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大杂烩

李氏面带微笑的看着他们笑作一团,她家的小院,很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他们在外面笑的人仰马翻的时候,麦芽却在厨房忙着做糯米藕,还得烧晚饭,家里既然有藕,那便用青椒炒些藕做菜吃,还有韭菜,可以用千张炒了。另外再给几个小娃们做个鸡蛋羹,反正林德寿他们几个都吃饱了,除了兔子肉,还热了些馒头。不用烧他们的饭,只管烧她们几个吃的就成。

糯米藕做起来倒也不复杂,但是说起来不复杂的东西,要想做的好吃,就得按着步骤,一步一步来,否则做出来了,也会失了原有的味道。

李氏知道她要做糯米藕,早挑了好几节大个的莲藕,两头都没破损的,洗干净了,给她拿厨房来,“除了这些,还有啥别的东西不?”

麦芽想了想,“冰糖有了,待会把冰糖捣碎,再用小火熬一下,嗯……要是有蜂蜜跟桂花就好了,今年桂花开的时候,我没在家,不然现在就有桂花蜜吃了。”

“有,谁说没有啊,”李氏一拍大腿,“我听你说过一回,说是县城里的糕点都加了蜂蜜泡的桂花,我就试着做了些,反正那么桂花谢了也是谢了,我就在地上铺了块草席,使劲摇那桂花树,收集起来之后,又细细挑捡,洗干净,再用蜂蜜泡着,都装在小罐子里,那天我揭开闻闻,扑鼻的香。”

“那太好了,这糯米藕就得配上桂花蜜才好吃呢,娘,真看不出,你连桂花蜜都会酿了,”麦芽高兴坏了,这糯米藕的味道,她只在前世尝过,也好久都没闻到正宗的桂花蜜了。

李氏道:“我这就给你拿去,你先忙你的,我等会就来。”

有了桂花蜜,这道糯米藕才算完整无缺。麦芽抓紧时间,把莲藕的一端用刀切开,因为选的都是完整的莲藕,所以里面的孔洞,不会有淤泥渗进去。她将泡好的糯米用筷子往藕孔里塞,得压实压紧,把全部的孔都塞满后,再把刚才切下来的藕头盖上,边上用竹签子插好,防止盖子掉下来,糯米溢到外边。

她才刚把一半的莲藕装好,李氏便抱着个小罐子进来了,她把盖子揭开,拿些麦芽闻闻,献宝似的道:“香吧?”

麦芽凑上去闻,即使过了季,但依旧能闻到桂花浓郁的香甜,加上纯正无添加的蜂蜜,真是甜到一块去了,“香,太香了,娘,等会这罐子可千万别让小娃们看见,他们要是瞧见了,指定连罐子都得吃了,待会他们要问这糖从哪来的,咱就说是白糖加的蜂蜜,绝不能说你酿了桂花蜜,一个字也说不得。”

李氏笑着点头,“嗳,知道了,回头我就把它搁在菜柜子里,你用完了,把盖子盖好,那香味也就不会跑出来了,等他们吃过晚饭走了,我再放回去。”

看着时间不早了,李氏也帮着她一块装糯米,看着装的差不多了,麦芽便让她帮着把小锅里的火升起来,这藕就放在小锅里加水烀着,不过得烀的很烂很熟,要是藕肉咬进嘴里还硬硬的,那便失了糯米藕的味道了,真正的糯米藕,它吃起来一定是糯糯的,软软的,吃藕像吃糯米一样。

灶火越烧越旺,随着小锅里的水沸腾,厨房上空弥漫的热蒸气也渐渐聚拢。没过多久,藕香就飘了出来。只不过藕身密封着,所以还闻不到糯米的香气。

看着锅里的藕差不多了,麦芽便用大锅铲将藕捞出来,那烀藕的汤水还得留着,另有用处。再把藕搁在另一边的大锅里慢蒸,大锅下面煮了米饭,中间放个锅筏,就能蒸藕了,这样才能将藕完全烧软乎。

