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混乱的战局

“老将军不要惊慌,此人确实是风雨派来的,在下不便现身,就此别过,这里的事情可以全部推托给血衣卫,万万不要暴露仇绪的行踪!”

正当卓不凡略略犹疑,不知道这次来人是真是假的时候,便听见仇绪以传引入密的方式讲话语送到了卓不凡的耳中,然而待卓不凡回头看时这位年轻的丐帮帮主则早已经不知所踪了。

“桓大人请进!”

卓不凡定了定神,将来人请入。

近来的是一名非常年轻的军官,而且从所穿的服饰来看乃是出自风雨的近卫军,而不是那带着神秘威严的血衣卫。

在给谨慎起见的卓不凡验明了自己的身份令牌之后,那年轻的军观望着地面上打斗的狼籍,不无惊异的问道: “卓老将军,莫非有人骚扰!”

“没事,不过是一些鼠辈罢了,幸好风侯早有安排,还请大人代老朽向定凉侯致谢!”

卓不凡省起仇绪的吩咐,因此显得若无其事的轻描淡写道。

“血衣卫……”

果然,年轻的军官听了之后立刻略略皱眉的轻呼了一声,想当然的将事情和令风雨军上下闻之色变的血衣卫联系在一起了。

和任何时代的正统军人对待秘密的情报机构的态度一样,这位名叫桓炎军官显然对于一直在幕后神神秘秘的血衣卫并没有什么好感,但同时也不愿意掺和进取,因此有了如此先入为主的印象之后,便不再追问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立刻转移了话题,恭敬的说道: “卓老将军,风侯派卑职来请您前往黎县暂避敌锋!”

那军官说话的语气非常平和,言行举止也很恭敬,但是眼神中却分明流露出不容更改的坚定。

“黎县?”

卓不凡的脸上一闪而过的是迷惑。

黎县是凉城西面的一座小城市,此时风雨竟然要让他离开凉城前往黎县,似乎说明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圣龙帝国西北定凉侯已经没有信心守住凉城了,莫非如今的凉城已经危在旦夕?

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仅仅从军官口中的一言半语,卓不凡立刻联想到了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展开的燕南天和风雨之间的战争。

燕南天的大军风卷残云一般的压过来,尤其是锦州的丢失顿时让风雨军陷入了严峻的局面之中。

在卓不凡看来,风雨至少犯了三个大错误,首先是一意孤行的试图征服印月,导致了风雨军内部的严重对立,不但无形中削弱了风雨军的力量,同时也给了对手可乘之机;其次,战略上掉以轻心,认为燕南天陷在了东线自己就高枕无忧,忙于南征印月而忽视了东面的危险;此外,虽然抓住机会突击了皇甫世家的大军避免两线作战的部署本身并没有错,但是过分相信锦州的防守力量,没有有效的部署纵深防线和备用应急方案,导致了重蹈当初东线惨败的覆辙,非常不可原谅。

这一系列的失误,引发了今天的危机,风雨不得不吞下自己固执和疏忽带来的恶果,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面对燕南天倾其全力的猛攻。

然而,无论如何风雨似乎都应该会死守凉城啊!

作为风雨军的政治经济中心,凉城是风雨的根本重地,囤积了风雨军的大量粮草物资,一旦失陷势必会对风雨军造成极其沉重的打击;换而言之,即便单纯从军事角度来看,一旦放弃凉城风雨军等于放弃了西北最坚固的防守阵地,这对于目前正在争取时间聚拢兵力的风雨来说,绝对是不智的。

风雨怎么可能守不住凉城呢?风雨军的主力尤存,凉城似乎还不至于这么快就到了出现如此危机以至于需要转移的地步;而以风雨的能力也应该不会看不到在同燕南天的作战中,凭借凉城这样的坚固城池进行防御反击的大决战,绝对是目前最为有利的选择。

