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小猫仔

小二话还没说完,就被从村里传出的鞭炮声打断。

麦芽正听的兴起,忽又听到鞭炮声,问道:“这是哪家要办事,怎么没听说呀?”

李氏也一脸纳闷,“咱们刚从村里过来时,也没瞧见啊,该不会是哪家老人去了吧?”只有老人突然离世,先前才会一点征兆也没有,不过也有那提前备好的,老人病了许久,只等咽下一口气,可他们没听说村里哪个老人快不行了。

小二直摆手,“你们啊,都别猜了,是谢家的发榜文书到了,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都遇见哩!”

冬生听的莫明其妙,“你刚才不是还说,县老爷把发榜文书扣下了,现在怎么又发下来了?”

小二不慌不忙的给他解释,“这都不明白,现在能发下来,就说明事情解决了呗,至于怎么解决的,那就得看谢文远怎么对待宏家人!”

田氏凶他道:“管人家那么多事干嘛,小二呀,你再不走可就晚了,当心回去陈掌柜骂你,还在这儿叨叨!”

小二一拍脑门子,呵呵的笑了,“多亏嫂子提醒,我这就得走了,回见了你哪!”他说了一句行话,当小二的行话。

等来进货的人都走了之后,没过一会,林德寿扛着铁锹往她家来了,一进门就喊冬生。

“冬生啊,你在家不?”进了院子,他把铁锹靠院墙边上。

现在是上午,冬生怎会不在家,“林叔来啦,快进来坐。”

冬生给他搬了凳子,就坐在院子里,田氏跟李氏都在洗猪下水,几大盆子,一个上午能洗完就不错了。

李氏道:“你这一进门就喊冬生,是出了啥事吗?”

林德寿笑着否认,“啥叫出事,要出也得是好事,先前咱不是跟村长说了承包荒山坡的事吗?村长前几天身子不好,一直耽搁着也没去成,昨儿身体好些了,自己跑去县里问的,县太爷说,既然是荒地,就属于村里,想承包也不是不行,得签一纸文书,以后按年往村里交钱,村里也要向县衙交租钱,至于要承包多少年,承包费用是多少,还得仔细再议议。”

田氏一听要签文书,心里就打起了鼓,他们都是大字不识一个,别说签文书了,就是看也不看懂啊,谁晓得上面写的是方是圆,“那咋还要写文书哩,万一咱被人骗了咋整,以前我可听说过,那识字的人,尽会耍些花花肠子,骗不识字的老百姓,骗他们按了手印,签了文书,结果被人卖了都不晓得!”

林德寿哈哈笑道:“他婶子,你想哪去了,咱虽然不识字,可村长识字呀,你还怕他诓你不成,再不然咱村不是来了位夫子吗?让他也帮着瞧瞧,这么些人看过,总不会出错吧?”

麦芽自从来到这里之后,只瞧见过自家门口写的卤香园三个字,瞧着笔画跟风格,跟古代的书法也差不多,只是大部分都是繁体字,她得慢慢认,才能识得。

冬生沉思了片刻,才道:“咱不能怕被人骗就不去承包,我瞧着夫子人不错,要不去县衙的时候,咱把他也请上,也好有个人帮着看文书。”

麦芽瞧他们把气氛弄的很紧张,笑着道:“哎呀,不就是签个文书吗?加上村长,有两个读过书的人呢,咱还怕被人骗吗?再者说,县老爷骗我们干嘛?咱一没钱,二没权,他犯不着为了些荒地骗我们。”

林德寿拍板道:“那行,咱就说好了,过两天等村里的学堂安顿好了,咱就一块去县衙里签文书,明年春上,咱这荒坡上都能种起树来了。”

瞧他高兴的样,麦芽免不了要多几句嘴,“林叔,你真的打算跟我们一块种果树吗?这事你可得想好了,能不能种出来,倒在其次,虽说种果树也没啥风险,可万事总有个例外,您得自己拿定主意。”

田氏也道:“他林叔啊,我家芽儿说的对,种果树要是不赚钱,你可不能怨我们哟!”

林德寿笑道:“瞧你们说的啥话,我是那样的人吗?我又不是因为看你们家赚钱眼红,才想跟着干的,我自己也想找点出路不是?所以啊,赚不赚钱那是后话,我相信只要梨子品种够好,种些在山上,倒是不愁着亏本,再说了,麦芽不是会酿水果酒吗?我打算也种些杏树,梅树,到时候都拿给麦芽酿成酒,再卖进县城里,这样一来,哪里会亏本哟!”

