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横看成岭侧成峰

时光荏苒,一晃两年过去,我抄写完三套完整的经文。

这两年我过得简直是太舒服了!身在福中很知福!

雇主完全不挑剔,打交出第一份工作成果《比丘十诫》起,宁夫人就不吝啬夸奖赞许之词,给我涨了工资,还分发福利品----一些女孩子用的首饰,手绢,小挂件。

拿着这些小玩意,我在由衷感激宁夫人之余,同时佩服她笼络人心的手段。

女孩子佩戴的首饰正是我需要的----来到这个时空,我还没有机会好好打扮过呢!所以极度需要扫盲,宁夫人的奖赏及时解决我的燃眉之急,同时给了我合理的理由去找其他女孩子们,请她们教我尝试不同的发式。

两年的时间里,四个小老乡聚会了两次,一次是在我们十一岁那年的除夕,一次是在我们十二岁那年的中秋。

根据我的目测,四个女孩中,面容最俏丽的是伊春德,她如丝的纤发漆黑似墨,明眸善睐,楚楚动人;皮肤最好的是闾烟飞,不但妍白细腻,几乎没有毛孔似的,而且没有任何瑕疵;整体效果最惊艳的是沈艳兰,据说她的异性粉丝很多;没有鲜明风格的是我,。

至于身高,最高的是沈艳兰,最矮的是伊春德,闾烟飞和我差不多。

第一次小聚的时候,伊春德偷偷地告诉我说,沈艳兰一进双清苑,就跟双清苑里的武师傅学武了,听说练武天分奇高。

得知这个小道消息,我总算明白为什么沈艳兰看上去比我们几个要有活力得多,也难怪她个子最高,因为体育锻炼是影响身高的因素之一嘛。

第二次聚会的时候,我获取到以下信息:

大公子秦彰之和二公子秦桓之,是同一个妈生的,这个妈是秦公祺的原配夫人丁氏,丁氏在生秦桓之的时候挂了,现在的秦夫人吴氏,是秦将军在丁氏死后的第二年娶进门的,并非名门贵族之女。

秦家的大女儿秦明节是将军的侍妾所生,吴氏到目前为止只生了二女儿秦明石,三女儿秦明华,是秦将军的某一位已经不知去向的妾室所生。

三公子秦建之是宁夫人所出,听说被人赞叹为:容貌非凡,光如彩玉,美若天仙,六岁就能做出令秦将军都赞赏不已的诗赋,现在小小年纪却已是天下闻名的才子-----没有之一,人称光华公子。

届时,秦彰之十八岁,秦桓之十五岁,秦建之十二岁,三位秦家小姐分别是十七岁,十三岁,九岁。

期间,我拜访伊春德两次,拜访沈艳兰和闾烟飞各一次,而她们回访我的次数都超过三次,因为我的深居简出,沈艳兰送我一个雅号 :清心寡欲的情绝大师。

伊春德所在的露香院,布置极具男子气息,庭院里摆着十八般兵器,每种兵器不止一件,墙上挂着木质的,金质的,铁质的弓弩,还有虎皮,鹿头骨,野牛头骨,长皮鞭等等,极象某位山大王的龙虎堂,据说被将军责骂了好多回,被秦建之的小厮八卦了若干次。

伊春德说大公子虽然也读书但不喜欢写诗作赋,最喜欢的是和人切磋武艺。

我悄悄地问伊春德:“大公子是不是身高八尺,眼如铜铃,一脸大胡子?”

伊春德竟然不悦地看着我:“你听什么人胡说八道的?大公子怎会长得那样可怕,他其实长得很......”

看到我满是捉弄的眼神,她忽然想起了什么,狠狠地打了我一下:“难怪艳兰说你闷坏,就知道作弄人。”

恩恩,还真着急了呢!看来传言不假。

我故意结结实实地挨了她一记粉拳,啊了一声,半是装半是真的疼痛,咬牙切齿地道:“好啊,原来你跟大公子学功夫只是为了欺负我!”

她吓了一跳,连忙问我痛不痛,还一脸歉疚地说:“你干嘛不躲开?我,我跟大公子学功夫还没几天呢。”

嘿,果然传言是真,感情秦大公子还亲自教过这小丫头武功哪!少爷与小丫鬟的绯闻,真不赖。

拜访沈艳兰,我受到的款待除了沈艳兰一贯的冷嘲热讽外,还有一份意料之外的惊奇。

秦桓之竟然是个狂热的书籍收藏家,听沈艳兰说他的书房里藏书量十分巨大,至于怎么个巨大法,沈艳兰没能明确说明,只是含糊其辞地暗示,双清苑里最苦的差事就是替二公子晒书,收书,整理书,因为差事太苦,很多小厮纷纷想法子跳槽到别处。

我不由十分好奇:“不是说三公子才是天下第一才子吗?怎么二公子的书比三公子的还要多?”