卓不凡无法理解风雨的意图。他尽管倒不是很在意风雨和燕南天的胜负,但是却从心底里不愿意看见凉城会遭受战火的摧残。

一年来的生活让老人见识到凉城是一座祥和安宁的城市。这里秩序井然、百姓生活安定宽裕,邻里之间也是和睦友好,尊老爱幼、互相帮助的行为在凉城蔚然成风,这是卓大将军数十年的生涯中所没有见过的。他在佩服风雨及其部下治理有方的同时,也深深的喜爱上了这座只有在传说中太宗皇帝的盛世中方才会出现的城市,因此当他一想到这样的一座城市,有可能会在战乱中受到损害,平日里相识的那些质朴善良、曾经对素不相识的自己尊重友好的百姓可能会在战火中丧生,心里就不由得一阵紧张和痛惜。

然而,老人明白自己无法改变这一切,因此没有多说什么,而是非常合作的跟随在那个军官的身后,走出了大门,却看见门外早就停好了一辆马车,平静的淹没在夜色之中,马车旁边则是一队全副武装约有百余人的兵卒,可见风雨对卓不凡还是很重视的,当然这些护卫即可以说是保护卓不凡的安全,同时也可以算作对卓不凡的监视。

这就是寄人篱下的悲哀吧!

苦笑着的老将军,心中不无嘲讽,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拥有着让圣龙帝国西北定凉侯也不得不重视的声名地位,还是应该悲哀堂堂一代名将如今却落得受人制肘的地步,在这样矛盾的心态下,老人忍不住苦笑着喃喃: “大战在即,老朽不过是一个垂死之人,风侯未免太过郑重了!”

这句话,即是无奈,又略带着自嘲,更多的则是对燕南天、风雨、天池剑宗和“西门”这些错综复杂的突然之间如此重视自己的迷惑。

“老大人德高望重,天下谁人不敬?更何况如今辅政王即将登基,老大人更是地位尊崇,也难怪风侯会如此慎重!”

年轻的军官则没有多想,顺口为自己的主君解释道。

“什么!辅政王登基?”

卓不凡心中巨震,刚才那个袭击者虽然也说了相关的话,但一则是当时话为说完就发动了袭击,二来既然对方是敌人,所说的话当然得打个折扣,再加上后来仇绪、桓炎相继登场,所以卓不凡并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直到此时在军官无意中说了出来,方才令老人敏锐的感觉到天下即将有一场更为血腥的混乱。

“老大人不知道吗?”

年轻的军官原以为既然血衣卫都已经插手,老人应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却没想到会有如此的反应,所以愣了一愣,不过继而可能是认为这件事情并非机密,很快就会天下皆知,因此略略犹豫之后便依旧和盘托出: “五日前圣上驾崩,燕贼留守在圣京的乱党张兆在燕贼的授意之下准备立议政王为傀儡,继续扰乱朝纲。为了与此对抗,公孙无用大人联合东南各路节度使将拥立辅政王殿下登基。今天消息传来之后,风侯已经向天下发布檄文呼应,共讨篡权夺位的燕氏奸贼!”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卓不凡反复喃喃了几遍,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突然之间成为各大势力争相关注的目标——尽管萧剑秋曾经打算和皇甫嵩联手,但是毕竟先和卓静雯定亲,更何况皇甫世家倒戈反目以至于原本可能的联姻也早就烟消云散了,于是自己这个已经落势的老头顿时成为了未来的国丈,再加上潜在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张很有价值的政治牌,由不得风雨、燕南天不对此打主意。

只是,明白了自身地位更加重要和瞩目之后,老人没有半点的高兴,反而为圣龙帝国的未来,以及已经置身于权力斗争漩涡中心的女儿更加担忧起来。

……

马车很快上路,在夜幕中伴随着“吱呀”的声音碾过道路,通往西面的城区。撩开了马车上的窗帘,心思重重的卓不凡抬眼望了望天色,然后就是一言不发的看着沿途夜幕下的凉城,脸上没有半点表情。

“老将军,黎县离这儿很近,用不了三个时辰就可以到了!”

