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七十八节

二月下,洛阳。

在过去的四个多月里,北疆军在左卫将军麴义、右将军杨凤的指挥下,基本完成了强攻洛阳的各项准备工作。

西城战场上的护城河已经被截断,十里长的河道里已经没有水了。从上西门、雍门到广阳门之间大约三里长的河道已经被填平。

大将军李弘回到行辕后,第一件事就是陪着天子巡视战场。十几万北疆将士和精壮民夫正在战场上忙碌着。城墙上的叛军严阵以待,并没有向河道上密密麻麻的愤?和修橹展开射击。

杨凤向大将军介绍说,大军截断护城河,抽干河道里的水之后,便从雍门前方的河道开始填平护城河。初始城内叛军疯狂射击,但由于我们掩护器械多,几十万人同时从几十个方向日夜轮流填埋,叛军应接不暇,城上的武器因此消耗太大,他们在连续射击几天后便渐渐停了下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填埋护城河。填埋速度加快了,被填埋的河道也越来越长,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了规定长度。如果时间再延长一两个月,我们甚至可以把雍门南北两侧的上西门和广阳门前面的护城河也填平了。

我们主攻方向很明确,就是雍门和这段三里长的城墙,所以叛军这段时间也没闲着,集中力量加固了雍门和这段城墙的城防。

“你们准备在这段三里长的战场上部署多少台石炮?”李弘问道。

“按照最密集的办法部署,每隔五十尺(约今十二米)放置一台,一排一百八十台。”杨凤说道,“总共放五排,五百台重型石炮,四百台中型石炮。”接着他手指战场南北两端,“在主战场两侧,各放六百台石炮。整个西城战场上,我们将部署两十台石炮,八千台弩炮。”

“其它战场呢?”

“南、北两城战场各部署石炮八百台。东城战场部署石炮一千三百台。”杨凤笑道,“洛阳城的四面城墙加在一起大约四十里左右,如果五千台石炮依次排列,每五十尺内大约就有两台石炮。在如此密集的攻击之下,洛阳城墙上还能剩下什么?”

“五千台石炮是否已经凑齐?”

“还差五百多台,正在运往洛阳城的路上。”麴义解释道,“弩炮也还差了两千多台。半个月后,所有军械都能齐备。”

“民夫呢?”李弘问道,“半个月后,两百万民夫能否齐聚战场?这么多重型器械同时使用,民夫的数量无论如何不能少。”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三月中,从各地加调的民夫都能赶到战场。”

李弘非常满意,接着又去巡视了辎重营。辎重营内各类军械堆积如山。粮囤、箭囤、石囤,一堆堆的,象连绵起伏的小山,一眼望不到尽头。

“粮食够吗?”李弘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三月中全面开战,战场上大约有两百五十万人需要吃饭,这个数量太庞大了。

“仲渊在书信中说,目前的存粮可以持续供应洛阳战场两个月,待五月春收结束后,还能继续维持一个月。如果到了六月底,洛阳还未攻克,大军就不得不停战,民夫就不得不遣散回家。”麴义低声骂了两句,显然对李玮非常不满,“打洛阳要三个月吗?老子一个月拿下洛阳给他看看。”

“不要大意。如果城内是袁绍坐镇,这仗未必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顺利。”李弘伸手拍了拍麴义,接着问道,“石弹可以保证大军连续攻击多长时间?”

“二十天。”杨凤说道,“这些石弹可以让五千台石炮日夜攻击二十天。城内叛军的物资很充足,民夫也很多,修复能力也很强,所以我们必须日夜攻击,绝不给叛军丝毫的修复时间。”

“日夜攻击?”张燕颇为吃惊,“将士们和民夫们承受得了?他们不休息吗?”

