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欧静白起

“欧姐姐,说起来小妹来了凉城这麽久,直到现在才拜见姐姐,实在是该死!”

“李姑娘这是什麽话,说起来欧静还没谢过小姐此次前往圣京解救了舍弟欧仁呢!”

“姐姐千万别这麽说,大家都是帮助风侯拯救天下百姓於水火,驱逐外寇、整治内政,建立一个朗朗的乾坤,姐姐又何必如此客套。姐姐至今不肯喊中慧一声妹妹,可是嫌弃中慧?”

“啊,不,不!有你这样一个如此聪明果决的妹妹,实在是欧静的高攀!”

“哎,我知道自从家父担任了凉州的相国之後,在许多政令上和无忧谷有相悖之处,小妹已经劝说过家父了,他也答应在诸如“分田之术”等问题上不再坚持自己的观点了。小妹从小就失去了母亲,也没有兄弟姐妹,父亲大人又忙著打理家族的事务,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和小妹在一起,小妹是真心诚意的希望有像您这样的姐姐,您千万别因为李氏家族和无忧谷之间政见上的纠纷而嫌弃小妹啊!”

“妹妹千万别这麽说,欧静也是从小就没有父母在身边,还要肩负无忧谷的各项事务,虽然有一个弟弟,但是一个顽皮的男孩子毕竟有许多事情不方便诉说,以後如果能和你做姐妹,欧静真的是求之不得啊!

此外,无忧谷和李氏家族其实都是在为风侯办事,彼此之间的分歧都是工作上的事情,欧静又怎麽会为此而怪罪妹妹呢?”

“姐姐能够如此想,妹妹也就放心了。在这里妹妹想请求姐姐一件事情。”

“妹妹请讲!”

“现在风雨军四方受敌,为今之计应该全力经营西北,然後坐观天下大势,伺机而动。所以伦玉关之兵必须要撤。更何况如今朝廷也下了旨意,如果不撤的话,就会变成了违抗圣旨,陷风雨军於极其不利的处境。还望姐姐成全,同意撤兵!到时候延城所有的事务均由姐姐做主,如果还不行的话,小妹愿意说服家父让出凉州相国之职!”

“妹妹怎麽说这番话,欧静岂是为了权位之争?只是伦玉关的百姓好不容易才过上了有田有粮的好日子,如今轻易舍弃他们而去,怎能不令他们失望?恐怕即使是为风侯的声誉考虑,也应该慎重行事吧。”

“姐姐此言差矣,伦玉关不过是弹丸之地,绝不可能长久的支持风雨军,能因此获得好处的百姓也是十分有限,只有大西北,红河热土、八百秦川,才是开创基业的好所在。而且风侯也并没有放弃伦玉关的百姓啊,姐姐这些日子应该也可以看到了,西北目前正在百废待兴、处於一片建设高潮之中,缺乏的恰恰是人手,所以凡是愿意来凉州的百姓,风侯是非常欢迎的,白起将军撤出的时候,自然可以把他们一起带走。再说了,就算是有些百姓乡土情深,不愿离去,也毕竟是生活在神州,生活在圣龙帝国的统治之下,何来抛弃二字?”

“既然如此,想必风侯早有决定,李姑娘又何必来求欧静?”

“小妹与风侯的联姻只是出於权力的考虑,其实全风雨军的将士都知道,对风侯影响最深的还是姐姐你啊!当初风侯为了不让姐姐怨他不顾百姓生死,竟然放弃了伦玉关的坚城险关,亲临矢石之险,喋血沙场,掩护百姓入城;今日在伦玉关的问题上,更是关照军师和小妹,如果姐姐不同意的话,无论如何也不可以撤兵。所以,为了风侯,为了风雨军的明天,为了天下黎民的安顿,小妹在这里跪下求姐姐了!”

“妹妹何须如此,我……我答应就是!”

……

我对於风雨真的影响那麽大吗?

