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狼筅

第200章 狼筅

蒙武的问题就由杨端和去操心,沈兵是没什么兴趣去争论。

毕竟战略这东西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打一仗就结果往往是争不出个所以然来的。

更重要的还是沈兵和杨端和定下的那方略还只是“暂定”。

事实上都不能算是暂定,因为所有一切都是以安陵城为基础,没有安陵城就又得重新规划一番。

既是如此,彼此又何必一定要争个对错呢?

至于嬴政为什么会在这时派蒙武来领一军,沈兵以为这是嬴政分功的策略:

此时的秦军由王翦一家独大,蒙氏至蒙骜死后便一厥不振。

即便是之后蒙武的儿子蒙恬,与王翦的儿子王贲相比也是相去甚远。

从嬴政的角度来说,最忌讳的就是“一家独大”。

所以史上他之所以起用李信加蒙武的组合去灭楚也是有此打算,只可惜李信兵败,嬴政倒头来还是不得不用王翦。

如今只是把李信换成了杨端和。

但杨端和毕竟是王翦的旧部,为了分功自然再捧一捧蒙氏。

这些倒不需要沈兵关心,他的重点始终是训练。

训练情况让沈兵有些意外,在好吃好练的情况下,一个多月下来兵士的身材已出现明显的变化。

虽说没有一块块肌肉那么夸张,但整个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卧推从开始的80秦斤涨到了140秦斤(约现代35公斤)。

这就是之前所说的“新手福利期”,一开始的进步几乎就是翻倍增长。

虽然这35公斤对现代人来说算不了什么,现代健身爱好人群平均推卧推重量都能达到45公斤。

问题是这要跟这时代的人比。

这时代的兵士的伙食差营养不均衡,甚至饿死人的事都屡见不鲜。

此时却在沈兵这针对性训练下由80秦斤的力量涨到了140……这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普遍涨到了140秦斤。

这就有像唐朝组建的陌刀队:给他们特别好的伙食,再加上训练及最好的装备,于是就是一支能对抗骑兵的精锐。

也就是说,古时精锐往往就是以伙食好、力量大为基础。

大梁军的区别,就是沈兵用了现代科学的健身方法短时间内将其力量提升了一个层次。

这些都是正常的。

有沈兵那一套科学训练,且大梁军兵士大多是20出头的年轻人,福利期力量有如此快速增长并不奇怪。

沈兵没想到的是训练这么久大梁军还能有七万余人……沈兵原以为这时能剩六万就不错了,再练一段时间就剩个五万。

结果在七万两千人左右就几乎没人被淘汰了。

沈兵认为这或许就是人的潜力,尤其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其激发出来的潜力总是会让人意外。

但魏呴却一直在为这支部队担心。

他在训练期间向沈兵提过好几次意见:

“副将,慢跑训练行军速度,力量训练作战能力。”

“微臣知道这些都是兵之要点。”

“然大梁军整军无盔无甲,若是两军对垒只怕……”

这担心的确有道理,就像之前沈兵也一直担心黑甲军没有盔甲一样,冷兵器作战有盔甲与没盔甲的差别还是相当大的。

问题是这大梁军有七万人之多,普遍装备藤甲几乎不可能,能做到的就只有每个装备一面圆盾……圆盾制作起来要比方盾快得多,只需要做好骨架然后将藤条一圈圈的往外编。

这样编出来的藤盾防护弓箭和轻装备攻击不是问题,但对上全副武装的楚兵只怕还是力有未逮。

沈兵回答:

“不急,明日便开始练习阵法。”

魏呴嘴上应声,但心下却一阵疑惑……

练习阵法?

大梁什么阵法可都练过了。

而且……阵法难道就能解决盔甲问题不成?

不过魏呴虽是疑惑却没敢多问。

结果没想到这阵法还真能解决盔甲问题。

因为沈兵的阵法可不是秦时有的阵法,而是明朝戚继光用来抗倭的鸳鸯阵。

当年……不,应该说未来。

倭寇在明朝之所以猖狂主要是因为倭刀锋利利于砍劈。

戚继光针对这特点独创了鸳鸯阵使倭冠无法近身,于是大破倭寇使其闻风丧胆。

这阵法的精髓就在于运用了被称为“狼筅”的东西防御。

“狼筅”并不复杂,它其实就是南方到处都是的毛竹,而且还是连枝带叶的。

楚国正好是南方,所以不缺毛竹。

楚步军大多使用青铜剑,所以正好防御。

当然,这“狼筅”也不只是毛竹。

它是在毛竹中加上一些铁制倒钩,这些倒钩夹杂在毛竹的枝叶里使敌人无法分辩。

于是,当不知就里的敌人排着队猛冲上来的时候,就会被这枝叶中的倒钩所伤。

如果敌人发现了它的危险,那么冲锋速度也会被阻挡……它既可以遮挡敌人视线,又有类似现代“铁丝网”一般有阻滞敌人的作用。

接着,后排的长枪手就会以困于“狼筅”中的敌人为目标出枪。

如果有些敌人幸运的从这“狼筅”中闯过,最后要面对的才是剑盾手。

所以这阵法就是分左右两列各一伍兵士,从前往后分别是剑盾手、狼筅手、三名长枪手,后方再有一伍弓箭手增援。

沈兵找到了欠,现场画了一张图……这图很简单,就是一个细长的倒钩,比竹枝粗一些又与竹枝神似,混在里头很难被发现。

欠看看图,就很有信心的说道:

