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上山采药

麦芽笑着把胡萝卜拿过来,重新放到她的背篓里,拉着她一边往回走,一边耐心的对她道:“现在是因为种胡萝卜的少,所以才贵,可这东西好活的很,明年就在咱们开出来的荒地上,种上一大片,收获的时候,还不叫多吗?”

这里家家户户种的蔬菜都是大同小异,没什么特色,很多人家,到了冬天就没有青菜可吃。这胡萝卜就目前来讲,就是好东西,明年他们家一定得种,至于种子嘛,可以想办法叫黄大全去收购,到时候叫榆树村的人,都种上,说不定还能卖出大价钱呢!

麦芽把种胡萝卜的方法跟田氏讲了一遍,田氏听后也觉得这胡萝卜种起来的确简单。

往回走的时候,路上又采买了些东西。要过年了,卖货的人也学会促销,把布匹便宜了卖。

麦芽瞧着有块颜色轻爽,只有暗纹云朵样的花布,很是漂亮,要是拿来做窗帘肯定既美观,又耐用。

她想买,田氏跟冬生都没有二话。

三个抱着不少的货品,冬生跟田氏身后的背篓都装满了,办好了年货,三个一块回黄大全那边去了。

路过同济堂门口时,里面看病的人,明显比平日多了,都排成队了。

坐堂的,还是秦语堂,依旧是一副书生模样,面容安静稳重,只见他一手搭在一位老大爷手上,凝着眉,似是在沉思着什么。麦芽就站在药铺门口,小声的跟田氏讲起秦语堂,上回大花小花的病,全靠他才治好的,人虽年轻,医术却十分了得。

她讲话的声音虽小,却也惊动了里面坐着秦语堂,他微微抬头眼睛,看了眼外面站着的麦芽三人,也仅仅只一眼而已,便又低下头去,诊脉去了。

麦芽本来也没想进去打扰他,便从他门前走过去了。现在时辰不早,他们三个很早就出来了,早都饿了。

在走到杂货铺门口时,麦芽下意识的抬头看了眼店铺的匾额。原先的匾肯定不能用的,得自己再找人定做一个。

冬生见妹妹盯着匾看,便对她解释道:“这店名是孙夫子帮着取的,他说为商者就得走四方之商路,所以便取名叫四方货栈,这名字咋样,好听不?”

麦芽笑着微微点头,“不光是好听,还很有气势呢,说不定以后咱们的货栈真能开到四面八方呢!”

黄大全在店里招呼客人,瞧见他们几个站在门口讲话,便走了过来,“你们都办好年货了吗?”

冬生道:“都买好了,麦芽叫唤肚子饿,便回来了。”

麦芽白了哥哥一眼,她哪里有说了,应该是哥哥比较饿吧!

黄大全帮着田氏把背篓拿下来,放到了后面。临近中午了,来买货的人,明显少了许多。黄大全告诉他们,等下一吃过饭,还有个高峰时段,到了未时,也就是下午一点之后,人流才会慢慢减少。因为回家的路途远嘛!加上地上都是积雪,路面也滑,谁都不想赶夜路回去。

刚一进后堂,一股牛肉香就飘了出来。

田氏道:“哟,大全还特地去买了牛肉锅子啊,现在牛肉贵着呢,这一锅得要不少钱吧?”

麦芽也进了后堂,瞧见堂屋正中的大桌上,摆了个炭炉,上面烧着热气腾腾的牛肉火锅。这锅麦芽认得,是陈掌柜店里的,也是他家酒楼在庄县第一个卖起火锅来的,后来其他酒楼也纷纷效仿,但各家味道总有不同。

冬生伸过头,深吸了口牛肉的香气,使劲咽了下口水,他也认出这是陈掌柜店里的菜,赞道:“陈掌柜的火锅,越做越地道了,这香味比咱在家里做的还要好吃呢!”

