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又入深秋

原先他们三口跟谢婆子住一起,后来又另买了个宽敞些的宅子,三个人搬了过去,家里的仆人也是越添越多,烧火的,洗衣的,干杂事的。宏桂芹的小日子,倒也越显滋润了。可这些都是表面现象,都说有钱的男人,十有八九都得耍弄幺蛾子。更别说是谢文远了,没钱的时候都能耍,更何况现在有钱了。包养个女人,对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为了这事,他们夫妻二人可没少吵架。

至于宏宝,那日子过的怎么一个惨字了得。整日被关在胡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是他不想迈,那么些人看着,他哪里迈的出出去,加之胡柳儿有了身孕,他们也算是奉子成婚。胡家老头子,对胡柳儿的身孕精贵的不得了。严重声明,若是宏宝敢惹胡柳儿生气,一定是家法伺候,至于家法是个什么东东,不用猜也能想像得到,肯定不好受。

宏宝在胡家属于孤立无援,家里的仆人一个都不给带来,他身边的人,都是胡家的,试问,谁会帮他?鬼才肯呢!

宏有成对这个儿子也是失望透顶,没用又窝囊,还屡教不改。所以在宏宝成亲的一个月后,他果断娶了府里的婢女,就是那个叫春桃的,为此宏宝娘不知哭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上吊都闹了好几回。说实话,她是最苦的,儿子白送给了人,老头子又要另娶小妾,对她的打击,怎可谓不大。

可是再闹又能怎样,聘礼都下了,宏有成是先斩后奏,先把风声放出去,让宏宝娘就是想反对也没法子。娶了小妾,宏有成整天乐的屁颠屁颠,走哪都把小妾事着,春桃长的也算水灵,做婢女的时候倒是没瞧出来她有哄人的本事,当了人家的小妾,这哄人的本事自学成才,把宏有成哄的昏天黑地。娶了新人,便将宏宝娘抛到脑后,再没去她的房里睡过觉。

客栈的生意稳步增长,李武自打那次抓贼事件之后,不敢再贸然对他们采取啥形动,再者说,跟同福客栈有过节的又不是他,他犯不着给宏有成当枪使,他家还一大堆事呢!小妾生了个男娃,可谢红秀的肚子却迟迟不见有动静,她在那个家也就更没法立足,她不好过,自然也不能让李武的小妾好过,闹的是天翻地覆。

小二听这几个女人的言行,直呼以后不敢娶媳妇了,娶回来那还不是遭罪吗?

到了秋季,花娘的花圃也闲了下来,秋天草木枯竭,她自制的暖房也只能养少量珍贵的花草,毕竟烧木炭取火的代价可是很大的。秦语堂倒是不闲,整日的忙着卖药熬药,花娘有时也去帮他的忙,两人的关系不说有多近,可也不似从前,秦语堂一见她就躲的地步,也算是进步了吧!

消停的日子总是过不了多久,就得出些事,闹腾一番,或是忙忙碌碌的,赶完这头赶那头。

看着客栈的生意稳定,而且麦芽还兼顾卖变好的皮蛋,以及家里果园结出的梨子,有了客栈做为基地,她连联系下家都不用,直接将成熟的梨子拿给他们尝尝。

因为品种好,加上合理的园林管理,果园里结出的梨子,个头大,水分充足,皮薄肉嫩,跟乡下普通的土品种的梨子区别大了去了。

那些商人见着梨子口感好,都纷纷跟麦芽预定,他们送货回程,这一路走下来,梨子就能卖个七七八八,回到村子里,或是沿途经过县城,剩下的三三两两也就卖光了。

有了这条广阔的销路,麦芽一点都不担心梨子卖不出去,甚至连其他三家的梨子也一并拉来卖了。

要说卖梨子的那几日,实在是难得见到的热闹景像,整车整车的梨子往同福客栈门前汇聚,回头搬上另一辆马车,又整车整车的给拉走了。林德寿跟黄年都乐的合不拢嘴,光是数钱,就把他们手都数软了。

