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变数

第129章 变数

魏王假说的还有几分道理。

秦军的确擅长野战,燕军守城也确实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甚至魏王假心里还有个小算盘:

魏兵只需要守城就好了。

等楚国援军赶到了,秦、楚两国在城外大战岂不更好?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魏国既保存实力又可以击退秦军,何乐而不为?

然而这些也仅仅只是“理想”而已。

首先魏王假这一开始就放弃所有主动权将希望寄托在城池防御的战术明显过于被动。

正如之前所言,大梁坚城之所以称之为坚城不仅是大梁城本身,更因为大梁附近水网密布易守难攻。

往常都是内外结合互相增援的防御。

魏王假这么一让,实际上就是将大梁颇有特色的动态防御给让出去了。

其次,此时的魏王假肯定不知道秦军要水淹大梁。

如果他知道便是再昏庸也不会选择收兵不出。

秦军若是不攻城,那二十万大军摆在城里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等水来淹吗?

再次,魏王假聪明楚国又岂是笨蛋?楚国会傻呼呼的替你魏国血仗而让魏国坐收渔人之利?

要知道这可是魏国,对魏国才是有切肤之痛。

不过楚国还真有一个这样的“笨蛋”。

楚国将军叫项燕,他在秦军自燕国那收兵起就大概猜到秦军意图了。

他对楚王负刍说:

“嬴政大胜之下收兵回城绝不是因为燕王喜送上太子丹的人头。”

“他必是另有所图。”

“若微臣所料不差,嬴政定是要先去攻魏。”

“如此一来,魏国便危矣!”

楚王负刍初时并没有把项燕这话放在心上,听听也就过去了。

不想一段时间后就听说秦军南下……楚国虽说地处东南但一直关注六国战事,各国都有楚国的探子,他们会将重要情报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楚国。

所以魏国的使节还没到,楚国就已经知道了消息。

楚王负刍诚心赞道:

“将军大才,如今秦军当真发兵攻魏了。”

“将军以为魏国能否挡住秦军?”

项燕摇了摇头,回答:

“大凡国力衰退都与君王恶癖相关。”

“这魏王假爱狗如命,据闻每卖出一条狗便许其生撕一名活人以做怀念。”

“魏国百姓乃至将军都生不如狗,这魏国又如何能保?”

项燕这分析的是。

魏王假的昏庸之处就在于把狗的地位看得太高了。

他卖狗并不是为财,而是为了宣扬他养狗的名声……若是把如此凶猛的魏獒全关在獒宫内,外人又怎能知道魏王假养狗的本领?

反之,若卖出去后能看到自己养的狗在外威风凛凛,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于是魏王假也卖狗,且这魏獒还是王公贵族的首选。

只是魏王假卖狗的标准十分苛刻。

买主必须非富即贵,而且还要亲自见面多番考察,确保买主能将獒养好才卖。

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魏王假将狗卖出那一日还有个仪式,便像项燕说的,让狗生撕一个活人让其饱餐一顿当作送别。

这就不是死几个人的问题了,而是魏国百姓甚至贵族都活得没尊严、觉得自己活得不如狗的问题。

反观秦国,却是只要努力只要立功就能晋爵,甚至还能升为贵族……

这一来一去差别何止千里。

因此别说是秦军攻魏了,就是没有攻魏,魏国都有不少百姓偷偷越过边境逃往秦地。

在这情况下,魏国又如何能挡得住秦军?

楚王负刍皱眉问道:

“那该如何是好?”

“秦已尽得韩、赵之地,燕国也被打得无力还手。”

“齐国又一直与秦苟合。”

“若是这魏国再为秦所灭……”

“秦就能得到大片富产粟米的耕地,那么下一个就是我楚国了!”

楚王负刍还算看得明白,这魏国的存亡对楚国来说可不仅仅是唇亡齿寒这么简单。

魏国这块富庶之地如果被纳入秦国版图,马上就会成为秦国进攻楚国的粮食基地。

项燕想了想,就回答道:

“大王说的对,所以我等只能援魏。”

“为今之计,微臣以为我军应先移师于陈。”

“待魏国求援时,我军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陈(今河南淮阳)原本是楚国的都城,因为过于靠近边境担心遭到敌国进攻所以于十余年前迁都寿春。

楚王负刍点头道:

“有理。”

“此事便交予将军去办!”

杨端和这边对此事一无所知。

如果秦军要对付的只是魏军的话那或许不成问题。

但此时却多了一个项燕……那就增加了许多变数。

杨端和只是从魏国探子那得知没有魏兵在城外的原因:魏王假将军队收入城内消极防御。

这正合杨端和心意,于是杨端和便放心的南下进军黄河、汴河河口。

见沈兵还是有些不放心,杨端和就笑着解释道:

“啬夫莫要为此担忧。”

“我等已探得魏王假要将兵力收回大梁死守。”

沈兵闻言不由愕然。

也就是说主动放弃这城外水网?

