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

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

其实王贲是在邯郸与王翦讨论一番后才来的。

是时王贲刚满十七岁,改了弟子籍从军。

他原以为可以跟着父亲一起征战大展身手,哪料赶到邯郸后才知道众人皆道王翦已老不足以出战。

王贲心下不解,他知道父亲虽是年事已高但远不到“不足以出战”的地步。

王贲还道王翦是负伤了,便心急火燎的赶去探望。

不想王翦却是好端端的坐在那身着便装气定神闲的用纸写字,一边写还还一边自言自语:

“果然是好物事。”

“妙不可言!”

王贲上前拜见,接着便小心问道:

“父亲可是身体不适?”

王翦回答:

“未曾不适。”

王贲又问:

“那为何……”

王翦笑了笑:

“你可是想问,为何领兵攻楚的不是我王翦而是杨端和?”

王贲没说话默认了。

王翦放下毛笔,起身走了几步,说道:

“大王者,大明之君也。”

“天下六国,我王翦已灭其三,秦国难道只有王翦可用吗?”

“即便大王不作它想,群臣又岂能不侧目?”

“秦人尚武,视军功过于生命,若众口铄金,皆说王氏之功尽大王偏袒所致,群将无功皆秦王不用所致……”

“到时我王氏又岂能安宁?”

这一番话下来王贲算是听明白了,父亲这是担心功高震主,另一方面也担心树大招风引人妒嫉所以才有意这么做。

年轻气盛的王贲一时气不过,按捺不住问:

“父亲虑及自家安危,这才有意退让?”

王翦回答:

“若是对国家有利,退让又有何妨?子不见蔺相如么?”

王贲反问:

“蔺相如是为将相之和,父亲退让却是避战!”

“若问大秦何人攻楚为佳,自是非父亲莫属。”

“那杨端和虽是智勇双全,但谋略却与父亲相去甚远,如何能担灭楚大任?”

“若杨端和灭楚未成大败而归,又何来对国家有利?”

王翦耐心的听王贲说完,一边听还一边点头。

他并没有因为王贲的顶撞而生气,事实上他还倍感欣慰,因为王贲虽是身在咸阳却对战事了解颇多,甚至还知道杨端和谋略不足。

仅凭这一点,王翦就知道王贲这段时间并非死读兵书纸上谈兵。

等王贲说完,王翦才回答道:

“杨端和确是谋略不足,但有沈兵相助,此战鹿死谁手未为可知。”

“以为父所见,我王翦灭楚非四十万大军不可,甚至四十万军还略显不足。”

“然杨端和加上沈兵……二十万或能灭楚。”

“这又如何不是对国家有利?”

王贲不由大惊。

王贲知道父亲一向心高气傲从未在战场甘居人下,若说有谁让父亲心生敬重,那便是赵国的李牧。

但那也只是敬重而已,却也不似这般地步……王翦都要四十万大军才能灭楚,那沈兵就能以二十万大军做到?

这语气,就差没对沈兵五体投地举起白旗了。

王翦见王贲的表情,就说道:

“也难怪你不知情。”

“沈兵此人便是在这数月内才任副将。”

王贲回答:

“儿知道此人。”

“不过儿知道的是其任水军校尉,以三千黑甲军击败了楚军一万水军。”

“然而,古往今来以少胜多的战例数不胜数。”

“何况牵城一战沈兵占据上游险地,且实际兵力有五千余人,便是胜了也不算出彩。”

王翦笑着摇了摇头:

“你道那沈兵便如此简单?”

“也罢,你初来乍到正好无处供职,便去沈兵置下讨个差事吧!”

对此王贲也没意见,他也正想上战场一展身手,只要是一线作战的军队,不管是蒙武也好沈兵也罢,他都来者不拒。

于是王贲就带上百余名亲卫就星夜追上沈兵的部队报道去了。

带百余名亲卫上战场是贵族子弟的标配。

学成归来的贵族子弟进入士伍后通常都是任五百主或二五百主,如果按统兵百分之十的亲卫,他们本身就可以带五十至一百人的亲卫。

只是草根阶级没有私兵,就像沈兵,只能苦哈哈的等分配或自行调用。

贵族子弟有私兵,且私兵又熟悉又是精锐,自然不放心使用普通军队做亲卫。

从国家角度来说,贵族子弟自带私兵上阵也是对兵力及军队战力的补充,当然也不会有异议。

若有权有势多带些私兵做亲卫,比如像蒙良那样也没什么问题。

沈兵收到王翦的公文先是一阵大喜,这妥妥的又是一员猛将,沈兵正愁手下无人可用呢!

但接下来就犯难了,秦军是以军功晋升,总不能王贲一来就让他任校尉吧!

那么,这是要将王贲安排到大梁军里还是安排在黑甲军呢?

