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终于定亲啦!

临近中午的时候,一大群人,从田家出来,也不分是谁家亲戚,或是长辈啥的,一拨人全往李家那边去了。村里的小娃边跑边起哄,热闹的不得了。因为离的近,也不用雇马车啥的。二妞便怂恿李元青背着,麦芽急的直摆手,又不是正期,背什么呀,现在背了,等到成亲那天,又该咋整?

李元青倒是无所谓,咋样都成。可麦芽坚持不让他背,他也只能挠挠头,表示无奈。

等快到李家门口时,早有人点了炮竹,迎他们进去。李家院里酒度都摆上了,进来的人,都让林德寿招呼着坐下吃午饭。反正都没外人,那些虚礼等到正期那天再行也不迟。

李元青的屋子是重新布置的,炕上堆着李氏今年新弹的几床花被,除此之外,屋子里简陋的很。

二妞在屋子里转了一圈,不满道:“哟,你家李元青可真抠,他自己会做家具,咋也不说给你打个梳妆台,这屋里除了炕头之外,什么都没有,好空哦!”

郑玉责备她道:“你瞎说什么呢,他们又不是现在就成亲,打家具可以等到冬天再做嘛,现在急啥,再说了,我看李元青是有心要把这屋里的摆设之权都交给麦芽,让她喜欢什么就摆什么,林翠,你说我说的对不?”

林翠笑着道:“你们尽瞎操心,李元青是啥人你们不知道啊,他能让麦芽委屈吗?只怕要捧在手里供起来还差不多!”

二妞跟郑玉都被她讲笑了,郑玉更是一脸的羡慕,反正她们几下也不能出去跟他们一块吃饭,待会就有人把饭给她们几个送进来,也不用她们去厨房帮忙,几个人便又聚在一起聊起天来。

这时,林虎带着钱勇,探头探脑的打开屋门往里看,脸上还噙着搞怪的笑。

林翠赶忙跑下炕,把他们赶了出去,“去去去,这屋里不是你们待的地方,一边玩去。”

麦芽一直没逮到空,问一问郑玉的事,虽说今儿是她定亲的日子,可说说也无防嘛!这事林翠是知道的,唯独二妞不清楚。

可眼下也没什么好瞒的,于是四个女娃坐在炕头上,不管外面多乱,她们几个磕着瓜子,一边闲聊,到了男方这边,得等到吃过午饭才回去,所有她们有的是时间,正好外面也冷的很。李元青早上很早就把炕烧热了,这会只有微热的余温,坐着正正好。

麦芽开口之前,瞅了林翠一眼,林翠冲她点点头,意思是让她但说无妨。麦芽干咳了一声,才对郑玉道:“你家的事怎么样了?之前见你回去住了那些天,不光是我们担心,我哥也担心的很,你家离我们这又不近,也不晓得你怎么样了,可叫我们担心死了。”

郑玉听到麦芽说冬生也担心她,脸红的跟熟透的西红柿似的,含羞的垂下头,长翘的睫毛微微颤动,“你哥哥……他真的也担心我吗?”

麦芽跟林翠还有二妞,几个人互换了眼神,只此一句话,再不用细说,也能叫人明白郑玉的心思。

麦芽道:“当然了,他就是平时不爱讲话,你是没瞧见,今儿他看见你来,格外高兴吗?一天都笑呵呵的,合不拢嘴!”

郑玉不相信,“他今天高兴,那是因为你跟元青定亲了,哪里会是因为我,你别逗我了。”她今天刚到田家的时候,就撞上田冬生在院里忙活,也不知什么原因,一瞧见他的背影,她心里的不安就放下了,整个人也轻松许多,所有的包袱都可以暂时放下了。

林翠比较同意麦芽的话,对她道:“麦芽跟元青的亲事是早晚都得办的,他早都有心理准备了,还需要乐成那样吗?我觉得麦芽说的不错,郑玉,如果冬生想娶你,你会咋办?”

二妞嘴里吃着花生,听见林翠这样问郑玉,激动坏了,怂恿道:“那能咋办,赶紧嫁给他呗,让你家里人知道,你成过亲了,谁还能逼你,瞧我这主意多棒,是不是?”

是什么呀!亏她想的出这样的馊主意。哪个身家清白的女娃,会稀里糊涂的把自己嫁出去,连家里人都不通知。这跟私通有啥区别,以后不光是他们抬不起头,连他们生下的小娃,都要受人闲话!

