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撤出名关

圣龙历七五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这一天是风雨军驻伦玉关的青龙军团撤走的日子。

虽然只是一个兵团,但由於伦玉关是风雨军初期崛起的基地,所以还是有许多忠心耿耿的预备役战士、心甘情愿追随风雨的百姓以及想建功立业的冒险者一起撤离,以至於总人数达到了五十万之多。

当然圣龙传统的重视乡土之情,使得更多的百姓不愿意离开已经扎根的土壤。於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亲人挥泪别离的局面,还有一大批父老跪地请求风雨军不要撤出伦玉关,这一切都令人感到心酸。

但是不管怎样,已经定下的行程是不容更改的,青龙兵团和追随风雨的百姓们踏上了前往凉城的征途,虽然有许多人心裏面对於这片土地有些恋恋不舍,但是更多的人则是朝气蓬勃、信心十足的准备追随风雨一起建功立业。[天鹰文学首发;茶楼精品]「白将军,一路走好,请代下官向风侯问好,谢过当初的解围之恩。」接手伦玉关的林仁山,为白起送别道。

「林将军您自己也要保重,伦玉关是防范呼兰南侵的一大壁垒,而且也是迁制异心者和策援京城的要津,请务必慎重!」白起也真诚地说道。

「放心吧,只要有老夫一口气在,就绝对不容伦玉关有失!」林仁山斩钉截铁的说道。

他当然清楚白起的意思,驻守伦玉关不仅仅是为了防范呼兰人,更重要的是如今镇守渔阳、幽州的燕字世家,正因为朝廷的日渐衰弱而蠢蠢欲动,而如果一旦东北有变,如今自己镇守的伦玉关和上官明镜镇守的韩陵,就成了拱卫京城的两道至关紧要关卡,只要这两座城池在朝廷手中,燕家铁骑就无法渡过圣龙河威胁圣京了,可能的叛乱也就被限制在圣龙河以北的区域裏。

由此可见伦玉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天下形势的发展。

可是如今,朝廷为了牵制风雨军的势力,只调派了延城的兵力前来镇守,而将精锐的锦州兵马留在原地,风雨军西去又带走了大批青壮,使得整个伦玉关的城防显得相对薄弱,自己肩上的责任也就非常沉重。

「祸起萧墙啊!」

如今圣龙帝国就如同一个大火yao桶,随时都有爆发的危险,各派势力都拥兵自重,以自己的利益为优先,即使是一向以忠於朝廷的高战一系、和宣称捍卫神州的风雨军也不能例外,由此可见时局的艰辛。

「哎!」白起和林仁山有些意外彼此居然同时叹气,互望一眼之後,哑然失笑,抱拳作别,两人都清楚,今日一别,天知道日後是友是敌。

「白将军,你真的认为朝廷会中途设伏吗?」路上欧静对於白起的担忧依然十分怀疑,她皱眉说道:「风雨军并没有反抗朝廷之意啊!」

「今日没有,你能保证明日没有吗?所谓官逼民反,即使是风侯恐怕也不敢说如果朝廷真要逼紧的话,他绝对不会反抗吧?就算风雨军真的不造反,但是对於这样一支完全在朝廷控制之外的军队,哪一个上位者会放心?」白起苦笑著说道。

「可是目前朝廷正在对江南用兵,哪里有多余的军队来伏击,朝廷就不怕真的把风雨军逼反吗?」欧静还是无法相信在当前的局势下,朝廷还有心情以「莫须有」的罪名铲除异己。

「因为风雨军现在羽翼未丰,在今年连续打了这么多次大战的风雨军,虽然连战连捷,但是毕竟『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自身的损失也是非常惨重的,目前还没有实力有大的动作,如果轻举妄动的话,虽然会给朝廷带来大麻烦,但是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自取灭亡,所以如果我们不能摆脱这次伏击的话,恐怕风侯在短期内也不可能给我们报仇。