麦芽道:“林叔,要是以后真能收获杏子,我一定教会你们酿酒,以后咱榆树村的水果酒,说不定还能打出品牌去呢!”

林叔听她说的也高兴,就是有些不明白,“啥叫品牌呀?”

麦芽自知失言,可也不打算把话收回来,便道:“品牌就像我家院门外挂的那面旗子呗,以后咱也可以给自己酿的水果酒起名字,也许咱村的水果酒还要卖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呢!”

众人听她这么一说,都觉得前路一片光明,好日子就在前头了。

林德寿又闲聊了会,说起今儿村里放鞭炮的事,果真是谢家的放榜文书下来了,等于通知书吧!所以谢家今天放了卦又长又大的鞭炮,还把村长跟夫子都请了去吃饭,也只请了他俩,其余的都是有钱的员外,乡绅啥的。

麦芽心道,难怪谢婆子顾不上吵架,急着要回去烧饭呢,原来是她儿子的毕业证书下来了。

李氏有些生气的骂了几句,“高中就高中呗,有啥可嚷嚷的,生怕别人不晓得一样!”

田氏见瞧她生气了,笑道:“咱村中秀才的不多,这中举人的就更少了,百年难得一遇,她当然得大办特办了,人家也是做父母的,可以理解。”

村子里闹的的确很热闹,好像还请来了锣鼓唱戏的,中午的时候,林虎跑到来了,小脸上尽是兴奋的笑容,“麦芽姐,村里在唱大戏呢,你要不要去瞧瞧,唱的可好听了,还有武生,这样的……”林虎边说边比划,学着武生的模样,耍棍弄棒的,好不威风。

李氏跟田氏已经把菜洗好了,麦芽叫她俩坐着歇会,她在厨房里烧饭,林虎正是一头钻进厨房,跟她说话。

李氏跟田氏在外面也听见林虎的话,田氏不喜欢看戏,可李氏喜欢的很。他们这村里,也只有在办大事,有大喜事的时候才会请来大戏班子,可这也得取决于哪家有那个闲钱,请戏班子也贵的很。

李氏笑道:“等麦芽跟元青成亲那天,我也请个大戏班子,咱把婚事办的热热闹闹的,唱他个三天三夜!”

田氏被她讲笑了,“你啊,真是钱多烧的,请他们来唱个啥,你要是喜欢唱,我在家给你摆个大台子,叫你唱个够,成不?”

李氏瞧她逗弄自己,佯怒打了她一下,“我又不是唱戏的,我能唱啥,我一开嗓子,只怕你们都吓跑了哟!”

林虎从厨房伸出半个头来,扒在门框边上,嘿嘿的笑道:“李婶,那个唱戏的人里面还有个俊俏的武生,长的好,唱的也好,你再不去看,可就来不及喽!”

“你个小王八糕子,敢拿你李婶开玩笑,看我不肖你,”李我抄起鞋底子,就要揍他。

林虎腿丫子更快,脑袋一缩,钻进厨房去了。

麦芽揪了下他的耳朵,“你胆子越来越肥了,也敢拿李婶子开玩笑,欠揍呢!”

林虎傻笑道:“那有啥,我不会跑吗?哎对了,芽子姐,你真不去看唱大戏吗?那里有好多人在看呢!戏台子就摆在谢家门口,又不在他家里,就是去看也没啥事,你还怕他不成?”

这小鬼精,说话跟跑火车似的,越来越窜了,“我家里活这样多,哪里走的开,你要是想看,赶紧走,我还得做饭呢!”她才不要去听跟哭似的唱腔。先前开庙会的时候,就有那戏班子唱戏,咿咿呀呀的,半天才唱出来一句话,他们的唱腔,跟京剧有些相似,可比京剧还磨叽,而且真像哭丧,她真没那个兴趣听。

林虎一听她要做饭,吸了下口水,也不提去唱戏了,直问她中午做什么菜,还伸手要揭锅盖看看。

麦芽拍掉他的乌龟爪子,“你要想在这儿吃饭,就赶紧去洗手,我中午蒸的馍馍,也烧了几个菜,花样不多,凑合着吃吧!”

