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回家

林翠苦笑道:“这也是没办法,他以前在村里,就是小娃们的头,现在到了县城,跟私塾里小娃又处不来,住的别扭,前天我去瞧他,都瘦了一圈,也不爱笑了,整天板着个脸,跟私塾的老先生简直是一个模样。?”

槐子一直面带笑容的听着她们讲话,听到这里,也跟着笑了起来。那私塾老生生,他是见过的。一副老古板的模样,不说话也就罢了,只要一开口,不是之乎者也,就是子曰。要是再修练几年,怕是都得成仙了。

中午的时候,客栈里又陆陆续续的来了几拨客人,都是带着货物,要从庄县经过,有的是从大河道拉完货,要回家去。有些是要将货送到大河道。像他们这样赶路的商人,对于吃住只要简单方便就成。

林老三下午的时候带着儿子一块过来了,还背着自家地里刚刚成熟的一筐桃子,还有好些蔬菜,当作谢礼送给麦芽他们。

麦芽中午饭正好做多,便留他们一并下来吃饭,这你俩也是实在人,跟李元青他们倒是很谈得来。说起摆馄饨摊的事,李元青也觉着这法子不错,以后早上他们也不用为客人的早饭犯愁了。因为他们毕竟不做早点生意,顶多烧一锅稀饭,或是蒸几个包子,除此之外,真的做不出其他东西来了,林老三这馄饨摊正好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吃饭的时候麦芽提议道:“大叔,其实你还可以再烧些其他花样的早点,比如胡辣汤,豆腐脑,要不炸些油条,糍粑,韭菜盒子也成,这些东西做起来也不麻烦,要是你们父子俩一起做早点生意,也能忙的过来。”这些小吃她平日里在家也能做,他们要是多做几样,品种一多,客人能选的自然也就多。

林老三的儿子叫林强,身材跟小二他们差不多,年纪也跟他们相仿,也爱笑爱说话,就是牙长的不好看,有一边的门牙豁了,说话的时候直露风,连带着讲话也不清楚,那模样,说不出的搞笑。若不是这颗坏门牙,林强看上去倒也挺周正的。

林强咧着嘴笑道:“这下有地方给我们做生意了,俺们一定好好干,到时候也跟你们似的,开个小饭馆……”

“还得给他娶房媳妇,”林老三把他没讲完的话,接了下去。他这一说林强倒脸红了。

小二蹲在厨房门口吃饭,略带不屑的道:“你才多大,就想着娶媳妇了,娶回来干啥呀?也没房子也没钱的,到时候媳妇还不得跟人跑喽!”

槐子这几天跟小二混熟了,加上小二嘴皮子利索,能说会道的,槐子每每都吃亏,时间一久,就对小二很是崇拜,“不错,我爹说,婆娘也是花钱货,娶回来,还得供她吃,供她喝,完了又生一堆赔钱货,不划算!”

他的话把吃饭的人都逗笑了,特别是李元青跟李远,他俩笑的意味深长。这娶媳妇,其中的甜蜜与幸福,只有当事者自己才知道。

林老三也笑道:“小兄弟,这话说的可不对,娶媳妇的好处可多着呢!你现在还小,等你再大些,就能懂了,别净胡咧咧,这会只管好好挣钱,回老家把房子修好,娶个贤惠媳妇,生几个像牛牛这般可爱的小娃,这一辈子才不算白过,知道不?”

小二自认说不过他,很不服气的把头一扭,朝着外面了。

林老三酒量不错,但此时是中午,又不是晚上,哪能喝那样多的酒,下午还有好些活要干,他们家的棚子也得赶快搭起来,乘着天好嘛!省得夜长梦多。

麦芽得准备着回老家的东西,客栈里的事情有小二跟槐子,还有李远他们打理,虽然她跟李元青才是掌柜的,但就在客栈开始盈利的时候,麦芽把小二他们的月钱,从死钱转变成活钱,也就是除了每个月固定的工钱之外,还有额外的分红,至少这分红的多少,取决于每天有多少的客人,按着一定的比例算。