乘着米饭还没熟,麦芽抓紧着时间把菜炒了,蔬菜炒完,又用油煎了个咸鱼,总算是忙完,才有时间调蜜汁。

把小锅刷干净,将烀藕的汤水倒进去,搁入冰糖和桂花蜜,熬至浓稠呈蜜汁状,将切成厚片的藕在盘子里摆好,用勺子舀起熬好的蜜汁浇在上面,这道糯米藕便做好了。

李氏一直就在厨房,也是第一个闻见香味的,“哎哟哟,这香味叫我闻了,也止不住要流口水呢,要是端到外面去,肯定要被他们抢了。”

麦芽笑道:“没事,今晚做的多,足够他们吃的了。”她把切好的递给李氏端出去,又去切下一盘,想着郑玉跟她娘都没过来吃饭,等会哥哥回去时,得带给她,便留了一节藕没切。剩下的全切了,整整装了好几盘呢!

糯米藕一端出去,便吸引了小娃们的目光。李氏一手端着盘子,挨个发,每人拿一个先尝尝,“别急别急,牛牛他娘还在厨房里切呢,都有的吃。”

林氏跟黄氏站起来笑道:“叫他们抢吧,我们去吃饭了。”她俩进厨房端菜,看见麦芽又切好两节藕,原本是没好意思吃的,可实在是挡不住甜香气的诱惑,她俩各拿了筷子,平了一块就在厨房里吃起来。

入口的甜腻,简直能把人甜化了。林氏惊叹道:“麦芽啊,你这甜点做的,比城里那些卖糕点的,还要好吃呢!我看以后你还能在县城开个糕点铺子,肯定能卖火啊!”

黄氏也赞不绝口,“我这辈子就没吃过这么甜的东西,人家都说比蜜甜比蜜甜,可咱也没尝过真正的比蜜甜是个人啥滋味,今天终于晓得了,真是比蜜还甜呢!”

林氏叫她别打岔,她想问这藕是怎么做的。麦芽也不瞒她,又不是真打算靠这个挣钱,没啥好瞒的,不过她自动绕过桂花藕这段,那是好东西,她得留着给牛牛跟大头几个小娃吃,不能叫别人再看见,否则一人一口,一眨眼的功夫就吃完了。等明年多收集桂花再说吧!

林德寿他们虽然吃饱了,可对她们几个吃的藕也稀奇,可叫林氏拦下了,说是回去再做给他吃,今儿做的没他们的份。

一行人吃过饭,把东西分分,都各自带着小娃回家了。李元木拉着不愿离开的大头小豹,硬是把他们带回家了。总在这边,也不是个事,都吃一天了。李氏看着两个孙子,有些舍不得,想着麦芽晚上有李元青照看着,她便拿了衣服跟他们爷三个一块回去了,李元木带娃睡觉不行,两个娃晚上还得洗澡,他根本弄不好。

秋夜里,只要太阳一落山,寒气便上来了。厨房里剩下的活,都交给李元青了,因为牛牛困了,麦芽得弄些水给他洗洗小屁屁,虽然不用洗澡,可这基本的卫生还是要讲,小屁屁每晚必洗不可,小脚丫子也泡一泡,要是出了汗,后背也得用湿毛巾擦擦,洗好了,睡觉才舒服。

连着几天降温,天气又冷了许多,非得穿小棉袄了。看着天气合适,李氏便张罗着先把家里喂的鸭子杀了,过几天林氏他们就得杀鹅了,不能都赶到一块,还得上山采板栗,当初跟孔老板他们说好的,也就是这几日,他们要过来收板栗,到时又该是一番忙碌的景像。

清理鸭子是很麻烦的一件事,耐心不够,定力不够可真是干不过来。去年这个时候,麦芽忙着带牛牛,宰杀鸭子这种活,都没有叫她干,她只管负责带牛牛就好了。可今年躲不了,田氏跟林德寿都不在家,郑玉弄个小娃,更脱不开手,因为她娘家也得准备着过年的事,所以郑玉娘回家去了,是冬生驾马车送的。

也不知郑玉娘从哪掏出来的包裹,整整扛了三大包,也不用人家帮忙,非得自己动手往马车里搬。见着麦芽跟李氏都站在门口看,她遮遮掩掩的笑着辩解,都是在县城里买的,想带回去当年货的。

麦芽心知肚明,也不点破,只对她道:“婶子,人活一世,太节省也会很累,还是得想开些,该吃吃,该喝喝,才不罔过这一辈子嘛!”

