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场交易

晨曦下的大佛寺,颇有一种人间仙境的感觉。

昨日在大佛寺过夜的风雨,今天起得特别早。

和风雨一起出来的,是妻子李中慧。

身披黑色薄纱的佳人,如同小鸟一般偎依在夫君的身旁,衬托着风雨的威严。

“恭喜夫君,从今日起夫君便将是这神州的第一人,佛指舍利的进入中土,将足以令夫君的功业和圣龙历代明君贤臣相媲美!”

目睹着已经有不少信徒天尚未亮便已经聚集在佛寺之外诚心祷告的情景,李氏家族的女皇今天的心情显然也十分舒畅。

再过两个时辰,天子和群臣都将陆续赶到,不过他们的到来充其量也仅仅为作为风雨的陪衬。

伴随着印月战场的胜利和西南半岛的臣服,普天之下,无论是尊贵无比的天子还是根深蒂固的家族,如今在风雨辉煌的光芒之下,都只能够用黯然失色来形容。

“夫人过奖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今天的盛会之后虽然能够让风雨军声势大振,不过接下来各路诸侯在执政议会上的联手恐怕也是一件必然的事情了!”

风雨微微一笑,此时的风雨军统帅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懵懂少年,赞誉虽然让他感到高兴,不过对于现实的理智却让他学会了保持谨慎。

“其实诸侯大可不必多虑!”

李中慧柔情的注视着风雨,对于夫君能够在巨大权力面前依旧如此冷静,让妻子感到了欣慰:

“下个月执政议会召开之后,令狐世家如果想要缓解目前的压力,就必须获得风雨军的支持;同样,没有了风雨军的军事和物资支持,燕南天在河北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很好过;至于公孙世家和杜绍权,在没有其他诸侯支持的情况下,恐怕也不敢和夫君你明着对抗;反倒是天子方面让我很担忧,如今他已经在逐步加强对京畿的控制,同时又招募了大批军队充实了归还给他的鄂州城,日后……”

说着,李中慧的双眸闪现出隐隐的忧患。

对于风雨当初止步巴蜀的同时,将连同南北交通枢纽的鄂州城交给萧剑秋,李中慧一直都是抱着反对态度的,因为这不仅有利于萧剑秋建立自己的军事力量,同时也等于让他掌握了中原和天下最富有的江南之间的水陆交通。

“让出鄂州的事情不必再说了!如果没有鄂州作为交换,萧剑秋恐怕也不会这么痛快的在宪政方面给我们留下这么多可以利用的漏洞,更何况……”

风雨的嘴角边浮现出了微笑,淡淡的说道:

“更何况,得到鄂州城的萧剑秋,正好可以将一片混乱的荆州火上浇油,从长远来看可未必是一件坏事!退一万步讲,我能够把鄂州城让给萧剑秋,难道就没有能力夺回来吗?纵横无敌的风雨军,从来就没有任何一座城池可以阻挡!”

风雨说这番话的时候,充满了豪情。

“好啊,既然我的夫君这么厉害,那就是小女子自寻烦恼了!”

难得的,李中慧颇不高兴的嘟了嘟嘴,显出了一派小儿女状。

这情形,让风雨不由看得呆了一呆,随即回过神来,哈哈大笑着一把将妻子搂入了怀中,调侃的说道:

“若是我的中慧也是小女子的话,普天之下还有谁堪称女中豪杰?”

“哼,油嘴滑舌!”

虽然面对那些功勋卓著的猛将重臣谈笑自若的李中慧,此刻在众目睽睽之下被风雨整个人给裹在了怀中,嗅着男人独有的气息,也不由得满脸通红起来,赶紧用劲试图挣脱,在最终发现这个图谋无法得逞之后,便不无羞恼的冷哼道:

“我怎么敢当啊!我们的凉国公风liu倜傥,早就红颜知己遍布天下了,什么欧谷主啊,辛娜特使啊,云大小姐……”

此话刚刚出口,因为心中微微的酸意而忍不住发泄的李中慧便发觉自己失言了,一时之间原本还融洽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明月……明月的下落至今还没有查到吗?”

良久之后,李中慧方才首先开口打破了刚才难堪的沉默。

“是啊!”