“这段时间,我们命令各部将士轮流到战车营训练,让他们迅速掌握石炮和弩炮的使用。”麴义说道,“大战开始后,各部将士轮流上阵,务必保证连续攻击,一刻不停。民夫在大战开始后主要是给前线军队搬运军械,两百万人可以轮流休息,不会出现体力不支的问题。”

下午,天子一行人赶到了工匠营。工匠营占地极大,四周都有军队巡值,防守严密。营寨内的空地上,数万名工匠正在给一些石炮、井阑、临车、修橹等重型器械做最后的完善。

负责制造军械的尹思、刘晔领着众人走到了摆放井阑的地方。天子、李弘和一帮文武大臣看到井阑后,都很吃惊。这玩意太大了,高度约一百一十尺(约今二十六米),整体成塔状,为了保持重心,其底部长、宽都达到了四十尺(约今九米)。现在是横躺在地上,如果竖起来,高度将极为惊人。

“贾大人,你嘴里随便说说,造五百台井阑,井阑的棚屋内还要装二十名士卒,但你知道造这东西有多难吗?”尹思消瘦了很多,冲着贾诩连声抱怨。

贾诩笑道:“造这东西对你们来说,没有什么难度,难就难在怎么把它推到城下。”

“年前你曾上奏朝廷,说井阑太大,制造起来极为耗费时间,要求减少三百台,朝廷也同意了。”李弘问道,“现在两百台井阑是否做好了?”

“我们已经完成了两百台井阑的制造,而且按照大将军的要求,在井阑顶部安装了上下两层棚屋,一次可以装载五十名士卒。”刘晔在一旁躬身说道,“只是这样一来,井阑一旦被敌人击中,我们的损失非常大。”

“井阑这样庞大,底部又极其稳固,就算被敌人石炮击中,一时也难以坍塌,士卒们还是有充足的时间撤离棚屋,顺着回旋梯逃到地面。”李弘指着井阑对小天子说道,“两位大人考虑得很周全,设计非常巧妙,陛下应该予以重赏。”

小天子连连点头。然后他好奇地问道:“两位爱卿,井阑巨大,又没有车轮,怎样才能把它推到城下作战?”

“井阑太大,太重,对车轴、车轮的要求极高,如果以车轮推动,将严重耽误制造时间。”尹思转身指指堆放在另外一侧的圆木,“所以我们最后放弃了车轮,转而用圆木代替,以圆木代轮,把它推向城墙。”

“用这种办法推动井阑,在井阑前铺设圆木的士卒会有很大伤亡。”张燕说道。

“时间太紧张,井阑又太庞大,我们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刘晔苦笑道,“目前护城河被填平了三里长,我们可以一次投入一百台到一百二十台井阑进行登城作战。有五千到六千名悍卒同时攻上城楼,应该能取得有效战果。”

“六千名悍卒攻上城楼后,我们的后续大军随即可以从井阑的回旋梯急速登城,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把一万名悍卒送上城楼。”李弘用力挥挥手,“登城作战,一次成功,没有第二次。”

二月,益州,汉中。

去年底,刘表以天子的名义下旨封赏益州牧刘璋、汉中太守杨松等巴蜀大吏,并督请他们以社稷为重,竭尽全力帮助北征军北上征伐。

刘璋、杨松对天子的恩赐感激涕零,在钱粮、兵力、民夫征调等方面不遗余力。杨松还主动派遣杨任、杨昂带着一万人马加入北征军,这使得北征军的兵力达到了七万人。

二月,益州各地提供给北征军的粮草军械和近二十万民夫陆续集结到汉中郡的南郑、沔阳(今勉县)一带。

车骑将军刘备郁郁不乐,彷徨不安。目前粮草军械和民夫的数量满足不了北征军的需要,七万大军翻越秦岭进入关中后,要一路攻城拔寨,要有充足的持续的粮草军械供应,但现在益州无法满足这一切。北伐的目的,说大一点是为了拯救社稷,说小一点是为了拯救洛阳救援袁绍,说现实一点是为了帮助刘备攻占关中。这三个目的除了拯救社稷外,其它两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的都和益州扯不上边。在这种情况下,刘璋和杨松能给北征军提供粮草军械、兵力和民夫已经是尽了大汉臣子的最大责任,再要求他们砸锅卖铁,把身家性命都贴进去,显然不可能。