林翠狠狠瞪了她一眼,“吃你的花生去,别瞎嚷嚷!”

二妞不服气的冲她扮了个鬼脸,吃就吃!

四个人正讲的起劲,谁也没想到这时会有人送饭进来,而这进来的还不是别人,居然就是李元青跟田冬生。

没办法,来的人里面,没有其他女娃子,别的男娃也不能随意进这间屋子,李氏腿脚不好,更不可能进来送,只得他们进来了。

二妞一看有饭吃,赶忙跳下炕,帮着把矮桌上的东西收一收,“你们咋才来送饭,都快把我饿死了!”

林翠笑道:“你从进门到现在,嘴巴都没歇着,你还敢说你饿!”

二妞不好意思的嘿嘿直乐,“那没办法,人家胃口大嘛!”

冬生以为她们真饿了,“对不住了,我们刚刚在外面上菜,耽误到了你们吃饭,真是不好意思。”

郑玉一瞧见冬生,就羞的抬不起头,她想起麦芽说的那句,冬生要娶她的那句话,这会又亲眼瞧见他,心里就跟藏了个小兔子,快蹦出胸口了,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冬生自然也是看见她了,麦芽还拼命朝哥哥使眼色,只可惜她老哥没看懂,把菜放上之后,就要跟李元青出去了,外面还有好些活要干呢!

两人笑着往外去了,随手也把门关上。

二妞一等他们关上门,便抓起筷子,端起碗夹菜吃。

她们没有坐到外面吃,所以菜色简单了些,都是家常菜。

鸡鸭鱼肉是必不可少的,鸡是红烧,加了一点青椒跟大蒜爆炒出来。鸭子也是红烧,因为李家没有多余的大锅去做粉蒸鸭,只能爆炒。

鲤鱼是清蒸的,猪肉做成了红烧肉,一般来来说,在乡下吃酒席,肉类大部分都是红烧。再配些蔬菜,以及从县城里买的有名饭馆的招牌菜,这一桌酒席就算齐全了。而陈掌柜听说麦芽要定亲,自然是要表示一下,就让小二一早送了些凉菜过来,以及点心,摆上桌不光好看,也够上档次。

二妞瞧见桌上有点心,眼睛馋的很,只是她先前也吃了不少东西,刚刚又吃了一大碗饭,哪里还吃得下。

林翠笑着警告她,“你要是再这么吃下去,肚子就得涨破了,现在少吃一些,等晚上再吃也不迟啊,干嘛非得一顿就得把自己撑死。”

二妞不无感叹,“我的胃口还是不够大,肚子饱了,可是我还是很想吃嘛!”

林翠笑她,“你的胃还不叫大,你一个人吃的,快赶上我们三个加一起的,真不晓得你咋吃得下那么多的东西。”

除了二妞,她们三个吃饭都斯文的很,麦芽吃的最少,心里有事,不管眼前的菜多好,那也是吃不下的,至于郑玉,就更加心不在焉,要不是麦芽给她夹菜,她就只会扒口白米饭了。

林翠也瞧出郑玉心思重的很,只是今天是麦芽定亲的日子,话只开个头就好,让她心里有个底,至于接下来要如何,那也不是急的事情,一切总得想好了再来。

吃过年晌午饭,村里赶来凑热闹的,大部分都散去了,留下的,就是为了等晚饭。李太公既然来了,当然得多住几天,至李元青的几个叔叔跟亲戚,都想乘着天没黑,早些赶回家。所以吃过饭没多久,李家院里就冷清下来。

林翠跟郑玉也去帮着一块收拾,洗刷。

本来是叫麦芽在屋里待着的,可她也待不住,走了堂屋,跟李元青讲了一会话,便同二妞回田家去了。

孙茂才吃过午饭,也赶回家了,田家只有田氏一个人在院里忙活,麦芽回到家的时候,她正在扫院子。

二妞殷勤的跑过去,抢过她的扫把,道:“田婶,你去歇着吧,院子我来扫就好。”

田氏不好意思的道:“咋好意思叫你干活呢,还是我来扫吧!”