欧静在前往伦玉关的路上,坐在马车里呆呆的想道临行前和李中慧的对话。

就在风雨离开凉城讨伐盗匪的时候,欧静在李中慧的劝说之下,终於答应了同意撤兵伦玉关,并且亲自前往伦玉关,帮助白起撤兵事宜。

也许,风雨真正在意的是自己对於白起的影响,以及白起对於这件事情的反映吧?

欧静有些苦涩的想道。

这些日子以来,她对於帮助风雨这件事情一直都感到有些左右为难。一方面,风雨确实是一个实干家,他兼容并包、广开言路,吸纳了各方的意见,将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得治下的百姓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比起在圣龙帝国其他地方的百姓而言,实在是幸福的很多。

另一方面,她也越来越感觉到风雨的野心和城府令人害怕。这些百姓在得到幸福生活的同时,也预售了他们的一切。欧静隐隐的感觉到,风雨迟早有一天,会把战争扩展到整个大陆,这不仅仅是出於对权力的渴望,应该还出於对梦想的追求。到时候,那些百姓无论是为了保卫他们已有的权益,还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和荣誉,他们都无可避免地登上了风雨军这辆战车,再也无法跳下来。

此外,她发觉风雨其实并不是很愿意实行无忧谷的那一套王者之道,他对於士林的轻视和纯粹利用的态度,使得欧静感到心寒。风雨自有他自己的一套治国之术、统御之术,逐渐羽翼渐丰的他越来越不需要别人来指点,只需要别人来听从,如今的无忧谷更多的恐怕是为了体现风雨的礼贤下士和制衡日渐加重影响的李氏家族而存在的吧?

“小姐,伦玉关到了!”

车夫的话打断了欧静的思绪。

欧静看了看车外的景色,终於到伦玉关了。

这座名城依旧威严的矗立在阳光之下,虽然经受了百年的风霜,始终还是那麽的孤傲,那麽的坚韧,那麽的肃然。

如果当初没有遇到风雨的话,现在自己会怎样呢?

欧静禁不住想起了这个假设。

如果没有风雨的话,也许现在伦玉关还没有收复;也许现在呼兰人依旧在神州肆虐;白起虽然无法摆脱失去伦玉关的愧疚,但是将留在无忧谷养伤,甚至有可能在那里平平静静的度过一生;自己也依旧在无忧谷打理著繁琐的事务,那些士林的学者们也将继续他们的高谈阔论、风花雪月。

这一切虽然很平淡,但是很安宁。

但是偏偏这个世界上出现了风雨,他打败了呼兰人,神奇的夺回了伦玉关,人们在他天才的军事才华面前晕眩了、跪倒了。在人们的心目里,他带来了未来,带来了契机,带来了和平,带来了美好的生活,带来了有识之士开创未来、施展才华的舞台,更带来了圣龙中兴的可能。他是英雄,是神话,是希望。即使是自己,不也一度被他的才华和胆略所迷惑,不惜一切的帮助他吗?

然而只有和他相处久了,才会明白在这一切的背後,风雨更将带来整个天地的变化,以及因为这种变化而引起的更持久的战争和更惨烈的杀戮。

欧静感到有些疲倦,自己不是适合辅助风雨的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与擅长谋略、提倡法家、注重权术的风雨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真正对风雨影响巨大的,恐怕还是李中慧吧。

李中慧才是风雨事业的良伴,两人有著相近的见解,有著一致的志向,同样善於权谋,同样藐视礼法,似乎是上天注定了让这两个人走到了一起,来挑战整个世界一般。

“欧静,想不到你又会回来,风侯可是有什麽重大决定?”