春天已经姗姗而来,大雪正在融化,北征已经迫在眉睫,但刘备依旧没有具体的攻击之策。为此他不得不召集蒯良、简雍、关羽、张松、杨松等文武大吏日夜商议。

刘备攻占汉中后,曾和蒯良等人制定了一个攻打关中的计策,但刘备和蒯良等人都不是益州人,对巴蜀很陌生,对这一块的地形更是知之甚少,他们的计策遭到了张松、杨松等益州大吏的坚决否定。

当年高祖皇帝取关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而下。陈仓道的栈道很宽,很结实,不但可以并行马车,还能运载重物,是连接关中和汉中两地的主要道路。从这条栈道攻击汉中,粮草辎重的运输问题可以基本解决。粮草辎重的运输有了保障,大军才能展开连续攻击。因此,刘备打算仿效高祖皇帝,也来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但张松、杨松等益州大吏告诉刘备,高祖皇帝自取得关中建立大汉后,为确保关中安全,在大散关、陈仓一线建立了坚固的防线。此刻河北人以长安为都城,当然会重兵驻防于大散关、陈仓一线,强行攻击陈仓很难成功。北征军一旦被北疆军挡在大散关、陈仓一线,攻打关中的意图随即暴露,洛阳的北疆军会急速回援,则北征关中之策必然失败。

张松和杨松接着提出了一个让刘备从未想过的计策。

西进陇南,转战西疆,继而占据西疆,直杀关中。此策胜,则关中在手,可保洛阳无恙。此策败,则占据西疆,对关中形成持久威胁,继而迫使北疆军不得不放弃南下,全力攻杀西疆。如此可拖住北疆军主力,给袁绍、刘表、曹操等人获得喘息时间,从而迅速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这个计策给刘备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益州人太狡猾了。第二个感觉就是益州人没有攻占关中的信心。第三个感觉就是益州人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赶出益州。

很明显,这个计策的关键在于占据西疆。占据西疆后,自己即使没有攻克关中,还能退回西疆和北疆军继续抗衡。这样一来,自己的军队就不会撤进益州,不会给益州带来危险,不会给益州带来财物物力兵力上的持续消耗。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自己在西疆威胁关中,拖住了北疆军,不但可以缓解关中对益州的威胁,还能帮助益州守住陇南,让益州更加安全。

刘备望着张松和杨松的两张笑脸,恨不得一人给他们一拳。

不过,杨松接下来说的一番话,让刘备陷入了沉思。

大人此次攻打关中的目的是援救洛阳,但洛阳得救了,关中呢?北疆军愿意失去关中吗?北疆军失去了关中,便失去了再攻洛阳的机会,失去了全取中原的机会。所以李弘撤出洛阳后,会带着十几万大军攻打关中,大人的败亡是迟早的事。

关中被北疆军夺回去了,洛阳又要遭到再一次的围攻,如此反复,如何解救洛阳?又如何看到重振社稷的希望?

但大人如果夺取了西疆,则形势完全改观。

自古以来,关中对中原有高屋建瓴之势,而陇西对关中又有高屋建瓴之势。陇西若失,则西疆不保,关中危险,而这也正是本朝近百年来,穷尽力量戍守西疆的重要原因。另外,陇西不仅据关中之上游,对汉中和巴蜀同样拥有上游之势。关中的渭水河,巴蜀、汉中的西汉水、沔水等河流都是发源于陇西。渭水向东流进黄河,经过了关中。西汉水向南而下,穿过了巴蜀,而沔水则流经汉中(最后汇入荆襄的汉水),这三条河流翻山越岭,给陇西与关中、汉中、巴蜀三地之间提供了通道。陇西是此三地的上游,地势明显高于三地,所以关中、汉中、巴蜀若想攻击陇西,有一定的难度,但自陇西向下攻击关中、汉中和巴蜀,却非常容易。

