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会盟前夕

会盟前夕

“不错,这支军队将成为天下无敌的雄师!”

风雨一边在校场上检阅着整编后的风雨军,一边回头兴奋的对军师孔宓说道。

经过这三个月的调养生息,风雨军补充了新鲜血液:秋里继续统帅秋风军,共十个团,五万人马,全部都是骑兵。

由于夺取西北后有了以拓跋家族为首的大规模马场的支持,所以按照风雨原先的设想,秋风军的每一名骑兵都应该配有三匹上好战马,完全仿效呼兰军的建制,可惜现在时间紧迫,根本没有这么多的马匹,只好将就一些。不过总的来说,依然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所有的战士都是经过严格的挑选、擅长骑射。

风雨军的将领骄傲的把这支军队看作是足以和呼兰铁骑、燕家骑兵相媲美的又一支机动力量,能够千里奔袭、万里策援。

白起统率着青龙军,也是十个团五万兵马,不过都是步兵。

白起是圣龙著名的防守战大师,青龙军的主要任务是防守城池,白起在大多数时间里,也是一直默默地为风雨守护着大本营,使得风雨在纵横南北驰骋的同时,没有后顾之忧。因而在日后出现了“没有白起守不住的城池”之称,在城池的防御战中青龙军所向无敌,任何敌人要想攻破青龙军所防守的城池,都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

洛信统率着赤狮军,四个团的骑兵和六个团的步兵,由于主帅的性格,使得这支军队始终都是以擅长打硬仗、恶仗而著称,事实上,风雨军的许多猛将都出自赤狮军,确实应了“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兵”

这句老话,是风雨军中野战的王牌。

朱大寿代替前往锦州任职的陈良,出任白虎军统领。

十个团五万人马装备了一千六百辆神龙战车,包括了四万名步兵和一万名负责机动的骑兵。

这位日后号称“神龙战车之父”的名将,从锦州战役初次接触神龙战车之后,就对这个全新的兵种和战术情有独钟,神龙战车在凉、夏大战中锋芒毕露,为风雨军击溃呼兰大军立下了汗马功劳,白虎军也以擅长野战中的防守著称,被喻之为风雨征战时的“铁壁”。

耶律明雄担任新成立的黑狼军统领,这支军队由以耶律部族战士为主的一万骑兵,和以原先碧蛇军老兵为骨干的四万步兵组成。

风雨原准备重组碧蛇军,让蒙璇担任统领,但是由于五原会盟的时间紧迫,只好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将在凉、夏会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同时也损伤惨重的碧蛇军战士编入了黑狼军,这一度引起了那些老战士的不满,直到风雨承诺日后一定重组碧蛇军,并且将他们调回,方才甘休。

三千近卫军一如既往的跟随着风雨,虽然只有三千人,但是基本上都是从整个风雨军最精锐的秋风军中选出来的,算得上是精锐中的精锐。

由于近卫军主要是在战场上护卫风雨以及在敌人面前显示军威,所以风雨对于近卫军的将领要求一直不是很高,从最初的卓静雯卓大小姐,到后来的欧仁,在轩辕军校成立之后,风雨又把欧仁送了进去,改而让蒙璇担任,风雨选将的原意主要是任命彼此熟悉和信任的将领,更多的是给予一种荣誉。

不过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从近卫军的将领中,却相继产生了不少在风雨帝国中举足轻重的实力派人物。

由于前五位近卫军的将领除了卓大小姐外,其继任的蒙璇、李逸如、欧仁和赵亮都相继担任了统帅一方的军团首领,所以日后竟然成了帝国提拔将领担任军一级统帅之前的预备官职。

“这次小璇率领近卫军随我和军师参加五原会盟。

青龙军留守,白虎军、秋风军、赤狮军、黑狼军从四个方面以扇形逼近五原周围,同时征调十五万预备役加入三军之中,多设旌旗、增添食灶,号称五十万大军,威慑呼兰。

全军明日出发!“

风雨率领一班武将回到了帅帐之后,立刻部署起兵力来。

“侯爷,据探马禀报,前日高战秘密出京,猜测是前往锦州,同时皇甫家族的兵力也调动频繁,我军此次前去会盟,是否在后方多留一些兵力?”