这话,麦芽很认同。她在家里烧,只途个方便,省事。佐料也是常见的几种,做法更是怎么简单怎么做。不像在酒楼里,煎炸煮炖,都讲究着火候,这牛肉烧的酥软正好,味进的也恰到好处,当然好吃了。

小六端着碗筷,走进堂屋的时候看见到都站在那,腼腆的笑了笑,然后把碗筷摆到桌上。

黄大全招呼他们赶紧坐下吃饭,李氏烤了火,身上也暖了许多,她站起来,把身下坐的凳子挪开。

田氏带着麦芽去后面洗了手,冬生也帮着摆好凳子。

吃饭的时候,见小六没来坐,田氏还专门跑去喊了,黄大全也不是个刻薄的老板,对小六也不严厉,是小六自己守着规矩。可又有啥规矩可守呢!黄大全自己不也是乡下人嘛!

小六低着头,拿了个碗,盛了些米饭,随便夹了些菜,便要到前面去,边吃饭边看店。

李氏叫住他,“小六,多夹些菜,这菜多着呢,我们也不是外人,没啥可见外的。”

黄大全也笑着道:“小六这娃认生,也就卖货的时候敢跟客人说话,平时很少吱声。”他把小六的碗拿过来,舀了满满一勺的牛肉跟菜,搁进他碗里。

他平时跟小六也同吃同住,没有主仆之分,有啥吃啥。

“够了够了,”小六红着脸,把碗接过,身子一转便跑到前面去吃了。

田氏在他走了之后,好奇的问道:“小六是哪里人?他爹娘又是做啥的?”

黄大全想了下,又摇头,“具体是啥情况,他也没说,我也没问,总之,是个苦命的娃,听说他爹娘都死了,家里只有爷爷奶奶,他们年纪大了,只怕也照顾不了他,所以才叫他这么小的年纪出来打工,小六才十三岁,至于他家是哪里的,我还真没问过。”

李氏感叹不已,“小六这样可怜呢,大全哪,你以后得多照应着他一些,咱们又不是做大生意的,不要计较身份啥的,我看那娃还在长身体,你俩的伙食不能太差了,自己得学会照顾自己。”

牛肉锅泛着冒,黄大全一边听他们讲话,一边放下香菜豆腐,搁进锅里烫着。听了李氏的话,他也不住的点头。

麦芽端着碗,想了下,道:“我看,他们两人的伙食,得从公有的钱里扣,就是说,每年咱们分红的钱,得先除掉他们的食伙,再去掉一些杂物费,还得再去掉流动的银子,剩下的银子才能拿来做分。”

“不用不用,”黄大全放下筷子,直摆手。开这家店,说是四家人出钱,实际上却有五个股东,黄大全算是入的干股。他负责经营,而黄家的分红跟账,虽另外算的。就因为这样,黄大全才觉得过意不去,他又没成亲,也没分家,哪里能做两份算呢!这会又听麦芽说要给他们算伙食,他怎会同意。

他道:“看店是我的份内之事,你们能相信我,把让交给我经营,是我求之不得的,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至于伙食费,那是我自己的事,我长着嘴,难道就不用吃饭吗?这事啊,你们就甭管了,赶紧吃饭吧,吃完还得早些回家呢!”

麦芽不同意他的说法,一码归一码,“大全哥,你就别争了,俗说话,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再说了,咱们得认真的经营,认真的算账,只有把一切都规划好了,一切都按规矩来办,那才能把生意往大了做,若是以后你忙不过来,要请我们过来帮忙,我们也是要算工钱的,李婶,我讲的对不?”

李氏道:“麦芽说的在理,我看,就这么定了,你林叔那,我们回去的时候,跟他支一声,哎呀这又不是啥大不了的事,定就定了,咱们都吃饭吧,你还别说,陈掌柜家的大厨,把这牛肉锅烧的真好吃,不光好吃,还实惠呢,瞧瞧这里的牛肉,份量太足了。”

说到这,黄大全不得不放下刚刚的话题,笑着对他们道:“那是沾了田婶他们的光,陈掌柜一听说田婶他们来了,本来是准备不要钱的,小六不敢作主,坚持要给,陈掌柜只好了钱,但这份量却是别锅的两倍,就是不烫菜也足够咱们几人吃的。”

“这陈掌柜也太客气了,每回上城都早叫破费,”田氏道。

李氏不在意的道:“那有啥,他客气,你们就别客气了,瞧瞧,你们净顾着说话,我都快吃饱了哩!”