「而且对朝廷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削除风雨军羽翼的好机会,只要部署的好一点,大可以让风雨军抓不到任何一点把柄,风险不大,收获则是大大削弱了风雨军、降低了日後可能产生的威胁,你说朝廷会不会赌一把?」

白起叹了一口气说道。这就是政治,即使是同盟的一方,如果有机会还是会不遗余力地在背後捅刀子,消灭一切潜在的危险。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带著这么多的百姓,处境岂不是十分危险?」

欧静并不懂军事,对於权谋也一向很讨厌,但是既然白起和风雨这两位名将都如此的认为,也就自然而然的开始担心起来。

「放心吧,风侯在我军撤离伦玉关的同时,已经调动了秋风军兵压锦州,白虎军接管延城,风侯亲自率领近卫军、赤狮军和耶律部族的兵马共八万大军前来接应,所以只要我们过了前面的恶鹰峡,就可以和风侯会师了。在前面是一马平川,而且又已经到达了风雨军的势力范围,不会有什么大麻烦了。

「再说了,我刚才讲了一大堆,只是将事情往最坏的方面考虑,朝廷或者其他势力只是有这个可能,但也并不见得一定会这样做,毕竟得罪了风雨军,也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白起看见欧静有些紧张,连忙安慰她道。

看著欧静那在阳光下泛著圣洁的面容,白起不由叹了一口气,她实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理想主义者。虽然在治理内政上,她有著十分杰出的能力,但是相形之下,在军事、权术和政治方面,却纯洁得像一张白纸一样,仅仅是怀抱著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根本无法理解人世问的奸诈和丑陋。

也许,在无忧谷才是她最好的归宿,可惜却偏偏踏上了风雨这架时代的战车,虽然这架战车驾驭著激情和理想,驰骋在通往荣誉和功名的原野上,是每一个热血男儿和野心家梦寐以求的好所在,但是唯一不适合的恐怕就是欧静了。

「将军,前锋已经接近恶鹰峡了,请求指示!」传令兵的报告,打断了白起的逦想。

他抬头了望这座险恶的峡谷,目前这是唯一阻挡在和风雨军会师道路上的障碍了。

只要通过这座峡谷,再有十里辽阔的平原,就是风雨军的地界。

风雨正率领著大队兵马列阵相迎,一旦两军会师,整个风雨军将重新汇集起来,所拥有的战斗力,是任何暗中窥视的势力所不敢轻举妄动的。

但是这座峡谷确实是太险要了。由於风雨军这半年多来的军威,导致了如果有人想动手的话,也一定是暗中动手,不敢让风雨军抓住半点把柄,这也就决定了这些可能的敌人人数一定不会很多,也绝对不可能从正面攻击,唯一的办法就是选择险要的地形加以突袭。

而从伦玉关撤回凉城的沿途,地形上最能够提供如此充足便利的也就只有这裏了,无论是风雨还是白起,都认为如果真的有敌人袭击的话,最有可能的就是恶鹰峡,因而这裏也就成了风雨军会师路程中的一道最危险关卡。

首先,从伦玉关到风雨军的势力范围,除了这座恶鹰峡之外,都是开阔的平原,基本上不可能对拥有五万战士和大批预备役青壮的青龙兵团发起攻击。

其次,这裏不在风雨军的势力范围之内,这就给予了敌人从容部署的时间,而且也不用担心被风雨军事先巡逻和千扰,更不用担心大批风雨军的及时救援——为了避免招人非议,如果不是万不得已,风雨并不准备越过自己的势力范围。

再次,这裏是必经的要道,也不必担心选错了埋伏地点,而让风雨军从其他地方扬长而去,所以可以安心的集中兵力於此。

最後,以白起多年的军事经验来看,这裏的地形实在是天然的伏击宝地。

整个人口就犹如一个葫芦口,峡谷也是狭长而且难行,整个队伍一旦进去的话,势必会因为拉长而变得单薄,敌人只需要数干精兵,堵住了两端的出入口,并且占据峡上的险要位置,全军就有覆没的危险。

