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三千骑兵的神秘行动

圣龙历二五五年的冬季,神州西北偏离官道的山野中,疾驰着一支三千人的骑兵,为首的是一名二十多岁、一头散发、脸色沉寂的年轻人,年轻人的左首是一个背插着大刀的十五、六岁的少年,右首紧随的则是一名英姿飒爽、银装素裹的少妇。

这三个人一马当先,率领着全副武装的骑士们向西挺进,尽管一路上颠簸坎坷,但是这些马背上的健儿仿佛丝毫都没有受到影响,显示出高超的技艺。

而在这些威武的骑兵中间,夹杂着的是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马车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只是垂下了重重的帘布,让人根本无法看清里面的状况,唯一让人好奇的是驾车的竟然是一个失去了右手的大汉,不过马车在大汉的手中竟然是出奇的平稳和快速,丝毫没有拖住骑兵们行进的后腿。

“义父,我们真的就这样前往玉门关吗?”

秋十三郎对于眼下的军事行动充满了不解。堂堂西线的总指挥官,放下了数十万部下和与之对决的同样数量的敌人不管,竟然轻车简骑的率领三千名骑兵,绕过敌军的防线深入对手的腹地,进逼的目的地居然是固若金汤、曾经让十万风雨军将士面对内城而遗憾撤退的战略要地——玉门关,这实在有违用兵的常理。

“少废话,服从命令!”

作为秋风军的统领,秋里也同样感到不满。

这次西线的战役,出乎意料的艰难,原因在于翰鲁采用了草原民族传统的战术,将帝国军队擅长骑射、擅长野战和游击作战、高机动性、单位战斗力高超等战术优点发挥的淋漓尽致,自己虽然在局部出其不意的小胜了两仗,但是无关大局,于是西线形成了一种僵持的局面。

于是,势均力敌的双方在广阔的平原上展开了拉锯战。尽管武器装备上处于劣势的呼兰铁骑在擅长大规模兵团作战和阵地战的风雨军面前没有任何的便宜可占,但是机动性能差的后者也同样无可奈何于飘忽不定、打了就跑的对手。

就这样,在缓慢的消耗中双方的进展都非常微弱,为了防止呼兰骑兵突袭的风雨军,不得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么多天也仅仅是进逼到酒泉和总寨一带,连玉门关的影子都还没有看见。

这样的情形当然让立志要雪洗前耻的秋风军统领非常不甘心,不过他并没有太过于着急,因为一个有条不紊的计划早就在心中酝酿成熟,并且在按部就班的展开,绝妙的陷阱即将设置完毕,他深信用不了一个月,就一定可以将这支呼兰大军消灭在玉门关之外,然后士气高昂的胜利之师将再度兵临城下,夺取原本早就应该夺取的战利品。

可惜风雨并没有给他机会,而是亲自来到了前线,并且下达了这道奇怪的命令——选拔三千优秀的骑兵秘密奔赴玉门关城下。

更令人奇怪的是,不仅风雨决定亲自率领这支骑兵前去玉门关,而且还命令秋里也必须跟随而来。

也幸好呼兰人经过了抗击秋里的那一场大战,对于玉门关的防备力量自信异常,再加上风雨军的主力紧紧相逼,因此并没有在自己的后方到玉门关之间的广阔距离部署足够的侦骑,在风雨带来的血衣卫高手的协助下,一路上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这些耳目,神不知鬼不觉的向呼兰人的后方玉门关挺进。

只是,一向自恃甚高的风雨军公认的副统帅,此时也不得不无奈的承认自己实在猜不透风雨葫芦里面究竟埋了什么药?难道是想依靠这三千根本不适应攻城的骑兵,来撬开让草原和圣龙无数男儿喋血饮恨的名关吗?

秋里有些好奇,有些期待,更多的则是不服气。

不过,在遭遇属下和义子的诘问时,以冷酷严厉著称的秋风军统领,依然非常尽责的站在了风雨的一边,冷冷的呵斥了将士们因为疑问而产生的动摇。

“圣龙帝国的西北定凉侯,真的如同传说中的那么用兵如神吗?”