黄大全客气的劝她再多吃一碗,李氏搁下碗,摸了摸肚子,直嚷嚷吃撑了,哪里还吃得下。

小六也吃完饭了,跑到厨房搁下碗之后,连忙跑去倒了些茶水,给李氏送了去。李氏越看小六越喜欢,直怕这娃听话,又懂事,比李和强太多了。

小六被夸的不好意思,连耳根子都红了。

吃罢饭,麦芽准备收拾碗筷,拿去洗的。小六却冲过来,把碗从她手里拿下。

黄大全叮嘱小六把后堂收拾干净,他便去前面忙了,这会又有客人上来了,前面没人看店可不行。

麦芽示意哥哥到前面帮黄大全忙一会,再把板栗的炒法跟他讲讲。

说是不干活,但麦芽觉得让个小男娃一个人干,挺过意不去的,便帮着把堂屋收拾干净,桌子抹好,椅子摆放整齐,地也扫了干净。

忙完了这些,看田氏跟李氏坐着讲话,她也去了前面。

这会人流确实挺多,哥哥也是个心眼灵活的人,帮着黄大全称重分装,也忙的很顺手,有两个人帮忙的确是快多了。

麦芽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欣赏着店里的忙碌的风景。

“丫头,能帮我拿一把锅铲吗?”麦芽正愣神呢,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叫住她。

“呃,好,”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她才瞧见柜台的上方挂着锅铲铁勺这些厨房用具,见哥哥跟黄大全都人忙,她便走过去,从柜上拿了两把样式不同的锅铲,拿给老人看,“婆婆,您看看,哪种合适?”这里既然是杂货铺,就说明啥东西都有,不光只卖铁铺的东西,也卖布庄的东西,总之,就跟超市差不多,齐全。

老人一手拿着那短把的,一手又拿起长把的,这两上除了把不一样之外,铲头的大小也不一样。

麦芽瞧她拿不定主意,建议道:“婆婆,要是您自己用,还是拿小的吧,大的太重,拿着累手。”

那婆婆脸上布满了皱纹,跟菊花似的,一笑起来,眼睛就没了,眯起一条缝,“好好,丫头就听你的,我看你也是个心善的好姑娘,你说的话我信,这个多少钱一把?”

麦芽一直笑着应对她,可当她问起价钱时,却犯了难。黄大全早注意到她这边了,也一直等在这,所以一听见婆婆问,便接话道:“这把小的五文钱。”他卖的价钱不贵,进价在那摆着,当然也不能便宜到哪去。

老婆婆甚是满意这价格,大概她也看过不少几家了,便满意的付了钱。麦芽替她把东西包好,放在她跨着的篮子里,又把她送到门口,提醒她脚下滑,要小心慢走。

这一幕也叫店里不少客人都看见了,不少人都对麦芽投去赞许的目光。

冬生跟黄大全眼里的笑意更是明显,不过,黄大全眼里除了笑容之外,还带着点落寞,其中原由就不必一一细说了。

忙了一会,田氏他们也不想耽搁,便把东西装上板车,赶着车出城去了。

走在路上,这雪居然又下了起来,还好,下的不是鹅毛大雪,只是零星的碎雪花。

大路的两边是成片的农田,一眼望不到边,再往远处,是层叠的山峰,山顶上落满了雪,山腰处却能瞧见绿色的景像,想必那里的树木有四季常青的树,不然现在就只能看见枯树枝而已。

而田野上,也被覆盖了厚厚的积雪,要是定睛看,偶尔还能瞧见有几只野兔从上面蹦过,呼吸间也都是清冷的味道。人都说,这白雪有色无味,但麦芽却在其中闻出了家乡的味道,每个季节都有它特殊的气息,而在这里,居然也叫她感受到了那一世的温暖。虽然她在那一世,也没什么亲人了,但总会是自己从小长到大的地方,哪能一点都不怀念呢!

冬生走在下面赶车,见妹妹坐在车上,看着雪地发呆,纳闷道:“你咋啦?是不是太冷了?再坚持一下,就快要到家了。”

李氏以为她真的冷,赶忙把被子拽过来一些,“冷就快点盖上,都快到年关了,可别出岔子,好好过个年。”

田氏也扭头瞧了眼闺女,“没事吧?要不要给你加件衣服?”