沈艳兰嗤地笑了一声:“才子的书就一定最多吗?我可从来没听烟飞说过三公子也有一屋子的书要晒。”

我没有理会她的不屑,继续好奇地问:“二公子屋里都有些什么好书啊?我能不能借来看看?”

沈艳兰美目圆睁,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情绝大师,千万别忘了你我的身份,逾越身份之事我是绝不会做的。”

那就算了!

我讪笑着:“瞧把你急的,我只是有点好奇,至多也就心里想想而已,不会让你为难的。”

:“我劝你不要想,因为想也是有罪。”她忽然王祖贤附身般警告我。

我无视她足以杀人的眼光,将八卦精神发挥到极致:“二公子是不是喜欢手不释卷,废寝忘食,一听到有好书便如饥似渴,至于视力嘛,可是三尺之外,看人不清?”

她下巴几乎掉地:“你一个下人,居然敢妄测诋毁主人的容貌?可是不想活了!要是被二公子听到,你不死也得掉层皮。”

赫赫赫!我也睁大了眼睛,吃惊地问:“二公子打过你?”这个秦老二,看来脾气很坏。

她没有回答我,眯起眼在我脸上巡视半晌:“你到底想知道些什么?直说吧。”

我支支吾吾,低头害羞地说:“三公子人称光华公子,那二公子呢,,有三公子好看吗?”来这里那么久,还没有见过一个同龄帅哥呢,太无聊了。

沈艳兰恢复了清冷的表情:“我没有见过三公子。”说完就扭过头去,懒得理我。

我忙识趣地告辞,她没有像伊春德一样挽留我,甚至都没有送我出门,哎,我的人际关系不是一般的差啊......

伤自尊了。

看望闾烟飞总算挽回我的一点点自尊。

闾烟飞自始至终都很和善,她带我观赏紫蓼庭的每一处景观,对每一个景点都进行娓娓动听的讲解,比如假山中所用的太湖石宛如等待了一世又一世的多情女子,哪怕是童颜鹤发也痴心不改;紫蓼庭里的紫薇花乃是有七情六欲的仙子,凡人的手才轻轻地碰到她的美丽衣裙,她们就惊慌得要乘云归去;庭院里不起眼的赭色石头,听说是用来制作彩墨用的;竹林中骄傲地走来走去的孔雀,自进院以来一共开了四次屏,三公子为此做了一篇《太阳鸟篇》;院子里的河流被三公子命名为紫玉川......

紫蓼庭在金牌导游闾烟飞的精彩讲解中如同人间仙境,令人遐思,更妙的是那里的人,始终都是彬彬有礼,张弛有度,令我自惭形秽,不敢在烟飞面前大声说笑,更不敢八卦不休。

闾烟飞客客气气地送我到玉桥前,我拼命地装优雅,朝她行礼告辞,在回来的路上,觉得自己好像有那么点名门淑女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应该多和闾烟飞打交道。

通过对三个同龄人的拜访,我得出一个结论:秦家三位公子分别成功地俘虏了我的三位同乡的忠心,至于擒获芳心,假以时日,估计也是顺理成章的小事,至于我,工资虽高,却连看一眼这些公子哥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想有什么艳遇,应该早点离开这里,到外面寻找我的春天。

可在这个时代,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子能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呢?我现在只有一技(书法)之长,是否可以傍身?

在沁水田园这两年,我对这个时代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我出生那年,正是天下最动荡不安的一年,那年朝廷刚刚镇压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全国各路豪强趁机招募兵力,拥兵自重,国丈陆相国趁朝廷内部四分五裂之际,劫持了少年皇帝迁都长安,正欲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料西面沉寂了多年的西凉军突然发难,神速攻占了西面的门户凉州,长安濒临城破国亡。

校骑尉秦公祺,其时告病回乡苦读,得知皇室面临巨大危机,马上广散家资,号召当地富豪招募士兵,通过一番运筹帷幄,终于组织起一支义军队伍。秦公祺又给各地军阀发出讨伐逆贼陆相,保护王朝皇室的檄文,檄文言辞赤诚,激励人心,很快就召集到10路军事力量,结成讨逆同盟,共赴长安。

经过一年多的激烈战争,共诛西凉军40万,并赶西凉军后退关外五百余里,逆贼陆相及其党羽被同盟军歼灭,王朝皇室得以保全,各路同盟军解散后,各回各地,秦公祺也带领保皇义军回到家乡洛京。