可能是因为卓不凡的合作,也可能是因为有机会和自己所尊敬的老将接触,奉命邀请老将军的年轻军官如今的心情很不错,此时看见卓不凡的举动以为老人担心车马颠簸或者感到路上无聊,因此主动攀谈起来。毕竟卓不凡将军的地位和声名在圣龙帝国还是非常响亮的,即便是定凉侯这样的大人物也不敢怠慢,所以军官原本也很担心卓不凡可能会出现什么抗议和不合作的行为,让自己不好处理,而如今眼见这位可敬的老将军一点架子都没有,心里自然非常畅快。

“前线的战斗怎么样了?”

卓不凡笑一笑,仿佛很无意的问起。事实上这也是当前所有人见面最关注的事情,那隐隐约约传来的厮杀声,牵动着每一个军民的心。

“放心吧,风侯一定能够赢的!”

军官不假思索的说道,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一般,年轻的脸庞充满着自信和骄傲,没有掺合半点的虚假和官面文章,完完全全是发自内心的认定。

军官的态度倒是让身经百战的老将愣了一愣,继而有些感佩。让部下们无论何时何地都永远毫不迟疑的相信自己的统帅能够带领自己赢得胜利,这是每一个将领所梦寐以求的事情,拥有着这样的军队,则是每一个将领们所引以为豪的骄傲。

风雨无疑拥有着这样的军队,这也正是他在短短数年称雄天下的资本。

老人的脸上现出了些许赞赏,些许羡慕,继而代之的是落寞。曾几何时,他也拥有过这样的军队,他也曾经统率过这样的军队驰骋沙场,只是如今却转眼成空,那足以傲视天下的雄师劲旅化作了云烟散去,昔日的辉煌飞扬也变作了今天的老朽闲置,即便是那偶尔还涌起的豪情壮志,也在无聊空闲的虚度中逐渐淡去。

这样想着的老人失去了旁敲侧击中探问前方战事的兴趣,在那一瞬间他蓦然发现,风雨也好,燕南天也罢,无论谁胜谁负都已经是和他非常遥远、毫无关系的事情了,属于他的时代,属于他的辉煌,早就成为了历史过去。

老人缩回了车厢,闭上眼睛不再说话,马车陷入了一片沉寂,唯有士兵们的脚步声,车轮滚动声,还有远处的战鼓喧嚣声,伴随着老人的旅程,直到接近西门的时候,马车方才嘎然停下,也打破了这片沉寂。

“风侯下令封城,凉城所有军民均不得出去!”

一名守城的校尉通报了情况,立刻引发了周围的喧哗。

卓不凡好奇的再次拉开窗帘,只见城门附近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有一些是军人,还有一些是官员,应该是奉令倒是富商和百姓可能因为前段时日已经被欧静下令准许离开,所以倒没有看见几个。

难道风雨要放弃凉城?

卓不凡心里“咯噔”了一下,以风雨军的严厉军纪,这些军人和官员应该都是得到了命令方才敢如此,尤其是当他看到了这些官员中赫然有自己曾经认识的目前风雨军内政系的红人司马渊,就更加进一步的验证了自己的看法——风雨即便不是主动放弃凉城,也一定是意识到凉城岌岌可危,因此作了预备措施。

只是,风雨军怎么可能如此不济?

尽管意识到自己已经远离这场喧闹的舞台,但是多年的戎马生涯,让卓不凡终究不愿意放弃观摩这场由燕南天和风雨上眼的圣龙帝国规模最庞大的藩镇之战的机会。只可惜眼下手中的资料实在太少了,让他终究无法猜测到燕南天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居然让风雨不得不考虑放弃凉城,而看来似乎做好迫不得已之际放弃凉城的风雨,又将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弥补损失和力挽狂澜?

就在卓不凡暗自思索的时候,只见来接卓不凡的那名年轻军官已经快步走上前去,推开前面堵塞的人群,向校尉亮出了一枚令牌,有些焦急的说道: “下官是奉了风侯的命令出城!”

此话一出,立刻引来了在场很多人的同声共气,显然这些人员大多都是奉了命令出城的,此刻见到有人抬出风雨的名头,故而纷纷响应。

“风侯已经传下令来,所有出城的前令全部取消,所有人等均不得擅自出城,违者以叛逆罪杀无赦!”