这个法子她之前跟陈二顺也说过,他的酒楼也用分红的方法鼓励员工的积极性,效果很不错,所以她便照搬来用上。小二虽不是见钱眼开的人,但相较固定的月钱,这种分红的方式,无疑更具诱惑力。

槐子原先不太懂她所谓的分红法子,他是大字不识一个,连基本的数字都认不得,但一听钱可以越拿越多,也兴奋的不行,干活也更卖力了。招呼客人这种事,都不用麦芽他们插手。客栈的厢房价格都是固定的,拢共也就那几十个房间,除了换下的床单被褥需要人清洗之外,其他的都是琐碎小事。

麦芽想着上回建议二妞请了个钟点工,其实她这里也应该请个勤杂工,不然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便把人都困住了,或者还有个法子也可以试试。像打包给洗衣坊一样,按着每件多少文钱的价格,把洗床单被罩这些活承包给别人干,他们只需按着数量付钱,如此一来便又省下好多事。

店里的事情一一打点了之后,麦芽便一身轻松了。带着田氏跟牛牛,让李元青赶着马车,带着秦语堂,一早便回老家了。

地里的水稻长势正好,一片碧绿的色彩,景色美不胜收。

到了村里,他们先拐道去了趟林家。林娟一早就会走路了,他们到林家门口时,林娟正在院子里玩耍,会走路的小娃就再也干净不了,不是跌跤,就是喜欢坐在地上玩泥巴。林娟也不例外,这会还是早上呢,她身上的衣服就已经脏了一大片,特别是膝盖的部位,两个灰印子,特别显眼。

麦芽把牛牛交给田氏,她跳下马车,笑着唤了她了一声。林娟扔了东西就往厨房跑,她讲话还不是很清楚,麦芽只听见她对林氏嚷嚷着,“来人了来人了!”这小丫头可真管事,

林氏从厨房出来,正遇上进门的麦芽,“是麦芽啊,我一听小娟嚷嚷,还猜是谁一大早的到我家来了呢,没想到是你们回来了,你们咋这么早就回来了,牛牛跟元青呢?”

麦芽怀里抱了一堆东西,顾不得跟她说话,直把东西搁进堂屋,才回到院子,对她道:“他们都在院子外边呢,这些东西是小翠托我带回来给你们的,我担心牛牛他奶奶一个人在家,所以就把她留在那,自己回来了,等过日几我再去换她,到时让她也回来看看。”

林氏道:“哎哟,这有啥好换的,你该回来的时候就回来,她婆家那边小叔子小姑子也多,不缺他俩回去干那点活,先前她还跟我说呢,离了婆家倒也清静,省得跟他们搅合在一起。”林翠倒不是嫌弃李家人,只是他们家人多,转来转去的也不方便,加上房子也不大,也就更挤了。现在搬到同福客栈去,反而还宽敞了。他们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也更加干劲十足。

麦芽摸了摸林娟的头,笑着道:“话是这样说没错,可我走了,把事情都交给她,冬冬也还小,光她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回头我想把洗被单,洗衣服这些粗活,包给别人干,如此一来,我跟林翠都能轻松些,等客栈生意步入正轨,就不必忙这般忙了。”

林氏不懂她们做生意的道道,她听了会,便招呼他们进来坐坐。

秦语堂是不喜欢跟人闲话家常的,田氏全便把牛牛交给他抱着,她下了马车,让麦芽他们先回去,她跟林氏聊会天,等下再自己走回。看田氏急着赶人的模样,不想也知道,她跟林氏有悄悄话要说,是平日里不能讲给女儿听的。

麦芽也不强拉着她走,便让李元青赶着马车,他们先回家了。

还没到家,走在回家的大路上,远远的就能看见田家屋后成片的果树林,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景像,看的直叫人欢喜。