不料一年后,长安皇室再次陷入困境,此次发难的是朝中司空王维和司徒皇甫长华两人,司空王维乃王贵妃之父,是陆相一党灭亡后的的摄政大臣,掌握朝中羽林军,而皇甫长华乃开国元勋皇甫晓鹤的后代,幽州太守皇甫良褚的叔父,皇甫良褚是讨逆同盟军的盟主,世居幽州,四世三公,门生众多,兵力雄厚,一直都忠心耿耿,乃抵抗北方异族的入侵之坚实屏障,保卫北边疆土。

王维在皇帝面前进言皇甫一族藐视君王,私藏护国神器,图谋不轨;皇甫长华在殿上怒斥其无中生有,污蔑护国功臣,其心可诛。两人在殿中争得火热朝天,朝中大员分成两派势力,明争暗斗,引发了新一轮的朝廷危机。

接着,王维派出刺客暗杀了众多皇甫一族的门生,制造了诸多起流血事件,长安城内顿时草木皆兵,商贾平民纷纷逃离。皇甫良褚领兵前来,攻占了司空府,屠杀司空满门。司空一党不甘示弱,马上进行了强势的军事反击。等到皇甫一族歼灭了所有王维一党,古都长安已经变成人间地狱,城中居无所,食无粮。

皇甫长华提议皇甫良褚奉皇室驾幸幽州,皇甫良褚畏惧朝中诸多的繁文缛节,婉拒不受,只留了500人保护皇帝,随即挥师回到幽州。

皇室听取了皇甫良褚的建议,迁回东都洛京,本在苍城兴修水利的秦公祺听到皇室有难,火速聚集保皇义军,星夜前往长安保护皇室,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将皇室平安护送回东都洛京,离帝感其忠义可嘉,封其为镇东将军,掌管京中御林军。

接下来的几年,秦将军不拘一格,用人唯能,很快就将朝中财政,社稷,礼仪等事务恢复正常,而且秦将军还在晨硫等地实行屯田,推动了农业生产,保证了粮食供给。

秦氏一族乃书香门第,秦将军本人才思敏捷,所作诗赋意境深远,豪迈苍凉,其第三子秦建之更是天资聪明,六岁便能读懂高深艰涩的书籍,八岁就会做诗写赋,文采斐然,年纪虽小,却俨然已是洛京城中文人领袖。

自从皇室回迁洛京后,皇室虽然暂时安宁,但是各地诸侯之间的大小摩擦始终不断,幽州的皇甫一族与辽东长孙一族,始终明争暗斗,摩擦不断;荆州牧独孤轩乃皇室宗亲,多年来固守汉中之地,兵多粮足,却拒绝起兵讨伐陆相;东吴顾氏虽然在讨逆一战中功劳奇伟,但是吴郡太守顾洪度与荆州牧独孤轩多年来关系时好时坏,顾洪度病逝一月后,其子顾博古曾突然挥军渡江北上,与皇甫良褚两军对峙,两月后又突然撤兵回吴郡,其原因与目的,至今无人得知。

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各路豪强拥兵自重,在战争中浑水摸鱼,寻求最大的利益,道德沦丧,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新一轮的文化复兴浪潮,浪漫主义的秦三公子正是因为其文章气势逼人,才气通天,吸引了诸多的文人骚客聚集其门下,已为朝中重臣的秦将军也提倡重新兴起百家争鸣的文化活动,洛京正成为天下名士汇集之地,各地稍有才能的人纷纷来到洛京寻找出头机会,秦氏一族的声望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我十三岁那年春天,秦家的三位小姐因贤德淑婉,被选入宫中,其中秦明节被封为贵人,其余两人分别封为才人和采女。秦氏一族的政治地位节节攀升。