麦芽往后一靠,倒在母亲怀里,“娘,我不冷,就是想回家了,哎呀,这天好蓝哪!”她仰起头来,看着头顶上的蓝天,有些碎雪花飘进眼睛里,掉在脸上,冰冰凉凉的,虽然有点冷,却很舒服。

田氏还是担心她,把被子使劲往她身上拢了拢。

回到家,麦芽还真的生病了,当晚便发起了烧,也不是烧的有多严重,可对于田李两家人来说,可真是急的快火上房了。

自打麦芽醒了之后,很少再生病,有的也就是小感冒,顶多咳嗽几声,或者打几个喷嚏,却没有像这次一样,连着高烧不退。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李元青便跑过来,麦芽还躺在床上没起来,额头烫的很,但不咳嗽,也不喘,要不是烧的小脸通红,还真以为她在睡觉。

李元青担心的试了下她额间的温度,冬生跟田氏也站在一旁,也都急的很。

手心传来的温度,烫的李元青心急火燎,他嚯的站起来,“我去县城请大夫,老这样拖着可不行,非得请大夫不可。”

田氏跟冬生也是如此想的,冬生道:“还是我去吧!”

李元青伸手制止他再讲下去,“你昨儿才回来,还是我去跑一趟,我认得同济堂的掌柜,跟他较为相熟,你们就在家等着吧!”他一说完,便往屋外去了。

田氏追上他,想叫他吃过早饭再去的,可追到院里,早没了李元青的影子。

因着麦芽生病,这做饭的任务便落到田氏身上,李和见着麦芽生病,急的直抓头,他自然是最希望麦芽快点好的,不然他可就没口福了。

今儿天空终于放晴了,气温也略微回升,但因着外面都是积雪,就是回升了,温度也不会很高。

麦芽醒来的时候,听说李元青去县城请大夫了,急道:“他去请大夫做什么?一个发烧而已,又算不得什么大病,不必费事,哥,你快追他回来吧,你看我这会都好了一些呢!”

田氏煮了些姜汤,叫冬生端来给妹妹喝,就站在屋里,等着妹妹把姜汤喝完,“他早都走了,哪里还追得上,再说,你到现在还发着烧呢,根本没有好些,再不去请大夫,娘急的都要哭了。”

麦芽把喝干净的碗,将给哥哥,一碗姜汤下去,觉得从嗓子到胃里,一片火辣辣的,“不过是感冒发烧嘛,也没什么,我多多睡睡就好了,”就着温暖的被窝,麦芽又躺了回去。其实生病也挺好的,不用起床,不用做事,只要乖乖睡觉就好。

冬生出去的时候替她把被子掩了掩,再轻手轻脚的把门带上。

麦芽缩在软香的被子里,跟个小猫似的,在被子上蹭了蹭,这种下大雪的天气,躲在床上,是最快活的,要是不那么晕就更好了。因为没有起床,她又不想梳辫子,便把长发散开披着,没有任何损伤过的发质,好的出奇,就算不用洗发水,也有股子馨香。

院子里渐渐传来冰冻化开的声音,有水滴沿着房檐往下滴答滴答的滑落。

麦芽又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头晕的很,不能睁眼,一睁眼就会觉得整个房顶都在转。她这烧没过一会,越烧越厉害了,渐渐的整个人都有些神志不清。

田氏急的直掉眼泪,李氏也担心着,便叫李和扶着她过来了。可瞧着麦芽这副样,他们也不敢随意乱用药,生怕用错了,再有所耽搁。

这时,院外却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田氏以为有人来了,伸头去看,却见李元青领着个身形清瘦的年轻人进了院子。这人她昨儿才见过,是同济堂的掌柜,那个秦语堂的郎中。田氏惊呼一声,似见到了救星,赶忙开了屋门,迎了出去。

李元青顾不上解释他是在半路上遇见秦语堂的,便请他赶快进去瞧瞧麦芽。

秦语堂见怪了生死,别人急的火上房,可他脸上却始终平静如初,没有半分波动,慢慢的走进里屋,慢慢的放下药箱,再慢慢的转过身。

这会情急之中,再说为医者,百无禁忌,所以田氏也顾不上说啥男女有别的,只请他快点给麦芽医治。

李氏也坐在炕上,见他来了,便往后退了退,给他腾出地方,“大夫啊,这丫头烧了一夜,这会又烧狠了,您瞧她这小脸红的,身上更是烫的吓人。”

李元青一直僵硬的站在门口,连步子都忘记挪了,只是呆呆的看着。冬生见他这般,便将他也拖到床前,坐在麦芽的另一边。

秦语堂在炕上铺了块软垫子,示意他们过来把麦芽的手从被窝里拿出来,虽然是医者,但他却不好这么做。

李氏明白过来,赶忙爬过去,把麦芽的胳膊放在垫子上,“大夫,您一定要好好给看看,昨儿白天还好好的,这咋到了晚上,说病就病了呢!”

