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

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

在汝阴稍加整顿后,沈兵才用信鸽将情况向杨端和报告。

杨端和收到信息后一连叫了三声“好”:

“我还道要数年久攻才能破楚军汝水,不想这沈兵只一日之间便拿下了汝阴。”

“汝阴一下,汝水防线便形同虚设。”

“此时不攻更待何时?”

于是杨端和将这消息第一时间公布全军,并下令全线攻楚。

秦军士气大振越打越勇,而楚军其后续防线只是一个土沟,再加上后续补给都被黑甲军一路乱烧一通,自然无法抵挡秦军的攻势,只能一路回撤。

情报不久又传到了嬴政那。

这情报就是杨端和送去的。

因为沈兵已取了汝阴所以就没有保密的问题,于是杨端和就将前因后果,也就是沈兵如何将计就计如何假意撤军,此时又如何奇兵猛进乘虚占领了汝阴。

嬴政看了之后不由拍案而起,赞道:

“好一个引蛇出洞乘虚而入。”

“此番看那项燕如何守这汝水!”

然后又哈哈大笑起来:

“好你个沈兵,寡人就知道什么问题都难不住你。”

“有沈兵在,一统中原指日可待矣!”

立于一侧的赵高表情却有些古怪。

之前嬴政的想法可不是这样的,若不是他对杨端和及沈兵起疑,哪里还会不让王翦告老还乡?

要知道那王翦可是手握重兵且功高震主,他若愿告老还乡嬴政是高兴还来不及的。

不过赵高这心思也只是想想,当然不敢表现出来。

直到这时项燕才得到汝阴失守的消息。

项燕之所以更晚得到消息,是因为他是直到派去送信的人赶到汝阴发觉不对劲之后再赶回来报,这来回都是骑马消息自然慢了许多。

项燕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真到这一刻时还是的面色苍白冷汗直流。

项伯在一旁请战道:

“上将军,那黑甲军不过三千余人,便是取了汝阴又能如何?”

“属下请兵两万,先去夺回汝阴……”

项燕“哼”的一声打断了项伯的话:

“你道那汝阴有那么好夺的?”

“其有汝水为屏障,且西侧到处都是高墙箭楼。”

“城墙上一片箭雨下来便能让我军死伤惨重。”

“不说两万,便是二十万能否夺回都是未知之数!”

汝阴城防是项燕一手布设,项燕又哪里会不知道它的厉害,所以根本就没想过要正面强攻。

然而……

正面强攻或许不行,但其朝向寿春的东侧却不似西侧一般坚不可催,若从东侧进攻或许还有成功的希望。

想了想,项燕就对项伯说道:

“罢了,你便带一万骑军星夜赶往汝阴,其后还有两万步军增援。”

“赶到后马上展开进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汝阴。”

项伯心下有些奇怪。

刚才父亲还说无法攻下汝阴,怎么一转眼马上又让自己去攻……不仅让自己去攻还派出骑军,而且还星夜赶去攻城。

不过项伯也不敢多问,应了声就去点兵了。

等项伯离开后,项燕马上用丝绸写了一封信飞鸽送往寿春,意思是汝阴乃寿春门户,汝阴一失寿春便陷入险地,请大王务必派出两万骑军星夜赶往汝阴攻城,他自会带兵沿途迟滞秦军并夹击汝阴。

项燕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在这后方重地落入敌手的突变之下依旧保持冷静并制定了一个可行的补救措施:

一:他带着楚军主力在前方“力抗”秦军。

虽说楚军已经被秦军打得士气全无,但楚军在前线终究有三十万之众,兵力比秦军多出十万。

另一方面,则是楚军一直忌惮的黑甲骑军已在汝阴,那么楚骑军及战车便又有用武之地了。

于是三十万对二十万,而且只是拖延、迟滞,比如破路、拆桥、设伏,偶尔再利用城寨打上一仗……这烈度要比一决死战小得多。

如此一来,将秦军拖延个十余日或许不是难事。

之所以用“或许”,是因为这段时间发生太多让项燕意外的事,以至于他都不敢妄下判断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就算只有十日也是为后方争取到了时间。

项燕希望这段时间内能将汝阴夺回,那就万事大吉了。

二:派出项伯正面进攻汝阴。

正面进攻汝阴当然是没希望的,问题是秦军在汝阴的兵力不多,只有三千人。

项伯在正面的进攻不过是为了分散秦军的兵力,哪怕只是一点。

项伯若是知道自己被父亲派去攻城的目的只是为了这个,只怕都要气得以头抢地。

不过此时的项燕当然顾不上这些,其进攻重点肯定是在东侧。

三:也就是从寿春方向派兵主攻汝阴。

项燕之所以会点出两万骑军,是因为这是楚王负刍用于守卫寿春的都城护卫军。

这支护卫军总兵力约五万人,是楚王负刍的私兵,其中有两万骑军一万战车兵,还有两万步兵。

这些军队由楚王负刍的外甥张崎所领,职为柱国将军。

所谓柱国将军就是国家之柱的意思,也就是这支军队是不到破国之战不得使用。

项燕在书信里虽未点明,但明眼人一看也知道这两万骑军指的就是都城护卫军。

这一来马上就引起寿春大臣们的一阵垢病和议论:

“项燕哪来的胆子,居然意指都城护卫军前往攻城?此乃大逆不道之为!”