“娘,没事,就让她干吧,她中午吃的太撑,正好要消化消化哩,”麦芽走过去,把田氏拉到一边。

田氏埋怨她道:“你这孩子,二妞能吃那是福气,哪像你,平时吃的都没小南瓜多。”

麦芽呵呵的笑道:“娘,小南瓜是猫哎,你咋能把我跟猫比。”

二妞干活很快,不一会,就把院子扫利落了,又拿铁锹把扫起来的灰,铲到外面倒掉,等扫完了地,又去把桌椅板凳归置好。

小黑已经长高了不少,小南瓜再也不是它的对手,今儿家里剩的骨头多,它这会正窝在角落里啃骨头。

麦芽知道田氏今儿表面上虽然高兴,但心里总归有点失落落的,不舒坦。人多,一忙起来还好些,等人都走光了,她心里也更加落寞。

麦芽难免要安慰她几句,“我又不是嫁到老远的地方,不就是从这屋搬到那屋吗?你愁个啥呢,以后我不还是能天天往家跑嘛!”

田氏重重的叹口气,“可终归是要嫁出去了,嫁出去之后你就是李家的人,以后要上李家的宗谱,以后娘家是娘家,婆家是婆家,不一样了,明白不?”

麦芽沉默了会,又跟她撒起娇来,“哎呀,你说的那些都是老黄历了,早过时了,再怎么着,我不也是从你身上掉下的肉你就是想甩,那也是甩不掉的!”

田氏被她扯着胳膊,晃的头晕晕的,拿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啊,嘴巴越来越叼,以前都不见你这般哄我,现在快嫁人了,倒学会哄你娘了!”

麦芽笑着依偎到她跟前,一旁的二妞忙完一圈,走到院里,看她那副模样,嘴里啧啧道:“真是受不了你们,我娘就巴不得我早点滚蛋,她就能多省点粮食,整天在家念叨,田二妞,你咋还不去你婆家哩!”二妞插着腰,学着她娘讲话的样子,表情怪怪的。

田氏跟麦芽都被她讲笑了,麦芽笑的直不起腰,田氏也笑了,可又得板起脸教训她,“你娘讲的那都是气话,你真当她急着要把你轰走呢,你这丫头嘴巴也不饶人,你娘一定是被你气到了才那样讲!”

二妞嘴一扭,“才不是呢,她说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女娃大了,就应该早点嫁出去,以前没定亲的时候,她只要一看见我,就得念叨,说我这个模样,哪家敢娶回去,现在好不容易把亲事定下了,她当然得急着把我嫁出去,这样她就省心了嘛!”

麦芽笑够了,勉强从妈妈身上直起身子,“你就是听不懂话,她那是担心你嫁不出去,才发的牢骚,要是真的不关心你,哪还用得着为你的婚事操心!”

“才不是呢,我娘就是心狠,”二妞还是不服气。

“你说谁心狠呢!”

田家门外走进来一个人,抓住二妞的话柄子,满脸的怒意,看样子是生气了呢。

二妞蹭的站起来,跑过去抱着那人的手臂,嘿嘿的笑道:“我没说谁啊,我娘是天底下最好的娘亲,我哪会说你的坏话,对了,你那边都忙完了吗?忙完了我们可以回家了吧?”

麦芽对她变脸的功夫,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刚刚还抱怨她娘不疼她,转眼就像个狗皮膏药似的粘上去了。

黄氏哪里不晓得她耍的花花肠子,她在二妞额头上敲了一下,“回去我再跟你算账!”

田氏招呼她进来坐,没过一会,林氏也来了。几个婆娘商议,过几天就得杀鹅,杀猪,腌咸货,准备过年吃的。到时候他们几家谁家要杀牲口,就全到谁家帮忙。

新杀的牲口必须当天打理干净,用盐腌上,要是隔了夜,就该有味道了。

田家今年养了十几只鹅,她打算都杀了,一只活的也不留,等明年谁家抱出小鹅,再买回来喂就是,省得弄个老鹅在家里抱窝烦的很,他们也不会弄,到时候谁去打鹅水(打鹅水:土话就是给鹅配种)

日子就是这样,没过的时候觉得挺遥远,过了之后就会发觉,日子过去的更快。

麦芽就这样觉得,她跟李元青定亲的日子,她觉得像是还在昨天呢,可一转眼,就快要入冬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宰杀牲口,她家的两头猪,卖掉一头,剩下一头杀了,留下一半肉过年吃。

这些事,都得一样一样的来。

因为天气冷了,村里的学堂就放了假,孙夫子本来就是一个人住,过年也不打算到上哪的。

为了表示对夫子的尊敬,村里有娃的人家,便轮番请夫子请吃饭,几来几去的,孙夫子每天都不用做饭,到了饭点就有人一请他去请吃,这里面就属田冬生跟李元青请的最勤快,大都是早退就把夫子请去,一直到吃过晚饭,才将夫子送回家。

期间,孙夫子一有空,就教他俩识些字,虽然每次教的不多,可累积起来,却也是不少的。有时麦芽也跟着他们一块学,反正天冷了,家里也没啥事,她就一边做针线活,一边跟着他俩一块念书,孙夫子还直夸她学的快,比她哥跟李元青悟性还高。麦芽只是笑,并不解释,也解释不清哪!