秦语堂眼色深沉的瞪了李氏一眼,李氏赶紧闭嘴。

诊病需要安静,他需要足够的空间。

冬生悄悄拉了下李氏的袖子,示意她到外面去,也拉走了田氏,想着李元青也拉不走,便只留他一人在屋里。

秦语堂诊病的时候浓眉拧在一起,有时微微闭着眼,有时还翻看了麦芽的眼睛,也问了些问题。

麦芽原本还在昏昏沉沉的睡着,感觉到手腕处有冰凉的触感,便慢慢睁开眼,乍一瞧见秦语堂,她一时没反应过来,还以为自己烧糊涂了,李元青这么快就把秦语堂请回家了?貌似不大可能呀。

李元青看懂她的疑惑,低头轻声对她道:“我没有进县城,秦大夫是出来采药的,我在路上遇见的。”

麦芽收回视线,点了点头。

秦语堂诊完脉,也不看麦芽,便径直从药箱内,拿出纸和笔,慢声道:“她治病的药,我铺子里有,可是来不及,来回一趟用时太长,不过你们这山上应该是有的,两种选择,随便你。”他在纸上落下几笔,片刻之间,一张药方便流泻而出。

他将药方交到李元青手上,李元青虽然只识得其中几个字,但他长期为他娘抓药,却也能认了个大概,不过,听着秦语堂主话里的意思,却让分外紧张,“她的病严重吗?”

秦语堂看了眼床上的麦芽,很快便收回视线,“不重,但得尽快用药,她的病说是伤风,也并不准确,伤风的症状,她仅有一半,剩下的一半起因,是长期累积下的,她之前是不是受过重伤?”

李元青默然的点点头,“先前的确有过一次,很重。”

秦语堂道:“那就对了,她先前受的伤,并未痊愈,之后也没有继续用药,导致病侵入骨髓,留下后患,现在再想铲除病根,却已不易。”

李元青听的更加害怕,五尺高的汉子,竟然几乎站不稳。

麦芽从床上坐起来,从他后面伸出手,抓着李元青,她束梳起的长发,垂在两人交握的手间,“元青哥,你别那么紧张,虽然病根不能铲除,但就算发病,也不过是发烧罢了,没啥大碍,以后我把身子养结实了,就是发烧也不怕。”可能被烧的时间久了,她说起话来,有些语无伦次,自己都不晓得自己说什么。

秦语堂已经背起药箱,看样子是准备走了,听见麦芽说的话,抬眼望去。都说医者父母心,但医者同样见惯了生死,不是冷漠,却是习以为常,“姑娘,你的病没什么大碍,就是底子弱,容易感染风寒,就是过程长一些,只怕还要再烧上一两日才可能退烧。”

李元青还是放心不下,把药方往怀里一揣,对他拱手道:“秦大夫,既然你是出来寻药的,不如就在我家住下,我等下便去山上采药,您要是愿意的话,可以跟我一块去。”李元青这样讲,也有他的打算。后山药草众多,秦语堂开的药方上,有许多药草,他并未见过,若是能跟他一同去,采药的成功率,自然要大一些。

秦语堂略作了考虑,他的确是下山采药的,每个春季跟冬季,他都会下乡一段时日,反正他开药铺也不是为了赚钱,暂时关了也无妨。之前,他见李元青每回都能带来不少的珍贵药材,也知道他采的药草,来自于这里,所以这回他是特意到榆树村寻药的。

“可以,带我去你家吧,”秦语堂言词简洁,说完便往外走。

李元青心里一喜,简单对麦芽交待几句,替她盖了下被子,便跟着出去了。

外面田氏,李氏还有冬生也等的也十分着急,一见秦语堂出来,急忙围了过去,“秦大夫,我家麦芽怎么样了?”