麦芽坐在李元青身边,跟着他一块赶马车,他们走了许久,之前也一直忙着开客栈的事,果园都交给哥哥打理,如今郑玉肚子也不方便了,哥哥肯定不能时常上山去年果树。麦芽便跟李元青商量着,下午有空的时候,一定得上山去瞧瞧,带上锯子跟砍刀,把横生的枝节,修剪一番。如今果树正是挂果的季节,村里老品种的梨树这会正结着梨子,但他们种的梨树品种不同,得等到秋天,收割水稻的时候,梨子才能上市。至于桃树跟杏树,都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柿子树也是等到秋末才能结出柿子来。

李元青也正挂心山上的果树,还有后面的水塘,乘着回来的这几天,都得全部收拾好了。

冬生在院子里收拾菜园,这菜园还是麦芽没出嫁之前,跟他一手弄起来的。可现在她跟田氏都不在,郑玉倒是想干,只可惜身体不允许,所以好多都荒废了。他便想乘着天气还不是太热的时候,都种上晚黄豆,到了冬天,也能有黄豆吃。

到了家门口,麦芽麻利的跳下马车,奔进门里,喊了声,“哥,嫂子!”

冬生从菜园里抬起头来,看见满脸笑意的妹妹站在门口,赶忙放下铁锹,快步走到院子里来,“妹,你们回来啦!”

郑玉在厨房听见动静,一手扶着腰,也出来了,见着麦芽,格外的欣喜,“我还以为你进了城就不回来了呢,害的我一个人在家急的不行,娘也不在,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你要再不回来,我也准备去县城跟你们一块住了呢!”

麦芽握住她的手,笑道:“你咋会是一个人呢,不是还有哥跟婆婆在嘛,我是想接你去县城的,可就怕哥哥舍不得!”

田氏也从马车上下来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吗?要是冬生肯答应,下回再走,就把你也带上,你在家,我确实不放心,怕冬生伺候的不好,他做活还行,可烧饭却不在行,上次刚一走,我就后悔了,恨不得回来再把你带着走。”

郑玉难掩激动之情,迫不及待的诉苦道:“我天天看着他,天天跟他说话,早都说完了,李婶最近也忙的很,我不想打扰她干活,便也不去烦她。”

秦语堂从马车上下来,李元青也准备把马车赶回家,给马儿喂些草料,便跟麦芽说了声,他们先回去了。

郑玉看样子是真寂寞坏了,拉着麦芽就不想撒手。麦芽好笑的对她道:“你先跟我娘说说话,我把牛牛也留这,等下我回去把饭做了,咱们中午边吃边聊,晚上还有的是时间呢!”

牛牛已经能扶着东西站立,也能试着走两步,这已经算很好了,他还不到十个月,两条腿便已经很有力气了,这也是得益于麦芽长期给他补钙。

郑玉一看见牛牛讨喜的模样,倒把诉苦的事放在一边,只顾逗着她玩了。冬生也有好些天没看见大外甥了,这会也疼的不行,带着他在院子里又是举高高,又是拿些小玩意逗他开心。

田氏颠了一路,麦芽担心她吃不消,便让她回屋睡会。她也抽着空,回家了。

一到家,便闻见浓重的中药味。秦语堂已经在屋里给李氏扎针,拔火罐的东西也都准备好了,就等着针灸完成,便开始燃草药,拔罐。

麦芽瞧见院子倒是很干净,菜园子收拾的也井井有条,没什么杂草,黄瓜秧、豇豆秧、番茄秧,还有好些菜秧都结了蔬菜。刚才经过院外的鸡笼时,看见又多了些小鸡,看样子也是李氏后来抓的小鸡仔,有好几十只呢!她也真是闲不住,身材才刚好些,便忍不住忙起来了。

李元青正在井边打水,见她回来了,便道:“咱们中午吃什么菜呀,要不我去后面的水塘打些鱼回来。”

麦芽看了看菜园里的蔬菜,“行吧,你去捞一网看看,也不知水塘里的鱼长多大了,挑大的捞,现在荷花应该也快开了,那菱角也不知长到什么程度,傍晚我一定得亲自去看看。”