风雨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目睹着正矗立在自己面前的观佛塔,心中如同潮涌。

一个月前,那位云大小姐便是在这里,在这个高耸入云的塔尖,在众目睽睽之下,玩了一个神秘的失踪,如同空气一般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内。

这次失踪有着说不出的诡异。

没有人知道云明月和黑巫师哈桑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大佛寺;也没有人知道在黑巫师哈桑这样顶级高手的保护下,怎么会突然失踪;更没有人知道,这么一个毫无遮蔽、没有容身之处的塔尖,又如何会让云明月突然奋不顾身的上去,然后莫名其妙的消失。

一大串的疑问,伴随着云明月一对双胞胎的孩子,还有当时竟然有十多方势力在场的事实而更显迷雾。

风雨自己也不清楚,那对在血衣卫情报中出现,于圣龙历七五六年十月,也就是距离云明月三月在玉门关突然不告而别仅仅六七个月之后出生的龙凤胎,究竟是否是自己的孩子;风雨也不清楚究竟是哪一方的力量不禁绑架了孩子而且还绑架了接生的江湖第一神医的华一针全家。

不过,即便在没有政治头脑的人,也会明白,这一系列的事件,显然都针对着他风雨,当今圣龙帝国最强大的诸侯。

寻找云明月及其孩子的下落,是风雨亲自下达给血衣卫的紧急任务,不过直到今天李中慧提及,风雨方才骇然发现,自己从头到尾只是把这个事件当作一次敌对势力威胁自身权力地位的阴谋,却压根就没有把云明月这个和自己曾经有过一夜之情的女孩放在心上。

从一开始,云明月就仅仅是一个名字,一个可以让他和风云世家建立更为亲密联系的名字,一个因为他一时郁闷而发生了肌肤之亲的名字。

仅此而已。

对于云明月,以及可能是他风雨的两个孩子,风雨的内心根本就没有半点的紧张和关注,紧张的战争和复杂的权力斗争,占据了风雨全部的心神,使得风雨自己也惊讶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冷漠,首先想到的完全是冰冷的利益计算。

这个发现让风雨背上冷汗淋漓。

这绝对不是他风雨想要的人生。

注视着面前即将给自己带来声望和荣誉的观佛塔,之前还踌躇满志的凉国公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

“圣上驾到!”

就在此刻,一声接一声的传递,无不告示着一件事情,圣龙帝国的天子和他的群臣即将登临大佛寺。

只不过,不同于以往,这位帝国的九五至尊,这一次绝对不是盛会的主角,充其量和他的臣子们一样,只是这场历史风云中陪衬和观客。

大佛寺的这场盛会出乎了风雨的想象。

不仅是上万名战士护卫着几乎整个帝国的权贵,而且还有四方的使臣也一同前来——虽然圣龙帝国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屡屡更换国君,并且呈现出国土沦丧的颓势,但同时也出现了不断为帝国开疆拓土的风雨这个传奇人物,而且风雨和萧剑秋合作推出的宪政更是令所有敏感的人感觉到了帝国山雨欲来的躁动,所以天下各国的使者并没有冷淡这个衰弱的帝国,相反却以前所未有的兴趣旁观着可能的变化。

除了这些庙堂之上的大人物之外,更多的则是虔诚的信徒。

圣京城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场面,而以圣京城为中心的善男信女更是不远千里的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即便是号称圣龙第一的大佛寺,此刻也容纳不了如此密集的人群,山路之上到处都是拥挤的身躯,一队又一队晚到的人不得不耐心的等候着先行者观瞻之后腾出地方,这也迫使大佛寺不得不紧急改变了原先的计划,决定在佛指舍利开光之后,由天下十大高僧轮番进行法事,以便满足狂热信徒的要求。

“想不到圣龙帝国对于我佛也会如此的狂热!”

端坐于大殿的风雨目睹着外面如此的盛况,不由摇头叹息。

“呵呵,这些年来战乱频仍,百姓于乱世之中朝不保夕,性命如草芥,满心迷茫和绝望,而佛门宣扬的是忍耐今生和追求来世,无疑给了这些苦难者精神的寄托,所以笃信佛教的人也就自然多了起来!”

答话的赫然是天子麾下的第一谋臣傅中舒。

“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天下人若都是如此安于现实,不敢奋起反抗挣脱命运的束缚,那么整个国家迟早也会进入醉生梦死、不思进取的死气之中!”

