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马其顿方阵

第497章 马其顿方阵

大宛王解释道:

“我若愿同安息一般向塞琉西进贡向其俯首称臣……”

“而丝国大将军又来攻大宛,那是不是说便是在进攻塞琉西?”

弗拉特斯一世“哦”了一声,然后就不住点头。

安息、大宛等其实都有相同的利益。

安息作为中亚最西边的屏障,一旦安息被塞琉西攻破,那么接下来就是大宛。

这也是安息与大宛、蓝氏等能保持友好关系的原因之一。

唇亡齿寒的道理不是只有中原懂。

此时大宛王提出的这建议也是为他们的共同利益着想……既然西边有塞琉西,东边有丝国,且这两国对比大宛这几个而言都十分强大,那为什么不让他们争一争打一打呢?

弗拉特斯一世越想越对,这样一来无论结果是什么对他们都有利:

塞琉西赢了,那就将丝国赶出中亚。

丝国嬴了,那就意味着安息能从塞琉西手里独立了。

对于大宛而言也没什么损失,因为反正都是要受些财物损失低下头,那对谁低头还有区别吗?

甚至对大宛王而言,对塞琉西帝国低头还更容易些。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塞琉西强大,向他俯首称臣换取和平一直都在讨论和犹豫中,现在只不过是再次提上日程而已。

而如果向丝国低头,那就是前后自己打脸,且还是为了几匹马大动干戈置将士生死于不顾……这就是另一回事。

于是两人就不再迟疑了。

大宛王一边稳住沈兵派人谈判,一边则派出使者赶往塞琉西。

此时的塞琉西帝国的国王是安条克三世。

安条克三世是塞琉西二世的小儿子,他为了证明自己是从开国的塞琉西一世之后,历届塞琉西国王中最优秀的君主,于是进行了名副其实的东征西讨。

东边进攻中亚及印度,西边则一直打到了埃及、希腊并与罗马人起了冲突。

他的错误就在于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为可以两线作战……西边打一下,东边打一下,结果国力兵力损耗太甚被罗马人大败赶出了地中海。

此时安条克三世一听大宛要俯首称臣,马上就同意了。

他高兴的对将军阿凯夫斯说道:

“瞧,塞琉西帝国又增加了一大片版图。”

“等我打下了印度,我们就会到达亚历山大都没能征服的地方!”

阿凯夫斯则有些犹豫的说道:

“陛下,大宛一直对我们存在敌意。”

“他们在这时向我们示好,可能只是想利用我们。”

安条克三世回答:

“那又能怎样?”

“如果我们不竖立自己的威信,又怎么能让他们臣服?”

“更何况……我们也不能容许那个丝国染指中亚。”

“准备好你的长矛吧,我的将军!”

“把他们赶出去!”

阿凯夫斯应了声,就退下去准备了。

沈兵这边一点都没察觉到外面局势的变化。

此时城外已是风起云涌积极备战了……大宛出兵五万,安息出兵五万,塞琉西出兵三万。

塞琉西出兵三万并不少,至少他们乃至大宛等国都不觉得少。

因为高傲的塞琉西帝国以为他们的兵能以一挡十,以三万步兵对付几倍的游牧骑兵不是什么问题。

所以出兵三万对付丝国五万骑兵那还是给足丝国面子了,其目的是要干脆且迅速打赢这场仗以震摄大宛等国,让他们明白谁才是中亚的王者。

沈兵是没想到这其中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会导致他们几国联合在一起来对付秦军……史上也不是这么着啊,李广利攻打大宛时没其它国家帮忙,只有康居在那虎视耽耽想乘其虚弱时咬上一口。

沈兵又哪里会想到,此时的形势与汉朝时不一样,于是战局也就完全不同了。

此时的沈兵正忙着构筑蓝氏城的防御。

蓝氏城做为秦军的前进基地而且是水源和粮仓,是必须守住的,否则有一天大军到两百余里外攻大宛,敌人却攻蓝氏……秦军便前功尽弃了。

几天后,就听王贲报告道:

“大将军,据侦骑回报,有支奇怪的军队正朝蓝氏城进军。”

沈兵随口反问了声:

“有何奇怪之处?”

王贲回答:

“此军……大多为步兵,只有少量骑兵。”

“步兵一手持盾一手持数十尺的长枪,看着便如刺猬一般。”

沈兵不由一惊,道:

“马其顿方阵?”

王贲回答:

“马……其顿?属下未曾听过。”

“不过据闻确是排成方队,说是方阵倒十分贴切。”

沈兵又问:

“他们对我等可有敌意?”

王贲回答:

“确有敌意。”

“我侦骑靠近时便被其弓弩手射了回来。”

沈兵又问:

“其距离我军还有多远?”