白起爽朗的声音再次中断了欧静的思绪,她望著这个出城相迎的圣龙名将,经过伦玉关的得得失失和人生的起起落落,以及这些日子在城中的操劳,他的两鬓已经微白,然而却十分的有精神,更显得饱经沧桑的成熟。他在重新得到伦玉关之後,是那麽的兴奋,他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这座城市之中。他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他对於整个地形了如指掌,他踏过每一个角落,他巡视过每一个岗哨;在这里他流过血、建过功,无数忠勇的部下在这里投入了他的麾下,又有众多的战士为了保卫这座城池,牺牲在他的眼前。

可是,如今自己却要他放弃这座浸透了他无数心血的城池。

欧静感到自己张不开这张口。

“风侯此次是让你前来传达弃守伦玉关的命令吧?”

反而是白起主动提起了这件事情。

“这……我……”

欧静显得有些慌乱。

“如今凉州正在大发展期间,千头万绪,如果不是风侯决心放弃伦玉关,也不会让你来。一方面是让你来说服我,另一方面伦玉关大撤退,有著数不尽的事情要处理,绝对需要你这位大才女不可,是不是这样?”

白起显得很开朗,这更让欧静有些难受。

“如果你不愿意的话,我和你联名上书给风雨,让他收回成命。他说过,如果我坚持不同意的话,他可以放弃撤出伦玉关。”

欧静终於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激动地说道。

“别傻了,撤出伦玉关是一次高瞻远瞩的大决策,现在的伦玉关随著呼兰人的撤退已经失去了当初号召天下义士、激励报国士气的作用了,对於风雨军来说,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撤出伦玉关才能集中风雨军的所有力量,全力经营大西北,才能让风雨军立於不败之地。其实就在你来之前,我就已经上书风侯了。”

白起的话让欧静感到吃惊,同时有著前所未有的疲惫感。的确,自己太感情用事了,既不懂军事,也不懂谋略,事情往往从人情的角度考虑,在以後的日子里,恐怕和风雨他们的距离将越来越远吧。

“难道……难道伦玉关不是你的心血,你不觉得心疼吗?”

不甘心之下,欧静还是做了最後的努力。

白起深情地望了一眼这座雄关,叹了一口气,说道:

“不心疼是假的,不过我已经立下了圣龙血誓,风侯便是我效忠的主公。在心疼的同时,我还是很高兴的,因为士为知己者死,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因为没有遇到一个好的主公郁郁而终,我却遇到了。风侯能够舍弃伦玉关,足以说明他的雄才大略,堪与古今贤王相媲美,只有在以天下为棋局的雄主眼里,天下第一险关──伦玉关才会是一个毫不犹豫就可以放弃的棋子,从来只有棋子为棋局服务,又怎麽会有棋局为棋子服务的道理?

而且,既然能够跟随如此明主,我相信用不了多时,这座从我手里放弃的名关,一定会从我的手里再次夺回,我一定会回来的!

现在我唯一担心的是,这样规模庞大的撤退,势必会引来各路势力的虎视眈眈,朝廷也不会什麽也不做的看著风雨军把力量汇集在一起。这路上……”

欧静叹了一口气,很疲惫的从怀中拿出了一个锦囊,说道:

“风侯也想到了这件事情,我走时他特地从军中捎来这个锦囊,让我交给你。”

白起急忙拆开一看,不由高兴得拍了一下大腿,说道:

“风侯果然不愧为当代名将,如今我这边就没什麽问题了。”