山上的秋板栗也到了要收获的时候,得等到初冬时节,才好上山采板栗。板栗的销路不用愁,黄大全早铺好了,可今年要的货远比去年多的多,连同福客栈的住客听说了板栗一事,也纷纷要下订。

但这事李元青跟麦芽都不敢揽下来,收获梨子的时候,他们几家就请了不少村民去帮忙,不然根本忙不过来。收梨子还好些,只要摘下来,一筐一筐的往山下运就成。可板栗不同,板栗外面有层刺儿壳,得雇专人去收拾。

孔老板给他们出了个主意,收获板栗的时候,他们可以自己去弄,李元青他们只要负责把板栗从山上运下来,接下来的活,他们可以带着工人去干,至于收板栗的价格还是按着剥好的算。他们能收多少板栗,全凭着他们带着的人,能干多少,这样最公平了,不会存在抢生意的现象。

李元青听他说的很果断,便询问了原由,若是没有吃过板栗,谁也不敢说这样的大话。孔老板倒不隐瞒,直说他去年在四方货栈吃过一次糖炒板栗,吃过之后,是念念不忘,可惜这附近除了四方货栈,再没有别的店卖板栗,他也听说,只有榆树村才有板栗树。

李元青跟麦芽一商量,觉得这办法不错,一旦到了收获的时候,村里的人手肯定是不够的。那片板栗林,他们去年都没摘遍。随着板栗树越来越多,今年肯定能收获更多的板栗。

到了深秋,李元青带着麦芽跟牛牛,又回了遍老家,林虎考完了秋试,能在店里帮忙打个下手,李元青按着伙计的工钱,给他开工资,反正他要是回老家也是成天闲玩,还不如在客栈帮忙,顺便也能挣些银子。

有他们几个在,李元青跟麦芽也能轻松些,这一趟回老家,就得把板栗的事办完,梨子已经收完了,回头还得把梨树枝修剪一番,好让它们能平安过冬。

牛牛虽然还不到一周岁,可是已经能走路了,就是经常会摔跤,好在秋天穿的厚了,也不会摔伤。

小溪沟的水还是一如既往的清澈,涓涓不息的流淌着。

自打牛牛出生后,他们就在县城跟村里来回跑,牛牛待在县城的时间比在乡下还要多,可他对家还是能记得,这不,还没到门口,远远的就嚷嚷开了。

李氏在家里听见动静,欢欢喜喜的跑出来看,瞧见是他们回来了,欢喜的不行,“哎哟哟,是我的小孙子回来啦,快叫奶奶看看,嗯,长高了,也长大了,瞧这小模样,你娘可真会带,瞧把你喂的,多结实。”

跟在李氏后面出来的,还有两个小娃,正是大头跟小豹,大头不似以前见着麦芽他们,总是一副桀骜不驯,满不以为意的表情。他拉着弟弟躲在院门后,偷偷朝我面瞄。

当看见麦芽抱着牛牛下车时,大头拉着弟弟,朝他们走了过来,“二叔二婶,我还得回去做饭,先走了。”他一说完,便要拉着弟弟绕过马车,往家去。

“为啥急着走啊,”李元青叫住他们,“中午还回去做饭了,回头让你爹也一起过来吃饭就是,你二婶给你俩做新衣裳了,就在这儿试穿,看看合不合适。”

麦芽看他俩一副忐忑又无措的模样,也怪心疼。听说,何秀自打那天走了之后,就再没回来过。李元木气的也不去找她,虽然他心里也挺想念媳妇的,可只要一看见大头腿上的伤疤,他就满心痛心。如果他先低头把何秀接回来,往后她肯定是变本加厉,根本不会为了他们爷三改变。

大头跟小豹本性都不坏,要怪只怪何秀教育方法不得当。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怎么做,孩子就怎样跟着学,这话一点都不假。

李氏也心疼两个大孙子,“既然二婶给你俩做新衣裳了,这会就别回去了,等下让你二叔去家里叫你爹过来,你俩带着弟弟进屋玩去吧!”

麦芽上前摸摸小豹的头,又眼色柔和的看了看大头,对他俩笑着道:“不光有新衣服,还有好些吃的,你看二婶这刚回来,很多东西都要收拾,我一忙牛牛就没人带了,你俩是哥哥,哪有哥哥不带弟弟的道理,是不是?”