王贲答:

“一百余里,约三日才到。”

“另外,安息与大宛似也有动静。”

于是沈兵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如果不清楚安息、大宛与塞琉西之间的关系的话,可能还会以为塞琉西部队是来打安息或大宛的。

但沈兵却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安息已是塞琉西的属国,大宛又是在安息的另一侧……

于是塞琉西军队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蓝氏城。

沈兵不知道为什么塞琉西军队会突然出兵蓝氏与自己作对,但他却知道自己不能再浪费时间任由塞琉西往前推进了。

因为沈兵知道,塞琉西这种马其顿方阵虽说行动缓慢,但这密密麻麻的枪阵对骑兵而言几乎是牢不可破的坦克……

亚历山大大帝就是带着五万左右的步骑混编的队伍打垮了整个波斯数十万大军……传闻说波斯有百万大军,不过百万大军肯定是夸张的说法。

如果让塞琉西军队到达蓝氏城,那么那些马期顿方阵就会一队队在城外像长城一样将蓝氏城围起来。

到时沈兵手里的骑兵就只有往外冲……

不冲的结果就是被困在城内一天天耗尽粮食饿死。

而冲的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骑兵冲马斯顿方阵也是找死,而且死得更快。

所以,对付这种部队就只有一种方法,不能让它靠近并包围蓝氏。

(本章完)

第428章 骑兵冲阵第197章 活路第4章 工丞第481章 试探第364章 偷师第165章 骑射第513章 线式战术第92章 家书第191章 点兵第479章 挑明第465章 杀鸡骇猴第462章 费尽心机第170章 收购第337章 发展第304章 狼群第20章 精锐之师第65章 厚礼第379章 党项第64章 选择第534章 马店第54章 休整第2章 笑话第523章 大将风度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475章 龙城第96章 宵禁第501章 炮战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425章 交河第353章 学习第96章 宵禁第138章 兵行险着第57章 我也想低调,但……第3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第9章 矛盾第307章 索箭第289章 北地第5章 底牌第54章 休整第528章 擒贼擒王第377章 误会第385章 保命第359章 通道第500章 接敌第304章 狼群第283章 仁君第188章 军魂第135章 沙袋第351章 五原第167章 良商第237章 围城第250章 将计就计第161章 车轮战船第223章 准备第436章 进退两难第196章 昌平君第272章 动摇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511章 火绳枪第156章 官大夫第460章 联军第468章 目标第202章 弃城第274章 失衡第170章 收购第452章 英明第300章 床弩兵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474章 西北第432章 道民君第468章 目标第210章 拉拢第19章 为师老了第288章 请降第449章 改革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47章 变数第408章 难题第23章 劓刑第428章 骑兵冲阵第535章 先机第360章 西域第165章 骑射第254章 突围第262章 水排第342章 市场化第320章 高人第222章 追敌第200章 狼筅第356章 奴隶第418章 援兵第280章 变法第484章 仙药方子第82章 许应第21章 火力封锁第43章 知己第229章 闪电战第378章 交集第494章 蓝氏
第428章 骑兵冲阵第197章 活路第4章 工丞第481章 试探第364章 偷师第165章 骑射第513章 线式战术第92章 家书第191章 点兵第479章 挑明第465章 杀鸡骇猴第462章 费尽心机第170章 收购第337章 发展第304章 狼群第20章 精锐之师第65章 厚礼第379章 党项第64章 选择第534章 马店第54章 休整第2章 笑话第523章 大将风度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475章 龙城第96章 宵禁第501章 炮战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425章 交河第353章 学习第96章 宵禁第138章 兵行险着第57章 我也想低调,但……第3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第9章 矛盾第307章 索箭第289章 北地第5章 底牌第54章 休整第528章 擒贼擒王第377章 误会第385章 保命第359章 通道第500章 接敌第304章 狼群第283章 仁君第188章 军魂第135章 沙袋第351章 五原第167章 良商第237章 围城第250章 将计就计第161章 车轮战船第223章 准备第436章 进退两难第196章 昌平君第272章 动摇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511章 火绳枪第156章 官大夫第460章 联军第468章 目标第202章 弃城第274章 失衡第170章 收购第452章 英明第300章 床弩兵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474章 西北第432章 道民君第468章 目标第210章 拉拢第19章 为师老了第288章 请降第449章 改革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47章 变数第408章 难题第23章 劓刑第428章 骑兵冲阵第535章 先机第360章 西域第165章 骑射第254章 突围第262章 水排第342章 市场化第320章 高人第222章 追敌第200章 狼筅第356章 奴隶第418章 援兵第280章 变法第484章 仙药方子第82章 许应第21章 火力封锁第43章 知己第229章 闪电战第378章 交集第494章 蓝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