冷哼中,一旁的李逸如不屑的说道。

原本,以李逸如的地位,还不够资格做到天子近前,不过今天他作为给圣龙帝国迎来了佛指舍利和邦国臣服的功臣,方才有了特殊的恩惠。

年少气盛的英雄,由于在印月的见闻,对于佛教没有丝毫的好感,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一种精神的迷药,最终必定带来颓废的空气。

“哈哈,李将军果然是少年英雄!不过这事情往往有其一就必然有其二,虽然佛教宣扬的教旨中的确有不妥的地方,但是作为一种个人心性的修为,却也有其高深的境界;何况天下最终还是需要安定平和方才会有盛世富庶,如果百姓们稍有不满便要揭竿而起,那么这朝廷的官吏可就难当了!”

傅中舒悠悠的说道,不过他的眼神却盯着风雨,显然在这位同样也是少年得志的朝廷重臣眼中,尚是弱冠的李逸如,还远远不足以相谈国事。

“说得好!逸如,还不谢过傅大人的教诲!天下的治理关系万千,你小子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风雨大笑着阻止了李逸如不服气的反驳意图,这番话却不是什么客套,而是真心诚意的佩服傅中舒透彻的见解。

“凉国公过奖了!”

傅中舒淡淡的笑了笑,转而说道:

“在下有一个不请之请,还望凉国公大人能够恩准!”

“傅兄何时如此客气,风雨愿效犬马之劳!”

暗自揣测着对方的用意,风雨客套的说道。

“皇甫嵩大人毕竟是先帝的国丈,既然不能够逗留巴蜀了,不如将老大人接到圣京吧,一则可以让太后缓解忧伤,二则也可以阻止天下人的物议!”

“先帝?国丈?”

风雨呆呆的想了一会,方才省起皇甫嵩原来还是已经驾崩的广陵帝的岳父,当初为了让巴蜀豪门失去号召的领袖把皇甫一族全部迁到凉州的时候,还真是忘了这么一层关系,因此也确实如傅中舒所说的,难保不会引起非议。

不过,当年皇甫嵩和燕南天力保广陵帝登基,和萧剑秋一系绝对算得上是冤家死对头,打死风雨也不相信傅中舒会突然转性,无缘无故的为皇甫嵩说情。

这么想着的风雨,不由狐疑的望着对方。无论怎么看,风雨都不觉得一脸温和可亲实际上满腹心机的傅中舒会做这种善事——尤其是在这家伙别有用心的告诉自己所谓的燕南天的行踪之后。

至于萧剑秋看在大嫂的面子上出头的可能,就更是天大的笑话,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即便是夫妻父子都是有可能用来出卖的,单单因为那个曾经和他争夺帝位如今则已经作古的兄长的政治联姻的妻子,就让这位当年号称贤王如今被称作明君的圣龙天子出头,风雨觉得打死自己也不会相信。

莫非是为了巴蜀?

这是风雨的第一反应。

昨天晚上接获西南各国出现暗杀风波以及巴蜀沐家和风雨军产生冲突之后,风雨便在考虑如何在预定下个月召开的执政会议之前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为自己登上宰相宝座铺平道路,如今傅中舒突然提出皇甫嵩的事情,无疑触动了风雨敏感的神经。

不过这个念头刚刚诞生便被风雨给扼杀了。

一个已经失败了的皇甫世家,也许还可以给那些遗老遗少们一点精神的动力,但是在萧剑秋这样务实的君主眼里,绝对是根本不值一提的,这也正是当初在和萧剑秋合作的时候,对方根本就没有为皇甫世家争取哪怕一丁点的利益,现在再提出,就未免太过于可笑了。

“凉国公不要误会!”

幸好这个时候,傅中舒主动释疑道:

“陛下只不过是转达了天池剑宗的袁仙子的要求!”

“袁紫烟?”

风雨更为迷惑的望着傅中舒。

“袁仙子答应说服巴蜀的豪门不要对抗凉国公,条件便是希望为帝国镇守西南多年的皇甫世家有一个好的结局!”

傅中舒淡淡的说道。

“是吗?”

风雨的剑眉微微扬起,傅中舒不说还好,一说到这件事情,却让风雨大为恼火。他辛辛苦苦的制造大理事件,目的便是为了让巴蜀的豪门撞上自己的陷阱,结果却完全被梅文俊的献城和袁紫烟的游说给破坏了,没想到如今傅中舒居然还以这个理由来要求自己,这不由让风雨立刻拉下了脸面。

“凉国公!”

眼见风雨沉下脸来,傅中舒却不慌不忙得说道:

“仙子也是为了神州的安定和凉国公的声誉啊!毕竟皇甫世家已经归顺,凉国公何不大人大量,网开一面?倘若因此逼得巴蜀豪门纷纷猜忌自保,恐怕也不利于凉国公您对于西南半岛的大业吧?”