「传令下去,前面的队伍不要急著进去,各派两个干人队攀上两边的制高点。如果没有敌人的痕迹,然後再每一千人为一队的通过,每队的距离必须保持五百米。」

根据风雨在信中的指示,白起作出了上述的安排,这也是防止敌军埋伏的最好方法,控制了制高点,同时又分散了队伍进峡谷的危险。即便敌军接著抢占了制高点,也不过是伏击了风雨军的一部分人马,大多数兵马仍然是安全的。

——唯一的缺点是太浪费时间了。

可惜当队伍停下来不久,突然在百姓中起了骚动。

「为什么停下?」

「我们要赶路!」

「大人求求您了,我孩子现在需要快点治疗啊!」

白起听著这一浪高过一浪的抗议声,不由皱眉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启禀大人,今日早餐後有不少百姓出现中毒症状,必须治疗,但是只有在延城、凉城这样的地方才能有足够的医疗条件,所以百姓们发觉队伍停了下来,就十分激动。」一名副将禀报道。

「什么?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不早告诉我?」白起大为震怒。

「对不起,是我没让他们告诉你的。我看你这些天这么劳累,而且我以为这些百姓不过是不当心吃了有毒的果实,中毒的人也不是立刻就生命垂危,按照我们这些天的行军路程,有足够的时间进入延城,所以就不想惊动你。可是现在真的要停留这么久吗?如果耽搁的话,这些百姓就麻烦了。」欧静内疚得说道。

白起叹了一口气,这还真是让他头疼。

队伍在危险的前进,这座峡谷对於风雨军来说,实在是一个危险的地方。

白起有些忐忑,禁不住欧静忧心的目光,他终於决定更改当初风雨交代的部署,没有派兵抢占制高点,也没有拉开队伍的间距,这一切都让他感到担心。

如果风雨在的话,他会怎么做?白起扪心自问道。

他一定不会改变原先的决定,即使是欧静的哀求!

白起很快为自己找到了答案。

在伦玉关失陷的那段日子裏,重伤在身的自己,内心深处充满著自责和悲痛,如果不是欧静和无忧谷,恐怕这个世界上早就不存在白起了吧!

风雨的出现,带给了自己重新建功立业、为国效力的希望和前景,让自己终於有了不受束缚发挥才干的广阔天地,为此自己感激、钦佩,立下了终生效忠的圣龙血誓:但是也正是这个风雨,带走了自己生平唯一平淡的时光,带走了自己对於欧静隐藏在心中的深深爱慕,带走了自己原本成为一个平凡人的可能。

白起实在说不出这样的变化,自己究竟足喜欢还是不喜欢,究竟是那种金戈铁马、驰骋沙场,快意平生的日子,还是那种云淡风清、佳人相伴、波澜不惊的年华更适合自己。

如果是前者,笑饮匈奴血、饥餐胡虏肉,实在是痛快,但是却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似的;如果是後者,虽然能够和心仪的佳人朝夕相对,却又感到十分的不甘心。

但是白起心中明白,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自己不过是一介武将,真正能够为欧静带来实现治国理想的只有风雨,只有风雨的才华、气度、谋略、权术和胸襟,才可能给欧静提供治理国家、实现理想的空间,正如同他给自己带来了征战沙场、洗刷耻辱的机会一样。

但是风雨会为了欧静而改变吗?

至少这一次不会吧!

为了几千名中毒的百姓,却让五十万人马陷入了危险之中,这种傻事也只有自己会干得出来——为了不让欧静难过和内疚,自己恐怕再大的险也会冒吧!

