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龙城

第475章 龙城

沈兵只道在前往龙城的路上会遭到匈奴的拦截。

毕竟秦军只是打败了右贤王的十万骑军,还有冒顿单于的二十万主力正在赶来的途中。

此时秦军因为之前与右贤王一战伤亡三千余人,七万骑军就只剩下六万余。

以六万对冒顿单于的二十万……如此悬殊的兵力一度使沈兵不敢冒进。

沈兵甚至在路上等了几天,等后方李岩所领的河内兵跟上。

河内兵虽说只有一万步卒,但因其有火炮、索箭等重装备,另外还可以布下枪阵、拒马枪、陷马坑等,所以在骑军互冲时还是很好的辅助与后盾。

然而一路上都无惊无险,甚至就连匈奴游骑都难得碰到几个。

这点很不正常。

游骑也就是匈奴的探子。

若匈奴打算在途中拦截秦军的话,必然要清楚的掌握秦军的动向和位置,所以应该要时常跟踪秦军并定时报告才对。

但若是游骑都不见几个……

王贲疑惑的说道:

“难不成这匈奴还打算死守龙城不成?”

沈兵摇了摇头,回答:

“虽说匈奴有‘霹雳火球’,但守龙城并不是个好主意。”

“匈奴该知道我军带有火炮,只需火炮一到……匈奴手中的‘霹雳火球’又如何能发挥作用?”

“更何况……”

“我军还是由东西两路夹攻龙城。”

“死守龙城就意味着冒顿需要以二十万骑军对阵我二十万大军。”

沈兵说的对。

这应该说就是匈奴骑军的优势。

开战之初,匈奴总兵力三十万,秦军总兵力二十万,两者兵力并不悬殊。

问题在于匈奴这三十万都是骑兵,而秦军两路军都有步卒“扯后腿”。

尤其能作为主力快速穿插的就只有从西域那拼凑而成的七万骑军。

而匈奴却可以以骑军的机动速度将三十万骑军集中在一个方向进攻秦军,于是可以做到以绝对优势兵力先吃掉秦军一部。

冒顿单于也正是这么做的,集结三十万对西路七万骑军,这兵力对比就极为悬殊了。

但如果死守龙城,这个战略优势就不存在了,再加上骑兵本身就更适合进攻而不适合防守,于是匈奴可以说自缚手脚。

王贲一边骑着马一边从怀里取出地图查看……这动作在之前几乎可以说不可能或是很困难的,但有了马具之后就变得十分轻松。

接着王贲就说道:

“我等距离龙城或只有两天路程,杨将军的先头部队距离龙城只怕也不远。”

“此时匈奴便是再想拦截只怕也已迟了。”

“匈奴此时还不来战着实让人不解,冒顿这厮到底做何打算?”

就在这时,就见两骑从远处疾驰而来,然后到沈兵跟前下马报道:

“大将军,龙城已空无一人,匈奴已尽数撤走了!”

沈兵还有些不信:

“匈奴已撤走?”

“你等可探过周围,匈奴可有藏匿于山中?”

游骑报道:

“我等正在查探。”

“暂时并无匈奴踪迹。”

无忧公主望向沈兵,又惊又喜的说道:

“匈奴或许是真的撤走了。”

“因为龙城地处两山谷口,并不适合骑军伏击。”

“这也可以解释我等为何直到此时还未见匈奴主力。”

“匈奴定是因此前一战,知道实力与秦军相去甚远,于是弃龙城而逃了。”

沈兵不是很确定,因为这在历史上没发生过。

不过转念一想……

其实也可以说有发生过,只不过是在汉武帝时代被汉军击溃北逃的,自己不过是把这时间提前了而已。

想想觉得也有道理。

冒顿单于那二十万骑军对阵沈兵手下的七万骑军虽说未必会输,但因为这七万秦骑都装备有马具,即便冒顿胜了也是惨胜。

接着,冒顿又如何能以惨胜之军对阵杨端和的十余万大军?

因此可以说匈奴必败无疑,于是冒顿单于干脆弃城而走。

沈兵点了点头,下令道:

“全速前进,进军龙城!”

将士们一声欢呼,然后便加快速度朝龙城前进。

两天后赶到龙城一看,果然已是空城一座。

而且还清理得很干净……游牧民族若是有时间整理行装便连房子都能拆走,因为他们的房子不过就是羊皮缝制而成的帐篷。

如果说有什么剩下的,那便是各种被抛弃不用的器皿、破布,另外还有几十顶破帐篷,里头拥挤着数百名老人。

这些老人显然是被匈奴抛弃的。

这是原始部落的一种习俗。

或者也可以说是生存需要……当物质条件比较充足时,留下一些岁数大的老人还可以生存,但如果前途未卜且充满危险,那带着老人拖累部队消耗粮食就不是明智之举了。

对于这些老人,西域骑军想也不想便抽刀上前,但却被沈兵及时阻止。

王贲不解的问:

“大将军,这些老人不过徒耗粮食而已,留着又有何用?”