“哎,我马上去洗手,”林虎三步并作两步,跑出去洗手了。

麦芽笑着直摇头,转回身往刚刷好的锅里倒上菜籽油。

昨儿中午她炕了些锅巴,今天拿来炸一下,吃炸锅巴。

这得控制好油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否则炸不出香味,也不够酥脆。

家里泡的臭豆腐,她也准备烧个菜,只是不单单是炸臭豆腐,也放些青椒,混在一起炒一下,来个臭豆腐炒青椒。

元青中午也过来了,李氏不在家,他一个人也烧不得饭。

吃过饭,看着太阳不大,田氏要去地里摘棉花。李家的棉花一直都由元青一个人摘,从来不让李氏操心,下午也没什么要忙的,李氏就回家去了,林虎吃过饭,也陪着她一块回去了。

哥哥跟元青也要去拉砖,这砖瓦再拉个几天就差不多了,到时候也要动工盖房子了。

麦芽在家里刷好碗,她担心田氏一个在摘不完棉花,于是把大门锁上,戴了顶草帽,也去了地里。

谢家的大戏还在唱,好在她去田里不用经过那边。

田里的水稻已经长出稻穗,沉甸甸的压弯了稻杆子,被风带起一阵沙沙的响声。

走在田间的小路上,瞧着眼前金黄的一片,再郁闷的心情也要好了。

麦芽在一片青白色的棉花田里,找见田氏。她家今年棉花秧,长的又高又壮,足有一人多高,要不是田氏扒拉秧子,发出动静,还真不容易找见呢。

“娘,”她轻唤了声,也钻进棉花田里。

田氏伸出头来,“咦,你来干啥,这棉花秧子扎人的很,你快回去吧,我就快摘完了。”

说话间,麦芽已经走到她跟前,瞧着前面还有一大片白蓉蓉的棉花朵儿,有些开了,有些还处在半开半合的状态,“我来都来了,帮你摘完了回去也不迟嘛,”说着,就开始动手摘棉花。

那些盛开的棉花朵儿,只把里面的棉花抽出来就行,不过棉花瓣上的尖儿很扎手,要是不小心碰到了,可是很疼的。至于有些裂了缝的棉桃,得连着桃儿一块摘下,拿回家只要晒上几天,自然就开了。

这些都得一并摘下,回头再拿回家慢慢分。

摘棉花可不是个舒服的活,没过一会,麦芽手上就被扎了几个口子,流出血来。

田氏听见她的叫唤声,忙对她道:“叫你先回去,还不听话,你那小手嫩的很,一戳就破,不像我这手,都长了好些老茧,不怕戳,乖,听话,赶快回去吧,你哥哥他们等会就要回来了,我就快摘完了,过会我自个儿就回去了。”

摘都摘了,麦芽哪里肯半途而废,挤掉手指上的血珠子,继续拽棉桃子,“我等你一块回去,还有半垄地,也没多少了。”

田氏瞧了她一眼,低头又继续摘棉花去了。

远处锣鼓唢呐之声,不断于耳,听起来十分的热闹。

到了傍晚时分,娘俩抬着棉花往家赶。

路上,麦芽问道:“娘,咱今年收的棉花能弹多少被子?”

田氏一手扶着装棉花的篮子,听见她问话,笑着答道:“有几百斤,娘准备都留着,一斤都不卖,过几年你跟你哥都要成家,娘得给开始给你们攒东西哩!”

不管是嫁妆还是娶媳妇,要准备的东西都多着呢!好些个爹妈,从很早就开始筹备,不然猛一下子哪能拿出那么些东西。

抬着棉花一路回家,打开门之后,田氏要把棉花搁进堂屋,今儿是晒不成了,不过也得摊开了,晾着。

“娘,我去把院子里的东西收了,”麦芽把扁担放到门后面靠着,拿了篮子开始收东西。

院子里晒满了春夏两季的收获,比如红辣椒,玉米棒子,还有好些个干货,咸鱼,干虾米,甚至还是晒干的泥鳅,另外还有些都是是蔬菜制成的干,冬天用来烫锅子吃。

收完了东西,就得开始做饭,厨房里挖了个地窖,用来储存东西,特别是山芋,如果不存好了,很容易坏掉。

今晚她准备烧一锅山芋稀饭,反正就跟平时煮稀饭一样。家里的山芋晒了几个太阳,水分吸收了,这个时候削了皮拿来煮稀饭是最甜的。

田氏在外面喊她,“芽子,娘去放会鹅,你在家烧晚饭吧!”