也许在风侯看来,这就是标准的妇人之仁!白起苦笑。

「杀!」在山谷上方响起了震彻云霄的喊杀声,大批火球被扔了下来,随之而来的是漫天飞舞的箭矢,以及滚滚而下的巨木和岩石。

果然来了!白起来不及自责,迅速的大暍道:「不要慌乱,结阵防守,发射求援箭!」

七支爆发彩色火焰的响箭,破空而出,在蓝天下进发出美丽的轨迹。

这是白起和风雨事先的约定,如果安全的话,风雨军将不越过界限,以免受人闲话:但是如果遭遇伏击的话,浩浩荡荡的大军将迅速杀过来,神阻杀神、佛挡灭佛,奔驰救援,以防不测。

与此同时,白起也发令给自己的部下,虽然他为了不让欧静感到难过,而改变了原先的部署,但是依然先派了两个团的兵力先行通过,守住了山谷的另一端:同时还留了两个团的兵力把守谷口,所以他并不担心敌人对自己进行全歼,接下来要做的是迅速整理队形,避免损失,同时抢占制高点,打击这帮胆大妄为的家伙。

白起没有料到的是:虽然军队在白起的指挥下立刻镇定了下来,但是百姓却没有这么好的素质,依然抱头鼠窜,徒劳无用的乱走以及惊慌失措的尖叫,不但於事无补,反而打乱了白起的军事部署,使得大批战士被百姓冲击得无法立刻整顿队伍,发挥战斗力。

白起无奈的苦笑,然後将身边所能够凑齐的五百多名战士迅速编排好,亲自带头,冒著压顶而来的箭矢、滚木,冲了上去。

白起大步向前,将手中的宝刀舞得水泄不通,周围的将士看见主帅如此英勇,也纷纷紧随其後。

凭著一口气,好不容易杀到了半坡,砍杀了一批设伏的蒙面人,白起已经感到气喘吁吁,无以为继了,看了看身边的将士也已经死伤近半。

这个时候,谷顶上的敌人重新稳住了阵脚,弓箭和石块纷纷落了下来,精疲力竭的将士一时问死伤严重,白起大怒,提著刀向上冲击了三次,都无奈的被打了下来。

「将军,先撤下去吧,弟兄们顶不住了!」一名副将抱住了刚刚拔出了身上的箭矢、草草包扎好正准备再次冲上去的白起。

白起看了看周围,由於地形的不利和进攻的仓卒,这一波攻击看来是注定将以失败而告终。跟随白起街上去的五百多名战士只剩下一百余人,虽然个个眼中露出坚定的神色、毫不迟疑的愿意追随主帅到底,然而大多都受了伤,疲惫不堪,别说不可能再冲上去,即使冲上去也只能是白白送死,於事无补。

白起长叹了一口气,挥手下令撤退,自己则亲自提刀断後。

重新退回到谷底的白起看著周围的军民死伤惨重,不由焦急万分,对於自己的鲁莽感到深深的懊悔。

就在这个时候,山谷上方突然响起了喊杀声,攻下来的箭矢、火把也渐渐稀少了起来,就在白起惊疑不定之际,山顶的四周逐渐亮起了风雨军的旗帜。

不多时,漫山遍野都被迎风招展著风雨军的军旗,犹如屏风画裏,猎猎作响。

一位女将左手持一杆银枪,右手持一面风雨军的大旗,英姿飒爽的在山顶朗声说道:

「末将蒙璿,奉风侯之命,前来接应青龙兵团和伦玉关的父老乡亲!」

虽然距离遥远,但是却中气十足,显示了非凡的内力,让山谷的每一个将士和百姓都犹如声在耳侧一般的清晰。

「万岁!」

「风侯万岁!」

不知道足谁起了头,一时间劫後余生的军民纷纷泪流满面,叫喊著,欢呼著,向心中的统帅三呼万岁。

唯有白起有些奇怪,既然风雨改变计画,派出了精锐兵马潜伏到恶鹰峡,为什么不通知自己,也不早点现身,及时打乱敌人的部署,而是在青龙兵团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之後,方才出面?