尽管被义父所斥责,少年的心中却始终保持着独立的思想。他偷偷的回头望了一眼奔驰中的马车,对于这次方才第一回见面的风雨军统帅,少年并没有象军中其他将士那么的盲目崇拜。

“义父应该是顾念朋友的情谊方才让这个人占据了高位吧?”

因为有救命之恩,更因为在战场上秋里所表现的果断和干练,让少年很自然的将之视作了自己崇拜的偶像,有这样的想法也毫不奇怪。

而那个带着病态,有些疲倦但是却非常从容自若的年轻人,则让少年首先在脑海中涌现的是“到了他的年龄我是否也能有这样巨大的成就?”、“他真的比义父还厉害吗?”之类的念头,也正由于这种下意识的比较,使得少年在感觉亲切和敬仰之余,更多的却是好奇和疑问。

毕竟,仅仅凭藉着根本不擅长攻城的三千骑兵,突袭名闻天下的玉门关,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不是鼎鼎大名的风雨提出来,任何人都恐怕会视之为痴人梦呓而嗤之以鼻吧?

然而,即便是战无不胜的定凉侯,难道就可以撒豆成兵,呼风唤雨,完成天方夜谭一般的神话吗?

正在胡思乱想的少年,突然发现马速减缓了下来,幸好被旁边的秋里拉住,少年方才没有冲过了头。

满脸通红的少年,正准备向身边的义父道歉,却恰好看见秋里正用一种深邃的目光注视着前方,少年顺着秋里的目光看去,却见此行的目的地玉门关已经近在咫尺了——

※※※

此时的玉门关正静静的矗立在寒冬微弱的阳光之下。这座曾经是神州抵御胡虏叩关的前线重地,如今却成为了呼兰帝国用以牵制风雨军、窥视神州大地的桥头堡,子孙的不肖,令千百年来浴血沙场、埋骨边塞的先烈也为之蒙羞,更成为了万千神州热血男儿心中的一根梗刺。

呼兰的士兵正在例行公事的守备着城池,前方正在剧烈的激战,数十万大军在从麓城到玉门关的广阔大地上展开了血雨腥风的绞杀;后方则突然爆发了更为惨烈的权力斗争,无数显赫一时的王公贵族因为斗争的失败而人头落地,辛苦经营的家财转瞬间化为了乌有,昔日高高在上的妻子儿女如今沦为了任人宰割的奴隶,这种远比外部战争更为残酷的自相残杀让所有的呼兰将领人人自危。

不过,这些纷争和杀戮,暂时还没有波及到玉门关,至少和守备在玉门关的呼兰士兵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所以,这些草原的健儿此时并没有太大的警惕性,根本察觉不到战火硝烟的味道。

而且由于按照草原纷争的规矩,落败一方的部族只是那些族长、贵族遭殃,族中底层的战士和他们的家小只是被划归到战胜部落之中,基本上一视同仁,照样可以凭藉勇敢和战功来获取荣誉和财富,以至于这种原本是为了避免草原部落在战争中灭绝和丧失生存力的传统,如今对于稳定军心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是,这对于哈尔里克汗来说,感受却大大的不同了。

作为呼兰大可汗的妻弟,大草原土生土长的贵族,他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呼兰帝国保守派的一员,和大权在握的大国师张仲坚之间的矛盾非常深。

在风雨启动“汉月”计划之前,双方虽然隔阂非常大,彼此也颇有一些暗地里的动作,但是在表面上却相安无事,更多的时候张仲坚都采取了容忍和退让的姿态,这也助长了这些草原大老爷们目空一切、骄横跋扈的心态。

然而随着“汉月”计划启动之后,局面立刻产生了巨大的转折。一直韬光养晦的大国师在起初的忍让之后,巧妙的将冲突的责任推到了保守派的一方,随之而来的则是大刀棒喝,以及残酷无情的镇压。

