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五章 商王子祖甲



在位起讫:公元前1181—前1165年。

生卒年:公元前1234—前1165年。

出生地:殷邑(今河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

立都:殷邑。

年号:祖甲元年(辛巳,前1180)。

————————————————————————————————————————

商王子祖甲,姓子,名载,号祖甲,又称帝甲,殷墟甲骨文作“且甲”。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第二十五任王。

子载的祖父是商王朝二十二任王子小乙,父亲是商王朝二十三任王子武丁。母亲是子武丁的爱妃妇好。二十四任王子祖庚是他的哥哥。

子载生于武丁十七年(丁亥,前1234),是商王子武丁最小的儿子。子武丁是在即位前一年(前1252)与妇好自由恋爱结婚的,当时子武丁已经四十岁,而妇好才只有十六岁。

结婚后,子载十分宠爱她,很希望她能为自己生个儿子。因此,他即位以后便经常到祖庙为妇好问卜祈祷,希望她身体健康早生贵子。

遗憾的是这位勇冠三军威慑敌胆的女英雄,在生育上却是个低能儿,结婚十几年都没有怀孕,连妇好自己都灰心了,认定自己是没有生育的能力。但子武丁仍不死心,继续不断地为她祈祷问卜。

也许是他的真心感动了祖宗和神灵,奇迹竟然发生了,在他们婚后满十八年时,妇好竟奇迹般地怀孕了,第二年春天果然生下了一名男婴。此时子武丁已经五十八岁,而妇好也已经三十五岁了。子武丁大赦天下,举国同庆。子武丁为儿子起名叫载,意思是将来成人后要肩负起商王朝的重任。子载出生后不久,子武丁就想立他为太子,但遭到了次妃姜氏和妇好的坚决反对,只好作罢。公元前1200年,子载的母亲妇好去世,子武丁又欲立子载为太子。子载受母亲影响,不肯做此不义之举,便放弃官职到乡下去过平民生活。公元前1192年,子武丁去世,他的次子祖庚即位为商王。子祖庚把子载接回王都,拜他为相,让他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直到公元前1181年,第二十四任商王子祖庚去世,子载这才即位,号祖甲。以辛巳年(前1180)为祖甲元年。

子祖甲曾在乡下生活过八年,对民间的生活比较了解,所以他即位以后,勤于朝政,爱惜民力,得到了臣民的拥护。但没过多久,他也染上了好色贪杯的坏习惯,沉迷于酒色之中,走上了他哥哥的老路,

后来在朝中一些忠正大臣的劝谏下,翻然悔悟,复又从严治政,振兴朝纲。

祖甲二年(壬午,前1179)春,西戎(古族名,居住在今青海、甘肃一带)武装入侵商朝边境,一些居住在边境的居民惨遭杀害。告急的文书很快传到王都。子祖甲大怒,他自幼跟随母亲妇好习武,掌握了许多领兵作战的知识,几十年来正愁无用武之处,便立刻决定亲自领兵出征。春三月,子祖甲率军五万西征,历时八个月,连败西戎军数十阵,西戎军伤亡惨重,被迫与商军言和。子祖甲从长远考虑,释放了所有战俘,让他们归国与家人团聚。西戎首领感念商王的仁德。表示从此永不侵犯商王边境。冬十一月,征西军凯旋归朝。

祖甲三年(癸未,前1178),西戎遣使入朝,向商王敬献了贵重的贡礼。子祖甲命以宾礼隆重地接待了西戎使臣。

子祖甲西征期间,朝中一些大臣和贵族乘大王不在,互相勾结,为非作歹,有的强抢民女,有的霸占别人田产,恃强凌弱的现象不断发生。王都被他们搞得乌烟瘴气,城中百姓怨声载道。子祖甲归国后得知此情十分震怒,便想把这些作恶的大臣和贵族治罪,但是他却没有治罪他们的法律依据,因为商朝开国所制定的《汤刑》,主要是针对平民和奴隶,并不能制约那些奴隶主贵族。子祖甲认为,国家制定法律应该针对所有的人,不论贫富贵贱都要一视同仁,也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于是他便委派一些思想进步的大臣,讨论和制定新的刑法,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重作汤刑”。