大头看了眼牛牛,像牛牛这般大小的娃,都喜欢跟大孩子玩耍,牛牛看见大头跟小豹兴奋坏了,两只手臂张着,就要挣脱李氏的怀抱,他想跟哥哥玩。

大头跟小豹原本也不是真心想回家,就是觉着在这儿这不好,可听见婶子既然这么说了,也就觉着责任重大。大头认真道:“那我带着牛牛就在院子里玩,二叔,等会你把院里的井盖上,不然牛牛在院里玩,会不安全的。”

李氏看他说的头头是道,懂事的很,顿时很是欣慰,“瞧瞧咱家大头现在多懂事,小豹也是,你们俩都懂事。”

麦芽笑道:“好了,那牛牛就交给你们了,等会婶子把马带来的东西拿出来给你们吃,好些零嘴呢!”

李氏把牛牛放在地上,让大头拉着,看见牛牛都会走路了,李氏更是喜爱坏了,“成,你俩带吧,奶奶中午杀只鸡去,好好让你俩过过馋瘾。”

小豹听说要杀鸡,高兴的又蹦又跳,牛牛看他欢喜的模样,他也跟着抖腿,可是抖的很搞怪,看的周围人,全都哄然大笑。

李元青把马车上的东西一包一包往家里扛。麦芽乘着还没烧饭的功夫,去了哥哥那里,想看看小外甥田园。今儿的天有点阴,有点阴冷。田园刚满月不久,成天的除了吃就是睡,吃饱了睡,睡醒了吃,倒也省心。麦芽进院的时候,郑玉正带着小田园坐在炕上,田园在睡觉,她就在边上缝补衣裳。

郑玉一早就听见马车轱辘滚动的声音,就是没想到会是他们回来,这会见着麦芽进来了,赶忙推开窗子,招呼她进屋里坐。

另一边,厨房里有个人走了出来,先前郑玉娘去县城服侍她做月子的时候,麦芽见过她很多次。记得头一次见她,还是帮着郑玉退掉亲事的那次,当时郑玉娘给她的感觉,是挺善良的,也疼爱女儿,一直护着她,不让她嫁给马宽。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段日子相处下来,郑玉娘的秉性就暴露无余。先是,她十分抠门,不管吃的用的穿的,是不是冬天掏钱买的,或是陈二顺,或是麦芽他们买的,到了她手里的,只要扣半分。吃的扣半分,用的也扣半分,穿的就全收起来,你连个影子都别想看到。

家里有时摆些糕点啥的,以为是家里人吃的,所以才一点点变少,却不然。有一回叫麦芽瞧见了,郑玉娘正拿布袋子偷偷装着,肯定是要带回去给小儿子吃的。

除了抠门,郑玉娘还很爱做主,即使是女儿做月子,她也是什么都要自己拿主意,包括孩子怎么穿诱喂奶,郑玉怎么进补,全都得听她的。好在那会田氏也要生了,顾不上跟她争执,否则这两人肯定得闹矛盾。

郑玉之所以急着回老家,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郑玉娘看着麦芽进家来了,倒也十分热情的招呼她,“哟,是麦芽来啦,你们是刚到,还是一早就回来了,快进屋去坐坐,婶子给你倒杯茶。”

麦芽不动声色的婉拒道:“婶子你别忙了,我们虽然刚到,但也不渴,我去看看田园,等下还要回隔壁去呢!”郑玉娘一张嘴讲出话,就叫人听着不痛快。客栈里就属早上最忙,那么多的客人要退房,还要收拾客人退掉的厢房,卫生被褥都要拆洗,她不帮着干能行吗?她走的这几天,找了两个年轻力壮的妇人,按着天算工钱。林翠只管指挥她们干就好,不用她自己动手。请两个帮佣也不贵。开店做生意,哪能面面俱到,凡事都亲力亲为。

郑玉娘呵呵笑着,还果真不去倒茶,“田园好着呢,会吃会长,这不我杀了鸡正要给郑玉熬些鸡汤补补身子,你是做过娘的人,知道这女人哪,喂奶的时候进补是最重要的。”

