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榜样

第429章 榜样

阻止骑兵快速冲锋,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骑兵。

尤其蒲类军还是从两翼往中间斜插……蒲类军虽说总兵力不过一千,但两翼往中间斜插就意味着马车相对匈奴骑军而言是斜横着,就差不多是拦在匈奴骑军面前一道障碍。

匈奴骑军没想到会有这一着,同时也是因为天黑能见度较差,收势不住一波波狠狠的撞了上去……

立时就一阵人仰马翻惨叫连连。

同时这样的阻挡还是成规模左右连续的。

成规模就是倒在地上的马匹和尸体数量多,它们就会形成一道新的障碍。

左右连续就意味着匈奴骑军避无可避,要么迎头撞上要么就收住速度。

于是匈奴骑军冲阵的速度很快就慢了下来,甚至还造成不小的混乱。

这为秦军争取到了一点宝贵的时间和反击的机会,沈兵当机立断,将青铜剑抽出往前一挥,下令道:

“将士们,驱逐匈奴立功晋爵,杀啊!”

秦军兵士高喊一声,端着长枪和抽出青铜剑围了上去。

骑兵如果失去速度就远不如步兵,因为其高高的骑在马上会是步兵尤其长兵器很好的目标。

同时其下盘不稳无法发力,且这时代还没有马鞍马镫……只需一把抓住拖下来就能将其摔个七荤八素的。

所以沈兵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秦军也知道这一点,一拥而上照着匈奴骑兵就是一阵乱砍乱杀。

战到此时,革庾也意识到败局已定,于是只能令传令兵吹起短号撤军。

沈兵在秦军的一片欢呼声中暗松一口气。

此次虽然获胜但却是险胜,若不是剺当机立断带着部队上前,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时沈兵才想到剺,赶忙对仞下令道:

“去把剺找出来!”

仞应了声,就带着一队亲卫抢了上去。

其实不需仞去找,秦军兵士已自觉的将蒲类军从马尸人堆里翻了出来……秦军同样尚武好勇,蒲类军虽说不是中原军队被秦军以“蛮夷”看待,但刚才的表现已足以得到他们的尊敬。

蒲类军死伤惨重,不是被撞死撞伤就是被战马踩踏,有些人甚至被几匹战马的尸体压在下方。

剺命大居然没死,被秦军从死人堆里救了出来。

后来沈兵才知道,这其实不是剺命大而是他反应快……他策马上前没多久就被斜处撞来的匈奴骑兵撞倒,剺整个人都被撞飞了出去。

幸运的是此处是沙漠绿洲,地质较软还有草皮,倒地时虽是腹中一阵翻腾吐了一口血但伤势不重还有意识。

剺转眼一看,见另一面络绎不绝的匈奴骑兵汹涌而来,赶忙就地一滚就滚到一匹马尸腹下缩在其中。

接着……

一匹匹战马惊嘶、悲鸣着堆叠上来,一层又一层。

但剺所处的位置因为有马尸在旁撑着,所以竟然毫发无伤。

跟着剺一起从死尸堆里爬出来的还有两百余名蒲类军,其余的就是非死即伤。

当剺兵蒲类军兵士浑身是血的从尸体堆中钻出来时,秦军兵士暴发出一声欢呼为其喝彩,许多兵士还高喊着蒲类以及剺的名字。

很快,剺及一众幸存的部下就在亲卫的护送下来到沈兵面前。

沈兵朝剺点了点头,说道:

“做得好!秦军欠你一个人情,欠蒲类一个人情!”

“我沈兵在此立誓,只要有秦军在,必助蒲类复国!”

剺却平静的回答道:

“大将军,属下所为并非为了复国。”

沈兵不由奇道:

“你若不为复国又是为何?”

也难怪沈兵奇怪。

剺离开蒲类前往中原就是为了搬救兵,心心念念想的也是回蒲类驱逐匈奴收复失地,就在刚才……剺号召蒲类军阻挡匈奴大军时喊的口号还是复国。

可真到沈兵要为剺复国时,剺却反对!

剺很认真的朝沈兵拱手道:

“大将军,蒲类不求复国,只求能追随大将军成为大秦子民。”

“请大将军准许!”

沈兵一愣,然后就明白剺的意思了。

剺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此时再谈复国根本没意义。

比如那楼兰……

它是有国呢还是没国?

说它有国吧,楼兰实际已在沈兵的掌握之中。

说它没国吧,楼兰又是存在的,而且还有个楼兰王。

蒲类要是复国的话,其结果也不会比楼兰好多少。

也许,因为蒲类对大秦的忠心以及为大秦立下的汗马功劳,再加上沈兵与剺的私人感情,蒲类会有更多的自主权。

问题在于……

更多的自主权有时反而不是好事。

因为这就意味着蒲类不受大秦控制,将来有可能会是大秦的敌人。

有句话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剺以前不懂这些,但跟着沈兵一路东征西讨看多了中原各国的吞并以及明争暗斗之后,当然明白越是受重用、军功越大有时反而越危险这个道理。

更何况,蒲类复国又能如何?