军师孔宓因为刚刚得到魏廖传来的情报,对于风雨的用兵部署有些担忧,在这种情势下,只派一个青龙军留守,兵力已经实在太单薄了,如今又将这么多预备役调动出去,不但不可能增加军队野战时的战斗力,从某种程度上还会起到有所削弱的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弱化了凉州的防守实力,造成兵力空虚的窘境。

另外对于风雨忽视最近活动频频的马家寨,他也感到有些不妥。

“没关系,就算他们要有异动,只要有我们白大将军在,风雨军的城池绝对是稳如盘石的,保证让这些家伙吃不了兜着走!”说着风雨和众将都笑了起来。

风雨考虑再三,虽然高战前往锦州之后,陈良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原先在朝廷和风雨军之间的缓冲区也就荡然无存了,但是风雨仍然认为朝廷和风雨军的矛盾不见得会马上爆发,毕竟风雨军如果逼急了和呼兰人联合,可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而张仲坚才是目前的大敌,必须首先用实力迫使他打消窥视凉州的念头,才能够保障西北的安定,因此决定还是按照原先的设想:以重兵为后盾进行会盟,依靠军威声势,压制呼兰人南下的野心。

过了一会,风雨方才继续说道:“青龙军作以下部署:四个团驻扎在延城,提防高战;四个团驻扎在下关,提防皇甫家族;一个团驻扎岚堡,监视马家寨;一个团留守凉城为四方策援。白虎兵团的主要任务是一旦有敌情的话,死守关卡,等待我军主力回援。

白将军,风雨军的大本营就交给将军了!“

“多谢风侯信任,末将愿以身家性命担保,只要白起有一口气,就绝不容凉州有失!”白起非常感动风雨的信任,大声说道。

“风侯,如此调动,凉城的兵力太过薄弱了吧!

以末将之见,那些预备役还是不要调动得好,这些家伙防守城池还勉强可以,用作野战就一点作用都没有了。“

一旁的秋里也提出了疑义,风雨实行的是“外实而内虚”的策略,虽然可以起到震慑强敌的作用,但是如果内部有变的话,就会全盘崩溃。

风雨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不过白起将军是圣龙著名的大将,有他来防守城池,即使是风雨也不敢轻言攻破。

“至于凉城方面更不需要担心,在会盟之前我特意召集了一次武林大会,就是要震慑这些蠢蠢欲动的家伙。如今除了距离遥远的昆仑派还不肯屈服外,其他人等都已经愿意归顺了,就连马家寨也唯唯诺诺,可见这些日子,我军对地方的大力整治已经获得了民心,再加上大军的威力,我就不信他还敢以卵击石。

而且我特意派了一个团的兵力守候在马家寨到凉城的必经之路上,沿途我军又早已设置了烽火台,何惧之有?

“此次五原会盟,目的就是为了不打仗,我们是为了不打仗而作大打一仗的准备。预备役的作用是为了虚张声势、令敌人不敢轻举妄动,如果真的要打野战的话,就让这些预备役做疑兵就可以了,有如此雄师猛将,对付区区呼兰,我对各位信心十足!”

“多谢风侯信任!”

“最好那些王八羔子动手,让他们再尝尝咱们风雨军的厉害!”

在风雨的鼓动下,将士们士气高昂,纷纷摩拳擦掌。

只有孔宓、秋里等少数将领感到有些担忧。

风雨非常满意这些将领的反应,一支军队取胜的各种决定因素之中,将士的信心和士气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风雨军由于连败呼兰人,所以对这些年来所向无敌的呼兰大军并不存在恐惧心理,只要注意适当的控制,避免滋生轻敌情绪,那么这支军队至少在精神面貌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这样想着的风雨结束了军事会议,策马回府。

本来他是准备同李中慧再谈一谈关于当前的形势——两人在这方面始终有着惊人的默契,并且总是能够从对方那里找到灵感和智慧,所以在面对强敌张仲坚之前,风雨很想再听一听李中慧的意见。

不过风雨走到门前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半天前两人之间的争吵,不禁犹豫了一下。

这次争吵是两人之间难得的一次,一向和自己不谋而合的李中慧,这一次拒绝了自己带她同行的安排,并且对于这次的兵力配署大大的反对,使得风雨很不舒服。

调集重兵威慑呼兰,是风雨认为自己目前最紧要的战略选择,其他一切都应该处于次要位置,那些将领不理解他的战略意图也就罢了,一向都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李中慧也如此反对,使得风雨心里有些失落。

风雨想了一想,终于决定不进去了,既然大家都坚持着自己的意见,进去了也免不了争吵,徒伤感情,何不让时间来证明到底谁对谁错。

这样想着的风雨,信步四处晃悠。

这些天对于即将到来的会盟,他总是感到很大的压力,再加上这些时日忙着军政要务,难得清闲的散步,有着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不知不觉中就被一阵优雅的琴声所吸引,不由有些好奇。