在这种情况下,哈尔里克汗很快就体会到了张仲坚的可怕,很多同盟的或者交好的朋友,纷纷在这场争斗中落败,得到的便是一个惨不忍睹的下场。不仅身家性命难保,而且妻儿老小都永无翻身之地。昔日高傲狂妄的草原贵族,如今甚至连一条丧家之犬都不如,即便侥幸保住了性命的,也是惶惶不可终日。

事态的发展让这位一向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的哈尔里克汗心惊胆战,唯恐这样的厄运落到自己的头上,对于曾经得罪过张仲坚的往事,更是悔不当初。

于是,他再也无心对鄯善王等西域小国多做纠缠,乘着翰鲁奉令出兵麓城讨伐风雨军的机会,率领着自己的亲信兵马入住了玉门关这座名义上属于自己管辖的城池,美其名曰是保卫名关,掩护呼兰大军的后防线,实际上却是期望借着这座天下闻名的雄关来保护自己,压制住心中的忐忑和慌乱。

这的确是一个好选择。玉门关远离呼兰斗争惨烈的政治中心,前方又有翰鲁的数十万大军在和风雨军激战不下,再加上坚城厚壁,有效阻挡了战火的侵蚀,恰巧是一个躲避纷争、安身保命的好所在。

但是事与愿违,就在他自以为高枕无忧的时候,却见一名卑微的奴兵飞快的跑了进来,惊惶失措的禀告道:

“汗爷,不好了!”

“混帐,什么事情如此慌张!”

哈尔里克汗习惯性的向这名士兵抽了一鞭子。

在呼兰的军队中,战士也是分等级的。已故的呼兰大可汗雄才大略,野心勃勃,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和草原的团结,他在掌握了大权之后便召集了各部落首领,制定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和林血盟”:

在“和林血盟”中,草原的健儿自然是英勇的猛士,凭藉着他们的勇猛和无畏受到人们的尊敬,即便是手握大权的族长和贵族,在他们面前也不敢太过于放肆,否则就会受到这些战士为了荣誉而发出的挑战,如果不敢应承的话,无论多么尊贵的人物,都会受到人们的耻笑而在极端重视荣誉的大草原抬不起头来。

相对于草原的健儿,那些屈服于帝国武力的盟邦的战士,地位当然低了一些。他们往往是帝国征战的先锋,担负著有重大伤亡的任务。

不过即便和这些盟邦的战士比较,仆兵的地位依旧更为低下。这些从敌对国俘虏来的壮丁,在浩荡的大军中主要是负责那些将领和贵族的起居、勤务,成为逆来顺受的对象,主人对其有着绝对生杀予夺的主宰权,偶尔更会被当作替死鬼,驱赶到阵前消耗敌人的体力和时间。

虽然不同地位的战士,都可以凭藉着战功提升他们的地位,甚至也不乏有仆兵出身的勇士因为忠诚和无畏而得到晋升,成为战功彪榜的名将,但是这毕竟是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少数中的少数,更多的仆兵则仅仅是备受ling辱的发泄对象和战场上的消耗品,能够保全性命已经是万幸了。

在这种传统的影响之下,傲慢狂妄的哈尔里克汗自然不会把这些奴兵当作人来看待,动辄打骂侮辱乃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尤其是现在这种局面微妙的情况下,心情不好的草原贵族只要一看不顺眼,就会皮鞭相向,短短几天工夫就已经活活打死了十几名他名下的奴兵了。

对于前车之鉴记忆犹新的那名仆兵,此时立刻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冷战,急忙在粗鲁暴烈的草原大老爷再次挥舞皮鞭之前,抢先出声禀告道:

“是……是……风雨军兵临城下了!”

“什么!”

哈尔里克汗闻声差点跌倒在了地上。

即便是尚武的呼兰帝国,在建立了如此庞大的基业之后,也不可避免的被裙带关系和奢靡生活所侵蚀,并不是人人都凭藉战功方才占据高位的。

哈尔里克汗便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作为草原实力雄厚的名门望族,再加上姐姐被挑选入宫成为了现任呼兰大可汗的妻子,这位草原的贵族可以说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获得了封地和相当于中原王侯爵位的“汗”的称号。

但是,就其能力和经历而言,却是十足的纨裤膏梁,既没有血战沙场的武威,也没有运筹帷幄的谋略,平日里狐假虎威、欺凌弱小尚且可以,但是真的面对战阵杀伐,却根本不知所措。

尤其是面对着连续击败了呼兰大军的风雨军,更是让他感到了浑身瑟瑟发抖,大有世界末日、死期将至的觉悟。

“来……来了多少兵马?”