于是沈兵就让人招来了王贲。

王贲虽是对沈兵心有不服,但礼数上还是十分周全,一进帐就拱手说道:

“属下参见副将。”

“属下奉家父之命前来任职,因担心副将公事繁忙是以未来求见。”

“望副将恕罪。”

沈兵多看了王贲几眼,果然是一表人才,而且才十七岁就长得人高马大……贵族子弟伙食好且自小就开始军事训练,妥妥的是一批嬴在起跑线上的人。

这要是放到现代那差距或许不大,但这时代,一个是自小培养另一个是饿着肚子营养不良成天要担心被饿死,这区别可就大了。

沈兵照例夸赞了王贲几句,然后就问:

“不知你想在哪支部队任职?”

王贲迟疑了下就回答道:

“禀副将,属下在步军、骑军任职皆可。若以个人喜好则偏好骑军。”

“可大梁军似乎没有骑军。”

沈兵回答:

“那便是黑甲军了,好眼光。”

王贲奇道:

“黑甲军不是水军么?”

沈兵回答:

“黑甲军是水军、骑军两者皆通。”

王贲闻言不由皱了皱眉头,道:

“恕属下愚钝,若水军、骑军两者皆通……”

“岂非为水军时浪费骑术?为骑军时便浪费了水战本领?”

沈兵心下“哟嗬”了一声,这王贲可以啊,第一天上班就挑战老大权威?!

不过沈兵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他反问道:

“适才听闻你步骑皆通?”

“那步战时岂非浪费了骑术,骑战时岂不浪费了步战本领?”

王贲一时哑口无言。

(本章完)

第455章 节外生枝第108章 求放过第328章 战车第189章 上将军第492章 远征军第95章 宣传攻势第94章 荆轲刺秦第396章 陷马坑第494章 蓝氏第435章 机关算尽第262章 水排第453章 拒亲第492章 远征军第201章 鸳鸯阵第65章 厚礼第294章 矿石第30章 禁民二业第487章 赐婚第324章 补贴第197章 活路第372章 西套第458章 夜袭第154章 谣言第497章 马其顿方阵第299章 圈地第224章 叛秦第206章 溃逃第248章 两面夹击第375章 野人第465章 杀鸡骇猴第409章 火炮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289章 北地第357章 勇气第239章 奸细第281章 税率第442章 楼兰兵变第205章 冲阵第122章 浮力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第380章 火神第527章 调虎离山第318章 售卖第56章 北地骑兵第357章 勇气第476章 劝降第100章 由头第405章 市场第109章 修桥第226章 层层防御第131章 淳于越第260章 水力第4章 工丞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89章 以农治国第29章 儿女私情第146章 配给制第392章 独轮车第66章 凳子第381章 交易第202章 弃城第227章 反攻第79章 挖坑第501章 炮战第32章 变故第514章 训练第537章 杨端和第447章 恨铁不成钢第207章 王贲第326章 命令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511章 火绳枪第352章 心态第142章 大水第15章 釜底抽薪第31章 火攻第393章 肃州第433章 复国第439章 降军第176章 藤甲第395章 羊群第75章 乐趣第59章 工师第322章 招工第392章 独轮车第445章 无忧公主第155章 水军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370章 收购第247章 浮桥第135章 沙袋第265章 买涨不买跌第121章 蒙良第440章 希望第314章 织布机第489章 兹阳公主第205章 冲阵第367章 偷袭第81章 高田第200章 狼筅
第455章 节外生枝第108章 求放过第328章 战车第189章 上将军第492章 远征军第95章 宣传攻势第94章 荆轲刺秦第396章 陷马坑第494章 蓝氏第435章 机关算尽第262章 水排第453章 拒亲第492章 远征军第201章 鸳鸯阵第65章 厚礼第294章 矿石第30章 禁民二业第487章 赐婚第324章 补贴第197章 活路第372章 西套第458章 夜袭第154章 谣言第497章 马其顿方阵第299章 圈地第224章 叛秦第206章 溃逃第248章 两面夹击第375章 野人第465章 杀鸡骇猴第409章 火炮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289章 北地第357章 勇气第239章 奸细第281章 税率第442章 楼兰兵变第205章 冲阵第122章 浮力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第380章 火神第527章 调虎离山第318章 售卖第56章 北地骑兵第357章 勇气第476章 劝降第100章 由头第405章 市场第109章 修桥第226章 层层防御第131章 淳于越第260章 水力第4章 工丞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89章 以农治国第29章 儿女私情第146章 配给制第392章 独轮车第66章 凳子第381章 交易第202章 弃城第227章 反攻第79章 挖坑第501章 炮战第32章 变故第514章 训练第537章 杨端和第447章 恨铁不成钢第207章 王贲第326章 命令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511章 火绳枪第352章 心态第142章 大水第15章 釜底抽薪第31章 火攻第393章 肃州第433章 复国第439章 降军第176章 藤甲第395章 羊群第75章 乐趣第59章 工师第322章 招工第392章 独轮车第445章 无忧公主第155章 水军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370章 收购第247章 浮桥第135章 沙袋第265章 买涨不买跌第121章 蒙良第440章 希望第314章 织布机第489章 兹阳公主第205章 冲阵第367章 偷袭第81章 高田第200章 狼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