她现在做鞋做的很熟练,不做单鞋,改做棉鞋。

棉鞋做起来也不难,就是比单鞋多几道工序,在鞋面上有塞进棉花。田氏有空也教她做棉鞋,麦芽做出来的头一双棉鞋是给田氏的,结果面上的棉花没摊开,分布不均,一边鼓着,一边瘪。后来,还是田氏花了些时间,把鞋面拆了,重新上的。

不过,有了上回的经验,麦芽自信这回做的鞋不会有问题了。这回的鞋是给哥哥做的,先前已经给元青做过一双单鞋,要是再不给哥哥做鞋,只怕他要有意见了。

夫子这两天在教他们认数字,用来计数,就是大写的数字。这些麦芽都认得,可他俩不一样,得一遍一遍的写,才能记住。

身下的炕烧的温热,坐在上面暖的很,瞧这天气冷的,怕是再过半个月就要下雪了。

快到晌午时,麦芽去烧午饭,又从地窖里掏了几个芋头,搁在锅洞里烤。

前几天,林德寿送了些牛肉过来,他农闲的时候,啥活都去干些,就是杀猪杀牛也干,就是给人打打下手,也不讲究工钱,都是乡里乡亲的,所以也能得不少的肉回来。

这回人家给了好牛肉,他便给处的不错的几个邻家都分了些,连李家他也送了些肉去,可李元青转个身就拿来给麦芽了,李娘烧不好,怕糟蹋了东西。于是麦芽干脆烧好了之后,才给他们送去。

今儿中午,她便将牛肉用慢火煮了,做成牛肉火锅,再烫些青菜,给夫子做下酒菜。

在冬天,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一家人守着热乎乎的锅子,坐在一起,边吃饭边唠嗑,这才是最幸福的事。

午饭主食是米饭,麦芽还用酱蒸了一盘小鱼干。这里也没有酒精炉,只得用小缩小版的炭炉子代替,这炭炉子小巧的很,两壁上是镂空的,中间可以放上小块的木炭。要是怕烫怕桌子,只要在最下面摆个细铁架子就成。

这样一来,上面搁上装菜的盆子,就成了最原始的火锅。

孙夫子连吃了好几顿麦芽煮的菜,吃着吃着就习惯了,再去别人家吃,总觉得口味不对。他无奈的指责麦芽,把他老人家的胃口都养叼了。

这话跟李太公讲的一样,他在定亲宴之后,也在李家住了好几天,可说是在李家住,其实大部分时候,他都在田家院里待着,跟小黑都混熟了,小黑没事的时候,就爱爬在他脚边,跟他一起晒太阳,打瞌睡。

麦芽拿起干净的筷子,往小锅里加烫菜,“夫子,你就是天天来吃饭,我们也欢迎,只怕您吃烦了,以后都不想吃了呢!”

孙夫子摸着胡子,哈哈大笑,满眼赞赏,“丫头,我哪里能天天来吃饭,叫人看见,还以为我老夫子多贪嘴呢,我只要偶尔吃一顿,就满足了哩!”

冬生为他倒上温好的果酒,“夫子教我们识字,又不肯收束脩,我们心里还过意不去呢,吃几顿饭又算得了什么!”