难道……白起打了一个寒颤,不敢也不愿意再想下去。

出了恶鹰峡之後不久,远处地动山摇,风雨军的兵马如同排山倒海般的奔驰而来,周围军旗招展,四周金戈铁马,任何人都不得不为之眩目。

风雨如同众星捧月一般,在近卫军的拱卫之下,闪电般的疾驰,以致到了近前才突然勒住了马匹。这千军万马疾如风、静如松,张弛自如的态势,在白起这样的内行人眼裏,自然可以看出风雨军的素质又有了新的提高,足以进入当今最优秀的军旅之列了。

「白将军久违了,想煞风雨也!」

风雨人还未来得及蹬离马鞍,爽朗的声音就已经先传了过来,如此热忱、如此真挚,让白起先前的顾虑一扫而空,急忙大步向前,叩首而拜道:「白起无能,未遵风侯将令,险些陷风雨军五十万军民於死地,罪该万死,请风侯责罚!」

当下把中伏的始末详细的禀报。

「是欧静的一意坚持,罪在欧静,愿一力承担,请不要责怪白将军!」与此同时,一旁的欧静也急忙出来,非常内疚的说道。

「两位何罪之有,风雨军的建立就是为了保国安民,如果对於民众危难见死不救,要这风雨军何用?如果两位还是内心不安的话,就请多多在军事内政上帮助风雨,一同为百姓创造出一个无忧无虑、丰衣足食的天地来,这也是对这些百姓的最好赔罪!请为了这黎民百姓,万万不要因为今日之事,而多加自责。

「事实上,真正要责怪的是风雨,风雨无能,连累了追随风雨的乡亲父老,面临生死危地,实在是惭愧!」

风雨诚恳的说道,令两人感动不已,欧静更是消散了这些日子来的惶然。

是啊,不管风雨的目的为何,自己不正是在他的帮助下,正在一点一滴的实现自己的治政理想吗?一旦这些政策深入了人心,即使是风雨也无法轻易更改,自己也就确确实实的为百姓做了好事,这岂不是远比在无忧谷顾影自怜来得有意义得多吗?

与此同时,周围的将士和百姓,更是将风雨的这番话传了出去,很快就个个知晓,百姓们纷纷激动不已。干古以来,在圣龙的统治下,百姓的生活唯有指望明君和贤臣,而如今的风雨恰恰给了他们希望。

「大哥,我军已经占领了周围的几个县城,依我说索性杀过去夺回伦玉关、拿下锦州城,看朝廷把我们怎样!」洛信策马过来,大大咧咧的说道。

「这个……」风雨看著四周声势惊天地的兵马,和众志成城的百姓,不由对洛信的建议有些心动,转首问蒙璇道:「小璿,那些伏兵可曾问得口供?」

「对不起大哥,这些家伙纷纷服毒自杀了!」

蒙璿难为情的说道,在风雨面前的她犹如娇羞的小女孩,根本就不像杀敌无数、运筹帷幄的巾帼英雄。

风雨叹了一口气,打消了刚才的一时冲动,下令道:「立刻撤出占领的城池,金岑你马上起草一道表章,向朝廷陈情近日发生的事情。」

接著,重新蹬上了战马,挥动著手中的鞭子,对著四周的将士和百姓大声宣布道:「今日是风雨军重新会师的日子,也是风雨军凝聚成一股天地间最浩然正气的时光,从今天起,风雨军将一如既往的遵循『抵御外辱,保卫家园:中兴神州,扬我国威』的宗旨,为天下百姓打出一个太平盛世来!」