麦芽应了声,田氏已经赶着鹅出去了。

等到田氏跟鹅一走,麦芽便拿着扫把,把院子又扫了一遍,没办法,家里的牲口多,鸡仔们都还好,关在外面的围栏里,不怎么到家。剩余的就是那些鸭子跟鹅,每次赶回来的时候,就喜欢到处乱钻,还没上笼就满院子乱钻。得用锅洞底下烧的煤灰撒在上面,才能铲掉,不然弄不干净。

不过这些粪便直接被她扔进菜园子去了,有些拿来铺在花根上,这些可都是上等的肥料。

扫完了地,又去看了看锅里烧的山芋稀饭,再适当的增减火候,瞧着锅洞下还有余火,她又从地窖里拿了几个山芋出来,也不洗,直接扔进锅洞底下,慢慢烘烤,做烤山芋吃。

因为想着,哥哥跟元青都是干活的人,光吃山芋稀饭可不成。于是,麦芽就去把家里新磨的玉米面舀了些出来,又去菜园地里割了些韭菜,切碎了之后,拌上泡过的干虾,加上些干红椒,用来用玉米饼的陷。

玉米饼不好在大锅里炕,她便夹了些木炭搁在家里的小炭盆里,上面支上一口平底小锅,这锅是她特意找铁匠定做的,跟平底锅差不多,只不过没有把子,要端的话就得拿抹布包着。

玉米面拿水和成面糊,做法跟做包子也差不多,只是玉米面不用发也成,就像面粉不发也一样可以做死面馍馍,和好了之后直接拿来贴饼子就成。不过是玉米面包陷就比较讲究技术了,因为玉米面本来不黏,包上馅极容易散架,不过只要搁锅里炕一会,就能成形。

田氏还没回来,冬生跟元青也没回来,家里就只有刚抱来的小猫仔围在她脚边,似乎是闻到了饭香,一个劲的跟她磨蹭,在她脚边转来转去。

“喵喵……”猫儿还小,叫声稚嫩的很,本来麦芽不是很喜欢小动物,可听它撒娇的叫唤,只得柔声道:“你别急,个玉米饼你不一定爱吃,中午剩的饭菜还有些,待会给你搁锅里热一热,拌了汤吃。”

“喵……”

小猫儿真乖的很,还真叫趴在她脚边不动了。

麦模芽瞧它可爱的小模样笑了笑,拽了个小凳子过来,放到屁股底下,玉米面,跟菜油都放在厨房的小桌上,方便她随时够到。

“麦芽,麦芽,你在家吗?”院门外传来一道喊声,接着院门就被推开了。

麦芽坐在厨房里,看不到外面,不过听这声音来的人应该是林翠,“哎,我在厨房呢,你过来吧!”

林翠进来的时候,手上还端了个盘子,一瞧见她,脸上就笑开了花,“太阳还没下山呢,你躲在厨房干嘛?田婶跟冬生他们呢?咋就你一个人在家?”她一见面就蹦出一大堆问题,也顺便把手里的盘子放在小桌上,搬了个凳子,做到麦芽身边。

麦芽笑道:“我娘去放鹅了,哥哥他们去买砖瓦,还没回来呢,我在做饭,这样的回答你满意了吧?”

林翠笑的很灿烂,很大方的拍拍她的肩,“满意,我很满意,小妮子,回答的不错哦!”

知道她是讲笑话,麦芽躲开她的手,笑道:“行了,少跟我这贫,快说你来我家什么事?”一边跟她说话,麦芽手上也没闲着,拿着小勺往锅里舀菜籽油。看着林翠蹲着,她索性把勺子交到她手里,“你拿着,等下帮我刷油。”

林翠瞧着弄了半盆玉米面,满脸疑惑道:“你这又是在干啥?要做包子啊?”

“我要贴玉米饼子,你躲开些,当心油溅你身上,”麦芽用胳膊把她支开,从盆里抓起一团子玉米面,在手里捏成窝窝形状,接着把拌好的韭菜馅夹一些放在里面,这时候就得好好捏,一个不小心,馅就得跑出来。

还没闻见香,林翠就吸了吸鼻子,忽然又想起自己来这儿的目的,“你看我这脑子,差点就忘了我还来这儿干嘛来了,是这样的,我娘今儿杀了只大鸭子,叫我给你半只过来,我爹也说你喜欢蒸米粉鸭,正好送给你烧烧吃了。”

麦芽睁大了眼睛,“你家难得杀一次鸭子,干嘛还送我半只,我不要,你快拿回去吧,叫林婶子烧给林虎吃,我家有菜哩,你瞧外面那些卤锅,都是肉,你还怕我们吃不到好的吗!”谁家也不能经常杀鸭子吃,指定是林家来客人了,可一只鸭子能有多大,总共烧出来才有两大盘子,再分去一半,还能剩多少。