“嗯,我把水缸挑满就去,”李元青从井里轻巧的拎着小水桶上来,先是把身边的大桶灌满,等会再一并拎到厨房去。

麦芽进了堂屋,先去李氏的屋子看了看,见她趴在炕上,秦语堂已经针灸完了,正在拔针。他手指修长,拔针的动作行云流水,煞是好看。麦芽也不敢去打扰他们,便回了自己屋,把带回来的包袱放在一边,先去厨房打了干净的水,拿了抹布,把炕擦了一遍,又想着几天没睡,土炕可能会受潮,便到厨房抱了些干柴,把炕烧热。

接着又开窗户透气,又是把大衣柜里的衣服跟被子统统抱出去晒晒,省得晚上睡的时候一股子霉味。

秦语堂给李氏做完一个疗程,李氏因为药物作用,在炕上睡着了。秦语堂轻手轻脚的出了屋子,把门带上。

李元青正往堂屋来,看他背着药箱,像是要走的模样。秦语堂见他来了,便嘱咐他几句,“干娘刚拔完火罐,别惊忧她,让她好睡一觉,中午也熬些鲜汤,给他补补身子,晚上也尽量煮些面食,好消化一些。”

“成,这些都好办,那娘的病,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还有治好的希望?”李元青仍旧抱有希望,要是能治好李氏,就再好不过了。

秦语堂面色不太轻松,“想根治是不大可能,这一点,我之前就跟干娘说过了,但是可以慢慢缓解症状,减少她的疼痛,如是加上适当的活动,我相信干娘的病会慢慢好起来的。”

李元青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能放下了,只要李氏不要时时忍受着关节的病痛,这就足够了。他看秦语堂背着药箱,便问道:“中午在这儿吃饭,下午的时候我再送你回去,我明儿早上再回来也成,哪有让你一个人走路回去的道理。”

秦语堂淡淡一笑,“你跟我还客气呢,我平日里给人看病也经常走路,这点路对我来说,可不算啥,不过回去之前,我得到后山采几味草药,也不用进山,就到后面水塘边转转就成了,草药也不是非得长在山里,中午我可是要回来吃饭的,你们在家先忙着,我先去了。”

他熟门熟路的从墙角边找到一把小铁铲,准备带着挖草药用的。这几天没下雨,地面干燥,也就不用换鞋了。

李元青把他送到门口,又指着几处地方告诉他,哪里草药比较多些。

麦芽抓紧着时间做饭,李元青也拿了自制的大渔网去屋后的水塘捞鱼去了。这渔网真的拎起来,还是挺重的,要用很大的腰力才提得起来。

菜园里能吃的蔬菜很多,那长豇豆结了不少,麦芽把它们全摘了,准备分些嫩的,做泡豇豆,老的可以炒了吃,或者用开水烫过,再晒干,等到冬天烧肉吃,也很香。

春上的时候,她在家门口的几野地里种了好几棵扁豆,这东西长的快,攀爬的也快,光是种这几棵,就已经爬的到处都是。麦芽想着,等会摘好了菜,拿几根竹竿,在扁豆秧下搭个架子,好让扁豆都爬到架子上,也省得到时摘扁豆的时候到处找。

园里的青椒也结了不少,这菜园土质好,不过先前地势洼了,麦芽便让李元青挑土,把菜园子稍稍垫高了些,加上取水取肥都方便,所以这些蔬菜才能长的好。

没过一会,麦芽拿着的菜篮子里,就已经装满了蔬菜。看着还有好些没摘,她又去厨房拿了只干净的竹篮。整整摘满了两篮子,都倒在院子里的地上,她搬了个小凳子,动作熟练的一一分捡。老的跟嫩的,都得分开。

她挑出来的嫩豇豆,有大半篮子。园子里的豇豆秧还会结,这也不是一天能收完的,明儿早上起来看,保准又挂了好些嫩豇豆。

看着离中午时间还早,她便打了井水,把豇豆洗干净,装在篮子里,沥干水分,她又洗了些青椒,只是去了蒂,并没有连着辣椒籽一并去掉,保持辣椒的完整,待会泡豇豆的时候,跟豇豆混在一起,以便增加豇豆的辣香味。