郑玉抱着娃也站在门口,小田园被包的跟粽子似的,连眼睛都没露出来。郑玉听到麦芽的话,深有感触,可是她老娘节省了一辈子,现在让她过的大方些,似乎太晚了,她哪改的过来啊。

郑玉娘对麦芽讲的话呲之以鼻,她坐在马车上,撩起车帘,不冷不热的道:“丫头,你是没吃过苦啊,要是让你多过几年吃不上饭,连喝口玉米糊糊都奢侈的日子,你保证不会这样讲了,你们这一辈子人真是享尽了福,不像我们那会,所以你才敢这样讲啊!”

李氏不同意她的话了,“她婶子,你这样讲也不对,他们这辈子享福,那是靠他们自己双手挣来的,咱们这些老家伙没本事,没给他们挣来好日子,现在他们自己挣来了,要往好了过,那也是应该的,咱们思想都过时了,跟不上了,不过我也想通了,有的吃就吃,有的喝就喝,省着抠着是一辈子,好吃好喝的也是一辈子,干嘛要跟自己过不去呢!说句不好听的,咱们还能活几年啊?要是不过好了,都对不起自己。”

郑玉娘也不跟她争辩,心想:你现在日子是过好了,两个儿子都成家了,小儿子还在县城开客栈,赚老大钱了。可我呢,家里还有个小子没成亲呢!我累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冬生甩起马鞭子,驾着马车慢慢远去了。

麦芽叹了口气,转回头掀开田园的小被子,看见他睁着黑豆似的眼睛,也正看着她。见着郑玉把他捂这样狠,她是真看不下去,“嫂子,田园眼睛早能看东西了,你这样捂着,他该急坏了,这会是中午,天气又暖和,你不如把他的小被子往下拉拉,把他的小脑袋露出来,也好让他瞧瞧咱们家的风景嘛!”

李氏也道:“小娃别捂那么多,要是把身子捂弱,可就不好带了。”

郑玉把小抱被竖起来抱着,又把上面盖的那部分掀开,“不是我不想去掉,我娘在的时候,只要看见田园的被子露出一点小缝,就得唠叨半天,说什么我小时候就是这样捂过来,我弟弟也是,要是不听她的,就该生气了,所以我哪敢去啊!”

麦芽明白她说的意思,之前麦芽在县城里服侍田氏做月子时,她也这样讲。倒也怪不得他们,或许那个时候,小娃是这样带的。可以前不代表现在。再说每个人有每个人带娃的方法,有人带小娃的方法精细,不给冷着,不给冻着,吃饭喂着,睡觉哄着,恨不得当老佛爷似的伺候着。可也有的人,家里忙,没空管小娃,还不会走路的小娃,也就随手扔在一边玩,什么屎啊尿啊的,弄的满身满地,裤子湿了也没空换,就那样自己捂干。可他也一样长大,还比精细看管的小娃长的更结实。

家里杀的鸭子还没打理,看着天气还好,麦芽便让郑玉把大门锁上,一块到隔壁去,也好去晒晒太阳,再说坐在院里晒太阳不比窝在屋里强嘛!

郑玉这些日子的确在家里闷久了,急的要死。当下,便回屋拿了几个厚尿布,锁上大门,跟他们一块去李家院子了。

牛牛睡午觉去了,小田园在院子里被暖暖的太阳一晒,也昏昏欲睡。郑玉便把他抱屋里,在牛牛的被子旁边,又另铺了床被子,底下再铺上厚厚的两层棉尿布,防止他睡着时,再把被子尿湿了。

安顿好了牛牛,她也坐到院子里,帮着麦芽他们一起拔鸭毛。

鸭子宰杀了,用开水烫一遍,这水温以及烫鸭子的时间得掌握好,烫轻了,鸭毛不容易拔掉,烫狠了,会把鸭皮烫坏,影响成品的美观,也不好看了。这技术活还得李氏亲手操刀,她在厨房大锅里烧了一锅开水,一只一只烫过的,然后才拿到院子里,慢慢拔毛。