麦芽在走上台阶时,转眼看了看厨房。原先她在家里时,厨房收拾的井井有条,东西也归置的,一是一,二是二,院里堂里,那也是每天必扫,就连锅灶边上堆柴禾稻草的锅门口,也是扫了又扫,从不让厨房看着跟狗窝似的。可现在,她只稍稍瞟一眼,便已知道厨房已经成狗窝了。遗落的稻草,顺着厨房门口,蔓延了一路。

再瞧瞧院子,也是布满落叶。菜园就更是一片荒凉,除了杂草,菜秧子也没几棵。

郑玉娘大概是瞧出麦芽眼里的不快,似笑非笑的道:“你嫂子忙着看顾孩子,我也闲不下来,这院子……就乱了些,没有你婆家那边收拾的干净,回头我一定叮嘱郑玉,叫她收拾起来,总不能叫你这当小姑子的,帮着干活吧!”

她这话叫麦芽听着怪怪的,知道她的意思,麦芽也不客气的道,“婶子,这些日子劳累你了,在女儿家帮忙,把自己家的活也给耽误了,好在我们回来了,郑玉嫂子也出了月子,哪能老麻烦您呢!改日您若是要走的话,我让哥哥驾马车送。”

郑玉娘脸色不好看了,沉下脸道:“哟,要说忙,你不是比我们更忙吗?那么大的客栈,请了那么些人手干活,本钱也一定大了去了,要我说,你为啥不请家里人去帮忙呢?家里人再怎么说也外人来的亲近吧?”

郑玉已经从房里出来了,她生娃的时候气虚亏的有点狠,所以即使出了月子也不像其他生过娃的女子恢复快。她拉过麦芽,对她老娘道:“娘,你尽说这些个干啥,生意上的事,你咋能懂,等会那鸡汤炖好了,装上一半,给麦芽带着,他们刚回来,中午也没个菜。”

一听说要端鸡汤给麦芽,郑玉娘直说她要去小溪沟边上洗床单,等回来再说,又讲那老鸡老的很,只怕要炖到下午才好。一番遮遮掩掩,麦芽又怎能听不明白,郑玉更是了解她娘,自知说再多也没用,也只能随她去,回头自己去盛也就是了。

她拉着麦芽进了里屋,一进门,便有暖意扑面而来。可现在还不到寒冬,屋子里实在没必要弄的太暖,暖的连秋衣都穿不住。麦芽还看见她窗户也关着,若是连门也一并关了,屋里的空间就等于密闭的了,岂不是要闷死人?

小田园就睡在摇篮里,因为李元青后来忙着客栈的事,也没空做家具,所以麦芽便去县城的木匠那里订做了两个一模一样的摇篮,体积都不大,下面的腿可以去掉,放在炕上,也只得一米长,半米宽,里面铺上一床厚被子,小娃睡在里面,便不会冷。炕太大,睡着窜风。

麦芽坐到炕沿上,摸着温热的炕,直皱眉,“你这屋弄的太暖了,还没到最冷的时候就把炕烧这样热,小娃皮嫩,哪受得了。”

郑玉也脱了鞋坐上来,“是我娘说的,她说小娃刚生下来,身子弱,禁不得冷,所以自打我们回来,田园就没出过这间屋子,连我都不能出去,你瞧这院子乱的,你哥忙着果园跟地里的事,每天回来时,天都黑了。”

麦芽对郑玉娘的观点,深不以为然,谁说坐月子的女人就得捂着,谁说小娃生下来就得捂着。要是捂过了,把小娃体质捂差了,吃一百只老母鸡也补不回来,“既是你娘说的,我也不好说啥,反正我得把该讲的话跟你讲明白,田园虽然还小,但适时也该给他透透气,要是外面在阳光,中午的时候天也暖,最好抱他到院里晒晒太阳,你这屋子窗不开,门也不开,空气不流通,味儿也不好闻,小娃长时间在密封的环境里生活,就是没病也得给你捂出病来,这就好比那温室里的花朵,哪有外在经着风吹雨淋的花儿长的好,都是一样的道理。”