秦语堂还是冷着一张脸,不过步子却放慢了许多,“她有病根,无法铲除,高烧一时半会也退不了,只能慢慢将养着。”

这话听人心里忽高忽低,冬生急切的问道:“那该用什么药?烦请您告知我们一声,我们也能及时去抓药。”

秦语堂已经抬步往外走了,“你们这儿的后山,遍地都是草药,采比买快。”

李元青追出来,他急着要去招呼秦语堂,顾不得跟冬生细说,

只道:“我跟秦大夫去采药,你们都在家等着。”

“哎,那我也去?”冬生话音未落,他们都已经走到门口了。

李氏摇摇头,“算了,我看那位秦大夫跟元青熟一些,对我们都不太搭理,万一惹着人家不高兴就坏了,让元青去吧!”

田氏有些担心,“后山都是积雪,没有雪的地方,也结了冰,滑的很,就他们两个上山,我真是不放心,要不,冬生也去吧,人多也好有个照应。”

这也是冬生担心的,“那我这就准备一下,就算秦大夫不高兴也没事,我远远的跟着,帮着一把也行。”

冬生转身回屋去准备了,上山不能穿布鞋,只能穿着草鞋去,就算被雪水浸的湿透了,也没办法,要是穿布鞋,那更糟糕。另外,他还带着一捆粗麻绳,墙上的弓箭也背着,匕首更不可少。

等他准备好了,才出大门口,便碰上李元青跟秦语堂要往后山去了。

李元青愣了下,“你去干啥?我一个人去就行了,你赶紧回去!”

秦语堂无视他,只顾走自己的路,很快便从冬生跟前走过去了。

冬生道:“就你俩两个人去,我更不放心,行了,别啰嗦了,赶紧走吧!”

李元青从早上奔到县城,直到这会,也没顾上吃饭。田氏想起这一茬,赶忙从厨房拿了几个还在热乎的馒头,追出来塞给他。

李元青接过馒头,转手递给秦语堂两个。原本他以为秦语堂,不会接,因为他看得出秦语堂这个人,挺高傲的。但没想到的是,秦语堂非常坦然的接过馒头,随后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田冬生跟李元青相视一笑,都想着,这位秦郎中的个性,还真是与众不同。

上山的路本来就不好走,加上此刻又被积雪覆盖,若是不小心脚下,很容易滑倒。好在,后山地势不高,不会出现摔下山的情况。也正是因为此刻天寒地冻,某些在其他三个季节不会长出的药草,才会悄然生长。

秦语堂走山路比冬生他们预期的要好很多,他一直走在三人队伍的前头,一面走,一面四处查看,不用猜也知道,他在沿路寻找药草。有时还会停下来,用自带的小锄头,刨开冰雪,再连着泥土挖掘。

冬生好奇的问道:“这是要带回去栽种的吗?”

秦语堂只顾低头挖自己的药草,对他的问话,置若罔闻。等药草挖出来了,又小心的用随身带着的油纸,这是一种防水纸,仔细的包好,再搁进背篓里。

冬生摸摸鼻子,对他的不理不睬,并不往心里去。当他准备抬脚往前走时,秦语堂莫明其妙开口了,“不带回去种,我挖他做啥!”这不是问句,而是肯定句,说的语气却不一般。

李元青拍拍冬生的肩膀,冲他耸了耸肩膀。秦语堂为人很好,并不是表面上看着是个好人,而是骨子里,有医者的仁慈,可他的性格就是如此,看习惯了就好。

再往山上走,能见着的绿色植物越来越少,不过即使是枯黄的叶子,秦语堂也能从中找出自己想要的草药。

李元青见他神情专注,不免要提醒他,别忘了要给麦芽找的药草。

秦语堂也不讲话,低头挖自己的东西,半响才道:“你不用管了。”

有他这句话,李元青便放下大半的心。

他们走了有一会,才刚走到半山腰,寒风裹着碎雪花,越刮越凶猛,吹的人直打哆嗦,打在脸上也疼的很。李元青先前因为着急,也没觉着有多冷,直到这会才觉着寒风入骨,加上他的鞋早湿透了,一双脚已经冻麻了,要不是一直没停下,这会怕是要冻僵了。

冬生瞧着李元青脸色不对,脚步有些踉跄,上前问道:“元青,你还好吧?要不咱们找个避风的地方歇一会?”

