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一)

bookmark

“陛下发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官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來三月食无盐’。”

烛光下,吕惠卿读了几句抄来的舒亶弹章,屈指弹了一下这张不大的纸片,冷笑着:“李资深这是恨苏轼不死啊。”

“这不是舒亶写的吗?”吕升卿疑惑道。

吕惠卿冷眼地瞥了弟弟一下,话都懒得说一句。

吕升卿怔了一下,明白了过来。舒亶完全是在配合李定的奏章来写。

李定在弹章中说苏轼“所为文辞,虽不中理,亦足以鼓动流俗,所谓言伪而辨”,舒亶就在自己的弹章中说苏轼“讥切时事之言,流俗翕然争相传诵”。李定说苏轼“腾沮毁之论,怙终不悔,其恶已著”,舒亶就将苏轼的诗文一句句地拿出来细细分析给天子看。

两人一唱一和,加上一干很快就要参合进来的御史,看着声势当是要置苏轼于死而甘心。

“今日听传闻,说李定之子年前曾过其门,苏轼依故事设宴,但在席上却冷嘲热讽,说‘好一个呆长汉’,李定之子是大惭而退。”

“……”吕惠卿沉默了好一阵,半晌之后摇摇头。都没什么好说的了,“此事若为真,李定衔苏轼入骨,倒也不为过了。李定之子乃是后生晚辈,纵是厌见其人,遣人代为主席便可,岂可如此行事。苏轼轻佻如此,实是有失体统。”

“李定遣其子过苏门,或许主动化解旧怨的打算。当年毕竟是苏轼攻李定,不得李定首肯,其子当也不敢赴苏轼之宴。”

“‘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吕惠卿叹了一句,“苏子瞻的文章的确不错。《知湖州谢上表》里面,这一句写得最妙……”顿了一顿,“这把好刀递到李定的手里,是给自己的棺材钉钉子呢。”

吕升卿叹道:“这一次苏轼的罪名肯定是小不了了。”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吕惠卿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在这时候背出来,幸灾乐祸的味道就太浓了。不过他也是苏轼所说的新进,苏轼的文章传播得越广,自家的名声就被糟蹋得越厉害,只是幸灾乐祸,没有顺便落井下石就已经可以算是宽宏大量了。

“但以言辞罪人,御史台那里是不是做得太过了一点。”吕升卿并不是为苏轼叫屈,而是兔死狐悲,“一旦开了头,后人仿效之,谁还敢作诗?”

吕惠卿闻言,眉头突然皱了起来,很是有几分疑惑:“韩冈素来不作诗,是不是知道会有这一天?”

吕升卿也给带得疑惑起来,“……还真说不准,他是神仙弟子,肯定早就被叮嘱过了,不见他连医术都不学,省得被人找去治病,坏了神医的名头。就是孙真人,也不可能手上的病人一个都不死!”他越说越是肯定,“能中进士,又怎么可能连诗都不会作,那些村夫子还写诗呢,韩冈的才学好歹也比他们要强得多。就是不入第一第二流,三流总能挤进去的。”

“在章子厚家奔走的有个叫路明的,他当初跟韩冈一起进京……”

“西太一宫题壁?这小弟也听说了,路明也见过。他说整首诗都是韩冈所作。不过路明他还说了,韩冈后来自陈是在路旁废庙中所见。”

吕惠卿冷哼一声:“愚兄走得庙宇也多了,新的旧的,大的小的,市井中的,深山里的,怎么我没这个运气?好事偏偏给他遇上了!”

“韩冈不是都遇了仙嘛……神仙能碰上,撞上一个壁上有佳作的废庙,也不是不可能。”吕升卿回想了一下,道:“不过路明说他也曾问韩冈是在哪间庙里看到的,韩冈就没回话,说不定还是梦里撞进去的。”

“这一首,当是韩冈所作。”吕惠卿很肯定地说着,“当初与章子厚议论,他也是觉得韩冈写得出来。”

“可‘断肠人在天涯’,以韩冈当年的经历心境分明是写不出来的,他可是就要入京为官了!何况当时还是冬天,‘小桥流水人家’,在关中无论如何都看不到。”

吕惠卿哼了一声:“好好想想,韩冈当年从张子厚门下赶回乡里,到底是为了什么!”

“啊……”吕升卿一下张大了嘴。

韩冈如今名震天下,遇仙的故事更是遍传海内。世人中十个里面倒有九个知道韩冈是两个兄长殁于王事之后,赶回家奔丧,然后病倒在路边的破庙里,遇到了孙真人。而韩冈说他看到那首题西太一宫壁,也是在破庙看到的……

“这下倒是能对上了。”吕升卿喃喃自语。

“两兄战殁,甚至是尸骨无存,仓皇间回乡奔丧。”吕惠卿慢慢地说道,“当时的心境难道还不是断肠人吗?”