林翠不干,“那不行,我拿都拿来了,你咋还能叫我拿回去哩,反正就给你烧着吃了,不然我爹要不好意思哩,他来你家吃了那么多次的饭,林虎也蹭了不少顿,他今儿也大方了,瞧见家里杀鸭子,娘还没说哩,他就嚷嚷要给你送来,本来他也是要来的,可走到半道,就跑去看戏去了。”

原来林家的人都是这么想的,林德寿的确不是个爱占便宜的人,上回请夫子吃饭,也是没法子,要不然也不会领她家来。既然拿都拿来了,她要是执意不收,倒叫人家脸上难堪。所以,麦芽便大方的收下了。

“那等会你带些我刚炕好的饼子回去,我也不知道好不好吃,等下让你尝第一个。”

林翠见识过麦芽的厨意也不止一次,听说她又有新花样,自然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可等着喽,这饼子就这样炕着吗?要不要翻面啊?”

她看着麦芽小心的把软塌塌的玉米饼子搁进锅里,凉饼子跟热油一遇上,立刻窜出一阵烟来。

放好一个,麦芽又紧着包下一个,“当然要翻面,你看着些,等底下的一面差不多结成锅巴就可以翻了,不过,翻的时候要小心些,别弄烂了。”

“嗯,那我拿个锅铲去,”林翠又站起来,到竹筷笼里拿了把铁锅铲,准备翻面用。

麦芽边包玉米饼,边瞧着她,总觉得今儿的林翠有些不一样,但是在此之前,她还想问另一个事,“哎,小翠,我问你个事呗?”

林翠正专注的看着饼子,生怕烤糊了,心不在焉的回道:“有啥话就你问,我知道的准都告诉你。”

麦芽把手里包好的饼子搁进平底锅里,轻声对她道:“你认识谢红玉不?”

林翠翻锅铲的手停了,抬起头来瞧她,“认识啊,你问她做啥?”

“哦,那个数,我瞧她好像挺怕谢婆子,跟她姐姐脾气也不像,看着倒是可怜巴巴的,昨儿我在村里碰见她了,所以顺便问问,”不确定的事,她不想对林翠明讲,可不问,又觉得心里不踏实。按说,她跟元青本不该有啥,也希望啥都没有,否则他们跟谢家,就真的扯不清了。

林翠对她的解释也没往深了去想,只道:“我是认得她,可同她也不熟,谢家的两个女娃平日里不给随便出门,就是过年的时候,我们也不到她家去窜门,只有她家里来客人了,谢婆子跟谢老二没空管她们,才敢偷偷溜出来,在门口玩,要说谢红英的性子,跟谢婆子真没两样,一样的爱吵架耍泼,村里好多些同龄的女娃都不喜欢她,至于谢红玉嘛,说老实话,她的性子跟谢文远挺像,你可别怪我说错话,其实谢文远平常时候见了谁很客气,也不爱跟要打架斗狠,所以谢红玉平时里他比较亲近。”

谢文远的性子,麦芽是知道的,虽然没了以前的记忆,但凭着这几次同他说话,也可大致了解到。至于他当初,究竟是怎么对麦芽说的,怎么把她伤那么重的,现在都已没有追究的必要了。她现在唯一关心的,是谢红玉不要再给她家带来什么麻烦。

所以,麦芽又试着问林翠,谢红玉可有喜欢的心上人。

林翠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这种事可不能瞎猜,她爹都要把她嫁给县里的师爷做妾,她就是有喜欢的人又怎样,依着谢老二跟谢婆子那贪财的脑子,一般人他们能同意吗?要是有啊,那也是活受罪,平白给自己跟别人添了麻烦。”

林翠这话虽残忍了些,却也说出了事实,自古婚姻大事,都是由父母做主,一个女娃要想做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麦芽长长叹了口气,默然道:“希望没有吧……”

林翠不再管她怎么想,因为锅里炕的饼子已经飘出香味,两面都烤成焦黄,拿锅铲一按,都结了厚厚的壳呢。

“麦芽,这个熟了没有啊?我瞧着好像可以吃了呢!”林翠闻着馅里漂出的香味,那是鲜味十足的干虾,伴着韭菜浓浓的香气,惹的人食欲大开。

“成了,我这饼子做的薄,两面熟了之后,里面应该也熟了,给你一个尝尝,”麦芽用锅铲挑了一个出来,搁在小桌上,她家桌子擦的很干净,不用担心脏。其他的几个饼子都盛进小竹扁里,上面盖上一块绵布。

接着,她又得开始做下一批。

林翠迫不及待的掰开玉米饼,一看里面青葱色的馅,颜色丝毫没有捂黄了,还是好看的很,“就是不尝,光看这颜色就诱人的很,为嘛我家有时候做包子,那馅捂的就跟隔夜菜似的,害的我娘每回都被我爹唠叨。”

麦芽笑着包饼子,“这用来做馅的菜,就得新鲜,现吃现弄,盐不要放的太早,临到包时再放盐,不然盐要是搁早了,哪能不黄呢!”