祖甲十年(庚寅,前1171),子祖甲向全国颁发修改后的汤刑。新的汤刑规定了许多项惩治不法大臣和贵族的条款。新汤刑公布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震动,遭到了奴隶主贵族的强烈抵制。他们联合起来公开反对新的刑法,要求子祖甲取消新刑法的命令。子祖甲在权臣和贵族势力的强大压力下,被迫取消新颁布的汤刑。子祖甲这一失败的改革不仅得罪了当时的奴隶主贵族,就连后世的一些权贵也纷纷对其谴责,把殷商乱政的罪名全都加在子祖甲身上,甚至说七世以后的商汤亡国也是因为子祖甲造成的。司马迁说:“帝甲淫乱,殷复衰”(《史记,殷本纪》)。《国语,周语下》也说:“帝甲乱之,七世而陨。”其实,这都是后世的统治者强加在子祖甲身上的罪名。历史上真实的子祖甲虽然也有一些过错,但还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开明帝王。《尚书,无逸》记载:“其在祖甲,不义为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

,爱和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意思就是说:祖甲早年认为代兄称王不合情理,便跑到民间去做普通百姓,后来他即位为王,因为了解百姓的艰辛困苦,对老百姓多有关心和爱护,对那些鳏寡孤独无依无靠的人,能够给予适当的照顾。应该说《尚书》对子祖甲的评价还是比较公道。

祖甲十四年(甲午,前1167),子祖甲的少妃于二十年前为他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如今已经年满20岁。子祖甲正式为两个儿子赐名:长子名嚣,号庚丁。次子名良,号庆丁。这两个儿子是子祖甲年近五十时所生,老来得双子,又是宠爱的少妃所生,因此对两个孩子十分娇惯,养成了许多坏脾气。后来子嚣为王时,胡作非为,荒淫无道。这与子祖甲早年对子女的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子祖甲五十四岁即王位,在位执政虚记十七年(《通鉴外记》),卒于祖甲十六年(丙申,前1165),享年七十岁。死后葬在商王祖甲墓(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岗),尊号商王祖甲,谥号帝祖甲,庙号“祖甲”。

殷墟卜辞中,子祖甲被列为直系先王祭祀。

…………………………………………………………………………………………………

××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1180(辛巳)…………元年……

前1179(壬午)…………二年……

前1178(癸未)…………三年……

前1177(甲申)…………四年……

前1176(乙酉)…………五年……

前1175(丙戌)…………六年……

前1174(丁亥)…………七年……

前1173(戊子)…………八年……

前1172(己丑)…………九年……

前1171(庚寅)…………十年……

前1170(辛卯)…………十一年……

前1169(壬辰)…………十二年……

前1168(癸巳)…………十三年……

前1167(甲午)…………十四年……

前1166(乙未)…………十五年……

前1165(丙申)…………十六年……

…………………………………………………………………………………………………………

(本章完)