「万岁、万岁、万万岁!」

激动的军民们扑地山呼,风雨面带微笑、当仁不让的接受著。

他仰望苍穹,一股豪气充塞胸间。

第11章 会见王眺第11章 攻守圣京第5章 打斗交情第6章 远方对立第6章 出兵夏州第6章 恶战弥天第8章 作战会议第6章 激战正酣第2章 星起星落第7章 孤臣丹心第5章 两军对峙第7章 呼兰狂骑第9章 夺城扩军第7章 情意权谋第1章 印月总督第19章 少年将才第3章 难以结束的战争第6章 印月的战斗第12章 高唐风云第3章 外交谈判第1章 敦煌求援第5章 跳动仇恨第9章 决战在即第10章 凉州内政第2章 王爷郡主第10章 最后机会第8章 今夜悄然第2章 再到锦州第3章 唇枪舌剑第3章 哈桑再现第10章 凉亭相见第7章 微服私访第14章 生死关头第10章 落日余辉第6章 阴平之战第8章 作战会议第4章 圣龙来客第7章 燕府迷案第4章 万里海疆第2章 元宵佳节第9章 决战印月第2章 魔法水晶第21章 名将宝剑第5章 各有算盘第11章 愤怒和野心第7章 另有奇谋第7章 战争横财第3章 天子使臣第2章 会盟前夕第1章 远方来的客人第2章 有备而来第1章 突然袭击第1章 胜利进军第3章 谈笑论战第3章 难以结束的战争第6章 意外纷争第8章 印月战场第4章 迎接决战第5章 各有算盘第9章 江山多娇第7章 战争横财第5章 名将威慑下的屈服第10章 凉州内政第3章 哈桑再现第7章 高丽国王第4章 各怀心事第10章 一场交易第6章 灰鹰军团第9章 风起云涌第4章 三千骑兵的神秘行动第3章 两军会合第7章 锦州城下第7章 意外相逢第7章 西征伊始第10章 风雨去向第7章 燕府迷案第9章 运筹帷幄第4章 迎接决战第4章 风景美人第10章 最后机会第5章 海上大捷第9章 暗夜阴谋第9章 大战之前第2章 宗教改革第9章 大会风波第9章 暗夜阴谋第12章 再返圣京第7章 “汉月”计划第5章 关键时刻第4章 庙堂之争第6章 攻伐酒泉第11章 回伦玉关第4章 志同道合第10章 龙王总寨第9章 扬州战火第7章 中流砥柱第7章 夺取胜利第19章 少年将才第6章 巴蜀皇甫
第11章 会见王眺第11章 攻守圣京第5章 打斗交情第6章 远方对立第6章 出兵夏州第6章 恶战弥天第8章 作战会议第6章 激战正酣第2章 星起星落第7章 孤臣丹心第5章 两军对峙第7章 呼兰狂骑第9章 夺城扩军第7章 情意权谋第1章 印月总督第19章 少年将才第3章 难以结束的战争第6章 印月的战斗第12章 高唐风云第3章 外交谈判第1章 敦煌求援第5章 跳动仇恨第9章 决战在即第10章 凉州内政第2章 王爷郡主第10章 最后机会第8章 今夜悄然第2章 再到锦州第3章 唇枪舌剑第3章 哈桑再现第10章 凉亭相见第7章 微服私访第14章 生死关头第10章 落日余辉第6章 阴平之战第8章 作战会议第4章 圣龙来客第7章 燕府迷案第4章 万里海疆第2章 元宵佳节第9章 决战印月第2章 魔法水晶第21章 名将宝剑第5章 各有算盘第11章 愤怒和野心第7章 另有奇谋第7章 战争横财第3章 天子使臣第2章 会盟前夕第1章 远方来的客人第2章 有备而来第1章 突然袭击第1章 胜利进军第3章 谈笑论战第3章 难以结束的战争第6章 意外纷争第8章 印月战场第4章 迎接决战第5章 各有算盘第9章 江山多娇第7章 战争横财第5章 名将威慑下的屈服第10章 凉州内政第3章 哈桑再现第7章 高丽国王第4章 各怀心事第10章 一场交易第6章 灰鹰军团第9章 风起云涌第4章 三千骑兵的神秘行动第3章 两军会合第7章 锦州城下第7章 意外相逢第7章 西征伊始第10章 风雨去向第7章 燕府迷案第9章 运筹帷幄第4章 迎接决战第4章 风景美人第10章 最后机会第5章 海上大捷第9章 暗夜阴谋第9章 大战之前第2章 宗教改革第9章 大会风波第9章 暗夜阴谋第12章 再返圣京第7章 “汉月”计划第5章 关键时刻第4章 庙堂之争第6章 攻伐酒泉第11章 回伦玉关第4章 志同道合第10章 龙王总寨第9章 扬州战火第7章 中流砥柱第7章 夺取胜利第19章 少年将才第6章 巴蜀皇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