那名校尉却表现得无动于衷,面无表情的冷冷说道,同时守城的士兵已经亮起了兵器,威慑那些围在城门口军民离去。

“你……”

那名年轻的军官看来是一个非常尽责的人,对于自己没有完成任务而感到万分焦急,要不是周围那明晃晃的刀枪在无声的提醒,卓不凡还真是有些担心这个年轻人会在冲动之下作出什么来。

幸好,那年轻的军官还算是理智,虽然有些不满,但还是退了下来,只是因为考虑到自己的任务,滞留在城门口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桓炎!”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一名缠着绷带、一身血迹的军官拍了一下那名年轻军官的肩膀,招呼了他的名字。

“小六?你不是在镇守黎仓吗?怎么会在这里?雅龙和秦大哥他们呢?”

名叫桓炎的年轻军官显然和被换作小六的军官非常熟悉,因此不由高兴的叫了起来,同时发出了一连串的询问。

那被唤作小六的军官微微一笑,却突然身体一软,差点晕倒在了地上。

“小六!”

桓炎急忙扶起自己的战友,与此同时却听见马车上的卓不凡说道: “你这位朋友似乎受了不轻的伤,不如先上马车再说吧!”

年轻的军官犹豫了一下,却见身边扶着的小六挣扎了一下,似乎很不愿意的样子,急忙对着自己的朋友说道: “这位是当年镇守圣京力抗呼兰大军的卓老将军!”

“啊,末将参见卓老将军!”

看得出受伤的军官对卓不凡非常尊敬,因此在听说眼前老人的身份之后,立刻不顾伤重体虚便要行礼。

卓不凡急忙下了马车制止了他,同时将他扶到了车内,这一次受伤的军官倒是没有反抗,仅仅是对卓不凡这样的前辈居然来掺扶自己而感到有些不安。

“你怎么会在这里?”

刚刚上了马车,年轻的军官便急不可待的询问起刚刚相遇的友人,只是话一出口却听见老人在一旁轻轻的咳嗽了一下,方才醒悟自己似乎太过于焦急了,便转而有些赫然的解释道: “小六和卑职都是轩辕军校的学生,目前轩辕军校的学生军主力都被派往黎仓,学生军副指挥使更是卑职的表弟,如今那一线的战事非常激烈,桓炎忧心同窗亲人的安危,因此有些失态,还望老将军见谅!”

“无妨,老夫也是沙场上下来的人,自然理解大人的想法!只是这位小兄弟似乎非常疲累,还是先喝一口水,吃点东西吧!”

卓不凡微微的一笑,从行囊中将水袋以及一些干粮递了过去。

其实如同所有痴迷于战争的军人一样,卓不凡如今也异常期盼了解到最新的前线战事,好明白燕南天和风雨这两位帝国强藩此次所对弈的宏伟战局,究竟已经演变到了怎样的程度;只是身经百战的他一眼就看出来那个被换作小六的年轻人,应该是连续作战脱力加上饥渴方才晕倒,如果不马上喝一些水、吃一点东西的话,随时都有可能晕倒,因此卓不凡及时阻止了桓炎的问话。

“多谢老将军!”

幸好,那个被换作小六的军官咕嘟咕嘟的喝了几大口水,又嚼了一块干粮之后,先感激的谢过了卓不凡,继而对着桓炎哽咽的说道: “今天黎仓的那一战太惨了!事先根本没想到燕南天的军队会来这么快、这么多。十多万敌人乌压压的涌了过来,风天华都尉统率的四万青龙军弟兄,才打了一个多时辰,就只剩下七千多人了,没一个不是带着伤的。

“我们负责守卫粮仓的学生军也没有想到敌人来得这么快,措手不及的展开激战,也折损了七成的兵力,不得不掩护着百姓退到了粮仓里去,激战中雅龙大哥丢了一条胳膊,幸好秦纪大哥率着骑兵及时赶回来,方才救下了雅龙大哥。

“后来蒙璇统领的大军提前从侧翼掩杀过来,暂时击退了燕家军,烧毁了粮仓没有让燕南天得逞。受伤的兄弟和百姓在蒙统领的掩护下退到了黎县,总算为咱们轩辕军校保留了那点血脉,只是风天华都尉全身上下受了七十余处伤,虽然被部下拼死抢回来了,但昏迷不醒生死未卜,再加上这一次伤亡实在太惨重了,所以弟兄们的士气都有些低。”

“那雅龙和秦纪大哥呢?”