李元青摇头,“我没事,就是腿有点冷,还是早些找齐药材,早些赶回去要紧。”

秦语堂挖完一处的药材,正要再往前走,听见他们的对话,头也不回的道:“我还有几种药材没找完,前面有块大石头,你们到那里升一堆火,我也冷了。”

他说冷,也很正常。

冬生赶忙应了,先往他指的那块石头去了。

冬天在野外升火,还是在满地积雪的地方,实属不易。李元青这一停下来,只觉得这一双腿不是自己的了。他靠在石头上大喘气,想使劲跺几下,看能不能缓解一些,却是越跺越麻。

田冬生瞧他的情况不好,急着四处打干柴。

还好这块大石头够大,下面积累着少量的干草跟枯枝。冬生喜出望外,小心翼翼用火折子点火。现在下大雪,出门带打火石半毛用都没有,火折子虽然贵些,但却很好用。使劲吹几下,火就能慢慢点起来了。

冬生十分小心的把火一点点的烧旺。远处,秦语堂还在专心挖草药,有些不能栽种的草药,也一样连根挖出,但他挖的时候十分小心的不去碰到其他的根系。然后将挖出的草根,抖去泥沙,再用雪把根包住,将根部揉成一个雪团,这样才能放进背包。

冬生看了他一会,确定他周围不会有危险,这才收回视线,专心的拢火堆。

他也算是野外生存高手,拨弄没一会,那火舌便冲了出来,冬生又赶紧小心的在外围添了些柴,火势必够大,即使柴是湿的,也没关系,顶多冒些黑烟而已。

看着差不多了,他便让李元青将草鞋脱下来,可以把厚棉袜放架在火堆上烤干。草鞋是不能烤的,万一引着了,就只剩一堆灰烬了。

李元青脱下棉袜的时候,着实费了不小的劲,那袜子子上结的冰水,都快把脚裹住了,加上腿脚都有些麻木,感觉不到,等冷的冰块似的双脚,靠近火堆时,他才感觉到冷。

冬生帮他把袜子,用树枝架起来。

他们身处的这处山坡,有一大片平缓的土地。春天的时候,这里的景色十分美,遍地开着野花,坡地上长的青草都极矮,就像一层软软的草垫子。他们上山打猎的时候,就爱躺在这片草垫子上,看着头顶上的蔚蓝天空,有时那云朵近的,好像伸手就能够到似的。

“秦大夫,你也过来烤烤火吧,”冬生实在看不下去他的执着,一直就蹲在那挖啊挖,他难道不觉着冻手吗?

秦语堂蹲着的身影,分毫未动,就好像不是在跟他讲话一样。

冬生朝李元青看去,李元青对他摇了摇头。秦语堂性格就是如此,对草药的专注,甚至比自己还重要。

果然,秦语堂蹲在那片草地上挖了足有小半个时辰,才收起锄头,准备站起来,抖抖身上的雪花跟泥土渣。

大概是蹲的太久,脚被冻麻了。这一站,竟没站起来,反而脚一软,直直栽到后面的雪地里。屁股坐出一个大洞。

“秦大夫!”冬生慌忙扔下手里的棍子,跑过去把他拉起来,“秦大夫,你还好吧?”

“没事,腿麻了,站一会就好,”秦语堂就着他的手站起来,在雪地上使劲跺了跺脚。

等到腿麻的感觉好些了,他便放开冬生的手,自己慢慢往火堆那边走去了。

秦语堂坐下之后,把将自己的鞋脱了,他穿的鞋跟李元青他们的不同,有点像蒙古人穿的皮靴,冬天穿可以防水,也防冻脚。但夏天穿着却能捂死人。

不过,秦语堂这鞋子显然是穿的时间太久,脱下来的时候,袜子也都湿透了。

冬生又添了些柴,把火再升旺一些。

“谢谢,”秦语堂半天才蹦出两个字,而且说话的时候,眼睛依旧看着自己的鞋,看着那火堆,就是不看人。

冬生笑了,也不管他会不会搭理自己,就问道:“秦大夫,您还要到哪边去采药?这后山大很,一天的时间根本转不过来。”