大人若占据西疆,和巴蜀、汉中联为一体,则进可攻关中,退可守陇西,万无一失。

这时,北疆军如果再攻洛阳,大人可与我们联手,两路夹攻关中,洛阳之危自解。北疆军若攻西疆,则正好中了我们的拖延之计。大人在我们的支持下,和北疆军周旋于西疆,而袁绍、刘表等大人则趁机休养生息,恢复元气,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南北对峙之局。

南北对峙之局一旦形成,北疆军受制于天下形势,不得不暂缓攻击西疆。如此大人则可赢得时间,经营西疆,为将来和袁绍、刘表等大人东西夹攻,共振社稷而奋战。

杨松说了一大堆,理由充足,前景美好。还不待刘备想明白,张松接着又说了一番话。

张松说,大人与其在秦岭南北和北疆军争一日之短长,进退无据,不如取远势,西进占据陇西,先行取得高屋建瓴之优势。这样进则可取天下,退则可保大汉半壁江山,进退皆无忧。

自从韩遂死后,西疆一片混乱,而北疆军又忙于攻打洛阳,无力顾及西疆,此刻正是大人占据西疆的最佳时机。

从汉中、巴蜀有多条道路通往拢南。陇南就是凉州的武都郡,因为羌人祸乱西疆,河北失去了对凉州郡县的控制,武都郡现在自己管自己。通往陇南比较好走的路有两条,一条是沿着西汉水河谷的嘉陵道西上到河池(今徽县),这条路比较平坦好走。一条路就是陈仓道,陈仓道全长大约七百多里,其中汉中境内大约三百多里,从汉中的南郑、沔阳(今勉县)北上,过东狼谷,从凤亭(今凤县)方向出陈仓道直杀河池。

拿下了陇南,继续向西就是陇西郡。如果向西北前进,则是汉阳郡,大人可以侧击北疆军于翼城、上?(今天水)一线,打开通往关中的道路。

张松、杨松说完了北征策略,张任、杨任两位益州大将接着从兵事上给刘备详细解说了攻击之策。

大人如果接受此北征策略,那么攻击之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打关中,一部分打陇南、陇西。

大军自陈仓道北上,转而进攻河池、下辨(武都郡郡治),全取陇南,继而一分为三。一部取陇西,一部取上?,一部攻散关、陈仓予以牵制。

取陇西乃是为了占据西疆,从而取得高屋建瓴之优势,彻底掌控西北战局。

取上?、散关乃是为了两路夹击,打开关中门户,从而威胁长安,迫使北疆军回援关中,以解洛阳之危。

如果按照益州人的北征策略,那么北征军的主要攻击目标不是关中,而是西疆。说白了,是为了保护益州。那么这样一来,即使北征军未能夺取关中,让北疆军攻克了洛阳,对益州也没有丝毫损失。

同时,北征军一分为三,益州的军队就能以熟悉陇南、陇西地形,有和羌人诸种作战经验,和羌人部落首领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为借口,转道攻杀陇西一线,避免了把兵力损失在关中战场上的可能。益州的军队保住了,陇南又被占据了,益州人就能在刘备兵败关中后,堵住刘备撤回汉中和巴蜀之路,确保益州的安全。

益州人的北征策略兼顾了朝廷、刘备和益州三方利益,刘备找不到任何反驳的借口,简雍、孙乾、关羽等人都能接受。

这个策略其实对刘备最为有利。刘备现在的处境非常艰难,可以说到了有死无生的绝境。杨松在分析中已经说过了,刘备即使拿下了长安,也无法长久占据关中。试想以袁绍、韩遂联手之力都被李弘打得全军覆没,刘备又岂能守住关中?刘备被打得抱头鼠窜,其下场可想而知。

退一步说,就算刘备逃回了汉中,他还能干什么?难道他还能杀了杨松夺取汉中,继而杀了刘璋夺取巴蜀?估计他前脚刚刚走进汉中,杨松就带人把他的脑袋砍下来了。没有人会收留一个走投无路的枭雄,那纯粹是自掘坟墓。杨松、刘璋都不是白痴,他们会乘着刘备还在抱着伤口呻吟的时候,在他的背后狠狠插上一刀。