桓炎一把抓住小六的胳膊,焦急的问道。

因为被桓炎抓住有些疼,小六急忙安慰道: “眼下重伤的弟兄包括雅龙大哥都留在了黎县,其余的人马都编到了蒙璇统领的麾下,由秦纪大哥的统领。至少我走的时候他们都很好,没有什么危险,只是雅龙大哥丢了一条胳膊,有些消沉。”

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这才继续说道: “我是奉了蒙璇统领的命令,随秦纪冒死杀回来向风侯报信的,秦纪大哥正在风侯那里。刚才我在风侯的指挥部听一个毕业的学长说燕南天甩开了秋帅的东线兵团,全军压到了凉城,将这里团团包围住了。桓炎,卓老将军,恐怕你们已经没办法出城了!”

“他们没事那就好,那就好……,哎呀,糟了!”

刚刚听到雅龙和秦纪没有什么事情之后,桓炎松了一口气,继而却想到自己的任务没有完成,顿时又焦急了起来,挠了挠自己的脑袋。

“甩开了秋里的东线兵团?”

一边的卓不凡倒是无所谓出不出城,既然已经被变相的软禁,对他来说到哪里都无所谓,事实上战场的烽火对老军人的吸引力恐怕更大一些,倒是刚才小六所说的战局的演变,才更让老人感到兴趣。

“具体卑职也并不清楚,只听说燕南天似乎用草人和火堆伪装成大军依旧驻扎,然后用捆绑的羊腿击鼓,骗过了秋帅,连夜急行军赶来的!”

小六听到卓不凡的垂旬,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可能是受到风雨那种开疆拓土、抗击异族的狂热熏陶,风雨军上上下下将士均以击败异族人为荣,对于内战的胜负反而并不感兴趣,因此他们对燕南天、皇甫嵩这种内战的藩镇根本就没有半点的尊敬,但是对于能够力抗呼兰大军、守住了圣京城的卓不凡却非常的敬仰,丝毫不因老人后来的战败以及如今手无兵权而有半点的轻视。

“哦,多谢相告!”

听到小六的回答,卓不凡略略感到失望,他清楚以燕南天和秋里这样高明的统帅,他们的欺骗和被欺骗,一定是非常精彩的斗智斗勇,其间更是步步艰险、招招奇诡,绝不会像小六说得那么简单,只可惜以眼前这几个年轻军官的地位,不可能了解得太详细,但是眼见小六对自己如此毕恭毕敬,不忍对方感到慌乱和不安,因此还是非常和蔼的向年轻军官道了一声谢。

“应该的,应该的!”

朴实的年轻人见卓不凡这样的大人物对自己如此客气,不由有些手足无措,只会说一连串的“应该的”。

卓不凡微微一笑,却没有再言语,而是自顾自的陷入对当前局势的沉思中。

风雨和燕南天都无疑是高明的将领,他们的对抗当然就是一场精彩的对弈,一生都戎马倥偬的卓不凡,又岂能放过这样的良机,此时的老人俨然重新回到了血肉横飞的战场,根据自己零星获得的资料,开始勾勒起眼下的战局来:目前为止,风雨的处境很不妙,燕南天在局部战场上获取了相当大的胜利,包括占领了重要的黎仓、甩开秋里的阻截兵团、开始迂回包抄风雨军的根本重地凉城。没有完美的实现燕南天补充粮草支撑整个战争的战略目标,但总的来说还是一举击在了风雨的软肋上,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将风雨变作了瓮中之鳖。

反观风雨军则乏善可陈,黎仓失守,精锐部队损失惨重,凉城被彻底包围,从风雨还一度动摇了坚守凉城的决心看,似乎即便在被围之前,凉城就已经处境不妙,如今自然更是雪上加霜。