幸好这两年为了在同僚以及讨厌的大国师张仲坚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哈尔里克汗频频对西域小国用兵,虽然是稳操胜卷、实力一边倒的战斗,但毕竟刀光剑影之下还是锻炼了这家伙的胆量,再加上突然醒悟到自己眼下正位于铁壁铜墙的玉门关之内,至少暂时武性命之忧,因此良久之后终于镇定了下来,问出了还算有水准的问题。

“探马回报敌军前锋共有大约三千骑兵!”

奴兵急忙迅速的禀告道。

“混账东西!”

哈尔里克汗顿时大骂了起来,区区三千骑兵对于防卫森严的玉门关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威胁,因此这个消息顿时让草原的贵族老爷大大的安心了,随之而来的却是察觉到自己因为这个白痴没有一次性及时禀告完军情而白白的手足无措、大丢面子,不由怒火中烧,再次挥舞起鞭子,狠狠的打去。

“啊!”

一声凄厉的惨叫之后,奴兵不由疼得满地打滚。这种用油浸泡过的鞭子,被抽到身上非常疼痛,让人难以忍受,乃是呼兰贵族们惩戒奴隶的常用器械。

“叫你还敢不敢大惊小怪!”

余怒未息的哈尔里克汗狠狠的抽动着鞭子,死命的鞭挞着可怜的奴兵。

“汗爷饶命,饶命!那三千前锋是被西北定凉侯风雨亲自统率,而且后方尘土飞扬,无法探明究竟有多少后续部队!”

倒霉的奴兵一边在地上打滚躲避鞭子,一边感受到生命的威胁因此赶忙用最快的速度禀告完了整个军情。

“风雨……风雨亲自统率?后……后续部队?”

哈尔里克汗听到了这个糟糕的消息之后,由于有刚才的经验,此刻他倒是并没有立刻蔫了过去,反而是一把抓住了奴兵的领子,恶狠狠的质问道:

“这怎么可能?消息可靠吗?”

“远处看到的似乎……似乎是传说中的定凉侯风雨,只是守城的将士都没有参加过和风雨交战的那几场大战,所以无法确认。不过秋风军统领秋里肯定来了,他在风雨的身边,有参加过玉门关防守战的弟兄辨认了出来!”

“秋……秋里!”

感觉大事不妙的哈尔里克汗立刻全身发软,差点跌倒在地,也因此放过了那个可怜的奴兵,让这个家伙逃过一劫。

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是哈尔里克汗凭藉自己仅有的那么一点智慧,也认识到姑且不论风雨是否真的来了,单单是主持风雨军西线大局的秋里,就绝不可能只带领这么一点兵马前来攻打玉门关。

玉门关虽然坚固,自己目前麾下的军队也不在少数,但是面对着能征善战的风雨军,还有威名远播风雨、秋里两员名将,哈尔里克汗半点斗志都没有。

难道翰鲁的大军完蛋了吗?接下来该怎么办?