作者有话要说:  注:光华公子出处《源氏物语》

第七十五章 月移花影动第一百八十九章 逼 宫第十七章 草木摇落露为霜第一百一十八章 求不得第九十七章 落花人独立第四章 远近高低各不同第五十一章 海 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义 绝第一百八十一章 无 云第四十一章 郡 守番外第一百八十九章 逼 宫第一百四十五章 义 兄第七十章 絮絮助妇语第五十二章 情 系第一百九十六章 超 度(中)第一百零七章 乌托邦(四)第四十三章 收 徒第一百二十六章 涉激流第八十一章 人闲桂花落第一百二十五章 孽轮转第一百七十一章 召 唤第三十六章 阿 明第十五章 惊艳客从双清来第十七章 草木摇落露为霜第四十二章 船 屯第九章 柳絮轻飞浑不知第八十一章 人闲桂花落第六十七章 清泉濯我缨第二十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四十章 同 游第一百一十九章 江南雨第一百八十五章 换 代第一百七十一章 召 唤第一百五十五章 无 悔第一百四十三章 居 丧第五十章 许 诺第一百零八章 乌托邦(五)第二十一章 秋月如霜冷夜空第一百二十章 赛龙舟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 人番外第六十六章 俯视清水波第九十章 庄周迷蝴蝶(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若 失第九章 柳絮轻飞浑不知第四十七章 鸡 毛第一百八十七章 若 失第一百八十七章 若 失第一百六十一章 演 变第一百九十六章 超 度(中)第七十一章 仰看明月光第一百三十九章 暮 春第五十七章 幻 境(下)第三十五章 舍 利第三十四章 结 庐第三十四章 结 庐第一百二十四章 清凉山第一百八十八章 挟 持第八十八章 徘徊两相看第一百八十八章 挟 持第一百八十章 离 别第一百八十二章 居 安第一百六十七章 故 土第三十六章 阿 明第五十章 许 诺第一百三十八章 归去来第一百四十六章 密 语第十七章 草木摇落露为霜第一百四十八章 燕 陵(一)第一百二十章 赛龙舟第一百七十二章 恩 断第一百八十八章 挟 持第七十三章 萧萧班马鸣 (中)第二十七章 山林惊飞晨风鸟第一百五十九章 患 失第七十九章 桃花三两枝第一百六十章 意 外第一百二十四章 清凉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药 师第二十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一百八十二章 居 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密 语第二十六章 应春树前化蝶去第六十章 山 居第五章 湖光山色小瀛洲第五十九章 生 变(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风乍起第十章 唯有兰舟犹催发第一百零一章 花开花落时(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燕 陵(四)第三十二章 遇 险第一百八十章 离 别第一百章 花开花落时(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超 度(下)第五十一章 海 上第三十一章 云隐第四十二章 船 屯第十一章 有客远从荆州来第九章 柳絮轻飞浑不知
第七十五章 月移花影动第一百八十九章 逼 宫第十七章 草木摇落露为霜第一百一十八章 求不得第九十七章 落花人独立第四章 远近高低各不同第五十一章 海 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义 绝第一百八十一章 无 云第四十一章 郡 守番外第一百八十九章 逼 宫第一百四十五章 义 兄第七十章 絮絮助妇语第五十二章 情 系第一百九十六章 超 度(中)第一百零七章 乌托邦(四)第四十三章 收 徒第一百二十六章 涉激流第八十一章 人闲桂花落第一百二十五章 孽轮转第一百七十一章 召 唤第三十六章 阿 明第十五章 惊艳客从双清来第十七章 草木摇落露为霜第四十二章 船 屯第九章 柳絮轻飞浑不知第八十一章 人闲桂花落第六十七章 清泉濯我缨第二十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四十章 同 游第一百一十九章 江南雨第一百八十五章 换 代第一百七十一章 召 唤第一百五十五章 无 悔第一百四十三章 居 丧第五十章 许 诺第一百零八章 乌托邦(五)第二十一章 秋月如霜冷夜空第一百二十章 赛龙舟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 人番外第六十六章 俯视清水波第九十章 庄周迷蝴蝶(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若 失第九章 柳絮轻飞浑不知第四十七章 鸡 毛第一百八十七章 若 失第一百八十七章 若 失第一百六十一章 演 变第一百九十六章 超 度(中)第七十一章 仰看明月光第一百三十九章 暮 春第五十七章 幻 境(下)第三十五章 舍 利第三十四章 结 庐第三十四章 结 庐第一百二十四章 清凉山第一百八十八章 挟 持第八十八章 徘徊两相看第一百八十八章 挟 持第一百八十章 离 别第一百八十二章 居 安第一百六十七章 故 土第三十六章 阿 明第五十章 许 诺第一百三十八章 归去来第一百四十六章 密 语第十七章 草木摇落露为霜第一百四十八章 燕 陵(一)第一百二十章 赛龙舟第一百七十二章 恩 断第一百八十八章 挟 持第七十三章 萧萧班马鸣 (中)第二十七章 山林惊飞晨风鸟第一百五十九章 患 失第七十九章 桃花三两枝第一百六十章 意 外第一百二十四章 清凉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药 师第二十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一百八十二章 居 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密 语第二十六章 应春树前化蝶去第六十章 山 居第五章 湖光山色小瀛洲第五十九章 生 变(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风乍起第十章 唯有兰舟犹催发第一百零一章 花开花落时(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燕 陵(四)第三十二章 遇 险第一百八十章 离 别第一百章 花开花落时(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超 度(下)第五十一章 海 上第三十一章 云隐第四十二章 船 屯第十一章 有客远从荆州来第九章 柳絮轻飞浑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