“就是,夫子要是连饭都不肯来吃,我们倒不好意思跟着您学识定呢,”李元青也道。

孙夫子见他们都这般懂事,自是欣慰的很,他年轻那会,只顾着求学问,对个人的事一直都不在意,直到现在成了孤寡老人,偶尔清静下来,才觉得孤独。能跟他们几个年轻小娃在一起热闹热闹,谈天说地,比给他吃山珍海都强。

小锅里的牛肉炖的很烂,麦芽用干净的筷子,夹了牛肉搁进夫子碗里,“夫子,您快尝尝,看看我今儿炖的牛肉味儿咋样,我足足炖了一个上午,这会应该烂透了。”

“好好,我尝尝,你们也都吃啊,”孙夫子果然夹了块牛肉放进嘴里。他毕竟年纪大了,牙口不好,所以每次他来,麦芽都会把菜炖到入口即化,“嗯,烂的很,连我这个牙口不好的人,都咬的动,丫头啊,你费心了。”

麦芽笑着摇头,“不麻烦啊,我只是把材料搁进锅里,只要留些余火就好了,又不用看不用管的,有啥好麻烦的。”

孙夫子喝了几口酒,发现田氏不在,“你娘去哪了,咋不见她来吃饭?”夫子以为,是他来了,让田氏不敢上桌。

李元青替他解惑道:“田婶去了我家,跟我娘两个人开小灶吃饭,她俩还得喝一盅,估计这会还在吃呢!”

孙夫子哦了一声,也不再问了,几杯酒下肚之后,开始侃侃而谈,说古论今,讲的什么,他们也不大听的懂,不过即使听不懂,他们也尽心陪着。孙夫子一辈子都在考功名,临了也没考出个名堂,心里也难过的很,借着酒兴,时常跟小辈们讲讲,讲出来了,心里也就痛快了。

麦芽就负责添菜就成,菜园里的香菜跟菠菜都长成了,这会拿来烫锅子吃,是再好不过。

田家院里晒着腌好的咸鹅,乘着天好,让咸鹅多见见太阳。

杀鹅跟杀鸭子,是不用从脊背破开,而是从肚子上掏个洞,把内脏掏出,里面清洗干净之后,抹上盐。

抹盐全凭经验,以及各家的喜好。有些人家,怕天气骤暖,中间来个暖阳天,咸货盐少了,很容易变质。要是盐太多了,也不行,腌出来的咸货都下不了嘴,也不好吃。

过年除了腌鸡鸭鹅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腌咸肉,跟咸鱼。其中,又属咸肉里面分类最多。

田家的猪还没有杀,所以腌猪肉的事,还得再等等。

吃过热乎乎的锅子,身上也暖了起来。孙夫子年纪大了,不方便坐的太久,本来他是想回去睡觉的,但是冬生坚持个让他就睡家里,他们现在坐的炕,是田氏的,现在天气冷,田氏晚上都搬去跟女儿睡,反正炕头都宽大的很,咋睡都不会挤。

孙夫子喝的也有些晕,也不客气,便就着温热的炕,跟这儿睡下了。

麦芽收拾了碗筷,把要洗的碗都搁进大锅里。先前把饭盛出来的时候,锅里就加了些水,这会经过锅底余温的加热,水都有点烫了,洗碗正好,还不冻手。

田氏扛着铁锹从李家回来,李元青吃罢饭也准备回去了。田氏脸红红的,看样子她俩还喝了些酒。

李元青招呼她,“婶子,你跟我娘吃过饭没有?”

田氏放下锄头,乐呵呵的道:“早吃过了,还跟她讲了好一会话,你们呢,孙夫子回去了吗?”

冬生从屋里走出来,指了指里屋,示意她小声一点,“夫子刚刚睡下,他中午喝了些酒,只怕得睡好大一会呢!”

田氏小声道:“夫子年纪大了,酒让他少喝些,多吃些饭都是好的,你们下午要干啥去?”最近农闲,地里的活又不多,不过那也不代表就是没事。

冬生已经在准备工具,“我跟元青再上山砍些树,昨儿砍的那些还不够。”纪安山已经把荒坡地丈量出来了,所以他们乘得抓紧时间,在荒下筑上篱笆,不然以后承包的农户多了,不好区分。

田氏道:“要我跟你们一块去不?”

李元青笑着摇头,“不用,我们带着锯子呢,两个干刚刚好,你们就在家吧!”