哈尔里克汗唯一想到的就是这些。

第1章 印月总督第8章 欧静到来第3章 大军北伐第5章 大开杀戒第5章 两个脑袋第7章 忠奸难辨第10章 兵败如山第1章 风云变幻第10章 昌马会谈第3章 难以结束的战争第23章 集思广益第2章 巴比伦大公第18章 麦坚特使第4章 迎接决战第10章 兵败如山第16章 沙场结盟第6章 商场政坛第10章 重兵压境第2章 混乱的战局第4章 巴比伦沦陷第10章 扬帆启程序少年提丁第2章 人心城墙第7章 引军西进第2章 会盟前夕第23章 集思广益第2章 宗教改革第十六章第7章 阶下之囚第6章 踏上印月第1章 请君出山第9章 决战印月第18章 销魂一刹第2章 有备而来内容简介第5章 大开杀戒第1章 对峙日河第19章 少年将才第5章 得遇高人第8章 自食恶果第5章 海上大捷第2章 元宵佳节第4章 各怀心事第9章 派系之争第19章 少年将才第1章 印月总督第5章 返回锦州序宝剑利盾第8章 英雄红颜第10章 天子凉公第8章 少女情怀第5章 意外之变第3章 相煎何急第1章 理想野心第6章 踏上印月第11章 攻守圣京第11章 渴求和平第3章 宫廷宴会第8章 不速之客第8章 欧静到来第6章 巴蜀皇甫第3章 帐中论势第4章 凉城夜战序宝剑利盾第8章 暗影浮动第10章 最后机会第5章 两个脑袋第3章 浓烟滚滚第4章 两军对阵第6章 灰鹰军团第6章 战后余生第7章 转战高丽第21章 江山美人第16章 野外遇袭第3章 南线战况第9章 扬州战火第18章 销魂一刹第5章 海上大捷第1章 水幕乾坤第1章 帝国阴霾第9章 七海龙王第1章 巴蜀风云第6章 主力决战第2章 元宵佳节第11章 愤怒和野心第4章 交趾之厄2十一日起日落第5章 两个脑袋第2章 西南战报第3章 帝都暗流第10章 最后机会第22章 凉城会议第10章 天子凉公第5章 两军对峙第2章 盖世猛将第12章 高唐风云第10章 战与和的煎熬第11章 圣京突变第15章 混蛋计划第8章 高丽大捷
第1章 印月总督第8章 欧静到来第3章 大军北伐第5章 大开杀戒第5章 两个脑袋第7章 忠奸难辨第10章 兵败如山第1章 风云变幻第10章 昌马会谈第3章 难以结束的战争第23章 集思广益第2章 巴比伦大公第18章 麦坚特使第4章 迎接决战第10章 兵败如山第16章 沙场结盟第6章 商场政坛第10章 重兵压境第2章 混乱的战局第4章 巴比伦沦陷第10章 扬帆启程序少年提丁第2章 人心城墙第7章 引军西进第2章 会盟前夕第23章 集思广益第2章 宗教改革第十六章第7章 阶下之囚第6章 踏上印月第1章 请君出山第9章 决战印月第18章 销魂一刹第2章 有备而来内容简介第5章 大开杀戒第1章 对峙日河第19章 少年将才第5章 得遇高人第8章 自食恶果第5章 海上大捷第2章 元宵佳节第4章 各怀心事第9章 派系之争第19章 少年将才第1章 印月总督第5章 返回锦州序宝剑利盾第8章 英雄红颜第10章 天子凉公第8章 少女情怀第5章 意外之变第3章 相煎何急第1章 理想野心第6章 踏上印月第11章 攻守圣京第11章 渴求和平第3章 宫廷宴会第8章 不速之客第8章 欧静到来第6章 巴蜀皇甫第3章 帐中论势第4章 凉城夜战序宝剑利盾第8章 暗影浮动第10章 最后机会第5章 两个脑袋第3章 浓烟滚滚第4章 两军对阵第6章 灰鹰军团第6章 战后余生第7章 转战高丽第21章 江山美人第16章 野外遇袭第3章 南线战况第9章 扬州战火第18章 销魂一刹第5章 海上大捷第1章 水幕乾坤第1章 帝国阴霾第9章 七海龙王第1章 巴蜀风云第6章 主力决战第2章 元宵佳节第11章 愤怒和野心第4章 交趾之厄2十一日起日落第5章 两个脑袋第2章 西南战报第3章 帝都暗流第10章 最后机会第22章 凉城会议第10章 天子凉公第5章 两军对峙第2章 盖世猛将第12章 高唐风云第10章 战与和的煎熬第11章 圣京突变第15章 混蛋计划第8章 高丽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