第159章 难缠的女人第16章 孵出小鸡仔第17章 来客了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114章 补身子第45章 去送绿豆汤第109章 包饺子第33章 入伙第74章 要盖房了第63章 水果酒第168章 外卖第34章 做午饭第50章 两个淘气包第87章 话不投机第12章 擀面第114章 补身子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184章 死人了第124章 麦芽成亲第53章 说话算话第44章 又下暴雨第36章 陈掌柜来家第172章 被狗咬第127章 重男轻女第84章 收稻子第37章 吃烧烤了第68章 执着的谢文远第95章 就是心疼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52章 喂鱼汤第108章 丧礼第70章 臭豆腐第11章 蔷薇花第23章 去后山第89章 斗 架第166章 苦恋第175章 菜园地第172章 被狗咬第159章 难缠的女人第174章 来了大人物第35章 找皮树叶第137章 晒谷场第94章 新花样第169章 回家第45章 去送绿豆汤第20章 黄豆香第151章 又是新年到第30章 路遇拦路者第60章 见一次,打一次第177章 招赘女婿第38章 第一次买卖第149章 补办婚宴第52章 喂鱼汤第53章 说话算话第63章 水果酒第124章 麦芽成亲第38章 第一次买卖第111章 看光光第154章 斗地主第175章 菜园地第172章 被狗咬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104章 捂被窝第64章 黄鳝笼第60章 见一次,打一次第39章 田家二叔第154章 斗地主第155章 给秦语堂做媒第126章 过门第一日第93章 终于定亲啦!
第84章 收稻子第140章 找抽的福婶第126章 过门第一日第82章 智斗何秀第130章 满面风情第20章 黄豆香第185章 如此负责第91章 你想干啥?第158章 二妞的店第96章 板栗来了第86章 田和菊的悲哀第13章 送小龙虾第35章 找皮树叶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102章 美味又来袭第33章 入伙第180章 都生了第28章 韭菜豆芽第132章 剪辫子第96章 板栗来了第25章 红烧鱼第11章 蔷薇花第11章 蔷薇花第165章 流血了第84章 收稻子第142章 分红喽!第84章 收稻子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76章 望门楼子第112章 麻烦终得解第159章 难缠的女人第16章 孵出小鸡仔第17章 来客了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114章 补身子第45章 去送绿豆汤第109章 包饺子第33章 入伙第74章 要盖房了第63章 水果酒第168章 外卖第34章 做午饭第50章 两个淘气包第87章 话不投机第12章 擀面第114章 补身子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184章 死人了第124章 麦芽成亲第53章 说话算话第44章 又下暴雨第36章 陈掌柜来家第172章 被狗咬第127章 重男轻女第84章 收稻子第37章 吃烧烤了第68章 执着的谢文远第95章 就是心疼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52章 喂鱼汤第108章 丧礼第70章 臭豆腐第11章 蔷薇花第23章 去后山第89章 斗 架第166章 苦恋第175章 菜园地第172章 被狗咬第159章 难缠的女人第174章 来了大人物第35章 找皮树叶第137章 晒谷场第94章 新花样第169章 回家第45章 去送绿豆汤第20章 黄豆香第151章 又是新年到第30章 路遇拦路者第60章 见一次,打一次第177章 招赘女婿第38章 第一次买卖第149章 补办婚宴第52章 喂鱼汤第53章 说话算话第63章 水果酒第124章 麦芽成亲第38章 第一次买卖第111章 看光光第154章 斗地主第175章 菜园地第172章 被狗咬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104章 捂被窝第64章 黄鳝笼第60章 见一次,打一次第39章 田家二叔第154章 斗地主第155章 给秦语堂做媒第126章 过门第一日第93章 终于定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