林翠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那我回去一定跟我娘说。”

吹凉的饼子,林翠自己咬了一口,又掰下一块放进麦芽嘴里,“哇,唔……饼……饼子好焦脆,壳子好好吃,配上这馅,鲜的不行,你等下多炕些,我要多带些回去,二妞也嚷嚷几天没吃到你做的饭了,她也正馋的紧。”

一个掌心大小的玉米饼,麦芽只吃了小小的一块,剩下的在几秒钟之内,就被林翠解决了。

瞧她吃的那样快,麦芽笑着提醒她,别烫着心。

她做的饼子能不好吃吗?锅里刷了两遍菜籽油,饼子做的也薄,里面全是馅,咬一口下去满嘴都是干虾的鲜香,加上玉米饼的壳子也又脆又焦,跟吃锅巴一样,不好吃才怪呢。

“小翠,这玉米饼一定得现吃,可不能剩着明天再热,不然会就硬了不好吃,”麦芽给她用小竹扁装满了,叮嘱她道。

林翠连声保证,“放心啦,只怕我一拿回去就被他们抢光哩。”

麦芽问道:“对了,你家今儿谁来了,晚上也不走吗?”能留下吃晚饭的,极大可能就是说明晚上不赶路了。

林翠笑着道:“是我大姨跟我表姐,她家住的有些远,往庄县的方向去,快到县城里的村子,离这儿三十多里地呢,她来……就是来玩玩的,明儿就走了。”

麦芽瞧出林翠语气有些闪躲,眼睛也垂了下去,好像不太愿意说,“哦,是这样啊,那你等着,我马上就炕完了,等下切些卤肉给你带回去,晚上加道菜。”

林翠直摆手,“不用了,有这些玉米饼就够了,不用再切卤菜,你忙吧,我先回去了,”她站起来就准备要走了。

“哎,你等下嘛,”麦芽急着要给她切卤肉,只得把平底锅端掉,用抹布擦了手,走到菜厨跟前,拉开门,从里面端出先前卤好的猪耳朵,又从大缸里面,拿了两只猪蹄子。两样都不切,直接给用瓦盆给她装上,卤汤也给一并给她装了,拿回家自己拌拌就成。

林翠被麦芽叫着,也不好迈腿走,直等到麦芽把东西交到她手上,她怪不好意思的,不过是端了一盘子鸭肉,回去的时候,端的是一大抱,还多了呢。

“麦芽,你看这……我爹回去该骂我了,我来送东西的,这个样子回去,像啥话嘛!”

麦芽笑道:“你家不是来客人了吗?就当给他们尝个鲜,她们大老远的来也不容易,只怕一年才能来一趟,这些算我送的,你爹要怪,就说是我非逼你拿的不就成了吗?”

林翠几番犹豫,“要不我给你钱吧?”

麦芽脸一拉,“说啥钱呢,你快回去吧,别让家里人等急了。”

“那行吧,回头我多给你做几双鞋垫,也算我谢谢你的,”林翠笑着对她道。

林翠做鞋好看的很,绣出来的花,跟专业的绣娘都有的一比,“你说过的话,自己要记得哦,我可等着你的鞋垫。”

麦芽送走了林翠,回厨房把剩下的玉米饼子给炕完了。

收拾好了厨房,见田氏还没有回来,想起自家屋外春天的时候种了几棵南瓜秧,她想去看看结了没有,结了多少。

麦芽从家里拿了一把剪刀,跨了个大篮子,正要出门呢,小猫仔轻盈的窜到她跟前,围着她的裤腿转。她笑着把小猫仔抱起来,“你是想跟我一块去摘南瓜吗?”