这是脑子有坑吧!

这河道、沟渠只需随便布置上几排弓箭手、投石机,等秦军过河时一通乱砸乱射也能打死不少人啊!

你要是真怕死,差不多就逃行不?

这一层层的水网打过去,等秦军打到大梁城下少说也要上万伤亡吧!

这么好的机会就这样放过了?

见沈兵脸上不可思议的表情,杨端和便“哈哈”大笑:

“便如适才所言,并非人人都有啬夫之才。”

“魏国此次有难了!”

沈兵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赶忙谦逊了一番。

顿了下,杨端和就说道:

“啬夫且随我来,我正要向你引荐一个人。”

说着交待了李岩一声,就带着沈兵往河边走。

穿过营地就望见不远处一队人在黄河岸观测着什么,其中还有一个老者拄着根奇怪的拐杖皱眉沉思。

走近后沈兵才发现那拐杖却是一把刻有刻度的铁尺,似乎是用来探测水深用的。

杨端和上前朝老者拱了拱手,然后就向沈兵介绍道:

“这位是水工郑国,大将军请来水攻大梁的!”

沈兵初时还没反应过来,但转念一想就不由瞪大了眼睛。

水工郑国?

不会是修郑国渠的那位吧?!

(本章完)

第112章 浮桥第194章 副将第468章 目标第108章 求放过第97章 狼来了第321章 私斗第166章 钱第89章 以农治国第3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第210章 拉拢第24章 矛盾第297章 床弩第300章 床弩兵第170章 收购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127章 魏獒第163章 藤甲第87章 翻车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395章 羊群第268章 仁义之道第356章 奴隶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434章 将计就计第377章 误会第467章 龙城第176章 藤甲第416章 方略第7章 除非……第97章 狼来了第231章 擒贼擒王第486章 草原丝路第467章 龙城第481章 试探第374章 服务业第89章 以农治国第12章 身卑力微第173章 天意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64章 选择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284章 俯首称臣第304章 狼群第247章 浮桥第437章 人心第86章 样式第302章 鸣镝弑父第397章 丘就却第137章 围城第261章 劳力第380章 火神第291章 二选一第40章 阻敌第438章 巴豆第142章 大水第461章 改革第25章 心在滴血第487章 赐婚第283章 仁君第165章 骑射第492章 远征军第272章 动摇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83章 农家第58章 锦囊妙计第172章 制法第474章 西北第295章 高炉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59章 工师第476章 劝降第32章 变故第465章 杀鸡骇猴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36章 暗箭难防第384章 乌氏倮第274章 失衡第91章 代田法第244章 心计第423章 请神容易第540章 将计就计第338章 人才第548章 书信第258章 不战而降第83章 农家第525章第493章 补给319.第319章 价格战第69章 一己私欲第430章 生存空间第505章 声东击西第449章 改革第78章 七国第200章 狼筅第35章 马头山第34章 劝降第244章 心计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266章 喜讯第226章 层层防御
第112章 浮桥第194章 副将第468章 目标第108章 求放过第97章 狼来了第321章 私斗第166章 钱第89章 以农治国第3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第210章 拉拢第24章 矛盾第297章 床弩第300章 床弩兵第170章 收购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127章 魏獒第163章 藤甲第87章 翻车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395章 羊群第268章 仁义之道第356章 奴隶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434章 将计就计第377章 误会第467章 龙城第176章 藤甲第416章 方略第7章 除非……第97章 狼来了第231章 擒贼擒王第486章 草原丝路第467章 龙城第481章 试探第374章 服务业第89章 以农治国第12章 身卑力微第173章 天意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64章 选择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284章 俯首称臣第304章 狼群第247章 浮桥第437章 人心第86章 样式第302章 鸣镝弑父第397章 丘就却第137章 围城第261章 劳力第380章 火神第291章 二选一第40章 阻敌第438章 巴豆第142章 大水第461章 改革第25章 心在滴血第487章 赐婚第283章 仁君第165章 骑射第492章 远征军第272章 动摇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83章 农家第58章 锦囊妙计第172章 制法第474章 西北第295章 高炉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59章 工师第476章 劝降第32章 变故第465章 杀鸡骇猴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36章 暗箭难防第384章 乌氏倮第274章 失衡第91章 代田法第244章 心计第423章 请神容易第540章 将计就计第338章 人才第548章 书信第258章 不战而降第83章 农家第525章第493章 补给319.第319章 价格战第69章 一己私欲第430章 生存空间第505章 声东击西第449章 改革第78章 七国第200章 狼筅第35章 马头山第34章 劝降第244章 心计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266章 喜讯第226章 层层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