风雨为了笼络部下,所以高级的将领和官员都毗邻着风雨的住处,风雨军的官员大多都是实干家,那些被招来的儒生们又被风雨打发去教学了,在他印象里似乎没有什么人会有如此的雅兴。

走进一看,这才发觉原来弹琴的不是别人,正是欧静。

自从返回凉城之后,欧静就深居简出,基本上没有和风雨碰面,所以风雨差点忘了她也居住在自己的近旁。

“想不到风侯今日也有如此的闲情。”察觉到风雨在一旁聆听之后,欧静停止了弹奏,优雅的向风雨施了一礼。

这些日子虽然她努力说服自己,在凉州实施各种政令,是为了帮助百姓安居乐业,是为了让自己的治国理想得以实现,而不是单纯为了风雨的霸业。

但是不知怎么的,她总是感觉到自己和风雨以及风雨身边的那些谋臣猛将有着很大的差距,即使是最熟悉的白起,也和自己有着不同的想法,再加上因为自己在恶鹰峡对白起的恳求,使得五十万军民陷于危地、险遭不测,更让她感觉自己不太适合入世治政,渐渐有了出世的念头。

“对不起,风雨无意间到此,打扰了谷主的清修!”

风雨也已经察觉到了欧静这些时日的疏远,不由想藉这次的机会好好跟欧静谈一谈。

对于这位在自己创业初期提供了巨大帮助的伙伴,风雨始终都充满了感激之情,而且欧静如今是风雨军中清流、王道一派领袖,虽然风雨并不是很赞同他们的主张,但是出于权力平衡以及相容并包的原则,风雨也很希望欧静能够一如既往的帮助自己。

于是风雨紧接着笑道:“这些时日没有见到谷主,不是存心在躲避风雨吧?”

“不敢,只是欧静觉得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根本不适合这个战乱频仍的世界,也许这个世界就是”逐于力气“的世界,欧静的那一套仁义教化根本不适合帮助风侯的王图霸业!”

欧静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不知不觉中将心中的所想说了出来。

“谷主此言差矣!”风雨一楞,急忙说道:“争夺天下当然需要权术计谋,必要的时候更需要不择手段,但是得到天下之后,要想让百姓无忧无虑的生活,需要的还是谷主的那套王道教化和仁心仁术。

“我知道谷主反感风雨的满手杀戮,但是这是为了生存不得不为之,然而人生一世不仅仅是要生存,还需要生活,百姓的生活需要谷主。风雨不想成为一个只知杀戮、满手血腥、听不得不同意见的暴君,更需要谷主这样的人在风雨身边时时提醒。为了百姓,为了风雨,请谷主能够继续留下来,像以往那样的辅助风雨!”说着,风雨激动地抓住了欧静的双手。

欧静被风雨抓住了双手,不由脸上热乎乎的,同时也被风雨的这番话所深深地打动。

“姐姐,风侯,你们在这儿啊!”

正当欧静嘴唇挪动,想要说话之际,随着银铃般悦耳的声音,李中慧从远处走来,笑语盈盈的说道。

欧静见状,急忙把手从风雨处抽回。

“风侯,天气寒冷,披上这件斗篷吧!”

李中慧仿佛没有注意到两人方才的举动似的,径自走到风雨的面前,将手中的斗篷温柔的披在了风雨的身上,含情脉脉的说道。

欧静低声说道:“天晚了,欧静想回去休息,两位再见!”

说着也不看风雨一眼就转身离开了,只是她没有发觉李中慧背对着风雨望向自己的时候,寒光从眼中一闪而过。

就在风雨军积极调动的同时,距离凉城三百里之外的马家寨,也正处于紧锣密鼓的紧张气氛之中。

“老三还没有消息来吗?”大厅中一个年近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坐在太师椅上沉声问道,显得十分威严。

他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马家寨位于西北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了,马家在西北更是有着数百年的渊源。