要是搁在现代,鸭毛可是好东西,价格只比鹅毛低些。

麦芽想着把这鸭绒留下来,回头给李氏跟田氏一人做一件鸭绒背心,用鸭绒鹅绒做出来的棉衣,轻薄透气,又很保暖,可是在现代买来的羽绒服,有几件是真的,大都是把鸭子外层的大毛打碎,用来做填充物。牛牛就不用做了,小娃还是穿棉花的好,否则鸭绒从衣服里面飞出来,会很容易让小娃呛到。

这鸭绒李氏往年也没留过,也不会收拾,听麦芽说可以用来做衣服,便去找了个布袋子,由她把个外边一层粗毛拔掉,留下里面的鸭绒,给她们俩个慢慢拔。那鸭肚子上的绒毛是最柔软,也是最干净的。拔出来后,要是怕有味道,可以用矾水泡一下,再最晾晒透干,就成了。

郑玉摸着软软的绒毛,道:“往年我也觉着这鸭毛扔了怪可惜的,但又不晓得怎么收拾,也是想过可以拿来做衣服,可看着这东西这样轻,远没有棉花厚实,做出的衣服怕也是不保暖,便作罢了。”

麦芽低头拔鸭毛,笑道:“你想想啊,那鸭子冬天再冷,也能下水游,要不是这毛很保暖,它还不得冻死了,鹅绒比鸭绒还好,因为绒毛朵大,跟朵花一样,塞在衣服里,可比鸭绒的还保暖,今年杀鹅的时候,就得把鹅绒留下,回头咱们试着做几件,多做几回就能摸到门道了。”

郑玉一想也是这么个理,鸭子可比人经冻,“那成,你先做,等做好了,再看看合不合穿,若是合穿的话,咱给家里人都做件背心,都说护身先护心,暖身先暖心,背心的用处可比棉袄还重要呢!”

鸭子绒毛底下的那一层小毛,是最难拔的。翅膀上有很多藏在里面的粗毛管子,得用指甲掐着,才能一个一个拔出来。鸭屁股上的,也物难弄干净。但这些还不算什么,最难搞定的,是鸭脖子上的小毛毛,耐心不够的人,恨不得把它脖子剁了完事。

李氏道:“今年这鸭毛还好拔些,你看这里面一层绒毛都长出来了,等你们弄差不多,我让元青在院里架上柴,把鸭子在火上燎一遍,剩下的那些鸭毛,也就给烧干净了。”宰鹅时,也得这样做,否则清不干净。其实这样的法子虽然麻烦些,可总比前世那些用沥青剥出来的要安全。

光是清理这十几只鸭子,她们几个就干了一上午。李元青粗枝大手的,干不了这细致活,顶多负责烧火打水,拿个东西啥的。

鸭子去了毛,还得从下方剖开肚子掏出内脏,把内脏剥洗干净,这一忙,就忙到了天黑。最后一步,就是腌了,却不是简简单单的撒上盐就了事,而是得搓,把盐撒在鸭皮上,反复揉搓,这样能让盐粒充分吸附在鸭皮表面上。

鸭肚子里面也同样得搓均匀了,至于搁多少盐,全凭着经验跟手感。

郑玉一直忙到小田园睡醒,才洗手不干,这剩下的活,便都是麦芽跟李氏的。要说牛牛真不是一般的乖,他如果闹腾点,或是缠人点,麦芽也不能一直坐在那干活,都不用去管他。

下午的时候,李元木带着大头跟小豹过来,他知道今儿家里要杀鸭子,所以想着过来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见着李氏在剖洗内脏,二话不说卷了袖子帮她一块掏内脏,李氏想拦他,这些活,都是女人们干的,他一个大老爷们,哪会干这个。

但她却没想到,李元木干起来竟然十分的顺手,一看就是经常干这活的人,一点都不像生手。

麦芽看李元木伸手进鸭肚子里面几番鼓捣,就把肠子肝什么的,一股脑的全掏了出来。这活可不容易干,那鸭子内脏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扯下来的,毕竟是长在肚子里,而且扯的时候,还得顺带把食囊扯下来,这食囊可不能扯破了,否则会把里面没有消化的食物残渣撒在鸭肚子里,这可不是弄点水就能洗掉的,那股子酸味,怎么去也去不掉。

麦芽看着李元木麻利的干活,话却是对李元青说的,“你瞧瞧大哥多能干,可比你强多了。”

李元青也看见了,他只是笑笑,大哥比自己强,他能说啥?

