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初闻战报

大明,乾清宫

下边坐着成基命、孙承宗、傅宗龙、贺逢圣四个内大臣。

当手里拿着袁崇焕来的八百里加急奏折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也许,我若是不实行三边压缩辽东空间的计划,皇太极根本就不会出兵锦州。事实上,我没有想到他会进攻锦州,朝着三个方向中防御能力强的大明进军。我内心跟倾向于皇太极跟大明在蒙古、朝鲜打游击战,而不是现在就主力对决。尽管辽东军在袁崇焕的训练下已经过了七年时间,关宁铁骑也恢复到了三万的规模,但面对同样休养生息的八旗骑兵,能有怎样的胜率还是未知之数。

“各位爱卿怎么看?”

突然来了紧急军报,怎么也要跟大臣们商量下。成基命他们几个大臣在场倒很正常,贺逢圣之所以在,是因为这内、六部大臣里边他年轻,我总想让他多学着点,以后也好有人能够替我挑起朝中的担!

这里边有言权的是孙承宗,但辅是成基命,皇上没点名问话,他也不好擅自越了规矩回奏。成基命自然知道皇上实际问的是孙承宗,他本文官出身,一直来管的又是吏部,对兵事的见识要差些。他稍稍低头想了会便躬身道:

“回禀皇上,微臣不善边事,就抛砖引玉说下微臣的浅见!女真人直犯锦州,从袁大人的奏折中来看,北虏虽号称二十万来田猎,但实际上来讲,他们多不过十万人马,甚至少。袁大人数次在锦宁一线阻击女真人,微臣以为此番亦可,只要坚城固守,不出今年,女真人伤亡一大便会主动撤去。”

成基命所说的具有一定的道理,也代表了朝内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可能是因为袁崇焕在辽西守了十年,女真人一直攻不破锦州、宁远的防线。京师以及朝内的大臣对女真再无万历、天启年间那么恐惧。根据高起潜的回报,京中的百姓也是毫无惊惶,只是当作一件饭后的谈资罢了。

“孙爱卿,这里边你在辽东久,又亲一步道:“回禀皇上,辅大人的估计倒极为中肯,女真这几年被大明击败数次,兵力损失严重,即便敌酋皇太极四处征兵,讨伐黑龙江流域的野人部落,只怕增长也有限。当然,如果他不顾一切后果,全族一战又另当别论!微臣以为这种可能性极小,若其元气一伤,女真便有灭族之祸。锦州坚守十余年,城墙不断加固完善,微臣在锦州城墙布防大量火炮,内储粮食,故皇太极即以十万之众而来,也无法攻下锦州城。微臣担心不在锦州,而是在锦州的前沿大凌河城!皇上请看,”

孙承宗走到宫殿侧边挂着的《大明皇舆图》前,指着锦州一带的地图道:“这里是锦州,后边有松山、杏山、塔山作为依托,连连相扣,互为支援。但在锦州以东的大凌河城,却是孤立无援。其东南的小凌河城因不便防守,微臣旧年守辽之时全面收缩阵地,便废弃了小凌河城及大凌河东的右屯城。这些山城原本可以作为驻守之所,但女真人有火炮之后,小城易被轰塌城墙。锦州以东只有大凌河一个据点,皇太极在进军锦州前,必会先攻大凌河,是以微臣为担心大凌河不可守!”

听着孙承宗的解说,我不由皱起了眉头,在原先的历史记载中,在崇祯四年大明修筑大凌河城,皇太极亲率两余万人马将其团团围困。朝廷派出的四路援军都给击溃,大凌河城也因为弹尽粮绝,终开城投降。此役大明损失诸多战将,其中拒不投降的何可刚死于祖大寿后之手(祖大寿骗得皇太极信任后逃归又坚守了锦州十年)。而后金则恰恰相反,因为汉人将领的大规模投降,使得后金的实力得到了提升。

大凌河之败可以说是一个划分点,大明至此再不曾有人敢提出恢复辽东的计划,辽蓟督师孙承宗也因此受累下台。此后辽东在被动挨打中,逐渐丢失一个又一个的据点,终一直退回到了宁远。

这段历史我记得相当清楚,就算是我统治的这个时代,大凌河城这一战关系也仍旧重大。因为大明跟女真上一次作战失利了,要是丢失了大凌河,大明要想恢复辽东,就得重开始布置据点。

我看着地图问道:“现如今大凌河守将何人?”