身为当代马家寨的掌舵人,马仁是一个有野心同时更有实力的人物。即使在呼兰人统治凉州的期间,他很英明的婉拒了同呼兰人的合作,但同时又和呼兰人保持着商贸上的联系。

这一举动,一方面是他不至于像那些顽固不化的家族遭到呼兰人的清洗,另一方面又为马家赢得了声誉,成为了反抗呼兰的地下势力的领袖。

马家能够迅速壮大,甚至可以和名震武林的昆仑派一较高下,他马仁实在是功不可没。

相对于固步自封、一心只想领袖武林,却又遮遮掩掩放不下面子的昆仑派而言,马仁的野心大得多、手段也狠得多。

马家寨不仅利用自己身为西北名门的优势,笼络了大批当地的豪门,形成根深蒂固的势力,而且还同各大帮会、山寨互相策应,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在马仁看来,仅仅是依靠强大军队来统治凉州的呼兰人是根本不可能长久下去的,他深信有朝一日,当呼兰败退之后就应该由马家寨来接管凉州。

可惜这个愿望随着风雨军的崛起而付诸东流。

突然间冒出来的风雨军在短短半年内茁壮成长,在大败哥舒行文之后迅速接管凉州,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令百姓丰衣足食、争相拥护,然后平定盗匪、拉拢豪门,如今更是将势力渗透到武林中来,凭借风雨军百战百胜的神话和风雨在圣龙的巨大声望,不仅是凉州,甚至是整个西北都已经成为了风雨军的囊中之物,马家的梦想几乎成了一场笑话,这一切都令马仁寝食难安。

不过如今的形势却又有所不同,风雨今日的部署终于给了他一个难得的机会,更是一个令人心动的机会,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赌一把。

“大哥,老三来信了,呼兰大国师承诺将在五原会盟中拖住风雨,只要凉城被我们攻陷,他就率领大军压制风雨军,震慑朝廷和皇甫家族,支持大哥为凉州太守。

“此外探马来报:朝廷听说了风雨要同呼兰密谈的传闻,兵马大元帅高战已经亲自前往锦州,锦州太守陈良如今也已经被禁足在太守府内;皇甫家族则在听闻了风雨率大军前往五原会盟之后,立刻调动了十万大军汇集夏城。

“同时,武林中的各大门派如今也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大哥的号令,摆脱风雨的控制,纷纷派兵来和我们会合,凉城的各大帮派更答应和我们里应外合。

“老大,下令吧!这一次风雨自掘坟墓,用如此的强势压迫武林同道,又把兵力抽调一空,真的是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狱无门偏要行!”

老二马义大笑着走进来说道,他是一个猛将型的人物,早在“白狼军”和风雨军大战之际,就吵嚷着要同风雨军决战了。

不过他很佩服马仁,在他看来这位大哥简直是神的存在,总是那么的料事如神、算无遗策,所以在马仁的制止下,只好把一腔的战意强行压制下来,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机会战斗,当然非常兴奋。

“老五进行得怎样了?”

马仁没有理自己的二弟,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老四马智,这个弟弟一直被马仁视为左膀右臂,不仅武功不错,而且足智多谋、总是在第一时间里理解自己的意图。

“风雨因为前两天的武林大会而对我们放松了戒心,这一次只派了一个团留守岚堡,如今老五已派人用美人计把那个校尉哄得迷迷糊糊的,只要大哥一声令下,我军绝对有把握一举夺取岚堡。

“此外已经遵照大哥的吩咐,在马家寨到凉城的沿途,布满了我们的暗桩,到时候统一行动,拿下沿途的烽火台,恐怕我军到了凉城外,风雨军还茫然无知呢!

“再说了,其实即使风雨军发现了也没什么要紧,在整个凉州只有一个军的兵力,而且还得防范朝廷和皇甫家族,要不是我们怕让这两方势力渔翁得利,点燃了烽火只会让风雨军败亡得更快!”

马智胸有成竹的说道,整个方案他仔细推演了很多遍,自信没有什么疏漏。

“那些武林帮会的态度可靠吗?”马仁按捺住心中的激动,依然冷静的确认当前的形势。

“这帮家伙不过是墙头草,如今是见到风雨在凉城兵力空虚,再加上风雨前几天被我引得将控制武林的野心暴露无遗,使他们恐惧被风雨所吞掉,这才踏上这条船的。

不过既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由不得他们反悔了。

“至于昆仑派真的是又想做婊子又想立贞节牌坊,不过由于风雨这次扣住了他们的弟子,而且如此的折辱昆仑派,所以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态度,但是请大哥放心,像他们这样要面子的白痴,吃了这么大亏之后,绝对不会反过来站到风雨这一边的。

“说起来,风雨这一次的武林大会倒是帮了我们不少的忙,看来真是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活不得!炳哈!”

马智得意地笑道,却发觉马仁依然有些担忧,于是试探地问道:“大哥,你是不是发觉有什么地方不对?”