鹅卵石是先前就从小溪沟边上捡来的,洗干净之后,等下腌豇豆时,把鹅卵石压在上面,压紧压实,防止豇豆变酸。这腌豇豆,各家有各家的味道,也是各家有各家的法子,所以每家腌出来的味道都不同。

麦芽每次腌的就挺好吃的,有一点点的微酸,吃着脆生生的,蒸熟了,或是炒着吃,都成。

冬生抱着牛牛,领着郑玉过来时,她已经把豇豆泡好了,正在洗其他的菜。听见他们推门进来的声音,她抬头,一眼就看见牛牛朝她伸出两只小手,要她抱抱。郑玉的肚子不算太大,她有些后怀,大的不明显,但是不方便是真的,也是弯不下腰了,要不然她肯定得抱抱牛牛。冬生也不敢让她冒这个险,牛牛现在啥也不懂,要是不小心踢她一脚,后果不堪设想哪!

冬生也不说把牛牛放下,只对他道:“你娘要忙着做饭,舅舅带你玩,牛牛要乖,回头舅舅给你买好吃的。”

麦芽想起元青在后面捞鱼,便道:“你带他去后面水塘玩吧,看看他爹打着鱼没,别忙活半点,连条小鱼孙子都没捞着。”

冬生也正想带牛牛出去玩的,便一把将牛牛举过头顶,让他跨坐在自己的脖子上,他只需把牛牛的两只小手抓着,便可以让他安稳的待在脖子上。牛牛也淘气,不愿被他抓着手,冬生只好放开他的小手,转而抓着他的腿。

想来牛牛也很乐意坐的高高的,或许这样看上去视野更好,所以他快活的抱着舅舅的脑袋,乐的嗷嗷直叫唤,连两条小腿的力气都使上了。

看着他俩欢快的身影,郑玉长长舒了口气,“唉,我要是也生个儿子就好了。”

麦芽起身给她端了带靠背的椅子,叫她坐下,“生男生女都一样,这有啥好担心的,这胎生不了,下一胎再生,你怕个啥!”

她的话不仅没能让郑玉宽心,反而让她更加忧虑了,“我娘家村里就有个邻居,生了六个女儿,愣是没一个儿子,你说苦不苦?”

麦芽一边洗菜,一边跟她说话,“哎哟,像那样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哪那么容易就摊在你头上,你呀,整天没事就在那瞎琢磨,可别影响了孩子,你得每天过的开开心心,将来孩子的性格才能开朗,还没发生的事,你想那么多也没用,又不能解决问题。”

郑玉又叹气,坐在那,呆呆的看着天。

麦芽瞧她的模样,倒有些产前抑郁症的倾向,倒也不至于有那么严重,还是重男轻女惹的祸。她现在得忙着去烧饭,可顾不上开导她。

中午的菜,大多都是蔬菜,不过他们从县城回来时,就想到家里没有鲜肉,所以买了些五花肉跟大骨头。

现在天气热了,鲜肉不能搁过夜,得趁早烧了吃。大骨头可以拿来熬汤,中午搁些小青菜,打几个鸡蛋,做汤喝。或者晚上用骨头汤下面吃也成。

至于五花肉,红烧是最简单的,只要添油烧熟,今天不加佐料,搁到明天吃,也就不会坏了。不过在烧之前,得把五花肉先用开水煮到熟透,捞出来放凉之后,再切成小块,加调料重新炒过。

李元青还真打了不少鱼上来,好几条鲫鱼,每个都有一斤多重要,还有几条胖头,这些用来熬汤是最好了,有了鱼汤,这骨头汤便留着晚上吃,中午就用豆腐炖鱼。

还有几样青菜加了辣椒一并炒了,炒的辣午辣香。郑玉现在不能吃辣,所以她只能看着,看着他们吃。除了这几个新鲜菜,麦芽还在饭锅里蒸了切好的咸鸡,这还是过正月时候剩下的,再不吃就该变味了。也是去年剩的最后一点咸货,她都蒸了。用黄豆酱跟辣椒酱,还有葱蒜,蒸的冒油,喷香扑鼻,惹人垂涎欲滴。