说着话,他俩已经把要带的东西都准备妥当了。后山上竹子多,树也多,村里谁家要用竹子或者树木,都去山上砍。竹子冒的快,也不愁着用完,树木也多,再往后去,都是无人进去过的老林子,那边的树更多,不用担心会把树砍完。再说了榆树村人口不多,而且村民都比较自觉,只有在冬天,需要烧炕,或者没有干草的情况下,才去山上打柴。如果只是为了烧火,也不会砍成年的大树,只捡些树枝,树杈什么的,回来给烧火就行。

眼下,快到冬季了,不少人乘着有空,都往山上跑,田家门口也经常有人打这儿经过。相熟的邻里,有时也会进到她家喝口茶,或是歇个脚。

麦芽刷好碗出来时,他们早走了,田氏也把猪仔喂了一遍。现在鹅杀完了,鸭子就留四只,留着冬天杀了炖汤。

家里养的母鸡早都下蛋,田家也不用靠卖鸡蛋挣钱,这鸡蛋除了家里吃之外,其中很大一个作用,就是送礼。村里只要有哪家生娃娃,除了去礼钱,就是送鸡蛋跟母鸡,光带钱去也不好看。

农家的每一份收获都是有专门用途的,绝不会随意浪费掉。

麦芽洗干净了手,瞧见田氏在拿铁锹,看样子是准备干活,“娘,你这是要去干嘛呀?”

田氏把铁锹往地上磕了磕,把上面沾的泥土打掉,“反正现在待家里也没事,你先前不是要把咱家周围的土地都开出来吗?现在带着干,明年开了春活也就少些。”

“哦,那我跟您一块去,我带个篮子吧,”麦芽回身去找东西。她家周围的土地,以前也都是荒地,之所以不能耕种,是因为里面夹杂着不少石块,大大小小的都有,都是很早以前就有的。现在要把地挖出来,自然也得把石头都给清理了。

娘俩带着东西,出来之后,把院门关上了,小黑也跟着她们一块,现在他已经长的挺壮实,有时屋外来了陌生人,他就守在大门口,冲着人家汪汪叫几个不休,看门是行了。

小黑精力旺盛,一出了大门,就撒开蹄子四周游荡,这儿闻闻,那边嗅嗅。

田氏要挖的地,就在大屋边上,现在都快入冬了,上面长的野草都枯黄了,“行了,别往前走了,咱们就从这边开始挖吧!”

田氏在手里吐了口唾沫,搓了搓,便开始挖地。

一铁锹下去,经常能听见咯吱的声音,那是土里夹杂的石块。田氏把下面的土翻过来,再用铁锹背,把土拍散,把里面的石块用挑出来,扔到一边。

麦芽便拿着篮子,捡石块,不光捡她娘挖出来的那些,还把地面上能看得见的,都捡走,再用篮子运到路边堆着。

这块荒地的边上,就是通往后山的土路,另一头通往村里。

因为每一锹下去,都有石块,所以挖起来格外的慢,有时只能用铁锹一点点的往外掀,遇到那大的石头,娘俩就得合着搬,才能搬得动。

“田婶,你们娘俩在这儿干啥呢!”由远而近,走来一位背着小娃的少妇,皮肤有些黑,脸上的笑容却十分灿烂。

田氏直起腰,招呼她,“哟,是满仓媳妇,你咋跑这儿来了?”来的人是钱满仓的婆娘,她家不管是出村还是走亲戚,都不往田家这边来,因为不顺路,不晓得今儿怎么来了。

钱氏走路的时候微弯着腰,好让身后的小娃趴着舒服一些。她走到田氏娘俩跟前,听见田氏问,她脸上的笑褪去不少,有些为难的道:“婶子,我……我想来问你家借点钱,唉,我真是不好意思开这个口,可我也是没办法,这娃还没断奶,可不晓得咋回事,我这奶说没就没了,他还不会吃饭,要是没有奶,娃儿哪长的起来,所以我就寻思着让他爹去买头母羊,看能不能寻些羊奶,好给娃填肚子。”

听她这样一讲,田氏也担忧了起来,“哎哟,这好端端的,咋说没就没了呢,娃这样小,没奶可不成,娟啊,你等着,婶子这就给你拿钱去。”邻里之间,借钱是常有的事。田氏二话不说,搁下铁锹就往家去了。(娟,是钱氏的小名)

钱氏感动的眼睛红红的,“谢谢婶子!”

田氏都快到家门口了,听见她的话,头也不回的摆摆手,意思是叫钱氏别客气。

瞧见钱氏背后的小娃睁着大眼睛,四处乱看,麦芽也搁下篮子,拍了拍手上的土,笑着跑过去,“钱嫂子,你家娃有五个月了吧?”