李元木苦笑道:“这有啥可说的,以前家里杀鸡杀鸭,都是我打理,干的多了,自然就会了。”

李氏听的心疼,以往李元木跟何秀过日子,总是关着大门,谁会晓得他在家里过的是这样的日子。可李氏又想到如今孤孤单单的儿子,纵使何秀有百般的不是,做为老娘,她也不能劝分,退一万步说,还有两个小娃呢!何秀老不回来,也不是个事。

李氏道:“儿啊,找个时间,去把何秀接回来吧,你要是磨不开面子,要不娘替你去跑一趟,总不能这样不明不白的就分开吧?好歹去问问看,我觉着不见得是何秀不想回来,或许是她那个老娘在中间搅合的也说不定呢,该弄明白的,还是得弄明白。”

大头原本带着牛牛在一边玩,听见李氏讲的话,忽然抬起头来看着他们这边。麦芽捕捉到他的眼神,瞧见他眼里的期望,他肯定很想他娘,小娃不能没有娘啊!

所以麦芽也劝解道:“大哥,你还是去一趟吧,就算为了两个孩子,他俩这样小,哪能离开娘呢!”

李元木低着头干活,半天也没吱声,想来他心里也是放不下的,但又拉不下脸去何家。心口不一,这句话,说的正是他此时此刻最真实的状态。

晚饭是李元青烧的,他把大米淘洗入锅,可这晚上吃的菜,他却烧不好。只得去把麦芽换下来,让她去烧菜,他帮着李氏把剩下的活干完。

麦芽想着晚上叫哥哥他们一起过来吃饭,也省得他们俩在家吃了。菜,自然是有的,现杀的鸭子不能烧,可鸭杂却可以拿来烧了。

李氏正在石板上,搓洗鸭肠子,她把分出来的鸭肝鸭心,都拿给她,“这些不烧了,也该坏了,晚上烧成个锅子,足够咱们吃的了。”一盆鸭杂也不少呢,加上先前用开水烫熟的鸭血旺,能煮上小半锅,再弄些汤菜,就够晚上的菜了。烧鹅杂锅子也是这样的烧法,就是换成鸭杂了。

麦芽到井边把盆里的鸭杂又淘洗了一遍,厨房里有洗干净的芫荽和小白菜,豆腐也有,她又去里面泡了竹笋干,算是大杂烩吧!

因为烧的是鸭杂,所以得用咸猪油,在菜油里滚炼一番,能很好的把鸭杂里的腥味去掉。等猪油渣炼化了,搁入生姜,然后把鸭杂倒进去,细细翻炒,直到肉色泛白,才能加调料,不过在加调料之前,麦芽又切了些干红椒。想着还有大头他们也要吃,便没搁太多,只要有个辣味就成。鸭肝不能煮太久,免得真烂成渣了。看着味道入的差不多,她才绕下去,把灶洞里剩下的炭,夹到炭炉子里。再把锅里的菜盛起来,装进砂锅里。那锅也大,烫菜另放一边,随吃随烫也就是了。

忙好了晚饭的事,麦芽才把大锅掀开,里面蒸了一盆软嫩的鸡蛋羹,她小心的把上面一层葱叶拨到一边,舀了些鸡蛋羹出来,又盛了些饭,这是要喂给牛牛吃的。

冬生早过来了,在院子里帮着忙。麦芽端着碗从厨房出来,见郑玉没来,问道:“哥,你咋没把嫂子带来,该不是叫她一个人还在家做饭吧?”