郑玉没养过娃,又是头一胎,自然不知道该怎么养,所以一直以来都扣她娘的,这会听麦芽一讲,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赶忙道:“那我这就把窗子开开,你说的还真对,这屋子里的气味,连我都受不了。”

她作势就要去开窗子,却被麦芽拉住了,“你急个啥,这事得慢慢来,田园在屋里憋久了,也不能贸贸然开窗通风,你先开一个小缝,明日天气要是好,把缝开大些,还有这门,回头把家里的布帘挂上,即可以挡风,那布帘的缝也可以透气,比关着风强多了。”

郑玉听她说的头头是道,便一下记下了。正说着话,田园醒了。这娃长的像冬生,简直跟他爹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像极了。

麦芽笑呵呵的逗他,“小田园,我是姑姑,记得不?”

郑玉好笑的道:“瞧你说的,他咋会记得,等明年这个时候你再问,还差不多。”

麦芽感叹道:“去年这个时候,牛牛还在我肚子里,你跟我哥也才刚成亲,可时过境迁,一眨眼的功夫,牛牛都会走路了,小田园也出生了,哦,差点把咱家狗娃给忘了,那小子也机灵着呢,就是瘦了些,老爹整日的就在寻思拿啥好东西给娘补身子,有一回听说千年人参大补,非得去买,结果拿老母鸡汤一炖,娘才吃一碗就流鼻血,问了秦大哥才知道,那人参只能给体虚的人进补,娘身子早恢复过来了,哪还能再补。”

郑玉掩着嘴直笑,“老爹疼娘,疼的有点过了。”

“就是过了,娘都快受不了他了,”麦芽也笑。

在田家没坐多大会,冬生便扛着锄头回来了,秋种已经过了,他是去田里锄草的。麦芽是想叫上哥哥过去吃饭的,可一想如果叫了哥哥,不叫郑玉娘,总觉得不大好。只得随便跟哥哥闲聊几句,便回去做饭了。

回到家时,李氏已经把鸡杀好了,是只大公鸡,红烧了,做成干锅鸡,最好吃的了。这只公鸡着实大,剁成块,整整装了一小盆。

李氏见着她回来,问道:“这鸡是你烧,还是我烧啊?”

麦芽看牛牛跟大头他们玩的很好,便卷了袖子,道:“我来吧,您去歇歇,我们背回来的包袱里,有个蓝色的,那里面装了些酥糖,您去拿些给大头他们吃,别吃多了,不然待会可没肚子吃饭呢!”

李氏也不跟她争,把洗好剁好的鸡块,给她端进厨房了,又在井边洗了手。大头跟小豹都听见麦芽说的酥糖,大头小没,小豹却站起来,眼巴巴的盯着李氏,那小模样看着可怜极了。

“别急别急,奶奶这就给你们拿酥糖去,”李氏笑呵呵的往屋里去了。小豹抬步子就想追上去,可被哥哥拉住了,大头狠狠瞪了他一眼,之后便继续带着牛牛玩。

李氏很快用只盘子捧着酥糖出来,给牛牛拿一块,让他抓着吃,剩下的便给大头跟小豹分了。这倒不是她偏心,牛牛还小,吃那么多糖不好,再说那屋里还给他留着好些呢!

小豹抓着糖便往嘴里塞,大头却只咬了一块,剩下的找了张油纸,把糖包了,揣进怀里。

麦芽在厨房里一直看着,看见大头把糖装着了,她很想知道大头会把这糖怎么处理。以前他喜欢偷鸡摸狗,如今也不知这恶习改了没有。

灶洞的火升起来,架上柴。剁好的鸡块,她先用开水焯过,再在锅里下菜籽,不过此时却不急着把鸡块下锅,而是要等锅里的油烧滚,之前也说过了,菜籽油跟色拉油可不同,若是不烧滚,那炒出来的菜,会有股子菜腥气。