钱氏见她喜欢小娃,便把背带解下,把小娃转过来,抱在怀里,“快了,再过几天就够五个月了,你瞧瞧这口水流的,一天得换好几个围嘴。”

五个月的小娃最是粉嫩,可能是因为衣服穿的多,小娃够不上吃自己的手,加上肚子又饿,急的他直哼哼。

麦芽笑着对他拍拍手,“来,姐姐抱一下好不好?”

钱氏笑道:“他不认人,谁抱都成,”说着,便把小娃塞到她怀里。

大概真是饿的紧了,一凑到麦芽怀里,他就像个小猪似的,在她怀里拱啊拱。麦芽第一次抱这么小的娃,只觉得又新鲜,又好玩,而且这小娃身上还股子奶香。

麦芽很喜爱这个小娃娃,“钱嫂子,你家小娃叫啥名字?”

“他大名就叫钱壮,他爹说这娃长的壮实,干脆就叫钱壮,以后人壮,钱也壮,我跟他爹大字不识几个,就只能取这么个名字。”

“钱壮,钱壮,这名字很好啊,都说人如其名,这小子以后一定壮实的很,”麦芽笑着看怀里的小娃,“是不是,小钱壮!”

田氏拿了钱很快就出来了,前些日子刚给麦芽定了亲,所以他们存下的钱也不多,“娟啊,我家钱也不多,就这一百文,你看够不够?”

钱氏接过穿成一串的铜钱,感动坏了,“谢谢婶子,要不是娃儿急着要喝奶,我也不用急成这样,婶,你放心,等过几天把猪卖了,我一定把钱还你!”

田氏道:“哎呀,你跟我还客气个啥,我家现在也用不着花大钱,你不用急着还我,等有了再还也不迟。”

钱氏真不知道说啥好了,从麦芽手里把娃儿接过来,又对田氏谢了又谢。

等钱氏走了之后,田氏瞧她匆忙的背影对麦芽说道:“她一定是从村里一路借过的,怕是没有借到钱,才一路走到我们家来的。”

麦芽疑惑了,“不可能吧,村里人咋会见死不救呢!”

田氏直摇头,道:“上回你生病,娘去村里借过一回,要不是看在你病的快不行的份上,哪里能借到钱,就是那福婶,我也是去跟她求了半天,又答应给她利息,她才肯借给我们,原本我也没想到能把钱还的这样快,不然光是她家的利息,就不老少呢!”

麦芽生病的时候,她把村里能借的人都借完了。林家跟黄家也借了不少,可他们两家本来底子也不厚,村里除了谢家之外,就只有福婶家条件好些。谢家,她是万万不会去借的,所以只有去福家借了。到现在她还记得福婶借钱给她的脸色,所以后来她也不愿意跟福婶家打交道。

麦芽想了想,道:“买一头羊很贵吗?那得多少钱?”

“那我哪知道,估计得要几两银子吧,要是母羊,还要再贵一些,”具体多少钱,她也不清楚,她又没买过。

娘俩又干了会活,瞧着天色不早了,冬生他们出去也该回来了,便收拾了东西,准备回家做晚饭去。

孙夫子睡了一下午,精神不错,站在院子里,对着院里的香醇树捋着胡须,见她们娘俩回来了,笑呵呵的道:“老夫今日又给你添麻烦了,每回来你家都要喝醉,老夫都快成喝成酒鬼了!”

麦芽放下篮子,笑道:“夫子要成也不是酒鬼,那得叫酒仙,是吧娘?”

田氏也笑道:“夫子能来是咱们家的荣幸,哪能叫麻烦哩,要不是赶上学堂里休假,我们想请都请不来哩,你老先坐会,等会就要吃晚饭了,吃过饭我让冬生再送您回去。”

孙夫子连连摆手,“不了,我中午吃的太多,又睡了一下午,一点都不饿,连晚饭都不用吃了,正好消化消化。”

麦芽不同意,“那哪行,要不晚上我煮些稀饭,清淡一些的,这晚上不吃饭可不行!”

田氏也道:“就是啊,夫子,吃过晚饭再走吧!”

孙夫子拗不过她们娘俩,便点头应了。

麦芽赶忙下厨房烧稀饭去了,今晚的稀饭,除了白米跟红豆之外,她还加了些红枣跟花生米,几样搁在一起,大火烧开之后,用小火熬到粘稠即可。

等到她稀饭煮好,却见李元青急急忙忙朝家跑。

田氏正巧就在院子里,瞧他一个人空着手回来,不免担心的问道:“咦,元青啊,你咋一个人回来了,冬生呢,他没跟你一起吗?你俩砍的树呢!”