吕升卿搓着下巴,缓缓地点头。

“此一篇《题西太一宫壁》,论文字,论格律,都不算高妙,但其意其境,却是动人心魄。甚至压倒了介甫相公。短短五句,不见华彩,却出乎意料得让人心生感触。要写出这样的诗作,并不要太好的文采,只关乎经历、心境,正好是韩冈这样的人能写的出来的。”

“大哥说得正是。”吕升卿连连点头,附和道:“并不是要有苏轼那样的才能写得好诗,就是韩冈这般文采平平的士人,心境到了,也能有一名篇传世。”

可吕惠卿忽得又皱起眉来,“怎么说到韩冈身上了。”

吕升卿眨了眨眼睛,也愣了。议论了半天韩冈的诗才,吕家兄弟才发现自己的话题莫名其妙地就偏掉了。

“苏轼之事大哥你觉得该怎么办?”吕升卿问道。

“现在还不是表态的时候,暂时由着李定他们闹去。”吕惠卿道,“御史台已经请了上命,遣人去湖州捉人了,有什么话等苏轼上京后再说吧。治他的罪,当能给州县中明里暗里反对新法的一干鬼祟之人一个警告,手实法推行也能更加顺利。但以言辞、诗文定重罪,这一点就万万不能了……不为苏轼,只为自己。”

“大哥说的正是。”吕升卿点头,“就是只为了自己,也肯定是要劝一劝天子。苏轼文才旷世,怎么也得保住他的性命。”

“……要真的这么说,苏轼多半就死定了。”吕惠卿声音低得很,没让他的弟弟听到。

……

韩冈刚刚赴了韩缜的邀约,在群牧使府上吃喝了一顿。前后十巡酒,二十道正菜,加上甜点、菓子,凉菜,对韩冈来说,实在是丰盛得过了头。灵寿韩家的豪富,也总算是领会到了。

在席面上,两人并没有说多少公事,只是天南海北地聊着天,说着不着调的闲话。

韩缜请韩冈,也只是联络感情的打算,都在一个衙门里面共事了,没坐在一起喝过酒,怎么都是一件奇怪的事。

韩缜早就想请韩冈一起饮宴,也正式出言邀请过。不过韩冈如今绝足欢场,对于一些脂粉味太重的酒楼敬谢不敏,韩缜等到过了年了,才邀请了韩冈过府一叙。

虽说在席上并没有论及正事,但一顿酒,喝得宾主尽欢。到了初更的时候,韩冈才带着几分醉意,告辞离开。

迎面吹来了一阵夜风,韩冈裹紧了斗篷之后,酒意也被冬夜的凛冽寒风给吹得不知踪影。

明天就是上元灯会的初日,街巷中到处都是各色彩灯。有挂在屋檐下的,有拴在树梢上的,还有直接摆到了大街上——通常有两三人高,数丈长,这是灯山。只是大部分的花灯还没有点起来,在风中摇摇晃晃。不过少部分亮起来的花灯,已经足以用流光溢彩来形容,照得街上通通透透。

韩冈一行十余人,都是骑在马上,转过一道街口,前面便是南门大街,韩冈回他的宅邸,都要经过宽阔的南门大街,虽不比宽敞得如同广场一般的御街,但五十步的大街,也是可以当广场用了。

此时的南门大街两侧,摆满了灯山,不是之前看到的民间行会所造的灯山,而是在京百司的灯山——地位高的衙门能摆在御街之上,地位低的,就只能在南门大街,以及东十字大街,西角楼大街挤一挤了——这些拿着官中的钱扎起的巨型彩灯,外形各不相同,有的是描述了一个有名的历史故事,有的则是天南地北的飞禽走兽,看了就给人以争奇斗艳之感。

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一)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六)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连住多时(上)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七)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六)第八十三章 尘嚣(十四)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四)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点画(中)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第一百八十七章 借款(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风(三)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一)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八)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九)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火箭(六)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五)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八)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五)第二十章 敌如潮来意尤坚(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八)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一)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七)第一十七章 观婿黄榜下(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九)第一百零九章 微雨(十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一)第二十章 廷对展玉华(中)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八十)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议(二十四)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风期全盛(中)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二十一)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三)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八)第六章 日暮别乡关(下)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三)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七)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二)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六)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三)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七)第二百九十六章 并行(下)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六)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诱(下)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八)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五)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三)第一十二章 庙堂(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议(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京师(六)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一)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二)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五)第六章 征近伐远方寸间(上)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四十一章 顺风解缆破晴岚(下)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悖(二)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十一)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三)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四)第三百零一章 不悖(五)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三)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下)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六)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四)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九)第二百一十四章 变故(十一)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远治乱根(上)第一十二章 恶客临门不待邀(上)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一)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五)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下)第四十二章 诡谋暗计何曾伤(一)
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一)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六)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连住多时(上)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七)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六)第八十三章 尘嚣(十四)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四)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点画(中)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第一百八十七章 借款(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风(三)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一)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八)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九)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火箭(六)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五)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八)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五)第二十章 敌如潮来意尤坚(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八)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一)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七)第一十七章 观婿黄榜下(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九)第一百零九章 微雨(十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一)第二十章 廷对展玉华(中)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八十)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议(二十四)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风期全盛(中)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二十一)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三)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八)第六章 日暮别乡关(下)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三)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七)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二)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六)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三)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七)第二百九十六章 并行(下)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六)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诱(下)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八)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五)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三)第一十二章 庙堂(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议(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京师(六)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一)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二)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五)第六章 征近伐远方寸间(上)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四十一章 顺风解缆破晴岚(下)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悖(二)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十一)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三)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四)第三百零一章 不悖(五)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三)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下)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六)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四)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九)第二百一十四章 变故(十一)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远治乱根(上)第一十二章 恶客临门不待邀(上)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一)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五)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下)第四十二章 诡谋暗计何曾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