土灶炒菜,好吃是好吃,可那油烟也大的很,若是厨房没有良好的通风,人站在锅台边,非得被烟呛死不可。

鸡块下了油锅,那油烟也就上来了,麦芽赶紧把厨房的窗子开开,原先这厨房是一个窗子,但李元青看她每日炒菜被烟呛的不行,便在对面又开了一扇窗子,管他什么风水不风水的,只要不把他的亲亲娘子呛着,也就是了。

干锅鸡,得一直爆炒,只在要糊锅的时候加一点点水,便不用担心结底。调料肯定不能少,特别是酱油,非得多放,才能使得鸡肉的颜色看起来更诱人。

看着火太大,麦芽又下锅灶后面去了几根大柴。乘着锅里的鸡块不用翻炒时,她快速找了些洋葱出来,剥掉外面的一层壳,回头等鸡熟的差不多了,才把洋葱搁上。加上大蒜头,跟青椒,烧到汤汁收尽,现在还不到吃火锅的时候,也不用烧炭炉子,吃的时候从锅洞底下夹些还带着热度的木炭,温着砂锅。

麦芽想着家里鸡蛋还有不少,便拿了二十个鸡蛋打在碗里,加了盐搅拌均匀,其实的什么都不用加。以往做鸡蛋羹时,都要往里面加水,可她要做的鸡蛋糕却不用,就是干蒸,等鸡蛋蒸熟,揭开锅盖,那鸡蛋蒸的便十分板扎,颜色鲜黄,看上去跟蛋糕是有些相似。乘着热乎劲,搁在鲜汤里汆一下,撒些葱花就能出锅。

本来麦芽是准备用干虾米熬个汤汁的,冬生却给她端了半只老母鸡,连着汤一块端来,用小瓦盆装着。这下也不用再另准备汤了,用鸡汤就再好不过。

李氏跟李元青都留他在家里吃饭,但冬生婉拒了,说家里的饭菜都烧好了。其实即使他不说,麦芽也能猜到,这鸡汤指定不是郑玉娘盛的。此时丈母娘在家里,哥哥肯定不能留下吃饭的。麦芽便盛了碗烧好的鸡蛋糕,也是给郑玉换换口味。她娘烧菜舍不得搁盐,油就更舍不得了,那没盐没油的菜,吃久了,哪还吃得下。

菜烧好时,李元青去了趟村里,去林德寿家看看,顺道也叫李元木过来吃饭。他到李元木家时,他已经从地里干活回来了,正准备舀些玉米面出来,烧个玉米糊糊。他不会蒸馍馍,白米饭也不能天天吃,那得费多少钱?所以最方便的,某过于烀个南瓜,或是打个玉米糊糊。

见着兄弟回来,李元木忙把他迎进院里,李元青看见他手里的面盆,又进到厨房,看见灶台上摆着的一盘咸菜,一个吃剩一半的咸鸭蛋。他只觉得自己鼻子发酸,心也酸酸的。

如今,他跟麦芽也算是小有所成,每日不说吃的有多好,但顿顿也少不了荤菜,可再看看大哥,不管以前有多少矛盾,退一万步说,他也是自己的亲哥哥,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看他日子过的这样清苦,他怎能不动容。

李元木倚在在厨房门口,见弟弟盯着灶台上的咸菜碗看,他眼圈也红了,没有媳妇在身边的日子,又能好过到哪儿去。落到如今这步田地,他谁也不怪,要怪只怪自己当初选错了人,一步走错了,后面的日子就得在苦水里泡着。

李元青从厨房出来时,啥也没说,只拍拍大哥的肩膀,请他过去吃饭,他们哥俩正好喝两盅,好好聊聊。

今儿中午饭亏得饭煮的多,要不然还不够吃呢,虽然吃饭的人不多,可一个个都是大胃王。

那鸡蛋糕用鸡汤下过之后,不光汤汁鲜美,就连鸡蛋也跟着鲜了。小豹吃的最香,李氏怕他吃鸡骨头时卡着,便用手把鸡肉都给他撕下来,大头吃的要斯文些,但也是一碗接一碗的盛饭,闷着头吃饭,一句话也不说。毕竟都还是孩子,娘又不在身边,跟着老爹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能吃到肉的次数肯定也屈指可数。