“我倒是没有发觉什么地方不妥,只是总觉得风雨绝非泛泛之辈,素来用兵如神,今天怎么会留下如此的破绽?”

马仁有些不放心,毕竟这是一次身家性命的赌博,如果输了的话,不仅是自己兄弟人头难保,恐怕整个马家寨数万人口都会命丧黄泉。

“所谓夜路走得多了,终究会碰上鬼!风雨这一次的部署其实也没什么大错,在目前强敌环伺之下,他实行外实内虚的策略,应该是很有成效的,以至于呼兰人、朝廷和皇甫家族都不敢轻举妄动。

“他最大的错误是低估了我们五兄弟,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因为风雨太精明了,如果让他逃过了这一劫,以风雨军的强盛和如今在凉州所推行的政策的深入人心,恐怕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夺取凉州了。

“到时候小弟就只有劝说大哥索性学拓跋老头那样,甘心情愿的做一个地方名门,在大事上处处顺从风雨,保得一方平安!”马智激动地说道。

“四弟,你说得不错!大丈夫在世但求一个轰轰烈烈,岂能缩头缩尾?这一把老子赌了!”

被马智的话激起了豪气的马仁激动地说道,拥有凉州是他一直的梦想,也是马家光宗耀祖的一次契机,他不想在死后被当作一个碌碌无为的人进ru马家的祠堂,他要证明自己是马家有史以来最杰出的领袖。

在远离凉城和马家寨的银屯,同样有一个老人端坐在太师椅上,不过他却优哉游哉的闭目养神,显得十分的轻松。

“大哥,果然不出您所料,风侯一出兵五原,马家五兄弟就蠢蠢欲动了!”

老人望了一眼有些激动的弟弟拓跋山崎,脸上没有一点的表情,仿佛是听到了吃饭睡觉之类平凡至极的事情,淡淡地说道:“你对于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想不到风侯英明一世,糊涂一时,竟然给了这帮小人可乘之机,所谓一招错、满盘输,风雨这一次恐怕要败走麦城了。不过对于我们来说,那真是天大的一个好机会。”拓跋山崎的眼中放射出精光。

“混帐,愚蠢!如果你这么想的话,那你和马家那五个兄弟实在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同样是败家子!”

老人冷冷的哼道。

“大哥的意思?”拓跋山崎有些委屈的问道。

“蛇永远是蛇,只能够爬行在地上,哪里可以和飞腾九天的龙相比;但是如果龙落难了,也有强龙不压地头蛇的范例。所以这一场龙蛇之争决出胜负之前,我们拓跋家族的人绝对不参与、不表态,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风雨成功的镇压马家兄弟也好,马家兄弟打败了风雨也罢,都与我们无关!

“无论这是一次天大的机会,还是灾难的陷阱,总之我们都不理会!你不要再犯上次的错误了,不要为了拓跋家族的一个女儿,就拉上家族全部人的性命,去为那不成材的马家兄弟陪葬!”老人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疾言厉色地说道。

“我不懂,如今正是我们拓跋家族大肆扩张的好机会,风雨也罢、马家五兄弟也好,他们起步的基础哪有我们拓跋家族雄厚,为什么他们可以大力扩张霸业,我们却偏偏要做一个缩头乌龟呢?”拓跋山崎显然十分不服。

“我们所积累的实力再雄厚,毕竟是数代人的努力,正因为如此,我们还缺少一样东西!”老人叹息道。

“什么东西?”

“人,足以将这些积累的实力发挥最大功效的首领,足以在最短时间将拓跋家族的势力进行最大限度扩张的英雄,足以带领拓跋家族建立千秋功名的领袖。

“你有风雨那运筹帷幄、谈笑用兵的帅才吗?你有马家兄弟勾结外敌、不择手段的狠毒吗?你能够拥有应付各方面强敌窥视的从容吗?你又如何对付在马家兄弟身上下了大注、准备夺回凉州的呼兰?