沈兵回答:

“这些老人当然无用,但是……”

“若我等连这些老人都能留,那些来不及逃过龙城的匈奴牧民,你以为会如何选择?”

王贲不由“哦”了一声,然后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于是秦军不仅没有伤害那些老人,反而还定期给他们配发食物保住他们性命。

无忧公主在一旁问了声:

“大将军此举当真是为了招降匈奴牧民?”

沈兵回答: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无忧公主说:

“大将军只需将龙城一守,那些牧民便是不降也得降了。”

“这些老人即便能起作用,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沈兵问:

“那公主以为沈兵此举又是为何?”

无忧公主回答:

“大将军不忍害人性命,便是无用的匈奴老废也是如此。”

“无忧深感佩服!”

“有大将军统领西域及草原,实乃天命所归。”

沈兵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应该说无忧公主是猜对了一半。

沈兵的确是不忍随意伤害人命,尤其是那些对秦军已没有威胁的人。

这是现代社会遗留下的来世界观和价值观。

但沈兵的用意也不仅仅只是仁慈……

除了牧民之外,沈兵还想到那打了败仗正进退两难的右贤王熏狁。

(本章完)

第451章 交易第104章 好奇心第351章 五原第531章 推测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238章 狼烟第286章 难题第453章 拒亲第231章 擒贼擒王第356章 奴隶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495章 嫁衣第283章 仁君第387章 山地部队第147章 战略第417章 补水点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195章 力量第143章 降兵第207章 王贲第311章 工业区第420章 城墙第254章 突围第121章 蒙良第90章 窘况第216章 截杀第300章 床弩兵第63章 王翦第229章 闪电战第384章 乌氏倮第200章 狼筅第118章 一石二鸟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213章 尚在谋划第262章 水排第33章 王柏第547章 暴乱第295章 高炉第145章 楚军第372章 西套第137章 围城第143章 降兵第434章 将计就计第249章 神武军第12章 身卑力微第372章 西套第224章 叛秦第380章 火神第166章 钱第432章 道民君第107章 合纵第62章 举荐第326章 命令第169章 以物抵债第547章 暴乱第54章 休整第170章 收购第170章 收购第127章 魏獒第189章 上将军第182章 拍竿第30章 禁民二业第242章 撤军第458章 夜袭第308章 胜者为王第346章 骑军第342章 市场化第124章 水攻第228章 顺流而下第50章 虚张声势第170章 收购第74章 这只是客套话……第193章 密信第415章 引信第15章 釜底抽薪第341章 云畋第524章 懦夫的借口第280章 变法第291章 二选一第411章 信第325章 骑军第435章 机关算尽第360章 西域第387章 山地部队第10章 摩擦力?第263章 舂米水车第104章 好奇心第271章 敌人第224章 叛秦第219章 战法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520章 小试身手第427章 矛盾第515章 罗马的心思第424章 将在外第394章 智慧第181章 打草惊蛇第438章 巴豆第528章 擒贼擒王第445章 无忧公主
第451章 交易第104章 好奇心第351章 五原第531章 推测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238章 狼烟第286章 难题第453章 拒亲第231章 擒贼擒王第356章 奴隶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495章 嫁衣第283章 仁君第387章 山地部队第147章 战略第417章 补水点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195章 力量第143章 降兵第207章 王贲第311章 工业区第420章 城墙第254章 突围第121章 蒙良第90章 窘况第216章 截杀第300章 床弩兵第63章 王翦第229章 闪电战第384章 乌氏倮第200章 狼筅第118章 一石二鸟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213章 尚在谋划第262章 水排第33章 王柏第547章 暴乱第295章 高炉第145章 楚军第372章 西套第137章 围城第143章 降兵第434章 将计就计第249章 神武军第12章 身卑力微第372章 西套第224章 叛秦第380章 火神第166章 钱第432章 道民君第107章 合纵第62章 举荐第326章 命令第169章 以物抵债第547章 暴乱第54章 休整第170章 收购第170章 收购第127章 魏獒第189章 上将军第182章 拍竿第30章 禁民二业第242章 撤军第458章 夜袭第308章 胜者为王第346章 骑军第342章 市场化第124章 水攻第228章 顺流而下第50章 虚张声势第170章 收购第74章 这只是客套话……第193章 密信第415章 引信第15章 釜底抽薪第341章 云畋第524章 懦夫的借口第280章 变法第291章 二选一第411章 信第325章 骑军第435章 机关算尽第360章 西域第387章 山地部队第10章 摩擦力?第263章 舂米水车第104章 好奇心第271章 敌人第224章 叛秦第219章 战法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520章 小试身手第427章 矛盾第515章 罗马的心思第424章 将在外第394章 智慧第181章 打草惊蛇第438章 巴豆第528章 擒贼擒王第445章 无忧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