李氏一觉睡醒,觉得身轻体健,精神好的不得了,又闻到饭香,只觉肚子实在饿的很。

冬生带着牛牛在院子里玩,快吃午饭时,他奶瘾又上来了,怎么哄都不行,非得到厨房找麦芽,哭的那叫一个凄惨,听的麦芽于心不忍,差一点就想喂他了。

田氏却一把拦下,“都准备着断了,忍了这么许久,现在要是再喂,不是前功尽弃了吗?没事,小娃断奶都这样,忍过这几天就好了,牛牛算是很乖的了,他们有些小娃断奶的时候整天整夜的哭,那模样看着才心疼人呢!”

李元青把牛牛接过去,抱到外面去哄,过了一会,果真听不见哭声了。

等着秦语堂挖好草药回来,便开饭了。李家院子里头一年种下的树,这会都长的枝繁叶茂。冬生搬了大桌子在树荫底下,又摆了几个凳子,院子里透风,坐着吃饭也凉快。

郑玉跟李氏吃饭时候都很香,特别是李氏,整整喝了两大碗鱼肉加鱼汤,米饭吃的就少了些,另外辣的菜也没吃。麦芽炖了一大锅鱼汤,把李元青捞回来的鱼全都煮了,满满的一锅。

麦芽也给牛牛喂了些,怕他被刺着,所有的鱼肉她都先嚼了一遍,虽然不是很卫生,但跟卡着刺比起来,还是要安全许多。

秦语堂吃的很少,也吃的很快,他记挂着药铺里的事,或许也记挂着花娘也说不定,总之,他急着吃饭,一搁下碗,顾不喘口气,便急着回家了。

李元青跟冬生一起把他送到路口,看着他慢慢消失在大路的尽头,这才转身回了家。

李氏精神好的不得了,吃完饭,便忙着收拾碗筷,打发麦芽他们都去休息,牛牛中午不能跟麦芽睡,郑玉跟田氏便带着牛牛,一块回田家睡觉。

麦芽扫完了院子,也顾不得休息,忙着把家里每个屋子都打扫了一遍,有些发潮发霉的东西都拿出来见见太阳。等到李元青回来时,他俩拿着工具,跟李氏打了声招呼,一块往果园去了。冬生这会也没什么事,便拿了锄头一起上山去了。

山上的梨树长的确实不错,虽然今年才是种下的第二年,但挂上果子的树也有不少。他们种下的梨树跟村里老品种的梨树,一眼就看出不同了,但是这些不同,主要还是因为修剪的原因,使得果树呈现与之不同的形状。

修剪过的的果树,最顶端的主干都被锯掉了,只留下往四周散开长的侧枝。

先前麦芽也跟哥哥说过,疏花蔬果是有很多讲究的,比如:间隔疏花、按距离留果、看果苔副梢留果、以花序位置留果等等。只要按着以上的方法,让花与花,果与果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那么结出的果实就有一定的生长空间,不至于到时结的果子又小又涩。

还有剪枝得按着外围和上层少留,辅养枝多留,骨干枝少留。骨干枝中部多留,下部少留。盛果期树背上枝多留,背后枝少留;花多树弱时少留的原则。疏花疏果的总体原则是:保证产量,提高品质,选优去劣,调节分布。

当时种果树时,是四家一起种的,但若是分开来算,田李两家的总数加起来,也是不少的,要是严格管理起来,肯定很累人。最近麦芽跟李元青之后都忙着开客栈的事,论起来,这果园反倒是哥哥管的较多。

冬生指着树上鸟窝,道:“最近来了好多山雀,在果树上坐窝,赶都赶不走。”他所指的山雀,是当地山林里特有的一种鸟,长的跟麻雀相似,但毛色却透着微黄,至于它们喜欢的,爱吃的东西是什么,这她就不清楚了。

就是因为不清楚,她才要问,“这些山雀会吃虫子吗?”