冬生笑着摇头,“哪里是,田园睡着了,她便来不了,等会吃过了,我送些饭菜过去就成。”

“那你现在盛饭送过去吧,等我们吃完,那饭菜都该凉了,菜就在大锅里头,你自己拿东西装吧,我要喂牛牛吃饭了,”麦芽朝还在玩耍的牛牛招手,一面让李元青他们也赶紧把砂锅端进堂屋的大桌,大头他们也饿了,可她现在顾不上,只得让李氏给他俩盛些饭。

咸鸭也收拾完了,腌好的,都放在一口大缸里装着,等腌个四五天,就能拿到外面晾晒了。

李氏伸了下腰,“你喂牛牛去吧,大头,快到厨房来,自己端饭。”

大头早也饿了,但还是拉着弟弟先去洗了手,才进了厨房。李元木跟李元青一人端砂锅,一人拎炭炉子。因为晚上的砂锅大,便用了个大炭炉子,可以直接放在堂屋地上。跟现代的煤球炉子高度差不多,等下把砂锅放上,人坐在小板凳子上,围着砂锅吃,也是一样的热气腾腾。

一家人忙前忙后的,准备着吃饭。李氏用勺子给两个孙子舀了鸭杂,等给他俩舀完了,才往里面加豆腐,加白菜香菜烫着。看着麦芽还在喂牛牛,李氏走过去,道:“要不你先去吃,我来喂吧!”

麦芽自然不答应,“这小子现在拗着呢,你喂不了,还是我来喂吧,您先去吃饭,还有半碗了。”麦芽是坐在板凳上,把牛牛夹在双腿之间,让他跑不了。否则就得一路追着喂,天也冷了,那样喂可不行,一会饭就得冷了。

李元青也过来了,麦芽赶他们都去吃饭。牛牛站在她两腿中间,对着老爹蹦蹦跳跳,好像很高兴似的。李元青蹲下来,轻掐了下他的小鼻子,警告道:“快些把饭吃了,你娘还饿着肚子呢,要是不听话,爹要打你屁屁的哦!”

牛牛哪知道他这是警告的话,还以为老爹是在跟他玩呢,顺势便抓住他的手指,晃啊晃,小腿蹦的更欢快了。

中间的时候饭冷了,李元青又去盛了一次,换些热的饭,拌上鸡蛋羹,算起来,他也吃了一小碗呢!

冬生带了酒过来,跟李元木他们几个喝些酒驱寒。

到了年底,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筹备着过年,该卖的卖,该买的买。田里的事也不用过问,只得明年开春有个好收成。

本来麦芽还想着过两天,把家里的事忙完了,马上就得回县城看看客栈。

可这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李和突然从家里赶过来,通知他们,李太公病重了,气息奄奄,眼看着就快不行了。

李氏慌了神,晕头转向的就要去收拾东西。在乡下,老人过世是件大事,即使李元青他爹不在了,李太公也是李元青的爷爷,孙子去给爷爷送终,那也是天经地义的事,要是不去,该叫人计闲话了。

看见李氏急了,麦芽赶忙拉住她,一面劝她别急,只是说了病重,不是还没走吗?这一去,肯定一时半会回不来,得多带些东西才行。

麦芽跟牛牛自然也是要去的,没什么比老人过世更重要的事了,别的事她可以不去,唯独这事不行。

李氏吩咐李元青带些钱,万一老头子真去了,办丧事的钱,肯定他们弟兄几个出,大家平摊的。

麦芽也赶紧回屋收拾衣服,天冷也不用洗澡,带几双布袜子,最主要的还是得给牛牛多带些衣服跟尿片。李和急吼吼的催他们快些,说是他来的时候,李太公已是进气少出气多,可能这会已经不行了。

李氏本来想到了要带什么,被他一吼,却忘的一干二净,气的她照着李和的头敲了好几下,“你再催也没用,还有这么远的路呢,我们这会就是会飞也赶不上了。”

李和揉着脑袋,十分委屈,他讲实话嘛,难道实话也不给讲了吗?