在秦军将要控制整个西域的趋势下保持蒲类这不过上万百姓的小国?

而且还与匈奴交界?

秦军甚至不需要自己动手,只需要不为蒲类提供保护……蒲类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因此,蒲类最光明的前途应是凭其英勇、忠心及功劳成为秦军的一份子。

这才是大势所趋,也是明智的选择。

沈兵点了点头,说道:

“我大秦一向乐于接纳各国军民,蒲类若是有心并入大秦,我沈兵可以做主为你等并入秦籍!”

沈兵这倒不是在空口说白话。

秦律就有这样的规定,若它国军民来投的话就会分给多少多少田,以及宅地还有赏赐。

当然,这条律法是在还未统一时制定的,主要是为了吸引六国军民来投,只不过统一之后还未来得及更改。

此时蒲类国也是它国,当然也适用于秦律,沈兵说这话也是合理合法。

不仅合理合法,沈兵认为这还是个很好的开始:

蒲类身为西域三十六国的一员,甘心归顺大秦,那其它国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

甚至沈兵还认为应该将蒲类树为榜样并加以重用。

(本章完)

第185章 牵城第547章 暴乱第393章 肃州第483章 汗血马第66章 凳子第464章 练兵第135章 沙袋第29章 儿女私情第261章 劳力第116章 百利而无一害第381章 交易第389章 沙州第88章 论农第228章 顺流而下第441章 问题第308章 胜者为王第53章 军心第394章 智慧第39章 连环计中计第174章 亲卫第163章 藤甲第468章 目标第36章 暗箭难防第472章 交锋第482章 不败之地第298章 战法第292章 涅石第323章 利润第302章 鸣镝弑父第495章 嫁衣第167章 良商第361章 封禅第293章 收缩防线第22章 一雪前耻第429章 榜样第237章 围城第144章 人质第397章 丘就却第355章 围城第402章 劝降第203章 陈城第51章 错有错着第484章 仙药方子第528章 擒贼擒王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256章 新王第49章 许昌第202章 弃城第328章 战车第355章 围城第327章 霹雳火球第24章 矛盾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402章 劝降第405章 市场第179章 牵城第483章 汗血马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75章 乐趣第281章 税率第50章 虚张声势第524章 懦夫的借口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第453章 拒亲第535章 先机第252章 消息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142章 大水第159章 希望第166章 钱第27章 以逸待劳第35章 马头山第404章 教育权第27章 以逸待劳第227章 反攻第430章 生存空间第316章 工业化第183章 水战第536章 龟兹王第455章 节外生枝第141章 陷阱第35章 马头山第58章 锦囊妙计第152章 破冰第14章 水路第320章 高人第231章 擒贼擒王第125章 心理第363章 基塘农业第381章 交易第258章 不战而降第448章 联军第71章 落幕第19章 为师老了第241章 援军第313章 纺织第129章 变数第285章 议和
第185章 牵城第547章 暴乱第393章 肃州第483章 汗血马第66章 凳子第464章 练兵第135章 沙袋第29章 儿女私情第261章 劳力第116章 百利而无一害第381章 交易第389章 沙州第88章 论农第228章 顺流而下第441章 问题第308章 胜者为王第53章 军心第394章 智慧第39章 连环计中计第174章 亲卫第163章 藤甲第468章 目标第36章 暗箭难防第472章 交锋第482章 不败之地第298章 战法第292章 涅石第323章 利润第302章 鸣镝弑父第495章 嫁衣第167章 良商第361章 封禅第293章 收缩防线第22章 一雪前耻第429章 榜样第237章 围城第144章 人质第397章 丘就却第355章 围城第402章 劝降第203章 陈城第51章 错有错着第484章 仙药方子第528章 擒贼擒王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256章 新王第49章 许昌第202章 弃城第328章 战车第355章 围城第327章 霹雳火球第24章 矛盾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402章 劝降第405章 市场第179章 牵城第483章 汗血马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75章 乐趣第281章 税率第50章 虚张声势第524章 懦夫的借口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第453章 拒亲第535章 先机第252章 消息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142章 大水第159章 希望第166章 钱第27章 以逸待劳第35章 马头山第404章 教育权第27章 以逸待劳第227章 反攻第430章 生存空间第316章 工业化第183章 水战第536章 龟兹王第455章 节外生枝第141章 陷阱第35章 马头山第58章 锦囊妙计第152章 破冰第14章 水路第320章 高人第231章 擒贼擒王第125章 心理第363章 基塘农业第381章 交易第258章 不战而降第448章 联军第71章 落幕第19章 为师老了第241章 援军第313章 纺织第129章 变数第285章 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