“若此时便将护卫军派出攻城,到时秦军兵临寿春城下,又有何人来守?”

“项燕自己战败就罢了,却还要拉上护卫军……”

……

昭、屈、景等贵族你一言我一语,全都是在数落着项燕的不是。

只有楚王负刍阴沉着脸一语不发。

楚王负刍明白,楚国刚刚营造的大好形势已随着汝阴被占付诸东流。

在此之前,楚国贵族都以为项燕能打赢这场仗,于是纷纷出兵出粮出力。

但是现在,汝阴一失几乎就意味着项燕即将败北,于是又开始思量着如何自保。

从他们的角度来说,当然不希望护卫军出战。

因为秦军的第一目标无疑是寿春。

有寿春的一天,他们的危险就少一天。

(本章完)

第419章 试射第361章 封禅第548章 书信第463章 马镫第15章 釜底抽薪第197章 活路第368章 制高点第22章 一雪前耻第404章 教育权第301章 头曼单于第401章 暗渡陈仓第169章 以物抵债第524章 懦夫的借口第188章 军魂第236章 恼羞成怒第206章 溃逃第372章 西套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6章 眼见为实第236章 恼羞成怒第520章 小试身手第102章 绊马索第550章 大结局第151章 破冰第62章 举荐第291章 二选一第527章 调虎离山第157章 选兵第102章 绊马索第201章 鸳鸯阵第83章 农家第16章 变局第46章 不世功勋第422章 楼兰王第118章 一石二鸟第412章 试炮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第318章 售卖第231章 擒贼擒王第495章 嫁衣第511章 火绳枪第67章 术数第67章 术数第129章 变数第21章 火力封锁第125章 心理第201章 鸳鸯阵第361章 封禅第6章 眼见为实第47章 变数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545章 擒贼擒王第482章 不败之地第506章 霍木桑第38章 调虎离山第359章 通道第361章 封禅第441章 问题第493章 补给第139章 出战第161章 车轮战船第47章 变数第465章 杀鸡骇猴第312章 探矿第511章 火绳枪第434章 将计就计第227章 反攻第501章 炮战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189章 上将军第131章 淳于越第102章 绊马索第272章 动摇第125章 心理第64章 选择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483章 汗血马第272章 动摇第522章 奴隶第537章 杨端和第320章 高人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248章 两面夹击第343章 资本第184章 包围第112章 浮桥第423章 请神容易第302章 鸣镝弑父第345章 匈奴中兴第152章 破冰第271章 敌人第253章 步炮协同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191章 点兵第413章 射程第469章 心理压力第31章 火攻第345章 匈奴中兴第49章 许昌第458章 夜袭
第419章 试射第361章 封禅第548章 书信第463章 马镫第15章 釜底抽薪第197章 活路第368章 制高点第22章 一雪前耻第404章 教育权第301章 头曼单于第401章 暗渡陈仓第169章 以物抵债第524章 懦夫的借口第188章 军魂第236章 恼羞成怒第206章 溃逃第372章 西套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6章 眼见为实第236章 恼羞成怒第520章 小试身手第102章 绊马索第550章 大结局第151章 破冰第62章 举荐第291章 二选一第527章 调虎离山第157章 选兵第102章 绊马索第201章 鸳鸯阵第83章 农家第16章 变局第46章 不世功勋第422章 楼兰王第118章 一石二鸟第412章 试炮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第318章 售卖第231章 擒贼擒王第495章 嫁衣第511章 火绳枪第67章 术数第67章 术数第129章 变数第21章 火力封锁第125章 心理第201章 鸳鸯阵第361章 封禅第6章 眼见为实第47章 变数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545章 擒贼擒王第482章 不败之地第506章 霍木桑第38章 调虎离山第359章 通道第361章 封禅第441章 问题第493章 补给第139章 出战第161章 车轮战船第47章 变数第465章 杀鸡骇猴第312章 探矿第511章 火绳枪第434章 将计就计第227章 反攻第501章 炮战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189章 上将军第131章 淳于越第102章 绊马索第272章 动摇第125章 心理第64章 选择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483章 汗血马第272章 动摇第522章 奴隶第537章 杨端和第320章 高人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248章 两面夹击第343章 资本第184章 包围第112章 浮桥第423章 请神容易第302章 鸣镝弑父第345章 匈奴中兴第152章 破冰第271章 敌人第253章 步炮协同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191章 点兵第413章 射程第469章 心理压力第31章 火攻第345章 匈奴中兴第49章 许昌第458章 夜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