好不容易把东西都收好了,麦芽还得去跟哥哥说一声,让他们帮着看一下家,现在家里搁着好多咸货呢,万一被个小贼惦记上了,可真要唱空城计了。

第184章 死人了第72章 粉蒸鸭第137章 晒谷场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61章 啥叫红头巾?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158章 二妞的店第80章 去县衙第73章 另谋出路第101章 筹钱第89章 斗 架第95章 就是心疼第119章 耍起无赖第137章 晒谷场第68章 执着的谢文远第122章 傻妞第77章 炖老鳖第3章 来要账第136章 腿长第82章 智斗何秀第11章 蔷薇花第149章 补办婚宴第33章 入伙第132章 剪辫子第51章 皮上天了第151章 又是新年到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98章 野外烧烤第95章 就是心疼第172章 被狗咬第10章 挖水池第46章 灵感暴发第40章 都卖完了第87章 话不投机第12章 擀面第43章 豆腐脑第131章 别有一番深意第178章 上刑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143章 田氏住进陈家了第79章 小猫仔第71章 泡菜包子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34章 做午饭第155章 给秦语堂做媒第115章 出去约会第43章 豆腐脑第72章 粉蒸鸭第115章 出去约会第140章 找抽的福婶第34章 做午饭第174章 来了大人物第45章 去送绿豆汤第148章 该打第44章 又下暴雨第125章 喜夜第89章 斗 架第95章 就是心疼第49章 砍油菜第153章 电灯泡第123章 筹备亲事第127章 重男轻女第40章 都卖完了第25章 红烧鱼第118 章 双胞胎第20章 黄豆香第121章 被蛇咬第176章 饭菜飘香第49章 砍油菜第49章 砍油菜第47章 送面粉第169章 回家第115章 出去约会第149章 补办婚宴第160章 出口伤人第27章 做凉皮第1章 醒来之初第84章 收稻子第160章 出口伤人第124章 麦芽成亲第71章 泡菜包子第57章 做衣服第59章 又来了第176章 饭菜飘香第170章 可怜的小牛牛第110章 年夜饭第39章 田家二叔第48章 遇见谢文远第147章 吓的半死第31章 挣钱大计第23章 去后山第46章 灵感暴发第121章 被蛇咬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51章 皮上天了第12章 擀面第176章 饭菜飘香第51章 皮上天了
第184章 死人了第72章 粉蒸鸭第137章 晒谷场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61章 啥叫红头巾?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158章 二妞的店第80章 去县衙第73章 另谋出路第101章 筹钱第89章 斗 架第95章 就是心疼第119章 耍起无赖第137章 晒谷场第68章 执着的谢文远第122章 傻妞第77章 炖老鳖第3章 来要账第136章 腿长第82章 智斗何秀第11章 蔷薇花第149章 补办婚宴第33章 入伙第132章 剪辫子第51章 皮上天了第151章 又是新年到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98章 野外烧烤第95章 就是心疼第172章 被狗咬第10章 挖水池第46章 灵感暴发第40章 都卖完了第87章 话不投机第12章 擀面第43章 豆腐脑第131章 别有一番深意第178章 上刑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143章 田氏住进陈家了第79章 小猫仔第71章 泡菜包子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34章 做午饭第155章 给秦语堂做媒第115章 出去约会第43章 豆腐脑第72章 粉蒸鸭第115章 出去约会第140章 找抽的福婶第34章 做午饭第174章 来了大人物第45章 去送绿豆汤第148章 该打第44章 又下暴雨第125章 喜夜第89章 斗 架第95章 就是心疼第49章 砍油菜第153章 电灯泡第123章 筹备亲事第127章 重男轻女第40章 都卖完了第25章 红烧鱼第118 章 双胞胎第20章 黄豆香第121章 被蛇咬第176章 饭菜飘香第49章 砍油菜第49章 砍油菜第47章 送面粉第169章 回家第115章 出去约会第149章 补办婚宴第160章 出口伤人第27章 做凉皮第1章 醒来之初第84章 收稻子第160章 出口伤人第124章 麦芽成亲第71章 泡菜包子第57章 做衣服第59章 又来了第176章 饭菜飘香第170章 可怜的小牛牛第110章 年夜饭第39章 田家二叔第48章 遇见谢文远第147章 吓的半死第31章 挣钱大计第23章 去后山第46章 灵感暴发第121章 被蛇咬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51章 皮上天了第12章 擀面第176章 饭菜飘香第51章 皮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