小猫仔喵了一声,小脑袋左摇右晃。

“那咱俩就一块去,”虽然不晓得它喵一声是啥意思,麦芽只当它应了,把小猫放在篮子里,回身把大门带上,便往屋后去了。

经过一个夏季的疯长,院墙外杂草多的很,乱七八糟的长在一起,把小路都堵满了。

沿着围墙没走多远,是田家堆的柴草堆,不是从山上劈的干柴,而是些玉米杆子,豆角秧,这些留下来之后,冬天都可以烧火用。

南瓜苗就栽在草堆边上,它们沿着草堆子攀爬,有些都爬了很远。

这里不光有南瓜秧,还栽了两棵冬瓜,冬瓜长的又大又快,重的能有二三十斤。

麦芽放下篮子,弯着身翻看南瓜叶子,那些喜人的大南瓜就藏在其中。

小猫仔也从篮子里跳出来,钻进菜秧里,一会就不见了踪影。

“喵……”

麦芽正在低头摘南瓜,今年南瓜收成不错,只是没有特别大的,她只捡泛了黄的摘走,拿回家放着,它自己就能慢慢变老。她今年特意叫田氏多种了些南瓜。要是这些秧子肯结,到时候喂猪喂驴,都不是个问题。

没过一会,她带来的小篮子就不够了。

小猫仔在草丛里蹿来蹿去,一会跑到麦芽脚边绕两圈,一会又潜进南瓜秧下,玩的不亦乐乎。

麦芽瞧它玩的这样开心,便道:“你这样喜欢南瓜,以后我也叫你小南瓜,行不?这名字倒是很好听哦!”

小猫仔仰着头,冲她冲了一声。

麦芽也听不懂猫语,只当它答应了,“小南瓜,你在这儿等着,我先把这篮子里的南瓜送回去,等回头还来呢!”

她带来的篮子够大,可被塞了满满的南瓜之后,两相加在一起,重死了。她提着篮子,刚从围墙走出来,便瞧见元青打头,赶着驴车回来了。

他眼儿也尖的很,看见麦芽吃力的拎着篮子,扔下鞭子就跑过来了,接过她的手里的篮子,“都这会了,你又去摘南瓜干啥,等我们回来再摘不行吗?”

手上轻了,麦芽才长长的喘口气,“我烧好饭了,想看看南瓜结了没有,我以为很少呢,哪里想到,今年南瓜收成这样好,早知道就多种些南瓜秧了。”

冬生走在驴车旁边,等他看见的时候,元青已经把篮子拎进院子了,听妹妹说,还要多种南瓜,他嘟囔道:“南瓜又不能当主食,多种他干嘛呀!”记得有一年天灾,庄稼收的可怜,那时他们只有南瓜吃,那会真把他吃伤了,吃到最后都想吐。

麦芽却笑道:“哥,南瓜能做的东西可多呢,你等着我慢慢做给你吃,到时候你可就不这么说了。”

冬生没吭声,却也不相信,反正他现在看见南瓜就头疼。

下了砖瓦,冬生跟元青两人坐在院子里盘算材料,大约还要拉几天,还有哪些木料要准备。

有了田家盖房子的经验,这回顺手多了,元青准备还把他爷爷给接来坐阵,李氏身子不方便,到时候做饭的事还要落在麦芽跟田氏身上。

田氏无所谓道:“那有啥哩,只要你家快点把房子盖好,我就知足了。”

算到最后,总共还有再拉三天,然后他就得在家准备木材。这些东西,后山上都有,拿着锯子上山去筏就成,还跟上回一样,由他跟冬生去干。

元青晚上还得回去打家具,他抓紧时间吃了几个玉米饼子,喝了碗稀饭之后,就回家去了。田氏本来还想叫她给李氏带点饭,可他推说家里有饭,不用再带。

晚上的时候,纪安山带着夫子去李家坐了坐,顺便看看家具打到什么程度了。

李氏把两人让进屋里,如今李家的堂屋乱的很,本来地方就小,加上元青又在堂屋里摆了家伙什,都是打家具用的,有时李氏也要给他帮帮忙,拉拉锯子什么的,不过大部分时候,都是元青挑灯夜战。

纪安山以前只知道元青会干木匠活,但并不晓得,他的木匠活干的这样漂亮,“元青哪,你不做木匠真是可惜了,看看你这手艺,比那县城里的大师傅打的都要好,这手艺要是荒废了,那得多可惜!”

孙夫子也连连点头,摸着胡须道:“的确很好,只是这花样少了些,我看你这里打的几样家具,都是一样的花色,款型也都是相同的,如果能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倒不失为一个发家致富的路子。”

------题外话------

亲们:大家是不是觉着轻烟的文没有暧昧,没有那个啥看点呢?其实偶素想说,既然是种田,就应该清清淡淡,虽然偶也很想搞点啥子出来,但不行呢,那样的话,就失了文的味道,不过要是有亲喜欢那个啥的,轻烟保证下部让各位过足眼瘾哦!