第176章 饭菜飘香第1章 醒来之初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148章 该打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73章 另谋出路第130章 满面风情第112章 麻烦终得解第56章 上集市第122章 傻妞第14章 春雨绵绵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161章 找铺子第161章 找铺子第24章 挖竹笋第25章 红烧鱼第145章 饭熟了第110章 年夜饭第183章 大杂烩第103章 杀年猪第79章 小猫仔第107章 烀咸鹅第131章 别有一番深意第102章 美味又来袭第30章 路遇拦路者第23章 去后山第59章 又来了第64章 黄鳝笼第41章 搂鱼第42章 澡盆子第113章 二妞成亲第34章 做午饭第165章 流血了第169章 回家第175章 菜园地第80章 去县衙第107章 烀咸鹅第76章 望门楼子第157章 皇上?第60章 见一次,打一次第106章 上山采药第16章 孵出小鸡仔第81章 放鹅第107章 烀咸鹅第47章 送面粉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48章 遇见谢文远第123章 筹备亲事第79章 小猫仔第121章 被蛇咬第169章 回家第182章 干锅兔肉第112章 麻烦终得解第170章 可怜的小牛牛第103章 杀年猪第145章 饭熟了第67章 庙会的商机第78章 上坟第3章 来要账第183章 大杂烩第81章 放鹅第76章 望门楼子第147章 吓的半死第25章 红烧鱼第114章 补身子第171章 洗澡澡第121章 被蛇咬第31章 挣钱大计第64章 黄鳝笼第53章 说话算话第93章 终于定亲啦!第91章 你想干啥?第36章 陈掌柜来家第47章 送面粉第67章 庙会的商机第172章 被狗咬第157章 皇上?第62章 摘果子第42章 澡盆子第90章 脸红了第175章 菜园地第175章 菜园地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四)第163章 你要干啥?第159章 难缠的女人第100章 自己的店面第5章 麻辣小龙虾第124章 麦芽成亲第177章 招赘女婿第107章 烀咸鹅第172章 被狗咬第59章 又来了第175章 菜园地第98章 野外烧烤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78章 上坟第26章 洗面粉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162章 老娘有喜
第176章 饭菜飘香第1章 醒来之初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148章 该打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73章 另谋出路第130章 满面风情第112章 麻烦终得解第56章 上集市第122章 傻妞第14章 春雨绵绵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161章 找铺子第161章 找铺子第24章 挖竹笋第25章 红烧鱼第145章 饭熟了第110章 年夜饭第183章 大杂烩第103章 杀年猪第79章 小猫仔第107章 烀咸鹅第131章 别有一番深意第102章 美味又来袭第30章 路遇拦路者第23章 去后山第59章 又来了第64章 黄鳝笼第41章 搂鱼第42章 澡盆子第113章 二妞成亲第34章 做午饭第165章 流血了第169章 回家第175章 菜园地第80章 去县衙第107章 烀咸鹅第76章 望门楼子第157章 皇上?第60章 见一次,打一次第106章 上山采药第16章 孵出小鸡仔第81章 放鹅第107章 烀咸鹅第47章 送面粉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48章 遇见谢文远第123章 筹备亲事第79章 小猫仔第121章 被蛇咬第169章 回家第182章 干锅兔肉第112章 麻烦终得解第170章 可怜的小牛牛第103章 杀年猪第145章 饭熟了第67章 庙会的商机第78章 上坟第3章 来要账第183章 大杂烩第81章 放鹅第76章 望门楼子第147章 吓的半死第25章 红烧鱼第114章 补身子第171章 洗澡澡第121章 被蛇咬第31章 挣钱大计第64章 黄鳝笼第53章 说话算话第93章 终于定亲啦!第91章 你想干啥?第36章 陈掌柜来家第47章 送面粉第67章 庙会的商机第172章 被狗咬第157章 皇上?第62章 摘果子第42章 澡盆子第90章 脸红了第175章 菜园地第175章 菜园地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四)第163章 你要干啥?第159章 难缠的女人第100章 自己的店面第5章 麻辣小龙虾第124章 麦芽成亲第177章 招赘女婿第107章 烀咸鹅第172章 被狗咬第59章 又来了第175章 菜园地第98章 野外烧烤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78章 上坟第26章 洗面粉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162章 老娘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