傅宗龙欠身回答道:“禀陛下,现任大凌河守将是总兵官祖大寿!”

“又是他?!”我不由失声道。

孙承宗跟傅宗龙面面相觑,不知皇上指的是什么!难道皇上对祖大寿有什么看法嘛?!不过,上一回祖大寿平山东之乱,皇上对其赞赏有嘉!广宁之役中祖大寿死战不退,虽然后丢了广宁城,各路将领都降了一级,但是应有的赏赐一点都没有少。皇上突然说这么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摸不着头脑的孙承宗还是问道:

“皇上,祖大寿驻守大凌河有什么不妥嘛?!”

我连连摇头道:“不,不,朕只是没想到会是他守那里!”我暗暗否认自己心中荒唐的想法,虽然此时跟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何其相似,但祖大寿必会坚守无疑。有了袁崇焕主持,大凌城就不会孤立无援,也决不至于给皇太极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历史绝对不会重演!

“皇上,微臣也以为锦州坚守必无问题,只是在于大凌河如何确保?!是否需要从山海关调兵救援?”傅宗龙是兵部尚书,这是当任此职来第一次面临大战,所以他不能不谨慎其事。

“派兵救援?!”

历来辽西告急,山海关一带就会戒备,必要的时候就带兵出关救援。这一次需不需要呢?大凌河有三万人马,加上山城里的居民,至少可以征调四万的壮丁。而在锦州驻有四万人,周边的松山、杏山、塔山三个据点分别驻守着一万人。除了皮岛的两万兵额,宁远因为是重镇,相对而言所需兵力极少,只留了两万作为策应。山海关则驻有马世龙率领的四万兵马,山海关虽然在内地,但是离山海关不远就是九边之一的蓟州镇,山海关的驻兵不仅随时出关,但也随时准备进关支援北面长城一带。也就是说在不救援的情况下,锦州防线上,明军跟女真人都是十万之众,一对一!

锦州需要救援嘛?!

我来回思量着,援兵去得太少就等于没去,否则就会给皇太极围点打援。要是派遣援兵,那从何处调如此多的驻兵呢?将山海关搬空嘛?!我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思虑中!

“皇上!”孙承宗的一声叫唤把我从思虑中惊醒过来。

“哦,是孙爱卿,你有什么话说嘛?!”

孙承宗支吾了一下,后还是直言道:“皇上,是这样的,微臣以为,京师远离辽西,战场瞬息万变,袁崇焕既已总理辽东,自有应对之法。如朝廷再下旨意,必会让辽东诸将无所适从。微臣以为此非善策!望皇上圣鉴!”

孙承宗知道这话皇上不爱听,但是他自己两度在辽东为主帅,明白在地方作主帅怕的是什么!如果在必要的情况下,需放弃大凌河确保小损失,而皇上却下旨要确保大凌河。作为一个主帅又如何自处呢?!朝廷的言官御史们常常不管事实如何,只要捉住甚至是风闻到一点就会大肆攻击。不遵旨意的罪名可是脑袋搬家的大罪,主帅为了遵旨而不顾胜负,这战不打就输了一半。是以,孙承宗不能不逆龙鳞上谏!