第183章 大杂烩第79章 小猫仔第1章 醒来之初第48章 遇见谢文远第87章 话不投机第63章 水果酒第49章 砍油菜第163章 你要干啥?第115章 出去约会第52章 喂鱼汤第11章 蔷薇花第81章 放鹅第99章 看病第3章 来要账第115章 出去约会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150章 小牛牛降生!第104章 捂被窝第26章 洗面粉第137章 晒谷场第63章 水果酒第51章 皮上天了第69章 杀鸡第67章 庙会的商机第125章 喜夜第141章 一箭双雕第4章 打牙祭第6章 人生第一桶金(一)第175章 菜园地第140章 找抽的福婶第30章 路遇拦路者第76章 望门楼子第178章 上刑第85章 大小姐的架子第114章 补身子第166章 苦恋第98章 野外烧烤第18章 烟熏咸鱼第136章 腿长第54章 忙播种第23章 去后山第81章 放鹅第125章 喜夜第27章 做凉皮第14章 春雨绵绵第78章 上坟第111章 看光光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四)第94章 新花样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156章 过往第58章 卤肉第135章 有喜第129章 糖饼第23章 去后山第32章 去看李氏第5章 麻辣小龙虾第114章 补身子第6章 人生第一桶金(一)第74章 要盖房了第113章 二妞成亲第65章 批发卤肉第14章 春雨绵绵第85章 大小姐的架子第175章 菜园地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99章 看病第92章 这话够毒!第162章 老娘有喜第85章 大小姐的架子第38章 第一次买卖第22章 不劳你操心第5章 麻辣小龙虾第72章 粉蒸鸭第165章 流血了第139章 农忙时第73章 另谋出路第145章 饭熟了第78章 上坟第158章 二妞的店第65章 批发卤肉第47章 送面粉第165章 流血了第38章 第一次买卖第49章 砍油菜第53章 说话算话第84章 收稻子第55章 泡豇豆第139章 农忙时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100章 自己的店面第37章 吃烧烤了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27章 做凉皮第162章 老娘有喜第46章 灵感暴发第72章 粉蒸鸭第33章 入伙
第183章 大杂烩第79章 小猫仔第1章 醒来之初第48章 遇见谢文远第87章 话不投机第63章 水果酒第49章 砍油菜第163章 你要干啥?第115章 出去约会第52章 喂鱼汤第11章 蔷薇花第81章 放鹅第99章 看病第3章 来要账第115章 出去约会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150章 小牛牛降生!第104章 捂被窝第26章 洗面粉第137章 晒谷场第63章 水果酒第51章 皮上天了第69章 杀鸡第67章 庙会的商机第125章 喜夜第141章 一箭双雕第4章 打牙祭第6章 人生第一桶金(一)第175章 菜园地第140章 找抽的福婶第30章 路遇拦路者第76章 望门楼子第178章 上刑第85章 大小姐的架子第114章 补身子第166章 苦恋第98章 野外烧烤第18章 烟熏咸鱼第136章 腿长第54章 忙播种第23章 去后山第81章 放鹅第125章 喜夜第27章 做凉皮第14章 春雨绵绵第78章 上坟第111章 看光光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四)第94章 新花样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156章 过往第58章 卤肉第135章 有喜第129章 糖饼第23章 去后山第32章 去看李氏第5章 麻辣小龙虾第114章 补身子第6章 人生第一桶金(一)第74章 要盖房了第113章 二妞成亲第65章 批发卤肉第14章 春雨绵绵第85章 大小姐的架子第175章 菜园地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99章 看病第92章 这话够毒!第162章 老娘有喜第85章 大小姐的架子第38章 第一次买卖第22章 不劳你操心第5章 麻辣小龙虾第72章 粉蒸鸭第165章 流血了第139章 农忙时第73章 另谋出路第145章 饭熟了第78章 上坟第158章 二妞的店第65章 批发卤肉第47章 送面粉第165章 流血了第38章 第一次买卖第49章 砍油菜第53章 说话算话第84章 收稻子第55章 泡豇豆第139章 农忙时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100章 自己的店面第37章 吃烧烤了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27章 做凉皮第162章 老娘有喜第46章 灵感暴发第72章 粉蒸鸭第33章 入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