第125章 喜夜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143章 田氏住进陈家了第176章 饭菜飘香第63章 水果酒第3章 来要账第46章 灵感暴发第34章 做午饭第10章 挖水池第102章 美味又来袭第38章 第一次买卖第57章 做衣服第69章 杀鸡第70章 臭豆腐第39章 田家二叔第18章 烟熏咸鱼第89章 斗 架第86章 田和菊的悲哀第127章 重男轻女第165章 流血了第123章 筹备亲事第73章 另谋出路第137章 晒谷场第97章 林翠的秘密第97章 林翠的秘密第59章 又来了第184章 死人了第41章 搂鱼第135章 有喜第94章 新花样第21章 难缠的舅妈第94章 新花样第137章 晒谷场第184章 死人了第100章 自己的店面第20章 黄豆香第169章 回家第108章 丧礼第19章 辣味包子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16章 孵出小鸡仔第127章 重男轻女第39章 田家二叔第96章 板栗来了第118 章 双胞胎第136章 腿长第165章 流血了第123章 筹备亲事第167章 濒临崩溃第79章 小猫仔第181章 又入深秋第134章 家有宝马第167章 濒临崩溃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33章 入伙第21章 难缠的舅妈第107章 烀咸鹅第12章 擀面第14章 春雨绵绵第170章 可怜的小牛牛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112章 麻烦终得解第159章 难缠的女人第53章 说话算话第144章 生米终成熟饭第27章 做凉皮第177章 招赘女婿第70章 臭豆腐第157章 皇上?第165章 流血了第96章 板栗来了第22章 不劳你操心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92章 这话够毒!第62章 摘果子第118 章 双胞胎第21章 难缠的舅妈第36章 陈掌柜来家第109章 包饺子第97章 林翠的秘密第62章 摘果子第120 章 吃斋饭第3章 来要账第78章 上坟第20章 黄豆香第39章 田家二叔第166章 苦恋第136章 腿长第126章 过门第一日第69章 杀鸡第130章 满面风情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四)第74章 要盖房了第129章 糖饼第71章 泡菜包子第89章 斗 架第81章 放鹅第104章 捂被窝
第125章 喜夜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143章 田氏住进陈家了第176章 饭菜飘香第63章 水果酒第3章 来要账第46章 灵感暴发第34章 做午饭第10章 挖水池第102章 美味又来袭第38章 第一次买卖第57章 做衣服第69章 杀鸡第70章 臭豆腐第39章 田家二叔第18章 烟熏咸鱼第89章 斗 架第86章 田和菊的悲哀第127章 重男轻女第165章 流血了第123章 筹备亲事第73章 另谋出路第137章 晒谷场第97章 林翠的秘密第97章 林翠的秘密第59章 又来了第184章 死人了第41章 搂鱼第135章 有喜第94章 新花样第21章 难缠的舅妈第94章 新花样第137章 晒谷场第184章 死人了第100章 自己的店面第20章 黄豆香第169章 回家第108章 丧礼第19章 辣味包子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16章 孵出小鸡仔第127章 重男轻女第39章 田家二叔第96章 板栗来了第118 章 双胞胎第136章 腿长第165章 流血了第123章 筹备亲事第167章 濒临崩溃第79章 小猫仔第181章 又入深秋第134章 家有宝马第167章 濒临崩溃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33章 入伙第21章 难缠的舅妈第107章 烀咸鹅第12章 擀面第14章 春雨绵绵第170章 可怜的小牛牛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112章 麻烦终得解第159章 难缠的女人第53章 说话算话第144章 生米终成熟饭第27章 做凉皮第177章 招赘女婿第70章 臭豆腐第157章 皇上?第165章 流血了第96章 板栗来了第22章 不劳你操心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92章 这话够毒!第62章 摘果子第118 章 双胞胎第21章 难缠的舅妈第36章 陈掌柜来家第109章 包饺子第97章 林翠的秘密第62章 摘果子第120 章 吃斋饭第3章 来要账第78章 上坟第20章 黄豆香第39章 田家二叔第166章 苦恋第136章 腿长第126章 过门第一日第69章 杀鸡第130章 满面风情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四)第74章 要盖房了第129章 糖饼第71章 泡菜包子第89章 斗 架第81章 放鹅第104章 捂被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