当然,形势对于风雨军也尚未绝望。至少蒙璇的军队正逗留在凉城的外围,南下歼灭皇甫世家的风雨军主力应该还没有投入到战场,北面包括秋风军、黑狼军和白虎军在内的东线集团也实力尤存,而且面对的又是一个缺少粮草补给困难的敌人,因此这场战争的决战尚未到来,风雨虽然可以说是被困绝境,但也完全可以用自己作诱饵,打一场漂亮的反包围,总之风雨还没有将自己获胜的筹码完全耗尽。

事实上,卓不凡发觉目前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搞清楚,那就是燕南天的主力究竟有多少兵力,目前正在干什么?风雨军回援的大军又如何部署?是否能够及时粉碎燕南天的包围,以及对付燕南天的后续招数?

——这些都将成为影响战争的关键。

至于战争的最后结果,恐怕还是需要根据风雨和燕南天在接下来的调兵遣将上的本领了,只是相对于风雨来说将更加容不得有半点错误,否则就很难有翻身机会了。

如此想着的卓不凡,开始揣摩起燕南天和风雨后续的部署,以及整个战局的走势,一时间入了神。

而与此同时,桓炎则正在为自己的任务而烦恼,小六则因为劳累过度,在说完了之后竟然很快的进入梦乡,打起了鼾来。

于是,马车就这样停在了西城的城门口,静静的隐身于夜幕之中。

只可惜这样的平静很快被一队急促的马蹄声给打破。只见一队骑兵飞速拥了过来,为首的那略带发福的文士赫然是风雨身边的随军长史金岑。只见金岑刚刚疾驰到西城门口,便急忙的勒住马匹,大声的宣布了风雨的命令: “风侯有令,出城令全部取消,所有军民即刻返回,各司其责!”

由于金岑的特殊身份,再加上周围聚拢来的军队表现出此事不容上凉的神情,让所有抗议的人开始平息了下来,虽然心又不甘,却也无可奈何的散去。

“请问卓老将军在哪里?”

正当年轻的军官带着无奈的神情悻悻然的准备返回的时候,却听见金岑对着人群大声的喊道。

“卓老将军在此!”

年轻的军官正有些头疼如何眼看无法完成的任务,听见金岑的喊话非常高兴,急忙大声回应道。

“卓老将军,如今城内有些动荡,风侯请您老人家前往一叙!”

金岑带着恭敬的神色来到了马车前,向卓不凡微微弯身行礼。

“但凭大人吩咐!”

卓不凡不动神色的说道。尽管风雨礼遇有加,但卓不凡清楚说到底自己不过是风雨手中的一枚用来拉拢正统派的棋子而已,尤其是目前传言原本中央派一系的陈良背叛之后,自己的处境自然更为微妙了。

尽管卓不凡并不相信陈良会投靠燕南天。他了解自己的这个前任侍卫长,虽然能力有限,但是为人还是非常忠义的,而且正统思想很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对燕南天这个当代最大的乱臣有什么好感。

只不过形势比人强,很清楚自己处境的卓不凡,根本无力为自己的老部下辩护,也无力影响当前发生的一切,唯有三缄其口,作为一个旁观者默默的注视着这场圣龙帝国权力纠纷的演变——这一点他倒是很有兴趣,所以能够见到风雨亲眼目睹这位年轻的名将如何部署这场战争,对于老将军来说还真是有些求之不得。