“哈哈,多谢傅大人提醒!”

傅中舒的话顿时让风雨冷静了下来。

虽然极不舒服,但是西南的一系列暗杀,却已经让风雨开始意识到了新征服的土地恐怕将面临着一场远远不是军队可以单独胜任的战争,而傅中舒的话则更加让风雨感觉到了,自己似乎不当心跳入了一个泥潭。

风雨并不在乎巴蜀豪门如今的反叛,但是如果是在西南半岛发生了大规模的反抗将南征军牢牢陷入其中之后,那么局势就大为不同了。

更让风雨担忧的是,巴蜀豪门这一次的顺从,到底是勉强的合作,还是被袁紫烟之流有意识的引导着潜伏,专门等待着风雨军最脆弱的时候,实行凌厉的一击?

有了这样的考虑,使得执掌帝国西部的强藩终于不敢毫不犹豫的拒绝傅中舒的提议,而是认真的思索了一下,方才说道:

“释放皇甫嵩,天池剑宗和圣上就不管巴蜀的事情吗?”

“一年,一年之内天池剑宗将约束巴蜀的武林插手巴蜀的内政,而天子也将不会给任何叛乱者支持!”

傅中舒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就仿佛是扔一张废纸一般的将巴蜀的豪门出卖给了风雨。

“凭什么保证?”

“天池剑宗的掌门令外加天子的诏书,如何?”

“这个……”

风雨犹豫的沉吟,傅中舒提出的条件从表面上显然让风雨感到很满意,相信无论是天池剑宗还是萧剑秋,都会很小心的维护自己的权威,绝对不可能拿掌门令和天子诏书来开玩笑,因此一年的保证应该是可以很确定的,而巴蜀没有了外界的支持,即便是有一些叛乱和起伏,也不会对整个西南的基业产生太大的影响——风雨这么辛苦的制造大理事件便是为了避免这一点,而如今预感到西南局面可能失控之后,更是成为了十分迫切的需要。

但是,就为了一个失势的皇甫嵩,需要天池剑宗和萧剑秋付出这样的代价?

这个问题让风雨总觉得有些忐忑,就仿佛一个黑暗中的猎物,感觉到了有一个未知的陷阱正在前方等候,却又偏偏无法识破,并且陷阱面前的诱饵又恰恰是自己不愿意抗拒的。

“可以,不过还得加上圣上和天池剑宗支持风某成为帝国的宰相!”

不情愿的,感到不安的风雨在无法识破敌人的诡计又无法拒绝这个诱惑的情况下,只好增加了索要的筹码。

“下官个人绝对认为值此危难之际,帝国宰相非大人莫属!所以下官愿意为大人向圣上和仙子游说,不过……”

一本正经得傅中舒肚子里却几乎要笑了出来。

萧剑秋的推断果然没有错误,看来风雨的确是对宰相一职志在必得,因此即便是在如今几乎可以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还是尽可能的增加保险系数。

幸好,萧剑秋并不准备阻挠风雨的这个要求,就这一点而言,傅中舒不得不佩服萧剑秋的胆略和气度,因为避免了和强大的敌人正面冲突,而利用敌人的需求从敌人那里获取对自己最有利的让步,无疑是一种聪明的选择。

所以,傅中舒提出的要求是:

“天子希望凉国公成为宰相之后,能够联合诸侯扫除呼兰、安宇,收复失地!”

“成交!”

