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破冰

第151章 破冰

今天有事只有两更,明天继续三更。

…………………………

王翦负责北上破冰。

此时的河套可以说是无主之地……李牧身死赵国被灭,赵嘉无力抵挡匈奴,于是只能将这片地区放弃。

史上的北地对于忙着统一中原六国的秦国来说太远,距离邯郸有一千七百多里。

于是秦一时没会没能顾及到它,随后就被匈奴占领。

直到秦统一六国后才让蒙恬驱逐匈奴重新将这片土地纳入大秦版图。

现在却阴差阳错的因为楚军包围大梁,确切的说是项燕的大战略,逼得秦军不得不提前分兵北地。

最让王翦头疼的还是距离:一千七百多里。

以步兵每天五十里的行军速度,这距离就得走上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原则上来说没有太大问题,王翦打听过凌汛情况,知道黄河河道封冻期大致有三、四个月,直到明年开春才会解冻。

也就是说在这期间如果成功凿冰放水都能水淹下游。

问题在于王翦担心时间往后推迟河道封冻过长,比如封冻数十里甚至上百里……那是怎么都凿不完。

王翦的对策就是组织三千骑兵先行。

骑兵的速度比步兵快得多,若是急行军的话一日可行军一百五十里,这样十余日就可赶到北地组织人手凿冰。

部将有些担忧的问道:

“大将军,北地是否已被匈奴所占?”

“若是有匈奴或是北地兵防守,我等三千骑兵只怕……”

王翦明白这话的意思。

不管是李牧的北地兵还是匈奴都不是好惹的主。

这二者只要有其一,王翦这三千骑兵填上去只怕很快就连一点渣都不剩。

但王翦想了想就摇头说道:

“无需多虑。”

“北地兵应已被赵嘉招去,便是剩下几个也是民间组织的杂兵。”

“至于匈奴……”

“赵灭不久后便进入冬季,匈奴要攻也要等到明年开春。”

“所以此时的北地应是防守薄弱,三千精骑足以应对!”

王翦分析得有理有据,但这毕竟只是分析,事实是怎么样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就是王翦心下也有些发毛。

另一点,就是王翦担心那里的百姓……

不过王翦当然不会就这样一头就扎进去,所以第一时间就派出快马前往北地侦察。

同时风风火火的组织起骑兵并由他亲自带领随后跟上,最后才是三万步兵。

在此之前王翦还做了些准备,他带上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孥。

会起这名字的原因是他父母都是奴仆,孥虽是出身卑微但勤劳肯干,在邯郸专职凿冰引水……据说孥还有一套方法不仅能快速解冻使用的人力还不多。

这使孥在邯郸一带颇有些名气,于是王翦才会找上他。

与孥一同成行的还有他数十名下人及十余匹马车才拉完的“装备”。

王翦原本想劝说孥放下那些“装备”,因为它们会拖慢骑兵的行军速度。

但孥却告诉王翦:

“大将军,若是要去凿冰破河,此物必不可少!”

“若将此物留下,我等也可以不必去了。”

于是王翦只得作罢。

王翦带着骑兵一路风餐露宿赶到北地,发现情况果然如他料想的那,北地已无人防守,但是便连百姓也逃得七七八八……

这其实可以预料,同时也是王翦所担心的:

李牧一死所有人都知道北地完了,要么被秦军所占要么被匈奴所占。

于是留在这里不就是等死么?

再加上赵嘉的一阵鼓动……赵嘉必须得这么做,也就是将北地军民迁往东面,否则他赵嘉哪有能力在此既面对匈奴又面对秦军。

而且这些百姓和军队又都是赵嘉建国的基础,他当然不会放任不管。

于是整个北地都是人去楼空,只留下无法搬走或者也没必要搬走的老人。

王翦顾不了那许多,命令骑兵住进了民舍稍事休息后,就带着孥出去堪测河道。

孥带着一帮人手沿着河道一番探测后,不过半个时辰就给出了答案:

“大将军,所幸我等来得早,河道只封冻三里。”

“若是天气再冷些,封冻速度只怕就不是我等能赶得上的了!”

封冻地段是“几”字形的第一个拐角处,这位置更靠北且还有一个大拐弯,河水在这里流速变缓更容易被冻上。

然而就算是这样王翦还是被吓了一跳:

“封冻三里?”

“可我等只有三千骑兵,另外北地百姓也尽数被代国迁走……”

如果有几万步兵或是还有百姓的话,组织起足够多的人手就可以用人力去堆。

现在却只有区区只几千人,如何能凿穿那冰封三里河道。

不想那孥却很有信心:

“大将军放心。”

“只要这几天不是天气骤冷大面积冰封,否则足可破冰!”