第12章 少女的推测第1章 意料之外的突袭第2章 连横合纵第20章 欧静白起第7章 生死之间第14章 生死关头第2章 重围之中第6章 渡河之战第7章 另有奇谋第11章 权力联盟第3章 帝都暗流第8章 英雄红颜第2章 两军对垒第6章 攻伐酒泉第7章 生死之间第8章 夜幕烽火第1章 秋风瑟瑟第3章 宫廷宴会第7章 生死之间第11章 左右为难第4章 圣龙来客第8章 战于不战第8章 少女情怀第8章 作战会议第7章 北伐之旅第7章 燕府迷案第6章 义结金兰第21章 撤出名关第11章 大战前夕第18章 麦坚特使第9章 羁留圣京第10章 等候夜晚第9章 雷霆之击第12章 遭遇突袭第6章 巴蜀皇甫第5章 海上大捷第9章 计中之计第3章 陷阵之驰第1章 敦煌求援第4章 草原交锋第5章 文明战争第4章 印月风云第4章 两军对阵第8章 不速之客第4章 麦坚舰队第3章 帐中论势第1章 肃清吏治第2章 绝不妥协第7章 权力斗争第7章 情意权谋第8章 决胜之战第7章 孤臣丹心第十六章第5章 两军对峙第5章 东隅扬州第10章 重兵压境第1章 帝国阴霾第6章 霸者无奈第2章 冒雨追击第17章 故人南来第7章 意外相逢下第10章 圣京之夜第1章 孤城夏州第5章 关键时刻第7章 权力斗争第8章 欧静到来第2章 连横合纵第3章 北方强者第5章 高明疯狂第4章 别无选择第3章 所为何来第9章 激烈海战第1章 秘密交易第8章 夜幕烽火第10章 战前会议第4章 凉城来信第1章 权势洗牌第6章 兵变突起第7章 “汉月”计划第7章 往事不再第24章 各怀心事第10章 凉州内政第12章 惊天阴谋第1章 大食使者第6章 义结金兰第4章 扑朔迷离第11章 愤怒和野心第5章 高明疯狂第2章 再到锦州第6章 将军美人第5章 东隅扬州第4章 麦坚舰队第10章 碧海沉戈第10章 兵败如山第8章 凉城疑兵第19章 作战会议第1章 帝国阴霾第4章 凉城夜战第10章 扬帆启程第9章 派系之争
第12章 少女的推测第1章 意料之外的突袭第2章 连横合纵第20章 欧静白起第7章 生死之间第14章 生死关头第2章 重围之中第6章 渡河之战第7章 另有奇谋第11章 权力联盟第3章 帝都暗流第8章 英雄红颜第2章 两军对垒第6章 攻伐酒泉第7章 生死之间第8章 夜幕烽火第1章 秋风瑟瑟第3章 宫廷宴会第7章 生死之间第11章 左右为难第4章 圣龙来客第8章 战于不战第8章 少女情怀第8章 作战会议第7章 北伐之旅第7章 燕府迷案第6章 义结金兰第21章 撤出名关第11章 大战前夕第18章 麦坚特使第9章 羁留圣京第10章 等候夜晚第9章 雷霆之击第12章 遭遇突袭第6章 巴蜀皇甫第5章 海上大捷第9章 计中之计第3章 陷阵之驰第1章 敦煌求援第4章 草原交锋第5章 文明战争第4章 印月风云第4章 两军对阵第8章 不速之客第4章 麦坚舰队第3章 帐中论势第1章 肃清吏治第2章 绝不妥协第7章 权力斗争第7章 情意权谋第8章 决胜之战第7章 孤臣丹心第十六章第5章 两军对峙第5章 东隅扬州第10章 重兵压境第1章 帝国阴霾第6章 霸者无奈第2章 冒雨追击第17章 故人南来第7章 意外相逢下第10章 圣京之夜第1章 孤城夏州第5章 关键时刻第7章 权力斗争第8章 欧静到来第2章 连横合纵第3章 北方强者第5章 高明疯狂第4章 别无选择第3章 所为何来第9章 激烈海战第1章 秘密交易第8章 夜幕烽火第10章 战前会议第4章 凉城来信第1章 权势洗牌第6章 兵变突起第7章 “汉月”计划第7章 往事不再第24章 各怀心事第10章 凉州内政第12章 惊天阴谋第1章 大食使者第6章 义结金兰第4章 扑朔迷离第11章 愤怒和野心第5章 高明疯狂第2章 再到锦州第6章 将军美人第5章 东隅扬州第4章 麦坚舰队第10章 碧海沉戈第10章 兵败如山第8章 凉城疑兵第19章 作战会议第1章 帝国阴霾第4章 凉城夜战第10章 扬帆启程第9章 派系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