刘备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他一直试图寻找一个万全之策,所以他迟迟没有拿出来一个可圈可点的北征策略,他不知道自己北征失败后该何去何从。

益州人对夺取关中根本不抱信心,这从他们给北征军提供的粮草辎重和民夫的数量上就能看出来。两个月的粮食,二十万民夫,也就是足够北征军打一个月的仗,还有一个月时间,北征军要耗费在数百里长的栈道上。

这场仗对刘备来说,稳输无赢,北上即为绝路。

刘备没有选择,他只能接受益州人的建议,但荆州人不愿意。

很明显,益州人和刘备的目标是西疆,而不是关中,也就是说,这个策略是以牺牲洛阳和荆州为代价,严重损害了袁绍和刘表的利益。

北征军不能攻克长安,不能在关中拖住北疆军主力,则洛阳必失。洛阳失去了,则荆州成为和北疆军正面对抗的战场,荆州岌岌可危。当然了,如果刘备能占据西疆,在西疆站住脚,并和益州人联手把北疆军拖在西疆,则天下的确有可能形成南北对峙之局,但这种可能到底有多大?

蒯良坚决反对。黄忠、甘宁、伊籍、诸葛亮、庞统等荆州文武大吏出于维护荆州人的利益,也是随声附和。

Www▲ttκā n▲CO

北征策略在益州人的坚持,荆州人的反对,刘备的前后摇摆中悬而未决。

时间就这样慢慢走到了初春。

现在益州人摆明了态度。刘璋和杨松的态度很坚决,北征军就这么多粮草军械,如果不按照益州人的北征策略,你们就去死吧。

刘磐、蒯良的态度也很明确,要打,就打关中。并且改变了一下攻击之策,把“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改为“明攻陈仓,暗走栈道”。陈仓道可以满足大军的粮草辎重运输,这条道必须走。以主力走陈仓道,强攻散关,牵制关中兵力,同时另派一支大军从子午道偷袭,直杀长安。长安若失,则关中腹地大乱,北疆军还能在陈仓坚持多久?

刘备无所适从。他有心接受益州人的北征策略,但又担心失去荆州人的支持。没有了荆州人对益州人的制约,益州人极有可能釜底抽薪,让自己全军覆没于关中。现在刘璋、杨松等人对庞义、严颜极力拉拢。庞义、严颜和他们的部下毕竟都是益州人,和自己没什么渊源,说倒戈也就倒戈了。

刘备犹豫不决,益州人却很干脆。

在争论过程中,有一天蒯良不知吃了什么东西,食物中毒,昏迷不醒了。荆州人气得发了疯,甘宁拿着把刀跑进跑出,大叫大嚷着要杀人。甘宁和蒯良的关系一直不错,当年他到荆州避难就是得益于蒯良的帮助。蒯良倒下了,荆州军的统帅就是黄忠。黄忠倒是很冷静,他让甘宁带着一百悍卒,把蒯良护送到成都治疗。

黄忠走到刘备的大帐里,对刘备说,大人还是尽快决断吧,再闹下去北征军就要分崩离析了。荆州军上下唯大人马首是瞻,决无二话。

刘备不再犹豫,当即决定接受益州人的北征策略,但同时也接受了蒯良的建议,分兵子午道,偷袭长安城。

二月中,刘备在沔阳誓师北征。

北征军分为东、西两路。

东路由张飞为统帅,黄忠副之,严颜、杨昂为将,领一万大军,从子午道偷袭长安。

刘备自领西路大军,取道陈仓进入陇南。

大军占据陇南后,一部由张任为统帅,杨任副之,领一万人攻杀汉阳郡的上?。一部由关羽为统帅,庞义副之,领两万军攻杀陇西。刘备自己领两万大军坐镇陇南,攻打散关、陈仓一线,以牵制关中的北疆军主力。