“如果你没有这些能力,就给我老实一些。数代人辛苦的积累,很容易就会毁在了一个人的鲁莽上。

我不希望你我成为拓跋家族的千古罪人!“

正在这个时候,一名武士送来了一封信,老人看过之后迅速用掌劲将其灰飞湮灭,眼中露出了一丝耐人寻味的笑意。

第10章 战与和的煎熬第7章 西征伊始第3章 相煎何急第15章 潇洒出京第9章 新的风云世家第3章 智者勇者第1章 肃清吏治第16章 如此佳人第1章 远征印月前的准备第7章 呼兰狂骑第4章 迎接钦差第20章 返回凉城第18章 麦坚特使第18章 渗透武林第10章 圣京之夜第10章 龙王总寨第5章 围点打援第5章 出使圣京第2章 元宵佳节第5章 异地故交第8章 半路金刚第18章 渗透武林第2章 会盟前夕第17章 两人一骑第5章 我心不宁第9章 主动请缨第7章 生死之间第6章 出兵夏州第7章 交趾战云第4章 别无选择第6章 战后余生第5章 名将威慑下的屈服第3章 谈笑论战第5章 军中立威第9章 离开印月第9章 计中之计第14章 决战之中第5章 兵败如山下第12章 两军相遇第12章 锦州和谈第7章 玉门关的战争第1章 请君出山第3章 南线战况第6章 战场余波上第15章 致胜关键第1章 意外抉择第3章 五原会盟第8章 不速之客第3章 帐中论势第2章 投笔从戎第6章 灰鹰军团第19章 少年将才第9章 风起云涌第8章 河北之行第1章 暗夜令箭1第7章 情意权谋第1章 智摄群英第5章 军中立威第8章 决战北岸第4章 三千骑兵的神秘行动第6章 再见仙子第5章 两军对峙第9章 夺城扩军第3章 帐中论势第2章 夹缝中的风云世家第9章 激战昌化第7章 往事不再第6章 海战之际第11章 会见王眺第3章 两军会合第10章 凉州内政第1章 不祥谣言第6章 出兵夏州第17章 故人南来第6章 针锋相对第8章 山中老人第4章 别无选择第7章 阶下之囚第6章 两军会师第7章 杀与不杀第8章 政治与真相第7章 高丽国王第6章 蓝鲸出海第5章 巴蜀攻略第5章 围点打援第6章 神州遽变第9章 新的风云世家第7章 意外相逢下第6章 激战正酣第15章 提议联姻第13章 艰难抉择第8章 夺玉门关第9章 风云际会第11章 京城密会第9章 自作聪明第4章 巴比伦沦陷第4章 迎接钦差第19章 作战会议序少年提丁第10章 圣京之夜
第10章 战与和的煎熬第7章 西征伊始第3章 相煎何急第15章 潇洒出京第9章 新的风云世家第3章 智者勇者第1章 肃清吏治第16章 如此佳人第1章 远征印月前的准备第7章 呼兰狂骑第4章 迎接钦差第20章 返回凉城第18章 麦坚特使第18章 渗透武林第10章 圣京之夜第10章 龙王总寨第5章 围点打援第5章 出使圣京第2章 元宵佳节第5章 异地故交第8章 半路金刚第18章 渗透武林第2章 会盟前夕第17章 两人一骑第5章 我心不宁第9章 主动请缨第7章 生死之间第6章 出兵夏州第7章 交趾战云第4章 别无选择第6章 战后余生第5章 名将威慑下的屈服第3章 谈笑论战第5章 军中立威第9章 离开印月第9章 计中之计第14章 决战之中第5章 兵败如山下第12章 两军相遇第12章 锦州和谈第7章 玉门关的战争第1章 请君出山第3章 南线战况第6章 战场余波上第15章 致胜关键第1章 意外抉择第3章 五原会盟第8章 不速之客第3章 帐中论势第2章 投笔从戎第6章 灰鹰军团第19章 少年将才第9章 风起云涌第8章 河北之行第1章 暗夜令箭1第7章 情意权谋第1章 智摄群英第5章 军中立威第8章 决战北岸第4章 三千骑兵的神秘行动第6章 再见仙子第5章 两军对峙第9章 夺城扩军第3章 帐中论势第2章 夹缝中的风云世家第9章 激战昌化第7章 往事不再第6章 海战之际第11章 会见王眺第3章 两军会合第10章 凉州内政第1章 不祥谣言第6章 出兵夏州第17章 故人南来第6章 针锋相对第8章 山中老人第4章 别无选择第7章 阶下之囚第6章 两军会师第7章 杀与不杀第8章 政治与真相第7章 高丽国王第6章 蓝鲸出海第5章 巴蜀攻略第5章 围点打援第6章 神州遽变第9章 新的风云世家第7章 意外相逢下第6章 激战正酣第15章 提议联姻第13章 艰难抉择第8章 夺玉门关第9章 风云际会第11章 京城密会第9章 自作聪明第4章 巴比伦沦陷第4章 迎接钦差第19章 作战会议序少年提丁第10章 圣京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