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四章 商王子祖乙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八章 商王子南庚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二章 新 印(大庭氏1)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四章 首任帝虞舜(四)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发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二章 商王子外壬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七章 商王子庚丁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一章 商王子帝辛(下)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二章 天皇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二章 炎帝临魁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二章 二任帝伊祁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四章 四任帝姜起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一章 商王子仲丁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六章 商王子沃丁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己旸珢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 夏王姒履癸(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章 姒 槐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五章 晁 安(伏羲氏13)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三章 十三任帝森浸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阳甲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三章 十三任帝长幅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六章 燧人氏(一)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八章 附 前(祝融氏3)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四章 帝蚩啄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一章 轩辕酋长姬邦卉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下)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八章 周懿王姬坚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三章 商王河亶甲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七章 商王子太庚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九章 周孝王姬辟方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九章 九任帝卜习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上)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控卯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五章 革 兰(尊卢氏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八章 雪 河(伏羲氏17)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三章 十三任帝长幅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姜牡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四章 四任王姒仲康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一章 首任帝姜角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姜裘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_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概述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一章 伏 纪(混沌氏1)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颛顼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二章 炎帝炎居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苟羿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斯绩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三章 帝蚩尤(二)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一章 首任帝唐尧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章 象 伟(中央氏1)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苟羿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七章 起 望(栗陆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四章 风 和(伏羲氏20)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苟羿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六章 有穷王后羿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九章 洛 前(祝融氏4)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七章 商王子庚丁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六章 媒 兰(阴康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六章 可 塑(柏皇氏2)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六章 商王子沃丁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六章 赤 禅(祝融氏1)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章 罗 秦(有巢氏2)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发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四章 黄帝姬豕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苟羿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一章 秦 枪(尊卢氏1)《中国远古帝王谱》上架公告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六章 黄帝号次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阳甲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一章 帝 虺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发(上)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三章 黄帝仡谅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七章 帝 蚦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章 桑 味(伏羲氏16)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刚歌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章 十任帝贵尤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九章 周孝王姬辟方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佳琚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一章 首任帝虞舜(一)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九章 九任帝卜习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控卯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八章 节 芒(伏羲氏24)远古历史到底有多远(卷首语)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六章 可 塑(柏皇氏2)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二章 黄帝成契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下)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一章 史皇仓颉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章 黄帝贯俞
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四章 商王子祖乙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八章 商王子南庚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二章 新 印(大庭氏1)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四章 首任帝虞舜(四)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发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二章 商王子外壬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七章 商王子庚丁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一章 商王子帝辛(下)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二章 天皇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二章 炎帝临魁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二章 二任帝伊祁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四章 四任帝姜起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一章 商王子仲丁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六章 商王子沃丁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己旸珢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 夏王姒履癸(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章 姒 槐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五章 晁 安(伏羲氏13)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三章 十三任帝森浸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阳甲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三章 十三任帝长幅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六章 燧人氏(一)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八章 附 前(祝融氏3)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四章 帝蚩啄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一章 轩辕酋长姬邦卉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下)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八章 周懿王姬坚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三章 商王河亶甲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七章 商王子太庚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九章 周孝王姬辟方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九章 九任帝卜习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上)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控卯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五章 革 兰(尊卢氏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八章 雪 河(伏羲氏17)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三章 十三任帝长幅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姜牡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四章 四任王姒仲康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一章 首任帝姜角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姜裘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_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概述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一章 伏 纪(混沌氏1)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颛顼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二章 炎帝炎居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苟羿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斯绩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三章 帝蚩尤(二)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一章 首任帝唐尧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章 象 伟(中央氏1)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苟羿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七章 起 望(栗陆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四章 风 和(伏羲氏20)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苟羿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六章 有穷王后羿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九章 洛 前(祝融氏4)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七章 商王子庚丁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六章 媒 兰(阴康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六章 可 塑(柏皇氏2)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六章 商王子沃丁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六章 赤 禅(祝融氏1)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章 罗 秦(有巢氏2)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发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四章 黄帝姬豕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苟羿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一章 秦 枪(尊卢氏1)《中国远古帝王谱》上架公告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六章 黄帝号次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阳甲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一章 帝 虺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发(上)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三章 黄帝仡谅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七章 帝 蚦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章 桑 味(伏羲氏16)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刚歌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章 十任帝贵尤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九章 周孝王姬辟方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佳琚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一章 首任帝虞舜(一)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九章 九任帝卜习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控卯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八章 节 芒(伏羲氏24)远古历史到底有多远(卷首语)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六章 可 塑(柏皇氏2)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二章 黄帝成契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下)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一章 史皇仓颉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章 黄帝贯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