刘备同时书告荆州刘表,请他派军于三月初从南阳方向攻击武关,帮助北征军牵制一部分关中兵力。

大军起程后,刘备再次约见了汉中太守杨松,请他考虑是否适当增加北征军的粮草辎重供应。无论是打关中,还是打陇西,目前的粮草数量远远不够。

杨松很爽快地答应了,只要能帮助大人攻占西疆,汉中一地愿倾尽所有。杨松还承诺,他将亲自赶到成都面见刘璋、刘磐两位大人,和他们商量给北征军持续供应粮草的事。

刘备大为感激,带着大军急速杀向了陇南。

二月,荆州。

二月下,刘表亲自赶到了宛城,指挥中路战场的反攻。

刺探洛阳军情的斥候带来了最新的消息,河北的天子和大将军李弘再次赶到了洛阳城下,北疆军新一轮的攻击即将开始。荆州人一直从宜阳方向翻越青龙山,然后沿着洛水河悄悄潜伏洛阳城外打探消息,但这次斥候回禀说,北疆军的一支军队占据了宜阳城,洛阳和外面的联系彻底中断了。

军议上,蒯越详细解说了东、中、西三路同时展开反攻的攻击策略。

“我们的目的是解救洛阳,逼迫北疆军撤出关东,把战线稳定在中原,从而迅速形成南北对峙之局,给朝廷赢得恢复元气的时间,为将来北伐河北打下基础。”蒯越郑重地说道,“我们不能指望东、西两路战场都能达到预期目标。从我们荆州本身出发,当务之急是夺回鲁阳,打通和洛阳之间的联系,尽可能吸引更多的北疆军南下颖川战场。这样我们才能帮助袁绍守住洛阳,帮助东路联军杀进洛阳外围。”

蒯越接着详细部署了各部的攻击方向。

驻军于南阳北部的徐?大人将率军从丹水河一线向武关展开攻击,竭尽全力吸引关中的北疆军,以策应西路战场上的刘备攻打长安。

由于目前尚没有接到了刘备的任何消息,荆州方面不知道刘备的北征军何时进攻长安,所以刘表请徐?不要考虑太多,放手攻击,打得越猛越好。

蒯越、袁熙、文聘三人率军攻击鲁阳,和颜良正面对抗。

邓义、庞季率军取道博望坡,攻打堵阳、叶城,直杀昆阳,逼近汝水河,从鲁阳的后方威胁颜良。

“三月初一,各战场同时开战。”

二月,豫州。

二月下,曹操、曹洪、李典、于禁、王忠、蔡阳、刘勋等率三万大军赶到了萧县。

几乎与此同时,孙贲、程普、孙辅率一万大军赶到了沛国的郡治相城。

数日后,两军会合于砀城,袁谭赶来相会。

袁谭有两万主力屯于睢阳,三支大军会合后,东路战场上的联军兵力达到了六万。

“根据斥候的探查,襄邑、滑亭一带只有彭烈的一万军队。雍丘、陈留一带的兵力更薄弱,好像只有吕布的亲卫曲。”袁谭指着地图说道,“昌邑还有孙鸾的五千人马,不过他们距离陈留有四百多里,即使要支援,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子和(曹纯)的军队就在小沛,昌邑的孙鸾和任城的魏续都不敢动。”曹操冷笑道,“琅琊郡有子孝(曹仁),彭城有文若(荀?),无论是鲁国的高顺,还是北海的臧霸,在没有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都不敢贸然杀进徐州。这次吕布死定了。”

“吕布可以退守开封,退守中牟,甚至退守荥阳。”孙贲摇头道,“我们杀进河南,只能切断北疆军的一条粮道。北疆军只要有黄河,粮道就不会断,所以我看大军还是止步于陈留为好,这样我们可以把主力投到颖川战场,和荆州军东西夹击,把北疆军赶出颖川,然后竭力打通和洛阳之间的联系,帮助袁大人守住洛阳城。”

“然后呢?”曹操问道,“如果西路战场上的刘备被阻挡在散关、陈仓之外,我们被北疆军阻挡在洛阳南部关隘之外,北疆军还是可以继续攻打洛阳城,所以你这办法对解救洛阳没有任何帮助。”曹操手指地图上的兖州,用力划了一个圈圈,“我们只有攻打兖州,才能达到解救洛阳的目的。兖州一乱,北疆军势必要分兵支援,如此洛阳之危可解。”