孙承宗实际上是叫我不要插手辽东的事,让袁崇焕去布置坚守方略,这多少有点让人觉得不爽,彷佛好像在说你在碍事一般。不过我渐渐明白孙承宗这么说的意思,一直来大明的许多军事活动都是我自己策划的,而且也经常下旨意指挥他们。美名其曰是运筹千里之外,实际上却有瞎指挥的嫌疑,这对行军打战极为不利。一个亲历亲为的君主往往不自觉中会犯这等错误,好在孙承宗提醒我,否则不但会使自己英明尽毁,还会让袁崇焕束手束脚,无所适从!

在下边的孙承宗心里也有些忐忑,毕竟皇上登基以来,所谋划的方略都无什么错漏。即便崇祯四年丢了广宁城,但要不是之前集结了兵力,广宁城的驻军只怕会给全歼。孙承宗又有点后悔自己孟浪了,他正想着是不是要另外引一个话题的时候,只听见皇上笑着道:

“嗯,这倒是朕没有注意。好,孙爱卿说得对,既然有袁崇焕在那,朕又给其充足的粮食弹药,朕又何须再去多此一举制肘他!”

“皇上~”

我摆摆手道:“辽东战况如何,朕也不清楚!袁崇焕也能传檄调动山海关人马,是怎么个应战的法他心中也有数。咱们就以他的奏折为准,若要兵马,就调兵救援,若要弹药就运弹药去。”

“臣代袁崇焕谢皇上!”

“传旨,整饬山海关跟蓟州镇的兵马,做好出关支援的准备!”

----------

宁远城

野外白茫茫一片,就在昨日夜里下过一场大雪,将天地间打扮的银装素裹。若是有诗兴的读书人,少不得要出去踏雪寻梅吟诗作对一番。但此时的宁远,氛围显得有些紧张。即便是大冷天,所有当值的将士都上了城墙。城里的老百姓也关门锁屋,躲在炕上没有出来。宁远城虽然相对于锦州而言已经是内地了,但谁也不敢保证女真人会不会直奔这里而来。

wωw ✿ttκΛ n ✿co

袁崇焕今天一起来便在书房里来回走动,一边走,一边重重的跺脚。既是因为靴里的脚冻得痛,也是因为大凌河方面的情况。这已经是接到战报的第四天了,作为主帅,他必须想出一个法来应对眼前的局势。

“报~鞑前锋已抵达大凌河城!”

“报~鞑人马四面将大凌河围住!”

“报~城中祖总兵炮威慑!”

“报~鞑开始四面挖壕沟用来困住祖将军突围!”

“报~祖将军率部冲出厮杀敌人,后退回城中!”

一条条的军报刺激着袁崇焕,局势会变成怎么样呢?大凌河是第二个宁远,还是第二个广宁呢?他敲了敲自己有些痛的脑门,问道:

“赵总兵那有什么消息?”

一个小校出来道:“禀督师,赵总兵言敌情未明,严禁部下出战。”

袁崇焕点点头,赵率教他是信得过的,有他守锦州应该没事。那祖大寿率着三万兵马能够支持得住呢?要是支援的话,只能依靠关宁铁骑。但是因为攻伐喀尔喀蒙古人,满桂率了五千人马走,自己这边留了两万,剩余一万的骑兵都在锦州。是了,祖大弼那疯将在锦州,他大哥被围在大凌河,他不会带着祖家的将领闹事吧?!想到这,袁崇焕立即下令道:

“传本督将令,锦州及周边诸城暂归赵率教总兵统领,所在将领皆听命行事,不得擅自妄动,违令者,斩!”