对于这一点,风雨并没有拒绝,因为这原本也是他所希望去做的,自觉应该无损于自己的利益,所以答应的非常爽快。

不过,总觉得某些地方不对劲的凉国公,还是用十分狐疑的目光扫视了一下面前一脸无辜的天子第一谋臣。

而这个时候,却听见佛寺的钟声响起,正在大殿之外露天的空地上做法事的高僧站立起来,在他的带领下一大批僧侣唱着佛经,率先走入大殿朝着风雨而来。

风雨赶紧站立起来,他心里明白,将佛指舍利恭迎入观佛塔下地宫的仪式正式开始了。

第13章 一饮而尽第10章 圣京之夜第4章 三千骑兵的神秘行动第2章 冒雨追击第10章 激战幽州第4章 无可奈何第5章 决战坎普尔第3章 哈桑再现第10章 天下大局第6章 大获全胜第2章 远征归来第20章 返回凉城第4章 坚守孤城第9章 风聚云动第5章 关键时刻第22章 仇人相见第3章 黑暗厮杀第4章 庙堂之争第1章 肃清吏治第11章 祭灵前夜第2章 西域来人第5章 两军对峙第8章 轻易得城第7章 玉门关的战争第1章 意料之外的突袭第8章 河北之行第9章 主动请缨第4章 危急关头第14章 设伏擒敌第3章 北方强者第9章 反燕运动第12章 惊天阴谋第3章 外交谈判第4章 印月风云第1章 水幕乾坤第4章 扑朔迷离第9章 计中之计第5章 兵败如山上第7章 玉门关的战争第8章 印月战场第5章 意外波折第8章 山中老人第3章 天子使臣第7章 孤臣丹心第10章 战与和的煎熬第9章 风聚云动第9章 七海龙王第2章 投笔从戎第4章 指点河山第5章 军中立威第9章 雷霆之击第1章 激烈炮战十一日起日落第7章 呼兰狂骑第2章 投笔从戎第1章 暗夜令箭1第15章 提议联姻第3章 凉城之内第2章 剑起花落第3章 所为何来第5章 名将威慑下的屈服第2章 风雨宴客第9章 自作聪明第12章 遭遇突袭第9章 杀手余焯第4章 万里海疆第6章 恶战弥天第8章 今夜悄然第2章 人心城墙第9章 和平建议第9章 风云际会第1章 孤城夏州第6章 针锋相对第8章 欧静到来第4章 指点河山第10章 重兵压境第7章 孤臣丹心第9章 半道遇袭第1章 突然的行刺第4章 驾驭战车第8章 同赴国难第5章 出使圣京第14章 决战之中第7章 调兵遣将第1章 水幕乾坤第11章 回伦玉关第1章 孤城夏州第7章 燕府迷案第5章 得遇高人第3章 帐中论势第8章 河北之行第10章 天下大局第9章 七海龙王第6章 踏上印月第8章 同赴国难第8章 同赴国难第2章 战云密布第6章 渡河之战第3章 两军会合第6章 帝国前途
第13章 一饮而尽第10章 圣京之夜第4章 三千骑兵的神秘行动第2章 冒雨追击第10章 激战幽州第4章 无可奈何第5章 决战坎普尔第3章 哈桑再现第10章 天下大局第6章 大获全胜第2章 远征归来第20章 返回凉城第4章 坚守孤城第9章 风聚云动第5章 关键时刻第22章 仇人相见第3章 黑暗厮杀第4章 庙堂之争第1章 肃清吏治第11章 祭灵前夜第2章 西域来人第5章 两军对峙第8章 轻易得城第7章 玉门关的战争第1章 意料之外的突袭第8章 河北之行第9章 主动请缨第4章 危急关头第14章 设伏擒敌第3章 北方强者第9章 反燕运动第12章 惊天阴谋第3章 外交谈判第4章 印月风云第1章 水幕乾坤第4章 扑朔迷离第9章 计中之计第5章 兵败如山上第7章 玉门关的战争第8章 印月战场第5章 意外波折第8章 山中老人第3章 天子使臣第7章 孤臣丹心第10章 战与和的煎熬第9章 风聚云动第9章 七海龙王第2章 投笔从戎第4章 指点河山第5章 军中立威第9章 雷霆之击第1章 激烈炮战十一日起日落第7章 呼兰狂骑第2章 投笔从戎第1章 暗夜令箭1第15章 提议联姻第3章 凉城之内第2章 剑起花落第3章 所为何来第5章 名将威慑下的屈服第2章 风雨宴客第9章 自作聪明第12章 遭遇突袭第9章 杀手余焯第4章 万里海疆第6章 恶战弥天第8章 今夜悄然第2章 人心城墙第9章 和平建议第9章 风云际会第1章 孤城夏州第6章 针锋相对第8章 欧静到来第4章 指点河山第10章 重兵压境第7章 孤臣丹心第9章 半道遇袭第1章 突然的行刺第4章 驾驭战车第8章 同赴国难第5章 出使圣京第14章 决战之中第7章 调兵遣将第1章 水幕乾坤第11章 回伦玉关第1章 孤城夏州第7章 燕府迷案第5章 得遇高人第3章 帐中论势第8章 河北之行第10章 天下大局第9章 七海龙王第6章 踏上印月第8章 同赴国难第8章 同赴国难第2章 战云密布第6章 渡河之战第3章 两军会合第6章 帝国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