打下陈留,切断北疆军的粮道之后,联军是进入颖川战场还是杀进兖州,曹操和孙权有很大的分歧。袁谭为了尽快开辟东路战场,极力阻止了两人的争吵,说打下陈留再说,此事容后再议。

开辟东路战场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击败北疆军,形成南北对峙之局,也就是说,东路联军乘着兖州兵力薄弱之际杀进兖州,夺回兖州,是最有利于推动战局发展之策。但打下了兖州,等于便宜了曹操,袁谭和孙权嘴里不说,但心里都不愿意。两个人死抓着洛阳城不放,非要联军掉头打颖川,先把洛阳之危解决了,然后再考虑是否乘胜出击打兖州。

曹操恼怒不已,有苦难言。北疆军撤出了洛阳,大军回守兖州,兖州还怎么打?而且那时已经不是联军打不打兖州的问题,而是北疆军会不会即刻报复徐州的问题了。

袁谭看到曹操又在为打不打兖州的事和孙贲争论,马上站起来做和事佬。当务之急是打陈留,只有打下了陈留,联军才能包围颖川战场,才能切断兖州和洛阳之间的陆上粮道,才能威胁河南、颖川等洛阳外围战场,否则说什么都没用。

二月底,三支大军会合于睢阳,并积极准备北上攻击。

二月底,颖川,许昌。

郭图、刘询率一万大军攻击许昌,初春第一场战斗悄然打响。

宋宪急报洛阳大将军、鲁阳颜良、陈留吕布,禀报军情。

叛军开始反攻了。

大汉建兴六年(公元202年),三月。

三月初,荆州军的邓义、庞季率军攻击堵阳、叶城一线,姜舞、寥磊率军阻击。

三月初,蒯越、袁熙、文聘率军攻击鲁阳,颜良率军迎战。

三月初,吕布得到消息,叛军在睢阳集结了大军,正准备沿着睢水河北上,攻打陈留。吕布一边急报洛阳大将军,一边命令彭烈率军急速退守雍丘、陈留一线,并急调民夫加固城防。

三月初,驻守武关的武牙将军李云急报长安徐荣,南阳的徐?率军攻击武关。徐荣即刻书告陈仓郝昭,请他小心防备,一旦发现叛军叩关,则向翼城、上?一线的庞德、华雄求援。

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十三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一节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三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五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五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九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三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九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六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十二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四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五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十九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三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七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四节(中)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四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八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十三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三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十九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一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十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七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一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十四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七节(中)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三十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四十一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八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二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三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七节(上)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四十八节第6章 三路平西策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八节(下)汉简中所见物价考释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九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七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六十五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十七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十一节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十三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二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五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八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八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三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四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七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十一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五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二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二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一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八节(下)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十一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十五节第3章 风起云涌第三十九节(下)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八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二十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一节第8章 破谋定龟兹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节之人物传记诸生传三湖湘蛮夷书友提供的营法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三十六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六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四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六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七节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官制等级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十八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二十五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三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二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六节(上)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七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二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十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八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六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十一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一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十九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二十一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四节
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十三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一节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三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五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五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九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三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九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六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十二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四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五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十九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三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七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四节(中)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四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八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十三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三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十九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一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十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七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一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十四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七节(中)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三十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四十一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八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二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三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七节(上)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四十八节第6章 三路平西策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八节(下)汉简中所见物价考释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九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七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六十五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十七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十一节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十三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二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五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八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八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三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四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七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十一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五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二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二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一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八节(下)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十一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十五节第3章 风起云涌第三十九节(下)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八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二十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一节第8章 破谋定龟兹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节之人物传记诸生传三湖湘蛮夷书友提供的营法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三十六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六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四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六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七节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官制等级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十八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二十五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三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二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六节(上)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七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二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十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八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六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十一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一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十九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二十一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