第1章 肃清吏治第4章 进退之间第6章 霸者无奈内容简介第7章 忠奸难辨第15章 潇洒出京第7章 战云密布第18章 麦坚特使第2章 混乱的战局第7章 锦州城下第5章 东隅扬州第4章 万里海疆第6章 渡河之战第13章 艰难抉择第4章 各怀心事第10章 调兵遣将第7章 江南来客第4章 三千骑兵的神秘行动第4章 呼兰国师第4章 别无选择第10章 一场协议第1章 不祥谣言第3章 浓烟滚滚第5章 尊王攘夷2第9章 大会风波第5章 按兵不动第12章 少女的推测十一日起日落第4章 驾驭战车第15章 致胜关键第3章 哈桑再现第4章 激战凉城第8章 百废待兴第6章 激战正酣第1章 智摄群英第1章 逍遥其人第20章 返回凉城第7章 夺取胜利第6章 无路可退第4章 无可奈何第6章 商场政坛第3章 沙漠激战第3章 谈笑论战第16章 野外遇袭第4章 交趾之厄2第9章 决战印月第6章 兵变突起第1章 孤城夏州第5章 决战坎普尔第11章 帝国宫殿第4章 激战凉城第3章 哈桑再现第11章 帝国宰相第3章 外交谈判第5章 出使圣京第2章 星起星落第8章 自食恶果第2章 巴比伦大公第2章 盖世猛将第10章 兵败如山第4章 交趾之厄1第8章 今夜悄然第19章 少年将才第6章 踏上印月第8章 山河家国第5章 兵败如山下第7章 战云密布第9章 乘风破浪第1章 大食使者第5章 尊王攘夷1第5章 围点打援第11章 京城密会序宝剑利盾第2章 风雨宴客第4章 万里海疆第6章 神州遽变第6章 意外的收获第2章 西南半岛第11章 乐极生悲第10章 天下大局第6章 大获全胜第6章 大获全胜第4章 驾驭战车第9章 风起云涌第5章 宪政出台第8章 暗影浮动第8章 湮没尘土第7章 权力斗争第9章 乘风破浪第22章 仇人相见第9章 风云际会第9章 主动请缨第3章 北方强者第5章 圣龙舰队第5章 兵败如山下第4章 两军对阵第8章 暗影浮动第6章 战略抉择第1章 印月总督第3章 后方锦州
第1章 肃清吏治第4章 进退之间第6章 霸者无奈内容简介第7章 忠奸难辨第15章 潇洒出京第7章 战云密布第18章 麦坚特使第2章 混乱的战局第7章 锦州城下第5章 东隅扬州第4章 万里海疆第6章 渡河之战第13章 艰难抉择第4章 各怀心事第10章 调兵遣将第7章 江南来客第4章 三千骑兵的神秘行动第4章 呼兰国师第4章 别无选择第10章 一场协议第1章 不祥谣言第3章 浓烟滚滚第5章 尊王攘夷2第9章 大会风波第5章 按兵不动第12章 少女的推测十一日起日落第4章 驾驭战车第15章 致胜关键第3章 哈桑再现第4章 激战凉城第8章 百废待兴第6章 激战正酣第1章 智摄群英第1章 逍遥其人第20章 返回凉城第7章 夺取胜利第6章 无路可退第4章 无可奈何第6章 商场政坛第3章 沙漠激战第3章 谈笑论战第16章 野外遇袭第4章 交趾之厄2第9章 决战印月第6章 兵变突起第1章 孤城夏州第5章 决战坎普尔第11章 帝国宫殿第4章 激战凉城第3章 哈桑再现第11章 帝国宰相第3章 外交谈判第5章 出使圣京第2章 星起星落第8章 自食恶果第2章 巴比伦大公第2章 盖世猛将第10章 兵败如山第4章 交趾之厄1第8章 今夜悄然第19章 少年将才第6章 踏上印月第8章 山河家国第5章 兵败如山下第7章 战云密布第9章 乘风破浪第1章 大食使者第5章 尊王攘夷1第5章 围点打援第11章 京城密会序宝剑利盾第2章 风雨宴客第4章 万里海疆第6章 神州遽变第6章 意外的收获第2章 西南半岛第11章 乐极生悲第10章 天下大局第6章 大获全胜第6章 大获全胜第4章 驾驭战车第9章 风起云涌第5章 宪政出台第8章 暗影浮动第8章 湮没尘土第7章 权力斗争第9章 乘风破浪第22章 仇人相见第9章 风云际会第9章 主动请缨第3章 北方强者第5章 圣龙舰队第5章 兵败如山下第4章 两军对阵第8章 暗影浮动第6章 战略抉择第1章 印月总督第3章 后方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