第61章 啥叫红头巾?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159章 难缠的女人第135章 有喜第62章 摘果子第31章 挣钱大计第153章 电灯泡第178章 上刑第41章 搂鱼第109章 包饺子第185章 如此负责第132章 剪辫子第83章 送饭第183章 大杂烩第12章 擀面第18章 烟熏咸鱼第125章 喜夜第36章 陈掌柜来家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103章 杀年猪第21章 难缠的舅妈第37章 吃烧烤了第65章 批发卤肉第102章 美味又来袭第26章 洗面粉第167章 濒临崩溃第168章 外卖第176章 饭菜飘香第46章 灵感暴发第122章 傻妞第32章 去看李氏第119章 耍起无赖第24章 挖竹笋第17章 来客了第148章 该打第64章 黄鳝笼第65章 批发卤肉第135章 有喜第31章 挣钱大计第106章 上山采药第126章 过门第一日第20章 黄豆香第80章 去县衙第62章 摘果子第168章 外卖第82章 智斗何秀第114章 补身子第67章 庙会的商机第142章 分红喽!第4章 打牙祭第110章 年夜饭第77章 炖老鳖第63章 水果酒第129章 糖饼第107章 烀咸鹅第124章 麦芽成亲第171章 洗澡澡第109章 包饺子第76章 望门楼子第137章 晒谷场第70章 臭豆腐第67章 庙会的商机第128章 又到一年春忙时第168章 外卖第93章 终于定亲啦!第54章 忙播种第4章 打牙祭第83章 送饭第128章 又到一年春忙时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112章 麻烦终得解第133章 撕破脸第108章 丧礼第53章 说话算话第136章 腿长第25章 红烧鱼第169章 回家第58章 卤肉第57章 做衣服第130章 满面风情第176章 饭菜飘香第36章 陈掌柜来家第183章 大杂烩第93章 终于定亲啦!第147章 吓的半死第174章 来了大人物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21章 难缠的舅妈第103章 杀年猪第148章 该打第123章 筹备亲事第126章 过门第一日第5章 麻辣小龙虾第181章 又入深秋第47章 送面粉第76章 望门楼子第89章 斗 架第83章 送饭第44章 又下暴雨
第61章 啥叫红头巾?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159章 难缠的女人第135章 有喜第62章 摘果子第31章 挣钱大计第153章 电灯泡第178章 上刑第41章 搂鱼第109章 包饺子第185章 如此负责第132章 剪辫子第83章 送饭第183章 大杂烩第12章 擀面第18章 烟熏咸鱼第125章 喜夜第36章 陈掌柜来家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103章 杀年猪第21章 难缠的舅妈第37章 吃烧烤了第65章 批发卤肉第102章 美味又来袭第26章 洗面粉第167章 濒临崩溃第168章 外卖第176章 饭菜飘香第46章 灵感暴发第122章 傻妞第32章 去看李氏第119章 耍起无赖第24章 挖竹笋第17章 来客了第148章 该打第64章 黄鳝笼第65章 批发卤肉第135章 有喜第31章 挣钱大计第106章 上山采药第126章 过门第一日第20章 黄豆香第80章 去县衙第62章 摘果子第168章 外卖第82章 智斗何秀第114章 补身子第67章 庙会的商机第142章 分红喽!第4章 打牙祭第110章 年夜饭第77章 炖老鳖第63章 水果酒第129章 糖饼第107章 烀咸鹅第124章 麦芽成亲第171章 洗澡澡第109章 包饺子第76章 望门楼子第137章 晒谷场第70章 臭豆腐第67章 庙会的商机第128章 又到一年春忙时第168章 外卖第93章 终于定亲啦!第54章 忙播种第4章 打牙祭第83章 送饭第128章 又到一年春忙时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112章 麻烦终得解第133章 撕破脸第108章 丧礼第53章 说话算话第136章 腿长第25章 红烧鱼第169章 回家第58章 卤肉第57章 做衣服第130章 满面风情第176章 饭菜飘香第36章 陈掌柜来家第183章 大杂烩第93章 终于定亲啦!第147章 吓的半死第174章 来了大人物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21章 难缠的舅妈第103章 杀年猪第148章 该打第123章 筹备亲事第126章 过门第一日第5章 麻辣小龙虾第181章 又入深秋第47章 送面粉第76章 望门楼子第89章 斗 架第83章 送饭第44章 又下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