然后孥就使唤下人将他那一车车“装备”运了上来。

那些“装备”也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就是一个个大铁箱。

确切的说是没箱盖的铁箱,王翦初时还道这些铁箱是用来装运冰块的,可一想又觉得不对……若是用来装运冰块用箩筐岂不更轻便?

一路上王翦也没多问,此时见孥一行人将铁箱在河道中一字排开,便知道它们似乎另有它用了。

然后发现事实果然如此,孥带着那些人往铁箱里投了木柴、松明并点燃。

王翦见此不由“哦”了一声。

这方法倒好,木柴在铁箱内燃烧将附近的冰块融为水,同时孥一干人又在两侧挖开引水渠将融化的冰水从两侧泄出,接着又有冰块被融化,周而复始……

前后不过半个多时辰,铁箱处的河道就像被一把长剑横斩一般裂开一道口。

若是继续照这样子“一剑一剑”的往上切,很快便会切到最上游。

那上游可是储积了许多河水,到时这些冰块就会像是崩溃的堤坝似的开裂,接着河水便一层一层的往下冲……

王翦感叹道:

“妙,妙极!”

“难怪这厮不将这封冻的三里河道放在眼里。”

“原来是有这法子!”

当然这活不能只让孥等一干人做,王翦一挥手,骑兵就列成队上前帮忙。

这下是由孥分配人手:

一千人去伐木劈柴,一千人运柴烧火,另一千人则开渠引水……

(本章完)

第5章 底牌第215章 久战速战?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467章 龙城第150章 使节第432章 道民君第306章 攻守兼备第376章 笼络人心第315章 定价第206章 溃逃第486章 草原丝路第328章 战车第58章 锦囊妙计第326章 命令第534章 马店第104章 好奇心第500章 接敌第503章 选择第263章 舂米水车第136章 红烧第174章 亲卫第414章 炮弹第31章 火攻第285章 议和第145章 楚军第377章 误会第76章 简在帝心第11章 上坡下坡第177章 黑甲军第486章 草原丝路第92章 家书第171章 了如指掌第285章 议和第474章 西北第7章 除非……第239章 奸细第212章 急功好战第47章 变数第439章 降军第537章 杨端和第346章 骑军第191章 点兵第173章 天意第409章 火炮第27章 以逸待劳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92章 家书第380章 火神第207章 王贲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106章 一举数得第228章 顺流而下第36章 暗箭难防第539章 咛泉第302章 鸣镝弑父第172章 制法第89章 以农治国第353章 学习第159章 希望第114章 首级第110章 任务第418章 援兵第364章 偷师第400章 算盘第438章 巴豆第482章 不败之地第88章 论农第174章 亲卫第103章 逆鳞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33章 王柏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536章 龟兹王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404章 教育权第492章 远征军第246章 围城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391章 炒面第283章 仁君第323章 利润第164章 设计第514章 训练第316章 工业化第540章 将计就计第106章 一举数得第446章 巧合第378章 交集第401章 暗渡陈仓第490章 重甲骑兵第131章 淳于越第448章 联军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390章 奇军第326章 命令第235章 伏击第137章 围城第521章 投石机第426章 绿洲第82章 许应
第5章 底牌第215章 久战速战?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467章 龙城第150章 使节第432章 道民君第306章 攻守兼备第376章 笼络人心第315章 定价第206章 溃逃第486章 草原丝路第328章 战车第58章 锦囊妙计第326章 命令第534章 马店第104章 好奇心第500章 接敌第503章 选择第263章 舂米水车第136章 红烧第174章 亲卫第414章 炮弹第31章 火攻第285章 议和第145章 楚军第377章 误会第76章 简在帝心第11章 上坡下坡第177章 黑甲军第486章 草原丝路第92章 家书第171章 了如指掌第285章 议和第474章 西北第7章 除非……第239章 奸细第212章 急功好战第47章 变数第439章 降军第537章 杨端和第346章 骑军第191章 点兵第173章 天意第409章 火炮第27章 以逸待劳第339章 “农业部长”第92章 家书第380章 火神第207章 王贲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106章 一举数得第228章 顺流而下第36章 暗箭难防第539章 咛泉第302章 鸣镝弑父第172章 制法第89章 以农治国第353章 学习第159章 希望第114章 首级第110章 任务第418章 援兵第364章 偷师第400章 算盘第438章 巴豆第482章 不败之地第88章 论农第174章 亲卫第103章 逆鳞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33章 王柏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536章 龟兹王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404章 教育权第492章 远征军第246章 围城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391章 炒面第283章 仁君第323章 利润第164章 设计第514章 训练第316章 工业化第540章 将计就计第106章 一举数得第446章 巧合第378章 交集第401章 暗渡陈仓第490章 重甲骑兵第131章 淳于越第448章 联军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390章 奇军第326章 命令第235章 伏击第137章 围城第521章 投石机第426章 绿洲第82章 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