“副将放心,属下稍倾就将其制好送到府上。”

沈兵补了句:

“我需有五万个。”

欠立时就愣了:

“五……五万个,这……”

这数目就超出欠的能力之外了,沈兵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就解释道:

“我已在上将军那打过招呼,此物由大梁工匠赶制。”

“你只需监制便可。”

欠这才松了一口气。

之所以要五万个,是因为大梁军有七万人。

如果每十五人需要两个“狼筅”的话,那就差不多要一万之数。

而一个“狼筅”若是需要装上五个倒钩,那就要五万个。

这个数字的确有些吓人,但往大军里一分……

(本章完)

第122章 浮力第164章 设计第257章 奇人第325章 骑军第141章 陷阱第519章 火器第392章 独轮车第320章 高人第361章 封禅第413章 射程第492章 远征军第256章 新王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210章 拉拢第153章 水德第90章 窘况第304章 狼群第294章 矿石第433章 复国第97章 狼来了第486章 草原丝路第36章 暗箭难防第487章 赐婚第125章 心理第501章 炮战第51章 错有错着第510章 联盟第209章 权力第386章 属国第161章 车轮战船第328章 战车第181章 打草惊蛇第457章 信任第338章 人才第294章 矿石第90章 窘况第261章 劳力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193章 密信第433章 复国第445章 无忧公主第18章 主动防御第271章 敌人第367章 偷袭第85章 水车第476章 劝降第156章 官大夫第305章 反包围第457章 信任第147章 战略第458章 夜袭第313章 纺织第48章 定滑轮第419章 试射第2章 笑话第376章 笼络人心第162章 锯子第166章 钱第244章 心计第224章 叛秦第76章 简在帝心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425章 交河第389章 沙州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第136章 红烧第292章 涅石第288章 请降第390章 奇军第500章 接敌第278章 鲶鱼效应第185章 牵城第78章 七国第292章 涅石第160章 匠石运斤第261章 劳力第490章 重甲骑兵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317章 工人第314章 织布机第176章 藤甲第312章 探矿第294章 矿石第518章 局势第492章 远征军第214章 较劲第459章 讨价还价第174章 亲卫第523章 大将风度第527章 调虎离山第338章 人才第434章 将计就计第307章 索箭第182章 拍竿第63章 王翦第327章 霹雳火球第534章 马店第240章 渗透战第136章 红烧第109章 修桥
第122章 浮力第164章 设计第257章 奇人第325章 骑军第141章 陷阱第519章 火器第392章 独轮车第320章 高人第361章 封禅第413章 射程第492章 远征军第256章 新王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210章 拉拢第153章 水德第90章 窘况第304章 狼群第294章 矿石第433章 复国第97章 狼来了第486章 草原丝路第36章 暗箭难防第487章 赐婚第125章 心理第501章 炮战第51章 错有错着第510章 联盟第209章 权力第386章 属国第161章 车轮战船第328章 战车第181章 打草惊蛇第457章 信任第338章 人才第294章 矿石第90章 窘况第261章 劳力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193章 密信第433章 复国第445章 无忧公主第18章 主动防御第271章 敌人第367章 偷袭第85章 水车第476章 劝降第156章 官大夫第305章 反包围第457章 信任第147章 战略第458章 夜袭第313章 纺织第48章 定滑轮第419章 试射第2章 笑话第376章 笼络人心第162章 锯子第166章 钱第244章 心计第224章 叛秦第76章 简在帝心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425章 交河第389章 沙州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第136章 红烧第292章 涅石第288章 请降第390章 奇军第500章 接敌第278章 鲶鱼效应第185章 牵城第78章 七国第292章 涅石第160章 匠石运斤第261章 劳力第490章 重甲骑兵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317章 工人第314章 织布机第176章 藤甲第312章 探矿第294章 矿石第518章 局势第492章 远征军第214章 较劲第459章 讨价还价第174章 亲卫第523章 大将风度第527章 调虎离山第338章 人才第434章 将计就计第307章 索箭第182章 拍竿第63章 王翦第327章 霹雳火球第534章 马店第240章 渗透战第136章 红烧第109章 修桥