第152章 畅谈局势第100章 危机四伏第71章 变数第23章 女真对策(下)第298章 应势(上)第17章 皇权造势(上)第299章 应势(下)第105章 非我族类第155章 纨绔子弟第77章 春风又绿江南岸第39章 东巡第17章 接连交错第161章 自找麻烦第157章 交锋第13章 意外惊变(下)第209章 推算第142章 水师参军第8章 南粮北调(上)第95章 平沈战前第209章 推算第255章 探视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难第136章 皮岛开始第159章 朵喀一战第60章 收获第151章 重建察哈尔第34章 秀儿进宫第167章 围城第70章 京察(下)第42章 南退第144章 水淹盘山第62章 偷袭?!第109章 年内计划第108章 操炮之术第150章 注定的缘分第248章 怠慢第285章 构建平衡第172章 谁在得益第11章 年前第57章 心事第57章 退兵(下)第41章 会战第159章 朵喀一战第113章 畅所欲言第121章 打探到底第161章 迁移第8章 南粮北调(中)第314章 提审第194章 破城(中)第200章 另类策略(中)第180章 图穷匕现第276章 争夺(下)第191章 快刀乱麻第173章 听案(下)第312章 将计就计第74章 噩耗第218章 又见陷阱第207章 接应第307章 接连不断第34章 秀儿进宫第72章 冷处理第76章 知己难求(下)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1章 谋而后动第3章 巡视三营(中)第32章 初闻战报第164章 福晋的决定第186章 明荷战争(下)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33章 要保的内阁第188章 一线机会第99章 难以兼顾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计第106章 峰回路转第159章 再接再励第61章 提前的叛乱第182章 两头敲打第37章 学生,老师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120章 红颜似知己第200章 另类策略(中)第142章 谁有着数第184章 再见福晋第149章 三败林丹汗第320章 説客第131章 混水摸鱼第164章 福晋的决定第73章 无终而止第213章 阴招第202章 算计(上)第72章 南辕北辙第77章 皇后理事第250章 反复第九十六章第267章 远图布局第98章 愈演愈烈第202章 算计(上)第195章 破城(下)第59章 损兵折将(中)第37章 二度失利
第152章 畅谈局势第100章 危机四伏第71章 变数第23章 女真对策(下)第298章 应势(上)第17章 皇权造势(上)第299章 应势(下)第105章 非我族类第155章 纨绔子弟第77章 春风又绿江南岸第39章 东巡第17章 接连交错第161章 自找麻烦第157章 交锋第13章 意外惊变(下)第209章 推算第142章 水师参军第8章 南粮北调(上)第95章 平沈战前第209章 推算第255章 探视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难第136章 皮岛开始第159章 朵喀一战第60章 收获第151章 重建察哈尔第34章 秀儿进宫第167章 围城第70章 京察(下)第42章 南退第144章 水淹盘山第62章 偷袭?!第109章 年内计划第108章 操炮之术第150章 注定的缘分第248章 怠慢第285章 构建平衡第172章 谁在得益第11章 年前第57章 心事第57章 退兵(下)第41章 会战第159章 朵喀一战第113章 畅所欲言第121章 打探到底第161章 迁移第8章 南粮北调(中)第314章 提审第194章 破城(中)第200章 另类策略(中)第180章 图穷匕现第276章 争夺(下)第191章 快刀乱麻第173章 听案(下)第312章 将计就计第74章 噩耗第218章 又见陷阱第207章 接应第307章 接连不断第34章 秀儿进宫第72章 冷处理第76章 知己难求(下)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1章 谋而后动第3章 巡视三营(中)第32章 初闻战报第164章 福晋的决定第186章 明荷战争(下)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33章 要保的内阁第188章 一线机会第99章 难以兼顾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计第106章 峰回路转第159章 再接再励第61章 提前的叛乱第182章 两头敲打第37章 学生,老师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120章 红颜似知己第200章 另类策略(中)第142章 谁有着数第184章 再见福晋第149章 三败林丹汗第320章 説客第131章 混水摸鱼第164章 福晋的决定第73章 无终而止第213章 阴招第202章 算计(上)第72章 南辕北辙第77章 皇后理事第250章 反复第九十六章第267章 远图布局第98章 愈演愈烈第202章 算计(上)第195章 破城(下)第59章 损兵折将(中)第37章 二度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