第31章 挣钱大计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99章 看病第72章 粉蒸鸭第150章 小牛牛降生!第67章 庙会的商机第83章 送饭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90章 脸红了第46章 灵感暴发第28章 韭菜豆芽第53章 说话算话第20章 黄豆香第84章 收稻子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17章 来客了第126章 过门第一日第118 章 双胞胎第39章 田家二叔第65章 批发卤肉第118 章 双胞胎第26章 洗面粉第161章 找铺子第14章 春雨绵绵第115章 出去约会第151章 又是新年到第168章 外卖第86章 田和菊的悲哀第180章 都生了第1章 醒来之初第92章 这话够毒!第89章 斗 架第132章 剪辫子第149章 补办婚宴第168章 外卖第99章 看病第143章 田氏住进陈家了第79章 小猫仔第161章 找铺子第119章 耍起无赖第140章 找抽的福婶第65章 批发卤肉第29章 买驴子第141章 一箭双雕第165章 流血了第119章 耍起无赖第84章 收稻子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161章 找铺子第57章 做衣服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18章 烟熏咸鱼第159章 难缠的女人第163章 你要干啥?第32章 去看李氏第121章 被蛇咬第60章 见一次,打一次第85章 大小姐的架子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45章 去送绿豆汤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80章 去县衙第134章 家有宝马第33章 入伙第98章 野外烧烤第34章 做午饭第37章 吃烧烤了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121章 被蛇咬第54章 忙播种第111章 看光光第17章 来客了第42章 澡盆子第134章 家有宝马第144章 生米终成熟饭第51章 皮上天了第181章 又入深秋第59章 又来了第143章 田氏住进陈家了第169章 回家第125章 喜夜第92章 这话够毒!第101章 筹钱第36章 陈掌柜来家第41章 搂鱼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121章 被蛇咬第91章 你想干啥?第172章 被狗咬第3章 来要账第181章 又入深秋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158章 二妞的店第129章 糖饼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123章 筹备亲事第122章 傻妞第56章 上集市第47章 送面粉第15章 花椒水泡脚
第31章 挣钱大计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99章 看病第72章 粉蒸鸭第150章 小牛牛降生!第67章 庙会的商机第83章 送饭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90章 脸红了第46章 灵感暴发第28章 韭菜豆芽第53章 说话算话第20章 黄豆香第84章 收稻子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17章 来客了第126章 过门第一日第118 章 双胞胎第39章 田家二叔第65章 批发卤肉第118 章 双胞胎第26章 洗面粉第161章 找铺子第14章 春雨绵绵第115章 出去约会第151章 又是新年到第168章 外卖第86章 田和菊的悲哀第180章 都生了第1章 醒来之初第92章 这话够毒!第89章 斗 架第132章 剪辫子第149章 补办婚宴第168章 外卖第99章 看病第143章 田氏住进陈家了第79章 小猫仔第161章 找铺子第119章 耍起无赖第140章 找抽的福婶第65章 批发卤肉第29章 买驴子第141章 一箭双雕第165章 流血了第119章 耍起无赖第84章 收稻子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161章 找铺子第57章 做衣服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18章 烟熏咸鱼第159章 难缠的女人第163章 你要干啥?第32章 去看李氏第121章 被蛇咬第60章 见一次,打一次第85章 大小姐的架子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45章 去送绿豆汤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80章 去县衙第134章 家有宝马第33章 入伙第98章 野外烧烤第34章 做午饭第37章 吃烧烤了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121章 被蛇咬第54章 忙播种第111章 看光光第17章 来客了第42章 澡盆子第134章 家有宝马第144章 生米终成熟饭第51章 皮上天了第181章 又入深秋第59章 又来了第143章 田氏住进陈家了第169章 回家第125章 喜夜第92章 这话够毒!第101章 筹钱第36章 陈掌柜来家第41章 搂鱼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121章 被蛇咬第91章 你想干啥?第172章 被狗咬第3章 来要账第181章 又入深秋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158章 二妞的店第129章 糖饼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123章 筹备亲事第122章 傻妞第56章 上集市第47章 送面粉第15章 花椒水泡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